转载:http://blog.csdn.net/hacker00011000/article/details/52160590

一、select、poll、epoll之间的区别总结[整理] 
  select,poll,epoll都是IO多路复用的机制。I/O多路复用就通过一种机制,可以监视多个描述符,一旦某个描述符就绪(一般是读就绪或者写就绪),能够通知程序进行相应的读写操作。但select,poll,epoll本质上都是同步I/O,因为他们都需要在读写事件就绪后自己负责进行读写,也就是说这个读写过程是阻塞的,而异步I/O则无需自己负责进行读写,异步I/O的实现会负责把数据从内核拷贝到用户空间。关于这三种IO多路复用的用法,前面三篇总结写的很清楚,并用服务器回射echo程序进行了测试。连接如下所示:

select:http://www.cnblogs.com/Anker/archive/2013/08/14/3258674.html

poll:http://www.cnblogs.com/Anker/archive/2013/08/15/3261006.html

epoll:http://www.cnblogs.com/Anker/archive/2013/08/17/3263780.html

  今天对这三种IO多路复用进行对比,参考网上和书上面的资料,整理如下:

1、select实现

select的调用过程如下所示:

(1)使用copy_from_user从用户空间拷贝fd_set到内核空间

(2)注册回调函数__pollwait

(3)遍历所有fd,调用其对应的poll方法(对于socket,这个poll方法是sock_poll,sock_poll根据情况会调用到tcp_poll,udp_poll或者datagram_poll)

(4)以tcp_poll为例,其核心实现就是__pollwait,也就是上面注册的回调函数。

(5)__pollwait的主要工作就是把current(当前进程)挂到设备的等待队列中,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等待队列,对于tcp_poll来说,其等待队列是sk->sk_sleep(注意把进程挂到等待队列中并不代表进程已经睡眠了)。在设备收到一条消息(网络设备)或填写完文件数据(磁盘设备)后,会唤醒设备等待队列上睡眠的进程,这时current便被唤醒了。

(6)poll方法返回时会返回一个描述读写操作是否就绪的mask掩码,根据这个mask掩码给fd_set赋值。

(7)如果遍历完所有的fd,还没有返回一个可读写的mask掩码,则会调用schedule_timeout是调用select的进程(也就是current)进入睡眠。当设备驱动发生自身资源可读写后,会唤醒其等待队列上睡眠的进程。如果超过一定的超时时间(schedule_timeout指定),还是没人唤醒,则调用select的进程会重新被唤醒获得CPU,进而重新遍历fd,判断有没有就绪的fd。

(8)把fd_set从内核空间拷贝到用户空间。

总结:

select的几大缺点:

(1)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拷贝到内核态,这个开销在fd很多时会很大

(2)同时每次调用select都需要在内核遍历传递进来的所有fd,这个开销在fd很多时也很大

(3)select支持的文件描述符数量太小了,默认是1024

2 poll实现

  poll的实现和select非常相似,只是描述fd集合的方式不同,poll使用pollfd结构而不是select的fd_set结构,其他的都差不多。

关于select和poll的实现分析,可以参考下面几篇博文:

http://blog.csdn.net/lizhiguo0532/article/details/6568964#comments

http://blog.csdn.net/lizhiguo0532/article/details/6568968

http://blog.csdn.net/lizhiguo0532/article/details/6568969

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ks/cn/linux/l-cn-edntwk/index.html?ca=drs-

http://linux.chinaunix.net/techdoc/net/2009/05/03/1109887.shtml

3、epoll

  epoll既然是对select和poll的改进,就应该能避免上述的三个缺点。那epoll都是怎么解决的呢?在此之前,我们先看一下epoll和select和poll的调用接口上的不同,select和poll都只提供了一个函数——select或者poll函数。而epoll提供了三个函数,epoll_create,epoll_ctl和epoll_wait,epoll_create是创建一个epoll句柄;epoll_ctl是注册要监听的事件类型;epoll_wait则是等待事件的产生。

  对于第一个缺点,epoll的解决方案在epoll_ctl函数中。每次注册新的事件到epoll句柄中时(在epoll_ctl中指定EPOLL_CTL_ADD),会把所有的fd拷贝进内核,而不是在epoll_wait的时候重复拷贝。epoll保证了每个fd在整个过程中只会拷贝一次。

  对于第二个缺点,epoll的解决方案不像select或poll一样每次都把current轮流加入fd对应的设备等待队列中,而只在epoll_ctl时把current挂一遍(这一遍必不可少)并为每个fd指定一个回调函数,当设备就绪,唤醒等待队列上的等待者时,就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而这个回调函数会把就绪的fd加入一个就绪链表)。epoll_wait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这个就绪链表中查看有没有就绪的fd(利用schedule_timeout()实现睡一会,判断一会的效果,和select实现中的第7步是类似的)。

  对于第三个缺点,epoll没有这个限制,它所支持的FD上限是最大可以打开文件的数目,这个数字一般远大于2048,举个例子,在1GB内存的机器上大约是10万左右,具体数目可以cat /proc/sys/fs/file-max察看,一般来说这个数目和系统内存关系很大。

总结:

(1)select,poll实现需要自己不断轮询所有fd集合,直到设备就绪,期间可能要睡眠和唤醒多次交替。而epoll其实也需要调用epoll_wait不断轮询就绪链表,期间也可能多次睡眠和唤醒交替,但是它是设备就绪时,调用回调函数,把就绪fd放入就绪链表中,并唤醒在epoll_wait中进入睡眠的进程。虽然都要睡眠和交替,但是select和poll在“醒着”的时候要遍历整个fd集合,而epoll在“醒着”的时候只要判断一下就绪链表是否为空就行了,这节省了大量的CPU时间。这就是回调机制带来的性能提升。

(2)select,poll每次调用都要把fd集合从用户态往内核态拷贝一次,并且要把current往设备等待队列中挂一次,而epoll只要一次拷贝,而且把current往等待队列上挂也只挂一次(在epoll_wait的开始,注意这里的等待队列并不是设备等待队列,只是一个epoll内部定义的等待队列)。这也能节省不少的开销。

参考资料:

http://www.cnblogs.com/apprentice89/archive/2013/05/09/3070051.html

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2-05/59873p3.htm

http://xingyunbaijunwei.blog.163.com/blog/static/76538067201241685556302/

http://blog.csdn.net/kkxgx/article/details/7717125

https://banu.com/blog/2/how-to-use-epoll-a-complete-example-in-c/epoll-example.c

二、epoll详解

前言: 
I/O多路复用有很多种实现。在linux上,2.4内核前主要是select和poll,自Linux 2.6内核正式引入epoll以来,epoll已经成为了目前实现高性能网络服务器的必备技术。尽管他们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本质上却没有什么区别。本文将重点探讨将放在EPOLL的实现与使用详解。 
为什么会是EPOLL 
1、select的缺陷 
高并发的核心解决方案是1个线程处理所有连接的“等待消息准备好”,这一点上epoll和select是无争议的。但select预估错误了一件事,当数十万并发连接存在时,可能每一毫秒只有数百个活跃的连接,同时其余数十万连接在这一毫秒是非活跃的。select的使用方法是这样的: 返回的活跃连接 ==select(全部待监控的连接)。 什么时候会调用select方法呢?在你认为需要找出有报文到达的活跃连接时,就应该调用。所以,调用select在高并发时是会被频繁调用的。这样,这个频繁调用的方法就很有必要看看它是否有效率,因为,它的轻微效率损失都会被“频繁”二字所放大。它有效率损失吗?显而易见,全部待监控连接是数以十万计的,返回的只是数百个活跃连接,这本身就是无效率的表现。被放大后就会发现,处理并发上万个连接时,select就完全力不从心了。 此外,在Linux内核中,select所用到的FD_SET是有限的,即内核中有个参数__FD_SETSIZE定义了每个FD_SET的句柄个数。

/linux/posix_types.h:
#define __FD_SETSIZE         1024
  • 1
  • 2

其次,内核中实现 select是用轮询方法,即每次检测都会遍历所有FD_SET中的句柄,显然,select函数执行时间与FD_SET中的句柄个数有一个比例关系,即 select要检测的句柄数越多就会越费时。看到这里,您可能要要问了,你为什么不提poll?笔者认为select与poll在内部机制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相比于select机制,poll只是取消了最大监控文件描述符数限制,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select存在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看张图,当并发连接为较小时,select与epoll似乎并无多少差距。可是当并发连接上来以后,select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主流I/O复用机制的benchmark: 

2、epoll高效的奥秘: 
epoll精巧的使用了3个方法来实现select方法要做的事: 
新建epoll描述符==epoll_create() epoll_ctrl(epoll描述符,添加或者删除所有待监控的连接) 返回的活跃连接 ==epoll_wait( epoll描述符 ) 与select相比,epoll分清了频繁调用和不频繁调用的操作。例如,epoll_ctrl是不太频繁调用的,而epoll_wait是非常频繁调用的。这时,epoll_wait却几乎没有入参,这比select的效率高出一大截,而且,它也不会随着并发连接的增加使得入参越发多起来,导致内核执行效率下降。 笔者在这里不想过多贴出epoll的代码片段。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文末贴出的博文链接和Linux相关源码。

要深刻理解epoll,首先得了解epoll的三大关键要素:mmap、红黑树、链表 
epoll是通过内核与用户空间mmap同一块内存实现的。mmap将用户空间的一块地址和内核空间的一块地址同时映射到相同的一块物理内存地址(不管是用户空间还是内核空间都是虚拟地址,最终要通过地址映射映射到物理地址),使得这块物理内存对内核和对用户均可见,减少用户态和内核态之间的数据交换。

epoll上就是相当减少了epoll监听的句柄从用户态copy到内核态,内核可以直接看到epoll监听的句柄,效率高。

红黑树将存储epoll所监听的套接字。上面mmap出来的内存如何保存epoll所监听的套接字,必然也得有一套数据结构,epoll在实现上采用红黑树去存储所有套接字,当添加或者删除一个套接字时(epoll_ctl),都在红黑树上去处理,红黑树本身插入和删除性能比较好,时间复杂度O(lgN)。

下面几个关键数据结构的定义

struct epitem
{struct rb_node rbn;            //用于主结构管理的红黑树struct list_head rdllink;       //事件就绪队列struct epitem *next;           //用于主结构体中的链表struct epoll_filefd ffd;         //每个fd生成的一个结构int nwait;                struct list_head pwqlist;     //poll等待队列struct eventpoll *ep;          //该项属于哪个主结构体struct list_head fllink;         //链接fd对应的file链表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注册的感兴趣的事件,也就是用户空间的
}
struct eventpoll
{spin_lock_t lock;            //对本数据结构的访问struct mutex mtx;            //防止使用时被删除wait_queue_head_t wq;        //sys_epoll_wait() 使用的等待队列wait_queue_head_t poll_wait; //file->poll()使用的等待队列struct list_head rdllist;    //事件满足条件的链表struct rb_root rbr;          //用于管理所有fd的红黑树struct epitem *ovflist;      //将事件到达的fd进行链接起来发送至用户空间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3、添加以及返回事件:

通过epoll_ctl函数添加进来的事件都会被放在红黑树的某个节点内,所以,重复添加是没有用的。当把事件添加进来的时候时候会完成关键的一步,那就是该事件都会与相应的设备(网卡)驱动程序建立回调关系,当相应的事件发生后,就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在内核中被称为:ep_poll_callback,这个回调函数其实就所把这个事件添加到rdlist这个双向链表中。一旦有事件发生,epoll就会将该事件添加到双向链表中。那么当我们调用epoll_wait时,epoll_wait只需要检查rdlist双向链表中是否有存在注册的事件,效率非常可观。这里也需要将发生了的事件复制到用户态内存中即可。

4、epoll_wait的工作流程:

epoll_wait调用ep_poll,当rdlist为空(无就绪fd)时挂起当前进程,直到rdlist不空时进程才被唤醒。 文件fd状态改变(buffer由不可读变为可读或由不可写变为可写),导致相应fd上的回调函数ep_poll_callback()被调用。 ep_poll_callback将相应fd对应epitem加入rdlist,导致rdlist不空,进程被唤醒,epoll_wait得以继续执行。 ep_events_transfer函数将rdlist中的epitem拷贝到txlist中,并将rdlist清空。 ep_send_events函数(很关键),它扫描txlist中的每个epitem,调用其关联fd对用的poll方法。此时对poll的调用仅仅是取得fd上较新的events(防止之前events被更新),之后将取得的events和相应的fd发送到用户空间(封装在struct epoll_event,从epoll_wait返回)。

需要注意的是:epoll并不是在所有的应用场景都会比select和poll高很多。尤其是当活动连接比较多的时候,回调函数被触发得过于频繁的时候,epoll的效率也会受到显著影响!所以,epoll特别适用于连接数量多,但活动连接较少的情况。

5、epoll使用方式的注意点: 
5.1:文件描述符的创建

 #include <sys/epoll.h>int epoll_create ( int size );
  • 1
  • 2

在epoll早期的实现中,对于监控文件描述符的组织并不是使用红黑树,而是hash表。这里的size实际上已经没有意义 
5.2:注册监控事件

#include <sys/epoll.h>
int epoll_ctl ( int epfd, int op, int 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 );
  • 1
  • 2

函数说明: fd:要操作的文件描述符 op:指定操作类型 操作类型: EPOLL_CTL_ADD:往事件表中注册fd上的事件 EPOLL_CTL_MOD:修改fd上的注册事件 EPOLL_CTL_DEL:删除fd上的注册事件 event:指定事件,它是epoll_event结构指针类型 epoll_event定义:

struct epoll_event
{__unit32_t events;    // epoll事件epoll_data_t data;     // 用户数据
};
  • 1
  • 2
  • 3
  • 4
  • 5

结构体说明: events:描述事件类型,和poll支持的事件类型基本相同(两个额外的事件:EPOLLET和EPOLLONESHOT,高效运作的关键) data成员:存储用户数据

typedef union epoll_data
{void* ptr;              //指定与fd相关的用户数据int fd;                 //指定事件所从属的目标文件描述符uint32_t u32;uint64_t u64;
} epoll_data_t;
  • 1
  • 2
  • 3
  • 4
  • 5
  • 6
  • 7

5.3:epoll_wait函数

#include <sys/epoll.h>
int epoll_wait ( int epfd, struct epoll_event* events, int maxevents, int timeout );
  • 1
  • 2

返回:成功时返回就绪的文件描述符的个数,失败时返回-1并设置errno timeout:指定epoll的超时时间,单位是毫秒。当timeout为-1是,epoll_wait调用将永远阻塞,直到某个时间发生。当timeout为0时,epoll_wait调用将立即返回。 maxevents:指定最多监听多少个事件 events:检测到事件,将所有就绪的事件从内核事件表中复制到它的第二个参数events指向的数组中。

6、EPOLLONESHOT事件: 
使用场合: 一个线程在读取完某个socket上的数据后开始处理这些数据,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该socket又有新数据可读,此时另外一个线程被唤醒来读取这些新的数据。 于是,就出现了两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socket的局面。可以使用epoll的EPOLLONESHOT事件实现一个socket连接在任一时刻都被一个线程处理。 作用: 对于注册了EPOLLONESHOT事件的文件描述符,操作系统最多出发其上注册的一个可读,可写或异常事件,且只能触发一次。 使用: 注册了EPOLLONESHOT事件的socket一旦被某个线程处理完毕,该线程就应该立即重置这个socket上的EPOLLONESHOT事件,以确保这个socket下一次可读时,其EPOLLIN事件能被触发,进而让其他工作线程有机会继续处理这个sockt。 效果: 尽管一个socket在不同事件可能被不同的线程处理,但同一时刻肯定只有一个线程在为它服务,这就保证了连接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很多可能的竞态条件。

7、LT与ET模式: 
在这里,笔者强烈推荐《彻底学会使用epoll》系列博文,这是笔者看过的,对epoll的ET和LT模式讲解最为详尽和易懂的博文。下面的实例均来自该系列博文。限于篇幅原因,很多关键的细节,不能完全摘录。 
******Code******* 
Code1: 
 
 
Result1:

当用户输入一组字符,这组字符被送入buffer,字符停留在buffer中,又因为buffer由空变为不空,所以ET返回读就绪,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 之后程序再次执行epoll_wait,此时虽然buffer中有内容可读,但是根据我们上节的分析,ET并不返回就绪,导致epoll_wait阻塞。(底层原因是ET下就绪fd的epitem只被放入rdlist一次)。 用户再次输入一组字符,导致buffer中的内容增多,根据我们上节的分析这将导致fd状态的改变,是对应的epitem再次加入rdlist,从而使epoll_wait返回读就绪,再次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

接下来我们将上面程序的第11行做如下修改:

ev.events=EPOLLIN;    //默认使用LT模式
  • 1

 
程序陷入死循环,因为用户输入任意数据后,数据被送入buffer且没有被读出,所以LT模式下每次epoll_wait都认为buffer可读返回读就绪。导致每次都会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

Code2: 
 

Result2: 
 
本程序依然使用LT模式,但是每次epoll_wait返回读就绪的时候我们都将buffer(缓冲)中的内容read出来,所以导致buffer再次清空,下次调用epoll_wait就会阻塞。所以能够实现我们所想要的功能——当用户从控制台有任何输入操作时,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

Code3: 
 

Result3: 
 
程序依然使用ET,但是每次读就绪后都主动的再次MOD IN事件,我们发现程序再次出现死循环,也就是每次返回读就绪。但是注意,如果我们将MOD改为ADD,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别忘了每次ADD一个描述符都会在epitem组成的红黑树中添加一个项,我们之前已经ADD过一次,再次ADD将阻止添加,所以在次调用ADD IN事件不会有任何影响。

Code4: 
 

Result4: 
 
这个程序的功能是只要标准输出写就绪,就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我们发现这将是一个死循环。下面具体分析一下这个程序的执行过程: 
首先初始buffer为空,buffer中有空间可写,这时无论是ET还是LT都会将对应的epitem加入rdlist,导致epoll_wait就返回写就绪。 程序想标准输出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和换行符,因为标准输出为控制台的时候缓冲是“行缓冲”,所以换行符导致buffer中的内容清空,这就对应第二节中ET模式下写就绪的第二种情况——当有旧数据被发送走时,即buffer中待写的内容变少得时候会触发fd状态的改变。所以下次epoll_wait会返回写就绪。如此循环往复。

Code5: 
 

Result5: 
 
与程序四相比,程序五只是将输出语句的printf的换行符移除。我们看到程序成挂起状态。因为第一次epoll_wait返回写就绪后,程序向标准输出的buffer中写入“welcome to epoll’s world!”,但是因为没有输出换行,所以buffer中的内容一直存在,下次epoll_wait的时候,虽然有写空间但是ET模式下不再返回写就绪。回忆第一节关于ET的实现,这种情况原因就是第一次buffer为空,导致epitem加入rdlist,返回一次就绪后移除此epitem,之后虽然buffer仍然可写,但是由于对应epitem已经不再rdlist中,就不会对其就绪fd的events的在检测了。

Code6: 
 

Result6: 
 
程序六相对程序五仅仅是修改ET模式为默认的LT模式,我们发现程序再次死循环。这时候原因已经很清楚了,因为当向buffer写入”welcome to epoll’s world!”后,虽然buffer没有输出清空,但是LT模式下只有buffer有写空间就返回写就绪,所以会一直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当buffer满的时候,buffer会自动刷清输出,同样会造成epoll_wait返回写就绪。

Code7: 
 

Result7: 
 
程序七相对于程序五在每次向标准输出的buffer输出”welcome to epoll’s world!”后,重新MOD OUT事件。所以相当于每次都会返回就绪,导致程序循环输出。

8、分析: 
经过前面的案例分析,我们已经了解到,当epoll工作在ET模式下时,对于读操作,如果read一次没有读尽buffer中的数据,那么下次将得不到读就绪的通知,造成buffer中已有的数据无机会读出,除非有新的数据再次到达。对于写操作,主要是因为ET模式下fd通常为非阻塞造成的一个问题——如何保证将用户要求写的数据写完。 
要解决上述两个ET模式下的读写问题,我们必须实现: 
对于读,只要buffer中还有数据就一直读; 对于写,只要buffer还有空间且用户请求写的数据还未写完,就一直写。

9、ET模式下的accept问题 
请思考以下一种场景:在某一时刻,有多个连接同时到达,服务器的 TCP 就绪队列瞬间积累多个就绪连接,由于是边缘触发模式,epoll 只会通知一次,accept 只处理一个连接,导致 TCP 就绪队列中剩下的连接都得不到处理。在这种情形下,我们应该如何有效的处理呢? 
解决的方法是:解决办法是用 while 循环抱住 accept 调用,处理完 TCP 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连接后再退出循环。如何知道是否处理完就绪队列中的所有连接呢? accept 返回 -1 并且 errno 设置为 EAGAIN 就表示所有连接都处理完。 
关于ET的accept问题,这篇博文的参考价值很高,如果有兴趣,可以链接过去围观一下。

9.1、ET模式为什么要设置在非阻塞模式下工作 
因为ET模式下的读写需要一直读或写直到出错(对于读,当读到的实际字节数小于请求字节数时就可以停止),而如果你的文件描述符如果不是非阻塞的,那这个一直读或一直写势必会在最后一次阻塞。这样就不能在阻塞在epoll_wait上了,造成其他文件描述符的任务饿死。

10、小结 
LT:水平触发,效率会低于ET触发,尤其在大并发,大流量的情况下。但是LT对代码编写要求比较低,不容易出现问题。LT模式服务编写上的表现是:只要有数据没有被获取,内核就不断通知你,因此不用担心事件丢失的情况。 
ET:边缘触发,效率非常高,在并发,大流量的情况下,会比LT少很多epoll的系统调用,因此效率高。但是对编程要求高,需要细致的处理每个请求,否则容易发生丢失事件的情况。 
从本质上讲:与LT相比,ET模型是通过减少系统调用来达到提高并行效率的。 
epoll使用的梳理与总结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限于篇幅原因,很多细节都被略过了。后面参考给出的链接,强烈推荐阅读。疏谬之处,万望斧正!

Linux IO复用区别与epoll详解相关推荐

  1. linux网络编程--select/poll/epoll 详解

    目录 参考链接 epoll函数 close epoll event EL/LT ET Edge Trigger 边沿触发工作模式 LT Level Trigger 水平触发工作模式 epoll 源码解 ...

  2. IO多路复用select/poll/epoll详解以及在Python中的应用

    IO multiplexing(IO多路复用) IO多路复用,有些地方称之为event driven IO(事件驱动IO). 它的好处在于单个进程可以处理多个网络IO请求.select/epoll这两 ...

  3. Linux IO实时监控iostat命令详解

    简介 iostat主要用于监控系统设备的IO负载情况,iostat首次运行时显示自系统启动开始的各项统计信息,之后运行iostat将显示自上次运行该命令以后的统计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指定统计的次数和时间 ...

  4. (转载) 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注:本文是对众多博客的学习和总结,可能存在理解错误.请带着怀疑的眼光,同时如果有错误希望能指出.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 ...

  5. Linux IO模式及 select、poll、epoll详解

    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3063859 同步IO和异步IO,阻塞IO和非阻塞IO分别是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上下文下给出的答案是不同的. ...

  6. 聊聊IO多路复用之select、poll、epoll详解

    聊聊IO多路复用之select.poll.epoll详解 2016/04/22 · IT技术 · 1 评论 · epoll, IO多路复用, poll, select 分享到:0 本文作者: 伯乐在线 ...

  7. c if 判断select已经选择的值_「Linux」——select和epoll详解

    select和epoll详解 select和epoll的区别(面试常考) select 一.什么是select 1.select函数原型 2.参数解释 3.参数timeout取值 4.返回值 5.监控 ...

  8. IO多路复用--epoll详解

    epoll 或者 kqueue 的原理是什么? [转自知乎] Epoll 引入简介 首先我们来定义流的概念,一个流可以是文件,socket,pipe等等可以进行I/O操作的内核对象. 不管是文件,还是 ...

  9. 【C/C++服务器开发】文件,文件描述符,I/O多路复用,select / poll / epoll 详解

    文章目录 一.前言 1.文件的概念 2.文件描述符和文件指针 文件描述符 文件描述符和文件指针的区别 文件描述符太多了怎么办 二.I/O多路复用 1.I/O多路复用的由来 不要打电话给我,有需要我会打 ...

最新文章

  1. php四种基础排序算法的运行时间比较
  2. android webview网页显示不完整,【报Bug】webview页面内容显示不全
  3. Android大图片裁剪解决方案
  4. OSError: [Errno 9] Bad file descriptor
  5. 分分钟教你学会 ToolBar 的使用(转)
  6. Linux sed 批量替换多个文件中的字符串【转载】
  7. 亲测window+iis+letsencrypt+ssl 手动续期(通配符域名)
  8. Python的动态特性(类实例增加属性,动态变量类型)
  9. Url 助手类(Url Helper)
  10. 测试人员常用的20个Linux命令(附Linux视频教程)
  11. 解决win7旗舰版无法卸载IE11,恢复系统原内置IE版本浏览器(本人原内置IE8)
  12. Windows系统备份
  13. web-登陆界面html-数据库
  14. python Calendar日历模块函数介绍
  15. 分组卷积与DW卷积、Residuals与Inverted Residuals、bottleneck与linearbottleneck
  16. SpringBoot 统一功能处理
  17. Android高版本上传图片出现旋转问题(三星手机,小米8)
  18. 【电子产品】ThinkPad S5 Intel R Dual Band Wireless-AC 3165 网卡驱动莫名
  19. linux下制作linux系统的安装U盘
  20. 江湖2 java_热血江湖2手游一键端源码搭建教程+APP端+WEB端+GM工具

热门文章

  1. WindowsLinux常用命令笔记
  2. JavaScript之面向对象学习六原型模式创建对象的问题,组合使用构造函数模式和原型模式创建对象...
  3. 谈谈Hybird3D中的光栅化优化
  4. [Z]POJ 计算几何入门题目推荐[转PKKJ]
  5. mysql权限表_MySQL 数据库赋予用户权限操作表
  6. java方法执行的时间_计算Java中任意一个方法的执行时间的工具类
  7. 宏定义 #define 和常量 const 的区别
  8. 得到前i-1个数中比A[i]小的最大值,使用set,然后二分查找
  9. Opencv——批量处理同一文件夹下的图片(解决savedfilename = dest + filenames[i].substr(len)问题)
  10. JavaScript中的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