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NASA技术愿景,也是五新战略支撑,同时也是阿里一次市值管理与微妙的公关。

内部代号为NASA的技术战略,对阿里集团来说,到底意味什么?

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规划。从周期看,它是面向未来20-30年设定。

考虑到马云多年来的危机意识,夸克认为,这一定是阿里现阶段面临的挑战隐喻、一座天王山。当然,它一定也是巨大的机遇信号、一个关键的窗口期。

让我们给出分析,希望有益读者诸君。

先说说NASA背后的阿里危机感。这里面有多重。

1、阿里需要一次摘帽正名。

过去18年,阿里从一个小公司变身一个庞大的企业巨头,GMV甚至超越许多区域国家经济体,声名远播。但外界似乎对它有的认知充满偏见,就是认为它是商业化的成功,没啥技术积淀。

一个常被人举的例子是,创业公司挖人,喜欢挖阿里运营经理、百度工程师、腾讯产品经理。它对应着过去多年外界对BAT的表层印象。

对阿里来说,谈不上正面。它矮化着技术气质。

若你有心,能感受到,过去多年,它做过许多技术营销。当阿里云栖大会成为品牌、阿里云成为阿里成长符号,一个技术立身的巨头品牌形象开始强化。过去几年,阿里还不断玩转黑科技。

“过去18年来,阿里巴巴的商业做得太成功,掩盖了技术的光芒。”行癫的话非常真实。

阿里确实不是一家纯商业公司。如果没有技术支撑,过去18年,不要说双十一数据脉冲,就说平淡日销,也不可能走到今天。仅仅一个安全话题,就能粉碎它的一切努力。

夸克认同这一表述:阿里是一家技术驱动、技术和商业要素出色结合的公司。双11、支付金融、云计算、物流乃止对于碎片化需求的撮合,都隐含着深厚的技术积淀。

当然,NASA不可能为简单摘帽而生。它有更大的诉求。

2、行业驱动力转换、阿里成长诉求。

很多人都能看到这一点:过去多年,互联网业崇尚流量打法,一个个都是梅特卡夫定律的践行者。它建立在人口红利的基础上。但当面向C端的移动互联网普及后,人口红利效应就没那么强。这个过程,BAT都遭遇过考验,甚至危及商业信誉,里面有流量幻影。

阿里平台生态丰富、结构合理,但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新覆盖,向农村与国际渗透;二是精耕细作,深挖存量的价值。而要化解挑战,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必须进一步融入线下。

过去三年,中国互联网业持续发生大规模整合。夸克的结论是:纯互联网企业已失去真正的发展驱动,内部开始整合,然后通过与实体融合,获得新动力。

马云多次说,纯互联网已成传统行业。他的“五新”战略,就在挑战背景下面向未来形成。

但过去两个月,阿里不断遭遇传统行业大佬质疑,马云们的澄清并未整整奏效。一些质疑甚至朝政治话题蔓延。

夸克的结论是:马云澄清难奏效的原因,正在于“五新”不是固定蓝图,而是一个过程。阿里只能通过实践验证它,而不可能给出直观的描述。逍遥子也有过明确的表达。

这个周期,种种挑战可归为全球ICT技术面临更新,整个社会期待微观的技术革新。硬件领域,摩尔定律步入困境,期待材料革命与工艺突破;5G尚未开启,人人、人物、人与服务、物物的链接,缺乏技术支撑,当然背后也有产业壁垒、政策壁垒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

“五新”战略持续落地,一定会伴随着前沿技术的诞生与商用。过去一段,阿里CEO逍遥子不断强调重构商业要素。若你仔细听,会发现,他一直在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技术提升,二是开放,涉及产业与整个社会层面。这决不是偶然。

3、阿里技术哲学体系面临更新。

你会说,阿里技术不是很强吗?飞天、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安全技术以及各种黑科技,传播一次又一次。而阿里云,作为阿里18年来的技术积淀与凝结,输出迅猛,已成许多中小企业与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撑,也是阿里过去两年市值管理的核心。

但要看到,阿里从IT走向DT,更多是在一个相对确定的技术路径里的扩展自身。它是有一些自主的技术,但整体仍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集成商。一个例子是,它虽然喊出过去IOE口号,但截至目前,阿里系仍有许多业务仍建立在海外信息系统基础上。

诸多话语持续讲了几年,马云与阿里的技术哲学概念有些老化。它们的表述一度重复、雷同。阿里的技术哲学面临革新。

有必要引述行癫的话。他说,“电商双11、支付金融、云计算、物流……这些独一无二的商业场景,不断驱使阿里巴巴在互联网工程技术领域攀登量级巅峰,代表中国最先进的水平……今天,我们已处在一个技术创新的临界点,从工程技术到核心科技的临界点”。

夸克觉得他说到了微妙处。

长久以来,阿里许多时候先说后做,每次都能落地成功。这背后,它像一个精密工程或一架机器,靠着强大的执行力无往不利。但老实说,除了双十一的数字与马云有限的演讲外,在技术层面,我们没有从它身上感受到那种激荡整个大众无限想象力,让人瞬间沸腾的力量。

反观谷歌、亚马逊、特斯拉以及其他诸多美企,它们常常让我们震撼。是它们技术、商业化多牛逼吗?肯定不是。

到底是什么呢?我们觉得,除了美企确实更崇尚技术、工具外,一种超越商业层面的个人英雄主义仍在延续。

这决不是美化它们。它们也有自己的商业诉求。比如,它们大都是上市公司,需要对外展示前沿创新能力,有市值管理考量。但我们必须承认,这也是许多美国科技企业的常态。基于商业而又常常超越商业的举动,无论成败,往往能激发内心无畏的力量,推动人类向未知奋进、探索、前行。

中国公司更像技术实用主义者。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确实擅长工程,整合创新,一步一步落地运营,实现既定目标。我们特别擅长做“*年计划”。

这无可厚非。但在面向充满无数“不确定性”的领域,一个大变局时代,中企这种思维常常错失重大机遇。

马云一段话有些长,但值得回味。还是贴一下。

“一个服务20亿人的经济体,需要强大的技术实力。我们将建立阿里巴巴的NASA,以担当未来的责任。面向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我们将组建崭新的团队,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全力以赴。以前我们的技术跟着业务走,是兵工厂模式,但手榴弹造得再好,也造不出导弹来。阿里巴巴必须思考建立导弹的机制,成立新技术研发体系,聚焦核心领域的研究。这些研究的目标是为了解决10年、20年后的困难。”他说。

技术方向上,都是业内谈论的焦点,并不性感。但我重视他的后半段。就是说,阿里的技术,不能再完全跟着业务走,一定要有着眼于未来长周期的前瞻布局。

这是我们对中国互联网业一直以来的期待。过去,我们持续批判互联网业里的非理性繁荣,期望它能从万米高空跳入微观世界,在技术层面,给自身也给行业探寻到新的成长动能。

我们一直觉得,阿里早应涉入ICT核心领域。缺乏这部分,阿里云想完全奠定自身在中国新基础设施中的地位,还真比较难。

这里我想起华为这家公司。很多人老提它每年投多少钱研发。而我更关注它对技术布局的认知。与很多公司不一样,华为区别了研发与研究:前者贴近业务,步子不会迈太过;后者则是基础科学研究,面向更长周期,有很多试错空间。

去年,华为强化了海内外许多研发中心布局,后来任正非鼓励大批研发人员走向海外前线,捕捉前沿商机。

当时特别流行“无人区”一词,而我认为,没有技术革新,谈什么无人区,注定会是死亡地带。

技术老跟着业务走,就很难摆脱附庸特征。阿里技术也有独立板块,比如阿里云,过去一段,甚至还在财报单列,但阿里云毕竟不是纯粹的前沿技术研究部门,也是业务导向,仍有较大的整合空间。因此,NASA计划公布,让我们看到了阿里这家公司可贵的变革。

当然,很难说NASA未来的成效。我们只能表达更多乐观。这主要建立在几个维度,比如愿景与意志、研发力量投入、业务提供的技术验证等。

马云说,着眼于未来20年构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愿景,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创造1亿就业机会,帮助1000万家企业盈利的目标,NASA必须围绕新经济体的三大使命展开技术思考,即让世界更加普惠(Inclusive)、让机会更加均等;让世界经济发展更加可持续(Sustainable);让未来生活更加健康快乐(Happy&Healthy)。

你能看到,NASA愿景,几个维度上,比阿里集团过去一直描述的整体愿景还要高。它传递着阿里通过技术布局变革未来的强烈意志。

当然,不要陷入盲目的情怀表达。战略落地,还是要看具体的基础。目前,阿里有超过2万名工程师、500多位博士;36位合伙人中,有9位拥有工程师背景。此前,阿里巴巴在超大规模计算操作系统、移动操作系统、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机器学习平台等核心基础技术领域已持续投入近10年,成果斐然。应该说,阿里的投入国内少见。

我更愿意捕捉阿里中短期技术布局动向。它可能意味着战略落地节奏。马云说,最近人工智能很火,那么更应该把机器智能做好。机器应该是帮助人类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我们要让机器成为人最好的助手,而不是剥夺人类的乐趣,甚至成为人类最大的对手。

你能体会到什么么?冲具体方案来,阿里应会在操作系统、芯片、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发力。但我的强烈感受是,它应该会整合全球资源,尤其软银系ARM、富士康等。最近软银寻求出售ARM25%的股权,中东人欲接手,虽有软银摆脱财务压力用心,但我个人觉得,这也是变相寻求更大支撑的行动。这个过程里,一定有产业资本的渗透。我觉得阿里应该追求一点存在感,在一个更大的维度上拓展自身。

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独立的软硬件体系以及更具竞争力的ICT支撑,视野越大,越容易落空。

还有一重挑战在于,这个独立的部门,将可能为阿里的文化灌注更多清新。因为,NASA的研发,充满风险,大部分技术都很难用于当下。如果不能激活内部体制,将研发与研究分开,鼓励创新,并允许持续试错与失败,放弃那种常规的绩效考核,很难成功。

最后,我也要点出阿里NASA的一丝别样用心:将面向未来20-30年的技术战略命名为”NASA“,应该也是一次比较隐蔽的公关。就是通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英文简称向美国乃至全球化致敬,以便唤起美国市场尤其全球投资者的注意,撩拨一种中立、开放的国际化情感,中和海外质疑。

这种微妙的公关,我相信,也会反映在资本市场的层面吧。阿里是个平台,它做事的思维也是如此,一件事它会拖带很多目标,产生最大的效应,目标清晰,但有很多隐蔽。

阿里NASA的深意:巨头正名还是其他?相关推荐

  1. 阿里NASA计划:城市大脑成智能研究第一平台

    7月20日,据阿里云方面消息,城市大脑三项技术论文同时入选国际顶级学术会议--第25届国际多媒体会议ACM Multimedia(简称ACM MM),论文研究成果将用于智能判断交通事故.人流轨迹,同时 ...

  2. 店宝宝:拼多多用户量接近阿里 电商三巨头财报出炉

    近日,国内电商三巨头阿里.京东.拼多多分别发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就三家财报来看在今年三季度,三巨头的营收均保持了稳定增长.就营收规模来讲京东的营收规模依旧是三家中最大的,其中阿里和京东的营收 ...

  3. 漫谈百度阿里腾讯三巨头基因,盈利移动未来

    http://jianshu.io/p/enyPjW本文受<冬吴相对论>启发,试图以公司基因解码百度阿里腾讯,如何在移动互联网的未来继续盈利.视角从创始人自身角度以及,公司文化环境等过去诸 ...

  4. 腾讯百度阿里,三巨头谁最开放?

    A-A+ 罗超 2013-08-14 06:4240投稿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头条 大约一周前,微信第一自媒体联盟WeMedia的微信群爆发了一次激烈的讨论,主题是关于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开放.有人说腾讯最开放 ...

  5. 阿里双十一为首各巨头入场区块链 下半场真技术角逐开启

    引言: 马云:区块链是解决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的最好技术,关乎信任.信誉和安全,可以改变未来二三十年的经济和金融体系.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用来形容区块链的上半场应该 ...

  6. 2020巨头新战场:阿里京东字节落子本地生活服务

    本文来自洞见网http://www.localonline.com.cn/,文章链接:http://www.localonline.com.cn/view/internet/890.html,转载请注 ...

  7. 【图文】云栖大会深圳峰会:阿里云ET医疗大脑与工业大脑,机器学习平台PAI2.0...

    阿里云新征程:通往智能之路!正式发布ET工业大脑,ET医疗大脑和机器学习平台PAI2.0,阿里云的目标是成为万物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和智能引擎! 2017年3月27日至29日,云栖大会于深圳举行.29日为 ...

  8. 阿里与华为,引领科技现代化进程

    阿里NASA计划和华为2012实验室 3月9日,马云在阿里巴巴技术峰会上,首次重磅推出了阿里「NASA」计划.对航天稍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NASA是美国太空总署的英文简称,代表着太空.尖端科技,和人类 ...

  9. 阿里缺失产品经理文化?错!但产品文化确实与众不同

    行业内有一个流行的说法:"腾讯是产品驱动的公司,阿里是运营驱动的公司",很多人都认为,腾讯很会做产品,阿里却不擅长,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从支付宝最近的一则消息说起. 6月26日 ...

最新文章

  1. ARCore中根据屏幕坐标计算射线的算法
  2. 云炬随笔20161223
  3. python万年历_Python实现的简单万年历例子分享
  4. P7443-加边【博弈论】
  5. mysql批量用trim限定_mybatis中批量更新sql语句,trim、foreach标签,varchar定义理解
  6. Boot.ini无解
  7. python免费课程400节-太原Python编程课哪家比较有优势
  8. access mysql并发_多用户同时使用ACCESS
  9. 微信跳转,wap浏览器跳转到微信
  10. 维修 工具 资料 点位图
  11. 2020-10-27
  12. 深度deepin文件管理上锁无法正常新建和保存文件的解决办法
  13. 实战!如何搭建一个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
  14. WTEM-1Q/GPS瞬变电磁仪操作步骤
  15. 第37天学习——CSS
  16. 基于Python库surprise的电影推荐系统
  17. JAVA实现链接生成二维码
  18. Pig 调优实践经验总结
  19. 计算机系统组装音乐制作型,电脑音乐制作系统、设备购买方案
  20. SSM框架基于web的房屋租售管理系统源码+论文第二稿+软件环境+包安装调试

热门文章

  1. 建文高考成绩查询2021,巴中市建文中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2021年分数要求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算文科还是理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文科还是理科
  3. log4j:WARN No appenders could be found for logger 解决办法
  4. C语言BIM怎么编译,BIM模型建立的步骤
  5. linux系统777权限详解
  6. eclipse链接mysql数据池配置_Eclipse中配置Tomcat的数据库连接池 | 学步园
  7. oracle 常见游标,Oracle常见游标使用
  8. Prometheus 对容器监控五个常见难点
  9. php system权限,让PHP以ROOT权限执行系统命令的方法
  10. 矩阵理论| 基础:向量范数、赋范向量空间与内积空间、重要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