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简洁,越聪明

037
表面上看来,设计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需要大量的思考;“直观”是一种无意识的过程,是人们的直觉在起作用。但事实上,很多设计或发明之所以伟大,恰恰是因为它们符合人们的直觉,源于并融入人们的生活。门和橱柜把手从来不是人们思考的对象,人们很自然地通过它们进行开启的动作,从来不需要额外的说明。

038
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Tuburet M牌可堆叠木椅(StackingStool)。扎实、舒适、线条流畅优雅、可以堆叠,且只用一块木板塑形而成,没有任何多余元素。

039
但好设计并不意味着一味的减法。《简化的法则》的作者、罗得岛设计学院的院长约翰梅达认为设计简约的重要原则是去掉无用的,增加有意义的。另一个发现是:“好设计的每一个部分都是人们熟悉和陌生事物的组合。熟悉的事物吸引人们使用,而陌生的事物让他们停留其中。”

040
另一种简单的设计。
日本设计师深泽直人曾经为无印良品设计过一款挂壁CD机。它的外观酷似一个挂在墙上的老式排风扇,正方型的底座中间嵌入圆形的CD碟片,只有一根拉绳从底座中间悠悠垂下。所有看到这个CD机的人都会下意识地去拉动那根细绳,转动的CD盒里就会传来悠扬的音乐。这个设计源自于人们对于童年时期老式风扇和电灯的回忆。“我的理想就是不需要说明书去告诉人们怎么使用,它必须能让人们凭直觉自然地去操作。”

041
遥控器设计、路标设计和武术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可选择的东西越多,回应的时间也越长。遥控器的按键不用多说,路标数目越多越复杂,司机难以判断的可能性就越大。
相应的,武师知道的搏击技巧越多,出拳的时间可能就越长。

042
谷歌的搜索框是简洁交互设计的最佳代表之一。
虽然创始人谢尔盖·布林说这个设计的来源只是因为公司成立之初请不起正经的设计师,但时至今日,谷歌也没有改变那个小框。

043
“你这辈子做了什么事?”
日本时装设计师三宅一生:“裁了一块布。”

044
乐高的另一个特点:这大概是全世界最不需要说明书的组合玩具。那些相对凹凸的表面,以及平滑的侧面,让人自然地想将一块积木嵌在另一块积木上。

045
一流餐厅的桌布总是白色的。
这是店方向顾客传达优质服务水平的媒介─那些深色或者花哨的台布更容易隐藏污渍。

046
交互设计师Steve Krug关于网页设计发现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人们其实是在扫描网页,而不是阅读。当大多数网页设计师都以为要精心安排文字和图片的版块以便用户阅读的时候,大多数用户其实只是匆匆扫过,抓住关键信息之后就略过了─所以网页设计第一要素不是增加缤纷的功能,而是去除干扰。

047
一个好的Logo设计最核心的原则是:只需要有一个元素被记住。最好的例子是FedEx标识里面隐藏的那个箭头。一旦你看明白了,你永远都不会忘记它。

▼ 设计没有一定之规

048
设计不一定服务小众市场。
设计师伊夫·贝阿尔与麻省理工大学教授NicholasNegreponte希望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儿童设计一款价格100美元的电脑,但并不想设计一个廉价的产品。于是Nicholas Negreponte有两个等式来描述自己的选择:廉价的组件+廉价劳动+廉价设计=廉价笔记本电脑;一体化技术+先进制造+大量生产+酷设计=价格不贵的笔记本电脑。

最后他找了硅谷一些一流的工程师,并聘请设计公司Continuum做了早期计划和产品原型。这些人凑在一起,排除技术不看的话,他们最重要的发现其实是“什么是笔记本上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比如贝阿尔讨厌的Numlock键,又比如风扇,甚至是电源─他们最后用了溜溜球一样的老式手摇充电方式来给笔记本供电,当然还有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第二能源。

最终这款产品轰动了2007年CES(消费电子展),虽然英特尔和微软依然嘲笑它长得好奇怪,但它们也开始研发低成本电脑。笔记本界的现实一下子就改变了。

049
好设计不一定针对新东西。
恰恰相反,按照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说法:“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诧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于看似平凡的生活。不断开发出这些创意才是真正的设计。”

050
好设计不一定来自设计师。
如今为了防止外带热饮烫手而设的纸套其实来自一个叫Jay Sorensen的人。1991年他用餐巾纸包着咖啡纸杯,但太滑没有抓住,滚烫的咖啡洒在了膝盖上。于是他设计了JavaJacket的咖啡杯套,历经多年沿革变成了你所见的纸套模样。(顺便说一句,Costa咖啡外卖纸杯利用瓦楞纸表面起伏的褶皱隔热是一个不错的设计。)

051
设计师也不必只是一个设计师,事实上,他们应该是T型人才。
这是来自设计公司IDEO的理论,他们认为设计师一方面要有所长,就像字母T里的那一竖;另一方面应该广泛接触各种知识和领域,正如那一横。一个有成长性的设计师应该可以从8号字体的T变成32号字体的T,而一家优秀的设计公司,应该是“TTTTTTTTTTTTT”。

052
帮助人们达到最理想表现的设计,不一定是人们最喜欢的设计。
你可能根本不知道Dvorak键盘的存在,这种键盘发明已经超过50年了,并且被测出可以将人打字速度增进30%以上,因为它就是以此目的设计的:按照字键的常用程度分组,然后根据双手交换打字的情况将字键定位。但是它从来没有受欢迎过,供应商依然一律使用Qwerty键盘。

053
即便你有所准备,消费者还是不一定说实话(他们不是故意的)。
1994年,宝洁公司希望Continuum设计公司能协助其找到一种更加省时省力的清洁地板的方式。Continuum的设计师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人拖地板前先用抹布擦地板,而且人们花在清洗拖把上的时间跟清理地板的时间几乎一样多。另外,清洁的过程充满灰尘污垢,因此人们会在做清洁的时候穿上旧衣服─但有趣的地方在于,因为知道Continuum要来调研,他们事先都擦过一遍地板以示待客之道。以上结果是Continuum发现了这个习惯之后才挖掘出来的。

054
好设计不一定让人一见钟情。
主要原因是人类对陌生事物有本能的质疑心理。Herman Miller的Aeron座椅自1994年问世以来一直牢牢占据着“人类有史以来最健康舒适的工作座椅”的地位。但在Aeron座椅上你找不到一条直线,它看起来就像是巨大的史前昆虫的外骨骼。消费者当初的普遍反应是“坐着舒服,但是太难看了”。但Herman Miller决定相信自己的直觉。专栏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对此的思考是:“我们无法通过消费者反馈知道一个产品的确很糟糕,还是只是与人们既定印象不符所以才受差评。”

055
关于社交交互设计的逻辑:不要以为人们到了网上就完全变成另一种生物。
Google+的群组模式(Group)的故事是这样的:Paul Adams现在是Facebook的全球品牌经理,在加入Facebook之前,他曾经是谷歌社交业务部门的用户体验研究员之一。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他在英国、美国、印度、中国,然后他发现,人们事实上重建了虚拟世界。他们几乎按照现实当中的社交行为模式构建了他们的虚拟社交网络。而这些网络很多时候甚至遵从于远古村落时期的法则。

“我们习惯把周围的人分成不同的独立圈子。”其中有一个关系特别紧密的核心圈,人数一般少于10人,上限还有一个150人的弱关系圈。“一个人能记住名字并且对上脸的朋友最多只有150个。”Paul说,“在远古村落里,人口一旦达到150人,族长就会把村子分成两个。”更神奇的是,他发现在 Facebook上,人们基本复制了这个规律。在Facebook里,每个群组一般有8人,弱关系圈的人数基本在130至170左右。而连接各个关系圈的不是娱乐明星也不是意见领袖,而是我们自己。“明星可以提高一个事物的关注度,但真正影响我们最终决定的是核心圈的那几个人。”Paul说,“这意味着所有社交网站,或者所有同社交行为有关的业务,包括广告、营销等等,都必须围绕人的社交圈子进行设计。”

056
好设计不一定节省你的时间。
如果说最近的热门应用Pinterest的好设计还有一部分依赖于它呈现的精美图片,刚刚回归的闭合社交应用Path2.0则完全靠交互设计(想想那一下子就甩出来的颤抖的小图标)征服了一群用户,包括之前抛弃他们的那些。好的UI导航明确,不会让用户把时间浪费在弄明白“这是什么”上,但它的确让用户沉迷其中,比如Pinterest瀑布式的自动载入菜单,就让人产生想看看“下面还有什么好东西”的冲动。

▼ 师法自然

057
费布那契(Fibonacci)数列。即一个数列中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的总和。设计师经常使用的一个数学原则,这种数列在自然界经常被发现,比如花瓣的数目,银河系涡状星云和人类手掌的骨头数量。正因如此,很多人认为应用这个数列的设计本质上就富有美感。

058
黄金分割定律。
跟费布那契数列紧密相关的一个法则。费布那契数列中的任何一个数字,用旁边的一个数字除之,其结果跟黄金比例差不多。符合黄金分割定律的东西包括:帕台农神庙、鹦鹉螺、达·芬奇著名的《维特鲁威人》、可口可乐易拉罐和苹果iPod播放器。

059
三分定律。
即九宫格,把设计中的主要元素放在网格中的一个交叉点上,其结果常常被认为是有趣的,或者具有美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位置关系依然跟黄金分割定律有相近之处(如2/3=0.666,而黄金比例是0.618)

060
对称法则。
大脑会认为外观平滑、曲线状或对称的设计是美的设计。哈佛医学院的认知神经科学家Moshe Bar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人们看到边缘粗糙、轮廓尖锐的设计,大脑皮层会加速运动,导致焦虑,这是那些看起来杂乱无章的设计让人觉得不安的原因,因为“大脑不喜欢不确定因素”。

061
范·雷斯托夫效应(von RestorffEffect)
相对于普通物体,这个效应是要增加物体的特殊记忆。那个著名的“我爱纽约”图案,是设计师米尔顿·格拉泽在197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候做的。他将心形图案穿插在字母之中,然后这个图案至今依然风靡全球。这个设计的秘诀在于大脑在一堆常见事物中捕捉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 思考的另一个角度

062
1992年辉瑞公司在临床试验一种治疗心绞痛新药的时候,发现这种药不仅对心绞痛没什么用处,还会导致肠胃问题、背痛和男性勃起。如果辉瑞就此停滞,那么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药物之一万艾可(伟哥)就不会问世了。

063
大多数人可能都无法想像,我们惯用的黄色便利贴实际源自于3M公司实验室里失败的胶水产品。1960年代,科学家Spencer Silver博士,偶然发现了一种有不寻常特性的胶水,其粘性无法长久持续,粘好的东西稍后可以撕下来。这一发明随后被搁置了近10年。直到1974 年,3M的工程师富莱(Art Fry)在参加礼拜时发现,夹在歌本里作为标记的纸条经常在翻页时脱落,如果有一种胶水,有点黏却不太黏,可以反复撕贴又不损坏纸张就太完美了。于是,斯宾塞的黏合剂派上了用场。1980年,便利贴诞生。这张黄色的小贴纸让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身价10亿美元的便利贴随后也成为3M公司最有价值的资产。

064
LOMO相机最早是苏联间谍用的迷你相机。
在胶片机时代,LOMO还勉强能凑合着用,进入数码时代后,LOMO已接近被淘汰的命运。

1991年,两名维也纳的美术学生无意中发现使用这种相机拍出的照片,色彩比一般相机的要鲜艳,而且四周会显得比中间暗很多,形成一种特殊的“隧道效果”,他们立刻被这种风格所吸引。之后,他们促成了LOMO摄影爱好者协会,聚集喜欢“隧道效果”的摄影爱好者。随后,摄影协会甚至说服了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继续生产这种相机。“LOMO”的含义也从列宁格勒光学仪器厂的英文简称变成了“Let Our Life be Magic and Open”(让我们的生活变得魔幻和开放).

065
早在1916年,可口可乐为了让自己脱颖而出,在发起瓶身设计招标的时候提出了一条苛刻的规则:不仅要和市场上其他饮料瓶相区分,并且无论白天还是黑夜,甚至被打破了也要让消费者马上辨认出这是可口可乐。最终,一家名叫Root Glass Company的公司满足了这个要求,并让可口可乐公司在1920年的销量冲到了每天700万瓶。

066
你曾经见过多少次人们不理会已经铺好的小路,另辟蹊径?建筑设计师Louis Kahn受此启发,在为一家学院设计绿地的时候并没有做任何人为标记,它只是让人们在上面自由穿过,最后按照行人的步行习惯增加了一条小路。

067
手表设计另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当手表因为各种技术已经把精准定时当作稀松平常的事情的时候,石英表市场陷入了低利润的恶性循环里。

但Swatch换了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它没有把手表当作计时工具,而是时尚配件。和各种时装、印花设计师的合作让Swatch大放异彩,手表也自此进入了快速消费品领域。

068
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认为好的汽车设计跟建筑一样,是外在静态形式与内在动力之间的平衡。对于建筑而言,外观很好,内在也要传达出让人动起来的体验才行。而汽车的内在,则是驾驶时体验到的移动动力。两者因为平衡而蓬勃兴盛。

069
故事板(Storyboard)曾经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用来创作动画影片的方法之一。在开会时,他们会将一个故事的初步构思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在故事板上,讲给其他人听。Kevin Grignon是IBM高级用户体验设计师,他和他的团队正把这种形式运用在用户调研报告当中,把那些枯燥的技术术语和数字变成一个有人物有细节的故事。 “柏拉图曾经说过,那些会讲故事的人会统治世界,”Kevin说,“把列表和数据转化成故事,可以更生动地传递信息,尤其是能表现用户的情感和他们所处的情境,对于设计很有帮助。”荷兰TU Delft大学的教授P. J. Stapper 也是这一方法的推崇者。“故事板结合了文字和图片,让人们可以对抽象的东西有一个身临其境的感受,你甚至可以用手指着其中任何一幅画面发表意见。”

070
《连线》杂志创刊时的创意总监John Plunkett说:“我们希望刻意避开许多当代杂志会使用的设计技巧,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多数杂志看起来都一个样。我们尤其想忽略那种约定俗称的规矩:好设计=细致、有品位、优雅、拘谨。我觉得好设计的定义应该视设计的内容而定,对《连线》杂志来说,鲜活的感觉比细致更重要。”

071
施乐设计师David Liddle认为科技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狂热者”(靠代码控制电脑)、“专业人士”(说得出三种CPU区别)和“普通消费者”(只在乎能不能玩愤怒小鸟)。但这些阶段的最佳观测物不是电脑,而是遥控器。“那些制造商推出按键超过30个的遥控器,这种复杂设计没有任何优点。”未来的设计一定是简单的,因为他们把复杂的东西藏在了身后。

未完待续,大连中钰睿泓与你分享精品文章

来听大师讲设计(中)相关推荐

  1. 来听大师讲设计(下)

    ▼ 好设计,多维度 072 IDEO公司的设计逻辑:好设计应该是商业价值.人类需求和技术应用的结合点. 073 信息可视化. Information is cheap,thepoint values. ...

  2. 好未来---锁定广东卫视,听大师分享人生中的“顿悟时刻”

    锁定广东卫视,听大师分享人生中的"顿悟时刻" 你是否还记得,成长路上那些至关重要的时刻?那些忽然醒悟的瞬间?这便是"顿悟"的力量.成长路途中的"顿悟& ...

  3. 万彩动画大师使用技巧_在设计中使用动画的4个技巧

    万彩动画大师使用技巧 Pas de Deux, Norman McLaren 1968 双人舞,诺曼·迈凯轮1968 Animation is not the art of drawings that ...

  4. 四个视角,讲透额温枪应用设计中的运放问题

    3 月 12 号,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为全球性流行病.抗疫正从中国的"人民战争"变成一场"世界大战",很多事情正在微妙和快速的变化.额温枪和口罩一样,成为抗 ...

  5. 软件设计中的一些原则

    本文为大家介绍软件设计中的一些原则,都是经过长期经验总结出来的知识,每一个程序员都应该了解,相信对大家在进行软件设计的过程中会有很大帮助. Don't Repeat Yourself (DRY) DR ...

  6. ux设计中的各种地图_UX写作中的移情

    ux设计中的各种地图 Demetri Martin is a master of comedic situations. If you've never seen Demetri Martin是喜剧情 ...

  7. ui设计的色彩_设计中的色彩综合介绍

    ui设计的色彩 本文旨在向您全面介绍最深的设计兔子洞:颜色. 它将向您介绍最重要的术语和概念,以帮助您入门,从而帮助您在设计中应用颜色时做出更好的决策. 主题 与这些指南一样,我们将涵盖很多内容,包括 ...

  8. 软件可读性和效率取舍_网络通信设计中的一些限制和取舍:摘要

    软件可读性和效率取舍 by Shubheksha 通过Shubheksha 网络通信设计中的一些约束和折衷:摘要 (Some Constraints and Trade-offs In The Des ...

  9. 揭秘PPT设计中的逻辑真相

    几乎每个搞PPT培训的老师都在强调"PPT中逻辑"的重要性,正好也有朋友留言说希望我阐述一下逻辑,所以今天我就谈一下逻辑的问题.通过今天的讲解,希望给大家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逻辑并 ...

  10. ux设计中的各种地图_移动应用程序设计中的常见UX错误

    ux设计中的各种地图 Have you ever tried a new app, only to realize you have no idea how to use it? 您是否曾经尝试过一个 ...

最新文章

  1. C#分析数据库结构,使用XSL模板自动生成代码
  2. as3 内容自适应容器大小
  3. Oracle Online Redefinition在线重定义(下)
  4. C++3个汉诺塔递归问题
  5. python中fd是什么意思_python里fd是什么意思
  6. django-模板语言-判断语句
  7. MySQL中EXPLAIN详解
  8. JS计算两个日期时间差,天 小时 分 秒格式
  9. 衡量失败检测算法的指标
  10. Snmp的学习总结——Snmp的基本概念
  11. thymeleaf判断对象是否为空的相关逻辑处理
  12. 一张图秒懂Android事件分发机制
  13. 阴阳师双小小黑通关真八岐大蛇攻略——附式神配置和打法
  14. 如何通过自媒体创业月入万元
  15. 没有基础适合学习java吗?
  16. pdf转ppt在线转换网站
  17. [体感游戏]关于体感游戏的一些思考(五) --- 导航
  18. 【Geoserver】GeoServer安装GDAL扩展的方法总结
  19.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测量与先验知识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方法
  20. TIA博途V16版本中如何进行项目的归档和恢复?

热门文章

  1. VUE中nextTick( )函数思维导图
  2. 代码:小波包分解与重构、小波包能量特征提取
  3. 基于DWM1000模块开发UWB系统进行室内定位
  4. vscode中文乱码
  5. H5动效的常见制作手法
  6. 【JY】反应谱的详解与介绍
  7. java进度条_「java进度条」Java JProgressBar类(进度条) - seo实验室
  8. 31部黑客电影,你看过哪几部?
  9. 浏览器开发者工具,自己设置屏幕分辨率调试(chrome)
  10. QPSK信号在高斯信道、瑞利信道、Ricean信道下的误码率仿真(matl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