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ction并行分析:

每个线程是基于一个树状的访问模型,从上至下,上一层读取数据相加得到下一层的数据.不停的迭代,直到访问完所有的数据.

利用这么多的线程块(thread block)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如下:

1. 处理非常大的数组

2. 让GPU的每个处理器保持忙碌

3. 每个thread block迭代减少数组的区域. 比如这个图,第一次是8个数据,第二次是4个.

但是碰到一个问题,在thread block中的线程可以利用同步,但是每个thread block都处理完了,CUDA中并不能提供block级别的同步机制.为什么CUDA不支持全局同步呢?由两个原因:

1.  打造高性能GPU处理器的硬件个数是非常昂贵的,处理器越多越贵.

2.  这就强制程序员尽可能少的使用block个数以避免产生死锁,(此处还为弄明白:block个数不能大于处理器个数* )

这个问题该怎么处理呢,全局同步问题?

利用多个kernel来解决这个问题:

cuda kernel lanuch可以当做全局同步点.

cuda kernel lanuch硬件方面的消耗几乎可以忽略,软件消耗非常底.

Level0 是第一个kernel,level1 是第二个kernel.

我们的优化目标是?

1.  努力达到GPU性能极限.

2.  选择合适的度量,有两种:

   GFLOP/s:  (FLOPS是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每秒所执行的浮点运算次数的英文缩写)用于分析计算kernel的计算性能.

   Bandwidth:用于分析kernel的内存使用情况.

3. reduction是算数密集度非常低的,每个元素一个FLOP.所以我们需要优化极限带宽来提高信能.

4.以Nvida G80型号的GPU为例:

 .384bit 存储接口宽度,900MHZ DDR.  384*1800(DDR 是doubel rate)/8 = 86.4GB/s

Reduction1: Interleaved Addressing

kernel代码:

__global__ void reduce0(int *g_idata, int *g_odata) {
extern __shared__ int sdata[];// each thread loads one element from global to shared memunsigned int tid = threadIdx.x;unsigned int i = blockIdx.x*blockDim.x + threadIdx.x;sdata[tid] = g_idata[i];__syncthreads();// do reduction in shared memfor(unsigned int s=1; s < blockDim.x; s *= 2) {if (tid % (2*s) == 0) {sdata[tid] += sdata[tid + s];}__syncthreads();}// write result for this block to global memif (tid == 0) g_odata[blockIdx.x] = sdata[0];
}    

View Code

从图中可以看出,寻址的方式并不是联系的,而是交叉的. 所以称这个kernel为interleaved addressing.

分析kernel代码:

使用了sharedMemory,这里的大小是16,

unsigned int i = blockIdx.x*blockDim.x + threadIdx.x;
sdata[tid] = g_idata[i];

上面两行可以看出block的size也是16. 这个kernel是一维的.

看for循环的代码,s 是访问内存的步长stride,随着迭代的深入,每一下一层的stride都会变成2倍,第一次是1,然后一次是2,4,8. 每个block的结果最终加到tid=0的线程里面.这是访问的存储的部分.计算部分:

第一次是tid[0]计算0,1两个元素,tid[2]计算2,3元素.....t[14]计算14,15元素.

所以第二次需要把tid[0],tid[2]...tid[14]的结果相加. 得到tid[0],tid[3]...tid[11].可以看到stride变化.

但不是每个线程都需要执行计算任务,只有每次只有一半的任务执行,第一次是8,第二次是4个最后是一个,用if(tid %(2*s) ==0)来约束.

在for循环体中有:

if(tid % (2*s) == 0){

 sdata[tid] += sdata[tid + s];

__syncthreads();

if(tid ==0)g_odata[blockId.x] = sdata[0]. 最终每个block的结果保存在sdata[0]中并赋值给global outputdata. 当然这并没计算完最终的结果,最终结果需要在host端把这些global的结果累加得到.

所以上面的kernel可以看出:

1.  有很多线程并不执行计算.

2.   内存访问并不连续,而是交叉的.

3.  if(tid % (2*s) == 0) 会导致大量的warp divergence.降低性能.

性能:

Reduction2: 消除warp divergence

把reduction1中的for循环体变成:

for (unsigned int s=1; s < blockDim.x; s *= 2) {
  int index = 2 * s * tid;
  if (index < blockDim.x) {
    sdata[index] += sdata[index + s];
  }
  __syncthreads();
}

可以看出,改成这样计算什么都没变,但是消除了warp divergence,虽然如此,却引起了新的问题:bank conflict.

如果s =2, 那么thread0,thread2就会有bankconflict.

如果s=4, 那么thread0,thread4就会有bankconflict.关于bank conflict的概念可以参考下面的这篇文章

2.2CUDA-Memory(存储)和bank-conflict

reduction2的性能:

Reduction3: sequential addressing(连续寻址,就是合并访问)

如上图,如果增加步长的长度,可以起到合并访问的效果,提高内存访问速率.

从上图可以看出stride不在是从小到大变化,而是由大到小的变化,从8到4,2,1

修改for循环体:

for (unsigned int s=blockDim.x/2; s>0; s>>=1) {
  if (tid < s) {
    sdata[tid] += sdata[tid + s];
  }
  __syncthreads();
}

但是bandwidth的性能提升是明显的,见下图:

继续分析,发现有一半的线程是一直没有在执行计算任务的.这很浪费处理器资源嘛.

Reduction4:第一次加载内存时执行相加.

我们把sharedMemory提高到之前的2倍,之前一个block算一个block的和,那么现在一个block计算两个block大小的和.

for循环题和reduction3的相同,修改加载代码:

unsigned int tid = threadIdx.x;

unsigned int i = blockIdx.x*(blockDim.x*2)+ threadIdx.x

sdata[tid] = g_idata[i] + g_idata[i+blockDim.x];

这样sharedMemory,16个数据已经执行了一次加法,把blocksize*2的数据变成了blocksize的数据,后面的循环体和上面的reduction3相同. 所以称这总叫做:第一次载入执行相加,重点是每个载入的元素已经是一次加法的和,stride步长是blocksize.

reduction4的性能:

Reduction5: 修改最后一个warp

这时我们的数据带宽已经达到了17 GB/s,而我们清楚Reduction的算术强度(arithmetic intensity)很低,因此系统的瓶颈可能是由于Parallel Slowdown,即系统对于指令、调度的花费超过了实际数据处理的花费。在本例中即address arithmetic and loop overhead。

我们的解决办法是将for循环展开(Unroll the loop)。我们知道,在Reduce的过程中,活动的线程数是越来越少的,当活动的线程数少于32个时,我们将只有一个线程束(Warp)。在单个Warp中,指令的执行遵循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模式,也就是说在活动线程数少于32个时,我么不需要进行同步控制,即我们不需要 if (tid < s) 。

修改kernel如下:

首先展开最后一个warp.

for (unsigned int s=blockDim.x/2; s>32; s>>=1) //步长stride小于32不用进循环,执行下面的动//作,并且不需要同步
{
  if (tid < s)
    sdata[tid] += sdata[tid + s];
  __syncthreads();
}

if (tid < 32) {  if (blockSize >=64) sdata[tid] += sdata[tid + 32];  if (blockSize >=32) sdata[tid] += sdata[tid + 16];  if (blockSize >=16) sdata[tid] += sdata[tid + 8];  if (blockSize >=8) sdata[tid] += sdata[tid + 4];  if (blockSize >=4) sdata[tid] += sdata[tid + 2];  if (blockSize >=2) sdata[tid] += sdata[tid + 1];} // write result for this block to global mem if (tid == 0) g_odata[blockIdx.x] = sdata[0]; }

Reduction6:完全展开循环体

if (blockSize >= 512) {
  if (tid < 256) { sdata[tid] += sdata[tid + 256]; } __syncthreads();
}
if (blockSize >= 256) {
  if (tid < 128) { sdata[tid] += sdata[tid + 128]; } __syncthreads();
}
if (blockSize >= 128) {
  if (tid < 64) { sdata[tid] += sdata[tid + 64]; } __syncthreads();
}
if (tid < 32) {
  if (blockSize >=64) sdata[tid] += sdata[tid + 32];
  if (blockSize >=32) sdata[tid] += sdata[tid + 16];
  if (blockSize >=16) sdata[tid] += sdata[tid + 8];
  if (blockSize >=8) sdata[tid] += sdata[tid + 4];
  if (blockSize >=4) sdata[tid] += sdata[tid + 2];
  if (blockSize >=2) sdata[tid] += sdata[tid + 1];
}

上面代码所有红色的部分在编译阶段都会进行优化,结果是一个非常有效率的内循环.
Reduction5,6性能:

到此并行规约算法分析完毕,只要是符合规约类型的运算均符合这种优化思路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iglucky/p/4279699.html

4.2 CUDA Reduction 一步一步优化相关推荐

  1. 一步一步指引你在Windows7上配置编译使用Caffe(https://github.com/fengbingchun/Caffe_Test)

    之前写过几篇关于Caffe源码在Windows764位上配置编译及使用过程,只是没有把整个工程放到网上,最近把整个工程整理清理了下,把它放到了GitHub上.下面对这个工程的使用作几点说明: 1.   ...

  2. 从零开始带你一步一步使用YOLOv3训练自己的数据

    红色石头的个人网站:redstonewill.com 知乎:https://www.zhihu.com/people/red_stone_wl 公众号:AI有道(redstonewill) YOLOv ...

  3. 一步一步教你如何将 yolov3/yolov4 转为 caffe 模型

    实际工作中,目标检测 yolov3 或者 yolov4 模型移植到 AI 芯片中,经常需要将其先转换为 caffe1.x 模型,大家可能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需求.例如华为海思 NNIE 只支持caff ...

  4. 调试JDK源码-一步一步看HashMap怎么Hash和扩容

    调试JDK源码-一步一步看HashMap怎么Hash和扩容 调试JDK源码-ConcurrentHashMap实现原理 调试JDK源码-HashSet实现原理 调试JDK源码-调试JDK源码-Hash ...

  5. 一步一步实现扫雷游戏(C语言实现)(三)

    使用WIN32API连接窗口 此项目相关博文链接 一步一步实现扫雷游戏(C语言实现)(一) 一步一步实现扫雷游戏(C语言实现)(二) 一步一步实现扫雷游戏(C语言实现)(三) 一步一步实现扫雷游戏(C ...

  6. 一步一步学Silverlight 2系列(3):界面布局

    概述 Silverlight 2 Beta 1版本发布了,无论从Runtime还是Tools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如支持框架语言Visual Basic, Visual C#, IronRuby, ...

  7. 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图结构)

    原文:一步一步写算法(之图结构) [ 声明:版权所有,欢迎转载,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联系信箱:feixiaoxing @163.com] 图是数据结构里面的重要一章.通过图,我们可以判断两个点之间是 ...

  8. 融合应用11.1.8安装,一步一步的引导

    融合应用11.1.8安装,一步一步的引导 融合应用11.1.8 安装并不是简单的与电子商务套件11 i / R12安装. 所以我们需要安装划分为许多步骤. 请注意,11.1.8 11.1.7总统发布供 ...

  9. 一步一步学Silverlight 2系列(10):使用用户控件

    概述 Silverlight 2 Beta 1版本发布了,无论从Runtime还是Tools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如支持框架语言Visual Basic, Visual C#, IronRuby, ...

  10. 【深度学习基础】一步一步讲解卷积神经网络

    点击上方"小白学视觉",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 本文转自:一步一步讲解卷积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 ...

最新文章

  1. LeetCode - 34. Search for a Range
  2. java -- 线程的生命周期
  3. SQL2005以上版本派生表更新
  4. jsonp获取服务器数据的方式
  5. fifo的rdata_同步FIFO设计
  6. Ubuntu 16.04安装Tomcat 8 图解
  7. mysql服务器查绑定的域名查_MySQL使用show status查看MySQL服务器状态信息
  8. Linux下如何查看哪些进程占用的CPU内存资源最多
  9. WebView详解与简单实现Android与H5互调
  10. 中微公司2020年净利4.92亿元 投资中芯国际赚2.62亿
  11. 常用算法1 - 快速排序 二分查找
  12. 创业几乎不要本钱,是创业圈内最大的谎言
  13. Spring Cloud 服务消费者 rest+ribbon (二)
  14. GB28181-2016系统相关技术介绍
  15. 去蓝港在线面试Unity3D的笔试题。难吗?知道答案的在评论里写出来分享
  16. Linux内核部件分析 设备驱动模型之driver
  17. Java Byte数组与Long的相互转化
  18. zul使用java_zk中zul页面中组件的id和java类中的变量绑定实现
  19. 帆软报表嵌入python程序_C#教程之C#服务器端生成报告文档:使用帆软报表
  20. Java面对对象程序设计——面对对象

热门文章

  1. 短信ui--短信设置界面之sim卡短信管理
  2. PHP取整,四舍五入取整、向上取整、向下取整、小数截取
  3. node.js的卸载与安装
  4. (附源码)springboot校园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021104
  5. 根据离散点画直线_excel表格怎么画散点图画直线
  6. CentOS 7 从零开始安装ethereum/以太坊
  7. PC端播放RTMP流(手机端无法播放)
  8. strtok和strtok_s函数使用说明
  9. CART回归树算法过程
  10. 稀疏编码器(Sparse Enco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