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线性表,链表,哈希表是常用的数据结构,在进行Java开发时,JDK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相应的类来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链表,哈希表是常用的数据结构,在进行Java开发时,JDK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系列相应的类来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
这些类均在java.util包中。本文试图通过简单的描述,向读者阐述各个类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使用这些类。
Collection
   ├List
   │├LinkedList
   │├ArrayList
   │└Vector
   │ └Stack
   └Set
   Map
   ├Hashtable
   ├HashMap
   └WeakHashMap
Collection接口
Collection是最基本的集合接口,一个Collection代表一组Object,即Collection的元素(Elements)。一些Collection允许相同的元素而另一些不行。一些能排序而另一些不行。Java SDK不提供直接继承自Collection的类,Java SDK提供的类都是继承自Collection的“子接口”如List和Set。
所有实现Collection接口的类都必须提供两个标准的构造函数:无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空的Collection,有一个Collection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创建一个新的Collection,这个新的Collection与传入的Collection有相同的元素。后一个构造函数允许用户复制一个Collection。
如何遍历Collection中的每一个元素?不论Collection的实际类型如何,它都支持一个iterator()的方法,该方法返回一个迭代子,使用该迭代子即可逐一访问Collection中每一个元素。典型的用法如下:
Iterator it = collection.iterator(); // 获得一个迭代子
    while(it.hasNext()) {
      Object obj = it.next(); // 得到下一个元素
    }
由Collection接口派生的两个接口是List和Set。
主要方法:
boolean add(Object o)添加对象到集合
boolean remove(Object o)删除指定的对象
int size()返回当前集合中元素的数量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查找集合中是否有指定的对象
boolean isEmpty()判断集合是否为空
Iterator iterator()返回一个迭代器
boolean containsAll(Collection c)查找集合中是否有集合c中的元素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将集合c中所有的元素添加给该集合
void clear()删除集合中所有元素
void removeAll(Collection c)从集合中删除c集合中也有的元素
void retainAll(Collection c)从集合中删除集合c中不包含的元素
List接口
List是有序的Collection,使用此接口能够精确的控制每个元素插入的位置。用户能够使用索引(元素在List中的位置,类似于数组下标)来访问List中的元素,这类似于Java的数组。和下面要提到的Set不同,List允许有相同的元素。
除了具有Collection接口必备的iterator()方法外,List还提供一个list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ListIterator接口,和标准的Iterator接口相比,ListIterator多了一些add()之类的方法,允许添加,删除,设定元素,还能向前或向后遍历。
实现List接口的常用类有LinkedList,ArrayList,Vector和Stack。
主要方法:
void add(int index,Object element)在指定位置上添加一个对象
boolean addAll(int index,Collection c)将集合c的元素添加到指定的位置
Object get(int index)返回List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int indexOf(Object o)返回第一个出现元素o的位置.
Object removeint(int index)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
Object set(int index,Object element)用元素element取代位置index上的元素,返回被取代的元素
LinkedList类
LinkedList实现了List接口,允许null元素。此外LinkedList提供额外的get,remove,insert方法在LinkedList的首部或尾部。这些操作使LinkedList可被用作堆栈(stack),队列(queue)或双向队列(deque)。
注意LinkedList没有同步方法。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List,则必须自己实现访问同步。一种解决方法是在创建List时构造一个同步的List:
List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LinkedList(...));
ArrayList类
ArrayList实现了可变大小的数组。它允许所有元素,包括null。ArrayList没有同步。
size,isEmpty,get,set方法运行时间为常数。但是add方法开销为分摊的常数,添加n个元素需要O(n)的时间。其他的方法运行时间为线性。
每个ArrayList实例都有一个容量(Capacity),即用于存储元素的数组的大小。这个容量可随着不断添加新元素而自动增加,但是增长算法并没有定义。当需要插入大量元素时,在插入前可以调用ensureCapacity方法来增加ArrayList的容量以提高插入效率。
和LinkedList一样,ArrayList也是非同步的(unsynchronized)。
主要方法:
Boolean add(Object o)将指定元素添加到列表的末尾
Boolean add(int index,Object element)在列表中指定位置加入指定元素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将指定集合添加到列表末尾
Boolean addAll(int index,Collection c)在列表中指定位置加入指定集合
Boolean clear()删除列表中所有元素
Boolean clone()返回该列表实例的一个拷贝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判断列表中是否包含元素
Boolean ensureCapacity(int m)增加列表的容量,如果必须,该列表能够容纳m个元素
Object get(int index)返回列表中指定位置的元素
Int indexOf(Object elem)在列表中查找指定元素的下标
Int size()返回当前列表的元素个数
Vector类
Vector非常类似ArrayList,但是Vector是同步的。由Vector创建的Iterator,虽然和ArrayList创建的Iterator是同一接口,但是,因为Vector是同步的,当一个Iterator被创建而且正在被使用,另一个线程改变了Vector的状态(例如,添加或删除了一些元素),这时调用Iterator的方法时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因此必须捕获该异常。
Stack 类
Stack继承自Vector,实现一个后进先出的堆栈。Stack提供5个额外的方法使得Vector得以被当作堆栈使用。基本的push和pop方法,还有peek方法得到栈顶的元素,empty方法测试堆栈是否为空,search方法检测一个元素在堆栈中的位置。Stack刚创建后是空栈。
Set接口
Set是一种不包含重复的元素的Collection,即任意的两个元素e1和e2都有e1.equals(e2)=false,Set最多有一个null元素。
很明显,Set的构造函数有一个约束条件,传入的Collection参数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
请注意:必须小心操作可变对象(Mutable Object)。如果一个Set中的可变元素改变了自身状态导致Object.equals(Object)=true将导致一些问题。
Map接口
请注意,Map没有继承Collection接口,Map提供key到value的映射。一个Map中不能包含相同的key,每个key只能映射一个value。Map接口提供3种集合的视图,Map的内容可以被当作一组key集合,一组value集合,或者一组key-value映射
主要方法:
boolean equals(Object o)比较对象
boolean remove(Object o)删除一个对象
put(Object key,Object value)添加key和value
Hashtable类
Hashtable继承Map接口,实现一个key-value映射的哈希表。任何非空(non-null)的对象都可作为key或者value。
添加数据使用put(key, value),取出数据使用get(key),这两个基本操作的时间开销为常数。
Hashtable通过initial capacity和load factor两个参数调整性能。通常缺省的load factor 0.75较好地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均衡。增大load factor可以节省空间但相应的查找时间将增大,这会影响像get和put这样的操作。
使用Hashtable的简单示例如下,将1,2,3放到Hashtable中,他们的key分别是”one”,”two”, ”three”:
Hashtable numbers = new Hashtable();
    numbers.put(“one”, new Integer(1));
    numbers.put(“two”, new Integer(2));
    numbers.put(“three”, new Integer(3));
    //要取出一个数,比如2,用相应的key:
    Integer n = (Integer)numbers.get(“two”);
    System.out.println(“two = ” + n);
由于作为key的对象将通过计算其散列函数来确定与之对应的value的位置,因此任何作为key的对象都必须实现hashCode和equals方法。hashCode和equals方法继承自根类Object,如果你用自定义的类当作key的话,要相当小心,按照散列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obj1.equals(obj2)=true,则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对象不同,则它们的hashCode不一定不同,如果两个不同对象的hashCode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冲突,冲突会导致操作哈希表的时间开销增大,所以尽量定义好的hashCode()方法,能加快哈希表的操作。
如果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hashCode,对哈希表的操作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期待的get方法返回null),要避免这种问题,只需要牢记一条:要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不要只写其中一个。
Hashtable是同步的。
HashMap类
HashMap和Hashtable类似,不同之处在于HashMap是非同步的,并且允许null,即null value和null key。,但是将HashMap视为Collection时(values()方法可返回Collection),其迭代子操作时间开销和HashMap的容量成比例。因此,如果迭代操作的性能相当重要的话,不要将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设得过高,或者load factor过低。
WeakHashMap类
WeakHashMap是一种改进的HashMap,它对key实行“弱引用”,如果一个key不再被外部所引用,那么该key可以被GC回收。
总结
如果涉及到堆栈,队列等操作,应该考虑用List,对于需要快速插入,删除元素,应该使用LinkedList,如果需要快速随机访问元素,应该使用ArrayList。
如果程序在单线程环境中,或者访问仅仅在一个线程中进行,考虑非同步的类,其效率较高,如果多个线程可能同时操作一个类,应该使用同步的类。
要特别注意对哈希表的操作,作为key的对象要正确复写equals和hashCode方法。
尽量返回接口而非实际的类型,如返回List而非ArrayList,这样如果以后需要将ArrayList换成LinkedList时,客户端代码不用改变。这就是针对抽象编程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danni505/139968

Java基础:Util包下常用的数据结构介绍相关推荐

  1. 【重难点】【Java基础 06】浅克隆与深克隆、Object类的常用方法、util包下的接口

    [重难点][Java基础 06]浅克隆与深克隆.Object对象的常用方法.util包下的接口 文章目录 [重难点][Java基础 06]浅克隆与深克隆.Object对象的常用方法.util包下的接口 ...

  2. 下列关于java集合说法错误的是_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集合类都位于java.util包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集合类都位于java.util包下 答:访问List集合中的元素,可以直接根据元素的Key来访问. 组织文化在管理中有其独特的功能,主要可以概括为( ). 答:导向功能 凝聚功能 ...

  3. 从0开始的Java基础,包你学会。

    Java 第一个Java程序 程序的操作流程 1.先写出可执行的代码 2.在命令框之中使用javac "文件地址"运行后,生成一个class字节码文件 再在命令框中使用java & ...

  4. java不同的包下相同的类名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java不同的包下相同的类名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参考文章: (1)java不同的包下相同的类名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https://www.cnblogs.com/yanggb/p/10650256. ...

  5. Java.util包中常用的类

    Java.util包 Java.util.ArrayDeque类 Java.util.ArrayList类 Java.util.Arrays类 Java.util.BitSet类 Java.util. ...

  6. util包下的Date与sql包下的Date之间的转换

    Java中的时间类型 java.sql包下给出三个与数据库相关的日期时间类型,分别是: Date:表示日期,只有年月日,没有时分秒.会丢失时间: Time:表示时间,只有时分秒,没有年月日.会丢失日期 ...

  7. util包的常用类及其方法(上)

    util包为JDK内置的一个包,与lang包不同的是,使用util包的类时需要引用: import java.util.* 1.Random类 Random类用来生成随机数,构造器有: Random( ...

  8. Java基础-package包机制

    关于java语言当中的包机制: 1.包又称为package,java中引入package这种语法机制主要是为了方便程序的管理.不同功能的类被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软件包当中,查找比较方便,管理比较方便,易 ...

  9. Java基础07 包

    作者:Vamei 出处:http://www.cnblogs.com/vamei 欢迎转载,也请保留这段声明.谢谢! 我们已经写了一些Java程序.之前的每个Java程序都被保存为一个文件,比如Tes ...

最新文章

  1. 测试笔试题之相关概念
  2. Activity具体解释(生命周期、以各种方式启动Activity、状态保存,全然退出等)...
  3. linux的cat命令
  4. SQLServer之创建AFETER DELETE触发器
  5. Meson,用于协调和调度Netflix推荐工作流的架构
  6. 终身学习这件事,比你想的还要重要
  7. 小老板,我300M的网,网速很慢怎么办?
  8. java值传递和引用传递简单_Java里的值传递与“引用传递”——一些想法
  9. python生成yaml_使用python脚本自动生成K8S-YAML
  10. 不止是替代 看南天信息与浪潮的金融国产化实践
  11. chkconfig用法
  12. Matlab Copula函数实现
  13. elipse手机设备显示Target unknown解决方法
  14. 从零开始使用Vscode调试XV6
  15. Dump调试程序崩溃或闪退
  16. 国土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档案查借阅登记】
  17. 查看Python版本和位数
  18. WIN10桌面文件夹图标变黑解决方法~
  19. 看完这篇文章你就可以告诉领导你精通Zookeeper了
  20. 轻松自动化---selenium-webdriver(python) (八)

热门文章

  1. 远程连接 Mysql 失败的解决方法
  2. MyBatis Generator(MBG)设计哲学与致歉
  3. 【索引】反向索引--条件 范围查询(二)
  4. Android 之 下拉框(Spinner)的使用
  5. 初学QT遇到的“_on_OK_clicked(bool)未定义的引用”的问题,以及使用windows远程桌面登录树莓派
  6. Grad-CAM 神经网络特征图可视化
  7. 手把手教你使用 Clion 开发 Linux C++ 项目
  8. Java8新特性(二)——强大的Stream API
  9. 《java编程思想》读书笔记(二)第五章(2)
  10. 例子:10秒后同意按钮可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