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实验1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任务

完成叠加原理的验证。

二、实验原理

 在多个独立电源、线性受控源和线性无源元件共同组成的线性电路中,某一支路的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的代数和。——叠加原理

三、实验步骤

器件调用;

1Ω电阻R1,R2,R3,R4;直流电压源;直流电流源;电流表;电压表;接地线

器件参数设置;

(1)V1=12V,I1=10A;(2)V1=0V,I1=10A;(3)V1=10V,I1=0A

仿真参数设置;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1. u1=-1.6V , i1=6.8A
  2. u2=-4V ,i2=2A
  3. u3=2.4V ,i3=4.8A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实验结果:(2)与(3)的结果相加正好为(1)的值。与理论相符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V2是将电压源看作通路,只有电流源时的数据,得u2和i2,同样的,V3是不考虑电流源,将其视为断路时的数据,得u3和i3,而u1=u2+u3,i1=i2+i3符合叠加原理的描述。

实验2 并联谐振电路仿真

一、实验任务

(1)验证RLC并联电路谐振条件及谐振电路的特点;

(2)学习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进行电路模拟。

二、实验原理

Y=1/R+j(ωC-1/ωL)

发生谐振时ωC=1/ωL

三、实验步骤

器件调用;

接地符、电阻R1、R2,电容C1,电感L1,信号源V1

器件参数设置;

电阻R1=10Ω,电阻R2=2KΩ,电感L1=2.5mH,电容C1=40uF。信号源V1设置 为AC=5v,Voff=0,Freqence=500Hz。

仿真参数设置;

AC分析:频率范围1HZ—100MHZ,纵坐标为10倍频程,扫描点数为10,观察输出节点为Vout响应。

TRAN分析: 分析5个周期输出节点为Vout的时域响应。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AC分析:

TRAN分析: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根据所学内容判断,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实验结果V(out)数据

AC分析:

TRAN分析:

实验 含运算放大器的比例器仿真

一、实验任务

     含运算放大器的比例器仿真

二、实验原理

 附上图片

三、实验步骤

器件调用;

分别调出电阻R1、R2,虚拟运算放大器OPAMP_3T_VIRTUA,虚拟仪器函数发生器Function Generator与虚拟示波器Oscilloscope。

器件参数设置;

电阻R1=1KΩ,电阻R2=5KΩ。函数发生器分别为正弦波信号、方波信号与三角波信号。频率均为1khz,电压值均为1。其中方波信号和三角波信号占空比均为50%。

仿真参数设置;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正弦波:

方波:

三角波: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列出节点方程:(G1+G2)u2-G1u1-G2u3=0

由于反相端“虚地”故u2=0,u3=-R2/R1*u1

故u0/us=-5对应的示波器channelA示数是channelB示数的-5倍;

在误差允许的

范围内,实验数据符合这一结论。

实验4二阶电路瞬态仿真

一、实验任务

完成二阶电路瞬态仿真。

二、实验原理

 由角频率表达式可知,电感大小不变时,大小与C有关,C越小,

越大,周期越小,振动频率越大。

三、实验步骤

器件调用;电容C1电阻L2,接地

器件参数设置;C1的电容值分别取1000u,500u,100u,10u

仿真参数设置;

依次选择选择菜单栏里的“simulate->Analyses->Parameter Sweep Analysis”,调出参数扫描分析对话窗口,选择扫描参数的器件类型为“capacitor”,扫描变量类型为“list”,

分别将0.001,0.0005,0.0001,1e-005

输入选框内。然后选择对话框菜单栏的“output”按钮,在左侧的变量中选择“V(out)”,单击“Add”按钮,这样,参数扫描分析设置完成。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C  1000μ   500μ    100μ     10μ

T   6.4ms   4.4ms    2.0ms    664.83μs

f   156.25   227.27    500     1504.14   Hz

ω  981.75  1428.00  3141.59    9450.83

(第二部分)

实验1 戴维南等效定理的验证

  • 实验任务

戴维南等效定理的验证

二、实验原理

 由线性电阻,线性受控源和独立源组成的线性单口网络 N, 就其端口来看,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与电阻串联的组合。电压 源的电压等于该网络的开路电压 uOC;其串联电阻为该网络中所 有独立源为零值时的入端等效电阻 R0。

三、实验步骤

Figure 1:

A1=5.772mA

U1=2.713V

Figure 2:将电压源从电路中移除,并使用虚拟一下数字万用表测试电路阻抗;

R = 223Ω

Figure 3:将电阻RL从电路中移除,并使用电压表测量开路电压;

U=4V

Figure 4:验证戴维南定理

器件调用;电阻电源参数如上图所示。

器件参数设置;如上图

仿真参数设置;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Figure 1:A1=5.772mA     U1=2.713V

Figure 2:R = 223Ω

Figure 3:U=4V

Figure 4:A2=5.772mA     U2=2.713V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计算等效电阻R0:R0=91+(220||330)=233Ω;

计算开路电压Uoc:Uoc=220/(220+330)*10=4V;由戴维南等效电路的知识,figure1与figure4是等效的,故470Ω电阻的电流和电压是相同的

实验2 元件模型参数的并联谐振电路

一、实验任务

元件模型参数的并联谐振电路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器件调用;R1,R2,L1,C1,V1

器件参数设置;R1=10Ω,L1=2.5mH,C1=40μF,R2=2kΩ,信号源AC为5

仿真参数设置;

simulate –>Parameter Sweep:

AC分析设置:扫描范围1Hz~100MHz,横坐标扫描模式为Decade,纵坐标为线性。每十倍频程扫描点数为10点,同学们自己设置100和1000点并分析所得结果的异同。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并联谐振电路中,U(c)=U(s),品质因数Q=U(c)/U(s)=1保持不变,故幅度峰值保持不变;

ω0越小,BW越小,即通频带越窄。四条图线(紫,绿,蓝,红)对应的电容C大小依次是4e-004,4e-005,4e-006,4e-007.

每十倍频程扫描点数为10点,100点,1000点的图像形状大致一样,但是扫描点数越大,图像曲线越光滑

实验3 电路过渡过程的仿真分析

一、实验任务

电路过渡过程的仿真分析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器件调用;电阻R、电感L、电容C、接地符和信号源V1

器件参数设置;Initial Value 1V,Pulsed Value 0V,Delay Time 0s,Rise Time 0s,Fall Time 0s,Pulse Width 60μs,Period 120μs

仿真参数设置;依次选择选择菜单栏里的“simulate->Analyses->Transient Analysis”调出瞬态分析参数设置对话窗口,起始时间设为0,结束时间设为5*120us=0.0006s,其他保持默认。然后选择对话框菜单栏的“output”按钮,在左侧的变量中选择“V(3)”,单击“Add”按钮,这样,瞬态分析参数设置完成。在电路分析参数都设置好以后,单击“simulate”按钮,开始仿真。

四、软件仿真

1、仿真结果的记录、相关输出节点的测量;

Rd=2√L/C  à  Rd=2000,则5k为过阻尼

2、比较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

五、回答实验题目中的问题

过阻尼:

临界阻尼:

欠阻尼:

过阻尼响应形式为:uc(t)=K1*exp(s1t)+K2*exp(s2t)

临界阻尼响应形式为:uc(t)=(K1+K2t)*exp(st)

欠阻尼响应形式为:uc(t)=exp(-αt)*[K1cos(ωdt)+K2sin(ωdt)]

瞬态分析和参数分析的特点:

瞬态分析是一种非线性时域分析方法,是在给定输入激励信号时,分析电路输出端的瞬态响应。

参数扫描分析是指在规定范围内改变指定元器件参数,对电路的指定节点进行直流工作点分析

总结:心得体会。

通过在Multisim上进行仿真实验,了解到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的原理依据,知道了瞬态分析和参数分析得到相应的结果。

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I(软件)——北京理工大学相关推荐

  1. 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一万用表的设计与仿真——北京理工大学

    一.实验任务 1. 直流电流表 2. 直流电压表 3.交流电压表 4. 子电路 二.实验目的 1. 设计直流电流表模块 2. 设计直流电压表模块 3.交流电压表 4. 子电路 三.设计要求 1. I1 ...

  2. 电路与电子线路实验二-mutisim仿真实验——北京理工大学

    实验一 一.实验步骤 元器件的调用与参数设置 调用电阻Rg_1=400kΩ,Rg_2=200kΩ,  Rd=2kΩ,  Rs=0.5kΩ,  RL=2kΩ 电容C1=C2=C3=100μF 直流电压源 ...

  3. 山东大学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六 频率调制及鉴频实验详解

    目录 一.频率调制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设备] [实验原理] [实际实验分析] 1)实验准备 2)测量Cj-v特性.静态频率调制特性和频率调制灵敏度 3)观察调频信号的波形 一.乘积型相位鉴频器实 ...

  4. 大工《模拟电子线路实验》大作业离线作业

    <模拟电子线路实验>课程学习要求 一.课程考核形式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离线作业(实验报告),无在线作业和考试."离线作业及要求"在该课程的"离线作业" ...

  5. 大学计算机实验五实验六实验报告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六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六Tag内容描述: 1.实验四实验报告表 实验名称 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 学号姓名 班级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报告表 4 1 一条指令执行过程记录表 步骤 1 用户指定两个加数 ...

  6. 计算机实验 进程同步实验观察结果记录表,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五报告表.doc...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五报告表.doc (2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14.90 积分 实验五 实验报告表实验名称:学号: 姓名: ...

  7. 北京理工计算机实验二报告,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二报告表.doc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二报告表.doc>由会员分享,提供在线免费全文阅读可下载,此文档格式为doc,更多相关<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实验二报告表.doc>文档请在天天文库搜索. ...

  8. 北京理工大学电路与电子线路设计实践

    RiskV相关设计 我是按照老师的知道一步一步做的,仅供参考. TASK1: 1)修改 timer.v.timer_int的main.c timer.h; 实现simple例程中的sum累加功能(第一 ...

  9. 电子线路实验I综合设计:数字钟

    一.实验要求   充分利用数电实验系统提供的硬件资源,设计一个小时(两位,24小时制).分钟(两位)计时器,数码管显示.   在 Quartus II 环境下输入原理图(直接使用74系列器件,计数器用 ...

最新文章

  1. SAP QM Multiple Specifications的使用II
  2. 超图三维数据处理学习摘要1
  3. Keras之MLPR:利用MLPR算法(3to1【窗口法】+【Input(3)→(12+8)(relu)→O(mse)】)实现根据历史航空旅客数量数据集(时间序列数据)预测下月乘客数量问题
  4. android 界面切换【转】
  5. python热部署_定时任务-Quartz(热部署、冷部署)
  6. 定时器实现方式之TimerTask、Timer
  7. JS的对象及其属性和方法
  8. Android 使用AsyncTask 后监听异步加载完毕的动作
  9. 【Vegas原创】ProC环境搭建
  10. 解决win 7拷贝共享文件很慢
  11. matlab 画根轨迹,4.4 绘制根轨迹的MATLAB函数 | 学步园
  12. 沈颖刚:生物柴油或是高原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有效途径
  13. 关于python里面xlwt操作excel文件的时候去掉页眉页脚
  14. win10环境搭建vue开发环境
  15. Spark2.x学习笔记:Spark SQL的SQL
  16. 软考—信息项目管理师(信息化和信息系统二)
  17. 虚拟摄像头之三: 重构android8.1 的 v4l2_camera_HAL 支持虚拟摄像头
  18. 在VMware中安装新版Ubuntu后,无法跨虚拟机复制粘贴和拖拽文件的解决方法
  19. THREEJS导入外部OBJ+MTL后内存优化
  20. php安全新闻早八点-Microdoor-第四季

热门文章

  1. java+vue下载xls文件到本地
  2. 小米手机视频工具箱详细设置方法分享
  3. 医院实验室建设基础配置情况SICOLAB
  4. 雪花算法原理_算法越来越强,我们的判断力却越来越弱
  5. 腾讯智慧校园 php,【腾讯智慧校园1.54版本】发布
  6. Github学生包申请秒过经验并使用Copilot
  7. 国内唯一连续入选Gartner,Quick BI是如何做到的?
  8. push bullet matlab,跨平台轻量级推送 Pushbullet试玩体验
  9. 沟槽MOS管/场效应管全系列
  10. Nginx负载均衡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