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学习内容总结

vi的基本操作

1.vim 文件名:打开当前目录下相应的文件(如果不存在会自动新建)

2.光标移动:

h-←,j-↓,k-↑,l-→,方向键也可以控制相应的光标移动方向;w-移动到下一个单词,b-移动到上一个单词。

[[ 转到上一个位于第一列的"{";]] 转到下一个位于第一列的"{";{ 转到上一个空行;} 转到下一个空行

3.插入模式:(不同模式之间需要先esc退出后才能切换)

i 在当前光标处进行编辑

I 在行首插入

A 在行末插入

a 在光标后插入编辑

o 在当前行后插入一个新行

O 在当前行前插入一个新行

cw 替换从光标所在位置后到一个单词结尾的字符

保存和退出vim:

w 保存文档

:q! 强制退出,不保存

:q 退出

:wq! 强制保存并退出

:w <文件路径> 另存为

:saveas 文件路径 另存为

:x 保存并退出

:wq 保存并退出

4.删除文本

x 删除游标所在的字符

X 删除游标所在前一个字符

Delete 同x

dd 删除整行

dw 删除一个单词(不适用中文)

d$或D 删除至行尾

d^ 删除至行首

dG 删除到文档结尾处

d1G删至文档首部

GCC

1.预处理:

gcc –E hello.c –o hello.i;gcc –E调用cpp

编 译:gcc –S hello.i –o hello.s;gcc –S调用ccl

汇 编:gcc –c hello.s –o hello.o;gcc -c 调用as

链 接:gcc hello.o –o hello ;gcc -o 调用ld

注意:编译时要加“-g”参数(参数连起来是“ESc”,相应输入的文件的后缀是“iso”)

2.gcc预处理源文件的时候(第一步),不会进行语法错误的检查,语法检查会在第二步进行。

3.gcc hello.c -o hello--- 第二个hello为文件名。

4.大致流程:

首先gcc会调用预处理程序cpp,由它负责展开在源程序中定义的宏.hello.i这是一个经过预处理器处理之后的C源文件——>将hello.i编译为目标代码,gcc默认将.i文件看成是预处理后的C语言源代码---->gcc连接器将目标文件链接为一个可执行文件。

GDB

1.启动gdb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gdb program也就是执行文件,一般在当前目录下。

gdb core 用gdb同时调试一个运行程序和core文件,core是程序非法执行后,core dump后产生的文件。

gdb 如果程序是一个服务程序,那么可以指定这个服务程序运行时的进程ID。

2.设置断点

(gdb) break func <-------------------- 设置断点,在函数func()入口处。

(gdb) info break <-------------------- 查看断点信息。

(gdb) r <--------------------- 运行程序,run命令简写

(gdb) n <--------------------- 单条语句执行,next命令简写。

(gdb) c <--------------------- 继续运行程序,continue命令简写。

(gdb) p I <--------------------- 打印变量i的值,print命令简写。

(gdb) bt <--------------------- 查看函数堆栈。

(gdb) finish <--------------------- 退出函数。

(gdb) c <--------------------- 继续运行。

(gdb) q <--------------------- 退出gdb。

3.其他调试命令有:

display 跟踪变量值的改变

until 跳出循环

finish 跳出函数

help 帮助

make工程管理器

1.一个Makefile文件主要含有一系列的规则,每条规则包含一下内容:

一个目标,即make最终需要创建的文件,如可执行文件和目标文件;目标也可以是要执行的动作,如‘clean’;

一个或多个依赖文件的列表,通常是编译目标文件所需要的其他文件。

之后的一系列命令,是make执行的动作,通常是把指定的相关文件编译成目标文件的编译命令,每个命令占一行,并以tab开头 执行以上Makefile后就会自动化编译。

2.Makefile还可以定义和使用宏(也称做变量):

定义宏的格式为:macroname = macrotext

使用宏的格式为:$(macroname)

3.Makefile的一般写法:

test(目标文件): prog.o code.o(依赖文件列表)

tab(至少一个tab的位置) gcc prog.o code.o -o test(命令)

课本知识总结

第一章

1.信息就是位+上下文,系统中所有信息——包括磁盘文件、存储器中的程序、存储器中存放的用户数据以及网上传送的数据,都是由一串位表示的,区分不同数据对象的唯一方法是我们读到这些数据对象时的上下文。ASCII字符构成的文件是文本文件,所有其他文件都是二进制文件。
2.Hello程序的生命周期从高级C语言程序开始,每条C语句被转化为一系列“低级机器语言”指令,然后这些指令按照“可执行目标程序”的格式打包,并以二进制磁盘文件的形式存放起来,目标程序也称为“可执行目标文件”。
3.源文件到目标文件的转化由编译器驱动程序完成,unix> gcc -o hello hello.c 这里GCC编译器驱动程序读取源文件并把它翻译成一个可执行目标文件。翻译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预处理器、编译器、汇编器、链接器一起构成编译系统。
4.系统的硬件组成:总线、I/O设备、内存、处理器
5.文件就是字节序列
6.并发:一个同时具有多个活动的系统。并行:用并发使一个系统运行地更快,并行可以在计算机系统多个抽象层次上运用。按照系统层次结构由高到低的顺序强调三个层次:线程级并发、指令级并行、单指令多数据并行
7.在处理器里,指令集结构提供了对实际处理器硬件的抽象
8.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系统软件组成的,程序被其他程序翻译成不同的形式,开始时是ASCII文本,然后被编译器和链接器翻译成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9.处理器读取并解释存放在主存里的二进制指令
10.操作系统内核是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媒介,提供三个基本的抽象:

  • 文件是对I/O设备的抽象

  • 虚拟存储器是对主存和磁盘的抽象

  • 进程是对处理器、主存和I/O设备的抽象

11.网络提供了计算机系统之间通信的手段

第七章

1.静态链接器主要任务:符号解析、重定位
2.目标文件形式:可重定位目标文件、可执行目标文件、共享目标文件
3.每个可重定位目标模块m都有一个符号表,它包含m所定义和引用的符号的信息。有三种不同的符号:

  • 由m定义并能被其他模块引用的全局符号

  • 由其他模块定义并被模块m引用的全局符号

  • 只被模块m定义和引用的本地符号

代码托管

已上传

做的过程中忘记截图了所以图很少……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taigenzhenjun/p/5907272.html

20145234黄斐《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二周学习总结相关推荐

  1.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二周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二周学习总结 学习目标 1. 熟悉Linux系统下的开发环境    2. 熟悉vi的基本操作    3. 熟悉gcc编译器的基本原理    4. 熟练使用gcc编译器的常用选项 ...

  2. 20135219洪韶武——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学习时间:7小时 学习内容:课本第十章 一.第十章知识点(1~6) 第一部分:文件的概念及相关操作 1.每个unix文件都是一个m字节的序列:所有I/O设备如网络. ...

  3.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学习计时:共15小时 读书:1 代码:10 作业:13 博客:1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独立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 能够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 3. 熟练使用Linux中用户管理命令 ...

  4.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九周学习总结

    第十章 系统级I/O的实践 学习目标: 代码阅读理解: 1.编译运行代码 2.使用man学习理解相关系统调用, 理解参数.返回值的含义 3.会用grep -nr xxx /usr/include 查宏 ...

  5. 20135323符运锦---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学习计时:共15小时 读书:1小时 代码:8小时 作业:4小时 博客:2小时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独立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 能够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   3. 熟练使用Li ...

  6. 20135304刘世鹏——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第一节 Linux系统简介 一.Linux是一个操作系统 1. Linux 本身只是操作系统的内核.内核是使其他程序能够运行的基础. 它实现了多任务和硬件管理,用户或者系统管理员交互运行的所有程序 实 ...

  7. LINUX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Linux系统简介 一.实验内容 了解 Linux 的历史,Linux 与 Windows 的区别等入门知识. 二.实验要求 阅读linux简介与历史 三.实验步骤 二.Linux 与 Window ...

  8. 20135306-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一周学习总结

    第二周(9.14-9.20): 学习计时:共14小时 读书:2h 代码:4h 作业:4h 博客:4h 一.学习目标 1. 能够独立安装Linux操作系统 2. 能够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 3 ...

  9. 20135219洪韶武——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四周学习总结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四周学习总结 学习任务:教材第三章 学习时间:10小时 学习内容 一.教材知识梳理 1.程序编码与机器级代码 程序编码: gcc编译器,将源代码转化成可执行代码,C预处理器-汇编 ...

  10. 20135203齐岳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四周学习总结

    20135203齐岳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四周学习总结 学习计时:共17小时 读书:10 代码:1 作业:3 博客:3 一.学习目标 理解逆向的概念以及 掌握X86汇编基础,能够阅读(反)汇编代码 ...

最新文章

  1. python isodd()判断奇偶_位运算(1的个数;2.判断奇偶)
  2. Python教学课程分享10-异常处理结构
  3. 转:微软未公开的几个过程介绍及用法
  4. django学习随笔:ManagementUtility
  5. 地震勘探英文专业文章中的经典句子(1)
  6. python零基础学难吗_零基础学习Python难吗?要怎么学Python才是最有效的?
  7. Key为数字的Json数据标准化成标准Json格式
  8. 台州市建筑物矢量数据(Shp格式+带高度)
  9. 生物医学传感器实验装置
  10. 软件工程关于教务系统的测试,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教务成绩管理系统摘要.doc...
  11. c语言程序隔断,别再砌墙了!20种方法让隔断在你家C位出场
  12. 二进制拆弹(20181023-20181026)
  13. 网络安全攻防战——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14. MySQL数据库忘记密码怎么办
  15. 各种矩阵(向量)求导
  16. ALSA编程细节分析
  17. stm32正常运行流程图_stm32学习基本知识点
  18. 解决httpClient 调用返回“ ip:port fail to respond ” 问题
  19. linux储存的基本管理(硬盘管理)
  20. HDU 4081 Qin Shi Huang‘s National Road System(枚举+倍增优化)

热门文章

  1. c语言教程常用32,几个常用运算符
  2. 【GAN优化】详解对偶与WGAN
  3. 中国定制家具行业消费规模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2022版
  4. 2022-2028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5. pubwin2009收银伴侣破解版
  6. html5 文件转byte[],JS 文件base64、File、Blob、ArrayBuffer互转
  7. 倡导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万祥军:中国-中东欧谋定启动.
  8. js 判断字符串中是否包含某个字符串
  9. C# 往excel出力数据
  10. sqlalchemy如何实现时间列自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