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赛博朋克风格的电影中,都会有这样一种设定:

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后的反乌托邦地球,整个世界充斥着黑色、阴暗的基调,人和机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虚拟和现实彼此交融混杂……隐藏在赛博背景下的,则是对生命、情感、人性等命题的哲思。

科技行业的企业家们,对“赛博朋克”的喜爱度似乎远超普通人群。不少创始人喜欢从赛博朋克电影中汲取灵感,将一些科幻元素融入到公司的方向中,并借此讲述让资本市场理解且坚信的前景与趋势。

被赛博朋克影响的行业不在少数,但影响最为直接甚至升格为行业信仰的,无疑是当前舆论热议的“仿生机器人”赛道。

01 赛博风格的产品定位
比如日前那场刷屏级的演讲中,除了“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雷军还夹带了不少“私货”,被外界讨论最多的莫过于小米的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

正从“雷布斯”进阶为“雷斯克”的雷军,丝毫没有掩饰自己对赛博朋克的喜爱,在产品命名中采用了“Cyber”的前缀,满满的赛博味道。一年前的同一时间,小米还推出了第一代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同样以“Cyber”为名。

外界之所以将“雷斯克”作为雷军的新称谓,和埃隆·马斯克有着直接关系。后者一样是赛博朋克的拥趸,曾将特斯拉的电动皮卡冠名为Cyber truck,而且马斯克也喜欢从赛博朋克电影中找灵感,去年在特斯拉人工智能日活动中亮相的Tesla Bot,被马斯克更名为Optimus,新名字来自《变形金刚》中的主角“擎天柱”。

不单单是命名上的“赛博化”,仿生机器人的产品定位也有着浓郁的赛博风格。譬如小米对CyberOne的介绍:“CyberOne能够陪你一起开心,也能够像个老朋友一样在你失落时给你一个拥抱。”

为了符合“陪伴”的需求,小米为CyberOne搭载了自研的MiAI环境语意识别引擎、语音情绪识别引擎等能力,可以实现85种环境语音识别和6大类45种人类情绪识别。就像许多赛博朋克电影里的场景,机器人有望成为人们的“知心朋友”。

有些遗憾的是,CyberOne的成本高达六七十万元,并且现阶段只是“验证机”,量产的时间遥遥无期。特斯拉的“擎天柱”还存在于PPT上,就连最初的现场演示都是真人扮演的,以至于在“原型机”上被雷军抢了先。

一个好消息在于,“仿生机器人”或许还是个概念,但“仿生机器狗”已经是可以买到的产品。小米的CyberDog、腾讯的Jamoca、宇树科技的Go1……其中不少产品已经可以完成跳跃、奔跑、打滚甚至是踩梅花桩等动作,而且价格已经低至万元级别,争相瞄准了消费级市场,普遍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向年轻人“种草”。

“仿生机器人”被诟病的地方也在于此。

不少视频博主拍摄了大量“遛机器狗”的内容,可谓赚足了眼球,同时也向外界揭示了这样一幕:哪怕是一些在重要舞台上跳过舞的机器狗,现实中的应用却差强人意,不少视频中的机器狗下楼梯时直接翻滚落地,所能满足的不过是少数极客追求的新鲜感。

至于赛博味儿的仿生机器人是否有市场?这个问题看起来并不难回答,波士顿动力的遭遇就是最好的例子。

02 被“嫌弃”的波士顿动力
无论是仿生机器人还是四足机器狗,诞生于1992年的波士顿动力都是“鼻祖”式的存在,甚至可以说技术上无出其右。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波士顿动力都是名符其实的行业顶流,哪怕市场营销主要是在YouTube上分享机器人的视频,几乎每次发布新的动态都会引起全球性的讨论。

偏偏是这样一家“网红公司”,却在七年时间里三次易主。

谷歌在2013年以30亿美元的价格将波士顿动力收入囊中,由Android的联合创始人Andy Rubin领导,并将其划入到“着眼于未来的研究”的Google X项目下。有了谷歌的背书,波士顿动力的初代Atlas迅速崭露头角,而后Wildcat、Spot等一系列仿生机器人面世,不断刷新着人们对“机器人”的认识。

然而到了2017年,谷歌却宣布将波士顿动力转手给日本软银。虽然外界讨论最多的原因是波士顿动力为军方服务,曾负责谷歌“复制者”项目的乔纳森·罗森博格,无意在2015年11月的言论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作为我们这样规模的初创公司,我们不能把30%以上的资源花在需要10年的事情上。”

可以佐证的是,软银接手波士顿动力后加速了商业化进程,包括研发商业化前景明朗的Spot Mini、启动Spot机器人的租赁服务以及在仓储物流等场景的发力。结果并不如想象中的乐观,Spot机器人的年销量只有几百台的规模、高昂的价格制约了消费级市场的发展,最终成了软银都想要甩掉的包袱。

按照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波特的说法:“没经历25年的潜心研究,不足以商业化”。可资本市场显然没有这样的耐心。2020年12月份,韩国现代汽车集团出价8亿美元获得波士顿动力约80%的股份,估值在七年时间里缩水三分之二。

彼时还有不少人将原因归结为软银自身的经营危机,并将波士顿动力的出售与软银出售阿里、ARM等资产相提并论。可在不到半年时间后,软银就斥资28亿美元收购了AutoStore 40%的股权。AutoStore是一家主要研发仓储机器人的公司,业务重心是波士顿动力想要突围的物流仓储行业。

在波士顿动力诞生的第三十个年头,机器人依旧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仿生机器人依旧是机器人的金字塔尖,波士顿动力依旧是仿生机器人行业的“明星企业”,可为何波士顿动力成了谷歌和软银的弃子?

需要思考这个问题的不只有波士顿动力,一家主动向工业转型的机器人企业尚且失宠,国内那些主打“陪伴”的企业似乎更应该反思。

03 想象力败给了商业化
几乎在所有的古老文明,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恰恰是源于人类文明深处的信念,让我们对“仿生机器人”趋之若鹜。

早在上世纪末的时候,电子宠物就在全世界范围内风靡,尽管当时的产品只配备了最基础的机器学习技术,照旧收获了很多孩子的喜爱。1998年上市的菲比精灵,在全世界卖出了超过4000万只;索尼在1999年发售的电子机器宠物AIBO,被许多日本用户视为朝夕相处的家庭成员。

倘若人形仿生机器人可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赋能下模拟人类在不同场景下的“感知—认知—决策—执行”过程,有可能像电子宠物那样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寄托,同时对应着不可小觑的想象空间。

可现实世界终归有别于赛博朋克,人们并不缺少情感上的寄托,家人、朋友、宠物乃至虚拟人都能扮演这样的角色,亟需的是生产力的不足。

即使特斯拉的Optimus非常接近人的形态,但在官方的说法中:“Optimus当下的使命是降低特斯拉汽车产品的生产成本,同时能够在危险、无聊、重复或者有职业危害的岗位上取代人力,重心仍在于填补劳动力缺口。”然而机器替代人的主旨在于效率,一味地让机器模仿人形工作,或多或少有些跑偏。

沿循这样的逻辑,双足或者四足机器人在现阶段并不是刚需。民用领域的应用中,“轮式”可以解决99%的问题,在军用的场景下,履带也可以解决90%的问题,留给双足或者四足机器人的,其实是一个长尾市场。

可以参考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工程师闫曈的观点:“足式机器人在室内或在工业场景比较适合走台阶。适合工厂巡检,也适合室外走土坡或碎石路的场景,在上面可以配置摄像头,能做一些危险品的探测或者排爆等功能,根据任务不同做不同的设置。比如铁路检修,可以用机器人在轨道之间来回巡视。”

何况在这些细分场景的应用中,“足式”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相较于足式机器人复杂的机械结构,“飞行”的无人机无疑是更加成熟、更加低成本的选择。在“硬件做减法,软件做加法”的产品研发理念下,硬件结构过于复杂的仿生机器人绝非主流,乃至可以说是一种超前的产物。

苛刻的应用场景、狭小的市场空间、巨大的研发投入、高昂的维护成本,仿生机器人的想象空间很大,但商业前景并不性感。

有理由相信,小米、特斯拉以及厂商的其他玩家,对仿生机器人的应用现状了然于胸。宇树科技代表的创业公司,已经开始发力工业场景,试图在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等特殊场景中协助工作人员进行安防巡检、探测探索、公共救援等工作。而那些功能单一,营销却高举高打的巨头们,则怀揣着别的心思。

04 汽车和机器人的组合
目前涉足“仿生机器人”的玩家里,汽车厂商或者明确要推出汽车类产品的品牌,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不只是波士顿动力的“新东家”现代汽车,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小鹏鹏行推出了代号“小白龙”的机器人,百度在6月初发布了一款“汽车机器人”的概念新车……借用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的说法:“将来智能汽车的厂商都会同时是智能机器人的厂商,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产生1+1>2的效应。”

一种流行的解释是:仿生机器人和智能汽车的边界比较模糊,在自动驾驶、动力系统、智能交互等领域可以相互赋能。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方面,仿生机器人一旦量产,将为自动驾驶提供海量的场景数据,而场景识别是L4级以上自动驾驶的刚需。汽车企业做仿生机器人,有着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小鹏鹏行的“小白龙”推出后,虽然现阶段的产品主要为小朋友提供趣味性的骑乘体验,可以看作是小朋友的大号玩具,却频频向外界透露“打造适用于家庭消费场景中的、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智能仿生机器人”的野心。在机器人概念总体大涨的氛围下,无疑有利于小鹏的融资和市值的拉动。

雷军与CyberOne的互动,似乎没能让小米的股价应势大涨,可一些机器人概念股、小米概念股的走高却是不争的事实。中京电子、文一科技、赛象科技等机器人概念涨停,胜利精密、宇环数控等小米概念同样涨势喜人。

继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后,仿生机器人正在成为新的话题点,不但可以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进行产品研发,同时也能够趁机增加品牌的曝光度,以一种低成本的方式制造“热搜”,借助利好消息持续刺激股价。

以至于中金公司在雷军的周年演讲后公开表态:手机厂、汽车厂纷纷入驻人形机赛道,印证了人形机赛道具有充足的商业化价值和发展潜力,但目前各大厂发布的原型机尚处于技术迭代阶段,并缺乏成熟的应用场景,行业发展阶段还相对早期。同时,市场情绪发酵一段时间,一些缺乏基本面支撑的企业估值面临回调风险,建议大家从基本面的角度关注优质公司的成长。

正如麦肯锡在有关报告中预计的,2030年全球会有15%-30%的岗位会因为机器人的普及而发生变化。这样的远景无疑令人兴奋,也是波士顿动力等企业坚信的未来,可当下市场上的大多数仿生机器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和想象中的距离,不亚于现实世界和赛博电影的差距。

即便如此,仿生机器人的话题热度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继续,因为总有人能够从新的风口上看到“机会”。

05 写在最后
仿生机器人现阶段最大的“劲敌”,可能是同样有着赛博朋克色彩的元宇宙。

相较于动辄几万元的仿生机器人,人们只需要戴上VR眼镜就能进入到沉浸感的虚拟世界,和那些饱满、真实、细腻的虚拟人物进行互动,以满足闲聊、倾诉、陪伴等当代年轻人需要的精神寄托。

目前一些虚拟偶像正在尝试褪去 " 偶像身份 “,通过互动和沉浸体验营造陪伴式的人设,为用户打通” 输出情绪 " 的路径。电影《银翼杀手:2049》中出现的全息虚拟女友 Joi,没准儿会比仿生机器人早先到来。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仿生机器人和虚拟人的赛博式较量。

困在赛博世界里的“仿生机器人”相关推荐

  1. 【网络安全】如何在赛博世界里证明你是你?| 亚信安全

    作者:渣渣小编  | 小编:小葱 0 "外面的不是妈妈,所以门不能开"这是一个小兔子都能明白的简单道理.可在赛博空间,有很多房子可以同时被许多不同的人用钥匙打开,甚至压根就没有锁. ...

  2. 修一座安全的广厦,庇护赛博世界的流浪者

    问一个极具争议的问题:你觉得自己有没有被应用软件追踪? 很多朋友都觉得是,不然怎么解释刚刚在网上搜索过运动鞋,下一秒打开电商软件就能被精准推送相关产品呢? 你并不是一个人. 9月份发布的<App ...

  3. CyberWorld赛博世界是否能成为元宇宙核心力量

    2022年,你一定听过一个热词:元宇宙.自2021年,Facebook宣布将公司改名为Meta全力押注元宇宙开始,国内外互联网大厂们纷纷宣布注资入局,仿佛在一夜之间,便掀起了一阵全行业的元宇宙狂欢. ...

  4. 百万基建狂魔们的赛博世界

    钉钉完成的,是基于PaaS底座和底层基础产品,与生态伙伴一起提供低代码的普惠化定制开发模式,让大型企业自己可以具备诊断自己的能力和梳理流程的能力,并且将过往的经验和积累进行数字化应用层面的表达,进而寻 ...

  5. 赛博时代,拿什么盛放对逝者的思念?

    中国人一贯是忌讳谈到死亡的.孔子"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理念数千年来深入人心,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尽力避免提到这些"不吉利"的事 ...

  6. 【新书-赛博空间学与赛博学】-序言-元宇宙的理论根基

    本文章属于<赛博空间学与赛博学>的序言部分.本书其他内容会不定期更新陆续放出. 在完成了一件赛博空间的艺术作品之后,我切实地感受到了现实生活给我带来的那种包容的大地性.在赛博空间之中,虽然 ...

  7. 恭喜获赠CybreBunny(赛博兔)的足球巨星:C罗、梅西、内马尔、姆巴佩为

    2022卡塔尔世界杯激战正酣,CyberWorld(赛博世界)携手四大获赠CybreBunny(赛博兔)的足球巨星:C罗.梅西.内马尔.姆巴佩为球迷朋友带来足球盛宴,诸神黄昏后是否迎来新皇登基,让我们 ...

  8. linux世界里类似source insight的工具(zz)-如梦初醒-中国教育人博客

    linux世界里类似source insight的工具(zz)-如梦初醒-中国教育人博客 linux世界里类似source insight的工具(zz)-如梦初醒-中国教育人博客 sourcenav ...

  9. 创新与互动的科技盛宴:探索3DVR元宇宙赛博科技世界虚拟展

    导语: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3DVR元宇宙虚拟展厅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技盛宴.特别是在赛博科技领域,它展现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优势.优点和实质性的作用,为客户带来了非凡的体验和无限的可能. ...

最新文章

  1. latex快速入门教程
  2. 直接载入内存中的DLL
  3. “豆瓣酱”之用户,场景,功能
  4. 使用pytesseract识别简单验证码
  5. 定义druid工具类
  6. numpy.ndarray.flat/flatten 与 Spark 下的 flatMap
  7. 根据年月查询每月数据并渲染到页面,支持数据的展示与折叠隐藏
  8. 关于VB中Print函数在数组中换行的理解
  9. 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持续更新中...
  10. Git - 教程(廖雪峰)
  11. 认知: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
  12. Android studio开发app实现仿微信滑动切换界面
  13. 【自学与引导】 大数据技术 技能课程总结篇
  14. Unirech腾讯云代充-关于腾讯云国际版云服务器实例调整配置常见问题
  15. ubuntu 安装截图工具 Shutter,并设置快捷键 Ctrl+SuperL
  16. android 读取 build.prop,读取 android /system/build.prop 的最简单方法
  17. SAP SMW0 上传EXCEL模板
  18. [ 常用工具篇 ] burpsuite_pro 安装配置详解(附安装包)
  19. 史上最硬核网页截图方案原理深度剖析
  20. SSD 速度对编译的影响

热门文章

  1. 2017-4-14校内训练
  2. 基于阿里云ECS搭建云上博客!超详细图文步骤!
  3. 微信小程序代驾系统源码(含未编译前端,二开无忧) v2.5
  4. 【转帖】大数据时代的文化与版权
  5. Windows桌面图标和分类美化小工具
  6. 七步教你从0到1创建客户服务团队
  7. 'static_cast': cannot convert from 'double' to 'pcl::visualization::LookUpTableRepresentationPropert
  8. [有奖活动进行中]阿里数据库专家曾文旌为你解决数据库那些事
  9. (转)段永平的投资思想:56 个要点
  10. 【kimol君的无聊小发明】—用python写视频下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