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与洞察才是不可替代的内核

Mixlab 无界社区,是汇聚了 5w+ 科技与艺术跨学科人群的虚拟孵化器(开源社区)。这里 Mix 了创造者、艺术家、思想家、 实干家和最具 “破坏与创新精神” 的无学科爱好者们,大家在一个能触及未来的实验场域,共同探索各种可能或者不可能。探索领域包括不限于:数字艺术、元宇宙、虚拟偶像、游戏技术、未来城市技术、智能化趋势、Web3、人工智能创作、设计师编程等。

Mixlab 社区倡导跨界融合与无尽学习:

用设计思维思考技术问题、用技术力量解决设计难题。

Shadow

∞ Mixlab无界社区创始人|元宇宙创作者|设计黑客

Shadow 毕业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Mixlab 无界社区创始人,设计/艺术黑客/跨界设计师/全栈工程师/算法研究,偶尔在各大高校授课。目前专注于:社区的孵化。自 2015 年发起 Mixlab 无界社区,目前社区人数已有 5w+,核心成员 1.2w+。涵盖阿里、腾讯、字节、百度、华为、万科等名企;MIT、CMU、UCL、清华、上交大等高校。

项目

成果

虚拟空间设计建造 M区展馆

首期元宇宙创造大会,地面是螺旋式的超材质,间隔 1 个月开启一次

移动小酒馆 2022.1.26

首期新书茶话会,使用移动城市技术所建造的,任何人可以通过投影屏进入

无界隧道  2022.5.2

通往下一个世界,同时发布数字纪念徽章 NFT-无界种子

授课

演讲记录

2022-6

索尼中国设计中心-元宇宙·Web3·DAO

2022-5

thoughtworks 软件咨询公司内部讲座

2022-5

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 ICTD 2022

2022-5

上海外国语大学-数字藏品与元宇宙营销

2022-4

蓬莱科幻学院-元宇宙·虚拟筑梦师

2022-4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虚拟筑梦师

2022-4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品牌如何进行元宇宙营销

2021-9

浙江大学-智能设计#工具-课程-人才# ICTD 2021 Technology and Design

2021-8

X Academy 人工智能设计:一门自己生长的课

2020-8

同济大学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的 Hacking Design AI

{ 光点 TALK }

采访者|苏郁晴(苏左)

受访人|Shadow(S)

在当下互联网思维炙手可热、组织形式趋向共创式的时代,Shadow 秉持赤子之心,和自我发展的更高要求,经过几年时间的沉淀,用设计思维思考技术问题、用技术力量解决设计难题。持续向外部探求合作共赢使得无界社区发展迅猛,不知不觉中为行业的生态孵化和发展留下了足迹。

" 融入相互之间的

生态 "

Q1

您正在用什么方式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S: 因为做社区,逐步被更多人认识,但并没有刻意扩大个人的影响力,对于社区,优质内容的传播度本身就是一种 “影响力”了。

比如,社区内部的协作是开放共建的方式,我们用群的方式集聚内容创作者 or 共建者,用招募的方式不断扩充我们的孵化对象。扩充更多的优质内容以及群友,对我们来说就是 “扩大影响力” 的方式和成效。

数字纪念徽章-无界种子

Q2

您认为目前艺术环境最欠缺的是什么? 数字艺术作品,如何以多元包容的姿态弥合界限?

S: 界限,要看是什么样的界限,如果说是专业,那无需弥合。专业越多元,越丰富,思想交流就越自由,越有火花。谈不上包容,因为界限不是一个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我们的态度就是:欢迎并鼓励一切可能性。去尝试没有过的,去试验好奇和感兴趣的,去实践一切你认为重要有意义的。

15 年做到现在,无界更像是野生,自我孵化的创新组织。我们随之设计了一种类孵化机制,以此保证可以融合不同学科的灵感和知识,帮助成员把想法落地,从而实现价值创新。

社区通过各种事件的机制去打破不同人的界限,以确保建立的联系是有效的。比如:产品案例的分享、创业项目的反馈;也进行商业研究和思考,比如,研究初创公司的产品,创作工具应该怎么去玩更好,它有哪些应用空间?有哪些用户群体?

shadow《人工智能设计》课程学生的作品

原来冰冷的 AI,还有如此温暖的一面。作品 SpringVibe,针对摄影展的图片与声音匹配,让视障群体用听觉感受视觉。在调动大家更多感官感受艺术作品的同时,还能够给视觉障碍者提供感受图像的新方式。

DeAuto Hackathon

社区成员的参赛队伍在比赛中孵化,开启更多的可能性。

" 闹洞 "

Q3

您期待自己为艺术生态带什么变化? 创业过程中最让您着迷的环节是?

S:社区的定位将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实验场,大家在这里探索和实验,然后经由社区力量去落地各种看起来不靠谱的“闹洞”。目前社区的发展就是让我最着迷的环节,因为我并不清楚接下来社区的走向会是怎样,也没人知道。

因为,试验本身就是不确定的,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至于结果是什么,怎么样的,不太重要,或者说无论走向如何,我都很期待。

比如,用户运营和内容运营环节。过程我们都记录在:iBrand人物 and Mixlab 里了,感兴趣的话,可以翻阅,这里有我们合作以及共同成长的细节:比如用模拟技术推动未来城市建造的 SimuloCity,汽车底盘的智能生产 PIXMoving,协同创新白板 2049,元宇宙平台 Vland 云现场等等。

孵化自媒体也很有趣,比如,fashionhack 时尚黑客,最早是我们的专栏作者,具体方向是数字时尚,后面我们鼓励他成立自己的社区,目前发展也很不错,他们在不断积累时尚圈的人脉和资源。

社区成员用代码设计的一款 Mix 风格短袖

" 设计黑客 "

Q4

对于您来说,创意、叙事和技术哪个更重要?

S:都蛮重要的,我想象中的设计黑客的定义,指的是动手能力很强,即落地性很强,基本就是整个项目的全能多面手,有时候是一场展览的策展人,有时也充当设计师、编辑、艺术家、或者是程序员,讲故事的人"任何媒介的传达途径最终都离不开项目本身的叙事",而技术部分其实也不受限制,像编程、人工智能甚至硬件开发。

我认为,这三者都很重要!

创意、技术、叙事融为一体的三款数字纪念徽章

" 功能决定价值 "

Q5

谈谈您眼中 NFT 的价值?

S: NFT 是一个凭证,但我认为判断一个 NFT 作品价值的依据主要可通过看这个凭证实际被用在哪里了。在我观念里 NFT 依旧无法脱离 “功能决定价值” 的基本逻辑。

比如: NFT 它仅仅只是把凭证用在一个图片上,代表你只是收藏了这个图片,这件事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浅的应用。如果这个凭证还能代表你对这个物品有类似 IP 的拥有权或者授权;甚至更进阶的方式,比如说代表你拥有这个项目的一部分收益,可能它又像是一个收益凭证的概念。

就目前市面上的 NFT 作品,我个人会更倾向于有更高参与度的,不仅是凭证,还有权利决定项目的走向,或者是深度参与到这个项目里面去,这个我觉得会是一个能够产生更大价值的地方。它不是“卖完图片收完钱就跑了”,创作者和消费者之间会有更长期的合作关系,而且会有更多可能性。

" 终身学习者 "

Q6

人工智能运通过大数据形成数字创作,您们认为将给创作群体带来什么变化?

S: 使用人工智能去做创作的要求会越来越高,首先需要对人工智能工具非常熟悉,AI 只是工具,要做好的作品肯定要掌握这个工具,理解技术的原理、真正去体验技术、知道它的边界,它的上限和下限分别在哪里,我觉得是对当下创作者的一个全新的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非常迅速,创作者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很快会被更新,所以要求包括我在内的创作者们有很强的自学能力,以及对层出不穷、新技术的敏感度,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shadow 参与的10k project

" 1+1>2 "

Q7

TEA 新媒体社区和无界社区的合作会产生什么化学变化?

S: 无界社区有非常多设计师、程序员和新媒体艺术家,他们都非常愿意去了解新的艺术创作技术,无论形式上是课程还是分享,我们作为内容共建者,可以为 TEA 提供更多、丰富的案例、优质的用户等等。

另外,我们还有一项特色内容,就是深度采访创新者( iBrand 人物),独立艺术家也是创新者的一员。我们还一起挖掘更多可以合作的方向!

" 足够复杂 or 极简 "

Q8

艺术之路从来都不容易,您认为「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S: 好的艺术作品,有一种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可以由视觉、技术、故事或者任何一个因素所产生,当然这种独特性是相对于时代来说的。

我举两类例子:足够复杂或者极简。足够复杂,融合了足够多的东西,信息量足够大,有一种复杂之美。复杂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开始,形态上的比如使用计算机编程实现的各种酷炫的可视化作品,建筑领域的参数化设计所产生的复杂的表皮、形态。叙事上的,比如使用人工智能、美学等手法讲述一段故事…所谓的极简,指的是足够聚焦,让人非常容易理解,不管是叙事上还是视觉上。

推荐-作品名称:Salaf

使用两种不同声音构建的家族移民旅程,表达了先辈的集体记忆已经消失这一核心思想:作者自己的声音和人工智能“叙述者”。AI 是有偏见的,缺乏了本土化的自我表达(和目前AI所使用的数据集本身有关系),同样的感受,切身发生在作者身上(在西方国家里所受到的挫折)。

推荐-作品名称:Infinite Herbarium(无限植物,拍照生成植物,体验生命力)

艺术家:Caroline Rothwell & Google Creative Lab

参与者可以探索无限数量的由深度学习生成的植物,并创建自己的标本集。

" 召唤 "

Q9

什么状态会让您感受到自己是与这个世界相连接?

S: 不断创造新的事物,这种状态会让我感觉与世界链接吧。

创造需要结合共创,创造的过程是一种资源的整合,需要找到一种能够召集更多人一起共创的方向,所以需要有不同行业的判断力、带着同理心和不同角色需求的角度去做无界。

最近在实践的数字人应用场景,无界也有了虚拟人,当我有意识的把数字人应用于无界的运营(用户和内容),具体表现为海报里考虑数字人的装扮、姿势和内容的融合。

滑动显示更多

" 足够复杂 or 极简 "

Q10

分享您近期喜欢的艺术家 & 作品

S: 我们社区成员Shi Y.B.的及时可交互数字艺术作品BITROCK。在星空中“捏行星”。命名者使用不同的名称、大小、母星、轨道半径、自转周期和轨道周期来自定义每个行星。算法会根据输入的单词或句子生成独特的 SEED 组合,然后生成具有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行星。

在 Web3 的宇宙中造星星 #bitrock.cc

数字人 Tilda 的项目 DUP

时尚和艺术与可持续、碳循环的创新融合

数字人 Tilda 的项目 DUP 在元宇宙中展览 —— 有 30 件完全由废弃和再利用材料制成的系列服饰作品,包括物理与虚拟数字材料。该作品探讨了数字和物理废物再利用的问题,希望传播:每个人都可以改善我们的碳排放行为,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地球。

{ 无限可能 }

无界社区

图片来源 _ 无界社区

撰文 _ 苏郁晴

排版 _ 元元

TEA Community 中文教育社区成立于2019年,它的前身是2015年成立的 TouchDesigner 中文社区。“TEA”是 Technology 科技、Education 教育、Art 艺术的缩写,这意味社区成立主旨是本着普惠和开源的态度,自发性地创建新媒体艺术交流学习平台,为跨媒介艺术爱好者提供突破技术瓶颈的技能教育,并为大众普及交互新媒体艺术的美学认知,致力于开发国际性新媒体艺术节。最终希望为国内艺术市场带来创新与活力,成为国内新媒体艺术趋势的引领者。

Mixlab设计黑客Shadow,做客光点TALK相关推荐

  1. 突发事件,如何快速制作答题卡 | Mixlab设计黑客

    为什么叫突发事件??? 今天请容忍我流水账一下: 事情是这样的, 今天mixlab增长黑客群里, Mr_Pi先生(你们见过的被那位女装的先生) 说可以制作一些答题卡, 加强用户的互动, 还可以在答题结 ...

  2. 送你一张AI生成的火星船票 | Mixlab设计黑客

    三个月前,Mixlab无界社区的Shadow撺掇大家去参加百度飞桨AI Studio组织的一个人工智能AI创造营比赛.我抱着"去认识一些大佬"的心态,脑子一热.脸皮一厚就去了. ‍ ...

  3. 流体动态海报 | mixlab设计黑客

    流体用来做海报背景似乎是不错的选择 灵感来源: 德国某海洋科学研究机构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出当日本把核污水排放到太平洋后,污染半个太平洋需要57天. 嗯?不太相信??? 没关系,我们想办法自己实现一个 ...

  4. 对话设计黑客社区架构师Shadow#MiX-Talk 001

    Hi 大家好,Mixlab和薛志荣联合举办的「超级个体」个人发展分享系列第一期将在22年10月30日(周日)19:00-20:30展开,以下是分享嘉宾的个人介绍及访谈提纲: 扫描下方维码获取其他课程. ...

  5. c语言画枪,基于51单片机的玩具枪打靶设计-数码管-KEY-激光-WT588D-(电路图+程序源码)...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c2NzYwNDY0MA==.html?spm=a2hzp.8253869.0.0 2018-896.51玩具枪打靶设计-数码管-KE ...

  6. 【FPGA创新设计竞赛——2022紫光同创杯】1、“基于 RISC-V 处理器的软硬件系统设计”赛题介绍

    文章目录 一. 开发方向 基于 RISC-V 处理器的软硬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设计指标 作品提交注意事项 二. 考核标准 三. 平台借用 四. 竞赛支持 一. 开发方向 基于 RISC-V 处理器的 ...

  7. AI 艺术家:Pindar Van Arman | 设计黑客

    Pindar Van Arman: 正如那些追随我创作的人都知道,我从事绘画创作机器人的历程已超过 15 年.我从未命名过这些机器,因为我只是将它们视为艺术工具.但今年不同于往年,其中一个机器人在创作 ...

  8. 基于单片机的LED自适应调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调光电路图

    电路图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LED自适应调光系统的设计与实现.LED自适应调光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照明方式,与传统照明相比,具有智能.节能.环保.寿命长.安全可靠等这些优点,这是代表着照明 ...

  9. 艺术遇上AI,yuma kishi的工科浪漫 | 设计黑客

    her (2) Edition 1 of 1 Collector: Tang Yi yuma kishi 是使用 AI 技术的当代艺术家,毕业于东京大学工程学院(硕士)电子光学专业.毕业后,他以东京为 ...

最新文章

  1. AAAI 2021 京东科技集团21篇论文
  2. 探索MicroPython(三)--基础操作示例
  3. 欧盟的贷款部门计划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债券的交易、结算和销售
  4. 项目总结25:海康威视SDK-Java二次开发-客流量分析
  5. InfoQ编辑2018年推荐阅读清单(第二部分)
  6. 如何判断真假“中台”?
  7. 那些软件可以测试网速,怎么测试网速 测试网速用什么软件
  8. 记录虚拟机安装黑苹果
  9. 同步练习(Java SE(十二))
  10. banner文字生成器 横幅文字生成器
  11. (励志)(转载) 在华为的十年
  12. caffe详解之激活函数层
  13. Jenkins用户密码重置
  14. App关键字(100字符)优化的方法
  15. [指南]上海逛街大全
  16. Matlab实现孤勇者
  17. 《世嘉新人培训教材——游戏开发》踩到的坑2、读取图片文件
  18. Fortran Licence过期怎么办
  19. Windows下编译Android安卓版QGroundcontrol
  20. larbin是一种开源的网络爬虫/网络蜘

热门文章

  1. 知识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
  2. ESPIDF开发ESP32学习笔记【WiFi实现】
  3. 超好用的视频编辑工具:Movavi Video Editor 15 for Mac
  4. 拖延症:关于如何停止拖延的科学指南
  5. 电机世界之直流无刷电机(科普文)
  6. exp00091 oracle,EXP-00091错误的说明和解决方法
  7. android定位方式
  8. 「合规」震惊!地图可视化竟能如此玩,零门槛,全免费,效果远胜主流作图工具!...
  9. Nelder–Mead算法详解
  10. 老毛桃制作linux u盘系统盘,使用U盘制作linux服务器启动盘,U盘制作普通系统盘的制作过程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