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遥感物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

2.遥感技术

3.电磁波

4.电磁波谱

5.绝对黑体

6.灰体

7.绝对温度

8.色温

9.大气窗口

10.发射率

11.光谱反射率

12.波粒二象性

13.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二、简答题

1.黑体辐射遵循哪些规律?

2.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段组成?遥感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哪些?

3.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4.简述沙土、植物、水体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5.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6.何为大气窗口并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

7.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一、名词解释

1.遥感平台

2.遥感传感器

3.卫星轨道参数

4.升交点赤经

5.卫星姿态角

6.与太阳同步轨道

7.Landsat

8.SPOT

二、简答题

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有什么好处?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

一、名词解释

1.探测器

2.红外扫描仪

3.多光谱扫描仪

4.推扫式成像仪

5.MSS

6.TM

7.HRV

8.SAR

9.INSAR(相干雷达)

10.全景畸变

二、简答题

1.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2.遥感传感器包括哪几个部分?

3.Landsat系列卫星上具有全色波段的是哪一颗?其空间分辨率怎么样?

4.实现扫描线的衔接应满足什么条件?

5.扫描成像为何会产生全景畸变?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光学影像

2.数字影像

3.空间域图像

4.频率域图像

5.图像采样

6.灰度量化

7.ERDAS

8.BSQ

9.BIL

二、简答题

1.简述光学影像和数字影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2.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为数字影像?

3.简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与不同点。

4.如何实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间的相互转换?

5.你知道的遥感图像的存储格式有哪些?

6.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第五章 遥感图像几何处理

一、名词解释

1.构像方程

2.通用构像方程

3.几何变形

4.几何校正

5.粗加工处理

6.精加工处理

7.多项式纠正

8.直接法纠正

9.间接法纠正

10.灰度值重采样

11.图像配准

12.图像镶嵌

二、简答题

1.请分别简述最临近法、双线性内插法和双三次卷积重采样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

2.图像之间配准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3.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并简述数字镶嵌的过程。

4.简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5.多项式拟合法纠正选用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各纠正遥感图像中的哪些变形误差?

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一、名词解释

1.辐射误差

2.辐射定标

3.大气校正

4.图像增强

5.图像直方图

6.假彩色合成

7.密度分割

8.真彩色合成

9.伪彩色图像

10.图像平滑

11.图像锐化

12.边缘检测

13.低通滤波

14.高通滤波

15.图像融合

16.直方图正态化

17.线性拉伸

18.直方图均衡

19.邻域法处理

20.彩色变换

21.NDVI

二、简答题

1.简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的目的。

2.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3.图像频率域增强处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4.两幅图像运算或融合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5.图像融合的三个层次指什么?图像融合的方法有哪些?

6.如何评价遥感图像融合的效果?

第七章 遥感图像判读

一、名词解释

1.遥感判读

2.景物特征

3.判读标志

4.时间分辨率

5.光谱分辨率

6.空间分辨率

7.辐射分辨率

8.波谱响应曲线

9.地物光谱特征

10.地物空间特征

11.地物时间特征

二、简答题

1.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哪些特征?

2.简述地物的光谱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关系和不同点。

3.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出更多的信息?

4.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5.简述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第一章 遥感物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遥感

在不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感知的一门探测技术。

2.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认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

3.电磁波

电磁波(又称电磁辐射)是由同相震荡且互相垂直的电场与磁场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移动,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电场与磁场构成的平面,有效地传递能量和动量。电磁辐射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

4.电磁波谱

把各种电磁波按照波长或频率的大小依次排列,就形成了电磁波谱。

5.绝对黑体

能够完全吸收任何波长入射能量的物体叫做绝对黑体。

6.灰体

在各种波长处的发射率相等的实际物质叫做灰体。(也就是说灰体的发射率与波长无关。)

7.绝对温度

热力学温度,又叫热力学温标,符号T,单位K(开尔文,简称“开”)。

8.色温

在实际测定物体的光谱辐射通量密度曲线时,常常用一个最接近灰体辐射曲线的黑体辐射曲线作为参照,这时的黑体辐射温度就叫色温。

9.大气窗口

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和散射的,通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10.发射率

实际物体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的辐射功率之比。

11.光谱反射率

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叫做光谱反射率。

12.波粒二象性

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13.光谱反射特性曲线

反射波谱曲线是物体的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轴,反射率为纵轴的曲线。

二、简答题

1.黑体辐射遵循哪些规律?

①由普朗克定理可知与黑体辐射曲线下的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通量密度W随温度T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②绝对黑体表面上,单位面积发射的总辐射能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③黑体的绝对温度升高时,它的辐射峰值向短波方向移动;

④好的辐射体一定也是好的吸收体;

⑤在微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温度的一次方成正比。

2.电磁波谱由哪些不同特性的电磁波段组成?遥感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哪些?

电磁波谱的电磁波段组成: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伽马射线等。

遥感中所用的电磁波段主要有:微波、红外波、可见光。

3.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多少?

物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光谱反射率、太阳入射在地面上的光谱照度、大气光谱透射率、光度计视场角、光度计有效接受面积等因素有关。

常温下黑体的辐射峰值波长是一个常数。

4.简述沙土、植物、水体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

沙土: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反射曲线呈现比较平滑的特征,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干燥条件下,土壤的波谱特征主要与成土矿物和土壤有机质有关。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的反射率就会下降。

植物:在可见光波段绿光附近有一个波峰,两侧蓝、红光部分各有一个吸收带,近红外波段有一个反射陡坡,至附近有一个峰值。近红外波段吸收率大增,反射率下降。

水体:水体的反射主要在可见光中的蓝绿光波段,近红外和中红外波段纯净的自然水体的反射率很低,几乎趋近于零。水中含有泥沙,可见光波段反射率会增加,含有水生植物时,近红外波段反射增强。

5.地物光谱反射率受哪些主要的因素影响?

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温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化、大气状况等因素。

6.何为大气窗口并分析形成大气窗口的原因。

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波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成因:太阳辐射到达地面要穿过大气层,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要被反射、吸收和散射,剩余部分才是透射部分,不同电磁波的衰减程度是不一样的,其中通过率较高的波段就形成了对遥感十分有利的大气窗口。

7.传感器从大气层外探测地面物体时,接收到哪些电磁波能量?

太阳透射过大气层并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太阳辐射被大气层散射后被地表反射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太阳辐射被大气层散射后直接进入传感器的能量、太阳辐射被大气层反射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被视场以外地物反射进入视场的交叉辐射项、目标自身辐射的能量。

第二章 遥感平台及运行特点

一、名词解释

1.遥感平台

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统称为遥感平台。

2.遥感传感器

测量和记录被探测物体的电磁波特性的工具叫做遥感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3.卫星轨道参数

确定卫星轨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由升交点赤经、近地点角距、轨道倾角、卫星轨道长半轴、卫星轨道偏心率、卫星近地点时刻组成。

4.升交点赤经

卫星轨道升交点与春分点间的角距叫做升交点赤经。

5.卫星姿态角

以卫星质心为坐标原点,沿轨道前进的切线方向为X轴,垂直轨道面的方向为Y轴,垂直XY平面的方向为Z轴,卫星姿态角有三种:绕X轴旋转的姿态角为翻滚角,绕Y轴旋转的姿态角为俯仰角,绕Z轴旋转的姿态角为航偏角。

6.与太阳同步轨道

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变,不会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这样的卫星轨道叫做与太阳同步的轨道。

7.Landsat

美国陆地观测卫星系统。

8.SPOT

法国空间研究中心研制的一种地球观测卫星系统。

二、简答题

1.遥感卫星轨道的四大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有什么好处?

特点:

①近圆形轨道;②近极地轨道;③与太阳同步轨道;④可重复轨道。

好处:

①近圆形轨道可以使在不同地区获得的图像比例尺一致。便于扫描仪用固定扫描频率对地面扫描成像,避免造成扫描行之间不衔接的现象;

②近极地轨道有利于增大卫星对地面的观测范围;

③与太阳同步轨道有利于卫星在相近的光照条件下对地面进行观测、有利于卫星在固定的时间飞临地面接收站上空,使卫星上的太阳电池得到稳定的太阳照度;

④可重复轨道有利于对地面地物或自然现象的动态监测。

第三章 遥感传感器

一、名词解释

1.探测器

将收集的辐射能变为化学能或电磁能的原件叫做探测器。

2.红外扫描仪

利用红外波段进行扫描成像的成像仪叫做红外扫描仪。

3.多光谱扫描仪

利用光线机械扫描方式测量景物辐射的遥感仪器叫做多光谱扫描仪。

4.推扫式成像仪

一种瞬间在像面上先形成一条影像带,以推扫的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影像条带,然后对影像进行扫描成像的成像仪叫做推扫式成像仪。

5.MSS

是一种多光谱扫描仪。成像板上排列24+2个玻璃纤维单元,每列6个玻璃纤维单元。每个玻璃纤维单元瞬时视场为86微弧。每个像元地面分辨率为79*79米,扫描一次每个波段获得6条扫描影像线,地面范围是474*185km。

6.TM

是MSS的改进,是一个高级的多光谱扫描型的地球资源敏感仪。

7.HRV

是一种线阵列推扫式扫描仪,由于使用CCD元件作为探测器,在瞬间能同时得到垂直航向的一条影像线,不需要用摆动的扫描镜,以推扫方式获得沿轨迹的连续影像条带。

8.SAR

合成孔径雷达,用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沿直线不断移动,并不断发射信号,来提高雷达方位分辨率的一种技术。

9.INSAR(相干雷达)

利用SAR在平行轨道上对同一地区获取两幅及两幅以上的单视复数影像来形成干涉,进而得到该地区的三维地表信息。

10.全景畸变

全景畸变是指在全景图像获取过程中,由于摄像机或相机的光学系统导致的图像失真现象。由于光学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图像中的物体在成像过程中会发生形变,呈现出一些畸变现象,例如图像边缘的拉伸、相邻物体的拉伸或压缩等。这些畸变会导致图像中的物体形状和位置信息失真,给后续的遥感信息提取和处理带来困难。

二、简答题

1.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①摄影类型的传感器;

②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③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

④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2.遥感传感器包括哪几个部分?

①收集器;②探测器;③处理器;④输出器。

3.Landsat系列卫星上具有全色波段的是哪一颗?其空间分辨率怎么样?

Landsat-7具有全色波段,其空间分辨率是15米。

4.实现扫描线的衔接应满足什么条件?

只要速度W与航高H之比为一个常数,就能使扫描线正确衔接,不出现条纹图像。

5.扫描成像为何会产生全景畸变?

像距不变,物距随扫描角增大而增大,当观测视线倾斜时,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从而使扫描影像产生全景畸变。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光学影像

一种以胶片或者其他的光学成像载体的形式记录的影像叫做光学影像。

2.数字影像

以数字形式记录的影像叫做数字影像。

3.空间域图像

用控件坐标x、y的函数表示的形式,有光学影像和数字影像。

4.频率域图像

以频率域坐标表示的影像形式。

5.图像采样

图像空间坐标的数字化。

6.灰度量化

幅度(光密度)数字化。

7.ERDAS

美国的ERDAS公司开发的一种遥感图像处理系统。

8.BSQ

按波段记载数据文件,每个文件记载某一个波段图像数据的一种遥感数据格式。

9.BIL

一种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光学影像和数字影像的关系和不同点。

关系:它们都是以空间域为表现形式的影像。

不同点:光学影像可以看成是一个二维的连续光密度通过率函数,相片上的密度随x、y变化而变化,是一条连续的曲线,密度函数是非负的且有限的。而数字图像是一个二维的离散光密度函数,数字影像处理要比光学影像简捷快速,而且可以完成一些光学处理方法所无法完成的各种特殊处理,成本低,具有普遍性。

2.怎样才能将光学影像变为数字影像?

把一个连续的光密度函数编程一个离散的光密度函数,经过图像数字化,图像采样,灰度级量化过程处理,就可以把光学影像变为数字影像。

3.简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的关系与不同点。

空间域图像是空间坐标的函数,而频率域图像是频率坐标的函数。

4.如何实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间的相互转换?

采用傅里叶变换及其逆变换。图像从空间域变为频率域是采用傅里叶变换,反之,图像从频率域变为空间域是采用傅里叶逆变换。

5.你知道的遥感图像的存储格式有哪些?

BSQ、BIL、TIFF、BMP等。

6.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

图像文件管理、图像处理、图像校正、多影像处理、图像信息获取、图像分类、遥感专题图的制作、与GIS系统的接口等。

第五章 遥感图像几何处理

一、名词解释

1.构像方程

地物点在图像上的坐标(x,y)和其在地面对应点的大地坐标(x,y,z)之间的数学关系就是构像方程。

2.通用构像方程

在地面坐标系与传感器坐标系之间建立的转换关系叫做通用构像方程。

3.几何变形

指的是原始图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与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叫做几何变形。

4.几何校正

消除或改正遥感影像几何误差的过程叫做几何校正。

5.粗加工处理

也叫做粗校正,仅做系统误差改正。

6.精加工处理

消除图像中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的过程叫做精加工处理。

7.多项式纠正

回避成像的空间几何过程,直接对图像变形的本身进行数学模拟,这种纠正方法就是多项式纠正。

8.直接法纠正

从原始图像阵列出发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输出像素点位求其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再把该像素的亮度值填到输出图像的相应位置去,这种纠正方法就是直接法纠正。

9.间接法纠正

从空白的输出图像阵列出发,按行列的顺序依次对每个输出点位反求其原始图像坐标,再进行亮度值重采样并填到空白图像相应点上去,这种纠正方法就是间接法纠正。

10.灰度值重采样

当输出图像阵列中的任一像素在原始图像中投影点的坐标不为整数时,采用适当的方法把该点周围临近整数点位上的亮度值对应该点贡献累积起来(也就是加权的意思),构成该点新的亮度值的过程就叫做灰度值重采样。

11.图像配准

图像配准的实质是遥感图像纠正,根据图像的几何畸变特点,采用一种几何变换将图像规划到同一坐标系中的过程叫做图像配准。

12.图像镶嵌

将不同的图像文件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包含感兴趣的区域的图像的过程叫做图像镶嵌。

二、简答题

1.请分别简述最临近法、双线性内插法和双三次卷积重采样的原理和各自的优缺点。

最临近法:

原理:取距离被采样点最近的已知像元的亮度值作为采样亮度。

优点:简单,辐射保真度较好。

缺点:几何精度较其他两种方法差。

双线性内插法:

原理:取被采样点周围的4个已知像元的亮度值,用线性函数计算其亮度值的方法。

优点:简单,具有一定的亮度值采样精度。

缺点:图像模糊。

双三次卷积法:

原理:取被采样点周围16个已知像元的亮度值,用三维采样函数计算其亮度值的方法。

优点:精度高。

缺点:计算量大。

2.图像之间配准的两种方式是什么?

相对配准:以多源图像中的一幅图像为参考图像,其他图像与之配准,其坐标系是任意的。

绝对配准: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

3.两幅影像进行数字镶嵌应解决哪些关键问题?并简述数字镶嵌的过程。

关键问题:如何在几何上将多幅不同的图像连接在一起;如何保证拼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相近,没有明显接缝。

过程:①图像几何校正;②镶嵌边搜索;③亮度和反差调整;④边界线平滑。

4.简述多项式拟合法纠正卫星图像的原理和步骤。

原理:遥感图像几何变形有多种因素引起,变化规律复杂,用一个适当的多项式来描述纠正前后图像相应点的坐标关系,利用已知地面控制点求解多项式的系数。

步骤:①列误差方程式;②构成法方程;③计算多项式系数;④精度评定。

5.多项式拟合法纠正选用一次项、二次项和三次项,各纠正遥感图像中的哪些变形误差?

当选用一次项纠正时,可以纠正图像因平移旋转比例尺变化和仿射变形等引起的线性变形;当选用二次项纠正时,则在改进一次项各种变形的基础上改正二次非线性变形;当选用三次项纠正时,则改正更高次的非线性变形。

第六章 遥感图像辐射处理

一、名词解释

1.辐射误差

①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②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③大气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

2.辐射定标

指建立传感器每个探测器所输出信号的数值量化值与该探测器对应像元内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

3.大气校正

消除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就是大气校正。

4.图像增强

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5.图像直方图

反映一幅图像中灰度级与其出现概率之间的关系的图像叫做图像直方图。

6.假彩色合成

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假彩色影像的彩色增强技术叫假彩色合成。

7.密度分割

将原始图像灰度值分割成等间隔的离散灰度级,对每一层赋予新灰度值的过程叫密度分割。

8.真彩色合成

根据加色法或减色法,将多波段单色影像合成为真彩色影像的彩色增强技术叫真彩色合成。

9.伪彩色图像

把黑白图像的各不同灰度级按照线性或非线性的映射变换函数变换成不同的彩色,得到一幅彩色图像,这种彩色图像就是伪彩色图像。

10.图像平滑

消除各种干扰声,使图像高频成分消退,平滑掉图像的细节,使其反差降低,保存低频成分,这个过程就是图像平滑。

11.图像锐化

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的细节反差,这个过程就是图像锐化。

12.边缘检测

是一种能够剔除遥感数字图像不相关信息,保留图像重要的结构属性,标注数字图像中亮度变化明显的点的一种方法。

13.低通滤波

用滤波方法将频率域中一定范围的高频成分滤掉,保留低频成分,从而达到平滑图像的目的。

14.高通滤波

保留高频成分滤掉低频成分,加强图像中边缘和灰度变化突出的部分,以达到图像锐化的目的。

15.图像融合

将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产新的图像的过程叫做图像融合。

16.直方图正态化

将随机分布的原图像直方图修改成高斯分布的直方图的过程叫做直方图正态化。

17.线性拉伸

按比例拉伸原始图像灰度等级范围叫做线性拉伸。

18.直方图均衡

将随机分布的原图像直方图修改成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即进行非线性拉伸,这个过程叫做直方图均衡。

19.邻域法处理

利用图像点及其邻域若干像素的灰度值来代替点的灰度值,对高亮突变的点产生平滑效果,这个方法就叫做邻域法处理。

20.彩色变换

彩色不同描述模式之间的转换叫做彩色变换。

21.NDVI

归一化差分植被指数,可使植被从水和土中分离出来。

二、简答题

1.简述遥感数字图像增强处理的目的。

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

2.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概念:消除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叫做遥感图像大气校正。

原因:电磁波透过大气层时,大气不仅改变了光线的方向,也会影响遥感图像的辐射特征,因此消除大气影响非常重要。

3.图像频率域增强处理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首先将空间域图像变换成频率域图像,然后在频率域中对图像的频谱进行处理。

4.两幅图像运算或融合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首先要求多源图像精确配准,分辨率不一致的要求重采样后保持分辨率一致。

5.图像融合的三个层次指什么?图像融合的方法有哪些?

三个层次:像素级、特征级、决策级。

方法:加权融合、基于HIS变换、主分量变换、比值变换、乘积变换融合、小波变换、基于特征融合、基于分类融合。

6.如何评价遥感图像融合的效果?

融合评价方法分为两种: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以目视判读为主,目视判读是一种简单直接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图像融合前后对比做出定性评价。定性评价的缺点是因人而异,具有主观性;定量评价从融合图像的信息量和分类精度两方面进行,可以弥补定性评价的不足。

第七章 遥感图像判读

一、名词解释

1.遥感判读

对遥感图像上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读,最后提取感兴趣的信息,这个过程就是遥感判读。

2.景物特征

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在微波区还有偏振特征。

3.判读标志

各种地物在图像上的各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就是判读标志。

4.时间分辨率

每隔多长时间可以实现重复观测,这个时间间隔就叫做时间分辨率。

5.光谱分辨率

可以用成像的波段数来表示,也可以用成像的波段波长间隔来反映,光谱分辨率反映了传感器的光谱探测能力。

6.空间分辨率

图像中的一个像素在实地中代表多大的面积,这就是空间分辨率。

7.辐射分辨率

传感器能区分两种辐射强度最小差别的能力就叫做辐射分辨率。

8.波谱响应曲线

用密度或亮度值与波段的关系表示的曲线叫做波谱响应曲线。

9.地物光谱特征

地物在多波段图像上特有的这种光谱响应就是地物光谱特征。

10.地物空间特征

景物的几何形态叫做地物的空间特征。

11.地物时间特征

同一地区景物,在不同时间,地面的覆盖类型不同,景观也不同,这就是地物时间特征。

二、简答题

1.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哪些特征?

遥感图像判读主要应用景物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微波波段的偏振特征。

2.简述地物的光谱特性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关系和不同点。

关系:地物的波谱响应曲线与光谱特征曲线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不同点:光谱特性曲线表示反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波谱响应曲线表示密度或亮度值与波段的关系。

3.为什么多光谱图像比单波段图像能判读出更多的信息?

多光谱相片显示景物的光谱特征比单波段相片强得多,它能显示出景物在不同波谱反射率的变化。

4.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我认为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可以是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等。其中,光谱特征指的是:不同地物的光谱特征曲线和波谱响应曲线是有区别的,可以用来解译遥感影像;空间特征指的是:不同地物的形状、大小、图像阴影位置、纹理类型等不同,可以用来解译遥感影像;时间特征指的是:同一地区不同时间地面覆盖类型不同,同一类型的地物在不同的季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可以用来解译遥感影像。

5.简述遥感技术识别地物的原理。

利用已有资料,对描述的目标特征,结合判读人员的经验,通过一定的推理分析将目标识别出来。

《遥感原理与应用》笔记/期末复习资料相关推荐

  1.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笔记/期末复习资料(1. 概述)

    目录 1. 概述 1.1. 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1.1. 信息与数据 1.1.2. 空间数据与地图 1.1.3. 地理信息与地学信息 1.1.4. 信息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1.2. 地理信息系 ...

  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8086 1.8086内部结构:总线接口部件BIU(地址加法器.专用寄存器组.指令队列缓冲器.总线控制逻辑),指令执行部件(算术逻辑单元.标志寄存器.通用寄存器.EU控制系统). 通用寄存器:AX(A ...

  3. 哈工大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根据慕课和上课的笔记整理的资料,由于时间跨度较大可能会出现详略不得当和错误等情况,望指正 下载地址:[免费]哈工大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pdf-网络基础文档类资源-CSDN下载根据慕课和上 ...

  4.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 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型:填空题(20分,每空一分)单选(每题2分,共20分)判断:(每题2分,共10分)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画图题(一个 ...

  5. R语言期末复习资料----助力高绩点

    多元统计分析及R语言建模(第四版) R语言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多元统计分析概述 1.列出常用的统计软件,说明其使用范围和各自的优缺点 解: (1)SAS:组合软件系统,入门比较困难 (2)SPSS: ...

  6.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计算机组成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一.名词解释 微程序:是指能实现一条机器指令功能的微指令序列. 微指令:在机器的一个CPU周期内,一组实现一定操作功能的微命令的组合. 微操作:执行部件 ...

  7. 网络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网络操作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1. 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 2.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3. 网络操作系统的特征 4. 网络操作系统的三种工作模式 5. 进程的定义 6. 进程与程序的关系 7. 进程与线程 ...

  8. 【光波电子学】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所有答案是本人自己汇总,并不能保证答案的准确率,如果有错误,希望评论区能指出,谢谢 一.概念 1.光波电子学 光波电子学是研究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直至γ射线波段范围内的光波.电子的科学,是 ...

  9. [渝粤教育] 西南科技大学 电子商务原理及应用 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电子商务原理及应用--在线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 )接受商家的送货要求,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A.邮局 B.快递公司 C.送货公司 D.物流中心 2.卓越属于( )类型的B2C电子商务企业 ...

最新文章

  1. python可以写接口吗_用python写api接口吗
  2. SQL Server几个常用Date函数(二)
  3. python编程中的小问题汇总
  4. Redis连接池Lettuce Jedis 区别
  5. kali linux之选择和修改exp与windows后渗透
  6. 面向对象编程,设计原则,设计模式
  7. 《推荐系统实践》项亮 书中程序实现
  8. day32,尚硅谷视频学习中
  9. 计算机类学术期刊SCI/EI期刊核心期刊有哪些?
  10. WebSocket 即时通讯
  11. 爱快ikuai软路由远程维护用户名
  12. 网易区块链打造可信数字身份认证应用新场景,赋能科技峰会
  13. 用python画带有正负值的条形图
  14. 耿丹CS16-2班第六次作业汇总
  15. 视壮提前祝大家国庆快乐!
  16. C++与QML混合编程
  17. 创建自己的Docker映像(技术提示#57)
  18. visual studio 2022安装vsix插件
  19. 12. Vuepress2.x 隐藏指定页的 sidebar
  20. (转)SQL Server数据库复制错误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热门文章

  1. 一步一步学习医学人工智能(steps towards medical AI)
  2. 锁住你的记录:sqlserver锁定数据库中的一行记录
  3. Python上位机软件图形界面实战——PyQt
  4. 勒索软件安全意识小测验
  5. 【最简单的python画折线图】半封装式代码画折线图,防止写重复代码
  6. 【独家】实测京东拍照购,本以为是个AI王者,没想到却是个....
  7.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历任院长,胡瑞敏 - 教师简历 CV-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
  8. 简述神经网络算法的具体流程
  9. (转载)java分布式的概念及相关模块概念总结
  10. “唯芯片论”不可取,手机竞争背后仍是产业链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