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接触R语言时,会听到各种的R语言使用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用循环,效率特别低,要用向量计算代替循环计算。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于R的循环操作for和while,都是基于R语言本身来实现的,而向量操作是基于底层的C语言函数实现的,从性能上来看,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差距了。那么如何使用C的函数来实现向量计算呢,就是要用到apply的家族函数,包括apply, sapply, tapply, mapply, lapply, rapply, vapply, eapply等。

1. apply的家族函数

apply函数族是R语言中数据处理的一组核心函数,通过使用apply函数,我们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循环、分组、过滤、类型控制等操作。但是,由于在R语言中apply函数与其他语言循环体的处理思路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apply函数族一直是使用者玩不转一类核心函数。

apply函数本身就是解决数据循环处理的问题,为了面向不同的数据类型,不同的返回值,apply函数组成了一个函数族,包括了8个功能类似的函数。这其中有些函数很相似,有些也不是太一样的。

我一般最常用的函数为apply和sapply,下面将分别介绍这8个函数的定义和使用方法。

2. apply函数

apply函数是最常用的代替for循环的函数。apply函数可以对矩阵、数据框、数组(二维、多维),按行或列进行循环计算,对子元素进行迭代,并把子元素以参数传递的形式给自定义的FUN函数中,并以返回计算结果。

函数定义:

apply(X, MARGIN, FUN, ...)

参数列表:

X:数组、矩阵、数据框
MARGIN: 按行计算或按按列计算,1表示按行,2表示按列
FUN: 自定义的调用函数
…: 更多参数,可选
比如,对一个矩阵的每一行求和,下面就要用到apply做循环了。

> x<-matrix(1:12,ncol=3)
> apply(x,1,sum)
[1] 15 18 21 24
下面计算一个稍微复杂点的例子,按行循环,让数据框的x1列加1,并计算出x1,x2列的均值。

生成data.frame

> x <- cbind(x1 = 3, x2 = c(4:1, 2:5)); xx1 x2
[1,]  3  4
[2,]  3  3
[3,]  3  2
[4,]  3  1
[5,]  3  2
[6,]  3  3
[7,]  3  4
[8,]  3  5
#> 自定义函数myFUN,第一个参数x为数据
#> 第二、三个参数为自定义参数,可以通过apply的'...'进行传入。
> myFUN<- function(x, c1, c2) {c(sum(x[c1],1), mean(x[c2])) }
#>把数据框按行做循环,每行分别传递给myFUN函数,设置c1,c2对应myFUN的第二、三个参数
> apply(x,1,myFUN,c1='x1',c2=c('x1','x2'))[,1] [,2] [,3] [,4] [,5] [,6] [,7] [,8]
[1,]  4.0    4  4.0    4  4.0    4  4.0    4
[2,]  3.5    3  2.5    2  2.5    3  3.5    4

通过这个上面的自定义函数myFUN就实现了,一个常用的循环计算。
如果直接用for循环来实现,那么代码如下:

# 定义一个结果的数据框
> df<-data.frame()# 定义for循环
> for(i in 1:nrow(x)){  row<-x[i,]                                         # 每行的值
> df<-rbind(df,rbind(c(sum(row[1],1), mean(row))))   # 计算,并赋值到结果数据框
> }# 打印结果数据框
> dfV1  V2
1  4 3.5
2  4 3.0
3  4 2.5
4  4 2.0
5  4 2.5
6  4 3.0
7  4 3.5
8  4 4.0

通过for循环的方式,也可以很容易的实现上面计算过程,但是这里还有一些额外的操作需要自己处理,比如构建循环体、定义结果数据集、并合每次循环的结果到结果数据集。

对于上面的需求,还有第三种实现方法,那就是完成利用了R的特性,通过向量化计算来完成的。

> data.frame(x1=x[,1]+1,x2=rowMeans(x))x1  x2
1  4 3.5
2  4 3.0
3  4 2.5
4  4 2.0
5  4 2.5
6  4 3.0
7  4 3.5
8  4 4.0

那么,一行就可以完成整个计算过程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再比较一下3种操作上面性能上的消耗。

# 清空环境变量
> rm(list=ls())# 封装fun1
> fun1<-function(x){+   myFUN<- function(x, c1, c2) {+     c(sum(x[c1],1), mean(x[c2]))
+   }
+   apply(x,1,myFUN,c1='x1',c2=c('x1','x2'))
+ }# 封装fun2
> fun2<-function(x){+   df<-data.frame()
+   for(i in 1:nrow(x)){+     row<-x[i,]
+     df<-rbind(df,rbind(c(sum(row[1],1), mean(row))))
+   }
+ }# 封装fun3
> fun3<-function(x){+   data.frame(x1=x[,1]+1,x2=rowMeans(x))
+ }# 生成数据集
> x <- cbind(x1=3, x2 = c(400:1, 2:500))# 分别统计3种方法的CPU耗时。
> system.time(fun1(x))
用户 系统 流逝
0.01 0.00 0.02 > system.time(fun2(x))
用户 系统 流逝
0.19 0.00 0.18 > system.time(fun3(x))
用户 系统 流逝 0    0    0

从CPU的耗时来看,用for循环实现的计算是耗时最长的,apply实现的循环耗时很短,而直接使用R语言内置的向量计算的操作几乎不耗时。通过上面的测试,对同一个计算来说,优先考虑R语言内置的向量计算,必须要用到循环时则使用apply函数,应该尽量避免显示的使用for,while等操作方法。

3. lapply函数

lapply函数是一个最基础循环操作函数之一,用来对list、data.frame数据集进行循环,并返回和X长度同样的list结构作为结果集,通过lapply的开头的第一个字母’l’就可以判断返回结果集的类型。

函数定义:

lapply(X, FUN, ...)

参数列表:

X:list、data.frame数据
FUN: 自定义的调用函数
…: 更多参数,可选
比如,计算list中的每个KEY对应该的数据的分位数

# 构建一个list数据集x,分别包括a,b,c 三个KEY值。
> x <- list(a = 1:10, b = rnorm(6,10,5), c = c(TRUE,FALSE,FALSE,TRUE));x
$a[1]  1  2  3  4  5  6  7  8  9 10
$b
[1]  0.7585424 14.3662366 13.3772979 11.6658990  9.7011387 21.5321427
$c
[1]  TRUE FALSE FALSE  TRUE# 分别计算每个KEY对应该的数据的分位数。
> lapply(x,fivenum)
$a
[1]  1.0  3.0  5.5  8.0 10.0$b
[1]  0.7585424  9.7011387 12.5215985 14.3662366 21.5321427$c
[1] 0.0 0.0 0.5 1.0 1.0

lapply就可以很方便地把list数据集进行循环操作了,还可以用data.frame数据集按列进行循环,但如果传入的数据集是一个向量或矩阵对象,那么直接使用lapply就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了。

比如,对矩阵的列求和。

# 生成一个矩阵
> x <- cbind(x1=3, x2=c(2:1,4:5))
> x; class(x)x1 x2
[1,]  3  2
[2,]  3  1
[3,]  3  4
[4,]  3  5
[1] "matrix"# 求和
> lapply(x, sum)
[[1]]
[1] 3[[2]]
[1] 3[[3]]
[1] 3[[4]]
[1] 3[[5]]
[1] 2[[6]]
[1] 1[[7]]
[1] 4[[8]]
[1] 5

lapply会分别循环矩阵中的每个值,而不是按行或按列进行分组计算。

如果对数据框的列求和。

> lapply(data.frame(x), sum)
$x1
[1] 12$x2
[1] 12

lapply会自动把数据框按列进行分组,再进行计算。

4. sapply函数

sapply函数是一个简化版的lapply,sapply增加了2个参数simplify和USE.NAMES,主要就是让输出看起来更友好,返回值为向量,而不是list对象。

函数定义:

sapply(X, FUN, ..., simplify=TRUE, USE.NAMES = TRUE)

参数列表:

X:数组、矩阵、数据框
FUN: 自定义的调用函数
…: 更多参数,可选
simplify: 是否数组化,当值array时,输出结果按数组进行分组
USE.NAMES: 如果X为字符串,TRUE设置字符串为数据名,FALSE不设置
我们还用上面lapply的计算需求进行说明

> x <- cbind(x1=3, x2=c(2:1,4:5))# 对矩阵计算,计算过程同lapply函数
> sapply(x, sum)
[1] 3 3 3 3 2 1 4 5# 对数据框计算
> sapply(data.frame(x), sum)
x1 x2
12 12 # 检查结果类型,sapply返回类型为向量,而lapply的返回类型为list
> class(lapply(x, sum))
[1] "list"
> class(sapply(x, sum))
[1] "numeric"

如果simplify=FALSE和USE.NAMES=FALSE,那么完全sapply函数就等于lapply函数了。

> lapply(data.frame(x), sum)
$x1
[1] 12$x2
[1] 12> sapply(data.frame(x), sum, simplify=FALSE, USE.NAMES=FALSE)
$x1
[1] 12$x2
[1] 12

对于simplify为array时,我们可以参考下面的例子,构建一个三维数组,其中二个维度为方阵。

> a<-1:2# 按数组分组
> sapply(a,function(x) matrix(x,2,2), simplify='array')
, , 1[,1] [,2]
[1,]    1    1
[2,]    1    1, , 2[,1] [,2]
[1,]    2    2
[2,]    2    2# 默认情况,则自动合并分组
> sapply(a,function(x) matrix(x,2,2))[,1] [,2]
[1,]    1    2
[2,]    1    2
[3,]    1    2
[4,]    1    2

对于字符串的向量,还可以自动生成数据名。

> val<-head(letters)# 默认设置数据名
> sapply(val,paste,USE.NAMES=TRUE)a   b   c   d   e   f
"a" "b" "c" "d" "e" "f" # USE.NAMES=FALSE,则不设置数据名
> sapply(val,paste,USE.NAMES=FALSE)
[1] "a" "b" "c" "d" "e" "f"

5. vapply函数

vapply类似于sapply,提供了FUN.VALUE参数,用来控制返回值的行名,这样可以让程序更健壮。

函数定义:

vapply(X, FUN, FUN.VALUE, ..., USE.NAMES = TRUE)

参数列表:

X:数组、矩阵、数据框
FUN: 自定义的调用函数
FUN.VALUE: 定义返回值的行名row.names
…: 更多参数,可选
USE.NAMES: 如果X为字符串,TRUE设置字符串为数据名,FALSE不设置
比如,对数据框的数据进行累计求和,并对每一行设置行名row.names

# 生成数据集
> x <- data.frame(cbind(x1=3, x2=c(2:1,4:5)))# 设置行名,4行分别为a,b,c,d
> vapply(x,cumsum,FUN.VALUE=c('a'=0,'b'=0,'c'=0,'d'=0))x1 x2
a  3  2
b  6  3
c  9  7
d 12 12# 当不设置时,为默认的索引值
> a<-sapply(x,cumsum);ax1 x2
[1,]  3  2
[2,]  6  3
[3,]  9  7
[4,] 12 12# 手动的方式设置行名
> row.names(a)<-c('a','b','c','d')
> ax1 x2
a  3  2
b  6  3
c  9  7
d 12 12

通过使用vapply可以直接设置返回值的行名,这样子做其实可以节省一行的代码,让代码看起来更顺畅,当然如果不愿意多记一个函数,那么也可以直接忽略它,只用sapply就够了

7. tapply函数

tapply用于分组的循环计算,通过INDEX参数可以把数据集X进行分组,相当于group by的操作。

函数定义:

tapply(X, INDEX, FUN = NULL, ..., simplify = TRUE)

参数列表:

X: 向量
INDEX: 用于分组的索引
FUN: 自定义的调用函数
…: 接收多个数据
simplify : 是否数组化,当值array时,输出结果按数组进行分组
比如,计算不同品种的鸢尾花的花瓣(iris)长度的均值。

# 通过iris$Species品种进行分组
> tapply(iris$Petal.Length,iris$Species,mean)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1.462      4.260      5.552

对向量x和y进行计算,并以向量t为索引进行分组,求和。

> set.seed(1)# 定义x,y向量
> x<-y<-1:10;x;y[1]  1  2  3  4  5  6  7  8  9 10[1]  1  2  3  4  5  6  7  8  9 10# 设置分组索引t
> t<-round(runif(10,1,100)%%2);t[1] 1 2 2 1 1 2 1 0 1 1# 对x进行分组求和
> tapply(x,t,sum)0  1  2 8 36 11

由于tapply只接收一个向量参考,通过’…’可以把再传给你FUN其他的参数,那么我们想去y向量也进行求和,把y作为tapply的第4个参数进行计算。

> tapply(x,t,sum,y)0  1  2
63 91 66

得到的结果并不符合我们的预期,结果不是把x和y对应的t分组后求和,而是得到了其他的结果。第4个参数y传入sum时,并不是按照循环一个一个传进去的,而是每次传了完整的向量数据,那么再执行sum时sum(y)=55,所以对于t=0时,x=8 再加上y=55,最后计算结果为63。那么,我们在使用’…’去传入其他的参数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传递过程的描述,才不会出现的算法上的错误。

R语言中的apply函数用法相关推荐

  1. c语言使用free释放指针报错,C语言中的free函数用法执行机制分析

    free函数是C语言或者C++程序语言的常用函数,那么free函数有什么用途呢?free函数又怎么用呢?C语言中的free函数用法执行机制分析,一起来看看free内部的机制以及和delete的对比分析 ...

  2. c语言中rand()的作用,c语言中的rand()函数用法

    rand() rand()函数作用:用来产生随机数,但是,rand()的内部实现是用线性同余法实现的,是伪随机数,由于周期较长,因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看成是随机的. rand()函数返回:返回一个范围在 ...

  3. r语言显示找不到read_html,R语言中read.table函数不常见的用法-文本中有#注释符号...

    自从开始学习R语言,read.table是较早接触到的函数,因为要读取数据,也因为最开始学习数据分析是用"制表分隔符的txt"文件比较多,xlsm在linux系统中又不太合适,所以 ...

  4. R语言中的apply函数族

    原文出处:http://blog.fens.me/r-apply/ 前言 刚开始接触R语言时,会听到各种的R语言使用技巧,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要用循环,效率特别低,要用向量计算代替循环计算. 那么, ...

  5. 1071svm函数 r语言_如何利用R语言中的rpart函数建立决策树模型

    决策树是根据若干输入变量的值构造出一个适合的模型,以此来预测输出变量的值,并用树形结构展示出来.决策树主要有两个类别:分类树和回归树.分类树主要针对离散的目标变量,回归树则针对连续的目标变量.R语言中 ...

  6. c语言中的warn函数用法,关于c ++:MSVC等同于__attribute__((warn_unused_result))?

    我发现__attribute__ ((warn_unused_result))作为鼓励开发人员不要忽略函数返回的错误代码的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但是我需要将它与MSVC以及gcc和gcc兼容的编译器(例 ...

  7. R语言中的quantile()函数

    在R语言中取百分位比用quantile()函数,下面举几个简单的示例: 1.求某个百分位比 > data <- c(1,2,3,4,5,6,7,8,9,10) > quantile( ...

  8. linux下C语言中的flock函数用法

    表头文件  #include<sys/file.h> 定义函数  int flock(int fd,int operation); 函数说明  flock()会依参数operation所指 ...

  9. R语言中的scale函数

    scale函数是将一组数进行处理,默认情况下是将一组数的每个数都减去这组数的平均值后再除以这组数的均方根. 其中有两个参数,center=TRUE,默认的,是将一组数中每个数减去平均值,若为false ...

最新文章

  1. Android进阶笔记07:Android之MVC 理解
  2. Python基础,基本类型(整型,浮点数等)数据结构(List,dic(Map),Set,Tuple),控制语句(if,for,while,continue or break):来自学习资料
  3. Sys.WORD_SIZE Julia中的常量
  4. windows域策略——配置组策略刷新间隔
  5. 最新安徽省二c语言题型_2020年成人高考考试考前1个月最新最全备考攻略+资料,考生必看,建议收藏!...
  6. mysql学习笔记 ----外键.myisam和innodb的区别
  7. 【CF585-div2:C】Swap Letters(贪心)
  8. 特征探索性分析Exploring_features
  9. 用VB实现网页下载跟踪程序
  10. python批量.bmp文件转换为.jpg
  11. java 函数 throw_java为什么有些异常throw出去需要在函数头用throws声明,一些就不用。...
  12. Idea 编译报错:Ambiguous method call. Both...
  13. Counting swaps
  14. r语言做绘制精美pcoa图_科学网-R语言 PCA PCoA ggplot2-靳泽星的博文
  15. Xilinx-7系列FPGA架构—— CLB
  16. SDUT 4123 喵帕斯之天才算数少女
  17. 7款知乎超10W人点赞的电脑软件,看看它都有哪些用处
  18. 东方财富上半年净利同比大增30倍
  19. Draggable拖拽
  20. einsum方法详解(爱因斯坦求和)

热门文章

  1. BootStrap4工具类之Stretched-link
  2. Kendo UI常见问题
  3. emmc挂载,分区及格式化
  4. CentOS7开启远程桌面连接
  5. jsdoc的简单使用
  6. 短时间内客户端发起多次请求或提交多次数据问题解析
  7. 人工智能算法--猜画小歌
  8. vue + 微信公众号开发+腾讯地图定位显示附近商家多点标记并自定义标记样式
  9. Android给应用所有权限,AndroidM如何给所有预装软件所有请求的权限
  10. 深入理解ajax系列第三篇——响应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