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吴军的《见识》一书,其中有章内容主题是拒绝做伪工作者。伪工作者的定义是忙碌却低价值的工作,在大公司内常见的就是这类员工,每天各种会议不断,或者一直忙于处理各种问题,然而真正创造的价值非常有限。伪工作者的害处对自身而言是能力提升缓慢,受认可程度偏低,是要被主管识别并淘汰的类型(千万不要觉得自己整天很忙就非常重要,绩效要好,当然我司研发现状是没有不忙的。。。);对公司而言,作者以雅虎为例,如果这种员工占多数,会逐渐导致公司缺乏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出局。

而后作者提到国内现在对一万小时定律的解读存在片面错误。都只强调要努力沉下心,在一个领域内做超过大多数人的时间,就一定能成为领域专家。而选择性忽视了许多其他关键因素,例如书中提到以下四点:

1、简单重复

有些人的1万个小时努力就是在低水平的重复。这种努力,其实就是白费力气。 富士康上流水线的工人,日复一日的做装配工作,早就超过了1万个小时,精通无比,但是你认为他们成功吗? 办公室里,端茶倒水,整理文档,日复一日这样重复,你觉得这样的人能成功吗?

2、习惯性失败

有一类人,和误区一里面的一类,是刚好相反的。他们好高骛远,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更加不会去复盘他们犯的错误,导致总是犯相似的或重复的错误。 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然而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 10000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因为他们没有对自己做阶段性复盘。

3、林黛玉式的困境

这是一个刷新我认知的误区,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个概念。林黛玉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导致很多人都理解不了她想说的内容。 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太深,导致自己对外界的所知很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变差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她,比如贾宝玉。 这个误区告诉我们,不要只精一门,在一门能够做到80分85分以上的时候,就可以适当的发展多门,在前期可以只想着精一门,后期就可以通多门,这就是先精后通。 我们不能一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着,时不时还要跳出去看一看。

4、狗熊掰棒子

狗熊掰棒子的原意是:狗熊较笨,掰一个玉米棒子就夹在腋下,再掰一个还夹在腋下,一抬胳膊,先前的那个就掉了,如此下去,最后还是只剩下一个。意思就说人比较笨,前面刚学完,转头就忘了。 在拿到我们的1万小时定律上面来看,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限度地复用第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 有的人月入6000,一点也不慌,但有的人月入6000,却很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呢?其实慌与不慌的区别就在于,你从事的工作,学习的技能,有没有可积累性。 写作是一种具有高度可积累性的技能。而那些跑滴滴月入6000的人,技能有可积累性吗?答案是否定的。所以我们这1万个小时的努力,要努力在可积累的事情上。

作者的这四点总结,综合起来看对我们平时工作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首先要避免工作中简单重复的劳动,一件事情,我们下次再做之前,是否问过自己,他的背后原理逻辑、前因后果我们是否完全清楚(知其然和所以然),有没有更好的处理办法(从优秀到卓越);

其次,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在工作中,出错能更快的学习到知识盲区,我们虽然有团队能帮忙解决错误,但是自己千万不要流于问题解决的表面,而是要总结和反思,直到问到没有问题为止。

再次,要求我们埋头行路,也要抬头望路,努力扩展知识面。

最后,积累经验的同时,做有积累的事。好记性抵不过烂笔头,经常写笔记能有助于思考和积累经验;同时,做的工作要有积累性,这样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日益精进。

另外,自己再总结几点感悟:

1、工作要分清主次,很多心理书籍和培训也讲过,紧急+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

2、学习新东西,经常先给自己提几个问题,想想如果是自己,会怎么解决这几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寻找答案。

3、对自身当下现状的思考,我们很容易陷入工作舒适区,前人说过,太舒适了不好,会出事。

4、做事过程中,经常停下来问问自己,目标是啥,进展如何?当前做的是否有助于解决问题,有助于防止偏离目标和无效工作。

5、工作要有职业规划和目标,有了规划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该做什么,该舍弃什么,也就清楚了。

读吴军一万小时定律误区有感相关推荐

  1. 渴望成长的工程师-你了解一万小时定律吗

    前戏 一个月前, 我在和团队的一位前端同学One On One中, 得知他目前对自己的成长非常困惑, 工作中大量重复的页面制作, 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 业余时间的学习, 一方面感觉比较零散, 另一方面 ...

  2. 哲理故事(51)-一万小时定律(10000小时法则)

    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超凡的必要条件."&qu ...

  3. 《成功之路── 一万小时定律》

    <成功之路── 一万小时定律>,作者麦尔坎.葛拉威尔,从许多"异数"成功者,得到一个结论,任何能成功者,都要花一万小时的努力.他根据认知心理学家艾瑞克森在柏林音乐学院的 ...

  4. 算法工程师的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1.1415525年),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 ...

  5. 《刻意练习》读书心得 驳斥1万小时定律、有目的的练习、自我实现的预言、走出舒适区

    前言 本文主要内容: 关于个人成长进步的思考: 主要关键字: 内容来自于<刻意练习>的读书感悟. 驳斥1万小时定律 驳斥1万小时定律可以玩一个巧妙的思想游戏,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欧布里德提出 ...

  6. 技术人的职场晋级指南:当心“1万小时定律”毁了你!

    作者:胡浩 来源:胡言非语(ID:hutalking) 编辑:Emma/技术领导力 技术人的职业生涯,满打满算也就短短的二十几年,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手,到不再慌张的油腻中年,弹指一挥间. 努力也好,选 ...

  7. 人生无捷径「一万小时定律·正篇」

    -1- 为什么很多玄幻小说动不动就"穿越"."失忆",然后一个弱小无能.一直被欺负的主角就开始蜕变,走上破天灭地的魔幻人生? 因为大部分人都喜欢天赋异禀,躺着升 ...

  8. 浅谈一万小时定律的表与里

    一万小时 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之表 一万小时定律之里 可行性的限制判断 什么是一万小时定律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 ...

  9. 2021-04-19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书中的核心是指就是不管你做什么事 ...

最新文章

  1. 已开源!谷歌将AutoML应用到Transformer架构,实现机器翻译最佳性能
  2. 关于iOS沙盒的目录结构和获取
  3. 错误提示之:已超过传入消息(65536)的最大消息大小配额。若要增加配额,请使用相应绑定元素上的 MaxReceivedMessageSize 属性...
  4. SpringMVC第五次课 SSM整合
  5. oracle 10.2.0.1升级到10.2.0.4
  6. LeetCode 921. 使括号有效的最少添加(栈)
  7. shell 整数条件判断
  8. python批量删除文件名_python批量删除文件名中的未知字符
  9. 昨晚的我是歌手,人工智能也掺了一脚
  10. 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坑---路由参数
  11. android首字母检索音乐,ATX 系列 - 如何测试网易云音乐 (Android 篇)
  12. 分析-MQ消息队列中间件-在IM即时通讯系统的用途
  13. QT调用巴斯勒相机的使用
  14. 硬件编程语言和编程器件
  15. Direct3D9初始化-------VB6编程学习DX9游戏编程DirectX9编程2D小游戏源码冷风引擎CoolWind2D游戏引擎(6)
  16. 【matlab学习】用matlab编写简单程序(入门)
  17. 原创【歌词类】绘流年
  18. python post请求头部伪装随机(防止封ip)
  19. 《舞!舞!舞!》读后感
  20. 浩瀚的CAD/CAM软件 2021

热门文章

  1. php汽车租赁网站_ThinkPHP实战开发汽车租赁网站项目教程
  2. Python 基于modbus tcp 协议 实现与plc通信
  3. Visual SLAM 笔记——李群和李代数详解
  4. dva介绍--Dva概念(二)
  5. 神雕侠侣服务器维修时间,神雕侠侣什么时候更新_神雕侠侣更新维护了什么内容_快吧游戏...
  6. 史上最全Java面试题全集(上)
  7. 【mongo系列】 六、mongo分片集群
  8. 由浅入深讲二叉树4种遍历算法的由来
  9. 对物联网的感悟_物联网心得体会总结
  10. winfrom+Fleck 上传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