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Linux入门

1.1 概述

如图1-1所示

图1-1 Linux概述

1.2 Linux和Windows区别

图1-2 Linux和Windows的区别

1.3 CentOS下载地址

如图1-3所示

图1-3 Centos的下载地址

第2章 VM与Linux的安装

2.1 VMWare安装

安装VMware Workstation.docx

2.2 CentOS安装

安装CentOS.docx

第3章 Linux文件与目录结构

3.1 Linux文件

Linux系统中一切皆文件。

3.2 Linux目录结构

如图3-1所示

图3-1  Linux目录结构

Linux目录结构简介,如图3-2,3-3,3-4,3-5,3-6所示

图3-2  Linux目录结构

图3-3  Linux目录结构

图3-4  Linux目录结构

图3-5  Linux目录结构

图3-6  Linux目录结构

第4章 VI/VIM编辑器

4.1 是什么

VI是Unix操作系统和类Unix操作系统中最通用的文本编辑器。

VIM编辑器是从VI发展出来的一个性能更强大的文本编辑器。可以主动的以字体颜色辨别语法的正确性,方便程序设计。VIM与VI编辑器完全兼容。

4.2 测试数据准备

1)拷贝/etc/profile 数据到/root目录下

[root@hadoop100 桌面]# cp /etc/profile /root

[root@hadoop100 桌面]# cd /root/

4.3 一般模式

以vi打开一个档案就直接进入一般模式了(这是默认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 你可以使用『上下左右』按键来移动光标,你可以使用『删除字符』或『删除整行』来处理档案内容, 也可以使用『复制、贴上』来处理你的文件数据。

表4-1常用语法

语法

功能描述

yy

复制光标当前一行

y数字y

复制一段(从第几行到第几行)

p

箭头移动到目的行粘贴

u

撤销上一步

dd

删除光标当前行

d数字d

删除光标(含)后多少行

x

删除一个字母,相当于del

X

删除一个字母,相当于Backspace

yw

复制一个词

dw

删除一个词

shift+^

移动到行头

shift+$

移动到行尾

1+shift+g

移动到页头,数字

shift+g

移动到页尾

数字N+shift+g

移动到目标行

vi/vim键盘图,如4-1所示

图4-1  vi/vim键盘图

4.4 编辑模式

在一般模式中可以进行删除、复制、粘贴等的动作,但是却无法编辑文件内容的!要等到你按下『i, I, o, O, a, A』等任何一个字母之后才会进入编辑模式。

注意了!通常在Linux中,按下这些按键时,在画面的左下方会出现『INSERT或 REPLACE』的字样,此时才可以进行编辑。而如果要回到一般模式时, 则必须要按下『Esc』这个按键即可退出编辑模式。

1.进入编辑模式

表4-2 常用语法

按键

功能

i

当前光标前

a

当前光标后

o

当前光标行的下一行

I

光标所在行最前

A

光标所在行最后

O

当前光标行的上一行

2.退出编辑模式

按『Esc』键

4.5 指令模式

在一般模式当中,输入『 : / ?』3个中的任何一个按钮,就可以将光标移动到最底下那一行。

在这个模式当中, 可以提供你『搜寻资料』的动作,而读取、存盘、大量取代字符、离开 vi 、显示行号等动作是在此模式中达成的!

1.基本语法

表4-3

命令

功能

:w

保存

:q

退出

:!

强制执行

/要查找的词

n 查找下一个,N 往上查找

? 要查找的词

n是查找上一个,shift+n是往下查找

:set nu

显示行号

:set nonu

关闭行号

:%s/old/new/g

替换内容

2.案例实操

(1)强制保存退出

:wq!

4.6 模式间转换

如图4-2所示。

图 4-2  模式间的转换

第5章 网络配置和系统管理操作

5.1 查看网络IP 和 网关

1.查看虚拟网络编辑器,如图5-1所示

图5-1  查看虚拟网络编辑器

2.修改虚拟网卡Ip,如图5-2所示

图5-2 修改虚拟网卡ip

3.查看网关,如图5-3所示

图5-3 查看网关

4.    查看windows环境的中VMnet8网络配置,如图5-4所示

图5-4  windows中VMnet8网络配置

5.2 配置网络ip地址

5.2.1 ifconfig 配置网络接口

ifconfig :network interfaces configuring网络接口配置

1.基本语法

ifconfig          (功能描述:显示所有网络接口的配置信息)

2. 案例实操

(1)查看当前网络ip

[root@hadoop100 桌面]# ifconfig

5.2.2 ping 测试主机之间网络连通性

1. 基本语法

ping 目的主机     (功能描述:测试当前服务器是否可以连接目的主机)

2. 案例实操

(1)测试当前服务器是否可以连接百度

[root@hadoop100 桌面]# ping www.baidu.com

5.2.3 修改IP地址

1. 查看IP配置文件,如图5-5所示

[root@hadoop100 桌面]#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图 5-5  查看IP配置文件

以下标红的项必须修改,有值的按照下面的值修改,没有该项的要增加。

TYPE="Ethernet"    #网络类型(通常是Ethem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dhcp"   #IP的配置方法[none|static|bootp|dhcp](引导时不 使用协议|静态分配IP|BOOTP协议|DHCP协议)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ns33"

UUID="e83804c1-3257-4584-81bb-660665ac22f6"   #随机id

DEVICE="ens33"   #接口名(设备,网卡)

ONBOOT="yes"   #系统启动的时候网络接口是否有效(yes/no)

#IP地址

IPADDR=192.168.202.100

#网关

GATEWAY=192.168.202.2

#域名解析器

DNS1=192.168.202.2

修改后,如图5-6所示

图5-6  IP修改后

编辑完后,按键盘esc ,然后输入 :wq  回车即可。

2. 执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如图5-7所示

图5-7 重启网络

5.3 配置主机名

5.3.1 修改主机名称

1. 基本语法

hostname              (功能描述:查看当前服务器的主机名称)

2. 案例实操

(1)查看当前服务器主机名称

[root@hadoop100 桌面]# hostname

(2)如果感觉此主机名不合适,我们可以进行修改。通过编辑/etc/hostname文件

[root@hadoop100 桌面]# vi /etc/hostname

修改完成后重启生效。

5.3.2 修改hosts映射文件

1. 修改linux的主机映射文件(hosts文件)

后续在hadoop阶段,虚拟机会比较多,配置时通常会采用主机名的方式配置,

比较简单方便。 不用刻意记ip地址。

(1)打开/etc/hosts

[root@hadoop100 桌面]# vim /etc/hosts

添加如下内容

192.168.202.100 hadoop100

192.168.202.101 hadoop101

192.168.202.102 hadoop102

192.168.202.103 hadoop103

192.168.202.104 hadoop104

192.168.202.105 hadoop105

(2)重启设备,重启后,查看主机名,已经修改成功

2. 修改windows7的主机映射文件(hosts文件)

(1)进入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路径

(2)打开hosts文件并添加如下内容

192.168.202.100 hadoop100

192.168.202.101 hadoop101

192.168.202.102 hadoop102

192.168.202.103 hadoop103

192.168.202.104 hadoop104

192.168.202.105 hadoop105

3. 修改window10的主机映射文件(hosts文件)

(1)进入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路径

(2)拷贝hosts文件到桌面

(3)打开桌面hosts文件并添加如下内容

192.168.202.100 hadoop100

192.168.202.101 hadoop101

192.168.202.102 hadoop102

192.168.202.103 hadoop103

192.168.202.104 hadoop104

192.168.202.105 hadoop105

(4)将桌面hosts文件覆盖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路径hosts文件

5.4 关闭防火墙

5.4.1 service

1. 基本语法

service  服务名 start | stop | restart | status

2. 经验技巧

查看服务的方法:/etc/init.d/服务名  ,发现只有两个服务保留在service

[root@hadoop100 init.d]# pwd

/etc/init.d

[root@hadoop100 init.d]# ls -al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3月  19 15:24 .

drwxr-xr-x. 10 root root  4096 3月  19 15:24 ..

-rw-r--r--.  1 root root 18104 1月   3 2018 functions

-rwxr-xr-x.  1 root root  4334 1月   3 2018 netconsole

-rwxr-xr-x.  1 root root  7293 1月   3 2018 network

-rw-r--r--.  1 root root  1160 4月  11 2018 README

3. 案例实操

(1)查看网络服务的状态

[root@hadoop100 桌面]#service network status

(2)停止网络服务

[root@hadoop100 桌面]#service network stop

(3)启动网络服务

[root@hadoop100 桌面]#service network start

(4)重启网络服务

[root@hadoop100 桌面]#service network restart

5.4.2 chkconfig 设置后台服务的自启配置

1. 基本语法

chkconfig                   (功能描述:查看所有服务器自启配置)

chkconfig 服务名 off   (功能描述:关掉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

chkconfig 服务名 on   (功能描述:开启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

chkconfig 服务名 --list      (功能描述:查看服务开机启动状态)

2. 案例实操

(1)开启/关闭iptables(防火墙)服务的自动启动

[root@hadoop100 桌面]#chkconfig iptables on

[root@hadoop100 桌面]#chkconfig iptables off

(2)开启/关闭 iptables服务指定级别的自动启动

[root@hadoop100 桌面]#chkconfig --level 指定级别 iptables on

[root@hadoop100 桌面]#chkconfig --level 指定级别 iptables off

5.4.3 systemctl

1. 基本语法

systemctl  start | stop | restart | status   服务名

2. 经验技巧

查看服务的方法:/usr/lib/systemd/system

[root@hadoop100 system]# pwd

/usr/lib/systemd/system

[root@hadoop100 init.d]# ls -al

-rw-r--r--. 1 root root  275 4月  27 2018 abrt-ccpp.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380 4月  27 2018 abrtd.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361 4月  27 2018 abrt-oops.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266 4月  27 2018 abrt-pstoreoops.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262 4月  27 2018 abrt-vmcore.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311 4月  27 2018 abrt-xorg.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751 4月  11 2018 accounts-daemon.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527 3月  25 2017 alsa-restore.service

-rw-r--r--. 1 root root  486 3月  25 2017 alsa-state.service

……

3. 案例实操

(1)查看防火墙服务的状态

[root@hadoop100 桌面]#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2)停止防火墙服务

[root@hadoop100 桌面]#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3)启动防火墙服务

[root@hadoop100 桌面]#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4)重启防火墙服务

[root@hadoop100 桌面]#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

5.4.4 systemctl 设置后台服务的自启配置

1. 基本语法

systemctl list-unit-files         (功能描述:查看服务开机启动状态)

systemctl disable service_name  (功能描述:关掉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

systemctl enable service_name   (功能描述:开启指定服务的自动启动)

2. 案例实操

(1)开启/关闭iptables(防火墙)服务的自动启动

[root@hadoop100 桌面]#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root@hadoop100 桌面]#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5.4.5 进程运行级别

  1. Linux进程运行级别[CentOS6],如图5-8所示

图 5-8  Linux进程运行级别

  1. CentOS7的运行级别简化为:

multi-user.target 等价于原运行级别3(多用户有网,无图形界面)

graphical.target 等价于原运行级别5(多用户有网,有图形界面

  1. 查看默认的运行级别:

[root@hadoop100桌面]# vim /etc/inittab

# inittab is no longer used when using systemd.

#

# ADDING CONFIGURATION HERE WILL HAVE NO EFFECT ON YOUR SYSTEM.

#

# Ctrl-Alt-Delete is handled by /usr/lib/systemd/system/ctrl-alt-del.target

#

# systemd uses 'targets' instead of runlevels. By default, there are two main targets:

#

# multi-user.target: analogous to runlevel 3

# graphical.target: analogous to runlevel 5

#

# To view current default target, run:

# systemctl get-default

#

# To set a default target, run:

# systemctl set-default TARGET.target

#

5.4.6 关闭防火墙

1. 临时关闭防火墙

(1)查看防火墙状态

[root@hadoop100桌面]#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2)临时关闭防火墙

[root@hadoop100桌面]#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2.开机启动时关闭防火墙

(1)查看防火墙开机启动状态

[root@hadoop100桌面]#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service

(2)设置开机时关闭防火墙

[root@hadoop100桌面]#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5.5 关机重启命令

在linux领域内大多用在服务器上,很少遇到关机的操作。毕竟服务器上跑一个服务是永无止境的,除非特殊情况下,不得已才会关机。

正确的关机流程为:sync > shutdown > reboot > halt

1. 基本语法

(1)sync                   (功能描述: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2)halt                    (功能描述:关闭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 poweroff)

(3)reboot                (功能描述:就是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4)shutdown [选项] 时间

表5-1

选项

功能

-h

-h=halt关机

-r

-r=reboot重启

表5-2

参数

功能

now

立刻关机

时间

等待多久后关机(时间单位是分钟)。

2. 经验技巧

Linux系统中为了提高磁盘的读写效率,对磁盘采取了 “预读迟写”操作方式。当用户保存文件时,Linux核心并不一定立即将保存数据写入物理磁盘中,而是将数据保存在缓冲区中,等缓冲区满时再写入磁盘,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磁盘写入数据的效率。但是,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果数据还未写入磁盘时,系统掉电或者其他严重问题出现,则将导致数据丢失。使用sync指令可以立即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磁盘。

3.案例实操

(1)将数据由内存同步到硬盘中

[root@hadoop100桌面]#sync

(2)重启

[root@hadoop100桌面]# reboot

(3)关机

[root@hadoop100桌面]#halt

(4)计算机将在1分钟后关机,并且会显示在登录用户的当前屏幕中

[root@hadoop100桌面]#shutdown -h 1 ‘This server will shutdown after 1 mins’

(5)立马关机(等同于 halt)

[root@hadoop100桌面]# shutdown -h now

(6)系统立马重启(等同于 reboot)

[root@hadoop100桌面]# shutdown -r now

5.6 找回root密码

1.重启Linux,见到下图,通过键盘上下方向键选择第一个

图5-8

2.按e,出现如图5-9所示的界面

图5-9

3.定位到LANG=zh_CN.UTF-8,后面追加 init=/bin/sh, 如图5-10所示

图5-10

4.键盘ctrl+x进行引导启动,进入如下界面,如图5-11所示

图5-11

5. 挂载根目录 ,如图5-12

图5-12

6. 选择要修改密码的用户名,passwd root, 然后输入两次一致的密码,依次回车。

注意: 输入密码不显示,一定要确认输入正确.

图5-13

7. 更新系统信息 touch /.autorelabel ,如图5-14所示

图5-14

8.最后输入exec /sbin/init 命令重启系统即可,如图5-15所示

图5-15

9. 进入登录界面,输入修改后的密码登录即可。

第6章 远程登录

通常在工作过程中,公司中使用的真实服务器或者是云服务器,都不允许除运维人员之外的员工直接接触,因此就需要通过远程登录的方式来操作。所以,远程登录工具就是必不可缺的,目前,比较主流的有Xshell, SSH Secure Shell, SecureCRT,FinalShell等,本人比较推荐国产软件Finalshell,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自行选择.

6.1 安装使用Finalshell

安装FinalShell.docx

第7章 常用基本命令

7.1 帮助命令

7.1.1 man 获得帮助信息

1. 基本语法

man [命令或配置文件]              (功能描述:获得帮助信息)

2.显示说明

表7-1

信息

功能

NAME

命令的名称和单行描述

SYNOPSIS

怎样使用命令

DESCRIPTION

命令功能的深入讨论

EXAMPLES

怎样使用命令的例子

SEE ALSO

相关主题(通常是手册页)

3.案例实操

(1)查看ls命令的帮助信息

[root@hadoop101 ~]# man ls

7.1.2 help 获得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信息

1.基本语法

help 命令      (功能描述:获得shell内置命令的帮助信息)

2.案例实操

(1)查看cd命令的帮助信息

[root@hadoop101 ~]# help cd

7.1.3 常用快捷键

表7-2 常用快捷键

常用快捷键

功能

ctrl + c

停止进程

ctrl+l

清屏;彻底清屏是:reset

ctrl + q

退出

善于用tab键

提示(更重要的是可以防止敲错)

上下键

查找执行过的命令

ctrl +alt

linux和Windows之间切换

7.2 文件目录类

7.2.1 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

1.基本语法

pwd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2.案例实操

(1)显示当前工作目录的绝对路径

[root@hadoop101 ~]# pwd

/root

7.2.2 ls 列出目录的内容

ls:list 列出目录内容

1.基本语法

ls [选项] [目录或是文件]

2.选项说明

表7-3 选项说明

选项

功能

-a

全部的文件,连同隐藏档( 开头为 . 的文件) 一起列出来(常用)

-l

长数据串列出,包含文件的属性与权限等等数据;(常用)

3.显示说明

每行列出的信息依次是: 文件类型与权限 链接数 文件属主 文件属组 文件大小用byte来表示 建立或最近修改的时间 名字

4.案例实操

(1)查看当前目录的所有内容信息

[atguigu@hadoop101 ~]$ ls -al

总用量 44

drwx------. 5 atguigu bambooJohn4096 5月  27 15:15 .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5月  27 14:03 ..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5月  27 14:14 hello

-rwxrw-r--. 1 bambooJohn bambooJohn   34 5月  27 14:20 test.txt

7.2.3 cd 切换目录

cd:Change Directory切换路径

1.基本语法

cd  [参数]

2.参数说明

表7-4参数说明

参数

功能

cd 绝对路径

切换路径

cd相对路径

切换路径

cd ~或者cd

回到自己的家目录

cd -

回到上一次所在目录

cd ..

回到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cd -P

跳转到实际物理路径,而非快捷方式路径

3.案例实操

(1)使用绝对路径切换到root目录

[root@hadoop101 ~]# cd /root/

(2)使用相对路径切换到“公共的”目录

[root@hadoop101 ~]# cd 公共的/

(3)表示回到自己的家目录,亦即是 /root 这个目录

[root@hadoop101 公共的]# cd ~

(4)cd- 回到上一次所在目录

[root@hadoop101 ~]# cd -

(5)表示回到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亦即是 “/root/公共的”的上一级目录的意思;

[root@hadoop101 公共的]# cd ..

7.2.4 mkdir 创建一个新的目录

mkdir:Make directory 建立目录

1.基本语法

mkdir [选项] 要创建的目录

2.选项说明

表7-5 选项说明

选项

功能

-p

创建多层目录

3.案例实操

(1)创建一个目录

[root@hadoop101 ~]# mkdir xiyou

[root@hadoop101 ~]# mkdir xiyou/mingjie

(2)创建一个多级目录

[root@hadoop101 ~]# mkdir -p xiyou/dssz/meihouwang

7.2.5 rmdir 删除一个空的目录

rmdir:Remove directory 移动目录

1.基本语法:

rmdir 要删除的空目录

2.案例实操

(1)删除一个空的文件夹

[root@hadoop101 ~]# rmdir xiyou/dssz/meihouwang

7.2.6 touch 创建空文件

1.基本语法

touch 文件名称

2.案例实操

[root@hadoop101 ~]# touch xiyou/dssz/sunwukong.txt

7.2.7 cp 复制文件或目录

1.基本语法

cp [选项] source dest                        (功能描述:复制source文件到dest)

2.选项说明

表7-6 选项说明

选项

功能

-r

递归复制整个文件夹

3.参数说明

表7-7 参数说明

参数

功能

source

源文件

dest

目标文件

4.经验技巧

强制覆盖不提示的方法:\cp

5.案例实操

(1)复制文件

[root@hadoop101 ~]# cp xiyou/dssz/suwukong.txt xiyou/mingjie/

(2)递归复制整个文件夹

[root@hadoop101 ~]# cp -r xiyou/dssz/ ./

7.2.8 rm 移除文件或目录

1.基本语法

rm [选项] deleteFile                   (功能描述:递归删除目录中所有内容)

2.选项说明

表7-8 选项说明

选项

功能

-r

递归删除目录中所有内容

-f

强制执行删除操作,而不提示用于进行确认。

-v

显示指令的详细执行过程

3. 案例实操

(1)删除目录中的内容

[root@hadoop101 ~]# rm xiyou/mingjie/sunwukong.txt

(2)递归删除目录中所有内容

[root@hadoop101 ~]# rm -rf dssz/

7.2.9 mv 移动文件与目录或重命名

1.基本语法

(1)mv oldNameFile newNameFile (功能描述:重命名)

(2)mv /temp/movefile /targetFolder       (功能描述:移动文件)

2.案例实操

(1)重命名

[root@hadoop101 ~]# mv xiyou/dssz/suwukong.txt xiyou/dssz/houge.txt

(2)移动文件

[root@hadoop101 ~]# mv xiyou/dssz/houge.txt ./

7.2.10 cat 查看文件内容

查看文件内容,从第一行开始显示。

1.基本语法

cat  [选项] 要查看的文件

2.选项说明

表7-9

选项

功能描述

-n

显示所有行的行号,包括空行。

3.经验技巧

一般查看比较小的文件,一屏幕能显示全的。

4.案例实操

(1)查看文件内容并显示行号

[atguigu@hadoop101 ~]$ cat -n houge.txt

7.2.11 more 文件内容分屏查看器

more指令是一个基于VI编辑器的文本过滤器,它以全屏幕的方式按页显示文本文件的内容。more指令中内置了若干快捷键,详见操作说明。

1.基本语法

more 要查看的文件

2.操作说明

表7-10 操作说明

操作

功能说明

空白键 (space)

代表向下翻一页;

Enter

代表向下翻『一行』;

q

代表立刻离开 more ,不再显示该文件内容。

Ctrl+F

向下滚动一屏

Ctrl+B

返回上一屏

=

输出当前行的行号

:f

输出文件名和当前行的行号

3.案例实操

(1)采用more查看文件

[root@hadoop101 ~]# more smartd.conf

7.2.12 less 分屏显示文件内容

less指令用来分屏查看文件内容,它的功能与more指令类似,但是比more指令更加强大,支持各种显示终端。less指令在显示文件内容时,并不是一次将整个文件加载之后才显示,而是根据显示需要加载内容,对于显示大型文件具有较高的效率。

1.基本语法

less 要查看的文件

2.操作说明

表7-11 操作说明

操作

功能说明

空白键

向下翻动一页;

[pagedown]

向下翻动一页

[pageup]

向上翻动一页;

/字串

向下搜寻『字串』的功能;n:向下查找;N:向上查找;

?字串

向上搜寻『字串』的功能;n:向上查找;N:向下查找;

q

离开 less 这个程序;

  1. 经验技巧

用SecureCRT时[pagedown]和[pageup]可能会出现无法识别的问题。

4.案例实操

(1)采用less查看文件

[root@hadoop101 ~]# less smartd.conf

7.2.13 echo

echo输出内容到控制台

  1. 基本语法

echo [选项] [输出内容]

选项:

-e:  支持反斜线控制的字符转换

控制字符

作用

\\

输出\本身

\n

换行符

\t

制表符,也就是Tab键

  1. 案例实操

[atguigu@hadoop101 ~]$ echo "hello\tworld"

hello\tworld

[atguigu@hadoop101 ~]$ echo -e "hello\tworld"

hello      world

7.2.14 head 显示文件头部内容

head用于显示文件的开头部分内容,默认情况下head指令显示文件的前10行内容。

  1. 基本语法

head 文件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头10行内容)

head -n 5 文件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头5行内容,5可以是任意行数)

2.选项说明

表7-12

选项

功能

-n<行数>

指定显示头部内容的行数

3.案例实操

(1)查看文件的头2行

[root@hadoop101 ~]# head -n 2 smartd.conf

7.2.15 tail 输出文件尾部内容

tail用于输出文件中尾部的内容,默认情况下tail指令显示文件的后10行内容。

1.    基本语法

(1)tail  文件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尾部10行内容)

(2)tail  -n  5 文件       (功能描述:查看文件尾部5行内容,5可以是任意行数)

(3)tail  -f  文件            (功能描述:实时追踪该文档的所有更新)

2. 选项说明

表7-13

选项

功能

-n<行数>

输出文件尾部n行内容

-f

显示文件最新追加的内容,监视文件变化

3.案例实操

(1)查看文件尾1行内容

[root@hadoop101 ~]# tail -n 1 smartd.conf

(2)实时追踪该档的所有更新

[root@hadoop101 ~]# tail -f houge.txt

7.2.16 > 输出重定向和 >> 追加

1.基本语法

(1)ls -l  > 文件             (功能描述:列表的内容写入文件a.txt中(覆盖写))

(2)ls -al  >> 文件         (功能描述:列表的内容追加到文件aa.txt的末尾)

(3)cat 文件1 > 文件2   (功能描述:将文件1的内容覆盖到文件2)

(4)echo “内容” >> 文件

2.案例实操

(1)将ls查看信息写入到文件中

[root@hadoop101 ~]# ls -l>houge.txt

(2)将ls查看信息追加到文件中

[root@hadoop101 ~]# ls -l>>houge.txt

(3)采用echo将hello单词追加到文件中

[root@hadoop101 ~]# echo hello>>houge.txt

7.2.17 ln 软链接

软链接也成为符号链接,类似于windows里的快捷方式,有自己的数据块,主要存放了链接其他文件的路径。

1.基本语法

ln -s [原文件或目录] [软链接名]              (功能描述:给原文件创建一个软链接)

2.经验技巧

删除软链接: rm -rf 软链接名,而不是rm -rf 软链接名/

查询:通过ll就可以查看,列表属性第1位是l,尾部会有位置指向。

3.案例实操

(1)创建软连接

[root@hadoop101 ~]# mv houge.txt xiyou/dssz/

[root@hadoop101 ~]# ln -s xiyou/dssz/houge.txt ./houzi

[root@hadoop101 ~]# ll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0 6月  17 12:56 houzi -> xiyou/dssz/houge.txt

(2)删除软连接

[root@hadoop101 ~]# rm -rf houzi

(3)进入软连接实际物理路径

[root@hadoop101 ~]# ln -s xiyou/dssz/ ./dssz

[root@hadoop101 ~]# cd -P dssz/

7.2.18 history 查看已经执行过历史命令

1.基本语法

history                                       (功能描述:查看已经执行过历史命令)

2.案例实操

(1)查看已经执行过的历史命令

[root@hadoop101 test1]# history

7.3 时间日期类

1.基本语法

date [OPTION]... [+FORMAT]

2.选项说明

表7-14

选项

功能

-d<时间字符串>

显示指定的“时间字符串”表示的时间,而非当前时间

-s<日期时间>

设置系统日期时间

3.参数说明

表7-15

参数

功能

<+日期时间格式>

指定显示时使用的日期时间格式

7.3.1 date 显示当前时间

1.基本语法

(1)date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时间)

(2)date +%Y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年份)

(3)date +%m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月份)

(4)date +%d                                               (功能描述:显示当前是哪一天)

(5)date "+%Y-%m-%d %H:%M:%S"           (功能描述:显示年月日时分秒)

2.案例实操

(1)显示当前时间信息

[root@hadoop101 ~]# date

2017年 06月 19日 星期一 20:53:30 CST

(2)显示当前时间年月日

[root@hadoop101 ~]# date +%Y%m%d

20170619

(3)显示当前时间年月日时分秒

[root@hadoop101 ~]# date "+%Y-%m-%d %H:%M:%S"

2017-06-19 20:54:58

7.3.2 date 显示非当前时间

1.基本语法

(1)date -d '1 days ago'                   (功能描述:显示前一天时间)

(2)date -d '-1 days ago'                  (功能描述:显示明天时间)

2.案例实操

(1)显示前一天

[root@hadoop101 ~]# date -d '1 days ago'

2017年 06月 18日 星期日 21:07:22 CST

(2)显示明天时间

[root@hadoop101 ~]#date -d '-1 days ago'

2017年 06月 20日 星期日 21:07:22 CST

7.3.3 date 设置系统时间

1.基本语法

date -s 字符串时间

2.案例实操

(1)设置系统当前时间

[root@hadoop101 ~]# date -s "2017-06-19 20:52:18"

7.3.4 cal 查看日历

1.基本语法

cal [选项]                    (功能描述:不加选项,显示本月日历)

2.选项说明

表7-16

选项

功能

具体某一年

显示这一年的日历

3.案例实操

(1)查看当前月的日历

[root@hadoop101 ~]# cal

(2)查看2017年的日历

[root@hadoop101 ~]# cal 2017

7.4 用户管理命令

7.4.1 useradd 添加新用户

1.基本语法

useradd 用户名                  (功能描述:添加新用户)

useradd -g 组名 用户名     (功能描述:添加新用户到某个组)

2.案例实操

(1)添加一个用户

[root@hadoop101 ~]# useradd tangseng

[root@hadoop101 ~]#ll /home/

7.4.2 passwd 设置用户密码

1.基本语法

passwd 用户名     (功能描述:设置用户密码)

2.案例实操

(1)设置用户的密码

[root@hadoop101 ~]# passwd tangseng

7.4.3 id 查看用户是否存在

1.基本语法

id 用户名

2.案例实操

(1)查看用户是否存在

[root@hadoop101 ~]#id tangseng

7.4.4 cat  /etc/passwd 查看创建了哪些用户

1)基本语法

[root@hadoop101 ~]# cat  /etc/passwd

7.4.5 su 切换用户

su: swith user 切换用户

1.基本语法

su 用户名称   (功能描述:切换用户,只能获得用户的执行权限,不能获得环境变量)

su - 用户名称             (功能描述:切换到用户并获得该用户的环境变量及执行权限)

2.案例实操

(1)切换用户

[root@hadoop101 ~]#su tangseng

[root@hadoop101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sbin:/bin:/usr/sbin:/usr/bin:/root/bin

[root@hadoop101 ~]#exit

[root@hadoop101 ~]#su - tangseng

[root@hadoop101 ~]#echo $PATH

/usr/lib64/qt-3.3/bin:/usr/local/bin:/bin:/usr/bin:/usr/local/sbin:/usr/sbin:/sbin:/home/tangseng/bin

7.4.6 userdel 删除用户

1.基本语法

(1)userdel  用户名        (功能描述:删除用户但保存用户主目录)

(2)userdel -r 用户名              (功能描述:用户和用户主目录,都删除)

2.选项说明

表7-17

选项

功能

-r

删除用户的同时,删除与用户相关的所有文件。

3.案例实操

(1)删除用户但保存用户主目录

[root@hadoop101 ~]#userdel tangseng

[root@hadoop101 ~]#ll /home/

(2)删除用户和用户主目录,都删除

[root@hadoop101 ~]#useradd zhubajie

[root@hadoop101 ~]#ll /home/

[root@hadoop101 ~]#userdel -r zhubajie

[root@hadoop101 ~]#ll /home/

7.4.7 who 查看登录用户信息

1.基本语法

(1)whoami              (功能描述:显示自身用户名称)

(2)who am i            (功能描述:显示登录用户的用户名)

2.案例实操

(1)显示自身用户名称

[root@hadoop101 opt]# whoami

(2)显示登录用户的用户名

[root@hadoop101 opt]# who am i

7.4.8 sudo 设置普通用户具有root权限

1.添加atguigu用户,并对其设置密码。

[root@hadoop101 ~]#useradd atguigu

[root@hadoop101 ~]#passwd atguigu

2.修改配置文件

[root@hadoop101 ~]#vi /etc/sudoers

修改 /etc/sudoers 文件,找到下面一行(91行),在root下面添加一行,如下所示:

##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atguigu   ALL=(ALL)     ALL

或者配置成采用sudo命令时,不需要输入密码

## Allow root to run any commands anywhere

root      ALL=(ALL)     ALL

bambooJohn   ALL=(ALL)     NOPASSWD:ALL

修改完毕,现在可以用atguigu帐号登录,然后用命令 sudo ,即可获得root权限进行操作。

3.案例实操

(1)用普通用户在/opt目录下创建一个文件夹

[atguigu@hadoop101 opt]$ sudo mkdir module

[root@hadoop101 opt]# chown bambooJohn:bambooJohn module/

7.4.9 usermod 修改用户

1.基本语法

usermod -g 用户组 用户名

2.选项说明

表7-18

选项

功能

-g

修改用户的初始登录组,给定的组必须存在。默认组id是1。

3.案例实操

(1)将用户加入到用户组

[root@hadoop101 opt]#usermod -g root zhubajie

7.5 用户组管理命令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

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7.5.1 groupadd 新增组

1.基本语法

groupadd 组名

2.案例实操

(1)添加一个xitianqujing组

[root@hadoop101 opt]#groupadd xitianqujing

7.5.2 groupdel 删除组

1.基本语法

groupdel 组名

2.案例实操

(1)删除xitianqujing组

[root@hadoop101 opt]# groupdel xitianqujing

7.5.3 groupmod 修改组

1.基本语法

groupmod -n 新组名 老组名

2.选项说明

表7-19

选项

功能描述

-n<新组名>

指定工作组的新组名

3.案例实操

(1)修改atguigu组名称为atguigu1

[root@hadoop101 ~]#groupadd xitianqujing

[root@hadoop101 ~]# groupmod -n xitian xitianqujing

7.5.4 cat  /etc/group 查看创建了哪些组

1.基本操作

[root@hadoop101 atguigu]# cat  /etc/group

7.6 文件权限类

7.6.1 文件属性

Linux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用户系统,不同的用户处于不同的地位,拥有不同的权限。为了保护系统的安全性,Linux系统对不同的用户访问同一文件(包括目录文件)的权限做了不同的规定。在Linux中我们可以使用ll或者ls -l命令来显示一个文件的属性以及文件所属的用户和组。

1.从左到右的10个字符表示,如图7-1所示:

图 7-1 文件属性

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 ]而已。从左至右用0-9这些数字来表示:

(1)0首位表示类型

在Linux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等

- 代表文件

d 代表目录

l 链接文档(link file);

(2)第1-3位确定属主(该文件的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User

(3)第4-6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Group

(4)第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Other

2.rxw作用文件和目录的不同解释

(1)作用到文件:

[ r ]代表可读(read): 可以读取,查看

[ w ]代表可写(write): 可以修改,但是不代表可以删除该文件,删除一个文件的前提条件是对该文件所在的目录有写权限,才能删除该文件.

[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可以被系统执行

(2)作用到目录:

[ r ]代表可读(read): 可以读取,ls查看目录内容

[ w ]代表可写(write): 可以修改,目录内创建+删除+重命名目录

[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可以进入该目录

3.案例实操

[root@hadoop101 ~]# ll

总用量 104

-rw-------. 1 root root  1248 1月   8 17:36 anaconda-ks.cfg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月  12 14:02 dssz

lrwxrwxrwx. 1 root root    20 1月  12 14:32 houzi -> xiyou/dssz/houge.tx

文件基本属性介绍,如图7-2所示:

图7-2 文件基本属性介绍

(1)如果查看到是文件:链接数指的是硬链接个数。创建硬链接方法

ln [原文件] [目标文件]

[root@hadoop101 ~]# ln xiyou/dssz/houge.txt ./hg.txt

(2)如果查看的是文件夹:链接数指的是子文件夹个数。

[root@hadoop101 ~]# ls -al xiyou/

总用量 16

drwxr-xr-x.  4 root root 4096 1月  12 14:00 .

dr-xr-x---. 29 root root 4096 1月  12 14:32 ..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月  12 14:30 dssz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1月  12 14:04 mingjie

7.6.2 chmod 改变权限

1.基本语法

如图7-3所示

图7-3 基本语法

第一种方式变更权限

chmod  [{ugoa}{+-=}{rwx}] 文件或目录

第二种方式变更权限

chmod  [mode=421 ]  [文件或目录]

2.经验技巧

u:所有者  g:所有组  o:其他人  a:所有人(u、g、o的总和)

r=4 w=2 x=1        rwx=4+2+1=7

3.案例实操

(1)修改文件使其所属主用户具有执行权限

[root@hadoop101 ~]# cp xiyou/dssz/houge.txt ./

[root@hadoop101 ~]# chmod u+x houge.txt

(2)修改文件使其所属组用户具有执行权限

[root@hadoop101 ~]# chmod g+x houge.txt

(3)修改文件所属主用户执行权限,并使其他用户具有执行权限

[root@hadoop101 ~]# chmod u-x,o+x houge.txt

(4)采用数字的方式,设置文件所有者、所属组、其他用户都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权限。

[root@hadoop101 ~]# chmod 777 houge.txt

(5)修改整个文件夹里面的所有文件的所有者、所属组、其他用户都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权限。

[root@hadoop101 ~]# chmod -R 777 xiyou/

7.6.3 chown 改变所有者

1.基本语法

chown [选项] [最终用户] [文件或目录]           (功能描述:改变文件或者目录的所有者)

2.选项说明

表7-20

选项

功能

-R

递归操作

3.案例实操

(1)修改文件所有者

[root@hadoop101 ~]# chown bambooJohn houge.txt

[root@hadoop101 ~]# ls -al

-rwxrwxrwx. 1 bambooJohn root 551 5月  23 13:02 houge.txt

(2)递归改变文件所有者和所有组

[root@hadoop101 xiyou]# ll

drwxrwxrwx. 2 root root 4096 9月   3 21:20 xiyou

[root@hadoop101 xiyou]# chown -R bambooJohn:bambooJohn xiyou/

[root@hadoop101 xiyou]# ll

drwxrwxrwx. 2 bambooJohn bambooJohn 4096 9月   3 21:20 xiyou

7.6.4 chgrp 改变所属组

1.基本语法

chgrp [最终用户组] [文件或目录]     (功能描述:改变文件或者目录的所属组)

2.案例实操

(1)修改文件的所属组

[root@hadoop101 ~]# chgrp root houge.txt

[root@hadoop101 ~]# ls -al

-rwxrwxrwx. 1 bambooJohn root 551 5月  23 13:02 houge.txt

7.7 搜索查找类

7.7.1 find 查找文件或者目录

find指令将从指定目录向下递归地遍历其各个子目录,将满足条件的文件显示在终端。

1.基本语法

find [搜索范围] [选项]

2.选项说明

表7-21

选项

功能

-name<查询方式>

按照指定的文件名查找模式查找文件

-user<用户名>

查找属于指定用户名所有文件

-size<文件大小>

按照指定的文件大小查找文件,单位为:

b —— 块(512字节)

c —— 字节

w —— 字(2字节)

k —— 千字节

M —— 兆字节

G —— 吉字节

3.案例实操

(1)按文件名:根据名称查找/目录下的filename.txt文件。

[root@hadoop101 ~]# find xiyou/ -name *.txt

(2)按拥有者:查找/opt目录下,用户名称为-user的文件

[root@hadoop101 ~]# find xiyou/ -user bambooJohn

(3)按文件大小:在/home目录下查找大于200m的文件(+n 大于  -n小于   n等于)

[root@hadoop101 ~]find /home -size +204800

7.7.2 locate快速定位文件路径

locate指令利用事先建立的系统中所有文件名称及路径的locate数据库实现快速定位给定的文件。Locate指令无需遍历整个文件系统,查询速度较快。为了保证查询结果的准确度,管理员必须定期更新locate时刻。

1.基本语法

locate 搜索文件

2.经验技巧

由于locate指令基于数据库进行查询,所以第一次运行前,必须使用updatedb指令创建locate数据库。

3.案例实操

(1)查询文件夹

[root@hadoop101 ~]# updatedb

[root@hadoop101 ~]#locate tmp

7.7.3 grep 过滤查找及“|”管道符

管道符,“|”,表示将前一个命令的处理结果输出传递给后面的命令处理

1.基本语法

grep 选项 查找内容 源文件

2.选项说明

表7-22

选项

功能

-n

显示匹配行及行号。

3.案例实操

(1)查找某文件在第几行

[root@hadoop101 ~]# ls | grep -n test

7.8 压缩和解压类

7.8.1 gzip/gunzip 压缩

1.基本语法

gzip 文件             (功能描述:压缩文件,只能将文件压缩为*.gz文件)

gunzip 文件.gz     (功能描述:解压缩文件命令)

2.经验技巧

(1)只能压缩文件不能压缩目录

(2)不保留原来的文件

3.案例实操

(1)gzip压缩

[root@hadoop101 ~]# ls

test.java

[root@hadoop101 ~]# gzip houge.txt

[root@hadoop101 ~]# ls

houge.txt.gz

(2)gunzip解压缩文件

[root@hadoop101 ~]# gunzip houge.txt.gz

[root@hadoop101 ~]# ls

houge.txt

7.8.2 zip/unzip 压缩

1.基本语法

zip  [选项] XXX.zip  将要压缩的内容         (功能描述:压缩文件和目录的命令)

unzip [选项] XXX.zip                                     (功能描述:解压缩文件)

2.选项说明

表7-23

zip选项

功能

-r

压缩目录

表7-24

unzip选项

功能

-d<目录>

指定解压后文件的存放目录

3.经验技巧

zip 压缩命令在window/linux都通用,可以压缩目录且保留源文件。

4.案例实操

(1)压缩 1.txt 和2.txt,压缩后的名称为mypackage.zip

[root@hadoop101 opt]# touch bailongma.txt

[root@hadoop101 ~]# zip mypackage.zip houge.txt bailongma.txt

adding: houge.txt (stored 0%)

adding: bailongma.txt (stored 0%)

[root@hadoop101 opt]# ls

houge.txt  bailongma.txt   houma.zip

(2)解压 mypackage.zip

[root@hadoop101 ~]# unzip mypackage.zip

Archive:  houma.zip

extracting: houge.txt

extracting: bailongma.txt

[root@hadoop101 ~]# ls

houge.txt  bailongma.txt   houma.zip

(3)解压mypackage.zip到指定目录-d

[root@hadoop101 ~]# unzip houma.zip -d /opt

[root@hadoop101 ~]# ls /opt/

7.8.3 tar 打包

1.基本语法

tar  [选项]  XXX.tar.gz  将要打包进去的内容           (功能描述:打包目录,压缩后的文件格式.tar.gz)

2.选项说明

表7-25

选项

功能

-c

产生.tar打包文件

-v

显示详细信息

-f

指定压缩后的文件名

-z

打包同时压缩

-x

解包.tar文件

3.案例实操

(1)压缩多个文件

[root@hadoop101 opt]# tar -zcvf houma.tar.gz houge.txt bailongma.txt

houge.txt

bailongma.txt

[root@hadoop101 opt]# ls

houma.tar.gz houge.txt bailongma.txt

(2)压缩目录

[root@hadoop101 ~]# tar -zcvf xiyou.tar.gz xiyou/

xiyou/

xiyou/mingjie/

xiyou/dssz/

xiyou/dssz/houge.txt

(3)解压到当前目录

[root@hadoop101 ~]# tar -zxvf houma.tar.gz

(4)解压到指定目录

[root@hadoop101 ~]# tar -zxvf xiyou.tar.gz -C /opt

[root@hadoop101 ~]# ll /opt/

7.9 磁盘分区类

7.9.1 df 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

df: disk free 空余硬盘

1.基本语法

df  选项       (功能描述:列出文件系统的整体磁盘使用量,检查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

2.选项说明

表7-26

选项

功能

-h

以人们较易阅读的 GBytes, MBytes, KBytes 等格式自行显示;

3.案例实操

(1)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root@hadoop101 ~]# df -h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sda2        15G  3.5G   11G  26% /

tmpfs           939M  224K  939M   1% /dev/shm

/dev/sda1       190M   39M  142M  22% /boot

7.9.2 fdisk 查看分区

1.基本语法

fdisk -l                  (功能描述:查看磁盘分区详情)

2.选项说明

表7-27

选项

功能

-l

显示所有硬盘的分区列表

3.经验技巧

该命令必须在root用户下才能使用

4.功能说明

(1)Linux分区

Device:分区序列

Boot:引导

Start:从X磁柱开始

End:到Y磁柱结束

Blocks:容量

Id:分区类型ID

System:分区类型

(2)Win7分区,如图7-4所示

图 7-4  Win7分区

5.案例实操

(1)查看系统分区情况

[root@hadoop101 /]# fdisk -l

Disk /dev/sda: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2610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005e654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6      2048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2              26        1332    10485760   83  Linux

/dev/sda3            1332        1593     209715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7.9.3 lsblk 查看设备挂载情况

1.基本语法

lsblk             (功能描述:查看设备挂载情况)

2.选项说明

表7-28

选项

功能

-f

查看详细的设备挂载情况,显示文件系统信息

7.9.4 mount/umount 挂载/卸载

对于Linux用户来讲,不论有几个分区,分别分给哪一个目录使用,它总归就是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唯一的文件结构。

Linux中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它在用一种叫做“挂载”的处理方法,它整个文件系统中包含了一整套的文件和目录,并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要载入的那个分区将使它的存储空间在这个目录下获得。

1.挂载前准备(必须要有光盘或者已经连接镜像文件

图7-6 挂载镜像文件

2.基本语法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功能描述:挂载设备)

umount 设备文件名或挂载点                  (功能描述:卸载设备)

3.参数说明

表7-29

参数

功能

-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dir

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4.案例实操

(1)挂载光盘镜像文件

[root@hadoop101 ~]# mkdir /mnt/cdrom/                   建立挂载点

[root@hadoop101 ~]#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  设备/dev/cdrom挂载到 挂载点 :  /mnt/cdrom中

[root@hadoop101 ~]# ll /mnt/cdrom/

(2)卸载光盘镜像文件

[root@hadoop101 ~]# umount /mnt/cdrom

5.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root@hadoop101 ~]# vi /etc/fstab

添加红框中内容,保存退出。

如图7-7所示

图7-7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7.10 进程线程类

进程是正在执行的一个程序或命令,每一个进程都是一个运行的实体,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并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

7.10.1 ps 查看当前系统进程状态

ps:process status 进程状态

1.基本语法

ps -aux | grep xxx         (功能描述:查看系统中所有进程)

ps -ef | grep xxx           (功能描述:可以查看子父进程之间的关系)

2.选项说明

表7-30

选项

功能

-a

选择所有进程

-u

显示所有用户的所有进程

-x

显示没有终端的进程

3.功能说明

(1)ps -aux显示信息说明

USER:该进程是由哪个用户产生的

PID:进程的ID号

%CPU:该进程占用CPU资源的百分比,占用越高,进程越耗费资源;

%MEM:该进程占用物理内存的百分比,占用越高,进程越耗费资源;

VSZ:该进程占用虚拟内存的大小,单位KB;

RSS:该进程占用实际物理内存的大小,单位KB;

TTY:该进程是在哪个终端中运行的。其中tty1-tty7代表本地控制台终端,tty1-tty6是本地的字符界面终端,tty7是图形终端。pts/0-255代表虚拟终端。

STAT:进程状态。常见的状态有:R:运行、S:睡眠、T:停止状态、s:包含子进程、+:位于后台

START:该进程的启动时间

TIME:该进程占用CPU的运算时间,注意不是系统时间

COMMAND:产生此进程的命令名

(2)ps -ef显示信息说明

UID:用户ID

PID:进程ID

PPID:父进程ID

C:CPU用于计算执行优先级的因子。数值越大,表明进程是CPU密集型运算,执行优先级会降低;数值越小,表明进程是I/O密集型运算,执行优先级会提高

STIME:进程启动的时间

TTY:完整的终端名称

TIME:CPU时间

CMD:启动进程所用的命令和参数

4.经验技巧

如果想查看进程的CPU占用率和内存占用率,可以使用aux;

如果想查看进程的父进程ID可以使用ef;

5.案例实操

[root@hadoop101 datas]# ps aux

如图1-161所示

图1-161 查看进程的CPU占用率和内存占用率

[root@hadoop101 datas]# ps -ef

如图7-8所示

图7-8  查看进程的父进程ID

7.10.2 kill 终止进程

1.基本语法

kill  [选项] 进程号           (功能描述:通过进程号杀死进程)

killall 进程名称                 (功能描述:通过进程名称杀死进程,也支持通配符,这在系统因负载过大而变得很慢时很有用)

2.选项说明

表7-31

选项

功能

-9

表示强迫进程立即停止

3.案例实操

(1)杀死浏览器进程

[root@hadoop101 桌面]# kill -9 5102

(2)通过进程名称杀死进程

[root@hadoop101 桌面]# killall firefox

7.10.3 pstree 查看进程树

1.基本语法

pstree [选项]

2.选项说明

表7-32

选项

功能

-p

显示进程的PID

-u

显示进程的所属用户

3.案例实操

(1)显示进程pid

[root@hadoop101 datas]# pstree -p

(2)显示进程所属用户

[root@hadoop101 datas]# pstree -u

7.10.4 top 查看系统健康状态

1.基本命令

top [选项]

2.选项说明

表7-33

选项

功能

-d 秒数

指定top命令每隔几秒更新。默认是3秒在top命令的交互模式当中可以执行的命令:

-i

使top不显示任何闲置或者僵死进程。

-p

通过指定监控进程ID来仅仅监控某个进程的状态。

3.操作说明

表7-34

操作

功能

P

以CPU使用率排序,默认就是此项

M

以内存的使用率排序

N

以PID排序

q

退出top

4.查询结果字段解释

第一行信息为任务队列信息

表7-35

内容

说明

12:26:46

系统当前时间

up 1 day, 13:32

系统的运行时间,本机已经运行1天

13小时32分钟

2 users

当前登录了两个用户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系统在之前1分钟,5分钟,15分钟的平均负载。一般认为小于1时,负载较小。如果大于1,系统已经超出负荷。

第二行为进程信息

表7-36

Tasks:  95 total

系统中的进程总数

1 running

正在运行的进程数

94 sleeping

睡眠的进程

0 stopped

正在停止的进程

0 zombie

僵尸进程。如果不是0,需要手工检查僵尸进程

第三行为CPU信息

表7-37

Cpu(s):  0.1%us

用户模式占用的CPU百分比

0.1%sy

系统模式占用的CPU百分比

0.0%ni

改变过优先级的用户进程占用的CPU百分比

99.7%id

空闲CPU的CPU百分比

0.1%wa

等待输入/输出的进程的占用CPU百分比

0.0%hi

硬中断请求服务占用的CPU百分比

0.1%si

软中断请求服务占用的CPU百分比

0.0%st

st(Steal  time)虚拟时间百分比。就是当有虚拟机时,虚拟CPU等待实际CPU的时间百分比。

第四行为物理内存信息

表7-38

Mem:    625344k total

物理内存的总量,单位KB

571504k used

已经使用的物理内存数量

53840k free

空闲的物理内存数量,我们使用的是虚拟机,总共只分配了628MB内存,所以只有53MB的空闲内存了

65800k buffers

作为缓冲的内存数量

第五行为交换分区(swap)信息

表7-39

Swap:   524280k total

交换分区(虚拟内存)的总大小

0k used

已经使用的交互分区的大小

524280k free

空闲交换分区的大小

409280k cached

作为缓存的交互分区的大小

5.案例实操

[root@hadoop101 bambooJohn]# top -d 1

[root@hadoop101 bambooJohn]# top -i

[root@hadoop101 bambooJohn]# top -p 2575

执行上述命令后,可以按P、M、N对查询出的进程结果进行排序。

7.10.5 netstat 显示网络统计信息和端口占用情况

1.基本语法

netstat -anp |grep 进程号    (功能描述:查看该进程网络信息)

netstat -nlp     | grep 端口号       (功能描述:查看网络端口号占用情况)

2.选项说明

表7-40

选项

功能

-n

拒绝显示别名,能显示数字的全部转化成数字

-l

仅列出有在listen(监听)的服务状态

-p

表示显示哪个进程在调用

3.案例实操

(1)通过进程号查看该进程的网络信息

[root@hadoop101 hadoop-2.7.2]# netstat -anp | grep 火狐浏览器进程号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20670  3115/firefox        /tmp/orbit-root/linc-c2b-0-5734667cbe29

unix  3      [ ]         STREAM     CONNECTED     20673  3115/firefox        /tmp/orbit-root/linc-c2b-0-5734667cbe29

unix  3      [ ]         STREAM     CONNECTED     20668  3115/firefox

unix  3      [ ]         STREAM     CONNECTED     20666  3115/firefox

(2)查看某端口号是否被占用

[root@hadoop101 桌面]# netstat -nlp | grep 20670

unix  2      [ ACC ]     STREAM     LISTENING     20670  3115/firefox        /tmp/orbit-root/linc-c2b-0-5734667cbe29

7.11 crontab 系统定时任务

7.11.1 crontab 服务管理

1.重新启动crond服务

[root@hadoop101 ~]# service crond restart

7.11.2 crontab 定时任务设置

1.基本语法

crontab [选项]

2.选项说明

表7-41

选项

功能

-e

编辑crontab定时任务

-l

查询crontab任务

-r

删除当前用户所有的crontab任务

3.参数说明

[root@hadoop101 ~]# crontab -e

(1)进入crontab编辑界面。会打开vim编辑你的工作。

* * * * * 执行的任务

表7-42

项目

含义

范围

第一个“*”

一小时当中的第几分钟

0-59

第二个“*”

一天当中的第几小时

0-23

第三个“*”

一个月当中的第几天

1-31

第四个“*”

一年当中的第几月

1-12

第五个“*”

一周当中的星期几

0-7(0和7都代表星期日)

(2)特殊符号

表7-43

特殊符号

含义

*

代表任何时间。比如第一个“*”就代表一小时中每分钟都执行一次的意思。

代表不连续的时间。比如“0 8,12,16 * * * 命令”,就代表在每天的8点0分,12点0分,16点0分都执行一次命令

-

代表连续的时间范围。比如“0 5  *  *  1-6命令”,代表在周一到周六的凌晨5点0分执行命令

*/n

代表每隔多久执行一次。比如“*/10  *  *  *  *  命令”,代表每隔10分钟就执行一遍命令

(3)特定时间执行命令

表7-44

时间

含义

45 22 * * * 命令

在22点45分执行命令

0 17 * * 1 命令

每周1 的17点0分执行命令

0 5 1,15 * * 命令

每月1号和15号的凌晨5点0分执行命令

40 4 * * 1-5 命令

每周一到周五的凌晨4点40分执行命令

*/10 4 * * * 命令

每天的凌晨4点,每隔10分钟执行一次命令

0 0 1,15 * 1 命令

每月1号和15号,每周1的0点0分都会执行命令。注意:星期几和几号最好不要同时出现,因为他们定义的都是天。非常容易让管理员混乱。

4.案例实操

(1)每隔1分钟,向/root/bailongma.txt文件中添加一个11的数字

*/1 * * * * /bin/echo ”11” >> /root/bailongma.txt

第8章 软件包管理

8.1 RPM

8.1.1 RPM概述

RPM(RedHat Package Manager),RedHat软件包管理工具,类似windows里面的setup.exe

是Linux这系列操作系统里面的打包安装工具,它虽然是RedHat的标志,但理念是通用的。

RPM包的名称格式

Apache-1.3.23-11.i386.rpm

8.1.2 RPM查询命令(rpm -qa)

1.基本语法

rpm -qa                        (功能描述:查询所安装的所有rpm软件包)

2.经验技巧

由于软件包比较多,一般都会采取过滤。rpm -qa | grep rpm软件包

3.案例实操

(1)查询firefox软件安装情况

[root@hadoop101 Packages]# rpm -qa |grep firefox

firefox-45.0.1-1.el6.centos.x86_64

8.1.3 RPM卸载命令(rpm -e)

1.基本语法

(1)rpm -e RPM软件包

(2) rpm -e --nodeps 软件包

2.选项说明

表8-1

选项

功能

-e

卸载软件包

--nodeps

卸载软件时,不检查依赖。这样的话,那些使用该软件包的软件在此之后可能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3.案例实操

(1)卸载firefox软件

[root@hadoop101 Packages]# rpm -e firefox

8.1.4 RPM安装命令(rpm -ivh)

1.基本语法

rpm -ivh RPM包全名

2.选项说明

表8-2

选项

功能

-i

-i=install,安装

-v

-v=verbose,显示详细信息

-h

-h=hash,进度条

--nodeps

--nodeps,不检测依赖进度

3.案例实操

(1)安装firefox软件

[root@hadoop101 Packages]# pwd

/media/CentOS_6.8_Final/Packages

[root@hadoop101 Packages]# rpm -ivh firefox-45.0.1-1.el6.centos.x86_64.rpm

warning: firefox-45.0.1-1.el6.centos.x86_64.rpm: Header V3 RSA/SHA1 Signature, key ID c105b9de: NOKEY

Preparing...                ########################################### [100%]

1:firefox                ########################################### [100%]

8.2 YUM仓库配置

8.2.1 YUM概述

YUM(全称为 Yellow dog Updater, Modified)是一个在Fedora和RedHat以及CentOS中的Shell前端软件包管理器。基于RPM包管理,能够从指定的服务器自动下载RPM包并且安装,可以自动处理依赖性关系,并且一次安装所有依赖的软件包,无须繁琐地一次次下载、安装,如图8-1所示

图8-1  YUM概述

8.2.2 YUM的常用命令

1.基本语法

yum [选项] [参数]

2.选项说明

表8-3

选项

功能

-y

对所有提问都回答“yes”

3.参数说明

表8-4

参数

功能

install

安装rpm软件包

update

更新rpm软件包

check-update

检查是否有可用的更新rpm软件包

remove

删除指定的rpm软件包

list

显示软件包信息

clean

清理yum过期的缓存

deplist

显示yum软件包的所有依赖关系

4.案例实操实操

(1)采用yum方式安装firefox

[root@hadoop101 ~]#yum -y install firefox.x86_64

8.2.3 修改网络YUM源

默认的系统YUM源,需要连接国外apache网站,网速比较慢,可以修改关联的网络YUM源为国内镜像的网站,比如网易163,aliyun等

  1. 安装wget, wget用来从指定的URL下载文件

[root@hadoop101 ~] yum install wget

  1. 在/etc/yum.repos.d/目录下,备份默认的repos文件,

[root@hadoop101 yum.repos.d] pwd

/etc/yum.repos.d

[root@hadoop101 yum.repos.d] cp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

.repo.backup

  1. 下载网易163或者是aliyun的repos文件,任选其一,如图8-2

[root@hadoop101 yum.repos.d] wget

http://mirrors.aliyun.com/repo/Centos-7.repo  //阿里云

[root@hadoop101 yum.repos.d] wget

http://mirrors.163.com/.help/CentOS7-Base-163.repo //网易163

图8-2

  1. 使用下载好的repos文件替换默认的repos文件

例如:用CentOS7-Base-163.repo替换CentOS-Base.repo

[root@hadoop101 yum.repos.d]# mv CentOS7-Base-163.repo   CentOS-Base.repo

  1. 清理旧缓存数据,缓存新数据

[root@hadoop101 yum.repos.d]#yum clean all

[root@hadoop101 yum.repos.d]#yum makecache

yum makecache就是把服务器的包信息下载到本地电脑缓存起来

  1. 测试

[root@hadoop101 yum.repos.d]# yum list | grep firefox

[root@hadoop101 ~]#yum -y install firefox.x86_64

第9章 克隆虚拟机

9.1 克隆

  1. 从现有虚拟机(关机状态)克隆出新虚拟机,右键选择管理=>克隆,如图9-1

图 9-1

  1. 点击下一步,如图9-2

图9-2

  1. 选择虚拟机中的当前状态,如图9-3

图9-3

  1. 选择创建完整克隆,如图9-4

图9-4

  1. 设置虚拟机名称及存储位置,如图9-5

图9-5

  1. 等等等……等待克隆完成,如图9-6,9-7

图9-6

图9-7

9.2 开机修改系统相关配置

注意: 使用root用户。

  1. 修改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 ,修改IP地址,如图9-8

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图9-8

  1. 修改 /etc/hostname ,修改主机名,如图9-9

vim /etc/hostname

图9-9

第10章 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

  1. 虚拟化支持异常情况如下几种情况

图10-1

图10-2

图10-3

图10-4

问题原因:宿主机BIOS设置中的硬件虚拟化被禁用了

解决办法:需要打开笔记本BIOS中的IVT对虚拟化的支持

图10-5

第11章 企业真实面试题

11.1 百度&考满分

问题:Linux常用命令

参考答案:find、df、tar、ps、top、netstat等。(尽量说一些高级命令)

11.2 瓜子二手车

问题:Linux查看内存、磁盘存储、io 读写、端口占用、进程等命令

答案:

1、查看内存:top

2、查看磁盘存储情况:df -h

3、查 看磁盘IO读写情况:iotop(需要安装一下:yum install iotop)、iotop -o(直接查看输出比较高的磁盘读写程序)

4、查看端口占用情况:netstat -tunlp | grep 端口号

5、查看进程:ps -aux

大数据技术之Linux相关推荐

  1. 大数据技术之 Linux 基础

    一.Linux 入门概述 概述 Linux 内核最初只是由芬兰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在赫尔辛基大学上学时出于个人爱好而编写的.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 ...

  2. 三、大数据技术之Linux下篇(linux学习)

    centos镜像地址 网易镜像: http://mirrors.163.com/centos/7/isos/ 搜狐镜像: http://mirrors.sohu.com/centos/7/isos/ ...

  3. 大数据技术学习之Linux学习

    大数据技术之Linux 学习目标: 了解Linux的发展历程(概述) VM虚拟机和Linux的安装 (熟练掌握) 掌握Linux的文件目录结构 熟练掌握Linux中的文本编辑器 - VI/VIM(重点 ...

  4. Linux之大数据技术(三):SecureCRT中文乱码解决方法

    大数据技术之SecureCRT中文乱码解决方法 6.3 SecureCRT中文乱码解决方法 1)重新查看会话,是否中文显示正常 2)依然无法正常显示中文,可能是由于Linux系统中默认的字符编码非UT ...

  5. 《Spark大数据分析:核心概念、技术及实践》大数据技术一览

    本节书摘来自华章出版社<Spark大数据分析:核心概念.技术及实践>一书中的第1章,第1节,作者穆罕默德·古勒(Mohammed Guller)更多章节内容可以访问云栖社区"华章 ...

  6. 大数据技术学习路线,有信心能坚持学习的朋友,从现在开始吧

    如果你看完有信心能坚持学习的话,那就当下开始行动吧! 推荐下我自己建的大数据学习交流群:199427210,群里都是学大数据开发的,如果你正在学习大数据 ,小编欢迎你加入,大家都是软件开发党,不定期分 ...

  7. 一篇文章详解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场景

    " 本文作者 陈睿 ,优知学院创始人 新技术.新趋势往往趋之若鹜却又很难说的透彻,希望这篇文章能让大家完整的理解什么是大数据:该篇包含:大数据.技术.场景应用以及大数据的岗位. 什么是大数据 ...

  8. gblfy大数据技术之安装CentOS系列

    gblfy大数据技术之安装CentOS系列 1检查BIOS虚拟化支持(可以先执行第二步,如果不支持再回来设置) 2新建虚拟机 3新建虚拟机向导 4创建虚拟空白光盘 5安装Linux系统对应的CentO ...

  9. axure9数据统计插件_WMDA:大数据技术栈的综合实践

    一.概述 WMDA是58自主开发的用户行为分析产品,同时也是一款支持无埋点的数据采集产品,只需要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加载一段SDK代码,即可采集全量.实时的PC.M.APP三端以及小程序的用户行为数据. ...

最新文章

  1. 模型加速--LCNN: Lookup-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2. 策略模式优化过多的IF ELSE
  3. 大数据学习——虚拟机准备(改主机名)
  4. java包名和类名可以一样吗_Java入门第三课:Java基本语法
  5. NASA的10条代码编写原则
  6. 【概念的辨异】—— ISO C 与 POSIX C(C standard library 与 C POSIX library)
  7. vivo手机如何开启云服务器,怎么开启vivo手机中的云服务自动备份功能
  8. 苹果笔记本适合什么人 中国Mac电脑用户的8个事实
  9. xp计算机设置密码6,如何设置开机密码_xp系统电脑设置开机密码的方法 - 驱动管家...
  10. weblogic启动慢原因
  11. Linux回到桌面快捷键
  12. linux 添加sbit权限,Linux特殊权限SUID、SGID、SBIT
  13. WPF 逻辑树和可视化树
  14. 如何消除你的情绪、戾气与恶念
  15. 用JQuery写一个斗地主发牌器
  16. supervisor原理及如何使用
  17. 佐治亚理工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2020年佐治亚理工学院排名TFE Times美国最佳计算机科学硕士专业排名第6...
  18. 大数据、大地图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_孙世友
  19. 开源操作系统下\bin文件和\lib的区别
  20. 李雅普诺夫方程以及MATLAB函数求解

热门文章

  1. matplotlib+basemap画出标记地图
  2. socket中pack 和 unpack 的使用
  3. vi 怎么 保存, 退出编辑
  4. 有趣的MATLAB小程序
  5. 提高PPT转PDF或汇出图片的解析度
  6. Android Material Component:工具栏与DisplayCutout
  7. AI实战:垂直领域问答机器人QA Bot常见技术架构
  8. 如何快速画出霍夫曼树
  9. 猿人学第一题超详细-JS逆向过程
  10. 最佳免费Android应用程序以及如何自行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