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作者:张哲源 陕西省西安中学

【摘要】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诱导多能干细胞(iPS)技术作为“崭露头角的新星”开始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近十几年来,iPS
技术发展迅速 , 不断有新成果产生 , 大大推动了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但目前有关 iPS 技术的研究更多还停留在理论或动物实验阶段 ,
且其他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 该技术若想真正被应用于临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 iPS 技术的概念、原理出发 , 总结该技术的
发展及应用 , 将对 iPS 技术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予以分析 , 以推动该技术的临床应用 , 使之更好地造福人类。
【关键词】 iPS 技术 细胞重编程 胚胎干细胞

2007 年 11 月 , 美日两国科学家分别独立宣布成功研究
出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方法 , 自此
iPS 技术研究迅猛发展 , 成果不断涌现。iPS 细胞作为一种胚
胎干细胞替代品 , 它不仅具有胚胎干细胞的相似功能,而且
巧妙地避免了胚胎干细胞研究所面临的许多问题,如伦理和
法律问题。它的出现无疑为国际干细胞项目的进一步研究扫
清了障碍 , 大大推动了相关医疗技术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
中重编程细胞的成功率极低 , 例如 , 在山中伸弥对小鼠的实
验中 , 将小鼠体细胞重编程为诱导性多能性干细胞的成功率
仅为 0.01-0.1%。且在重编程过程中基因组插入的方法限制
了转录因子的使用 , 目标细胞基因组因为插入了外源基因 ,
因此目标细胞基因组面临突变风险 , 如何准确诱导 , 这是一
大挑战。此外还有一些重编程因子是致癌基因 , 在重编程过
程中仍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 所以在临床应用中如何防止细
胞癌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iPS 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技术 ( 简称 iPS 技术 ) 指将已分化细
胞重编程为一种重新获得干性的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形态的细
胞新兴技术,它使用病毒载体将特定转录因子转入诱导细胞
中进行重新编程,从而获得 iPSC, 使其再次获得多向分化及
自我更新的能力。
iPS 细胞生成主要依赖于诱导基因。例如,Oct-3/4 基因
家族和 Sox 基因家族的某些成员已被科学家鉴定为参与诱导
过程的关键转录调控因子 , 实验表明 , 在诱导过程中缺少它
们 , 诱导将无法进行。此外 , 如 KLF 家族成员 (KLF1,KLF2,
KLF4 和 KLF5),Myc 家 族(c-myc,L-myc,N-myc),
Nanog 基因和 LIN28 基因也被科学家们证实为可以提高诱导
效率的因素。

如图 1 所示为猪成纤维细胞经病毒转染重编程为 iPS 细
胞过程 , 分别于第 0、2、3、4 天对细胞做了相应处理 , 在病毒转染重编程作用下 , 历经 15 天细胞形态逐步改变 , 脱分化形成 iPS 细胞。

图 2 所示为通过重编程简单的体细胞获得
iPS 小鼠的整个过程,经重编程因子的诱导,体细胞被重编
程为 iPS 细胞。将得到的 iPS 细胞注射到小鼠囊胚或者 4 倍
体囊胚中 , 后移植入母体子宫内 , 可获得嵌合体或 iPS 小鼠。
图 1 将猪体细胞重编程为 iPS 细胞过程 [1]
(猪的原代成纤维细胞在病毒转染前的形态 ;B. 在病毒
转染 6 天后猪成纤维细胞形态的改变 ;C. 病毒转染 13 天后形
成类 ES 型 iPS 细胞群 )

二、iPS 技术的发展
iPS 技术基于三项主要研究,即核转移引起的重编程,
初级调节因子和胚胎干细胞技术。科学家们结合了三项主流
研究,并假设体细胞重编程回到胚胎状态是卵母细胞和胚胎
干细胞中许多因素的组合,并且在此基础上成功验证了它们。
iPSC 的 4 个关键因子 , 分别是 Oct4、Sox2、Kif4 和 c-Myc。
山中伸弥研究团队于 2006 年首次合成 iPSC。他将几种
胚胎干细胞中尤其重要的基因 , 经逆转录病毒转染小鼠成纤
维细胞进行基因重编程 , 并对处理后所得的细胞进行阳性筛
选。实验中对诱导多能干细胞起关键作用的 4 个基因被成功
分离出 :Oct-3/4、SOX2、c-Myc 和 Klf4。目标细胞在 Fbx15+
细胞经抗性筛选后被分离出 , 所得 iPS 细胞系表明 , 与胚胎干细胞系初始模式相比 , 此种以成纤维细胞作为原料重编程
得到的诱导多能干细胞 DNA 甲基化出现错误 , 无法在发育胚
胎中形成可用嵌合体。
2007 年 6 月 , 有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可以被成功编码成
iPS 细胞 , 甚至形成可用的嵌合体。有学者将小鼠成纤维细
胞通过逆转录病毒重新激活内源性多能因子从而成功将其诱
导成 iPS 细胞系 , 但诱导过程中研究人员挑选了与之前不同
的标记基因 ( 胚胎干细胞中的重要基因 Nanog), 以取代 Fbx15
基因。实验人员对 DNA 甲基化模式和可用嵌合体的研究结
果表明 ,Nanog 基因也是决定细胞多能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中伸弥在当年 11 月成功将人体成纤维细胞诱导成多能干
细胞 , 他在实验中利用的 4 个关键基因是 OCT3/4、SOX2、
KLF4, 和 c-Myc。而同样成功地完成这个实验汤姆森团队使
用四个关键基因:OCT4,SOX2,NANOG 和 LIN28。其所使
用的转染载体是慢病毒。
2008 年 ,Meltonetal 发现使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
抑制剂丙戊酸相对于山中伸弥的传统转录因子方法可以
将重编程效率提高近 100 倍。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化合物
可以像转录因子 c-Myc 一样引起细胞信号通路。出自于
对 Sox2 基因的模仿才有了此种相同类型的补偿机制 ,2008
年 ,BIX-01294 抑制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HMT) 被结合在质膜
上激活的钙离子通道以提高重编程效率。 [3]
2009 年,有学者证明利用药物样化合物可以代替重编程。
例如 , 利用纯化蛋白同样可将成体细胞重编程为胚胎样细胞 ,
这样同时也绕开了基因组的插入问题。他在实验中总结出
ALK5 抑制剂和 MEK 抑制剂两个化合物的组合使用可以使成
纤维细胞诱导分化为 iPS 细胞的过程更有效。同时,研究证
实胚胎干细胞特异 microRNA 分子的表达,也能以通过作用
下游的 c-Myc 基因的方式来提高多能干细胞诱导效率。[3]
但 Morrisey 研究小组通过对 microRNAs 在肺发育过程中的作
用的研究推测 microRNA 的使用有阻断山中伸弥发现的 4 个
转录因子的表达的可能。
三、iPS 技术的应用
3.1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中的应用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这类神经退行性疾病 , 诱导多能干细
胞的诱导原材料来源更加稳定 , 在将其植入人体时不会产生
大的免疫排斥反应 , 且在使用过程中有效避免了伦理问题 ,
因此诱导多能干细胞代替其他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阿尔茨海
默病是更好的选择。在 iPS 技术应用对象上选取小鼠脑膜细
胞,因其分泌 iPS 技术关键因子 Sox2 的含量较高 , 更有利于
诱导进程。[4] 小鼠脑膜细胞衍生的 iPS 细胞对胚胎干细胞具
有相似的神经原性能力。
3.2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诱导多能干细胞对心梗和心肌缺血后引发的损伤有修复
作用 , 但目前多集中于动物实验。例如,雷叶等人制备猪的
心肌损伤模型,将人源诱导的心肌细胞,内皮细胞和平滑肌
细胞注入猪的心脏。结果表明,这三种细胞除定植于猪心脏
外,还显著改善了猪心脏的功能,且无不良反应。
研究表明,iPSCs 来源的心肌细胞也可用于小分子,天
然产物和生物活性成分的药效学评估。Jung 及其团队研究发
现 , 能与 RYR2 的氨基酸末端相互作用的 Dantrolene,对源自 iPSC 的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5] iPSCs 的药物筛
选模型还可以允许与疾病表型相关的人类细胞更早地参与活
性药物的筛选,从而可以更快速和更好地发现它们。药物不
良反应。在临床应用前使用患者 iPSC 分化的心肌细胞可以
提高靶向筛选的效率,有助于药物筛选。
3.3 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疾病建模中的应用
科学家们可以运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自由地任意获取
某特定组织的细胞类型 , 绕过人源组织和原代组织的依赖 ,
使其感染所要研究的病症 , 从而在培养皿中控制住疾病的发
展过程 , 对该病症的发病机制 , 及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 提供新
的数据 ; 也可以在疾病模型上进行新型药物治疗并获取有效
的治疗结果数据,例如使用 iPSC 建立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模
型,首先将患者的体细胞(主要是皮肤衍生的成纤维细胞)
诱导入 iPSC; 然后,iPSCs 分化为心肌细胞,其具有患者的遗
传特征和对患者疾病表型的响应能力。用于疾病建模的 iPSC
方法的目的是使用这种细胞培养的疾病模型来筛选和鉴定新
药物,以有效治疗或预防疾病。例如,科学家已经成功建立
了脊髓性肌萎缩和家族性自主神经紊乱的可诱导多能干细胞
系,而这些诱导的多能干细胞系已经对该病的发病机制提供
了新的有效数据。
iPSCs 技术的出现为这些疾病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病理
学模型,加深了人们对这些疾病的认识,同时避免了科研工
作者对人源心肌组织和原代心肌细胞的依赖。
四、总结与思考
iPS 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 , 它的出现在医学史及生物
学史上均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但在该技术发展初期 , 它所
表现的低成功率 , 低制备效率及方法单一等问题阻碍了其发
展。随着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 ,iPS 细胞的制取方法越来越多
样化 , 制取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iPS 技术所具有的优势日益凸
显。
事实证明,iPS 技术的发展前景是极为广阔的 , 这在临
床医学及疾病分析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治疗神经退行
性疾病,修复受损组织,进行有效疾病模型制作,该技术在
这些方面都体现出了极大的优势。它近乎完美的避开了诸多
道德伦理及法律问题 , 适用于多种细胞类型 , 对组织修复或
疾病治疗效果显著 , 大大推进了临床医学及生物学的进一步
发展。但其存在的低成功率 , 高致癌风险及如何准确诱导等
问题依然存在 , 依然亟待我们去解决。
对于 iPS 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科学界尚未给出明确答
案,但个人认为 iPS 技术日后有所突破,可从以下几个角度
展开:
(1)对于制取 iPS 细胞时所处的微环境的研究。对影
响 iPS 细胞制取原因的研究 , 我们不应只停留在其内部 , 更
要去注意制取时所处的微环境对制取所得细胞的影响 , 从而
找出最适合 iPS 细胞制取的环境 , 以此提高制取的效率和制
取所得细胞的质量。可设置如下实验 : 选取表面光滑的 iPSC
培养平台和带有沟槽的 iPSC 培养平台 , 并设置不同的沟槽梯
度将猪成熟体细胞用作培养平台的原料,并通过逆转录病毒
转染进行重编程。实验时控制变量 , 选取相同光滑度的平台 ,
设置不同温度梯度 ; 或设定相同温度环境 , 用沟槽宽度梯度
来确定最佳制备条件 , 从而得出适宜 iPSC 培养的培养平台底表面形态与温度。
(2)对 iPS 技术实施细胞及目标所得细胞源类型进行
比对分析 , 寻找它们之间的共性特点与不同点 , 在技术具体
实施过程中刻意保护其共性点 , 而使其不同点向目标所得细
胞源类型趋同化。比如可以对猪成熟体细胞与猪的胚胎干细
胞或多能干细胞的显微物理结构进行对比 , 对二者细胞内所
含物质及物质组成进行对比 , 从而得出两种细胞的共性特点
与不同点。
(3)对 iPSC 培养制取时 , 要对其基本发生原理机制及
各阶段变化进行透彻了解。比如 , 在逆转录病毒通过转染对
猪成熟体细胞进行重编程的过程中 , 每 6 个小时对样本部分
进行观察 , 观察其物理显微结构 , 并分析其化学组成。最终
在培养制取完成后 , 将观察数据汇总 , 对数据进行处理 , 看细胞在重编程不同时期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 从而分析细胞重编
程的根本原理机制。
(4)当今人们尚未将 iPS 技术大规模进行临床应用 , 其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今的 iPS 技术仍存在着制备效率低 , 使
用风险大等问题。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 , 我们不能只把眼光
放在该技术的进一步拓展上 , 而是更注重该技术的实用性 ,
在临床应用方面尽快进行技术优化改进。可以运用特定化学
分子导入等方法提高重编程效率 , 同时可以应用药物样化合
物等技术尽量避开致癌基因的导入 , 从而缩小使用风险。
iPS 技术的发展是极为迅速的 , 短短十几年实现了很多
技术突破 , 虽然该技术仍存在诸多问题 , 但我相信 , 随着科
技的进一步发展和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 , 这些困难终将被克
服 ,iPS 技术也将会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 更好地为人类所用。

参看文献:
[1] 成德 , 雷蕾 , 卢智娟 , 李珍 , 王华岩 .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 的诱导培养与鉴定 [J]. 生物工程学报 ,2010,26(04):421-430.
[2] 康岚 , 陈嘉瑜 , 高绍荣 . 中国细胞重编程和多能干细胞研究进展 [J]. 遗传 ,2018,40(10):825-840.
[3]iPS 技术的研究历程与应用盘点
[4] 刘晓峰 , 吴迪 , 吴岩 . 干细胞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现状及未来 [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17(40):7132-7137.
[5] 刘天龙 , 刘晶 , 肖宁 , 刘小雷 , 陈敬洲 . 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Cs) 在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J].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
志 ,2016,16(06):1937-1939.

ips细胞库:
















ips细胞的应用前景论文和IPS细胞目录相关推荐

  1. Nucleofector细胞转染技术专题 | 写在细胞转染实验之前

    前言 转染是将目的DNA.RNA或蛋白转入到细胞中以评估他们在细胞水平的功能,影响基因或是表型的能力.这使得我们可以研究新的基因和评估他们对细胞内源基因的表达或其他细胞功能的影响.有时候,我们也会直接 ...

  2. 细胞亚器互作之细胞代谢调节液泡与线粒体的接触位Cellular Metabolism Regulates Contact Sites between Vacuoles and Mitochondria

    细胞亚器互作之细胞代谢调节液泡与线粒体的接触位(Cellular Metabolism Regulates Contact Sites between Vacuoles and Mitochondri ...

  3. 细胞污染及污染源排查与细胞传代、冻存

    17号给SY5Y换液,细胞密度大概在40-50,18号下午观察到SY5Y略显浑浊且有炫富小黑点,未在意.19号上午再次观察发现溶液浑浊显现为浑白色,并伴有热烈酸腐味道.镜下观察绝大多数细胞脱离底壁悬浮 ...

  4. 【实验技术笔记】细胞表型检测之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 + transwell实验)

    文章目录 1. 细胞迁移 2. 检测细胞迁移:细胞划痕实验 3. 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 实验 1. 细胞迁移 细胞迁移 (cell migration):是多细胞生物发育和存活关键的生物学 ...

  5. 发光细胞:小鼠活体成像工具细胞原理于应用实例

    原理:小鼠活体成像是科学研究和药物研发的常用方法.进行此实验的前提是必须要有能稳定表达发光基因的细胞.常用的发光基因包括萤火虫萤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Fluc).绿色荧光蛋白( ...

  6. 一个在DOS下处理中文和长名字目录和文件的程序(原创)

    在DOS下,操作中文目录名和文件名一直是个头疼的问题,如果遇到名字特别长的目录名,则更是困扰,这个程序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就是:不知道文件属性的操作. #  file name  ...

  7. 诱导产生iPS细胞的几种方法

    推荐阅读: 1.ips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综述 2.iPS细胞重编程实验相关实验材料 现在有几种新的方法可以诱导产生诱导多潜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

  8. iPS细胞的最新应用

    推荐阅读: 1.ips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综述 2.iPS细胞重编程实验相关实验材料 iPS细胞在治疗血液疾病的应用 Xu等将iPS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前体细胞,然后移植到患有血友病小鼠的肝脏中,使病 ...

  9. 日本使用ips细胞制作“类器官”的最新进展

    推荐阅读: 1.2020年ips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进展综述 2.iPS细胞重编程实验相关实验材料 培养细胞和制造以毫米为单位的"迷你器官"的技术正在传播.它能够重现一些接近真实器官 ...

最新文章

  1. 图像配准----Harris算子
  2. Hyperledger Fabric Rest API服务开发教程【含源码】
  3. 计算机与人脑_看!自行车成精了...清华网红自行车:拥有“类人脑芯片”,可无人驾驶...
  4. HarmonyOS之应用开发的电话服务与蜂窝网络
  5. JavaWeb学习总结(十二):Session
  6. 数据库SQL语言从入门到精通--Part 4--SQL语言中的模式、基本表、视图
  7. X264电影压缩率画质
  8. 修改Linux主机名和IP
  9. 刚从 Nova 生出来的 Placement 是什么东西?
  10. 适合社会化制造的设计
  11. redis安装之yum安装
  12. android设备当广告屏使用方法,Android手机与电视无线HDMI同屏器使用教程
  13. SPSS篇—卡方检验
  14. Java摇骰子比大小_android 摇骰子比大小app源码
  15. python123高次方程求根_1.1方程求根之二分法
  16. eSPI自学笔记(二):Perpheral Channel与Subtractive Decode
  17. 如何部署SSM框架(Spring+SpringMVC+MyBatis)到SAE(新浪云服务器)图文教程
  18. 微信小程序应用安全分析及设计
  19. php7.2.3下载,最新PHP编程软件v7.3.2.0 官方版下载地址电脑版-锐品软件
  20. 560套Axure低保真原型打包下载!各行各业产品经理、交互设计师必备资源库!!!

热门文章

  1. 免费复制百度文库字文本的方法, read模式
  2. 通过高德地图API获得某条道路上的所有坐标用于描绘道路
  3. 求助:电压跟随器的输入电压问题
  4. 专业名词解释 - DNS,A记录,子域名,CNAME别名,PTR,MX,TXT,SRV 记录,TTL
  5. 黑中介的天堂,乱象丛生的租房APP
  6. Flink一站式平台 StreamX 1.2.2 正式发布, 迄今最稳定可用版本
  7. arrays.sort()
  8. java创建画板_java画板的设计和创建
  9. Orcale语句大全
  10. 第一批组团去太空旅游的人,不是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