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知识
1.1计算机网络知识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就是采用通信手段,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若干台计算机有机地连接起来的一个复杂系统,这个复杂系统可用来实现通信交往、资源共享或协同工作等目标。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其发展可分为4代:
◆第一代的计算机网络实际上是指以单台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也称之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第二代的计算机网络简称为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它把一个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大部分
◆第三代网络指的是开放式标准化的网络,目前存在着两种占主导地位的网络体系结构TCP/IP和OSI体系结构
◆第四代网络是目前正在探讨与发展中的网络结构
功能:
计算机网络具备3大基本功能:
 通信交往,即计算机用户之间的相互通信与交往
 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与信息资源
 协同工作,即计算机之间或计算机用户之间的协同工作
分类:
计算机网络根据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 按地理区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互联网(Internet)
 按信息传输技术分类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 按网络传输信息所采用的物理信道可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 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可分为公用网和专用网
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树形网、完全连接网、交叉环形网以及不规则网。
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设备、通信线路(通信介质)以及数据和信息资源组成。
另外,也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通信子网负责网络信息的传输而资源子网负责信息的处理。例如,对于局域网而言,资源子网是由LAN中的各台计算机(服务器和客户机)及其外部设备组成,而通信子网则是由传输介质、网卡和网络其他连接设备组成。
1.2网络协议和架构模型:
  网络协议(有时也称为通信协议)是指在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必须遵循的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网络协议必须遵循标准化的体系结构,目前主要有ISO的OSI标准和TCP/IP协议组标准。
 ISO OSI/RM层次模型
  在OSI/RM层次模型中,把网络协议规定成7层模型。
  I. 物理层
   给出了一个通信信道的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的二进制数据流(也称比特流)时的协议。
  II. 数据链路层
  给出了把二进制数据流划分成数据帧,并依照一定规则传送与处理的协议。
  III. 网络层
  把数据帧划分成更小的“分组”,规定分组的格式,给出使分组经过通信子网正确的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协议。网络层是控制通信子网正常运行的协议,它提供两类典型的数据分组传送服务方式。
 数据报(datagram):也称为无连接的网络服务,适宜于传送短的报文,传送速度快。
 虚电路(virtual circuit):是基于连接的网络服务,类似于电话系统的通话。
  IV. 运输层(传输层)
  根据高层用户的请求建立起有效的网络通信连接,处理端到端之间通信的差错控制、恢复处理和流量控制问题,也可以方便的撤消与拆除网络连接。
  V. 会话层
  允许不同主机上的各种进程之间进行会话。
  VI. 表示层
  为应用层提供传输的信息在表示方面的规则与协议。
  VII. 应用层
  为各类不同的网络应用提供使用网络环境的手段,具体规定了在用户级别需要的、带有通信任务的许多常用信息服务的规则和协议。
  TCP/IP协议组
  TCP/IP协议组,也称因特网协议组,共有5层结构。
  I. 物理层
  II. 数据链路层
  III. 网络层
  用来方便的连接各种通信子网,负责路由选择合适的通信节点,使数据能从源主机发往目的地主机。其中有IP协议、ICMP(网际控制报文)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等。
  IV. 传输层
  只存在于主机之间,提供主机之间进程与进程的有效数据传输。其中有TCP协议与UDP协议。
  V. 应用层
  提供了各种应用程序使用的协议,如FTP、HTTP等。这里的应用层对应ISO/RM的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1.3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是实现网络通信的有关协议以及为网络中各类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软件的集合,其主要目标是使用户能通过网络上各个计算机站点去方便而高效地享用和管理网络上的各类资源。
  网络操作系统除了具有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等基本的操作系统功能,还必须具有如下两大功能。
 通过实现各类网络通信协议,提供可靠而有效的网络通信交往能力。
 通过实现各种网络命令、实用程序和应用接口,向各类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功能,使用户能根据其规定的权限去使用相应的网络资源。
  目前最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是UNIX、Linux、Windows NT Server、Novell Netware。
   Novell Netware
  也被称为Novell网。其主要特征是:
 对文件与目录进行集中管理,提供目录服务与帐户管理服务
 主要采用文件级传输信息的方式工作,并以优化方式配置和管理最重要的硬盘资源内容
 具有相对完善的一批安全性措施,包括:卷/目录/文件的管理,帐户与计费管理,用户权限、文件/目录属性限制,用户登录的站点与  时间限制等,都可以由LAN中的网络管理员进行统筹规划与管理
 提供了一类开放式的网络软件使用、安装与开发环境
 提供了共享打印服务
 对硬盘与系统采取了较多的可靠性措施
Microsoft Windows NT Server
即NT网络。1993年推出NT系统,2000年后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其主要特征是:
 非常适合作为企事业单位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的支持,构成客户机/服务器应用系统
 提供了域模型工作方式和工作组模型工作方式
 具有相当友善的用户使用界面
 具有相当良好的开放性
 支持多种文件系统
 采用用户登录环境文件(profile)和信任关系来加强集中管理资源和集中管理用户环境与权限
提供有一批改进网络可靠性与安全性的措施
UNIX
UNIX系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系统平台,它重点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文件管理
 在网上管理用户程序的分布与执行
 网络内点到点的邮件传送和文件传输
 网络内非本地的打印输出服务
1.4局域网技术
基本特征
局域网的基本特征是:
 网络的所有物理设备分布在半径不超过半公里的有限地理范围之内
 整个网络由同一个组织或机构所拥有
 在局域网中可实现相当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 网络连接相当规整,有严格的标准可遵循
网络设备:主要有网卡、集线器Hub、重发器、网桥和交换机等设备。
◆网卡(也称网络适配器)
它与其驱动程序事实上已基本实现了网络协议中低两层的功能。
◆集线器Hub
物理层协议级的互联设备,将多个站点互联起来,也允许将多个网段连到同一个Hub。
◆重发器(也称中继器或转发器)
一种在物理层上互联网的小设备,用于放大增强信号并进行转发以保证信号可靠传输。它连接的两个网段必须是同一种类型的LAN。
◆网桥(也称桥接器)
一种在数据链路层把网段互相连接起来的设备。在网桥中可以进行两个网段之间的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转换。
◆交换机(也称为交换器)
用来在LAN中互连多个网段,并可进行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转换。
传输媒体:主要采用3大类传输媒体,即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双绞线
一种使铜质导线相互之间按一定扭矩绞合在一起的传输媒体,类似于室内电话线。
◆同轴电缆
在LAN中主要采用细缆(适用于短距离、较少站点)和粗缆(适用于较长距离或较多站点)。
◆光纤
由单根玻璃纤维纤心、纤心的包层和塑料保护涂层所组成。按光在光纤中的传播方式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类。
协议标准和主要的媒体访问控制方式:
在LAN标准中主要关心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网络标准。目前LAN有十几个协议标准,统称为ISO8802标准(或IEEE802标准)。
当前使用最广泛的LAN是以太网(ISO802.3)(Ethernet),也称为CSMA/CD总线网。其主要特征是所有LAN中的站点本质上都连接在一条公共的总线上以广播方式通信,采用带有冲突检测(CD)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的媒体访问控制原理进行。
另外还有令牌环网(802.5)、令牌总线网(ISO802.4)快速以太网、FDDI光纤网和ATM交换式LAN等LAN构建方式。
1.5广域网技术
基本特征
广域网的基本特征是:
 网络中信息的传输距离相对很长,涉及到对远程计算机的存取和访问
 通常分属于多各单位或部门所有,资源子网中的各类资源与通信子网分别由各自管辖与负责
 长距离通信线路上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一般在几十kbit/s至2Mbit/s的数量级之间
 网络的相互连接结构通常不规整

数据通信:指的是通过通信信道在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与信息的收集、传输、交换或重新分布的一个过程。
数据通信涉及到以数字形式或者模拟形式发送数据与接收数据这两个主要环节。
数据交换一般有3中基本方式
 电路交换
 报文交换
 分组交换
网络接入技术
家庭、小型商务或小规模应用的主要接入技术:
I. 普通电话公用网的接入
II. ISDN接入,即窄带的综合业务数字网服务
III. ADSL接入,即是非同步数字用户环路接入技术
IV. Cable MODEM接入,即采用电缆调制解调器在有线电视电缆上将数据进行调制
V. 低轨道卫星网接入
面向大型单位与组织机构至ISP(指通信子网)的接入技术
I. X2.5公用分组交换网接入(最大传输速率是64Kbps)
II. 帧中继接入采用租用专线方式,是一种高速流水线方式的分组交换技术
III. 光纤接入
路由器和网关
路由器(router)是实现网络层互连的设备,在OSI标准中称为中间系统。这是一种应用相当广泛的提供网络服务的设备。路由器的本质特征是:提供网络层的互连,具有路由选择功能与流量控制能力。
网关(gateway)也成为信关,实质上是通信服务器。这是一种相当复杂的在应用层进行网络互连的设备,可以用来连接异种网络(包括不同的各类网络操作系统),实现网络之间协议的转换,因此有时也专门称为协议转换器。
1.6 Internet/Intranet/Extranet
Internet
Internet的中文名称为因特网,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
Internet提供的服务有:
 远程登录telnet——TELNET协议
 文件传输ftp——FTP协议
 电子邮件E-mail——SNMP协议
 网络新闻news——NNTP协议
 以菜单方式浏览信息Gopher
 按内容自动查找WAIS
 全球范围的超媒体信息浏览服务WWW
Internet采用的是TCP/IP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加入Internet的任何网络都必须支持TCP/IP,即在互联网层采用IP协议,在传输层采用TCP(或UDP)协议。Internet的应用层协议很多,常见的有:
 TELNET远程登录协议
 FTP文件传输协议
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DNS域名服务协议
 NSP名字服务协议
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连接到Internet上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用数字表示的Internet地址称为IP地址。IP地址含有四个字节,32个二进制位,其分为5类(A类、B类、C类、D类和E类),一般使用的仅为A、B、C三类。为了便于记忆,采用域名来识别Internet上的计算机。
Intranet
Intranet又称内联网,它是把 Internet技术应用于企业局域网的产物,也是汲取了Internet和企业局域网两者长处而有机的的组成的新型企业网络。
Intranet采用Web技术和HTTP、SMTP、FTP、SNMP、DNS等一系列公开协议标准作为企业网构建时的基本技术,在企业LAN的基础上增加了Web Server、Mail Server、FTP Server和DNS Server等主要软硬件设施,构成完整的Intranet网络。
Extranet
Extranet又称外联网,即企业外部网,是Intranet概念的进一步延伸与扩展。它把Intranet构建的技术应用到了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络互联上,成为企业之间合作的纽带或桥梁。
构建Extranet所采用的技术与Intranet基本一样,即以Web技术、通信互联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但需要考虑外部企业与外部用户的访问需求及相关的安全保证。
1.7 C/S与B/S结构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模式,简称C/S模式,这是当前最流行的网络架构形式,也是网络应用的重要方式。
从体系架构来看,C/S模式又分为两层和三层模式。
◆两层模式
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来看,在LAN上采用C/S模式,至少拥有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为各台工作站存取公共数据提供后援支持。把应用任务中的程序执行内容划为两部分:与数据库存取有关的部分由数据库服务器承担,与应用的人机界面处理、输入/输出或一部分应用的逻辑功能等有关的部分由客户端、工作站承担。
◆三层模式
即客户机-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层。
I.客户机实体内驻留用户界面层软件,负责用户与应用之间进行对话的任务。
II.应用服务器实体内存放业务逻辑软件,用来响应客户机的请求,完成相应的业务处理或复杂计算任务。
III.数据库服务器实体内驻留数据库服务层软件,用来执行应用层发送来的数据库操作任务,任务完成后逐层返回给客户机上的用户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B/S是Brower/Server的缩写,客户机上只要安装一个浏览器(Browser),如Netscape Navigator或Internet Explorer,服务器安装Oracle、Sybase、Informix或 SQL Server等数据库。浏览器通过Web Server 同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
C/S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客户端PC的处理能力,很多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对应的优点就是客户端响应速度快。缺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只适用于局域网。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移动办公和分布式办公越来越普及,这需要我们的系统具有扩展性。这种方式远程访问需要专门的技术,同时要对系统进行专门的设计来处理分布式的数据。
客户端需要安装专用的客户端软件。首先涉及到安装的工作量,其次任何一台电脑出问题,如病毒、硬件损坏,都需要进行安装或维护。特别是有很多分部或专卖店的情况,不是工作量的问题,而是路程的问题。还有,系统软件升级时,每一台客户机需要重新安装,其维护和升级成本非常高。
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一般也会有限制。可能适应于Win98, 但不能用于win2000或Windows XP。或者不适用于微软新的操作系统等等,更不用说Linux、Unix等。
B/S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只要能上网,再由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使用了。甚至可以在线申请,通过公司内部的安全认证(如CA证书)后,不需要人的参与,系统可以自动分配给用户一个账号进入系统
1.8网络安全性:
衡量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通常采用以下5个指标。
◆保密性:指保护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法窃取。
◆完整性:指保护网络中的信息在存储介质中或在传输过程不被篡改或破坏,也不发生信息分组的丢失或错序等事件。
◆可用性:指在资源主机中的资源的可用性与可操作性,包括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真实性:也包括有可验证性,主要指信息的可信度,包括发送或接受人员的身份证实以及提供信息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等。
◆实用性和占有性:指保证信息与有关资源的可利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的安全性指标,需要有安全机制来加以保证。
 标识与验证机制
 网络访问控制机制
 加密机制
 信息完整性机制
 认证和审计机制
涉及网络信息安全的技术很多。
 访问控制与目录管理
 数据加密
 身份验证与鉴别
 TCP/IP安全协议(kerberos和SSL/SHTTP)
防火墙是一种运行专门的计算机安全软件(称为防火墙软件)的计算机系统,即通过软硬结合,能在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交界处构建一个“保护层”,可以阻止外界对内部网络资源的非法访问,也可防止内部对外部的不安全访问。
实现防火墙技术的产品目前主要有两类。
网络级防火墙:也称为包过滤型防火墙,工作在传输层和网络层。
应用级防火墙:也称为应用网关型防火墙。大致分为3种类型:双穴主机网关、屏蔽主机网关和屏蔽子网网关。其共同点是需要有一台主机(称之为堡垒主机)来负责通信登记、信息转发和控制服务提供等任务。
1.9网络应用:
目前LAN中仍在普遍使用着文件服务器、工作组和域模型等使用方式
文件服务器模型与域模型:
文件服务器(或打印服务器)为主体的使用方式
在这类LAN中,以一台(或多台)文件服务器作为共享资源的主体,在该服务器中的大容量硬盘中驻留着网络中其它工作站点可以共享的文件与目录。LAN中的用户可以根据允许的权限以“文件”为单位去操作服务器硬盘中的内容。
以工作组为主体的使用方式:
在这类LAN使用方式中,由某个拥有特权的系统管理员创建起一个用户工作组,其中包括了LAN的用户要使用的大部分资源。
以域模型为主体的使用方式:
可以认为域模型是相对更先进更有效的LAN网络方案,其中包含了“集中的管理与集中的安全控制”,有效的汲取了文件服务器中的长处。
在一个域中,至少由一台域控制器,承担域内集中式的管理与安全职能,将一批计算机作为逻辑上的对象,组合在一起称为一个域。为了整个域的安全可靠工作,还可以在域内设置备份域服务器作为主域服务器的动态备份,一旦主域服务器发生重大意外,整个域还可继续正常工作。
网络计算
网络计算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计算模型,这种模型适合于充分的利用Internet的功能,提供了一类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网络计算依托的基本技术,除了原有的TCP/IP网络协议体系结构与数据库技术以外,目前还有:
 Web技术和HTTP协议标准(包括CGI公共网关接口和进一步的各类技术)
 HTML、XML技术
 瘦客户机技术
 Java语言编程技术和应用技术,包括Java Script
 Browser/Server结构模式
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electronic-Business或electronic commerce,eB)通常是指商务贸易活动中各个环节的电子化,其内容可覆盖与商务活动有关的所有方面。
电子商务是一种典型的网络计算模式的应用,大体可分为三类。
 政府贸易管理的电子化
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也称B2B方式
 企业与个人消费者之间的交易(电子购物)——也称B2C方式
1.10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是指对一个网络的运行和网络资源的规划、设计、配置、监视、分析、组织和控制有关的所有必要活动,其主要任务是提高网络的工作性能和运行效益,保证网络的正常可靠运行,也包括能及时的分析与排除在网络中可能遇到的故障或者发现潜在的问题。
网络管理主要有5大功能。
 配置管理:参数和状态设置
 失效与故障管理:对网络中可能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诊断和定位。
 性能管理:评估资源的运行情况
 计费管理:资源使用和通信费用
 安全管理:对安全服务机制进行管理;
根据网络协议的两大体系结构(ISO/OSI和TCP/IP),相应的有两个网络管理协议标准(CMIS/CMIP和SNMP)。目前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网络管理协议的工业标准。
当前流行的网络管理平台有IBM公司的Netview for AIX或TME10、CA公司的Unicentre TNG、HP公司的Open View、Sun公司的Net Manager和Cabletron公司的Spectrum等。相应的网络管理软件有Cisco公司的Works、3Com公司的Transcend/On demand、Bay Networks公司的Optivity和Cabletron公司的Spectrum等。
1.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电子政务:
  各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在呈现一定的共性的同时,相互又有很大的差异。之所以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国实施电子政务的环境很不一样,比如公民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法律法规环境等。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政府与社会管理、经济结构等都正处于转型中,中国的信息环境不但有自己的一些特性,也在迅速的变化中。就与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密切相关的信息环境问题和对电子政务建设产生影响的主要几个方面,做出以下分析。
1.公民,特别是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意识
中国电子政务在应用过程中,考虑到了中国公民的上述特点。在许多城市和地区,政府在建设网站之前,就采用呼叫服务中心技术开通了政府服务热线,并统一了特服电话号码,使得大多数公民可以用自己熟悉的信息手段得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政府网站建成以后,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了热线服务内容,公民甚至可以通过服务热线间接上网获得网上政府的各项服务。移动电话终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也在逐步展开,比如部分城市或地区在公民提交各种申请或者审批事项之后,政府部门通过短消息把审批的进度、结论等信息发送给申请或审批事项的提交者。在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许多政务公开的信息通过有线电视和广播的方式送到家家户户,村民也可以到公共场所的数据终端作进一步的查询。这些应用切实缩小了不同人群之间、不同人群与政府之间的信息鸿沟。
2. 数据库、信息基础设施与其它信息资源的建设及应用状况
对于信息资源的深层应用,特别是电子政务的业务系统应用,在未来3-5年将主要是在现有业务应用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完善,有的业务系统要作重大变动。多数电子政务工程在实施的起始阶段,都遵循有限需求原则,我国目前成功的电子政务应用也一样。因此,在进入实际应用后的若干年内,不断完善是一个必需的过程。而且,由于中国社会和政府尚处在转型时期,随着社会与政府管理规范的逐步深入,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的不断升级也成为必然。中国将在海关、税务、公共财政、金融监管、审计、公共安全、社会保障、产品质量监督、一站式服务的整合等方面加大投入,形成比较完整的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网络。
企业物流信息化现状:
  一、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
  由于我们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大中企业,因此在接受调查的企业中,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网站的比例较高。大约74%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大约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
  二、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1.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
  根据调查,公司网站的主要功能(见图3)多是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是比起前两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
  
  图3 被调查公司网站主要功能
  2.系统功能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
  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说明目前物流信息化项目的大多数还属于第一层次。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这也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
 
  图4 被调查企业系统具备功能
  3.信息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效率和规范管理方面。
  已建信息系统的企业大约三分之一对系统比较满意,满意的原因主要是信息系统提高效率和规范管理,分别占51.3%和38.5%(见图6)。物流信息化有三个层次,一是以内部整合资源和流程为目的的信息采集和交换,其主要的目标是通畅、低成本、标准化;二是通过与客户的信息系统对接,形成以供应链为基础的、高效快捷便利的信息平台,使信息化成为提高整个供应链效率和竞争能力的关键工具;三是以优化决策为目的的信息加工、挖掘,把信息变为知识,提供决策依据。前面已谈到,客户关系管理与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正在兴起,一部分有基础的企业开始关注更高层次方面的解决方案,这将是一个更加宽广的市场。
  
  图6 被调查企业对系统满意的主要原因
  三、系统开发与投资的特点
  1.系统开发外包比例较大。
  由于信息系统的开发需要专业人才、专业技术,多数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系统外包的比例较大。已建的系统中,大约36.4%是企业自己开发,63.6%是外包的。外包的项目中,委托国内企业开发的占73%以上。
  2.投资规模与企业规模密切相关。
  总体来看,系统投资情况呈现两头多、中间少的现象,即小于10万元的和大于500万元的最多,其次是10万~50万元和100万~500万元的,而中间50万~100万元的只占不到3%的比例,如图5所示。这与我们调查的企业情况有关。
  
  图5 被调查企业系统总计投资额
  从调查可看出,系统投资额与企业营业收入密切相关。(1)信息系统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其营业收入全部在1亿元以上,其中一半是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一半是营业收入在1亿-10亿元的;从企业行业构成来看,其中一半是制造企业,40%是物流企业,只有10%是商贸企业;(2)投资额在100万~500万元之间的,主要是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其中,营业收入为1亿~10亿元的大约占70%,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和5000万~1亿元的分别占15%;(3)投资额小于100万元的,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以下的占62%,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占38%。
  四、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前景广阔
  1.未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信息化需求
  在未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表示近期有建信息系统的打算,他们对信息系统的主要需求首先集中在客户关系管理,其次是财务和订单管理,如图7所示。
  
  图7 未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最主要的需求
  未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中有半数表示打算委托开发,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预计系统规模在<10万元和10万~50万元两个层次。他们对开发商最看中的是咨询与服务。企业了解软件的途径将主要是通过专家咨询。
  2.信息系统升级需求增大
  与上面多数已建系统的企业对信息化效果表示不太认同相对应,根据调查,有大约44%的企业表示打算对系统进行升级。升级的规模根据企业规模而定,小企业集中在小于10万元的升级要求,而大企业趋向于100万~500万元的高级升级需求。这表明,信息化的需求在不断扩大,除了未建立系统的企业外,已建系统的企业的不断升级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3.对信息平台建设呼声较高
  多数企业希望物流协会提供咨询服务,介绍、引导、辅导、指导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不少企业提出,希望建立公共企业信息网络,构建全国物流信息平台。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希望协会为中小企业选择投资小、易操作且具有实效性的软件。
  主要问题及挑战
  在信息化总体水平提高的同时,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差距。从管理角度看,面临着许多事关信息化成败的关键性挑战:
  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仍未确立权威地位
  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从立项、设计、开发到实施,不断的改进完善需要漫长的过程,也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深入,因此随着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提高,需要有独立的IT部门来负责有关工作,尤其是高层领导直接主抓。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尽管大多数企业的信息系统经过规划与设计(占90%),但是,仅有55%的企业有独立的IT部门,二者形成了明显反差。这一方面与企业信息化人才的缺乏有关,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现阶段信息化在企业管理中作用有限,尚未建立权威地位。
  二、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
  企业决策层对信息化的意识有明显提高,但在推进信息化进程时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论指导。企业提出了几方面问题:(1)系统开发战略与企业业务的融合以及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问题;(2)企业流程与信息系统相匹配的问题;(3)企业领导对自身信息化需求说不清楚,缺乏明确的总体设计、规划思路和策略。
  三、系统运营与实施方面的领导力与执行力不足,人才匮乏
  一方面,企业业务人员对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业务和管理水平缺乏足够的知识经验和运作思路,另一方面信息化人才缺乏,尤其是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十分匮乏。这两个方面导致信息化的实施与推进困难,需要高层领导的领导力与执行力。尤其在系统试行阶段,对员工的应用操作及规范管理均需要铁腕。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并不得力。
  四、信息化的总体环境与外部环境仍存在制约条件
  这里包含几方面问题:管理体制与信息管理系统相结合的问题、信息化环境与整体发展问题等,自身信息化以及客户企业、外包企业的信息化协调一致等问题。缺乏信息化的评价标准也是一个凸现的问题。
  从图6可看出,当前信息化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提高效率和规范管理方面,而对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和直接效益相关不高,分别只占23.1%和10.3%。在调查中,深感缺乏系统有效的信息化投资回报分析指标体系和投资管理机制,对企业信息化进程也是一个障碍。信息化是一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的效益指标如何衡量?信息化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与流程改造优化的关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需要多维度、长时间的检验。目前,社会对信息化投入对核心业务的促进程度及运营收益的量化分析普遍关注不足。
  五、供需矛盾突出
  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只有大约三分之一对系统满意,虽然只有大约7%的企业明确表示不满意,但高达60%的企业认为一般,表明企业信息化的效率和实施效果亟待增强。对已建系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功能达不到和服务培训不足的(见图8),分别占47.4%和26.3%。而软件商认为,自身发展与生存之路艰难曲折:一方面竞争激烈,市场不够规范与成熟,订单的获取极为不易;另一方面,客户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不断升级,完工遥遥无期,往往是赔钱赚吆喝。这说明,在信息化方面供需矛盾仍很尖锐,供需双方的认识存在较大差距,软件商在满足行业客户需求、开发适用高效的信息系统方面仍有待提高。
  
  图8 被调查企业对信息系统不满意的主要原因
  1.物流信息化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应用在基础信息化层面,高层次的应用如促进流程改造和优化、支持决策等不多见;
2.市场需求前景看好,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
3.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已建信息系统满意度不高,低成本、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平台产品需求迫切;
4.企业在通过信息化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一些关键挑战,尤其是信息化设计与规划及信息化评价标准方面需要引导。
对策与建议
  今天,全球竞争对手都在使用信息化作为提高收益与竞争力的战略工具,为获得更大、更快的业务收益,中国企业必须尽快缩短与国外竞争对手的差距,快速推进其信息化进程,需要解决下述关键问题:
  1.企业高层领导必须积极参与信息化项目的战略制定与规划,需要学习如何进行信息化总体设计与规划,使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业务流程的最佳实践。
  2.企业领导应根据客户需要与业务需求来制定IT投资,制定信息化目标与策略,并划分优先级别。
  3.软件商应更深入企业或行业应用实践,推出低成本、适用易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软件平台,既可满足企业当前应用,也可满足未来扩展与升级需要。
  4.需要对物流信息化加强研究与指导,包括案例的研究、信息化项目规划设计的方法论以及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制定等方面。
  5.加强物流管理与信息化的培训。根据调查,企业对培训的需求较为迫切,包括几个方面:
  (1) 行业成功经验、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以及企业管理战略;
  (2) CIO培训:信息化规划与设计、策略与实施步骤;
  (3)对企业IT专业人才的培训
2.计算机网络重点和难点:
1. ISO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组, 模型的整体层次结构、每层的具体含义、任务和涉及协议标准、工作方式和工作原理;
2. 网络中的术语;
3. 局域网是考试的复习重点(局域网中的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概念)
4. IPV6的优点等,与IPV4对比
例题:
有多种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网段或网络之间的互连,互连设备通常可按工作在OSI模型中的层次来划分。在物理层实现互连的称为A ;在数据链路层实现互连的称为B ;在网络层实现互连的称为C ;在运输层及以上高层实现互连的设备称为网关或D 。E也是一种用来构造局域网的常用设备,通常可以用双绞线把服务器与PC客户机等连入E。
A~E: ①集线器 ②协议转换器 ③网桥 ④路由器
⑤网关 ⑥转发器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OSI模型中的各种互连设备。
OSI模型是整个网络部分的重点,模型的结构层次、各种协议类型和互连设备都是经常涉及的考点。
网络互连需要通过一个中间设备或中间系统,这称之为中继系统。按照中继系统在网络中所处的层次有以下几种:
1、转发器Repeater:位于物理层
2、网桥(也称桥接器)Bridge:位于数据链路层
3、路由器Router:位于网络层
4、桥路器Brouter:网桥和路由器的混合系统
5、网关Gateway(也称网间连接器、信关或联网机):位于网络层以上,用于协议转换
6、集线器Hub
[答案]
A:⑥ B:③ C:④ D:② E:①
例题2:
Browser/Serer结构是把__C__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应用模式,这种应用模式把所有应用功能和数据库集中放在__B__,实现了开发环境与应用环境的分离,便于管理和系统维护。该模式最大的优点之—是__A__。 (计算机网络)
(59) A.FTP B.TCP/IP C.Web D.HTTP
(60) A.客户端 B.服务器端 C. D.
(61) A.客户端不用安装专用软件 B.服务器端不用安装专用软件
C.运算效率高 D.传输速率快
例题3:
WWW页面访问的大致过程如下:用户在浏览器中输入要访问的 WWW 页面的__(61)地址(http://hostnane/dirctory/fi1e);浏览器通过(62)查询上述输入信息所指的 Web 服务器的IP 地址;浏览器通过网络与该 IP 地址处的 Web 服务器的(63)服务端口间建立一条(64)连接;浏览器依照相关协议发送(65)__命令;Web 服务器根据命令取出文档,发送回来;浏览器释放连接,显示该文档。
(60):A.URL B.EMS C.NDS D.DNS
(62):A.NAT B.EMS C.NDS D.DNS
(63):A.HTML B.HTTP C.SMTP D.SNMP
(64):A.RTP B.IP C.TCP D.UDP
(65):A.TCP B.GET C.UDP D.PUT

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知识相关推荐

  1. 软考软件设计师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软考软件设计师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知识 视频的地址: https://open.163.com/newview/movie/free?pid=GETVIB0OT&mid=JETVSHAMA 保护 ...

  2.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5分)与信息安全(3分)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5分)与信息安全(3分) 目录 软考中级(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5分)与信息安全(3分) 计算机网络(5分)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TCP/IP协议 ...

  3. 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概述

    软件设计师备考笔记 上午题 下午题 计算机网络概述 数据流图设计(下午试题一) 程序设计语言基础知识 数据库设计(下午试题二) 标准化和知识产权 UML分析与设计(下午试题三) 数据库 面向对象程序设 ...

  4. 软件设计师-数据结构知识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软件的一门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各个领域及有关的应用软件都要用到各种数据结构.语言编译要使用栈.散列表及语法树:操作系统中用队列.存储管理表及目录树等:数据库系统运用线性表.多链表及索引 ...

  5. 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

    笔记有错误欢迎直接在评论区进行纠正!我将不再维护软件设计师笔记! 计算机网络上午题n分 IPv4和IPv6 这里只要知道IPv4是32位,表示ip地址有232个,IPv6是128位,表示ip地址有21 ...

  6. 软考之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及知识产权

    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负载均衡.高可靠性. 2)计算机网络按照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分为两层:内存通信子网.外层资源子网.通信子网对应OSI中的低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

  7. 软件设计师-操作系统知识

    1.操作系统知识: 1.1基本概述 操作系统是一个大型的软件系统,是为了提高计算机系统资源(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利用效率并方便用户使用的一组程序,这些程序可以用软件实现,也可以用固件(微程序设计)实现. ...

  8. 软件设计师——信息安全知识

    文章目录 安全属性 加密技术 对称加密 非对称加密 信息摘要 数字签名 网络安全协议 网络攻击 常见的防御手段 计算机病毒与木马 题目举例    安全属性 保密性:最小授权原则.防暴露.信息加密.物理 ...

  9. 软件设计师——计算机网络练习

    1.A类网络是很大的网络,每个A类网络中可以有( )个网络地址.实际使用中必须把A类网络划分为子网,如果指定的子网掩码为255.255.192.0,则该网络被划分为( )个子网. (1)A.      ...

最新文章

  1. 推荐:Webpack2入门到深入的中文文档
  2. 你还在为 TCP 重传、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发愁吗?看完图解就不愁了...
  3. Pass4side CompTIA PK0-002题库下载
  4. java newsize_JVM中的-Xms -Xmx -XX:newSize -XX:MaxnewSize -Xmn -XX:PermSize -XX:MaxPermSize区别介绍...
  5. react使用moment进行日期格式化
  6. vue 虚拟服务器,vue+webpack项目中使用dev-server搭建虚拟服务器,请求json文件数据,实现先后台分离开发...
  7. python双循环zip_Python如何同时进行两个循环
  8. 【Linux系统编程】Linux进程调度
  9. Java 将字符串转换为字符数组 toCharArray()
  10. 职高学的计算机单招考试能换专业吗,高职单招可以随便选专业吗
  11. Sentinel(十)之系统自适应限流
  12. Docker引擎(engine)详解
  13. 这款Linux 恶意软件正在劫持全球的超级计算机
  14. 点聚weboffice php,点聚weboffice插件自定义菜单
  15. Data Binding 实践
  16. android 进度gif,Android NumberProgressBar:动态移动显示百分比进度的进度条
  17. IPFS BZZ Chia,项目这么多,怎么选择?
  18. 网站PV、UV的含义
  19. 使用Cesium创建3dtiles管线(视频)
  20. C Primer Plus(6) 中文版 第5章 运算符、表达式和语句 5.5 类型转换

热门文章

  1. class中的static
  2. windows系统旧服务器RAID5硬盘全部更换扩容实例
  3. 【XSS技巧拓展】————7、CSP浅析与简单的bypass
  4. C语言I博客作业08
  5. P1497 木牛流马 题解
  6. CVPR2021 最佳论文 Giraffe,当之无愧的最佳,或开创新的篇章
  7. WPF TreeView 启动时如何默认选择首个节点
  8. windows系统文件名详解
  9. 基于树莓派的网络打印服务器
  10. pq grid 及 一些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