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L (0)

NULL,空字符。空字符起初本意可以看作为 NOP(中文意为空操作,就是啥都不做的意思),此位置可以忽略一个字符。

之所以有这个空字符,主要是用于计算机早期的记录信息的纸带,此处留个 NUL 字符,意思是先占这个位置,以待后用,比如你哪天想起来了,在这个位置在放一个别的啥字符之类的。

后来呢,NUL 被用于C语言中,表示字符串的结束,当一个字符串中间出现 NUL 时,就意味着这个是一个字符串的结尾了。这样就方便按照自己需求去定义字符串,多长都行,当然只要你内存放得下,然后最后加一个\0,即空字符,意思是当前字符串到此结束。

SOH (1)

Start Of Heading,标题开始。如果信息沟通交流主要以命令和消息的形式的话,SOH 就可以用于标记每个消息的开始。

1963年,最开始 ASCII 标准中,把此字符定义为 Start of Message,后来又改为现在的 Start Of Heading。

现在,这个 SOH 常见于主从(master-slave)模式的 RS232 的通信中,一个主设备,以 SOH 开头,和从设备进行通信。这样方便从设备在数据传输出现错误的时候,在下一次通信之前,去实现重新同步(resynchronize)。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类似于 SOH 这样的标记,去标记每个命令的起始或开头的话,那么重新同步,就很难实现了。

STX (2) 和 ETX (3)

STX 表示 Start Of Text,意思是“文本开始”;ETX 表示 End Of Text,意思是“文本结束”。

通过某种通讯协议去传输的一个数据(包),称为一帧的话,常会包含一个帧头,包含了寻址信息,即你是要发给谁,要发送到目的地是哪里,其后跟着真正要发送的数据内容。

而 STX,就用于标记这个数据内容的开始。接下来是要传输的数据,最后是 ETX,表明数据的结束。

而中间具体传输的数据内容,ASCII 并没有去定义,它和你所用的传输协议有关。

帧头

数据或文本内容

SOH(表明帧头开始)

......(帧头信息,比如包含了目的地址,表明你发送给谁等等)

STX(表明数据开始)

......(真正要传输的数据)

ETX(表明数据结束

BEL (7)

BELl,响铃。在 ASCII 编码中,BEL 是个比较有意思的东西。BEL 用一个可以听得见的声音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既可以用于计算机,也可以用于周边设备(比如打印机)。

注意,BEL 不是声卡或者喇叭发出的声音,而是蜂鸣器发出的声音,主要用于报警,比如硬件出现故障时就会听到这个声音,有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正常启动也会听到这个声音。蜂鸣器没有直接安装到主板上,而是需要连接到主板上的一种外设,现代很多计算机都不安装蜂鸣器了,即使输出 BEL 也听不到声音,这个时候 BEL 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BS (8)

BackSpace,退格键。退格键的功能,随着时间变化,意义也变得不同了。

退格键起初的意思是,在打印机和电传打字机上,往回移动一格光标,以起到强调该字符的作用。比如你想要打印一个 a,然后加上退格键后,就成了 aBS^。在机械类打字机上,此方法能够起到实际的强调字符的作用,但是对于后来的 CTR 下时期来说,就无法起到对应效果了。

而现代所用的退格键,不仅仅表示光标往回移动了一格,同时也删除了移动后该位置的字符。

HT (9)

Horizontal Tab,水平制表符,相当于 Table/Tab 键。

水平制表符的作用是用于布局,它控制输出设备前进到下一个表格去处理。而制表符 Table/Tab 的宽度也是灵活不固定的,只不过在多数设备上制表符 Tab 都预定义为 4 个空格的宽度。

水平制表符 HT 不仅能减少数据输入者的工作量,对于格式化好的文字来说,还能够减少存储空间,因为一个Tab键,就代替了 4 个空格。

LF (10)

Line Feed,直译为“给打印机等喂一行”,也就是“换行”的意思。LF 是 ASCII 编码中常被误用的字符之一。

LF 的最原始的含义是,移动打印机的头到下一行。而另外一个 ASCII 字符,CR(Carriage Return)才是将打印机的头移到最左边,即一行的开始(行首)。很多串口协议和 MS-DOS 及 Windows 操作系统,也都是这么实现的。

而C语言和 Unix 操作系统将 LF 的含义重新定义为“新行”,即 LF 和 CR 的组合效果,也就是回车且换行的意思。

从程序的角度出发,C语言和 Unix 对 LF 的定义显得更加自然,而 MS-DOS 的实现更接近于 LF 的本意。

现在人们常将 LF 用做“新行(newline)”的功能,大多数文本编辑软件也都可以处理单个 LF 或者 CR/LF 的组合了。

VT (11)

Vertical Tab,垂直制表符。它类似于水平制表符 Tab,目的是为了减少布局中的工作,同时也减少了格式化字符时所需要存储字符的空间。VT 控制符用于跳到下一个标记行。

说实话,还真没看到有些地方需要用 VT,因为一般在换行的时候都是用 LF 代替 VT 了。

FF (12)

Form Feed,换页。设计换页键,是用来控制打印机行为的。当打印机收到此键码的时候,打印机移动到下一页。

不同的设备的终端对此控制符所表现的行为各不同,有些会清除屏幕,有些只是显示^L字符,有些只是新换一行而已。例如,Unix/Linux 下的 Bash Shell 和 Tcsh 就把 FF 看做是一个清空屏幕的命令。

CR (13)

Carriage return,回车,表示机器的滑动部分(或者底座)返回。

CR 回车的原意是让打印头回到左边界,并没有移动到下一行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流逝,后来人们把 CR 的意思弄成了 Enter 键,用于示意输入完毕。

在数据以屏幕显示的情况下,人们按下 Enter 的同时,也希望把光标移动到下一行,因此C语言和 Unix 重新定义了 CR 的含义,将其表示为移动到下一行。当输入 CR 时,系统也常常隐式地将其转换为LF。

SO (14) 和 SI (15)

SO,Shift Out,不用切换;SI,Shift In,启用切换。

早在 1960s 年代,设计 ASCII 编码的美国人就已经想到了,ASCII 编码不仅仅能用于英文,也要能用于外文字符集,这很重要,定义 Shift In 和 Shift Out 正是考虑到了这点。

最开始,其意为在西里尔语和拉丁语之间切换。西里尔语 ASCII(也即 KOI-7 编码)将 Shift 作为一个普通字符,而拉丁语 ASCII(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ASCII)用 Shift 去改变打印机的字体,它们完全是两种含义。

在拉丁语 ASCII 中,SO 用于产生双倍宽度的字符(类似于全角),而用 SI 打印压缩的字体(类似于半角)。

DLE (16)

Data Link Escape,数据链路转义。

有时候我们需要在通信过程中发送一些控制字符,但是总有一些情况下,这些控制字符被看成了普通的数据流,而没有起到对应的控制效果,ASCII 编码引入 DLE 来解决这类问题。

如果数据流中检测到了 DLE,数据接收端会对数据流中接下来的字符另作处理。但是具体如何处理,ASCII 规范中并没有定义,只是弄了个 DLE 去打断正常的数据流,告诉接下来的数据要特殊对待。

DC1 (17)

Device Control 1,或者 XON – Transmission on。

这个 ASCII 控制符尽管原先定义为 DC1, 但是现在常表示为 XON,用于串行通信中的软件流控制。其主要作用为,在通信被控制符 XOFF 中断之后,重新开始信息传输。

用过串行终端的人应该还记得,当有时候数据出错了,按 Ctrl+Q(等价于XON)有时候可以起到重新传输的效果。这是因为,此 Ctrl+Q 键盘序列实际上就是产生 XON 控制符,它可以将那些由于终端或者主机方面,由于偶尔出现的错误的 XOFF 控制符而中断的通信解锁,使其正常通信。

DC3 (19)

Device Control 3,或者 XOFF(Transmission off,传输中断)。

EM (25)

End of Medium,已到介质末端,介质存储已满。

EM 用于,当数据存储到达串行存储介质末尾的时候,就像磁带或磁头滚动到介质末尾一样。其用于表述数据的逻辑终点,即不必非要是物理上的达到数据载体的末尾。

FS(28)

File Separator,文件分隔符。FS 是个很有意思的控制字符,它可以让我们看到 1960s 年代的计算机是如何组织的。

我们现在习惯于随机访问一些存储介质,比如 RAM、磁盘等,但是在设计 ASCII 编码的那个年代,大部分数据还是顺序的、串行的,而不是随机访问的。此处所说的串行,不仅仅指的是串行通信,还指的是顺序存储介质,比如穿孔卡片、纸带、磁带等。

在串行通信的时代,设计这么一个用于表示文件分隔的控制字符,用于分割两个单独的文件,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

GS(29)

Group Separator,分组符。

ASCII 定义控制字符的原因之一就是考虑到了数据存储。

大部分情况下,数据库的建立都和表有关,表包含了多条记录。同一个表中的所有记录属于同一类型,不同的表中的记录属于不同的类型。

而分组符 GS 就是用来分隔串行数据存储系统中的不同的组。值得注意的是,当时还没有使用 Excel 表格,ASCII 时代的人把它叫做组。

RS(30)

Record Separator,记录分隔符,用于分隔一个组或表中的多条记录。

US(31)

Unit Separator,单元分隔符。

在 ASCII 定义中,数据库中所存储的最小的数据项叫做单元(Unit)。而现在我们称其字段(Field)。单元分隔符 US 用于分割串行数据存储环境下的不同单元。

现在的数据库实现都要求大部分类型都拥有固定的长度,尽管有时候可能用不到,但是对于每一个字段,却都要分配足够大的空间,用于存放最大可能的数据。

这种做法的弊端就是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而 US 控制符允许字段具有可变的长度。在 1960s 年代,数据存储空间很有限,用 US 将不同单元分隔开,能节省很多空间。

DEL (127)

Delete,删除。

有人也许会问,为何 ASCII 编码中其它控制字符的值都很小(即 0~31),而 DEL 的值却很大呢(为 127)?

这是由于这个特殊的字符是为纸带而定义的。在那个年代,绝大多数的纸带都是用7个孔洞去编码数据的。而 127 这个值所对应的二进制值为111 1111(所有 7 个比特位都是1),将 DEL 用在现存的纸带上时,所有的洞就都被穿孔了,就把已经存在的数据都擦除掉了,就起到了删除的作用。

ascll编码表图片_ASCII码一览表,ASCII码对照表相关推荐

  1. ascll编码表图片_ASCll码 表

    ASCII码表2008-06-11 09:48美国标准信息交换标准码 ( 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ASCII ) 在计算 ...

  2. BCD码和ASCII码的相互转换

    BCD码和ASCII码的相互转换 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将BCD码和ASCII码互换的问题,题目如下: 两位BCD数以压缩形式存入30H单元,用汇编语言实现将这两个BCD码变为ASCII码,并且保存在4 ...

  3. bcd转ascii码 流程图_BCD码到ASCII码转换实例

    BCD码到ASCII码转换实例 BCDTOASC MOV      R0,#20H MOV      R1,#10H MOV      R2,#05H ACALL     BCDASC LOOP0: ...

  4. java ascii 转bcd_BCD码和ASCII码的相互转换

    BCD码和ASCII码的相互转换 最近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将BCD码和ASCII码互换的问题,题目如下: 两位BCD数以压缩形式存入30H单元,用汇编语言实现将这两个BCD码变为ASCII码,并且保存在4 ...

  5. Unicode码和ASCII码及其转换

    关于什么是编码,我在之前的文章简单介绍过了,这里我们来看一下Unicode码和ASCII码 Unicode码 Unicode码:Unicode码是一种国际标准编码,采用二个字节编码,与ASCII码不兼 ...

  6. 计算机存储单元ASCI,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英文字母\quot;A\quot;时,存储的是它的( ) A.输入码B.ASCII码C - 作业在线问答...

    相关题目与解析 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英文字母"A"时,存储的是它的().A.输入码B.ASCII码C. 在计算机系统中,存储英文字母"A"时,实际存储的是它的 ...

  7. Java ASCLL编码表

    ASCLL码表 记住三个关键ASCLL码 0–>48 A–>65 a–>97 /* 数字和字符对照关系表(编码表): ASCLL码表:American Standard Code f ...

  8. 汇编中的扫描码、ASCII码(也称字符码)、扩展码、虚拟键码 的区别

    扫描码 是键盘对应按键的编码 ,虚拟键码 是操作系统对 "对应按键"的编码, 键盘ASCII码 ,是操作系统对"对应 虚拟键码"的编码(也称ASCII字符码或者 ...

  9. C# 字符转ASCII码,ASCII码转字符

    字符转ASCII码: public static int Asc(string character)   {    if (character.Length == 1)    {     System ...

  10. java 读取ascii码_JAVA ASCII码 读入字符串测试

    JAVA ASCII码 读入字符串测试 public class RhzfYun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lenSize ...

最新文章

  1. 参数(条件表)灵活配置GS01/GS02/GS03
  2. 第 5 章 Spring AOP: Spring之面向方面编程
  3. linux 把秒数转换为正常时间格式命令
  4. html简洁api文档模板,完整word版-API文档模板1.0.0.doc
  5. 交换机VLAN 模式trunk和access 区别
  6. 【图像分割】基于直觉模糊C均值聚类实现图像分割IFCMmatlab代码
  7. Win10系统版本号太低,而无法安装像AI和PS这样的软件怎么办?
  8. xubuntu20.04安装记
  9. 【ROS入门21讲】订阅者Subscriber的编程使用
  10. 塔夫斯大学计算机教授,塔夫茨大学开发出一系列3D打印半球形超材料 具有独特微波或光学特性...
  11. k叉树的性质_相关树及性质
  12. 说说jvm什么时候会回收垃圾
  13. c++游戏之城市守卫战
  14. 《明日方舟》游戏分析
  15. funcode实验--海底世界(c++实现)
  16. php中=%3e -%3e的区别,华为nova3e与nova2s买哪个好?华为nova2s和nova3e区别对比详细评测...
  17. 红米k30可以用鸿蒙系统吗,红米K30好用吗?Redmi K30上手评测
  18. Hi3516A/Hi3516D SDK 安装以及升级使用说明
  19. MySQL:使用NavicatIP远程连接失败,提示“is not allowed to connect to this MySql server”
  20. 《老严有女不愁嫁》引思考 拯救退休老爸心理落差

热门文章

  1. 阶段3 3.SpringMVC·_04.SpringMVC返回值类型及响应数据类型_7 响应json数据之发送ajax的请求...
  2. 阶段1 语言基础+高级_1-3-Java语言高级_06-File类与IO流_07 缓冲流_3_BufferedInputStream_字节缓冲...
  3. VM虚拟机手动配置IP地址
  4. mac 使用命令行,对远程服务器进行文件更新
  5. 软件项目的托管平台gitHub
  6. 第一个shell脚本——修改配置文件
  7. Android的Bundle传递数据的使用
  8. 【XLL 框架库函数】 TempMissing/TempMissing12
  9. js便签笔记(5)——Dean Edwards大牛的跨浏览器AddEvent()设计(不知道是不是jQuery事件系统的原型)...
  10. SQL2000和SQL2005同时安装问题(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