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个读书笔记,我简单发散思维到了货币。从以物易物到以贝壳作为货币举了一段例子。《国富论》第四章就马上讲到了货币,并且补充了我很多未分析到的地方。

货币的起源

当以物易物的时候,也许是因为我不再需要你的物品了,所以不再需要和你交换,你的东西只有烂在手里。也就是说你空有财富而饿死。所以才有了货币的来源,有的地区以贝壳作为货币,有的地区以铁钉等金属制品作为货币。不论用何种材料作为货币,必须具有以下的特点:耐久度,可分(我觉得应该还会有劳动成本)。以贝壳为货币还好,因为不需要考虑假贝壳(或许有制作工艺,但也许成本更高也说不定),我猜测,也许是因为耐久度的确没有金属高,或者是贝壳由于数量的原因,一开始很多后来随着人工采集,数量减少导致制币成本升高,或者其他我没法猜到的原因,贝壳最终没有成为如今的货币。而金属,则需要考虑的是掺假等因素,所以后来有了政府在金属上加盖公章来保证重量和纯度,最后有了铸币制度等的由来。
而由于某些贪婪的因素,后来可能只是有硬币,而不会去保证金属的纯度和重量了。比如,有国家会采取新币换旧币的做法,把纯度和重量更高的旧币回收回来再铸成新币。比如英格兰的镑和便士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左右,法国的则为六十分之一。而政府可以用更多的币去偿还国债,这又是另一说了。

劳动价值和货币价值

本书作者指出,商品价值由劳动决定。创造价值的一般是生成商品的劳动。私以为,商品价值应该具有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和马克思注意的价值观差不多)。
关于劳动价值和货币价值,看完书后我还是一脸懵逼,因为书中并没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衡量劳动价值的高低,一个需要门槛的劳动和一个轻易上手的劳动,同样的劳动时间,创造的劳动价值应该是不同的,但是具体很难定量去计算。
关于这个论题,书上没有很仔细的说明,部分内容可以看到我之前写的曼昆经济学的笔记。

https://blog.csdn.net/no_game_no_life_/article/details/82726523

货币发展

以下内容转载自豆瓣:https://www.douban.com/note/245214951/

  • 从贵金属到货币

    回顾数千年的货币历程,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黄金在人类货币史上的重要地位。远古时代, 在货币产生初期,人们经过大量长期实践, 在选用了很多币材以后终于选择了黄金白银这些贵金属当作货币。但那时的货币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货币还有很大不同之处。最初黄金是作为一种等价物来衡量其它商品的价值, 人们可以根据所需要黄金的大小, 随意分割,就像中国古代的碎银子一样。所以那时的黄金虽然可以充当消费的媒介, 可以用来和其它商品相交换,但是距离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货币还有很大差距。后来出现了国家铸币, 由国家统一铸造, 规定货币的含金量,黄金这才开始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货币。在那个时代, 人们使用的就是用黄金铸造的货币, 不是现代我们使用的纸币。后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 为了便利长途贸易, 纸质货币开始出现。一千年前的北宋,四川地区第一次出现了纸币——交子。因为纸币使用、携带的方便,开始为人们所接受,纸币使用的范围也渐渐扩大,1816年,英国在西方世界率先使用纸币。但是严格说来,北宋的交子也好, 英国使用的纸币也好, 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信用纸币, 实际上只是一种银行券,可以用来和黄金直接交换的代用品。用来代表黄金进行交易,背后必须有黄金作为发现支撑。事实上, 在早期,任何一种纸币都要有黄金或者白银等贵金属来作为支撑,支撑其币值。同样的, 黄金的数量也就决定了这种纸币发行的数量。这样,为了解决发行的纸质货币币与真正的货币——金银之间的关系。货币本位制诞生了。在此基础上,并根据铸币平价,汇率制度诞生了,于是 现代意义上的货币制度也诞生了。


  • 金本位制的三个阶段

纸币与哪种贵金属挂钩?经过长期的探索与争论, 最终世界主要国家选择了黄金,虽然在当时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依旧使用白银作为主要币材。以黄金为发行纸币的基础, 来支撑纸币的流通使用便是金本位制。自1816年, 英国率先使用金本位制,到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本位制暂时退出货币舞台,金本位制在货币历史上存在了一个半世纪。这一个半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其他一些因素,金本位制先后出现了三种形式。根据这三中形式的不同特点, 可以把金本位制的实行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金币本位制,即黄金与纸币可以自由兑换,这是完全意义上的金本位制,这一阶段从1816年持续到1914年,虽然这期间, 在一些国家一些阶段,虽然出现过反复,但基本上最终还是延续了下来。但随着一战的爆发, 欧洲各主要国家相互进行战争,大量的黄金被集中用来购买军火武器,导致大量黄金流入美国,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受到限制,以及战争期间, 为了筹集军费,大量发行纸币, 所以一战后, 欧洲主要国家的黄金储备量锐减, 所余黄金已不足以支撑其纸币发行,所以,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取消了金本位制。一战后, 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 英法等国家经济发展逐渐恢复元气,便打算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储备的黄金不足以跟上纸币的大规模发行, 经过一系列国际磋商,终于以“节约黄金”为原则,确立了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前一种制度下, 兑换黄金有数量上的限制。在后一种情况下, 只有少数国家的货币与黄金挂钩, 其他国家的货币可以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进行兑换, 用这些货币在国外进行兑换, 于是, 长期以来以黄金作为货币发行的唯一储备的局面开始改变, 外汇也开始成为货币发行的部分储备。货币制度也开始变得纷繁复杂起来。
在当时, 主要有英法美三国实行这一制度,因此这三国的货币可以充当外汇, 但主要说来只有英国和美国。二战末期,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 掌握了世界上绝大部分黄金储备,终于打垮英国,瓦解英镑区,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储备货币, 通过与黄金挂钩成为世界的中心货币,取得了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布雷顿森林体系诞生了。应该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瓦解是世界货币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件,随后其近三十年的运转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正是这一体系使黄金退出了货币舞台,将全球货币推入了信用货币的新时代。


  •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简析

现在来回顾布雷顿森林体系制定到瓦解的全过程,可以很清晰的发现这一制度设计的致命缺陷,虽然在当时一些经济学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但是由于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 不得不采用了这一有着天生缺陷的国际货币制度。
作为唯一的世界储备货币, 其它国家要想取得美元, 只能通过贸易顺差来获得美元, 而美国为了扩大其作为世界唯一储备货币的范围与影响,必须通过贸易逆差来向世界提供美元。这样,便决定了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地位,事实上直到现在,去看美国的对外贸易数额统计表, 基本还是为负。在对外贸易上长期逆差,而美国要想维持其国家的正常运转, 避免陷入破产的境地, 也只得不断借债,向全世界兜售其国债等金融资产,这样就形成了这样一条链条, 全世界通过贸易顺差获得美元作为储备货币, 美国通过逆差向全世界提供美元,美国再通过国债将这些美元回笼,由于美国国债的良好信用,所以很长时间以来, 许多国家都购买美国国债。这样一个来回,美元依旧回到美国。长期下来,美国债务数额越来越大, 最终美国绑架了世界经济。且这一制度还会带来一个问题, 即他国货币被动超发。因为美元不能在他国流通,为了回笼通过顺差获得的美元, 央行只能用本国货币将其买回。且同样是相同的一笔美元, 到了国外, 其他国家还可以以此为储备发,发行自己国家的货币,这样就造成了货币量的扩大。
这一天生而致命的缺陷决定了这一体系了瓦解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二战后, 出于冷战需要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 扶持西欧,西欧经济迅速发展; 中国革命胜利后, 美国转变其对日本政策, 日本经济也迅速发展。 美国的贸易赤字迅速扩大, 其他国家手中的美元数量越来越大,加上越战的巨大开销,美国的黄金库存迅速流失。在经历了多次美元危机后, 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暂时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单方面撕毁了1944年美国政府与世界各国达成的这一协定。1973年, 随着固定汇率制度的瓦解,这一体系最终解体。


  • 经济规模扩大与货币需求量的关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可以说是金本位制的最后一次尝试,其后, 1976年1月,牙买加体系诞生,正式确认了浮动汇率制的合法化,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的局面,人类货币史开始正式迈入信用货币时代。虽然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也曾出现过信用货币的萌芽,但是由于种种客观或主观方面原因而夭折。 比如: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用货币,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发行的绿钞也是信用货币,只是前者因为缺乏发行的必要监督制度,后来的明朝皇帝大量发行,最终导致了其贬值, 退出了流通领域。明中期以后,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而林肯绿钞,战后美国政府于1879年恢复铸币支付, 重新确立了金本位制, 也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却最终完成了讲黄金退出货币舞台, 将货币推入信用时代的过程。
   为什么在当时情况下实行的信用货币的尝试会失败呢?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原因以外,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当时经济规模所需要的货币量还没有达到需要使用信用本位制度的程度。
   在货币出现后, 经济实现货币化以后。就需要货币的数量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满足相应的经济发展规模。而且另一方面,无论是资本家还是农场主抑或普通生存产者,为了自己利益,客观上需要将价格水平维持在一个相应合理的水平上。所以在这一要求下, 就对货币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货币数量增长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若货币数量增长较慢, 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发展的需求, 便会导致经济规模的萎缩,比如在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就曾因为金银的缺乏导致货币需求量的不足,致使价格水平不断下降,使经济发展陷入萎缩。而在金本位制下,货币数量的扩张需要有相应的黄金做基础, 黄金数量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发行货币的数量。当这种情况情况出现时, 人们可能就会要求改变货币本位, 在早期, 人们通常希望用数量更大的白银来作货币发行基础,扩充货币的发行量,在1879至1896年, 美国掀起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白银运动, 试图以白银来取代黄金, 扩大货币发行量,解决当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但是最终在1896年随着南非、阿拉斯加等地新金矿的发现及黄金提炼方法的进步,黄金产量增加,使货币数量迅速增长,暂时缓解了这一问题的迫切性。
   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 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 各地区间贸易往来迅速扩大, 导致对货币需求迅速扩大,所以出现了类似上文中出现了白银运动。但是应该注意到, 虽然那时经济扩张对货币需求的数量猛增,但那时的世界市场与二战后迅速发展的世界市场相比, 无论在深度、广度上相比, 规模还是相应小得多。所以可以通过黄金数量的提高来得以解决, 继续维持金本位。但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开展,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经济规模的迅速扩大, 决定了对货币的迫切需要。原先以黄金等贵金属来限制纸币的发行量, 维持其购买力与币值的金本位制的解体也就不可避免。在此情况下,作为扩充货币数量、发行廉价货币的信用本位制便理所当然的成为新时代的选择。


  • 信用本位制的缺陷

在人类货币进入信用货币时代后, 货币的发行完全由由政府来掌握, 由国家通过国家信用来保证。在这种制度安排下, 很大程度上, 我们只能希望政府的自律来维持货币的币值稳定,来保证自己的信用, 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在当今时代, 一国政府负责与否,可以通过其在维护货币信用上的作为来体现。但是,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因为货币的发行权全在政府手中, 政府可以很简单的通过货币发行权来扩大货币发行量 ,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许多问题,或者用这些货币来兴建公共工程、民生工程来赢得选票,获得良好政绩,这种短视行为必然导致货币发行量的扩大,导致铸币税的征收, 让普通老百姓的财富缩水。尤其是一些国家利用其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大量印刷货币, 向全世界增收铸币税,人为制造通货膨胀,进而影响汇率,打压他国经济的发展,转嫁国内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当初,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中货币数量不足的问题, 人们将货币本位制由金本位制变为信用货币本位制, 但是信用本位制也因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困扰着一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困扰着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这样一种货币制度下,解决这个问题,就国内来说只能寄希望于政府的自律,希望政府谨慎运用货币政策来促进经济发展。就国际层次来说, 需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强新兴经济体在这一体系中的话语权,但这一过程注定了充满坎坷与阻力。且上述缺陷也注定了这样一种货币本位制会时不时出现危机。


  • 信用本位制下的货币何去何从

记得在那部纪录片里, 多位经济学者都表示纸币时代其实就是一个货币不断通货膨胀的时代,因为一方面政府有超发货币的动机,也有超发货币的条件与能力,虽然一个负责任的政府会努力将这种损失降到最低,但是谁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纪录片中很多中国学者希望重新回到金本位时代, 但是很多国外学者却并不表示赞同, 虽然在金本位制下, 的确可以避免很多问题,减少金融、货币危机发生的可能,但是却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对货币发展的需要。一些学者甚至提出了用碳排放权和黄金来作为货币发行储备的设想。
   我觉得,既然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决定了对货币需求数量的不断扩大。在现在条件下,也不太可能改变这种货币制度,回归金本位更是遥不可及。倒不如做到藏富于民,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要让货币的人们收入水平增加的幅度跟得上货币贬值的幅度,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货币发行量过大、物价过高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增强人们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度、满意度,保持对本国货币的信心。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改善收入水平,尤其是在当代, 在改革开放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的今天,在经济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改善收入分配格局的工作越来越刻不容缓。三十多年来,中国运用大量廉价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出口加工贸易,经济取得了很大发展。但应该看到并且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的确是以人为压低工人工资、牺牲他们的利益为代价取得的。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今天, 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普通工人的劳动报酬是十分必要更是必须的。
   在这样一个信用货币时代,在这样一个注定了货币会不断贬值、通货不断膨胀的时代,既然不能克服其本身存在的缺陷,通过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让发行的巨额货币相对均衡的掌握在广大民众手中,增强他们对于政府的信任度,对本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让他们能承受物价上涨的压力,提高他们的幸福度,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记得2008年金融危机刚刚爆发的时候,温总理说了这样一句话: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确在这样一个信用本位制的时代, 国民对货币的信心远比黄金重要得多。可是如何增强民众的信心?仅仅依靠一次有一次的四万亿投资吗?不是, 只有改善民众的收入水平, 提高广大普通工薪阶层的收入,让他们感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才最重要。通过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做到藏富于民, 远比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救市更重要,因为通过这种救市向市场注入的海量货币很大部分并没有真正流入普通民众手中。 况且这种救市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问题,短时间内可能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时效过了可能还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既然是信用本位制,所以维护一种货币的强势地位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信用这两个字着眼。通过真正的物质利益、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来增强民众对一种货币的信心才是其真正的本质所在。

《国富论》笔记——货币相关推荐

  1. 08/14 国富论笔记

    在讲述地租的章节中书中写到: 每一种金属在每个矿坑的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世界上实际开采中且蕴藏最丰富的矿坑的产地价格所牵制 书在之前就提到过类似的观念,小麦的价格也会受到产量最丰富的那块土地小麦的 ...

  2. 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调控-中国视角下的宏观经济

    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调控-潘登同学的宏观经济学笔记 文章目录 货币政策传导与货币政策调控-潘登同学的宏观经济学笔记 货币传导路径 货币是银行的负债--货币的"形而下"定义 贷款创 ...

  3. 《国富论》笔记——劳动分工

    从一月初开始,已经中旬过半了,说是想写读书笔记,一直也没啥动力.书倒是一直在看,由于实习期有大量时间的缘故,短短十多天也陆陆续续看了三四本书.看书要获得体会,还是得老老实实慢慢回味,如果一遍看过去,可 ...

  4. 前后对接数字几_开源数字货币交易所开发学习笔记(1)——系统架构

    前言 部门领导让我研究数字货币交易所的开发技术,今天好不容易把码云(Gitee)上开源数字货币交易所CoinExchange的代码编译成功并搭建出来了,在排查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的查看代码以及使用到的技 ...

  5. 读书笔记---金融学一新国富论

    1.虚拟经济必将超过或取代实体经济(个人观点,感觉比重会多点,但是不会取代,没有实体经济,怎么会有虚拟经济).2.中国股市告别长达4年熊市,2006年,2007年进入牛市(个人观点,牛市都有个轮回,大 ...

  6. 读书笔记 | 国富论 (卷三-卷五)

    国富论的卷三到卷五的笔记和总结,后面计划多读一些文献,还有有机会就多参加一些研讨会呀,每次听完都觉得收获好多呀,哈哈.有点因又菜又贪引起的小焦虑,感觉自己撒都没干,哈哈,Petit à petit, ...

  7. 《货币是个什么东西》笔记

    翻烂了古今中外货币史,看惯了财富.权利.阴谋,说到底:你的钱,你说了不算! 金钱是能让我们去除了天堂之外的任何地区的一份护照:同时,它也能像我们提供出了幸福以外的任何东西.--查尔斯-兰姆 如果你想让 ...

  8. 货币时间价值(学习笔记)

    1.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情况. 2.当物价水平明显持续上涨时,人们不会选择货币来储藏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下降. 3.货币时间价值:当前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多的价值. ...

  9. 个人笔记:算法讲座3.4——货币系统(完全背包)

    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使用,谢谢 问题描述: Alice和Bob分属艾泽拉斯大陆上的两大对立阵营--部落与联盟,两大阵营的货币体系不同,但他们都可以在幽暗城使用铜币进行结算.铜币嘛,当然都一样.这天,Ali ...

最新文章

  1. MySQL显示ERROR 2003 (HY000): Can‘t connect to MySQL server on ‘localhost‘ (10061)解决方法
  2. python视频教学视频哪个好-Python入门视频看哪个好?适合初学者的教学视频推荐...
  3. 高级编程学习笔记day01(知识点篇)
  4. exfat最佳单元大小_双动圈四喇叭单元的头戴式耳机,DACOM HF002上手体验
  5. 草稿 9206 1128需处理
  6. 修复2008r2 rpc服务器,windows server 2008R2 复制问题(RPC服务不可用)
  7. 计算机磁盘管理使用不,win10系统提示“操作无法完成,因为磁盘管理控制台不是最新状态”的处理方法...
  8. 文件备份软件 FreeFileSync
  9. oracle yyyymmdd 年末,oracle中日期格式'yyyy-mm-dd'和'yyyymmdd'的区别
  10. 华为Datacom认证和Routing Switching认证并行多久?
  11. vue3+ts+vite后台管理模板
  12. Python基础07
  13. 解析淘口令获取商品id,包含有效时间
  14. 简单的问卷调查发邮件程序
  15. 成功解决 word2019设置背景色为护眼的绿色
  16. 《Cocos Creator游戏实战》实现下拉框按钮ComboBox控件
  17. 【工作】python识别不同国家语言类型
  18. L1-040 最佳情侣身高差 (10 分)java
  19. GO富集分析相关概念
  20. 微信小程序 滚动列表(无限滚动)

热门文章

  1. 新秀学习51供应链管理的----模拟笔记本PC和51串行通讯1
  2. C++实现高并发Web服务器
  3. C++指向const对象的指针和const指针
  4. Linux系统下怎么查询自己的ip和port
  5. ulpfec,flexFec,Pro-MPEG cop3协议对比
  6. 常见的均值不等式的使用技巧
  7. 同步压缩变换 matlab,一种基于同步压缩变换重构的幅值校正方法
  8. 《Excel 职场手册:260招菜鸟变达人》一第 4 招 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超过15位数据的录入技巧...
  9. PCIe TLP Prefix PASID TLP Prefix介绍
  10. Verilog专题(十六)移位寄存器(逻辑移位、算术移位、循环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