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too linux安装笔记(上)

家里有一台破旧的富士通笔记本,08年至今质量依然杠杠的,但是性能已经不能和现代超极本同日而语,装上了ubuntu更是不敢恭维,别提gnome和kde的linux发行版了,于是我决定为他安装上十分精简的gentoo,如需了解gentoo请自行百度百科“gentoo”

下载gentoo:

下载mini cd和stage3即可,一共500M左右

使用ultraiso或者usbwriter把gentoo的iso写入u盘

ultraiso-》启动-》写入硬盘映像

写完后,u盘仍然可以使用,把下载的stage3也放进去,安装时要用到

进入u盘系统

开机进入boot menu(每台电脑都不一样,F12居多),选择u盘

livecd——启动的过程基本都是enter默认即可

连接wifi(使用的是笔记本)

使用命令:

ifconfig

不同电脑的有线无线设备名称都不同,大部分是"eth0"和"wlan0"

使用命令:(中间的无线设备名称是刚刚ifconfig获得的,不同电脑不一样,请注意,你的可能不是wlp12s0)

ifconfig wlp12s0 up#启动设备

iwconfig wlp12s0 power on#启动电源管理(可选)

扫描WIFI,使用命令:

iwlist scan

可以看到扫出来一大堆东西,每一个wifi都以call num开头,call 01是我要连接的wifi

下面有一些重要的信息,essid就是wifi的名,IE那一行显示了wifi的加密方式

我路由器使用的是wpa(当前大部分的路由器都是这个加密,安全!),需使用“wpa_supplicant”命令连接:

在这之前配置一下wpa_supplicant,linux配置文件都在/etc中,

wpa_supplicant在“/etc/wpa_supplicant/”

需要在这个目录下添加“wpa_supplicant.conf”

编辑:

network={

ssid="Xiaomi_devil"

psk=""

priority=1

}

分别是:wifi名,密码,最后一个默认1

保存退出,进行连接:

wpa_supplicant -i wlp12s0 -c /etc/wpa_supplicant/wpa_supplicant.conf

传统的wpe连接起来更简单,直接连接:

[root@FriendlyARM /]# iwconfig wlan0 essid "FRIENDLY-ARM"

[root@FriendlyARM /]# iwconfig wlan0 key s:12345

(摘自网络博客http://blog.chinaunix.net/uid-28790518-id-5072334.html,详情百度iwconfig连接wifi)

ping baidu.com

检测了一下网络连接情况,没问题

启动ssh

为了方便安装和查询中途遇到的过程,我们使用远程ssh方式

启动ssh服务,并修改root密码

service sshd start

passwd

在windows(putty)或者linux(ssh)连接到这台电脑

在这之前使用ifconfig查看清楚ip,远程时用

分区:

使用parted命令行程序,终端输入:parted

(parted)help,可以查看帮助

分区设置为GPT方式 (warning:会清除所有数据!):

(parted) mklabel gpt#使用gpt分区方式

首先,要告诉parted我们工作要使用的容量单位是megabytes(实际上是mebibytes,其标准缩写符号是MiB,但是我们会通篇使用MB因为它用得更普遍一些)

(parted) unit mib#以mb单位分区

现在我们创建一个2MB的分区,它后面将被GRUB2引导器使用。使用mkpart 完成这个操作,并且通知 parted 从1MB开始到3MB结束(创建一个大小为2MB的分区)。

(parted) mkpart primary 1 3

(parted) name 1 grub

(parted) set 1 bios_grub on

(parted) print

继续创建几个linux常用的分区,我创建了三个分区,分别是给:"/boot","/","/home"三个目录挂载用的,我的内存大,就不需要swap了。

(parted) mkpart primary 3 403

(parted) name 2 boot

(parted) mkpart primary 403 49999

(parted) name 3 rootfs

(parted) mkpart primary 49999 -1

(parted) name 4 home

当使用UEFI接口来引导系统时(取代BIOS),要将引导分区标识为EFI系统分区。当“boot”选项在这个分区被设置时,Parted可以自动完成此事。

(parted) set 2 boot on

创建文件系统

查看系统可用的格式化文件系统命令:

ls /sbin/mkfs.*

使用mkfs命令格式化分区:

mkfs.ext2 /dev/sda2

注意:我的/dev/sda2对应的是boot

继续格式化home和rootfs分区

mkfs.ext4 /dev/sda3

mkfs.ext4 /dev/sda4

挂载

现在分区都已初始化并有文件系统,接下来该挂载那些分区了。

使用mount命令,但是不要忘记为每一个创建的分区创建需要的挂载目录。

这是官方wiki的描述,乍一看有点莫名,不过一步一步来做:

老习惯,先挂载一个"/"根目录:

mount /dev/sda3 /mnt/gentoo

好了,其实官方是说,提供的live cd镜像要用到的目录是/mnt/gentoo,将它作为根

那么其他的/boot /home呢,当然就在/mnt/gentoo/下面了,这可是根啊

所以

mkdir /mnt/gentoo/boot

mkdir /mnt/gentoo/home

挂载上去:

mount /dev/sda2 /mnt/gentoo/boot

mount /dev/sda4 /mnt/gentoo/home

注意:boot挂载到第二个分区sda2,刚刚”/“已经挂载在sda2了,剩下的home挂载在sda4

输入:mount

最后几行提示最终挂载的样子

后面的介绍中将挂载proc文件系统(一个内核的虚拟接口)和其它内核伪文件系统。不过我们首先安装Gentoo安装文件。

安装

安装stage包,在官网下载的stage3包刚刚一起放在了u盘里了

cd /mnt/cdrom

cp ./stage3-*.tar.bz2 ../gentoo/

拷贝到gentoo,也就是挂载在sda3上的根当中

解压:

cd /mnt/gentoo/

tar xvjpf stage3-*.tar.bz2

编辑编译配置文件:

vi /mnt/gentoo/etc/portage/make.conf

此文件用于gcc编译gentoo系统的一些优化配置,添加一行

MAKEOPTS="-j3"

-j后面是cpu核心+1,我的是intel core2双核,一般再+1是推荐的配置方式(其实没什么影响)

其他地方保持默认就行了,如果对gcc编译优化有一定的了解,请参考:

/mnt/gentoo/usr/share/portage/config/make.conf.example下的配置示例

编译前

gentoo的minimal cd与ubuntu,fedora等发行版不同,需要从头编译操作系统,包括linux的kernel,有很大的自由度,不过也复杂很多,庆幸的是大多数配置stage3默认已经很好了,只需要使用默认的配置,或者稍作调整即可。

通过编译的方式安装操作系统使我们对系统结构、原理更加清晰,也使得操作系统的性能和底层调用得到质变性提高。当然如果对内核和GNU工具有深入研究的话,还能大幅度提高编译和编译后系统的性能优化,在此不深入研究。

选择下载镜像,下载源码

mirrorselect -i -o >> /mnt/gentoo/etc/portage/make.conf

请选择中国的镜像,并按下“空格键”选中(我看到的好像都是厦门的,http,ftp什么的都选上)

点击回车OK保存退出。

gentoo主仓库配置

如果没有下面这目录就执行下面的命令创建:

mkdir /mnt/gentoo/etc/portage/repos.conf

接下来,复制Portage提供的Gentoo仓库配置文件到这个(新创建的)目录:

cp /mnt/gentoo/usr/share/portage/config/repos.conf /mnt/gentoo/etc/portage/repos.conf/gentoo.conf

复制DNS信息

在进行新环境之前,还有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复制/etc/resolv.conf中的DNS信息。需要完成这个来确保即使进入到新环境后网络仍然可以使用。/etc/resolv.conf包含着当前网络中的DNS服务器。

要复制这个信息,建议通过cp命令的-L选项。这可以保障如果/etc/resolv.conf是一个符号链接的话,复制的是那个目标文件而不是这个符号文件自己。否则在新环境中,符号文件将指向一个不存在的文件(因为链接目标非常可能不会在新环境中)。

cp -L /etc/resolv.conf /mnt/gentoo/etc/

挂载必要的文件系统

稍等片刻,Linux的根将变更到新的位置。为了确保新环境正常工作,需要确保一些文件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需要提供的文件系统是:

/proc/ 一个pseudo文件系统(看起来像是常规文件,事实上却是实时生成的),由Linux内核暴露的一些环境信息

/sys/ 一个pseudo文件系统,像要被取代的/proc/一样,比/proc/更加有结构

/dev/ 是一个包含全部设备文件的常规文件系统,一部分由Linux设备管理器(通常是udev)管理

/proc/位置将要挂载到/mnt/gentoo/proc/,而其它的两个都是绑定挂载。字面上的意思是,例如/mnt/gentoo/sys/事实上就是/sys/(它只是同一个文件系统的第二个条目点),而/mnt/gentoo/proc/是(可以说是)文件系统的一个新的挂载。

mount -t proc proc /mnt/gentoo/proc

mount --rbind /sys /mnt/gentoo/sys

mount --make-rslave /mnt/gentoo/sys

mount --rbind /dev /mnt/gentoo/dev

mount --make-rslave /mnt/gentoo/dev

如果不是很理解上述文件系统挂载,按照上面做就行了

进入新环境

现在所有的分区已经初始化,并且基础环境已经安装,是时候进入到新的安装环境了。

这意思是会话将把根(所能访问到的最顶层位置)从当前的安装环境(安装CD或其他安装媒介)变为安装系统(叫做初始化分区)。因此叫作change root或chroot。

完成chroot有三个步骤:

使用chroot将根位置从/(u盘启动系统)更改成/mnt/gentoo/,就是进入刚刚我们布局的分区和挂载

使用source命令将一些设置(那些在/etc/profile中的)重新载入到内存中

更改主提示符来帮助我们记住当前会话在一个chroot环境里面(可选)。

chroot /mnt/gentoo /bin/bash

source /etc/profile

export PS1="(chroot) $PS1"

从现在开始,所有的动作将立即在新Gentoo Linux环境里生效。

接下来还要做很多事情,我们还没开始编译gentoo操作系统

gentoo linux 分区_开始使用gentoo linux——gentoo安装笔记(上)相关推荐

  1. linux分区_解决Linux下挂载的NTFS分区(Windows分区)只读问题。

    今天又依靠自(谷)己(歌)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Linux下挂载的NTFS分区下的文件(夹)只能读取不能写入的问题. 其实类似问题大约两年多之前就出现过,当时解决了.昨天又出现了.和两年多前出现 ...

  2. pe读linux硬盘分区工具_已经成功把pe安装到linux分区,并能读写linux分区

    优点:Windows中一般是不能读写linux分区的,除非用了相应的工具.因此把pe安装到linux分区是比较安全的,而且pe可以读写linux分区,这样你的系统也可以备份到linux分区了. 步骤: ...

  3. 动态调整linux分区大小,GParted 动态调整Linux分区大小

    在虚拟化环境中虚拟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数据量持续增长,磁盘分区都需要进行扩容,对于Windows系统相对简单,在磁盘瘦格式的状态下直接修改虚拟机磁盘大小,在系统中的磁盘管理里扩展分区即可,实时生效连重启都 ...

  4. win 读 linux分区,windows系统中查看linux分区的三种方式

    双系统中windows查看linux分区的三种方式 一.这个算是大家早有耳闻的啦,就是使用Explore2fs这个工具,可以去 官方网站下载,这个工具用法简单就不多说了,如图所示: 二.使用一个叫磁盘 ...

  5.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_用于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的4种工具

    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 Linux正在被部署到比Linus Torvalds在他的宿舍里工作的设备更多的设备中. 受支持的各种芯片架构令人震惊,并导致各种大小的设备都使用Linux. 从庞大的IBM ...

  6. gentoo linux 分区_小白安装Gentoo Linux操作系统——磁盘分区

    磁盘分区规划 在日常安装Gentoo Linux操作系统前需要对系统使用的磁盘分区进行规划,规划原则需考虑磁盘容量.系统规模与用途. 现阶段个人PC的磁盘容量已近乎TB级别,磁盘容量已不再成为系统安装 ...

  7. linux分区出现hfs,在Arch Linux上挂载HFS +分区

    我在Arch Linux上安装hfs +分区时遇到一些问题. 运行时出现sudo mount -t hfsplus /dev/sda2 /mnt/mac此错误: mount: wrong fs typ ...

  8. linux分区丢失了怎么恢复,(Linux下恢复丢失的分区.doc

    (Linux下恢复丢失的分区 如果不能挂接硬盘上的任何分区,也许只需要重建分区表.下面是一个很方便的能标识可能的分区表项实用程序. ????? "/dev/FOO:device not fo ...

  9. linux分区格式化慢,浅谈linux性能调优之三:分区格式化之前的考虑

    在Linux中进行格式化必须考虑Block与inode,Block还好理解,它是磁盘可以记录的最小单位,是由数个扇区组成,所以大小通常为n*512Bytes,例如4K. 那么inode是什么呢 ? B ...

  10. linux分区ID改为8e,Linux新建分区。 创建1个80m的分区。修改其分区ID号为LVM(8e),将分区信息写入内核,让其生效,在线等。...

    匿名用户 1级 2010-11-15 回答 [root@station7 ~]# fdisk /dev/sda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

最新文章

  1. 理解ffmpeg中的pts,dts,time_base
  2. Python实训day12am【网络爬虫大作业简略解析:动态生成html页面、数据写入Excel】
  3. oracle ebs 基于host(主机文件)并发程序的开发,Oracle EBS 基于Host(主机文件)并发程序的开发...
  4. 前端学习(2966):上午回顾
  5. 用 Excel+VBA 与 SQL Server 数据库交互
  6. java 日期只计算年月日大小_Java按自然月计算两个日期相差的年月日?
  7. python调用robotframework api_python+robot framework接口自动化测试
  8. vuecli3修改项目启动端口
  9. SpellGCN: Incorporating Phonological and Visual Similarities intoLanguage Models
  10. HMM:隐马尔可夫模型 - 表示
  11. CICD详解(十二)——Sonar安装与配置
  12. mysql maxwait_数据库连接池 maxActive,maxIdle,maxWait参数
  13. 【新提醒】超低成本手机全息3D投影制作教程_光学_极客迷
  14. 计算机知识的研修总结,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研修总结
  15. 修改bios密码 服务器,为BIOS设置密码让我们的系统更加安全
  16. 改文件777的php,服务器文件目录权限777修改方法
  17. 部署LAMP平台,构建企业web服务器
  18. Apache Flink如何处理背压
  19. 多款国外虚拟主机简单比较
  20. WeLink互动直播:维护网课秩序,杜绝外人乱入

热门文章

  1. 【Android -- 职业】职业规划
  2. programData
  3. Attach机制实现完全解读
  4. php theexcerpt,WordPress:the excerpt(摘要)
  5. 阴谋还是悲剧?- 基于机器学习假设检验视角,看泰坦尼克号事件
  6. java中write方法作用_JAVA中的懒人神器—方法(有返回值)
  7. 基于Android的本地电子书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Ebook(2)
  8. Ubuntu常用命令
  9. 溢出部分用省略号表示
  10. blender2.8设置玻璃材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