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Windows 线程调度器的实现分散在内核各处,并且与许多组件都有关联,很难进行系统地学习,所以我打算写几篇文章来记录下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分析,同时也方便日后查阅,此文可以看作是《Windows内核原理与实现》中线程调度部分的读书笔记和简单总结。

正文

一. 线程当前状态


在对调度器函数进行分析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调度器只由内核层进行负责实现,不涉及执行体层。因此线程相关的数据结构只有 KTHREAD,其中调度相关的最重要的成员是 State,它标识了线程的当前状态,取值由名为 KTHREAD_STATE 的枚举类型定义:

typedef enum _KTHREAD_STATE {Initialized,Ready,Running,Standby,Terminated,Waiting,Transition,DeferredReady,GateWait
} KTHREAD_STATE;

已初始化 (Initialized):线程创建过程中的内部状态,此时线程不参与调度。
就绪 (Ready):线程已经准备好运行,等待被调度。
运行中 (Running):线程正在某一处理器上运行。
待命 (Standby):线程被选为某一处理器上下一个将要被执行的线程。
已终止 (Terminated):线程已终止,正在进行资源回收。
等待中 (Waiting):线程正在等待某个条件满足,比如事件对象被触发。
转移 (Transition):线程已经准备好运行但内核栈不在内存中。
延迟就绪 (DeferredReady):线程尚未被确定在哪个处理器上运行,此状态对于单处理器系统没有意义。
门等待 (GateWait):线程正在等待一个门对象。

其中就绪延迟就绪状态的主要区别是:延迟就绪线程尚未确定被分配到哪个处理器上运行,而就绪线程已经被分配到了某个处理器上。


对于线程各个状态间的转移规则,可以参考线程状态转移图(引自潘爱民老师的《Windows内核原理与实现》):


二. 进程的当前状态


进程在内核层所对应的 KPROCESS 结构中,也有一个用来标识当前状态的 State 成员,它的取值由名为 KPROCESS_STATE 的枚举类型定义:

typedef enum _KPROCESS_STATE {ProcessInMemory,ProcessOutOfMemory,ProcessInTransition,ProcessOutTransition,ProcessInSwap,ProcessOutSwap
} KPROCESS_STATE;

ProcessInMemory:表示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容在物理内存中。
ProcessOutOfMemory:表示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容已被换出物理内存。
ProcessInTransition:表示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容不在物理内存中,但已请求换入。
ProcessOutTransition:表示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容存在于物理内存中,但已请求换出。
ProcessInSwap:表示正在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容换入物理内存,换入完成后,状态将变更为 ProcessInMemory
ProcessOutSwap:表示正在将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内容换出物理内存,换出完成后,状态将变更为 ProcessOutOfMemory


换入或换出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会导致进程状态的切换,此工作是由名为 平衡集管理器 (Balance Set Manager) 的内核组件负责的,在内核第一阶段初始化接近结束时,MmInitSystem 函数创建了两个平衡集管理器线程,其对应例程分别是 KeBalanceSetManagerKeSwapProcessOrStack 函数。

KeBalanceSetManager 线程循环等待一个每秒触发一次的定时器对象和一个工作集管理器事件对象,当等待成功后,它触发名为 KiSwapEvent 的事件对象来通知交换线程,以尝试对满足条件的线程的内核栈执行换出操作。KeSwapProcessOrStack 即为交换线程,它循环等待上述的 KiSwapEvent 对象,一旦等待成功,会根据情况执行进程线程内核栈的换入换出工作。

一个进程的换出操作发生在进程的 StackCount 为 0 时,StackCount 记录了该进程中有多少个线程的内核栈位于内存中,当该进程的所有线程的内核栈都被换出内存时,KiOutSwapKernelStacks 会将进程插入到待换出链表中,并触发 KiSwapEvent 对象,交换线程会在下次循环中调用 KiOutSwapProcesses 函数将该进程换出内存。

平衡集管理器实质上是内存管理器组件,有关它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将在之后的文章中更新。


三. 调度器主要函数实现


1. KiReadyThread


KiReadyThread 从名字上来看是将一个线程转为就绪状态,而实际上这个函数根据三种不同情况来进行处理:

void __fastcall KiReadyThread(IN PKTHREAD Thread) {PKPROCESS Process;Process = Thread->ApcState.Process;if (Process->State != ProcessInMemory) {Thread->State = Ready;Thread->ProcessReadyQueue = TRUE;InsertTailList(&Process->ReadyListHead, &Thread->WaitListEntry);if (Process->State == ProcessOutOfMemory) {Process->State = ProcessInTransition;InterlockedPushEntrySingleList(&KiProcessInSwapListHead, &Process->SwapListEntry);KiSetInternalEvent(&KiSwapEvent, KiSwappingThread);}return;} else if (Thread->KernelStackResident == FALSE) {ASSERT(Process->StackCount != MAXULONG_PTR);Process->StackCount += 1;ASSERT(Thread->State != Transition);Thread->State = Transition;InterlockedPushEntrySingleList(&KiStackInSwapListHead, &Thread->SwapListEntry);KiSetInternalEvent(&KiSwapEvent, KiSwappingThread);return;} else {KiInsertDeferredReadyList(Thread);return;}
}

分支一:

首先,此函数根据上文提到的 KPROCESSState 成员,来判断目标线程所属进程当前是否处于 ProcessInMemory 状态,即进程虚拟地址空间是否在物理内存中,若不是则将目标线程设置为就绪状态,并将线程的 ProcessReadyQueue 标志设置为 TRUE,然后将线程插入到所属进程的就绪链表 (ReadyListHead) 中,ProcessReadyQueue 用来标识线程是否在其所属进程的就绪链表中。而后进一步判断进程是否处于 ProcessOutOfMemory 状态,若是则将该进程设置为 ProcessInTransition 状态,并插入到待换入进程链表中,最后触发 KiSwapEvent 对象通知交换线程执行进程换入操作。由此可以看出,ProcessInTransition 是一种中间状态,他标识了进程将要但还没有被执行换入操作,此状态介于 ProcessInMemoryProcessInSwap 之间。

当进程当前处于 ProcessOutOfMemory 状态时,其后续操作是:平衡集管理器的交换线程成功等待到 KiSwapEvent,进而调用 KiInSwapProcesses 函数将之前插入到待换入进程链表中的进程换入内存(通过 MmInSwapProcess 函数),之后将进程状态修改为 ProcessInMemory。此时进程虚拟地址空间已在物理内存中,可以对进程中所有的就绪线程进行调度,所以 KiInSwapProcesses 函数遍历该进程的就绪链表,对其中的所有线程再次调用 KiReadyThread,而后将线程从链表中移除。由于这一次进程已存在于内存中,所以此次 KiReadyThread 函数不会再执行到此分支。

而对于 ProcessInTransitionProcessInSwap 这两种状态,则不需要通知交换线程将进程换入内存,因为此时交换线程已经或将要执行 KiInSwapProcesses 函数,如上所述,此函数会在将进程换入内存后,对该进程就绪链表中的所有线程再次调用 KiReadyThread。

最后,若进程处于 ProcessOutTransitionProcessOutSwap 状态(进程因其所有线程的内核栈都被换出内存而导致自身也被换出内存,在换出的过程中,如果有属于该进程的新线程被创建,或某一现有线程挂靠到该进程上,则 KiReadyThread 被调用,此时进程可能处于这两种状态),那么剩下的工作将由交换线程通过调用 KiOutSwapProcesses 函数来完成,此函数负责将待换出进程链表中的进程换出内存,它在两个阶段分别检查待换出进程的就绪链表:若进程尚未换出内存,则取消换出操作并将进程状态修改为 ProcessInMemory,然后对该进程就绪链表中的所有线程再次调用 KiReadyThread;若进程已换出内存,则修改进程状态为 ProcessInTransition 并触发 KiSwapEvent 对象,交换线程会在下次循环中调用 KiInSwapProcesses 执行后续操作。

综上所述,只有当进程处于 ProcessOutOfMemory 状态时,此函数才通知交换线程将进程换入内存,其余情况平衡集管理器会进行判断和处理,而无论哪种一情况,进程最后都会变为 ProcessInMemory 状态,进而交由其他分支处理,所谓异途同归。


分支二:

如果进程当前处于 ProcessInMemory 状态(经分支一处理后,进程必然处于此状态),则继续判断目标线程的内核栈是否在物理内存中(由 KernelStackResident 标志指示)。上文提到,线程栈的换入和换出操作也是由平衡集管理器负责的,当一个线程处于等待状态超过一定时间之后,交换线程调用 KiOutSwapKernelStacks 函数将其内核栈换出物理内存。因此若线程的内核栈已被换出物理内存,则要先通知交换线程将内核栈其换入内存,交换线程通过调用 KiInSwapKernelStacks 函数将线程内核栈换入物理内存,而后直接调用 KiInsertDeferredReadyList 函数将线程插入到延迟就绪链表中,关于 KiInsertDeferredReadyList 函数,见分支三

另外上文还提到,进程 KPROCESS 对象中的 StackCount 成员记录了该进程中有多少个线程的内核栈位于内存中,对于一个将要被换入内存的线程,自然要将其所属进程的 StackCount 加一(由于线程终止或挂靠到其他进程时也会引起 StackCount 的变动,所以此成员不由平衡集管理器维护)。


分支三:

进入到分支三就表示线程已满足执行条件(内核栈和所属进程都已在物理内存中),因此调用 KiInsertDeferredReadyList 函数执行下一步操作:

PKPRCB Prcb;
Prcb = KeGetCurrentPrcb();
Thread->State = DeferredReady;
Thread->DeferredProcessor = Prcb->Number;
PushEntryList(&Prcb->DeferredReadyListHead, &Thread->SwapListEntry);

此函数逻辑十分简单,所做的仅仅是将线程设置为延迟就绪状态,并将其插入到当前处理器 PRCB 结构中的延迟就绪链表中,以后当调度器获得控制权时,KiProcessDeferredReadyList 函数将遍历此链表,并对每个线程调用 KiDeferredReadyThread 函数,使其有机会变为就绪待命状态。注:此处所说的就绪状态是真正的就绪,区别于上文所说进程就绪链表中的线程,后者不满足执行条件(需要等待其所属进程被换入内存)。


至此 KiReadyThread 函数已分析完毕,可以看出,经过此函数处理后的任何线程都会变为延迟就绪状态,这对线程来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意味着它将有机会获得执行权,而在此之前,该线程不会被考虑执行。


TO BE CONTINUED ...

Windows线程调度学习(一)相关推荐

  1. 超详细配置教程,搭建 Windows 深度学习环境

    点击上方"视学算法",选择加"星标"或"置顶" 重磅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选自 | towardsdatascience 作者 | Ahina ...

  2.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五)—— 未处理异常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五)-- 未处理异常 要点回顾 最后一道防线 实验一:理解最后一道防线 实验二:新线程的最后一道防线 总结 UnhandledExceptionFilter 实验三:理解U ...

  3.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四)—— 编译器扩展SEH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四)-- 编译器扩展SEH 要点回顾 编译器支持的SEH 过滤表达式 实验一:理解_try_except 实验二:_try_except 嵌套 拓展SEH结构体 scope ...

  4.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二)—— 内核异常处理流程用户异常的分发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二)-- 内核异常处理流程&用户异常分发 用户层与内核层异常 内核异常 分析 KiDispatchException 分析 RtlDispatchException ...

  5.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一)—— CPU异常记录模拟异常记录

    Windows异常学习笔记(一)-- CPU异常记录 基础知识 异常的分类 CPU异常 分析中断处理函数 _KiTrap00 分析 CommonDispatchException 总结 软件模拟异常 ...

  6. Windows APC学习笔记(二)—— 挂入过程执行过程

    Windows APC学习笔记(二)-- 挂入过程&执行过程 基础知识 挂入过程 KeInitializeApc ApcStateIndex KiInsertQueueApc Alertabl ...

  7. Windows APC学习笔记(一)—— APC的本质备用APC队列

    Windows APC学习笔记(一)-- APC的本质&备用APC队列 基础知识 APC的本质 APC队列 APC结构 分析 KiServiceExit 总结 备用APC队列 挂靠环境下Apc ...

  8. Windows系统调用学习笔记(四)—— 系统服务表SSDT

    Windows系统调用学习笔记(四)-- 系统服务表&SSDT 要点回顾 系统服务表 实验:分析 KiSystemService 与 KiFastCallEntry 共同代码 SSDT 实验: ...

  9. Windows系统调用学习笔记(三)—— 保存现场

    Windows系统调用学习笔记(三)-- 保存现场 要点回顾 基本概念 Trap Frame 结构 线程相关的结构体 ETHREAD KTHREAD CPU相关的结构体 KPCR _NT_TIB KP ...

最新文章

  1. 【第一道计算几何题】 UVA11178 Morley‘s Theorem (二维几何,旋转直线求求交点)
  2. diag--创建对角矩阵
  3. proto 指定字段json名_比json快5倍的protobuf了解一下
  4. wxWidgets:wxXLocale类用法
  5. 51Nod 1013 3的幂的和 快速幂 | 乘法逆元 | 递归求和公式
  6. 牛客题霸题目及题解汇总
  7. git学习相关的博客地址
  8. JavaScript 设计模式核⼼原理与应⽤实践 之 开篇:前端工程师的成长论
  9. 公众号文章折叠点击后展开案例_(案例)蜂窝纸板在包装中的应用内衬
  10. python函数定义及调用-浅谈Python中函数的定义及其调用方法
  11. 有了net send,谁还用IM?
  12. C语言的面向对象设计之 X264,FFMPEG 架构探讨
  13. linux top命令 什么意思,Linux下的top命令、%cpu和cps(s)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4. 由光声前向模型求取光声信号
  15. Android Animations动画使用详解
  16. MCDF实验_lab1(1)
  17. android桌面雪花效果代码,Android营造雪花和雨滴浪漫效果
  18. 用HTML/CSS制作个人简历
  19. 两台云服务器怎么共享文件夹,云服务器怎么共享文件夹
  20. pdf怎么转换成cad?简易步骤解决

热门文章

  1. Unity SRP自定义渲染管线 -- 1.Custom Pipeline
  2. GPU Gems1 - 17 环境遮挡
  3. recv原理、高阶版黏包解决方案、基于UDP的socket通信
  4. typescript-koa-postgresql 实现一个简单的rest风格服务器 —— 连接 postgresql 数据库...
  5. (转)msys2使用教程
  6. Java IO(二)——RandomAccessFile
  7. Primer c++ 第5版pdf
  8. SQL Server里一些未公开的扩展存储过程
  9. hdu 4414 Finding crosses
  10. 使用代码设置Item级的权限(权限总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