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石路

cnblogs.com/youzhibing/p/14175336.html

初识 HAVING

关于 SQL 中的 HAVING,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往往与 GROUP BY 配合使用,为聚合操作指定条件

说到指定条件,我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 WHERE 子句,但 WHERE 子句只能指定行的条件,而不能指定组的条件(这里面有个“阶”的概念,可以查阅:神奇的 SQL 之层级 → 为什么 GROUP BY 之后不能直接引用原表中的列),因此就有了 HAVING 子句,它用来指定组的条件。我们来看个具体示例就清楚了。

我们有 学生班级表(tbl_student_class) 以及 数据如下 :

DROP TABLE IF EXISTS tbl_student_class;
CREATE TABLE tbl_student_class (id int(8)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自增主键',sno varchar(12) NOT NULL COMMENT '学号',cno varchar(5) NOT NULL COMMENT '班级号',cname varchar(50) NOT NULL COMMENT '班级名',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学生班级表';-- ----------------------------
-- Records of tbl_student_class
-- ----------------------------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7001', '0607', '影视7班');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7002', '0607', '影视7班');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8003', '0608', '影视8班');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8004', '0608', '影视8班');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9005', '0609', '影视9班');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9006', '0609', '影视9班');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class(sno, cno, cname) VALUES ('20190609007', '0609', '影视9班');

我们要查询  学生人数为 3 的班级 ,这就需要用到 HAVING 了,相信大家都会写

SELECT cno, COUNT(*) nums FROM tbl_student_class GROUP BY cno HAVING COUNT(*) = 3;

如果我们不使用 HAVING,会是什么样呢

可以看到,除了数量等于 3 的班级之前,其他的班级也被查出来了

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下:WHERE 先过滤出行,然后 GROUP BY 对行进行分组,HAVING 再对组进行过滤,筛选出我们需要的组

HAVING 子句的构成要素

既然 HAVING 操作的对象是组,那么其使用的要素是有一定限制的,能够使用的要素有 3 种: 常数 、 聚合函数 和 聚合键 ,聚合键也就是 GROUP BY 子句中指定的列名

示例中的 HAVING COUNT() = 3 , COUNT() 是聚合函数,3 是常数,都在 3 要素之中;如果有 3 要素之外的条件,会是怎么样呢

SELECT cno, COUNT(*) nums FROM tbl_student_class GROUP BY cno HAVING cname = '影视9班';

执行如上 SQL 会失败,并提示:

[Err] 1054 - Unknown column 'cname' in 'having clause'

在使用 HAVING 子句时,把 GROUP BY 聚合后的结果作为 HAVING 子句的起点,会更容易理解;示例中通过 cno 进行聚合后的结果如下:

聚合后的这个结果并没有 cname 这个列,那么通过这个列来进行条件处理,当然就报错了啦

细心的小伙伴应该已经发现,HAVING 子句的构成要素和包含 GROUP BY 子句时的 SELECT 子句的构成要素是一样的,都是只能包含 常数 、 聚合函数 和 聚合键

HAVING 的魅力

HAVING 子句是 SQL 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理解 SQL 面向集合这一本质的关键。下面结合具体的案例,来感受下 HAVING 的魅力

是否存在缺失的编号

tbl_student_class 表中记录的 id 是连续的(id 的起始值不一定是 1),我们去掉其中 3 条

DELETE FROM tbl_student_class WHERE id IN(2,5,6);
SELECT * FROM tbl_student_class;

如何判断是否有编号缺失?

数据量少,我们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如果数据量上百万行了,用眼就看不出来了吧

不绕圈子了,我就直接写了,相信大家都能看懂(记得和自己想的对比一下)

SELECT '存在缺失的编号' AS gap
FROM tbl_student_class
HAVING COUNT(*) <> MAX(id) - MIN(id) + 1;

上面的 SQL 语句里没有 GROUP BY 子句,此时整张表会被聚合为一组,这种情况下 HAVING 子句也是可以使用的(HAVING 不是一定要和 GROUP BY 一起使用)

写的更严谨点,如下(没有 HAVING,不是主角,看一眼就好)

-- 无论如何都有结果返回
SELECT CASE WHEN COUNT(*) = 0 THEN '表为空'WHEN COUNT(*) <> MAX(id) - MIN(id) + 1 THEN '存在缺失的编号'ELSE '连续' END AS gap
FROM tbl_student_class;

那如何找出缺失的编号了,欢迎评论区留言

求众数

假设我们有一张表:tbl_student_salary ,记录着毕业生首份工作的年薪

DROP TABLE IF EXISTS tbl_student_salary;
CREATE TABLE tbl_student_salary (id int(8)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自增主键',name varchar(5) NOT NULL COMMENT '姓名',salary DECIMAL(15,2) NOT NULL COMMENT '年薪, 单位元',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毕业生年薪标';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1,'李小龙', 100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2,'李四', 5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3,'王五', 5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4,'赵六', 5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5,'张三', 7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6,'张一三', 7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7,'张二三', 7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8,'张三三', 6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9,'张三四', 40000);
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alary values (10,'张三丰', 30000);

平均工资达到了 149000 元,乍一看好像毕业生大多都能拿到很高的工资。然而这个数字背后却有一些玄机,因为功夫大师李小龙在这一届毕业生中,由于他出众的薪资,将大家的平均薪资拉升了一大截

简单地求平均值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很容易受到离群值(outlier)的影响。这种时候就必须使用更能准确反映出群体趋势的指标——众数(mode)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如何用 SQL 语句来求众数了,我们往下看

-- 使用谓词 ALL 求众数
SELECT salary, COUNT(*) AS cnt
FROM tbl_student_salary
GROUP BY salary
HAVING COUNT(*) >= ALL (SELECT COUNT(*)FROM tbl_student_salaryGROUP BY salary);

结果如下

ALL 谓词用于 NULL 或空集时会出现问题,我们可以用极值函数来代替;这里要求的是元素数最多的集合,因此可以用 MAX 函数

-- 使用极值函数求众数
SELECT salary, COUNT(*) AS cnt
FROM tbl_student_salary
GROUP BY salary
HAVING COUNT(*) >= (SELECT MAX(cnt)FROM (SELECT COUNT(*) AS cntFROM tbl_student_salaryGROUP BY salary) TMP) ;

求中位数

当平均值不可信时,与众数一样经常被用到的另一个指标是中位数(median)。它指的是将集合中的元素按升序排列后恰好位于正中间的元素。如果集合的元素个数为偶数,则取中间两个元素的平均值作为中位数

表 tbl_student_salary 有 10 条记录,那么 张三三, 60000 和 李四, 50000 的平均值 55000 就是中位数

那么用 SQL,该如何求中位数呢?做法是,将集合里的元素按照大小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两个子集,同时让这 2 个子集共同拥有集合正中间的元素。这样,共同部分的元素的平均值就是中位数,思路如下图所示

像这样需要根据大小关系生成子集时,就轮到非等值自连接出场了

-- 求中位数的SQL 语句:在HAVING 子句中使用非等值自连接
SELECT AVG(DISTINCT salary)
FROM (SELECT T1.salaryFROM tbl_student_salary T1, tbl_student_salary T2GROUP BY T1.salary-- S1 的条件HAVING SUM(CASE WHEN T2.salary >= T1.salary THEN 1 ELSE 0 END) >= COUNT(*) / 2-- S2 的条件AND SUM(CASE WHEN T2.salary <= T1.salary THEN 1 ELSE 0 END) >= COUNT(*) / 2
) TMP;

这条 SQL 语句的要点在于比较条件 >= COUNT(*)/2 里的等号,加上等号并不是为了清晰地分开子集 S1 和 S2,而是为了让这 2 个子集拥有共同部分

如果去掉等号,将条件改成 > COUNT(*)/2 ,那么当元素个数为偶数时,S1 和 S2 就没有共同的元素了,也就无法求出中位数了;加上等号是为了写出通用性更高的 SQL

查询不包含 NULL 的集合

假设我们有一张学生报告提交记录表:tbl_student_submit_log

DROP TABLE IF EXISTS tbl_student_submit_log;
CREATE TABLE tbl_student_submit_log (id int(8)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COMMENT '自增主键',sno varchar(12) NOT NULL COMMENT '学号',dept varchar(50) NOT NULL COMMENT '学院',submit_date DATE COMMENT '提交日期',PRIMARY KEY (id)
)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COMMENT='学生报告提交记录表';insert into tbl_student_submit_log values
(1,'20200607001', '理学院', '2020-12-12'),
(2,'20200607002', '理学院', '2020-12-13'),
(3,'20200608001', '文学院', null),
(4,'20200608002', '文学院', '2020-12-22'),
(5,'20200608003', '文学院', '2020-12-22'),
(6,'20200612001', '工学院', null),
(7,'20200617001', '经济学院', '2020-12-23');

学生提交报告后, submit_date 列会被写入日期,而提交之前是 NULL

现在我们需要从这张表里找出哪些学院的学生全部都提交了报告,这个 SQL 该怎么写?

如果只是用 WHERE submit_date IS NOT NULL 条件进行查询,那文学院也会被包含进来,结果就不正确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先以 dept 进行分组(GROUP BY),然后对组进行条件的过滤,SQL 如下

SELECT dept
FROM tbl_student_submit_log
GROUP BY dept
HAVING COUNT(*) = COUNT(submit_date);

这里其实用到了 COUNT 函数,COUNT(*) 可以用于 NULL ,而 COUNT(列名) 与其他聚合函数一样,要先排除掉 NULL 的行再进行统计

当然,使用 CASE 表达式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而且更加通用

SELECT dept
FROM tbl_student_submit_log
GROUP BY dept
HAVING COUNT(*) = SUM(CASE WHEN submit_date IS NOT NULL THEN 1ELSE 0 END);

其他

不仅仅只是如上的那些场景适用于 HAVING,还有很多其他的场景也是需要用到 HAVING 的,有兴趣的可以去翻阅《SQL进阶教程》

聚合键条件的归属

我们来看个有趣的东西,还是用表:tbl_student_class

我们发现,聚合键所对应的条件既可以写在 HAVING 子句当中,也可以写在 WHERE 子句当中

虽然条件分别写在 HAVING 子句和 WHERE 子句当中,但是条件的内容,以及返回的结果都完全相同,因此,很多小伙伴就会觉得两种书写方式都没问题

单从结果来看,确实没问题,但其中有一种属于偏离了 SQL 规范的非正规用法,推荐做法是: 聚合键所对应的条件应该书写在 WHERE 子句中 ,理由有二

语义更清晰

WHERE 子句和 HAVING 子句的作用是不同的;前面已经说过,HAVING 子句是用来指定“组”的条件的,而“行”所对应的条件应该写在 WHERE 子句中,这样一来,写出来的 SQL 语句不但可以分清两者各自的功能,而且理解起来也更容易

执行速度更快

使用 COUNT 等函数对表中数据进行聚合操作时,DBMS 内部进行排序处理,而排序处理会大大增加机器的负担,从而降低处理速度;因此,尽可能减少排序的行数,可以提高处理速度

通过 WHERE 子句指定条件时,由于排序之前就对数据进行了过滤,那么就减少了聚合操作时的需要排序的记录数量;而 HAVING 子句是在排序之后才对数据进行分组的,与在 WHERE 子句中指定条件比起来,需要排序的数量就会多得多

另外,索引是 WHERE 根据速度优势的另一个有利支持,在 WHERE 子句指定条件所对应的列上创建索引,可以大大提高 WHERE 子句的处理速度

总结

1、集合论

集合论是 SQL 语言的根基,只有从集合的角度来思考,才能明白 SQL 的强大威力

学习 HAVING 子句的用法是帮助我们顺利地忘掉面向过程语言的思考方式并理解 SQL 面向集合特性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2、HAVING 子句的要素

3 个要素:常数、聚合函数 和 聚合键

HAVING 大多数情况下和结合 GROUP BY 来使用,但不是一定要结合 GROUP BY 来使用

3、SQL 的执行顺序

WHERE 子句是指定行所对应的条件,而 HAVING 子句是指定组所对应的条件

参考

《SQL基础教程》

《SQL进阶教程》

END

推荐好文

强大,10k+点赞的 SpringBoot 后台管理系统竟然出了详细教程!分享一套基于SpringBoot和Vue的企业级中后台开源项目,代码很规范!
能挣钱的,开源 SpringBoot 商城系统,功能超全,超漂亮!

神奇的 SQL 之 HAVING → 容易被轻视的主角相关推荐

  1. 两个sql交集_神奇的 SQL 之性能优化 → 让 SQL 飞起来

    写在前面 在像 Web 服务这样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场景中,SQL 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是否可以使用:特别在一些中小型应用中,SQL 性能更是决定服务能否快速响应的唯一标准 严格地优化查询性能时,必须要 ...

  2. 神奇的 SQL 之擦肩而过 → 真的用到索引了吗

    点击上方 好好学java ,选择 星标 公众号重磅资讯.干货,第一时间送达 今日推荐:分享一套基于SpringBoot和Vue的企业级中后台开源项目,这个项目有点哇塞!个人原创100W+访问量博客:点 ...

  3. 神奇的 SQL 之扑朔迷离 → ON 和 WHERE,好多细节

    前言 神奇的 SQL 之 联表细节 → MySQL JOIN 的执行过程(一)中,我们讲到了 3 种联表算法:SNL.BNL 和 INL,了解了数据的查询方式是 one by one,联表方式也是 o ...

  4. 神奇的 SQL 之 联表细节 → MySQL JOIN 的执行过程(二)

    开心一刻 一头母牛在吃草,突然一头公牛从远处狂奔而来说:"快跑啊!!楼主来了!" 母牛说:"楼主来了关我屁事啊?" 公牛急忙说:"楼主吹牛逼呀!&qu ...

  5. 容易被轻视的主角,神奇的 SQL 之 HAVING

    作者 | 青石路 来源 | https://urlify.cn/zyqYf2 初识 HAVING 关于 SQL 中的 HAVING,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往往与 GROUP BY 配合使用,为聚合操作指 ...

  6. 太神奇的 SQL 查询经历,group by 慢查询优化!

    作者:dijia478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dijia478/p/11550902.html 一.问题背景 现网出现慢查询,在500万数量级的情况下,单表查询速度在3 ...

  7. sql查询时间大于某一时间_查询时间从24分钟到2秒钟:记一次神奇的SQL优化

      作者 | VWO译者 | 无明编辑 | VincentAI 前线导读:去年十二月份,VWO 平台支持团队发布了一份缺陷报告.这份报告很有意思,其中有一个来自某家企业用户的分析查询,它的运行速度非常 ...

  8. 怎么会执行sql 懒加载 没用_太神奇的 SQL 查询经历,group by 慢查询优化!

    作者:dijia478 来源:https://www.cnblogs.com/dijia478/p/11550902.html 一.问题背景 现网出现慢查询,在500万数量级的情况下,单表查询速度在3 ...

  9. 记一次神奇的SQL查询经历,group by慢查询优化

    作者:dijia478 链接:https://www.cnblogs.com/dijia478 一.问题背景 现网出现慢查询,在500万数量级的情况下,单表查询速度在30多秒,需要对sql进行优化,s ...

最新文章

  1. Python跨文件全局变量的方法
  2. 成功解决pandas\core\generic.py:3660: SettingWithCopyWarning:  A value is trying to be set on a copy of a
  3. 求列表中个元素的数量
  4. 海洋工作室——网站建设专家:How to check the SQL statement execute time on SQL Server ?...
  5. chkconfig命令会立即生效吗_UG绘制波纹管,整体变形命令你会用吗?
  6. [转载] jstl获取Parameter参数及switch使用
  7. PE文件磁盘与内存映像结构图
  8. Weblogic监控指标
  9. 关于SQL时间类型的模糊查询
  10. 解决U盘插入我的电脑中不显示
  11. MT6763/P23处理器资料介绍
  12. cmd命令行把bat或exe执行为windows服务
  13. PVE使用USB蓝牙直通配置
  14. MindSpore:自然语言处理(NLP)—分词技术
  15. 微信小程序引用外部文件找不到文件报错问题
  16. TortoiseGit文件夹及文件图标不显示解决方法
  17. 2019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你了解几个?
  18. Linux基础——makefile编写
  19. 数字信号处理(3)- z变换
  20. 举个栗子~Tableau 技巧(216):服务器视图中的文字乱码怎么办?

热门文章

  1. 苹果推送iOS13.1.3更新:iOS13发布仅一个月疯狂补Bug
  2. 中国移动首款自主品牌5G手机上市:同步支持NSA/SA
  3. iPhone 11专用“浴霸”镜头保护膜曝光:史无前例
  4. 阿里巴巴张勇:创造风口而不是追逐
  5. 又烧一辆!蔚来ES8维修时起火烧到只剩底盘 官方回应:已开启调查
  6. 马化腾:5G技术可以影响甚至重构整个互联网服务形态
  7. 多媒体方面的应用程序java_Java编程之多媒体基础
  8. HTML 和 JavaScript 编程
  9. python3.8版本支持flask-sqlalchey包吗_python3中使用flask_sqlalchemy的几个问题
  10. c++ regex用法实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