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PF协议基础

1、RIP在大型网络中部署面临的问题

RIP特性

带来的问题

优化或解决的方式

逐跳收敛

收敛慢,故障恢复时间长

触发更新

分布式路由计算

缺少对全局网络拓扑的了解

路由器基于拓扑信息,独立计算路由

以“跳数”为度量

存在选择次优路径的风险

将链路带宽作为选路参考值

2、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基本特点

(1)支持无类域间路由(CIDR)和可变长度子网掩码(VLSM),VLSM是为了划分子网,CIDR是为了精简路由表条目

(2)无路由自环

(3)收敛速度快

(4)使用IP组播收发协议数据,组播地址范围224~239.0.0.0,RIPv2组播地址为224.0.0.7,OSPF组播地址为224.0.0.5、224.0.0.6

(5)支持多条等值路由,支持负载分担

(6)支持协议报文的认证。

3、OSPF工作过程

(1)每台机器学习激活的直连网络,根据直连路由,发送hello报文,建立邻居关系

(2)每台路由器泛洪LSA给所有相邻的路由器,并存储邻路由器发来的LSA,并将收到的LSA泛洪给自己的所有邻居,直到在同一区域中的所有路由器收到了所有的LSA。每台路由器收到的LSA副本共同组成了LSDB(link-state database,链路状态数据库)LSA(link-state advertisement,链路状态通告),记录了所有相关的路由器,包括邻路由器的标识、链路类型、带宽等。

(3)每台路由器基于本地的LSDB,执行SPF(shortest path first,最短路径优先)算法,并以本路由器为根,生成SPF树,基于SPF树计算去往每个网络的最短路径,得到最终的路由表。

4、Router ID

(1)用于在自治系统中唯一标识一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每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都有一个Router ID。格式同IP地址,可以任意标志,但一般使用环回口IP地址来做标识,便于识别。

(2)如果没有手动配置Router ID,OSPF会自动选择环回口地址中地址最大的IP作为Router ID,如果没有环回口,就选物理口IP地址最大的。

(3)更改Router ID,需要重启OSPF进程:

reset ospf process

5、OSPF区域概念

OSPF区域解决的问题

(1)减少因为个别路由变更导致的OSPF路由重新计算频率

(2)减少路由表条目

(3)减少LSDB体积

区域分为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

骨干区域固定为area 0,其他区域为非骨干区域;

非骨干区域又分为普通非骨干区域和特殊非骨干区域;

特殊非骨干区域又分为stub(末梢)区域、Totally Stub(完全末梢)域、NSSA(非纯末梢)区域和Totally NSSA域。

路由器类型

含义

区域内路由器(Internal Router)

这类设备的所有接口都属于同一个OSPF区域

区域边界路由器ABR(Area Border Router)

该类设备可以同时属于两个以上的区域,但其中一个必须是骨干区域。ABR用来连接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它与骨干区域的连接既可以是物理连接,又可以是逻辑上的连接(虚连接)

骨干路由器(Backbone  Router)

该类设备至少一个接口属于骨干区域,所有的ABR和位于Area0的内部设备都是骨干路由器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AS Boundary Router)

与其他AS交换路由信息的设备称为ASBR。ASBR并不一定位于AS的边界,它可能是区域内设备,也可能是ABR。只要一台OSPF设备引入了外部路由的信息,它就成为ASBR

6、基本配置

ospf 1 router-id 1.1.1.1        设置进程号,router-id,router-id也可以在全局单独宣告

area 1                      区域号

network 2.2.2.2 0.0.0.0       宣告网络

network 10.1.1.0 0.0.0.255

拓扑图:

AR1:int g0/0/0ip address 10.1.12.1 24int lo0ip address 1.1.1.1 32quitrouter id 1.1.1.1ospf 1area 1network 10.1.12.1 0.0.0.0   也可以宣告网段:network 10.1.12.0 0.0.0.255,配置宣告网段的时候可以使用正掩码,ospf可以自动计算成反掩码。network 1.1.1.1 0.0.0.0AR2:int g0/0/0ip address 10.1.12.2 24int g0/0/1ip address 10.1.23.2 24int lo0ip address 2.2.2.2 32quitrouter id 2.2.2.2ospf 1area 0network 10.1.23.2 0.0.0.0network 2.2.2.2 0.0.0.0area 1network 10.1.12.2 0.0.0.0AR3:int g0/0/0ip address 10.1.34.3 24int g0/0/1ip address 10.1.23.3 24int lo0ip address 3.3.3.3 32quitrouter id 3.3.3.3ospf 1area 0network 10.1.23.3 0.0.0.0network 3.3.3.3 0.0.0.0area 2network 10.1.34.3 0.0.0.0AR4:int g0/0/0ip address 10.1.34.4 24int lo0ip address 4.4.4.4 32quitrouter id 4.4.4.4ospf 1area 2network 10.1.34.4 0.0.0.0network 4.4.4.4 0.0.0.0

dis ospf peer brief   //查看ospf邻居

dis ospf 1 interface   //查看ospf接口

7、OSPF报文

(1)RIP路由器之间是基于UDP 520的报文进行通信,OSPF也有其规定的通信标准OSPF使用IP承载其报文,协议号为89。

OSPF报文均使用相同的OSPF报文头部:

Version :对于当前所使用的OSPFv2,该字段的值为2。

Type:OSPF报文类型。

Packet length:表示整个OSPF报文的长度,单位是字节。

Router ID:表示生成此报文的路由器的Router ID。

Area ID:表示此报文需要被通告到的区域。

Checksum:校验字段,其校验的范围是整个OSPF报文,包括OSPF报文头部。

Auth Type:为0时表示不认证;为1时表示简单的明文密码认证;为2时表示加密(MD5)认证。

Authentication:认证所需的信息。该字段的内容随AuType的值不同而不同。

OSPF报文类型分为5类:

type=1为Hello报文:发现和维护邻居关系

type=2为数据库描述报文DD(database description):交互链路状态数据库摘要,用来向邻居路由器描述本地链路状态数据库,使得邻居路由器识别出数据库中的LSA是否完整。

type=3为链路状态请求报文LSR(link state request):请求特定的链路状态信息,路由器根据邻居的DD报文,判断本地数据库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路由器把这些LSA记录进链路状态请求列表中,然后发送一个LSR给邻居路由器。

type=4为链路状态更新报文LSU(link state update):发送详细的链路状态信息,用于响应邻居路由器发来的LSR,根据LSR中的请求列表,发送对应LSA给邻居路由器,真正实现LSA的泛洪与同步。

type=5为链路状态确认报文LSAck(link state ack):发送确认报文,用来对收到的LSA进行确认,保证同步过程的可靠性。

DD、LSR、LSU、LSAck与LSA的关系:

DD报文中包含LSA头部信息,包括LS Type、LS ID、Advertising Router 、LS Sequence Number、LS Checksum。

LSR中包含LS Type 、LS ID和Advertising Router 。

LSU中包含完整的LSA信息。

LSAck中包含LSA头部信息,包括LS Type、LS ID、Advertising Router、LS Sequence Number、LS Checksum。

(2)Hello报文作用:

邻居发现:自动发现邻居路由器

邻居建立:完成Hello报文中的参数协商,建立邻居关系

邻居保持:通过Keepalive机制,检测邻居运行状态

OSPF路由器之间在交换链路状态信息之前,首先需要彼此建立邻居关系,通过Hello报文实现。OSPF协议通过Hello报文可以让互联的路由器间自动发现并建立邻居关系,为后续可达性信息的同步作准备。在形成邻居关系过程中,路由器通过Hello报文完成一些参数的协商。

邻居关系建立后,周期性的Hello报文发送还可以实现邻居保持的功能,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邻居的Hello报文,则会中断路由器间的OSPF邻居关系。

状态含义:

Down:这是邻居的初始状态,表示没有从邻居收到任何信息。

Init:在此状态下,路由器已经从邻居收到了Hello报文,但是自己的Router ID不在所收到的Hello报文的邻居列表中,表示尚未与邻居建立双向通信关系。

2-Way:在此状态下,路由器发现自己的Router ID存在于收到的Hello报文的邻居列表中,已确认可以双向通信。

邻居建立过程如下:

RTA和RTB的Router ID分别为1.1.1.1和2.2.2.2。当RTA启动OSPF后,RTA会发送第一个Hello报文。此报文中邻居列表为空,此时状态为Down,RTB收到RTA的这个Hello报文,状态置为Init。

RTB发送Hello报文,此报文中邻居列表为空,RTA收到RTB的Hello报文,状态置为Init。

RTB向RTA发送邻居列表为1.1.1.1的Hello报文,RTA在收到的Hello报文邻居列表中发现自己的Router ID,状态置为2-way。

RTA向RTB发送邻居列表为2.2.2.2的Hello报文,RTB在收到的Hello报文邻居列表中发现自己的Router ID,状态置为2-way。

因为邻居都是未知的,所以Hello报文的目的IP地址不是某个特定的单播地址。邻居从无到有,OSPF采用组播的形式发送Hello报文(目的地址224.0.0.5)。对于不支持组播的网络可以通过手动配置实现邻居的发现与维护:

ospf 1

peer 2.2.2.2

(3)OSPF的LSDB同步

ExStart:邻居状态变成此状态以后,路由器开始向邻居发送DD报文。Master/Slave关系是在此状态下形成的,初始DD序列号也是在此状态下确定的。在此状态下发送的DD报文不包含链路状态描述。

Exchange:在此状态下,路由器与邻居之间相互发送包含链路状态信息摘要的DD报文。

Loading:在此状态下,路由器与邻居之间相互发送LSR报文、LSU报文、LSAck报文。

Full:LSDB同步过程完成,路由器与邻居之间形成了完全的邻接关系(注意:邻居和邻接关系的区别)。

LSDB同步过程如下:

RTA和RTB的Router ID分别为1.1.1.1和2.2.2.2并且二者已建立了邻居关系。当RTA的邻居状态变为ExStart后,RTA会发送第一个DD报文。此报文中,DD序列号被随机设置为X,I-bit设置为1,表示这是第一个DD报文,M-bit设置为1,表示后续还有DD报文要发送,MS-bit设置为1,表示RTA宣告自己为Master。

当RTB的邻居状态变为ExStart后,RTB会发送第一个DD报文。此报文中,DD序列号被随机设置为Y(I-bit=1,M-bit=1,MS-bit=1,含义同上)。由于RTB的Router ID较大,所以RTB将成为真正的Master。收到此报文后,RTA会产生一个Negotiation-Done事件,并将邻居状态从ExStart变为Exchange。

当RTA的邻居状态变为Exchange后,RTA会发送一个新的DD报文,此报文中包含了LSDB的摘要信息,序列号设置为RTB在步骤2中使用的序列号Y,I-bit=0,表示这不是第一个DD报文,M-bit=0,表示这是最后一个包含LSDB摘要信息的DD报文,MS-bit=0,表示RTA宣告自己为Slave。收到此报文后,RTB会产生一个Negotiation-Done事件,并将邻居状态从ExStart变为Exchange。

当RTB的邻居状态变为Exchange后,RTB会发送一个新的DD报文,此报文包含了LSDB的摘要信息,DD序列号设置为Y+1, MS-bit=1,表示RTB宣告自己为Master。

虽然RTA不需要发送新的包含LSDB摘要信息的DD报文,但是作为Slave,RTA需要对Master发送的每一个DD报文进行确认。所以,RTA向RTB发送一个新的DD报文,序列号为Y+1,该报文内容为空。发送完此报文后,RTA产生一个Exchange-Done事件,将邻居状态变为Loading。RTB收到此报文后,会将邻居状态变为Full(假设RTB的LSDB是最新最全的,不需要向RTA请求更新)。

RTA开始向RTB发送LSR报文,请求那些在Exchange状态下通过DD报文发现的、并且在本地LSDB中没有的链路状态信息。

RTB向RTA发送LSU报文,LSU报文中包含了那些被请求的链路状态的详细信息。RTA在完成LSU报文的接收之后,会将邻居状态从Loading变为Full。

RTA向RTB发送LSAck报文,作为对LSU报文的确认。RTB收到LSAck报文后,双方便建立起了完全的邻接关系。

从建立邻居关系到同步LSDB的过程较为复杂,错误的配置或设备链路故障都会导致无法完成LSDB同步。

(4)链路状态信息

区别于RIP路由器之间交互的路由信息,OSPF路由器同步的是最原始的链路状态信息,而且对于邻居路由器发来的链路状态信息,仅作转发。最终所有路由器都将拥有一份相同且完整的原始链路状态信息。

链路信息主要包括:链路的类型;接口IP地址及掩码;链路上所连接的邻居路由器;链路的带宽(开销)。

OSPF划分了四类网络类型并以此来组成拓扑信息的一部分

1)P2P网络:两台通过PPP(Point-to-Point Protocol)链路相连的路由器网络,支持组播和广播数据转发

2)广播型网络:两台及两台以上的设备接入同一共享链路且可以支持广播、组播报文的转发,是OSPF最常见的网络类型,支持广播、组播;例如通过以太网链路相连的路由器网络。

3)NBMA网络:两台或两台以上路由器通过VC互联,不支持广播、组播;例如通过全互联的帧中继链路互联的路由器网络。

4)P2MP网络:多个点到点网络的集合,支持广播、组播;将一个非广播网络看成是一组P2P网络,这样的非广播网络便成为了一个点到多点(P2MP)网络。在P2MP网络上,每个路由器的OSPF邻居可以使用反向地址解析协议(Inverse ARP)来发现。P2MP可以看作是多个P2P的集合,P2MP可以支持广播、组播的转发。没有一种链路层协议默认属于P2MP类型网络,也就是说必须是由其他的网络类型强制更改为P2MP。常见的做法是将非完全连接的帧中继或ATM改为P2MP的网络。

(5)LSA

LSA(Link State Advertisement)是路由器之间链路状态信息的载体。LSA是LSDB的最小组成单位,也就是说LSDB由一条条LSA构成的。

所有的LSA都拥有相同的头部,关键字段的含义如下:

LS age:此字段表示LSA已经生存的时间,单位是秒。

LS type:此字段标识了LSA的格式和功能。常用的LSA类型有五种。

Link State ID:此字段是该LSA所描述的那部分链路的标识,例如Router ID等。

Advertising Router:此字段是产生此LSA的路由器的Router ID。

LS sequence number:此字段用于检测旧的和重复的LSA。

LS type,Link State ID和Advertising Router的组合共同标识一条LSA。

LSDB中除了自己生成的LSA,另一部分是从邻居路由器接收的。

8、OSPF度量方式

cost=参考带宽/实际待宽,参考带宽默认为100M

更改cost的两种方式:

(1)直接在接口下配置,ospf cost N,N为开销值

(2)修改参考带宽,在ospf进程里,bandwidth-reference N,N为参考带宽 ,单位Mbit/s

9、DR、BDR

MA网络中,邻接关系太过复杂,会造成重复的LSA泛洪,造成资源浪费。通过选举DR、BDR。

DR(Designated Router)即指定路由器,其负责在MA网络建立和维护邻接关系并负责LSA的同步。

DR与其他所有路由器形成邻接关系并交换链路状态信息,其他路由器之间不直接交换链路状态信息。这样就大大减少了MA网络中的邻接关系数量及交换链路状态信息消耗的资源。

DR一旦出现故障,其与其他路由器之间的邻接关系将全部失效,链路状态数据库也无法同步。此时就需要重新选举DR,再与非DR路由器建立邻接关系,完成LSA的同步。为了规避单点故障风险,通过选举备份指定路由器BDR,在DR失效时快速接管DR的工作。

伪节点是一个虚拟设备节点,其功能需要某台路由器来承载

选举规则:DR/BDR的选举是基于接口的

(1)接口的DR优先级越大越优先

(2)接口的DR优先级相等时,Router ID越大越优先。

优先级修改:在接口下配

ospf dr-priority 100   由于不抢占,所以需要重启进程

dis ospf int g0/0/0 查看

邻居(Neighbor)关系与邻接(Adjacency)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OSPF路由器之间建立邻居关系后,进行LSDB同步,最终形成邻接关系。

在P2P网络及P2MP网络上,具有邻居关系的路由器之间会进一步建立邻接关系。

在广播型网络及NBMA网络上,非DR/BDR路由器之间只能建立邻居关系,不能建立邻接关系,非DR/BDR路由器与DR/BDR路由器之间会建立邻接关系,DR与BDR之间也会建立邻接关系。

邻接关系建立完成,意味着LSDB已经完成同步。

10、域内路由

LSA类型

LSA1:Router-LSA,每个路由器都会产生,这种LSA描述某区域内路由器端口链路状态的集合,只在所描述的区域内泛洪。有几个路由器,就有几类LSA1。

LSA2:Network-LSA,由DR生成,用于描述广播型网络和NBMA网络。这种LSA包含了该网络上所连接路由器的列表。只在该网络所属的区域内泛洪。

LSA3:Network-summary-LSA,由ABR产生,描述区域内某个网段的路由,并通告给发布或接受此LSA的非Tolly STUB或NSSA域。

LSA4:ASBR-summary-LSA,由ABR产生,描述到ASBR的路由,通告给除ASBR所在区域的相关区域。

LSA5:AS-external-LSA,由ASBR产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通知到所有的区域,除了STUB区域和NSSA区域。

LSA7:NSSA LSA,由ASBR产生,描述到AS外部的路由,仅在NSSA区域内传播。

(1)点对点网络LSA1:

dis ospf lsdb router self-originate   查看本路由器产生的LSA1

AR2和AR3 Area 0信息:

[AR2]dis ospf lsdb router self-originateOSPF Process 100 with Router ID 2.2.2.2Area: 0.0.0.0Link State DatabaseType      : Router                          //LSA类型为Router,即LSA1Ls id     : 2.2.2.2                           //链路状态IDAdv rtr   : 2.2.2.2                           //产生此LSA的路由器Router-idLs age    : 264Len       : 60Options   :  ABR  E  seq#      : 80000004chksum    : 0x8adbLink count: 3* Link ID: 2.2.2.2                            //网络地址Data   : 255.255.255.255                  //子网掩码Link Type: StubNet                        //表示描述Stub网络,路由信息    Metric : 0                               //开销值Priority : Medium* Link ID: 3.3.3.3                           //对端Router-idData   : 10.1.23.2                       //本端接口IP地址Link Type: P-2-P                          //代表点到点网络,拓扑信息Metric : 48                              //开销值* Link ID: 10.1.23.0                         //网络地址Data   : 255.255.255.0                   //子网掩码Link Type: StubNet                       //表示描述Stub网络,路由信息Metric : 48Priority : Low[AR3]dis ospf lsdb router self-originateOSPF Process 100 with Router ID 3.3.3.3Area: 0.0.0.0Link State DatabaseType      : RouterLs id     : 3.3.3.3Adv rtr   : 3.3.3.3  Ls age    : 517Len       : 60Options   :  E  seq#      : 80000005chksum    : 0x233aLink count: 3* Link ID: 3.3.3.3      Data   : 255.255.255.255Link Type: StubNet      Metric : 0Priority : Medium* Link ID: 2.2.2.2      Data   : 10.1.23.3    Link Type: P-2-P        Metric : 48* Link ID: 10.1.23.0    Data   : 255.255.255.0Link Type: StubNet      Metric : 48Priority : Low(2)MA网络或NBMA网络AR3 Area 2信息:[AR3]dis ospf lsdb router self-originateArea: 0.0.0.2Link State DatabaseType      : RouterLs id     : 3.3.3.3Adv rtr   : 3.3.3.3  Ls age    : 38Len       : 36Options   :  ABR  E  seq#      : 80000005chksum    : 0xede6Link count: 1* Link ID: 10.1.34.4                                 //DR的接口IP地址,AR4为DR    Data   : 10.1.34.3                               //宣告该LSA的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Link Type: TransNet                              //代表MA或NBMA网络,拓扑信息Metric : 1

二类LSA(Network LSA)

1)、作用:计算域内路由(结合1类的LSA)

2)、产生:MA网络中由DR产生

3)、内容:拓扑信息和网络掩码信息

4)、传递范围:所属区域内

AR4是DR,AR4产生的LSA2查看如下:

[AR4]dis ospf lsdb network self-originateOSPF Process 100 with Router ID 4.4.4.4Area: 0.0.0.2Link State DatabaseType      : Network                              //LSA类型为Network,即LSW2Ls id     : 10.1.34.4                              //LSA2中为所描述网段的DR的端口IP地址Adv rtr   : 4.4.4.4  Ls age    : 865Len       : 36Options   :  E  seq#      : 80000004chksum    : 0x479aNet mask  : 255.255.255.0                         //Ls ID(10.1.34.4)网段的子网掩码Priority  : Low                                  //DR优先级Attached Router    4.4.4.4                     //连接的路由器Attached Router    3.3.3.3Attached Router    5.5.5.5

LINK state ID对应关系:

LSA名称

Link State ID

Router-LSA

生成这条LSA的路由器的Router-id

Network-LSA

所描述网段上DR的端口IP地址

Network-Summary-LSA

所描述的目的网段的地址

ASBR-Summary-LSA

所描述的ASBR的Router-ID

AS-External-LSA

所描述的目的网段的地址

[AR4]dis ospf lsdbOSPF Process 100 with Router ID 4.4.4.4Link State DatabaseArea: 0.0.0.2Type      LinkState ID    AdvRouter          Age  Len   Sequence   MetricRouter    4.4.4.4         4.4.4.4            647  48    8000000C       1Router    5.5.5.5         5.5.5.5            652  36    80000008       1Router    3.3.3.3         3.3.3.3            648  36    80000008       1Network   10.1.34.4       4.4.4.4            647  36    80000007       0Sum-Net   3.3.3.3         3.3.3.3            657  28    80000004       0

11、域间路由

LSA1和LSA2只在域内泛洪,单靠LSA1、LSA2是无法实现域间路由的。这是时候需要通过Network-Summary-LSA(LSA3)来描述区域间路由信息、虚连接技术、区域间路由汇聚等等。LSA3只是传递了路由信息,并没有传递拓扑信息。

A、三类LSA

(1)作用:传递区域间路由信息,LSA3将本区域内的LSA1、LSA2转换成LSA3,并传递给其他区域。

(2)产生:ABR产生

(3)传递范围:区域间

B、区域间环路防环:

(1)禁止在非骨干区域间发送路由信息

(2)ABR禁止接受非骨干区域发来的LSA3信息

C、LSA3查看命令

[AR2]dis ospf lsdb summary self-originateOSPF Process 100 with Router ID 2.2.2.2Area: 0.0.0.0Link State DatabaseType      : Sum-Net                             //表示LSA为三类LSALs id     : 10.1.12.0                           //三类Ls id为目的网段地址。AR2将Area 1内的10.1.2.0/24网段整合进了Area 0内,这样Area 0就有了Area 1内的路由。Adv rtr   : 2.2.2.2                             //产生该LSA3的路由器router-idLs age    : 74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2617Net mask  : 255.255.255.0                   //目的网段的网络掩码                Tos 0  metric: 1                            //从该LSA的产生者路由器Router-id 2.2.2.2到目的网段开销Priority  : LowType      : Sum-NetLs id     : 1.1.1.1Adv rtr   : 2.2.2.2  Ls age    : 35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b45Net mask  : 255.255.255.255Tos 0  metric: 1Priority  : LowArea: 0.0.0.1Link State DatabaseType      : Sum-NetLs id     : 10.1.23.0Adv rtr   : 2.2.2.2  Ls age    : 1180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847eNet mask  : 255.255.255.0Tos 0  metric: 48Priority  : LowType      : Sum-NetLs id     : 10.1.34.0Adv rtr   : 2.2.2.2  Ls age    : 1172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15e1Net mask  : 255.255.255.0Tos 0  metric: 49Priority  : LowType      : Sum-NetLs id     : 3.3.3.3Adv rtr   : 2.2.2.2  Ls age    : 1172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8692Net mask  : 255.255.255.255Tos 0  metric: 48Priority  : LowType      : Sum-NetLs id     : 4.4.4.4Adv rtr   : 2.2.2.2  Ls age    : 1132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62b1Net mask  : 255.255.255.255Tos 0  metric: 49Priority  : LowType      : Sum-NetLs id     : 2.2.2.2Adv rtr   : 2.2.2.2  Ls age    : 1194Len       : 28Options   :  E  seq#      : 80000001chksum    : 0xd27aNet mask  : 255.255.255.255Tos 0  metric: 0Priority  : Low[AR2]     

华为NP课程笔记1-OSPF1相关推荐

  1.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图像分类课程笔记

    斯坦福大学李飞飞团队图像分类课程笔记 Stanford image classification course notes 这是斯坦福CS231n课程图像分类基础知识. 目标:这一节先介绍图像分类基本 ...

  2. Udacity机器人软件工程师课程笔记(五)-样本搜索和找回-基于漫游者号模拟器-自主驾驶

    9.自主驾驶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我们要实现漫游者号的自动驾驶功能. 完成这个功能我们需要四个程序,第一个为感知程序,其对摄像头输入的图片进行变换处理和坐标变换使用.第二个程序为决策程序,功能是帮助漫游 ...

  3. CS231n课程笔记翻译:图像分类笔记(下)

    译者注:本文翻译自斯坦福CS231n课程笔记image classification notes,课程教师Andrej Karpathy授权翻译.本篇教程由杜客进行翻译,ShiqingFan和巩子嘉进 ...

  4. CS231n课程笔记翻译:图像分类笔记(上)

    译者注:本文翻译自斯坦福CS231n课程笔记image classification notes,由课程教师Andrej Karpathy授权进行翻译.本篇教程由杜客翻译完成.ShiqingFan对译 ...

  5. Coursera吴恩达《优化深度神经网络》课程笔记(1)-- 深度学习的实用层面

    红色石头的个人网站:redstonewill.com Andrew Ng的深度学习专项课程的第一门课<Neural Networks and Deep Learning>的5份笔记我已经整 ...

  6. Coursera吴恩达《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课程笔记(3)-- 神经网络基础之Python与向量化

    红色石头的个人网站:redstonewill.com 上节课我们主要介绍了逻辑回归,以输出概率的形式来处理二分类问题.我们介绍了逻辑回归的Cost function表达式,并使用梯度下降算法来计算最小 ...

  7. 数据挖掘课程笔记6 : Numpy、Pandas和Matplotlib包基础知识

    #2018-03-22 10:23:16 March Thursday the 12 week, the 081 day SZ SSMR http://blog.csdn.net/eastmount/ ...

  8. 西湖大学张岳老师NLP课程笔记1 Introduction

    西湖大学张岳老师NLP课程笔记1 Introduction 参考资料 B站链接 课程主页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 Machine Learning Per ...

  9. 【CS231n】斯坦福大学李飞飞视觉识别课程笔记(四):图像分类笔记(上)

    [CS231n]斯坦福大学李飞飞视觉识别课程笔记 由官方授权的CS231n课程笔记翻译知乎专栏--智能单元,比较详细地翻译了课程笔记,我这里就是参考和总结. [CS231n]斯坦福大学李飞飞视觉识别课 ...

  10. CS231n课程笔记翻译3:线性分类笔记

    译者注 :本文 智能单元 首发,译自斯坦福CS231n课程笔记 Linear Classification Note ,课程教师 Andrej Karpathy 授权翻译.本篇教程由 杜客 翻译完成, ...

最新文章

  1. 一段代码到可执行程序所有经历
  2. 关于SWT开发的一个坑——Invalid thread access
  3. 开源的恶果,程序员正在「自掘坟墓」
  4. 您可能没有使用的最佳三星Galaxy功能
  5. 用户体验数据分析 书单_如何使用数据改善用户体验设计
  6. python判断阿姆斯特朗数_Python 程序检查阿姆斯特朗数
  7. 程序员在火车站候车室写代码画面曝光,网友:程序员的悲哀
  8. 小红书发布声明:已对站内内容启动全面排查、整改
  9. ElasticSearch 比 MySQL 更适合复杂条件搜索
  10. 华为手机有哪些功能关掉比较好?
  11. u盘启动蓝屏 索尼vaio_索尼笔记本如何设置u盘启动_索尼笔记本bios设置u盘启动教程介绍...
  12. iOS开发打字机效果
  13. 敏感字符的识别+处理
  14. webview跳转第三方小程序
  15. mac 10.13 安装 java7_下载安装或升级 macOS High Sierra 10.13 系统教程
  16. 硬核数据处理笔记本推荐(2023版)
  17. PC时代的20位英雄
  18. 网站被劫持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19. 一份优秀的简历该长成什么样
  20. 操作系统LiteOS基础了解

热门文章

  1. 《Python算法教程简及PDF电子版下载
  2. 魔塔类游戏实现源码及关卡生成
  3. IDEA自动生成功能
  4. labview的RS232驱动程序
  5. Ubuntu 14.04 安装TM2009/QQ
  6. 计算机课程设计设计方案怎么写,(学生)计算机绘图课程设计方案.doc
  7. 编好的C语言程序怎么放记事本上运行,怎么用记事本运行程序
  8. 《Redis设计与实现》知识点目录
  9. excel和html互相转换,Excel2016与Html格式之间的互相转换
  10. 硅谷之火:个人计算机的诞生与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