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读图时代,简网CEO丁钧仍然认为阅读尤其是文字阅读是人的基础需求。如果说美丽说、美图秀秀之类的图片阅读应用占据了女性市场的大部分,那简网推出的指阅则更像是男人的地盘。在过去一年时间,如果从用户下载量和活跃度来说,指阅在追随Flipboard、Zite这两个个性化阅读领域的榜样上已经做得比较成功,借由这一基础,丁钧现在开始考虑是如何将每个个性化阅读背后的个体整合,“每个男人除了阅读思考之外,更希望找到思考兴趣的伙伴”,一个基于阅读兴趣的社交组织平台——简网cutt.com于是开始推出。

初始转型

事实上,在2011年转型移动互联网领域做指阅之前,简网已经成立5年。那时候丁钧刚从微软顾问总监的位置上出来进行他人生的第二次创业,开始的简网定位在精准广告营销平台,但一直做得并不太成功,现在丁钧可以坦然承认,所谓的精准广告营销本就是一个时代悖论,尤其在用户对资讯拥有主动选择的个性化时代,这种介于广告主和用户之间的中介平台将会被迅速淘汰。

从2009年底开始,丁钧开始习惯用iPhone去看各种各样的资讯,却发现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是个难题,久而久之,他认为其他人也许存在和他一样的阅读需求,需要一个秘书贴心的服务。于是,从他的专长出发,基于语义分析技术,通过计算机算法对来自互联网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然后根据用户兴趣点提供不同内容,指阅的雏形开始诞生,并成了简网最重要的一款产品。

指阅的个性化阅读亮点

在正式推出指阅之前,简网养了5000多个机器维护的微博帐号,这些帐号有着各自不同的主题,就像是某个兴趣点的资讯发布平台,几乎都收获了数以千计的有效粉丝。而这更像是丁钧所说的“信息基因技术”的一场试验,通过语义分析与推荐技术,试图打造个人专属的信息过滤与发现引擎,从此可以分析出由“兴趣点”催生的信息组织方式。

由此,简网转型下的指阅从一开始就有别于传统的阅读工具,根据用户的兴趣走,而不是内容源,并且随用户兴趣点的变化而调整,丁钧认为,“没有人能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表达出来”,如果能做到对人们兴趣信息的捕捉分析,甚至是某一区域、某一年龄、某一族落的人群的精准定位,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个性化服务,指阅的价值就开始体现出来,“将互联网上的繁多资讯收集梳理,以话题形式重新组织成微媒体,帮助你方便快速地发现你感兴趣的内容。你只需要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不必大海捞针的去寻找信息。”

5000多个微博帐号下的信息基因技术试验让指阅收获了数量庞大的初始用户,而用户绑定微博使用指阅,除了方便一键微博分享外,还方便了指阅从用户的公开资料中进行智能分析,读懂其兴趣爱好,自动推荐给用户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这样,每个指阅用户便有了属于自己阅读的头条新闻、封面故事,真的就像是一本个性化的杂志了。

简网的再度出发

丁钧认为,正是基于“信息基因技术”,指阅才有了区别于其他传统阅读app最精彩最特别的地方,用户用得越多,指阅对用户阅读兴趣的了解也就越深入,接着用户的反馈就会越积极,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和用户之间的典型关系,指阅已经做到了,这在指阅的“偏好设置”功能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但就像简网CTO谷文栋所认为的,“个性化阅读的需求有多强?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个性化阅读与阅读本身没有矛盾,它的目标是让阅读这事更简单,现在大家对个性化阅读存疑,是因为相对于大量非个性化的资讯类产品,还没有哪一款个性化产品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能力,尤其是与 Twitter、Facebook 这类以社会化见长的产品相比,个性化产品并没有高明太多。

指阅追随Flipboard 和 Zite,重新定义“阅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丁钧和他的简网只是做了一个阶段性有价值的产品,难以对Mashable Follow、Trap.it、Google+ Spark 等这些以主题为起点谋求信息消费的个性化产品形成超越。

丁钧和谷文栋想的是重新定义“个性化”。除了将指阅现有的信息组织方式延续到简网平台,简网对用户阅读兴趣进行细分,并在每个细分点上重新组合用户互动习惯,从仅仅是指阅对用户的个性化推荐,转变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推荐,并在每个兴趣点上交往到各自偏好的人,将“阅读”和“个性化”真正打通,整合成一个以阅读兴趣为基点的社交平台。

(风起 供雷锋网专稿,转载请注明!)

简网越过阅读,重新定义个性化相关推荐

  1. 转:RSS阅读、社会化阅读与个性化阅读

    转自 望月的博客 RSS阅读.社会化阅读与个性化阅读 标签: flipboard,rss,zite,个性化阅读,社会化阅读,鲜果联播 Go to comemnt 自从传统RSS阅读器的代表Google ...

  2. 简网APP工场-服务介绍

    简网APP工场-服务介绍 简网APP工场-服务介绍 posted on 2013-12-22 16:01 lexus 阅读(...) 评论(...) 编辑 收藏 转载于:https://www.cnb ...

  3.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个人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源码+mysql数据库+系统+lw文档+部署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个人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源码+mysql数据库+系统+lw文档+部署 java计算机毕业设计个人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源码+mysql数据库+系统+lw文档+部署 本源 ...

  4.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个人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源码+系统+mysql数据库+Lw文档)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个人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源码+系统+mysql数据库+Lw文档)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个人阅读习惯个性化推荐系统研究(源码+系统+mysql数据库+Lw文档) 本源码技 ...

  5. python刷阅读_通过python+selenium3实现浏览器刷简书文章阅读量

    准备工作 下载python,本文以python3.6为例.python3.6下载地址:python3下载地址,选择合适的版本安装.安装成功后,打开命令提示符,在其中输入python,显示如下信息,则说 ...

  6. android 自定义桌面图标大小设置,手机桌面图标尺寸可以改?OriginOS重新定义个性化...

    原标题:手机桌面图标尺寸可以改?OriginOS重新定义个性化 随着安卓定制化系统同质化情况的加重,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开始探索一场新的变革.深耕手机领域的vivo,自然也察觉到了这一点.经过不断地努力 ...

  7. 简书文章阅读量之小漏洞

    方法简介 简书中文章阅读量有一个漏洞,可以无限刷量.这个漏洞挺有意思的,如果你是在登录状态,同一篇文章无论你浏览多少次,阅读量只算做一次,但如果你是非登录状态,则你打开一次或者刷新一次阅读量就加一次. ...

  8. Android性能优化之解密ZAKER,网易云阅读等新闻应用的内容缓存加载方式

    我是比较关注时事的, 每天都会花一点事件去看看新闻什么的. 因此类似ZAKER, 网易云阅读等这类的资讯聚合类应用是我的钟爱, 并且这些应用也确实做得很好,值得学习! 前面一篇文章, 讲了缓存的一些构 ...

  9. 网文阅读付费模式为何重走回头路?

    2003年,阅文集团前身起点中文网首创VIP订阅制,从此,为爱发电的网文作者开始有了爱的供养. 2020年,从一个"为什么后宫嫔妃们一定要争宠?"的问题开始,一直急于通过知识付费变 ...

最新文章

  1. 在 Vue 中正确使用 防抖 和 节流
  2. [LeetCode] 9. Palindrome Number
  3. server2003进入oracle,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oracle
  4. APNIC IP 库
  5. /etc/passwd文件+/etc/shadow文件(图解+字段详解)
  6. 总结Django一些开发经验
  7. 【渝粤教育】国家开放大学2018年春季 0064-21T20世纪欧美文学 参考试题
  8. 输入法应提供不同工作下的字词频率模式
  9. git stash pop 冲突,git stash list 中的记录不会自动删除的解决方法
  10. EditText光标颜色设置
  11. eXosip认证头域authentication
  12. 区块链技术最佳的监管方式是智能合约监管智能合约
  13. 【特征工程】定性数据的编码
  14. 业务与系统的傲慢与偏见
  15. plc和c语言谁的前景好,PLC面向对象编程和梯形图逻辑,到底谁更实用一些?
  16. 如果一觉醒来已是光年之远
  17. 2019年高校“史上最严”自主招生认可哪些奖项?释放哪些信号?
  18. 盘点 11 月火火火火的 GitHub 项目
  19. 疯狂Python讲义之变量和简单类型--深入使用字符串笔记4
  20. java实现抓包jacap_java 抓包工具 jpcap的下载与eclipse配置

热门文章

  1. Office PPT中如何插入flash
  2. adc0804c语言程序,ADC0804芯片在模数转换电路中的应用研究
  3. C语言for循环详解
  4. for 和 if 的基础用法
  5. 8051单片机Proteus仿真与开发实例-74LS273触发器驱动仿真
  6. 4种常见的osgi框架比较
  7. animals中文谐音_animals中文谐音_张杰pretty white lies中文音译歌词
  8. 招聘岗位:大数据建模工程师 年薪:25-48W 工作地点:北京
  9. 华为云平台web架构部署
  10. ACM训练日记—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