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到什么非用不可的场景

区块链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想实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也不是随便一个创业项目就能够满足要求的。

51%攻击

首先聊一下周鸿祎提到的这个“51%攻击”到底是啥。其实类比起来也很好理解,就像美国人选总统,获得51%选票的人就会顺利当选,接下来就可以为所欲为。当然比特币世界里的51%攻击并不那么容易实现,首先你必须要掌握全球51%以上的挖矿算力,然后才可以设法将别人挖出来的区块“孤立化”,从而让新出的区块(比特币就藏在里面)全部归于自己名下。这样,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就不复存在,“不可篡改”的功能也可能消失。

在比特币的历史上,曾经有多个矿池(如btcguild、eligius.st、ghash.io等)的算力都接近过51%,但当时矿池们都主动转移算力,矿工们也主动更换矿池,避免了比特币末日的提前到来。如今最接近51%算力的是比特大陆旗下的蚂蚁矿池,但他们也是主动转移算力到其他自己控股但并不直接控制的矿池。

“去中心化”难度高

51%攻击是数字货币挖矿的一个特征,也是区块链的特征,它的出现就宣告了“去中心化”的终结。比特币是如何做到避免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去中心化”。

依靠全球数以百万计的节点(其实就是一个个的比特币钱包,每个钱包里都同步了一份区块链文件),以及日夜不停进行加密运算的比特币矿机,维护了比特币区块链的安全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实现“去中心化”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比特币尚且如此,那么现在鱼虾混杂的山寨币、分叉币、ICO币呢?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建立起这么牢固的区块链系统?随随便便搞个白皮书,上个交易所,就开始到处撒币,你的节点数量能否支撑起“去中心化”?是否可以防范51%攻击?可以肯定的说,这些“空气币”绝大多数都是在浑水摸鱼,根本就是伪“去中心化”。

转账时间慢

为了保障转账交易的安全,需要矿工们的辛勤劳动,而一旦交易过频或者全网算力下降,矿工们就会处理不过来,造成区块链网络堵塞。

这种堵塞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我记得2013年底有一段时间,我有几笔比特币转账花了两天时间才到账;而前段时间以太猫游戏流行,也造成了以太坊区块链网络的堵塞。

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坏处。相比之下,“中心化”的网银、支付宝、微信却能实现秒速到账,这时候感觉“去中心化”还真就不是刚需呢!

转账手续费

炒过币的朋友都知道,在交易平台之间转移数字货币需要交手续费,尤其是比特币,一笔转账手续费(以比特币结算)可能价值人民币几十上百元,这个时候千万别骂交易网站心太黑,因为这笔钱并不是他们收的,而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区块链收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新出现的虚拟货币,就有以“转账手续费低”为优点的,认为自己比比特币更优越。

其实我们2013年转账的时候,是根本不care这点手续费的,但是到了2017年比特币涨到10万元上下,这笔手续费看上去就很贵了。所以那些新出现的虚拟货币也别高兴太早,万一你们也涨到10万元了呢?那手续费不也贵了么?

区块容量问题

区块链实际就是一个个的区块以时间为链条组装在一起的文件。比特币每个区块的容量是1MB,随着转账交易的增加,区块链文件也在不断“变胖”。我还记得2013年挖矿时,一个比特币钱包同步好了之后有十几GB,而2017年底,这个文件已经达到130多GB了。

为了保障“去中心化”,比特币社区是鼓励玩家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存储这个文件的。可实际上呢,炒币挖矿的人这么多,有几个人会在电脑里同步一个100多GB的钱包?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根本就是一种负担。区块链这个容量过大的问题实质上也增加了去中心化的难度。

更何况,比特币最早设定的1MB区块大小已经很多次被人diss了,当交易频度大大增加之后,1MB的容量就不够用,同样也会让区块链网络的处理速度变慢。很多新出现的虚拟货币基本都会以这个问题来攻击比特币,并且标榜自己区块容量大。当然,这些都改变不了比特币始终是老大的事实。

区块链业界 区块链汇款变革速度变慢的原因

2016-12-13 15:55比特币/区块链

曾经跨境汇款是比特币的主要应用。

这是个简单的等式:全球汇款市场巨大,向亲朋好友跨境汇款的穷人需要支付高昂的手续费,理论上比特币区块链可以降低这笔手续费。

然而尽管平均服务费高达7.5%,银行拒绝为洗钱活动、违法活动和恐怖活动风险大的地区提供服务,汇款市场巨头还无法被取代。

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市场动态让西联汇款和速汇金继续留在食物链顶端,怎样才能改变现状?

合规性成本

人们对比特币期望过高的原因也许是相信小额交易可以进行低成本汇款处理。

尽管比特币实际交易处理费很低,可是该领域很多公司都发现监管成本比技术成本高很多。

事实上即使成熟的企业也面临这个难题。2013年由于新的监管政策,西联汇款利润受损,之后公司在数字支付领域投入的结果也不尽如人意。

因此对于资金并不充足的新人来说,这些障碍是很难逾越的。

巴巴多斯交易所Bitt首席执行官Gabriel Abed让公民进行比特币对美元或者巴巴多斯元交易,然而公司的成功得来不易。

“这项工作成本很高,包括时间、资源和人力。合规、反洗钱等工作团队成员的挑选很困难,而且现有法律也不支持我们的工作,障碍还是很大的”。

支持初创企业

此外现状是,需要汇款服务的国家通常无法给初创企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生态。

比如美国比特币初创企业可以获得投资和技术人才,还有加密货币和分布式账本技术领域的专业律师团队和政策分析团队。

但是希望打入新兴市场的公司不得不独自面对很多问题,承担产品供应商和营销商的汇款服务。

BitPesa创始人和首席执行官Elizabeth Rossiello承认,自己的创业过程就像在非洲打山地战。

“只有律师、创始人等相关人员到齐,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如果初创企业必须承担推广费,可以做的就很少了。新兴企业必须首先组建团队,了解市场,才进行宣传推广”。

BitPesa是很好的案例。虽然他们是早期比特币汇款服务的核心,可是仍然在肯尼亚市场遇到阻力。导致BitPesa与底层网络的剥离。影响公司进入尼日利亚和刚果的过程。

避险及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跨境金融服务变革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近几年西方国家的银行机构逐渐倾向于规避风险,影响了世界很多地区的银行服务。

如果某个贸易走廊有利可图,即使尽调成本很高,两个国家的银行也愿意维持交易必须的关系。

但是对于交易量少,金融犯罪风险高的贫穷国家来说,维持跨境银行业务就很困难。

2016年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团队指出,CBR提现的风险会影响全球市场,尤其是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大洋洲岛屿等地域的小国家。

尤其是加勒比海岛国,人口少,主要依赖外贸,收到的打击非常大。

Bitt等交易所尽最大努力抗击这个趋势,但是不断出现的问题需要国家与服务商的合作,而且这主要是政治挑战,而不是技术挑战。

货币基金组织CBR货币调查报告显示,行业合作降低合规性成本,将是扭转这个趋势的核心力量。

这里就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来简化反洗钱法规的合规流程。

地域性成果

然而与大趋势相反的是,某些地区的比特币交易在汇款流程中的作用很大。

尤其是跨国劳务团队庞大的菲律宾,其中在韩国的菲律宾人每年向家乡汇款2.31亿美元。

为了抓住这个市场,一些韩国初创企业开发了相应交易服务。其中就有采用比特币汇款服务的公司。

事实上目前比特币汇款金额已经占菲律宾和韩国汇款业务的20%,手续费也是传统竞争对手的一半。

然而并不是所有亚洲汇款市场都相信比特币的稳定性。

新加坡初创企业Toast已经获得150万美元投资,进行汇款应用开发,并出于监管问题,不再采用比特币为交易底层技术。

任何比特币和其他当地货币的交易系统都会持续遇到监管问题。

在宏观角度看这些问题,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公司种类变多,也将获得汇款市场的利益。尤其是为受到主动规避市场风险影响的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公司。

如果菲律宾跨国务工者可以直接用比特币等为家乡的亲人购买产品,那么跨境汇款就只是技术问题,而不是政治问题。

只有这样,比特币才可以解决汇款费用过高的问题。(Corin Faife-CHAINB)

区块链的成本

不受任何一方控制的不可变的审计跟踪记录当然有用,但创建这样一个系统却面临很多的成本。不妨分析其中一些问题。

  • 开发更严格、更缓慢

创建一个可证明一致性的系统并非易事。一个小错误可能会破坏整个数据库或导致一些数据库与其他数据库不同。当然,损坏或拆分的数据库不再有任何一致性方面的保证。此外,所有这类系统一开始设计时就确保一致性。区块链中没有“快速行动,打破陈规”(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一说。如果你打破了陈规,就丧失了一致性,区块链就会损坏,毫无价值。

你可能会想,为什么就不能修正数据库或重新开始、继续前进?这在集中式系统中很容易实现,但在去中心化系统中很难实现。你需要共识,即系统中所有参与者达成一致,那样才能更改数据库。区块链势必是不受任何一个实体控制的公共资源(去中心化,记得吗?),否则费了这么大劲创建一个缓慢的集中式数据库,代价未免太大了。

  • 奖励结构很难设计

增设正确的激励结构,并确保系统中的所有参与者无法滥用或破坏数据库,这同样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大因素。区块链可能是一致的,但如果由于往里面添加数据的成本很低,因而区块链里面有大量无关紧要的无用数据,区块链不是很有用。但如果由于往里面添加数据的成本很高,因而区块链几乎没有什么数据,那么一致的区块链也没有用。

什么赋予数据最终性?你如何确保奖励与网络目标相一致?为什么节点保留或更新数据?出现冲突时,什么让节点选择某一个数据,而不是另一个数据?这些都是需要好好给出答案的激励问题;它们不仅需要一开始做到一致,还需要在将来技术和公司发生变化时随时都做到一致,否则区块链就没有用。

你可能再次想为什么不能“修复”一些破损的激励机制。同样道理,这在集中式系统中很容易,但在去中心化系统中,倘若没有达成共识,你根本无法更改什么。除非大家达成了共识,否则“修复”毫无意义。

  • 维护成本非常高

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只需要写入一次,区块链需要写入数千次。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只需要核查一次数据,区块链需要核查数千次数据。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只需要传输一次数据以便存储,区块链需要传输数千次数据。

维护区块链的成本要高出几个数量级,需要由实际功效来证明成本。如果充分利用完整性检查、收据和备份,寻求上述一些属性(比如一致性和可靠性)的大多数应用就能如愿获得这类属性,而成本低得多。

  • 用户至高无上

这可能非常好,因为公司本来就不喜欢拥有用户数据,觉得这是累赘。但如果用户“行为不端”,这可能很糟糕。有的用户往你的区块链发送大量无用数据,或者想出了获利方法,却给其他用户带来诸多不便,但你无法将这种用户踢出去。这与上面这一点有关:必须精心设计好激励结构,因为有办法获利的用户不太可能罢手。

你可能以为只要拒绝向恶意用户提供服务就行,这在集中式服务中很容易实现。然而,与集中式服务不同,在区块链中拒绝服务很难,因为没有哪个实体有权将任何人踢出去。区块链必须是公正的,执行由软件定义的规则。如果规则不足以阻止不良行为,那你就没辙了。这里没有法律的“精神”。你只好与不怀好意或行为不端的分子周旋,可能要持续很长时间。

  • 所有升级都是自愿的

强行升级行不通。网络上的其他参与者没有义务来更改你的软件。如果他们有这种义务,这样一个系统构建成集中式系统会极其容易、快速和省钱。区块链的要点在于,它并不由哪一个实体来控制,强行升级违背了初衷。

相反,所有升级都必须向后兼容。这显然相当困难,如果你想添加新功能来得尤其困难,从测试的角度来考虑更为困难。软件的每个版本为测试增添了许多变数,延长了发布的时间。

再说一遍,如果这是集中式系统,这很容易纠正,只要不再为旧系统提供服务。然而在去中心化系统中没法这么做,因为你没法强迫谁做任何事情。

  • 扩展起来确实很难

最后,扩展起来其难度比传统的集中式系统至少高出几个数量级。原因很明显。同样的数据要放在成百上千个地方,而不是放在一个地方。传输、验证和存储的开销很大,因为数据库的每个副本都要承担这笔开销,而不是在传统的集中式数据库中只要支付一次那些成本。

当然,你可以通过减少节点数量来减轻负担。但那样的话,何必需要去中心化的系统?如果扩展成本是关注的主要问题,何不就搞一个集中式数据库?

集中化容易得多

你可能注意到了一点,那就是去中心化系统很难处理,维护成本高昂,难以升级,而且难以扩展。相比区块链,集中式数据库维护起来快速得多、便宜得多、容易得多,还更容易升级。那么,为什么人们继续使用区块链这个词,好像它就是解决所有问题的某种万能药?

首先,许多信奉区块链的行业其实早就该进行IT基础设施了。众所周知,医疗行业的软件很糟糕。财务结算仍在上世纪70年代的软件上运行。供应链管理软件不但难以使用,还难以安装。由于害怕牵涉的风险,这些行业的公司大多拒绝升级。好多基础设施升级项目花了上亿美元,到头来却落得恢复原状的结局。区块链是推销这些IT基础设施升级,让它们更诱人一点的一种方式。

其次,区块链可以让你看起来好像处于技术的前沿。不管你喜不喜欢,“区块链”这个词本身已有一定的市场。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它的涵义,但是为了显得时髦,于是把这些词挂在嘴边。就像“云”意味着别人的计算机,“AI”意味着经过调整的算法,这里的“区块链”意味着缓慢而昂贵的数据库。

第三,人们其实不喜欢政府控制某些行业,想要一种不同于法律框架的裁决机制,法律框架常常速度慢、成本高。对他们来说,“区块链”实际上就是摆脱政府监管这把沉重枷锁的一种方法。这过分吹嘘了区块链的功能。区块链不会奇迹般地消除人类冲突。

结果是,许多人听信夸大的承诺,没有真正了解区块链的功能或成本。更为糟糕的是,风险投资家和企业高管有意无意回避了实际的技术细节和成本,对区块链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却含糊其辞。他们下面的每个人都害怕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现在我们面临同样的情形。

区块链适用于什么呢?

我们已经表明了一点:区块链相对于集中式数据库而言非常昂贵。所以,应该使用区块链的唯一原因是去中心化。也就是说,为了消除单一故障点或单一控制点。

这自然意味着软件或数据库不得经常改来改去,如果真要改动的话。进行升级的优点太少,搞乱或改变规则的缺点太多。

大多数行业并不像这样。大多数行业都需要新功能或升级,需要必要时可以自由地更改和扩展。鉴于区块链难以升级、难以改变、难以扩展,大多数行业对区块链来说没有多大的用武之地。

我们发现资金是一个例外。与大多数行业使用场合不同,如果没有变化,资金就更好。不可变性和难以改变规则有利于资金,而不是有损于资金。这就是为什么区块链是适合比特币的合适工具。

很显然,许多希望使用区块链的公司其实并不是真的想要区块链,而是想要其所在行业进行IT升级。这本身没什么不劲好,但使用“区块链”这个词来达到目的却有失诚信,是过分吹嘘其功能。

结论

区块链是当今的一个流行术语;遗憾的是,“是区块链不是比特币”这个文化基因不会消亡。如果你提供的是集中式服务,区块链能做的事情集中式数据库都能做,而后者的成本只有前者的千分之一。如果你提供的是去中心化服务,那么你可能在自欺欺人,没有考虑到系统中存在的单一故障点。在真正去中心化的服务中根本没有“你”。

区块链的100个问题

比特币及区块链的发展历史

  1. 从物物交换到比特币

    • 在一开始的人类社会中,大家都是以实物进行交换,比如贝壳、羽毛、铜钱等,由于它们具有稀缺性,因此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
    • 纸币的出现使得人类不再需要使用实物来充当一般等价物,每个国家都拿自己的信用为所发行的纸币进行背书,任何拥有纸币的个人都可以买到相同价格的物品。
    • 现在社会,人们连纸币都懒得拿了,一张银行卡,一个手机,乃至一个手环全部搞定。在我们账户里面的货币就成了记账货币,我们赚到的钱,所用的花销其实都是在自己的账户上做加减法而已。
    • 然而2008经济危机的发生,美国政府为了应对危机,竟然大量增发货币,使得大家手里的财富大大缩水,如此随意损害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实在不能忍。
    • 于是,中本聪发明了比特币网络,创造了比特币,所有的账本都由大家共同来记,共同监督,并永远不增发。
  2. 什么是比特币
    • 比特币是一种点对点,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简称BTC。
    • 在2009由中本聪打包第一个区块,他本人也获得了这个区块的50个BTC奖励。
    • 比特币网络大约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其中的比特币会每4年减半,其总量为2100万枚,预计到2140年全部发行完毕。
    • 现在可用比特币来支付购买房产、汽车、电脑等。
    • 当然也可在交易所交易其它类型数字资产或者直接套现。
  3. 比特币白皮书的诞生
    • 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 解决了在没有中心机构的情况下,总量恒定的数字资产发行和流通的问题。
    • 支持全天候快速高效转账给全球范围内的任何对象。
    • 所有比特币的转账记录透明公开,可追溯。
    • 比特币标志着区块链的诞生。
  4. 第一个比特币的诞生
    • 2009年1月4日,中本聪创建创世区块。
  5. 谁是中本聪
    • 谁能动用创世区块中的比特币,谁就是中本聪本人。
    • 有很多人主动或被动称自己是中本聪,但时至今日,还是一个谜。
  6. 密码朋克邮件组是什么
    • 比特币白皮书最早发布在密码朋克上,也就是一套加密的电子邮件系统。
    • 用户大约140人,主要讨论数学,加密,计算机,政治哲学等内容。
  7. 比特币是怎么发行的
    • 比特币由比特币网络发行,比特币网络是一个去中心化的记账系统。
    • 比特币网络每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在这10分钟内,由比特币网络给出一道难题,全体矿工进行计算,谁先算出正确答案,谁就获取这个区块的记账权力,作为奖励,新区块产生的比特币和该区块上记录的所有交易的手续费都归矿工所有。
    • 每个新区块的诞生就伴随着比特币的发行。
  8. 什么披萨居然卖到6亿元
    • 2015年5月22日,一程序员用10000个比特币换取了50美元的披萨。
    • 这是比特币第一次有了价格,为了纪念,每年的5月22日成了比特币披萨日。
    • 以现在的比特币价格计算,当时的披萨就值6亿元。
  9. 中本聪的继任者——加文.安德烈森
    • 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成员,是中本聪用邮件少数联系的几个人之一。
    • 2010年,加文开始向比特币系统提交代码,并获取了中本聪的信赖。
    • 中本聪消失后,加文组建了比特币的核心开发团队,并于2012年创建了非盈利性的比特币基金会。
  10. 比特水龙头是什么
    • 最初比特币很便宜,比较容易获得。
    • 加文为了推广比特币,花了50美元买入10000个比特币,在比特币水龙头网站上向访问者免费赠送5个。
    • 后来很多人来模仿,主要是来吸引用户,达到引流的目的。

比特币有哪些特点

  1. 比特币为什么还没有挖完

    • 比特币网络出题的难度越来越高,使得全网的矿工需要大约10分钟才能解出正确答案,以此确保比特币不会被过快地挖完。
  2. 比特币如何实现总量恒定

    • 中本聪规定,比特币可以被细分到小数点后八位。
    • 初始时,每个区块发行50个比特币,每21万个区块发行量减半,等到2140年发行总量将达到约2100万个。
    • 那时,未发行的比特币将无法再细分,从而实现发行完毕。
  1. 比特币和Q币有哪些不同

    • 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没有发行的主体,账本全网共记,自证其信。
    • Q币是腾讯公司为其背书的一种积分,不是货币,仅限在腾讯系的应用上使用。
  2. 各国对区块链资产的态度如何

    • 欧洲积极监管。
    • 美国将其列为大宗商品,并对交易机构颁发许可证。
    • 日本积极支持,韩国积极监管,我国迎合监管。

比特币转账的原理

  1. 比特币怎么转账

    • 需要比特币钱包、交易平台或者比特币客户端。
    • 输入自己拥有比特币的地址和接收方的地址,还有转账金额和手续费。
    • 发起交易后,交易信息在全网广播,负责本时间段区块记录的矿工会将交易信息打包记录到区块中。
    • 经过后面超过6个区块的确认后,交易信息基本就不能再被人篡改,从而就可认定此次交易是成功的。
    • 转账时手续费越高,交易就能越快地被矿工处理。
  2. 比特币转账要付多少手续费
    • 手续费是为了激励矿工的一种机制,能吸引更多的算力加入比特币网络,从而确保整个网络的安全可靠。
    • 手续费一般为0.001-0.0015BTC之间。
    • 由于一个区块中能被记录的交易数有限,所以矿工优先选择手续费高的交易记录进区块,手续费低的只能等下个区块。
    • 设置一定的手续费可以防止比特币网络中充斥垃圾信息,防止粉尘攻击等。
    • 手续费可以在所有比特币发行完后给矿工带来持续的收益。
  3. 区块链转账居然按字节收费
    • 传统金融中转账手续费是按照转账金额收取的,如果是跨国转账还需要支付电报费。
    • 区块链资产是全网的,具有全球性质,转账手续费和转账的金额大小无关,和转账时交易信息中的字节数有关。
    • 就跨国转账而言,区块链转账比传统货币速度更快,更划算。
  4. 比特币地址是什么
    • 26-34位字母和数字组成的字符串,相当于自己的银行账户。
    • 可以查到比特币地址上所有的交易记录。
    • 下载比特币客户端或者比特币钱包就可以获得自己的比特币地址。
  5. 比特币节点是什么
    • 每一个比特币钱包都是一个比特币节点,其中拥有完整区块链账本的节点称作全节点。
    • 转账发生时,由当前节点广播至全网,等待负责挖矿的节点验证正确后,记录当前的区块中。
  6. 从发出交易到矿工打包需要几步
    • 当前节点把交易广播至全网。
    • 挖矿节点接受交易,放进内存进行一些基本的验证。
    • 验证通过,将其放入未确认交易池,等待被打包放进区块中。
    • 验证失败,则会标记位无效交易,不会被打包。
    • 等到节点获得记账权后,从未确认交易池中取出交易打包进区块。
  7. 比特币的数字签名是什么
    • 是转出人才能生成的一段防伪造的字符串,通过验证该字符串可以确保该笔交易是转出人亲自发起的,并且在传输过程中没有被更改过。
    • 数字签名包含数字摘要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
    • 摘要技术是指将交易信息缩短为固定长度的字符串,然后用私钥对其加密,形成数字签名,然后将该数字签名和交易信息一起广播给全网。矿工收到后用转出人公钥对其进行验证,成功则说明该笔交易确实是转出人发起并未被篡改的。
    • 非对称加密技术是指用来加密和解密的钥匙不一样,用来加密的叫做私钥,由个人妥善保管;用来解密的叫做公钥,可以公开。
  8. 比特币交易和找零机制是怎样的
    • 可以一次从多个地址将比特币转出,也可以一次转账给多个比特币地址。
    • 找零的时候需要告知矿工转账的金额数目,剩余的找零返回给原地址或者是新的地址。

区块链产业上游——挖矿

  1. 挖矿是什么?

    • 将一段时间内比特币网络中产生的交易进行确认并记录在新区块上的过程。
    • 挖矿的人称作矿工,挖矿就是一个记账的过程。
    • 在形成新区块时,会产生一定量的新生比特币归属当前的矿工。
  2. 比特币怎么挖矿
    • 每10分钟,全网的矿工一起竞赛计算一道数学题,谁先算出就取得该区块的记账权力,相当于挖到该区块新产生的比特币 。
    • 一开始大家都是用CPU来挖矿,但随着全网算力的增加,现在都是用专门的矿机。
    • 挖矿前需要准备好矿机、比特币地址、挖矿软件等。
    • 目前个人购买少量矿机也很难挖出比特币了,一般都是大家一起加入矿池,合作共赢。
  3. 矿工是怎么挖矿的
    • 购买好矿机,安装好挖矿软件,保持电力供应和网络连接,让计算机自动挖矿即可。
  4. 矿机是什么
    • 通过运行大量计算,争夺记账权从而获得新发行比特币的专业设备。
    • 矿机一般有挖矿芯片、散热片和风扇组成,只执行单一的挖矿程序,耗电量较大。
    • 挖矿实际比的是矿工之间的算力,谁的算力越大,挖到比特币的概率也就越大。
  5. 比特币挖矿机的进化史
    • CPU、GPU、专业矿机、矿池
  6. 矿场长什么样
    • 集中管理矿机的场所,通常在电费比较便宜和供电比较稳定的地方。
    • 早期矿场通常噪音较大,温度较高,矿机损坏率极高。
    • 现在的矿场运营方式在不断发展,已经做到静音,恒温恒湿,无尘等。
  7. 矿池怎么挖矿
    • 突破地理限制,将全球的矿工或者矿场的算力联结起来一起挖矿。
    • 矿池负责信息的收集与打包,矿场负责算力的竞争,挖到的比特币按照每个矿工算力大小按比例分配。
    • 比较知名的矿池:鱼池、蚁池、币网、国池等,这些都是中国的。
  8. 算力是什么
    • 想要解决每十分钟一道的数学难题,只能依靠随机的哈希碰撞。
    • 一台矿机每秒能做多少次哈希的碰撞就代表了其算力的大小。
    • 衡量单位是hash/秒。
  9. 竞争记账是什么
    • 全网所有节点都有权力记账,但要先通过竞争解出一道难题来获取记账权。某个矿工优先解出问题,就全网广播给其它节点,其它节点对其进行验证正确后,就放弃继续竞争,进入下一轮的难题计算,而优先解出问题的矿工就通过竞争获取了该区块的记账权。

区块链产业链中游——交易

  1. 如何投资区块链资产

    • 场内、场外交易、中心化交易平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
    • 趋势交易、对冲、跨平台搬砖。
  2. 如何在交易平台投资区块链资产
    • 通过场外交易平台将法币兑换成主流的数字货币。
    • 通过场内交易将主流的数字货币兑换成其它币种。
    • 交易平台会记录每个人的挂单价格,并实时撮合。
    • 交易平台会记录历史所有成交的价格,绘制成K线图,供交易者分析。
  3. 量化交易是什么
    • 以先进的数学模型替代人为的主观判断,从而减少投资者情绪波动产生的影响。
    • 避免在市场极度狂热或者悲观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的投资决策。
  4. 区块链资产如何在场外交易
    • 在早期,需要自己寻找拥有数字资产的人,经过价格协商自主完成的交易行为。
    • 现在有很多场外交易平台,买方选择卖方购买即可。
  5. 去中心化交易平台是什么
    • 不需要注册账户,使用自己数字资产账户即可参与交易。
    • 每次交易都是在区块链上进行,需要等待区块的确认,而中心化的交易平台每笔交易都是在其服务器上完成的。
    • 流动性低,交易速度慢,仅占全部交易量的0.03%。
  6. 币币交易是什么
    • 用一种区块链资产定价另一种区块链资产,比如直接使用BTC购买ETH,而不是用法币去购买ETH。

区块链产业链中游——存储

  1. 比特币钱包是干嘛的

    • 比特币钱包是用来存放比特币地址及其对应的私钥的。
    • 比特币地址中存放了比特币,私钥相当于动用地址中比特币的密码。
    • 一个钱包可以存放多个比特币地址及其私钥,就像一个钱包里可以存放多张银行卡一样。
    • 如果丢失自己的比特币钱包,且忘记了自己的比特币地址和私钥,那将永远丢失其中的比特币。
    • 主要分为:PC钱包、手机钱包、网页钱包、纸钱包、脑钱包。建议采取多种钱包分散风险。
  2. 冷钱包和热钱包
    • 冷钱包是指网络不能访问到你私钥的钱包,比如不能联网的电子设备,记下私钥的纸质笔记本等,从而可以避免私钥被黑客盗取的风险。
    • 热钱包是指网络能访问到你私钥的钱包,建议使用热钱包的时候开启密码二次认证。
    • 谁掌握了私钥,谁就是该地址下数字资产真正的主人。
  3. 全节点钱包、轻钱包和中性化钱包
    • 根据区块链数据的维护方式和钱包的去中心化程度,钱包可分为全节点钱包、轻钱包和中心化钱包。
    • 全节点钱包需要同步所有的区块链数据,十分占用存储空间,可以实现完全的去中心化。
    • 轻钱包依赖比特币网络上其它的全节点,仅同步与自己相关的数据。
    • 中性化钱包不依赖比特币网络,所有数据从自己的服务器中获取,交易效率高,可实现实时到账。比如交易所中的钱包就是中性化的钱包。

区块链产业链中游——下游

  1. 比特币可以用于支付吗

    • 少数国家可以直接使用比特币购买支付,比如德国和日本。
    • 大多数国家都要依靠第三方支付机构实现法币与比特币的兑换来实现支付。比如购买一台笔记本,买方在自己的比特币钱包中转出比特币,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后将其转换为法币付给商家。

区块链到底长什么样

  1. 区块链和比特币是什么关系

    • 区块链是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比特币是区块链的第一个应用。
  2.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历史
    • 早期比特币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区块链的概念。
    • 等到2015年才出现这个名词,后续被世界各国和机构真相研究。
    • 现在主要研究用于金融、保险、零售和公证等领域。
  3. 区块链,制造信用的机器
    • 区块链并不是一种新发明的技术,而是一系列技术的集成,主要包含非对称加密、时间戳、共识机制等技术。
    • 非对称加密技术保证了安全;时间戳保证了不同区块之间按照时间顺序相互连接;共识机制则是解决了在比特币网络中如何公平地分发2100万枚比特币的方案。
    • 区块链具有匿名、安全、去中心化和公开透明的特点。
  4. 区块如何连接成区块链
    • 每一个新区块都是在上一个区块的基础上生成的,新区块上有上一个区块的地址,由此可以从最新生成的一个区块往前追溯,一直到达创世区块。
  5. 区块链记录哪些信息
    • 主要记载区块头、交易详情、交易计数器和区块大小等数据。
    • 区块头中记录上一个区块的哈希值,保证区块按照顺序连接起来;还记录了时间戳,用来记录该区块生成的时间。
    • 交易详情记载了每笔交易的转出转入方及金额等信息。
    • 交易计数器表示每个区块中包含的交易的数量。
    • 区块大小表示当前区块的字节大小,一般都是1MB以内。
  6. 时间戳是什么
    • 区块链通过时间戳确保每个区块都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相连。每个区块上的所有交易都会被打上这个时间戳的标记,且无法篡改。
  7. 最长区块链才是正确的区块链吗
    • 比特币白皮书认为只有最长的链才是正确的区块链,后续其它矿工节点都应该在其之后将其延长。所有在不是最长链上记录的交易都不会被比特币网络所接受,最终无效。
  8. 区块链的分类——公有链、私有链和联盟链
    • 公有链:公开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在公有链上发送交易并被确认,同时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竞争的方式去为公有链进行记账。比特币就属于公有链。
    • 联盟链:半公开,在一定的组织内使用,需要预先指定几个节点作为记账人,每个区块的产生及记账由所有记账人共同决定。
    • 私有链:完全封闭,一般由个人或者公司使用,记账权及其交易只在内部发生。

区块链资产都有哪些特点

  1. 全球流通

    • 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区块链资产就可以流通。
    • 相对于传统转账方式而言,区块链的转账非常快,且手续费很便宜。
  2. 匿名
    • 只要自己不公开,别人就无法知道你有多少区块链资产,也无法知道你和谁进行了交易。
    • 比特币的匿名性表现为,别人可以查到全网的交易记录,但无法知道某个比特币地址背后的是具体的那一个人。
    • 达世币的匿名性表现为,即使查到了地址对应的谁,也无法看到详细的交易信息。
    • Zcash的匿名性表现为,只有拥有私钥的人才能查到转账信息。
  3. 去中心化记账
    • 全天24小时,全年无休全网记账。
    • 手续费低,不以盈利为目的。
    • 去中心化保证不可作伪,不可篡改。
  4. 不可复制
    • 作为一种资产只能传递,不可复制。

区块链有哪些技术原理

  1. 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什么

    • 如何保证每一笔交易在所有记账节点上的一致性,让全网达成共识至关重要。
    • 主要分为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权益证明机制(PoS)。
  2. 工作量证明机制(POW)是什么
    • 评估节点的工作量来决定该节点获取记账权的机率。
  3. 权益证明机制(POS)是什么
    • 评估节点持有代币的数量和时长来决定该节点获取记账权的机率。
    • 相较于PoW的优势在于:不需要浪费很多电力,因为它不需要挖矿,收益来自于节点的持币数量和时间;很难进行51%攻击,因为持币51%的节点发起攻击,利益受损最大的是自己。
  4. 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是什么
    • 持币者选出一定数量的节点,代理他们进行验证和记账。
    • 系统会生成少量代币作为奖励给竞选节点,类似于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相较于PoW,DPoS能大幅提高区块链处理数据能力,实时到账;也能大幅降低维护区块链网络安全的费用。
  5. 零知识证明是什么
    • 证明者在不向验证者提供信息本身内容的情况下使验证者相信某个论断是真实可信的一种技术。
    • 比如某个物品只有这个盒子里面有,其它地方都没有,如果谁能把这个物品展示给大家,那么就可以证明他对这个盒子的拥有具有合法性,这就是零知识证明。
  6. 哈希算法是什么
    • 一种只能加密不能解密的密码学算法,它可以将任意长度的信息转换成一段固定长度的字符串。
    • 该算法的特点在于,只要转换前的内容改变一点点,转换后的字符串也会天差地别;只有转换前的内容一模一样,才能得到相同的转换后的字符串;转换前后的内容没有任何关联关系,不能通过转换后的内容推断出转换前的内容。
    • 想要获取转换后的内容,只能不断尝试变化转换前的内容,进行遍历暴力破解。比特币矿工竞争计算的难题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谁先破解出转换后的内容,谁就率先解出了这道难题。
  7. 非对称加密技术是什么
    • 对称加密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的密码学算法。
    • 非对称加密是指使用公钥加密,私钥解密的密码学算法。公钥和私钥是一一配对的,公钥可以在互联网上公开,私钥需要自己妥善保管。

区块链扩容和分叉的故事

  1. 扩容是什么

    • 区块的大小不足以容纳一定时间范围内交易的数量,交易数据积累越来也多,网络产生拥堵。
    • 需要更改底层区块链代码,使得一个区块能容纳记录跟过的交易数据。
  2. 比特币为什么要扩容
    • 比特币的交易越来越多,比特币网络难以迅速对交易数据进行确认,网络出现拥堵。
    • 现在执行的扩容方案第一步是隔离见证。
  3. 隔离见证是什么
    • 是区块链进行扩容的一种方案,现在已经在比特币和莱特币上成功实施。
    • 大概的方法是将区块中每个交易信息中用来验证交易合法性的数字签名拿出去,从而让每个区块可以存放更多交易数据的目的。
  4. 区块链分叉是什么
    • 区块链在进行升级时,社区人员就升级方案发生了意见分歧,从而导致的分叉,大家各自支持自己的升级方案。
    • 根据升级后的区块链是否能支持旧的区块,分叉分为硬分叉和软分叉。
  5. 比特币居然生儿子了
    • 比特币在出现分叉后会出现多种分叉币,原先拥有比特币的人将自动且免费拥有各种分叉币。
  6. 软分叉和硬分叉是什么
    • 软分叉是指旧的节点不会意识到比特币的代码发生了变化,同时接受运行新旧两套代码的节点创造的区块。
    • 硬分叉是指当比特币网络代码发生改变后,旧的节点拒绝接受由运行新代码的节点创造的区块,而只接受仍然运行旧代码的节点创造的区块。
  7. 重放攻击是什么
    • 由于比特币的分叉导致拥有多种类型的分叉币,由于它们极度相似,对一种分叉币进行的交易信息,完全可以复制后修改为对另一种分叉币的交易放到网络中去重新广播,并且也能得到确认。
    • 现在的分叉币都有做防重放攻击的措施。
  8. 硬分叉的故事——以太经典ETC
    • 以太坊ETH和以太经典ETC就是分叉的一种典型案例。在分叉前,只有一种以太坊,但是被网络黑客盗走大量币之后,社区决定更改以太坊的底层代码,使得丢失的币找回来,于是做了硬分叉。但是社区还有人认为这种做法违反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精神,坚持还在原来的区块链上挖矿,从而形成ETC。
    • 分叉后,原先拥有以太坊的人同时拥有了相同数量的两种币。

周鸿祎区块链五大缺点, 区块链的100个问题相关推荐

  1. 揭秘高盛区块链报告:区块链技术在五大领域从理论走向实践 | 附报告下载

    来源:亿欧 概要:目前对区块链潜在作用讨论的焦点在于使用分布式账本建立去中心化市场,并削弱现有中间商的控制权,但区块链的潜力比这种单薄的说法来得更加细致也更加深远. 最近,区块链很火,资本市场沾上&q ...

  2. 2018年区块链五大关键趋势预测:区块链与物联网结合有望突破

    自 2011 年以来,区块链技术以及比特币的出现,带来广泛变革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受人关注,但今年这个概念才真正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 也许是由于比特币价格的飞速上涨(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注:这是区块链 ...

  3. 区块链研习 | 什么是区块链的链外交易和链内交易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公有区块链系统一直有一个广为诟病的缺点:交易性能低.交易性能低包括两方面:一是交易吞吐量小,二是交易速度慢.交易吞吐量是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请求的交易数量.交易速度是指系统对交易从提 ...

  4. BlockChain:区块链入门课程 -- 区块链之类型 、应用程序、技术挑战和潜力

    BlockChain:区块链 类型 .应用程序.面临挑战和潜力 区块链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区块链协议概述.我们将深入探讨共识方法,了解公共区块,财团区块和私有区块链之间的差异; 他们的用途和价值主张. ...

  5. 盖茨和李嘉诚双龙卸甲 他们的区块链业务一个在链圈扶贫 一个在币圈赚钱

    来源:互链脉搏 3月13日,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宣布退出公司董事会,同时退出巴菲特旗下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会的职务,将把更多时间投入于慈善事业,其运营主体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也是 ...

  6. TD源链:让区块链臻于完美

    在看似眨眼的时间里,区块链已经成为IT界最受关注的技术之一.从几年前的一个概念来看,区块链技术已经被大规模工业公司所采用.尽管该技术本身具有革命性,但也出现了一些局限性.这些并不会使该技术变得革命性降 ...

  7. 独家首发! |《小岛区块链》之区块链起源

    今天我将会开启一个新的专题内容,名为<小岛区块链>. 我之前在拜读<小岛经济学>的时候就在构思这个课题.<小岛经济学>利用通俗易懂的故事,将经济学中一些难懂的概念通 ...

  8. 链塔智库|区块链产业要闻及动态周报(2020年8月第一周)

    链塔智库整理最近一周内区块链相关政策.业内动态.人物观点,为大家梳理呈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 一.各地政策要闻 全国金标委发布审查<分布式数据技术金融应用规范>等标准通知 8月7日,全国金 ...

  9. 链塔智库|区块链产业要闻及动态周报(2020年8月第四周)

    链塔智库整理最近一周内区块链相关政策.业内动态.人物观点,为大家梳理呈现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 目录 一.各地政策要闻 ●苏州: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块链示范应用先行区 ●<食品追溯区块链技术应用要 ...

最新文章

  1. 【转】解决 java.lang.NoSuchMethodError: antlr.collections.AST.getLine()I 问题
  2. 利用matlab画混淆矩阵(confusion matrix)
  3. 高并发分布式系统中生成全局唯一(订单号)Id
  4. python socket传输图片_python使用socket传输图片视频等文件的实现方式
  5. posix thread线程
  6. java遍历范型list_Java 集合(1)-- 俯瞰 Java 集合源码以及分类
  7. 使用多个框架导致多个jar包包含同样的文件
  8. win10c语言乱码修复方法,“字体库异常、电脑乱码的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
  9. meson中自定义变量的使用
  10. 常见服务器故障有哪些?如何预防服务器发生故障?服务器故障后如何恢复数据?
  11. Dexpot 虚拟桌面软件(推荐)
  12. Linux VGA驱动移植实验
  13. Web安全之常见面试题总结
  14. h5 加载完成_开业通知朋友圈怎么写?新店开业宣传H5
  15. nexus安装与使用
  16. 机器学习算法平台alink_阿里正式开源通用算法平台Alink,“双11”将天猫推荐点击率提升4...
  17. iOS7适配问题总结
  18. 人类数据总量_人类已产生五十亿GB数据 X一代贡献的数据总量最大
  19. android 广播监控手机电量
  20. 七牛图片上传的使用心得

热门文章

  1. ACM-ICPC 2018 沈阳赛区现场赛 E. The Kouga Ninja Scrolls (切比雪夫距离+线段树)
  2. Oracle 正则表达式以及常用正则函数
  3. pop3 imap 地址
  4. CH552 CH554 51单片机标准串口使用教程及常见问题
  5. 基于QT的多线程视频监控的实现(一)
  6. GIS技巧100例22-ArcGIS像元统计数据
  7. Neo4j Cypher查询语言详解
  8. Unity中根据矩阵判断一个点在自身的哪一侧
  9. 合振动的初相位推导_如何确定合振动的初相位
  10. 老周语录-做出好产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