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架构
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构建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第三节 “上来下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构建
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由于政策过程与政治过程具有同构性,所以各国政治体制的差异造成各国的公共政策过
程各有特点。
另外,各国的特殊经验、历史文化传统,主流意识形态也对其公共政策过程产生深刻的
影响。
一、模型: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
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
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
二、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
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
做出了有效预测;
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
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三、德洛尔提出来的,政策过程模型的必备条件:
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
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
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
基础上;
4、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
5、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
四、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
1、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
2、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性
3、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有:
①理性主义模型
②渐进主义模型
③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④政治系统模型
一、揭示认识论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理性主义模型
1、含义: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
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
2、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
(1)、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
(2)、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
3、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
(1)、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
(2)、理性人的公正,客观和理智是有限的;
(3)、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而对社会性,政治
性,文化公共政策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
(4)、理性人在决策中拥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
4、西蒙和林德布洛姆德的修正:
(1)西蒙提出决策有限理性的命题,对其批评和改进形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
西蒙认为决策者在管理决策中是不可能达到最佳程度的,而只能是追求一种近似的优化途
径,即“寻求满意”的管理决策和结果。进一步说,客观理性是存在的,但是对它的追求不
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步步向它逼近的,这个过程不可能一次性完成。
(二)渐进主义模型
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构建的。他认为理性化无疑应当成为公共政策追求的
目标,但是基于“完全理性”的理性主义模型在实践中则具有不可行性。
1、渐进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其两大命题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
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
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
2、渐进主义模型的缺陷: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只注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
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
(三)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
在克服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的局限性的过程中,以色列学者德洛尔和美国学者埃齐
奥尼分别提出这两种模型的新的决策模型。
德洛尔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规范最适模型
这个模型以四项假设为基础,
(1)即最适宜的决策是一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
(2)这种过程对于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适宜的决策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3)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得以实现;
(4)现代政府同时面对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你变革的政策诉求,而在一定时期内则
以其中的一种诉求为主。
2、把政策过程分为:①决策前②决策中③决策后;:
3、特点:德洛尔的这个模型具有很强烈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它指出判定政策是否最适宜的有效方法,在于不同的分析者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经由坦诚、自
由的讨论而取得协商一致的意见。
决策者在决定对一项政策进行完全理性的分析之气三,首先需要看论证这样做是不是值得
本模型不拒绝采用任何有益的分析方法,而不同弄的方法如何综合则取决于政策问题的特质
以及方法本身的可行性和兼容性。
埃齐奥尼提出的综合模型叫做混合扫描模型
1、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的缺陷.
2、存在的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
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些模棱两可;
四、政治系统模型:
1、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
2、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决定,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
和行动;
3、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的系统运行过程;
4、其特点是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
5、缺陷:适合宏观分析的模型,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
体特性;
二、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
①机构—制度模型;
②集团模型;
③精英模型
(一)机构—制度模型:
1、特点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
2、是建立在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上的(如人们对一项决策的好坏,有无总是与一定的政府机构
-制度联系起来,或自然而然的在两者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性);
3、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①合法性②普遍性③强制性;
(二)集团模型:
1、戴维.杜鲁门: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
2、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
型;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
3、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
4、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所起德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
的作用;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
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
(三)精英模型:
1、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
主改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
析途径;
2、戴伊和齐格勒<<民主的嘲讽>>
3、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
4、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
第三节 “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构建
1、建构的两种资源: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
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
2、(1)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的过程,
(2)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
(3)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过程;它是一个逻辑过程;
3、 “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特征是容纳性和开放性: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①决策认
识的真理性模型;②群众—领导性模型;③个别——一般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
4、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式,它能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
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式和决策手段
(亚模型:在现阶段上只是一个轮廓,比较粗放,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充实)
5、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的决策模式,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
合到我国“上下来去”模型的某一个亚模式中去的
6、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计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都可以
在”上下来去”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
7、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的原因:
①港、澳、台因素论
②华人经济圈论
③儒家文化圈论
④伟大人物论
⑤政府功能论
⑥国际形势论
⑦政策决定论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
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强制力。
二、决策过程专业化的原因:(政策过程专业化也是公共政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
1、政策议程的确立需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意见;
2、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参谋
3、专业人员的价值观、素质和利益等因素经常影响到政策实施效果;
4、政策效果需专业人员来评估。他们的判断和诊断能够对政策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
三、政策过程科学化的含义:就是决策者及其他决策参与者尊重客观规律,采用合理的决策
程序,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方法,对政策问题及其产生的客观环境,
事实求是地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做出预测、判断和抉择
四、政策过程的民主化的含义: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
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要求,在决
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是指保障公民和各社会政治团体以及政策研
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政策过程,保障政策内容尽可能充分地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
益与要求,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气氛
TEST一下
1、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答案:A
2、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 )
A.德洛尔
B.西蒙
C.拉斯韦尔
D.韦伯
答案:B
3、当以色列学者德洛尔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
A.理性主义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混合扫描模型
答案:C
4、“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根本追求是( )
A.决策现代化
B.本土化
C.民族化
D.科学决策
答案:D
5、强调公共政策在本质上始终是统治阶级的政策的理论模型是( )
A.政治系统模型
B.渐进主义模型
C.理性主义模型
D.精英模型
答案:D
6、混合扫描模型的提出者是( )
A.洛克
B.培根
C.埃齐奥尼
D.西蒙
答案:C
主观题
1.试论公共政策分析中精英模型的主要作用及其受到批评的原因。
2.试述理性主义模型及其所受到的批评。
3.简述“上下来去”决策模型的容纳性和开放性。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相关推荐

  1. 计算机地图制图的过程,第四章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ppt

    第四章计算机地图制图过程课件 四.图幅整饰 (1)固定比例尺 2.用ArcGIS制作地图 四.图幅整饰 (2)设置幅面大小 2.用ArcGIS制作地图 四.图幅整饰 (3)布局地图(粗调整) 2.用A ...

  2. 只因小黑子的HTML入土过程第四章

    小黑子的HTML入土过程第四章 HTML+CSS系列教程第四章 4.1 relative相对定位 4.2 absolute绝对定位 4.3 fixed和sticky及zIndex fixed固定定位 ...

  3. 第七章 中子----中子源、应用、能量分类、探测四个基本过程

    文章目录 中子源 应用 能量分类 探测四个基本过程 核反应法 核反冲法 核裂变法 核活化法 中子星:全是中子的物质:行星坍塌后,爆炸的冲击力使质子+电子–>中子,核内仅剩中子,密度极大:超流体, ...

  4. 小黑子—Java从入门到入土过程:第四章

    Java零基础入门4.0 Java系列第四章 1. 顺序结构 2. if语句 3. switch 语句 3.1 default的位置和省略 3.2 case 穿透 3.3 switch 新特性 (jd ...

  5. 软件工程概论总结第四章

    第四章  需求工程  软件需求 软件需求 ①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能力 ②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他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能力. ③一种反映上面①或②所描述的条件或能 ...

  6. 《商用密码应用与安全性评估》第四章 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实施要点-小结

    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包括:信息系统规划阶段对密码应用方案的评审/评估.建设完成后对信息系统开展的实际测评. 总体要求.物理和环境安全.网络与通信安全.设备与计算安全.应用与数据安全.密钥管理.安全管理 ...

  7. 信息安全工程师学习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 网络安全体系与网络安全模型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讲述了网络安全体系的基本概念以及相关安全模型,主要包括机密性模型.完整性模型.信息流模型.信息保障模型.能力成熟度模型.纵深防御模型.分层 ...

  8.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第四章-阅读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一) --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身外 ...

  9. 第四章web服务器之httpd

    文章目录 第四章 web服务器 1.1 www简介 1.1.1 网址及HTTP简介 1.1.2 HTTP协议请求的工作流程 1.2 www服务器的类型 1.2.1 仅提供用户浏览的单向静态网页 1.2 ...

  10. 《管理学》第四章 计划

    <管理学>第四章 计划 前言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书本笔记:一个是MOOC笔记:最后就是自己在写笔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的措施. 因为我在前几天提前预习了这一部分,所以课本笔记就直 ...

最新文章

  1. Net 下安装、调试的常见问题与错误!!!
  2. 网络bcc程序测试方案
  3. 关于嵌套循环的循环初始化语句问题:
  4. DataGrid Web Control 连载之九
  5. OPENCV-3 学习笔记
  6. Cobub无码埋点关键技术的实现
  7. (转)[Android分享] Android中用Ant把ndk的so文件打包进apk
  8. 【Java】利用for循环打印心型
  9. 安全卫士分析--号码归属地
  10. Linux运维面试题
  11. PowerBuilder 加载动画+遮罩
  12. 局域网络连接的计算机不全,大神教你win7局域网内可以看到对方计算机但无法连接的办法?...
  13. HTML+CSS(part 1)
  14. h5调用指纹识别_H5 画布指纹识别
  15. Aegisub与TCAX识别函数变量写法上的差异
  16. SpringBoot整合(四)整合Ehcache、Redis、Memcached、jetcache、j2cache缓存
  17. c语言'\0','0',0 ,0之间的区别
  18. 【机器学习】李宏毅-食物图像分类器
  19. Spring5学习详细笔记
  20. ZooKeeper【基础 02】zookeeper-3.6.0 常用Shell命令(节点增删改查+监听器+四字指令)

热门文章

  1. java后台开发程序媛~~
  2. f分布表完整图a=0.01_Matlab中的数据分析之概率分布与检验实例讲解
  3. 如何制作Linux程序启动脚本
  4. 2021第十届小美赛-“认证杯”数学中国数学建模国际赛
  5. vasp 模拟退火_vasp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 URLDecoder和URLEncoder详解
  7. python要求微积分和高数吗_我们为什么要学高数?我们为什么要学微积分?
  8. 微信好友管理工具_助手_系统软件哪个最好?
  9. 插入行政区划编码的sql代码
  10. TransCoder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