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SSD发展历程
  • SSD内部结构:主控芯片、闪存芯片、固件算法
    • 主控
    • 固件算法
    • NAND闪存颗粒
      • SLC模拟缓存
      • TRIM
      • 磨损平衡
      • 3D-NAND
  • SSD硬盘接口
    • SATA
    • mSATA(miniSATA)
    • PCI-E
    • M.2
  • AHCI协议和NVMe协议
  • SSD优缺点
    • SSD优点
    • SSD缺点

传统的机械硬盘(HDD)运行主要是靠机械驱动头,包括马达、盘片、磁头摇臂等必需的机械部件,它必须在快速旋转的磁盘上移动至访问位置,至少95%的时间都消耗在机械部件的动作上。SSD却不同机械构造,无需移动的部件,主要由主控与闪存芯片组成的SSD可以以更快速度和准确性访问驱动器到任何位置。传统机械硬盘必须得依靠主轴主机、磁头和磁头臂来找到位置,而SSD用集成的电路代替了物理旋转磁盘,访问数据的时间及延迟远远超过了机械硬盘。SSD有如此的“神速”,完全得益于内部的组成部件:主控、闪存、固件算法。

SSD发展历程

SSD发展主要围绕颗粒类型、容量大小、封装缓存技术等进行。

SSD内部结构:主控芯片、闪存芯片、固件算法

主控

SSD主控本质是一颗处理器,类似于电脑CPU,主要基于ARM架构,也有部分SSD厂家的主控采用RISC架构,使其具备CPU级别的运算能力。其具体作用表现在:一是合理调配数据在各个闪存芯片上的负荷,让所有的闪存颗粒都能够在一定负荷下正常工作,协调和维护不同区块颗粒的协作,二是承担了整个数据中转,连接闪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三是负责固态硬盘内部各项指令的完成,诸如trim、CG回收、磨损均衡。

一款主控芯片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固态硬盘的实际体验和使用寿命。主控芯片的技术门槛较高,所以主控品牌比较少,目前主流主控品牌有慧荣、群联、Marvell、三星。

慧荣/群联: 慧荣和群联是两家台湾主控公司,其主控成本低廉,受到很多国产SSD的欢迎,涉及厂家包括但不限于:浦科特、七彩虹、影驰、台电、光威、铭瑄等。
Marvell主控: Marvell隶属于高端系列,早期产品只用于企业级,现在应用在浦科特、闪迪、英睿达固态硬盘中。技术实力雄厚,主控质量稳定,但是相应的固态硬盘的价格也比较昂贵。
三星主控: 三星主控只用在自家的SSD产品中,技术实力强悍。可以这么说,在SATA接口SSD中,三星860PRO读写速度最快,在NVMe固态硬盘中,三星960PRO读写速度最快。
瑞昱主控: 同样是台系品牌,是一家新晋主控品牌,七彩虹部分SSD采用瑞昱主控方案。

固件算法

SSD固件是确保SSD性能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于驱动控制器。固件冗余存储至NAND闪存中,主控使用固件算法中的控制程序,去执行自动信号处理,耗损平衡,错误校正码(ECC),坏块管理、垃圾回收算法、与主机设备(如电脑)通信,以及执行数据加密等任务。当SSD制造商发布一个固件更新时,需要手动更新固件来改进和扩大SSD的功能。

一款固态硬盘中颗粒对性能的影响约为60%,而固件的影响就会占到20%以上。高品质算法优秀的固件不仅仅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而且也需要让闪存和主控之间达到完美的兼容,需要掌握闪存颗粒和主控等多项先进的技术 。固件的品质越好,整个SSD的品质也就越出色。

能够独立开发固件的SSD厂商少,仅有三星、Intel、闪迪、英睿达、浦科特、东芝等,这是大厂带来的技术优势。

NAND闪存颗粒

闪存颗粒有很多不同的变种,固态硬盘最为常用的是NAND闪存颗粒。
NAND闪存分类(根据电子单元密度大小划分):SLC(单层次存储单元)、MLC(双层存储单元)、TLC(三层存储单元)以及QLC(四阶存储单元)

通过对闪存内最小的物理存储单元的电位划分不同的阶数,可以在一个存储单元内存储一至多个二进制位数。即SLC一个单元只有两种状态(0或1)储存一位信息;MLC中一个单元有四种状态(00/01/10/11)储存两位信息。每个存储单元存储的二进制位数越多,寿命越短。(电压阈值较低可靠性差)




SLC模拟缓存

应对突发IO,主要是应对突发写入、免除等待。是无独立缓存时代的解决方案,牺牲一定的容量换取短暂的高性能;缓存大小可通过主控动态分配

TRIM

微软提出,因FLASH不支持实时覆盖写入而生,必须清空后才能使用。操作系统删除文件,发送指令给主控,相关数据区域被标记,后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清理(由固件决定实时清理还是延迟清理),TRIM指令默认都打开,打开后能一定程度保证写入性能。TRIM指令导致SSD数据误删除后难以恢复。

磨损平衡

减缓区域性的过度重复磨损;擦除次数实时预警
动态WL、静态WL、全局WL

3D-NAND

随着NAND制程越来越小,缩短制程提高存储密度已经非常困难。最新的NAND技术被称为3D-NAND,这种材料改变了2D-NAND单层的设计,将32层、64层NAND进行堆叠,从而提高存储密度。

SSD硬盘接口

SATA

SATA这个词是Serial 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ATA的缩写,这是一种电脑总线,用于数据传输。在此之前广泛应用的是PATA,也就是Parallel ATA,并行ATA,在硬盘领域对应着IDE硬盘,相信不少用户在BIOS设置中,能够看到IDE这样的字样。SATA取代PATA,主要是传输速率的提升,具备更强的纠错能力以及更加稳定。

SATA的更新版本主要有SATA1.0、SATA2.0和SATA3.0。而在SATA的基础上,还研发出了一些相关的接口,比如SATA-E、mSATA等接口,甚至就连SAS接口也兼容了SATA。

和内存一样,SATA接口也拥有着向下兼容的特点,即SATA 3的硬盘可以插在SATA 2的接口上使用,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如果是机械硬盘,这样操作问题不大,因为机械硬盘的传输速率还没有超过SATA 2的性能上限,所以插上后没什么影响。但如果是固态硬盘就不行了,sata固态硬盘动辄480~560MB/s的传输速率,已经超过了SATA 2,所以如果是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插在SATA 2接口上,那固态硬盘的传输速率就会大幅下降到200多MB/s。

版本 带宽 理论速度
SATA Express 16Gb/s 1.97 GB/s
SATA 3.0 6Gb/s 600MB/s
SATA 2.0 3Gb/s 300MB/s
SATA 1.0 1.5Gb/s 150MB/s

2.5英寸SATA接口固态硬盘:7+15针

SATA数据接口(7针)电源接口(15针)定义详解 参考文章(https://blog.csdn.net/u013000139/article/details/50371568)

SATA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

数据接口(7针)定义


电源接口(15针)定义

mSATA(miniSATA)

早期,为了更适应于超极本这类超薄设备的使用环境,针对便携设备开发的mSATA(mini SATA)接口应运而生。你可以把它看作标准SATA接口的mini版,物理接口跟mini PCIe接口一样。mSATA接口是SSD小型化的一个重要过程,不过mSATA依然没有摆脱SATA接口依然是SATA通道,速度是6Gbps。诸多原因没能让mSATA 接口火起来,反而被更具升级潜力的M.2 SSD所取代。

mSATA接口固态硬盘:8+18针

PCI-E

PCI-Express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一种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它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在传统SATA硬盘中,当我们进行数据操作时,数据会先从硬盘读取到内存,再将数据提取至CPU内部进行计算,计算后再反馈给内存,最后写入至硬盘中;而PCIe接口数据直接通过总线与CPU直连,传输效率与速度都成倍提升。

PCIE有四种接口尺寸:X1/X4/X8/X16,版本有1.0/2.0/3.0
​​

我们通过用胶带覆盖显卡PCI-E接口金手指的方法来屏蔽,由于PCI-E每个通道彼此互相独立,并且支持通道数量向下兼容(如果x16设备插在x1槽上,则自动降为x1)。

M.2

M.2原名是NGFF接口,这是为超极本(Ultrabook)量身定做的新一代接口标准,主要用来取代mSATA接口。不管是从非常小巧的规格尺寸上讲,还是说从传输性能上讲,这种接口要比mSATA接口好很多。正是因为SATA的接口瓶颈越来越突出,现在很多主板厂商都开始在产品线上预留出M.2接口。

M.2接口能够同时支持PCI-E通道以及SATA,其中前者在提高速度方面更轻松一些。最开始该接口所采用的是PCI-E 2.0 x2通道,理论带宽10Gbps,可以说它也突破了SATA接口理论传输瓶颈。如今的M.2接口全面转向PCI-E 3.0 x4通道,理论带宽达到了32Gbps,相比以往水准提升了很多,这也让SSD性能潜力大幅提升。另外,该接口固态硬盘还支持NVMe标准,和现在的AHCI比较起来,通过新的NVMe标准接入的SSD,在性能提升方面非常明显。

虽然现在M.2的SSD已经铺天盖地了,但在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M.2接口分为 B key(Socket 2)M key(Socket 3) 两个模组,它们由于金手指缺口和针脚数量的不同而容易产生兼容问题。简单来说,B key是在左边留有6个针脚后缺了一个口子,而M key则是在右边有5根针脚后才有缺口。不过厂商们为了减少主板(含笔记本)烧毁几率,现在都用同时兼容B key和M key的接口。

AHCI协议和NVMe协议

AHCI是对应SATA接口的协议,使用时需要在主板中开启AHCI模式;NVMe是针对PCIE开发的新协议。

NVMe控制器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提高性能。一种是使用PCIe总线,它将存储直接连接到系统CPU。这种直接连接消除了SATA的一些必要步骤,并提高了整体性能。此外,NVMe SSD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并行性,极大地提高了吞吐量。

只有SSD运行在NVMe上
  因为NVMe驱动器要比SATA快得多,所以将NVMe与HDD放在一起使用来提高性能似乎是个好主意。但是请记住,NVMe代表非易失性存储接口规范,它是专门为NAND 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设计的(尽管它也可以用于较新的非易失性内存,比如3D XPoint)。
  当系统从HDD读取数据时,它一次只能读取一块数据。因为它必须进行旋转以定位到第一个数据块的正确物理位置,然后再次旋转,移动到第二个数据块的正确位置,以此类推。另一方面,闪存和其他非易失性存储技术没有移动部件。这意味着系统可以同时从许多不同的位置读取数据。这就是为什么SSD可以利用NVMe提供的并行性,而HDD不能。

NVMe是一种协议,是一组允许SSD使用PCIe总线的软硬件标准,而PCIe是实际的物理连接。当您将一个NVMe SSD插入服务器时,您需要通过一个PCIe插槽连接它。

SSD优缺点

SSD优点

  • 没有移动的机械组件,更能抵抗物理冲击,无声运行
  • 访问时间短,延迟低

SSD缺点

  • 所有SSD仍然以电荷存储数据,如果没有电源,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泄漏。这导致磨损的驱动器(超过其耐久性等级)通常在一个(如果存储在30°C)到两个(25°C)存储时间后开始丢失数据。
  • 提高每单元比特数增加了容量并降低了成本,但可靠性耐久性较差。

参考文献

  1. 干货!史上最全SSD科普贴
  2. 博客:SSD固态硬盘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概述
  3. b站视频:关于SSD固态硬盘,你真的了解吗?
  4. SSD接口种类
  5. SATA、mSATA 、PCIe和M.2——SSD硬盘的接口
  6. 知乎:如何选购固态硬盘
  7. 什么是NVMe?一篇文章理清它的前生今世

SSD固态硬盘知识简介相关推荐

  1. SSD固态硬盘的相关知识和选购

    SSD固态硬盘的相关知识和选购 内存与外存 硬盘 固态硬盘的品牌.容量.颗粒 品牌(略) 容量(根据需求决定) 颗粒 固态硬盘的接口类型.总线通道.传输协议 固态硬盘的接口类型(插槽的形状) SATA ...

  2. [SSD固态硬盘技术 0] SSD的结构和原理导论

    版权声明: 本文禁止转载 机械硬盘的存储系统由于内部结构,其IO访问性能无法进一步提高,CPU与存储器之间的性能差距逐渐扩大.以Nand Flash为存储介质的固态硬盘技术的发展,性能瓶颈得到缓解. ...

  3. [原创](免改BIOS)使用Clover升级旧电脑-支持NVMe M.2 SSD固态硬盘作为系统盘引导

    [简介] 常用网名: 猪头三 出生日期: 1981.XX.XX 个人网站: https://www.x86asm.org QQ交流: 643439947 编程生涯: 2001年~至今[共20年] 职业 ...

  4. ssd固态硬盘可以不分区吗?真是后悔科普晚了!

    ssd固态硬盘可以不分区吗?固态硬盘是分区好还是不分区好?网上一些大神说固态硬盘最好不要分区,会影响使用性能与寿命,请问是真的吗?有用户这样问快启动小编来着.今天快启动小编为大家科普固态硬盘分区不分区 ...

  5. 海康威视E3000 笔记本SSD固态硬盘M.2接口(NVMe协议)

    由工采网代理的海康威视E3000 SSD固态硬盘采用NVME协议,高速传输,采用联芸1001主控,内嵌了LDPC 纠错技术.端对端数据保护(E2E)和灵活可编程 ECC 奇偶校验为SSD的数据安全稳定 ...

  6. SSD固态硬盘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概述

    展开 我们都知道,早期的电脑CPU是可以直接从硬盘上面读取数据进行处理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速度也是极其迅猛.CPU主频的不断提升,从单核到双核,再到多核:CPU的处理速度越 ...

  7. ssd内部是多个flash一起操作_一键自毁军工级SSD固态硬盘的技术亮点

    通过短路方式实现,烧毁时可见明火及冒烟,5秒(时间可调整)防误触发功能,每2秒烧毁一片闪存芯片,独特的反馈电路实时反馈烧毁状态,确保所有闪存全部被烧毁.烧毁后电子盘彻底报废,无法通过任何手段恢复数据. ...

  8. 固态硬盘是什么接口_什么是SSD固态硬盘,跟机械硬盘有什么不同?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早期电脑装的是机械硬盘,随着科技发展,固态硬盘开始普及.这句话告诉你固态硬盘有多重要:把电脑的机械硬盘换成固态硬盘,开机时间从60s瞬间变为10s,这就 ...

  9. 原win7系统迁移到SSD固态硬盘

    原文地址为: 原win7系统迁移到SSD固态硬盘 应用场景 原先使用的电脑,用起来越来越慢,跟不上速度,买了一块120G的SSD固态硬盘,把原系统迁移到固态硬盘上,提升效率,加快开机速度等. 操作方案 ...

  10. 什么软件测试固态硬盘坏没坏,固态硬盘容易坏吗 SSD固态硬盘坏掉前有什么征兆【详细介绍】...

    固态硬盘坏掉怎么看?有哪些征兆要留意.随着SSD的流行,如今很多用户电脑都用上了速度更快的固态硬盘.现在问题来了,固态硬盘容易坏吗?SSD固态硬盘坏掉前有什么征兆呢?由于SSD一旦破坏,数据就无法恢复 ...

最新文章

  1. IDEA自动生成类注解,IDEA作者信息自动生成,IDEA类信息自动生成
  2. ABAP git客户端
  3. java面试 socket_【面试题】Java 的通信编程,编程题(或问答),用JAVA SOCKET 编程,读服务器几个字符,再写入本地显示?...
  4. tensorboard 数据降维分布图_以mnist为例探究tensorboard
  5. oracle中简单查询语句的格式及执行顺序分析
  6. C#中模态对话框释放问题
  7. iOS开发极光推送显示 开发证书没有通过验证 是否重新上传证书?解决方法
  8. 【Python学习】 - sklearn - 用于生成数据的make_blobs模块
  9. 有几百万的房子,也吃不起西贝,感觉像在交税…….
  10. Hbase新API以及Hbase增删改差
  11. springMVC之自定义视图
  12. C# 面向对象初级 (参考传智播客视频)
  13. Linux I2C调试工具i2c-tools,i2ctransfer支持16位寄存器地址
  14. 斗战神服务器正在维护6,斗战神3月6日更新维护内容介绍
  15. 【02】制作第一个zblog模板第二期,熟悉模板所有的开发运行和调试机制·提前做好所有纯html页面
  16. ks108x芯片使用体会
  17. 计算机内存占用过高,内存,教您电脑内存占用高怎么办
  18. 使用Persepolis Download Manager多线程下载提升下载速度
  19. Java代码分层规范
  20. 海康摄像头实时显示与字符叠加详解

热门文章

  1. 交通路标识别(毕业设计)
  2. 论文中的三线表绘制(word)
  3. 全源最短路 Johnson算法
  4. Web前端开发工具和框架
  5. 计算机关闭445端口,如何关闭445端口 win7/win10关闭445端口的方法图解
  6. linux445端口是什么,端口445怎么关 445端口是什么服务 445病毒是什么
  7. Python 高级编程笔记之测试驱动开发
  8. kindle中azw3和mobi哪个好?
  9. 异速联服务器虚拟打印怎么设置,金万维异速联6.2.2.0虚拟打印步骤.doc
  10. 计算机ip 地址异常,电脑显示IP地址错误怎么办|电脑无法上网提示IP地址错误的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