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山之道》确实写的很有趣,跟以往的教科书天壤之别。对话的形式很好,更能让人融入到这本书想要表达的内容中去。

看了很多人的Bolg,大家也写了不少对于这本书的看法,不过都大同小异,我觉得已基本上说出了我对与这本书的一些看法。我在这就不再赘述,但是作业毕竟要完成,所以,我打算说一说邹老师的Blog。在平常的时候,我读了很多邹老师的Blog,觉得其实也算是一本教材了,而且更加详实,更加生动,还有其他的博友的互动回复。

先说说《黄金分割的游戏》这个文章吧,当时我在大二的时候上过“博弈论”这门课,也玩过类似的游戏,当时我选了一个最小的数字,还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后来看到邹老师的这篇文章,我才知道,原来在实际开发,社会生产中,比别人想得很远是聪明,但并不明智,多走一步,才会真正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

在博客中,邹老师还展示了这个游戏多次玩的过程中一个变化趋势,很有意思,更现实对应的也很紧密,确实是震荡递减,然后触底反弹,然后继续震荡递减。特别统计了第一次玩游戏的时候,大致的数字处在17左右。后来证明,确实如此。

当时我在微博上说了这个事情,有一个人回复很好,他说,一上来就写17,不算是聪明,一上来就写0,也不能说有多聪明,但是一上来先想到0,然后再写出17才算是真正的大牛。我觉得这个说的很好。大学的教育在本质上,应该是教会我们判断力。知识是一方面,如何使用我们的知识对未来,对自己的未来,对自己负责的事情的未来做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但是可惜的是,在大多数时候,学校只教会我们为什么是0,而没有教会我们要如何想到0然后再写出17。

【问题】在“创新的迷思”中,讲到了很多,说真的,我现在还在迷思中,因为创新确实上到国家,小到个人,天天都在说,想起陶喆一首歌,“天天”【很好听老师不妨试试】,歌词里这样说——“那马路上天天都在说,而每个人天天在忍耐,没有你日子很黑白,原来这样就是恋爱{原来是爱上了创新},我想要你在我身边,分享生命中的一切,我想要天天说 天天说,天天对你说我有多爱你 ”。但是,如何创新,创新到什么程度,确实学校没有交给我们,都是大家在实践过程中一点一点摸索出来的。要走很多弯路。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上课确实举了很多例子给我们,我们也了解了很多关于创新的东西,但是课上能不能教一些如何判断创新的程度,或者说,什么样的方法能促进创新的形成。就像敏捷开发一样,可能促进软件工程的管理。

再说一篇博客吧,就是关于项目规划的博文,是一组,有很多篇。因为我在软工小组里是PM,而且自己也经历过很多管理的工作,所以对这个也很感兴趣。母亲在国有企业算是中层领导干部,管理着100多号人的一个单位。这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工程管理的试验场,在这里你能看到工程中出现各种管理方面的问题,也能看到一个措施在一个生动的集体中起到了如何的左右。也许工资计算方法中一个小数点的改变,也能引起轩然大波。先说对任务的估计。在软件工程中,对任务量的大小,对任务所需的时间的多少进行估计确实十分难,特别难,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尤为难。邹老师在这里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办法,确实让我们思路打开。通过几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了该如何做。特别是核心的——绩效分析,该如何做。

特别是邹老师说的二维评价,我觉得很新颖!如何才能做到公平公正,客观合理、奖罚分明,这才是最重要的。

【问题】文中提出来的一个公式:“贡献度 = 工作量 × 工作的影响力 × 工作的不可替代性”看起来确实十分好用。我们一个一个分析,首先是工作量,不能按照工作时间,只能按照代码量,但是代码量也不行,好代码和差代码是有区别的,那只能按照完成模块的量来定,那么这个量怎么定比较合适,比如我们组的英语学习助手。组长任务是要设计好接口,便于前端UI的编写,他还要设计好数据库的结构,以便我们进行Dev,那么他的工作量是多少呢?对于我们Dev来说,做出一个精美的UI和做出一个数据库,到底谁的工作量要大一点呢?怎么界定?再说工作影响力和不可替代性。是不是后端就一定比前端重要且不可替代,是不是架构就一定比Dev重要且不可替代?在实际的酬劳方面,有什么区别么?好,这个时候,老师提出了二维评价,我觉得很好,但是二维评价首先我们要分清塔基础能力是什么?这个又很难,怎么办!??!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elee/archive/2012/10/31/2747597.html

不能算是读后感的读后感相关推荐

  1. 关于泰勒展开的细节-《三体》读后感的读后感...

    上周写完了<<三体>读后思考-泰勒展开/维度打击/黑暗森林>后收到一些邮件,进一步思考了关于泰勒展开的意义.也许我掌握的那些网络技术比如Linux Netfilter,NAT之 ...

  2. 关于泰勒展开的细节-《三体》读后感的读后感

    上周写完了<<三体>读后思考-泰勒展开/维度打击/黑暗森林>后收到一些邮件,进一步思考了关于泰勒展开的意义.也许我掌握的那些网络技术比如Linux Netfilter,NAT之 ...

  3. 计算机文献读后感,论文读后感

    论文读后感 什么是读后感?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那么读后感怎么写? 在此小编分享了"论文读后感"的内容 ...

  4. 读英语计算机书籍读后感,英语读后感

    英语读后感(一): 阿甘正传英语读后感500字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es -- <Forrest Gump> "Mom always said ...

  5. 关于泰勒展开的细节 三体 读后感的读后感

    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零基础,通俗易懂!http://blog.csdn.net/jiangjunshow 也欢迎大家转载本篇文章.分享知识,造福人民,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上周写完 ...

  6. 张文成的《墨菲定律》读后感(一)

    大三了,想多多扩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在书籍销售排行榜上看到的,然后买下来了,平时没事的时候看了一下,这两天抓紧时间看了一下,把这本书看完了,算是写个读后感. 大致来说吧, 这本书联系生活实际的话你会发现 ...

  7. 《王坚:云计算和大数据,你们都理解错了》--潘越飞 读后感

    原文地址:http://www.huxiu.com/article/14477/1.html 没有样式的文字为文章原文. 加重绿色字体为本人吐槽读后感. ------------读后感-------- ...

  8. 达芬奇发明计算机读后感200,三年级读后感:读《达芬奇》有感200字

    三年级读后感:读<达芬奇>有感200字 相关内容: 我看过很多很多书,一半左右的书都是我从图书馆里借来的,偶尔几次还会借几本三字经的书.一本三字经的书叫<财智三字经>,它的三字 ...

  9. 计算机网络读后感500字,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骆驼祥子读后感500字 相关内容: <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这本书其实藏有很多人生道理跟故事,不知道各位都读懂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骆驼祥子>读后感5 ...

最新文章

  1. java中system.out.println()是什么意思【笔记自用】
  2. CSS的子选择器与后代选择器的区别
  3. [LeetCode] NO.292 Nim Game
  4. docker host and docker container
  5. 集成activiti-modeler 到 自己的业务系统
  6. flamingo源码分析(1) :单例模式
  7. 【VR】Leap Motion 官网文档 FingerModel (手指模型)
  8. Atitit.使用引擎加脚本架构的设计 使用php,js来开发桌面程序。。
  9. 关于PS中切图的保存
  10. 软件项目组织与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要点整理翻译
  11. 抖音去水印最新php方法代码
  12. python快速移动文件内容到另一个文件夹
  13. 立体栅格地图_高精地图之3D栅格地图的应用
  14. php使用 163邮箱接口,G. PHP发送邮件功能实现(使用163邮箱)
  15. 设置微信小程序支持npm(解决微信小程序npm构建时提示“没有找到可以构建的NPM包,请确认需要参与构建的npm都在miniprogramroot目录内,或配置project...”错误)的方法
  16. 机器人学:(3)机器人运动学
  17. Spark面试题(二)
  18. 笔记本电脑实现内外网双通成功经验分享(内网用有线,外网用无线)
  19. jar包冲突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org.apache.catalina.LifecycleException
  20. 打开控制台查看后台html代码

热门文章

  1. React系列——React Fiber 架构介绍资料汇总(翻译+中文资料)
  2. 《OSPF网络设计解决方案(第2版)》一第2章 介绍OSPF
  3. jquery相对定位(包含find的使用 find相当于后代选择器)$(选择器1,选择器2)
  4. vmware-tools安装失败
  5. Python开发规范
  6. 差分进化算法原理及matlab代码实现
  7. 用标准C语言初始化线性表,跪求:线性表初始化函数的详细解释(c语言)
  8. 4-字符转换及所在位置
  9. byte比较_浅谈Byte-Level BPE
  10. 产品经理是怎么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