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进手了一个J-LINK,因为H-JTAG毕竟对MDK支持的不是太完美,比如用keil mdk上面的下载按钮烧录程序,不是直接就能烧录进去,而是弹出H-Flash软件,再手工选择文件烧录;而且用H_JTAG单步调试还容易莫名其妙的跑飞。好在J-LINK不是太贵(我是说国内仿制的),mdk又能比较完美的支持J-link,今天就将我使用mdk和J-link的情况做一下记录。

我把MDK升级到了V4.10,之前使用的V4.01,当然这个V4.10也不是最新版,最新版应该到了V4.12。

首先需要安装mdk编译器,可以到http://www.embedinfo.com/down-class.asp?lx=big&anid=51上下载mdk编译器;其次是需要J-link的驱动,可以到http://www.segger.com/cms/jlink-software.html上下载最新驱动。

安装上面两个软件后,准备工作完成。

 第一:使用keil界面下的“load”按钮()下载程序。

a.首先将J-link正确的连接电脑和开发板,给开发板上电;然后打开keil mdk,点击Options for target‘target 1’...快捷图标,如下图所示:

b.弹出Options for target‘target 1’...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1.选中Utilities标签。

2.选中Use Target Driver for Flash Programming。

3.在下拉列表中选中J-LINK/J-TRACE。

4.点击Settings,设置J-link烧录选项,如下图所示:

c. 其他设置可按照自己情况设置,点击“Add”按钮,弹出如下添加Flash界面:

1.这里我选择的是LPC2114,可以根据自己的芯片选择。

2.单击“Add”。

d. 到此,设置基本完毕,一路点击“ok”,编译程序无误后,点击“Load”快捷图标,如下图所示:

可以看到J-link的指示灯一阵闪烁,很快就可以下载完毕。

第二:使用J-link单步调试。

mdk下使用J-link单步调试比较容易。

a. 重复上一部分的步骤a,打开Options for target‘target 1’...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b. 如图执行1,2,3,4步骤,点击Setting后,弹出如下所示的J-link设备设置选项对话框:

如果没有其他要求默认即可,一路点击OK退出设置。

c. 程序编译无误后,先Flash-Download,下载程序,再按下Ctrl+F5(或快捷图标) 进入调试界面,具体调试步骤不再详述.

第三:使用J-Flash ARM烧录程序

安装J-link的驱动之后,在开始-程序(或者是'所有程序')-SEGGER-J-link ARM Vx.xx下,点击J-Flash ARM图标,就可以用这个软件方便的烧录程序,这个软件类似于H-Flash.

a. 打开J-Flash ARM后,首先点击File-Open Project...,打开默认的flash器件选择界面,从中选择一款合适你自己的.可能这个里面并没有合适你自己的,比如lpc2114就没有,这个时候,点击File-New Projec,再点击Options-Project settings...弹出如下所示的工程设置对话框:

按照图中的1,2,3设置,再点击CPU选项卡,如下所示:

按照图中1,2,3设置,第3步可以根据自己的芯片选择,这里我选择的是lpc2114。

其他选项卡可以默认,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进行设置.

b. 一路点击ok退出工程设置,这时候可以选择File-Save Projec保存这次的设置,方便下一次使用.

c. 点击File-Open data file...选择要烧录的可执行文件,可支持hex或bin文件.

d.选择烧录文件后,点击Target-connect,链接一下硬件是否通.

e. 硬件链接上之后,按F3擦出芯片,F5程序烧录.

按下F5后,会弹出是否设置校验的提示对话框,为安全起见,选择后yes.烧录成功后会弹出对话框进行提示.

PS: keil mdk V4.01以上版本以及J-link驱动都是支持win 7的.

Keil MDK编译器(V4.03)与J-LINK使用相关推荐

  1. Keil MDK 编译器 AC5 和 AC6 优化选项重要内容和区别

    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整理:黄工 参考来源:Arm官网 使用过Keil MDK (Arm Compiler 6)编译器V6版本的读者应该发现了一个问题,V6版本速度比V5版本编译速度快很多 ...

  2. keil MDK编译器警告和错误详解(不定期更新)

    工作后从单片机转成ARM,刚开始用ADS1.2编译器,用了一段时间,因为我接手的项目的老程序正是用ADS编译的,部门也大都在用.在学单片机的时候用的是keil c51编译器,ads和这个编译器在易用性 ...

  3. keil MDK编译器警告和错误详解

    1.warning:  #550-D: variable 'd' was set but never used 描述:变量'd'定义但从未使用,或者是,虽然这个变量你使用了,但编译器认为变量d所在的语 ...

  4. Keil MDK使用编译器AC5与AC6生成浏览信息的差异

    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作者 | strongerHuang 微信公众号 | 嵌入式专栏 很多使用过Keil MDK的工程师都发现了一个问题,Keil MDK编译代码的时候,速度很慢. 编译 ...

  5. 控制IRQ和FIQ中断的编译器内部函数 - 基于Keil MDK

    置顶/星标公众号,不错过每一条消息 本文是一篇偏向底层的内容. 1.写在前面 编译器内部函数__disable_irq.__enable_irq.__disable_fiq和__enable_fiq用 ...

  6. 基于IAP和Keil MDK的远程升级设计

    写在前面:三周之前,我突然想写一个远程升级的程序.那个时候我只是大概知道IAP的意思是在应用编程,但怎么编,我还一无所知.我给自己定下一个个阶段目标,从最基础的代码一点点写起,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三 ...

  7. keil MDK启动文件分析---基于LPC2100系列(其实都是相通的)

    转用MDK有一段时间了,越来越觉得MDK的强大,因为我之前都是用ADS1.2开发产品,所以更能体会到MDK的强大与易用性.MDK编译出来的代码与ADS1.2相比,代码量减少了很多,我的一个工程用ADS ...

  8. Keil MDK 5.30来了,编译性能优化,快速入门Cortex-M55

    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素材来源:Arm Keil 编辑整理:strongerHuang 早在ARM推出Cortex-M55内核的时候,就放出来一些关于Keil MDK V5.30的消息:C ...

  9. 手把手教你升级Keil MDK的ARM编译器

    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作者 | strongerHuang 微信公众号 | strongerHuang 今天在我的技术交流群里,有朋友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怎么才能用更高的编译器呀? 这位朋友 ...

最新文章

  1. Mybatis 基本配置, 面向接口
  2. F-子序列(组合数,打表,扩展欧拉,容斥)
  3. GPU Shader 编程基础
  4. linux ps2键盘驱动,通用键盘鼠标模拟(包括USB和PS2)
  5. 【今日CV 视觉论文速览】14 Nov 2018
  6. linux shell实现随机数多种方法(date,random,uuid)
  7. 当我在linux图形界面终端输入startx,我在干什么
  8. 会员充值-》解决方案之一
  9. 电视家3.0怎么安装到电视上?常用三种方法介绍
  10. 百度地图定位到了非洲的问题
  11. 在JavaScript中使用Octet Streams
  12. was部署项目启动显示[jcc][t4][10275][10041][3.63.123]ccsid 编码或语言环境不受支持:“Cp1386”. errorcode=-4220 sqlstate=220
  13. 网站前端开发必会基础知识有哪些?
  14. 20-Netty TCP 粘包和拆包及解决方案
  15. unreal 渲染讲的比较好的材料
  16. 深度学习领域引用量最多的前20篇论文简介
  17. day15 计算圆周率
  18. 如何使用域组策略(AD GPO)分发软件安装以及卸载
  19. Revit API: DWG翻模的基本原理
  20. 网页设计:30个灰常漂亮的老外网页设计作品

热门文章

  1. (四)Netty之Buffer缓冲区
  2. jquery-添加图片,预览显示,删除预览图片,多图片上传,后端springMVC进行接收
  3. 使用selenium爬取csdn博客
  4. 华为路由器ospf路由表解读_网络-路由交换-路由基础-华为-OSPF的工作原理
  5. 根据域名实现前端主题换肤的解决方案
  6. SQL Server 将某一列的值拼接成字符串
  7. MTK平台环境搭建---Ubuntu Linux 下执行sudo apt-get install提示“现在没有可用的软件包……...
  8. php-resque的设计和使用
  9. 优化网站设计(三):对资源添加缓存控制
  10. 生态功能区划方法之三:聚类分析法和生态融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