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六个经典实验

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是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的。更确切地说,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


1、罗森塔尔效应:成为自己或者他人期望的人

时间与地点

1968年 罗森塔尔博士(后任教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

内容

在乡村小学从一到六年级各选了三个班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
测验结束后,他把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给了校方,并叮嘱他们要保密,免得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结论

1. 实验结果

8个月后,上了名单的那部分学生成绩普遍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性格更外向,自信心、求知欲都变得更强。而实际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选的。

2. 相关解释

“最有发展前途者”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

3. 相关理论

  • 罗森塔尔效应:由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又名“人际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 具体可以拆分为两种情况
    • 「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影响「别人对自身的看法」,然后别人会因为自我验证使得表现与观念相一致;
    • 「自己对别人的期望」影响「自己对别人的行为」,然后别人在自己行为的影响下,使得表现与期望相一致。

4. 相关概念

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

应用

教育领域和管理领域

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2、斯坦福监狱实验:被低估的情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时间与地点

1971年8月14日至8月20日 斯坦福大学 菲利普-津巴多

内容

原实验目标

“我们想看看成为一名囚犯或狱警的心理影响是什么。为此,我们决定建立一个模拟监狱,然后仔细注意这个机构对所有墙内人员行为的影响”。

实验方法

24名男性志愿者,事前评估无异常
通过抛硬币的方式被分配到一个模拟监狱中当 "狱警 "或 “囚犯”,观察其行为变化。

结论

实验结果

被测试者很快就接受了他们被分配的角色。一些“狱警”实施了专制措施,使一些“囚犯”受到心理折磨,而许多“囚犯”则被动地接受了心理虐待,并在“狱警”的要求下主动骚扰其他试图阻止的囚犯。整个实验原计划两周,实际在6天后被放弃。

  • “囚犯”拒绝听从“狱警”指示,“狱警”主动加班,协助镇压反抗,用灭火器攻击“囚犯”
  • 为更高效管理,设立了一个特权牢房
  • 单独监禁、体罚、惩罚拿走床垫、被迫赤身裸体、限制上厕所、卫生条件下降等
  • “狱警”出现虐待行为后,在外人因素介入的情况下实验发起者才意识到虐待行为并最终终止实验

相关解释

  • 斯坦福监狱实验是一个警示性的故事,说明如果我们低估了社会角色和外部压力对我们行动的影响程度,我们任何人都可能发生什么
  • 模拟监狱的情境而不是个人的人格特征造成了参与者的行为。利用这种情境归因,其结果与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随机参与者遵守命令,对一个骗子进行看似危险且可能致命的电击。

应用

人的成长环境、父母行为都会影响自己。

3、游动现象实验:社会规范影响个人在情境中的反应

时间与地点

1936 年 《社会规范心理学》 谢里夫记录了这个实验

内容

实验方法

在暗室里屏幕上呈现一个光点,要求被测试者判断光点移动的方向与距离的大小(如上图)。
实际光点并未移动,是通过似动现象造成的视觉错觉。

被试被分为两组

  • 第一组被事先单个一一判断,再集体判断
  • 第二组被事先集体判断,再单独一一判断

结论

实验结果

  • 第一组:单个一一判断时误差较大,后集体判断时数值趋于接近
  • 第二组:集体判断时数值趋于一致,后单个一一判断时数值仍较为一致

相关解释

谢里夫的规范形成研究主要分析模糊情境中的从众。该实验表明, 当社会群体未产生共同的规范时, 他们各有自己的反应模式,但一旦建立起规范判断趋于一致。其理论依据是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在共同活动(互动) 中形成, 一经形成便是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当它内化为个体的心理尺度和自觉行动内部观念时,实际上就完成了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从心理学角度看, 刻板现象、时髦与时尚、习惯、传统以及态度, 都是由社会决定规范和价值观的例证, 他们可以作为人们行动的参照系。一旦这种参照系得以建立并为个体所内化, 以后当个体单独面对情境—社会情境和非社会情境时,尤其是在刺激领域没有完成结构的情况下,它们就会成为决定或修正他对情境反应的重要因素。

应用

见义勇为的社会风气向好还是向坏,取决于整体社会的公认情况;

4、线段长短实验:是相信自己还是相信其他所有人?

时间与地点

1956年 所罗门阿希 群体压力研究

内容

实验目标

研究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产生及其原因。

实验方法

该实验以大学生为被试,每组7人,坐成一排,其中6人为假被试,只有一人为真被试。
实验者每次向大家出示两张卡片,其中一张画有标准线X,另一张画有三条直线ABC。X的长度明显地与ABC三条直线中的一条等长。(如上图)实验者要求被测试者判断X线与A、B、C三条线中哪一条线等长。
实验者指明的顺序总是把真实被测试者安排在最后。第一二次测试大家没有区别,第三至第十二次前六名被试按事先要求故意说错,借此观察被测试者的反应是否发生从众行为。

结论

实验结果

  • 大约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保持了独立性,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
  • 所有被试平均从众行为百分比为35%
  • 大约有15%的被试,从众行为的次数占实验判断次数的75%

相关解释

通过实验后对从众被试的访谈,阿希归纳了从众情况

  1. 被测试者确实把他人的反应作为参考框架,观察上就错了,发生了知觉歪曲。
  2. 被测试者意识到自己看到的与他人不同,但认为多数人总比自己正确些,发生了判断歪曲。
  3. 被测试者明知其他人都错了,却跟着作出了错误反应,发生了行为歪曲。

相关理论

发生从众行为是因为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信息上和规范上的压力。

  1. 信息压力:经验使人们认为多数人的正确几率比较高,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下, 由于缺少参照构架,就越发相信多数人越从众。(见“谢里夫的从众实验”)
  2. 规范压力:群体中的个人往往不愿意违背群体标准而被其他成员视为越轨者,害怕与众不同而成为“一匹离群之马”,遭受孤立,因此采取多数人的意见。

应用

“为什么会议结论如此离谱却无人提出”

5、电击实验:为什么纳粹追随者残忍地进行大屠杀?

时间与地点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
1963年 《变态心理学期刊》发表《Behavioral Study of Obedience》一文
1974年 出版《服从权威:实验观点》

内容

实验目的

了解人类在面对权威者下达违背良心的命令时,人性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少
实验背景

1961年7月开始实验,1961年是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接受审判并判处死刑后一年。
艾希曼和其他千万纳粹追随者参与惨无人道的犹太人大屠杀,这些人为何去残忍的屠杀异己,其心理原因为何?他们有没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上级命令,能否称呼他们为大屠杀的凶手?

实验方法

● 实验小组告诉参与者是一项关于“老师体罚学生后会对学生行为影响”的实验,并告诉参与者通过抽签决定谁是老师、谁是学生。
● 参与者被随机挑选为“老师”后会拿到一份试卷,试卷上有两组单词,要求“老师”通过麦克风将每组单词读出,并让隔壁房间的“学生”进行记忆。实验小组告知“老师”可以使用控制器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体罚。只要学生回答错误,就会电击一次,而且电击的伏数会随之增加,最大可到450伏。
● 参与者是真被测试,其他均为假被试。学生假装遭受电击。

结论

实验结果

● 实验前米尔格拉姆预测可能只会有1-2%的人会狠下心继续惩罚直到最大伏数450V。
● 实验结果有63%的参与者惩罚学生到450伏电击。

相关解释

米尔格拉姆:“人具有服从性”,当人们遇到权威的人或部门机构,就会自然而然的选择服从,并不会质疑,哪怕是违背自身意愿的命令。
米尔格拉姆《服从的危险》中写道:“当主导实验的权威者命令参与者伤害另一个人,更加上参与者所听到的痛苦尖叫声,即使参与者受到如此强烈的道德不安,多数情况下权威者仍然得以继续命令他。实验显示了成年人对于权力者有多么大的服从意愿,去做出几乎任何尺度的行为。”

应用

暂无

6、房间充烟实验:多位旁人不施以援手是人情冷漠吗?

时间与地点

1936 年 《社会规范心理学》 谢里夫记录了这个实验

内容

实验目的

实验背景 1964年3月13日,28岁的Kitty
Genovese在下班返回公寓的途中遭到歹徒的袭击。这场袭击持续了将近30多分钟,期间,Kitty
Genovese多次朝附近的居民楼呼救,但除一人报警以外,其他人都没有伸出援手。最后,她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死去了。事后据调查,当时有38人听到了kitty的呼救声或看到了她正在被袭击时的场面,但他们都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次事件的报道令美国社会十分震惊,引发了大众对人性冷漠的关注和讨论。

实验方法

要求被试在房间里做问卷,并将他们分成两组:单人组(一个真被试单独在一个房间里做问卷)、真三人组(3个真被试在同一个房间里做问卷)和假三人组(一个真被试和另外两个假被试即实验助手在同一个房间里做问卷)。
接着,房间中出现紧急情况-有大量不明烟雾从通风孔处进入屋内,观察被试反应。
注:多人情况下假被试继续填问卷并不离开房间。

结论

实验结果

● 在单人组中,有75%的被试向实验者报告房间产生了烟雾
● 在真三人组中,只有38%的被试向实验者报告这一情况
● 在假三人组中,报告率下降到10%。有些被试甚至直到实验结束都没有去报告,而此时烟雾的浓度已经让他们揉眼睛和咳嗽的程度。

相关解释

旁观者效应
● 责任扩散:即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人的助人行为。
● 情境的不明确性: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的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 评价恐惧: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应用

CPR急救流程中大声呼救时需明确指定目标:这位穿蓝衣服的女士请帮我拨打120;这几位男士请帮忙查找周围是否有AED

社会心理学的六个经典实验相关推荐

  1. 解读 | 经典实验介绍之小心视崖,等你来了解哦

    Hello,大家好 这里是壹脑云科研圈,我是大理同学- 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很多经典实验,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哦~ 往期推荐 经典解读|斯坦福监狱实验 经典实验 | 丰富的经历 ...

  2. 【正点原子STM32连载】第六十六章 综合测试实验摘自【正点原子】STM32F103 战舰开发指南V1.2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stm32f103战舰开发板V4 2)平台购买地址: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09294757420 3)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 ...

  3. 六个经典的HTML5面试问题奉上,太有用啦!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HTML5流行风盛行,HTML5开发工程师在人才市场中变得非常吃香.而2021年的今天,招聘网站上的HTML5开发工程师职位数量依旧庞大.那么求职者们怎样才能成功的面试上HT ...

  4. CCNA-第十六篇-综合实验

    CCNA-第十六篇-综合实验 环境以及拓扑图如下 TAG:个人说明,做到最后我才发现hostname打错了,IDC-1打成ISP-1了,不过也没关系,知道就行了,全部的IDC都打成ISP了 还有一个的 ...

  5. 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ucos-ii_「正点原子NANO STM32开发板资料连载」第三十六章 UCOSII 实验 1任务调度...

    1)实验平台:alientek NANO STM32F411 V1开发板2)摘自<正点原子STM32F4 开发指南(HAL 库版>关注官方微信号公众号,获取更多资料:正点原子 第三十六章 ...

  6. android 黄金颜色,金光闪闪-六款经典款黄金首饰推荐

    金光闪闪-六款经典款黄金首饰推荐 2021-03-17 11:08:45 4点赞 4收藏 12评论 创作立场声明:观电影,听音乐,品生活,我是电影fans!欢迎收藏点赞! 女性天生爱美,而黄金首饰,更 ...

  7. 【正点原子STM32连载】第四十六章 FATFS实验 摘自【正点原子】MiniPro STM32H750 开发指南_V1.1

    1)实验平台:正点原子MiniPro H750开发板 2)平台购买地址: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677017430560 3)全套实验源码+手册+视频 ...

  8. 基于战舰V3的MPU6050六轴陀螺仪实验

    基于战舰V3的MPU6050六轴陀螺仪实验 陀螺仪的分类 3轴传感器指的是3轴的加速度,根据这个加速度我们解算出XY两轴的角度. 6轴传感器指的是3轴的加速度和3轴角速度,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解算出XY ...

  9. 六个经典的PHP加密解密算法

    六个经典的PHP加密解密算法 六个经典的PHP加密解密算法 非常给力的authcode加密函数,Discuz!经典代码(带详解) 函数authcode($string, $operation, $ke ...

最新文章

  1. LeetCode简单题之删列造序
  2. java 调用远程服务_java调用(请求)远程服务地址
  3. 期末考试前的预习,科目:化工设备与反应器(5)
  4. 好程序员web前端分享CSS Bug、CSS Hack和Filter学习笔记
  5. seo超强外部链接、内部链接技巧
  6. 计算机是通过 来访问存储单元的,计算机是通过____来访问存储单元的
  7. 【报告分享】2019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pdf
  8. [转]论acm与泡妞
  9. HTTP中GET与POST的区别,99 %的人都理解错了
  10. 关于Android发送邮件
  11. XeCJK 使用系统字体
  12. SQL查询中的笛卡尔积现象解决方法
  13. Java中的封装,继承和多态(详解)
  14. word双栏添加右栏下脚注而左栏满字方法
  15. Linux的PCI驱动介绍(入门)
  16. ***测试技巧总结更新篇2
  17. 新房子灶台风水方位设在什么地方比较好?
  18. postgreSQL数据类型字符串和数值相互转换
  19. 我在华为写了13年的代码
  20. Android button背景设置透明色和样式

热门文章

  1. 通过SVC打开wifi,ap
  2. borda法matlab,卫生应急风险矩阵法与Borda序值法评估
  3. 太极熊猫服务器怎么都在维护,太极熊猫3进不去怎么办 太极熊猫3登录不了解决方法-APK8安卓网...
  4. PowerPoint制作科技风工作报告封面页
  5. python银行账户资金交易管理_Python实现信用卡系统(支持购物、转账、存取钱)
  6. vuex mapState
  7. 同事半个月都没搞懂selenium,我半个小时就给他整明白!顺手秀了一波爬淘宝的操作
  8. JavaScript 获取时间日期方法
  9. 【CG物理模拟系列】粒子法--表面生成手法(上)
  10. Everything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