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流的Web站点中,图片往往是不可或缺的页面元素,尤其在大型网站中,几乎都将面临“海量图片资源”的存储、访问等相关技术问题。在针对图片服务器的架构扩展中,也会历经很多曲折甚至是血泪教训(尤其是早期规划不足,造成后期架构上很难兼容和扩展)。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垂直门户网站的发展历程,向大家娓娓道来。

构建在Windows平台之上的网站,往往会被业内众多技术认为很“保守”,甚至会有点。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微软技术体系的封闭和部分技术人员的短视造成的(当然,主要还是人的问题)。由于长期缺乏开源支持,所以很多人只能“闭门造车”,这样很容易形成思维局限性和短板。以图片服务器为例子,如果前期没有容量规划和可扩展的设计,那么随着图片文件的不断增多和访问量的上升,由于在性能、容错/容灾、扩展性等方面的设计不足,后续将会给开发、运维工作带来很多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网站业务正常运作和互联网公司的发展(这绝不是在危言耸听)。

很多公司之所以选择Windows(.NET)平台来构建网站和图片服务器,很大部分由创始团队的技术背景决定的,早期的技术人员可能更熟悉.NET,或者团队的负责人认为Windows/.NET的易用性、“短平快”的开发模式、人才成本等方面都比较符合创业初期的团队,自然就选择了Windows。后期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也很难轻易将整体架构迁移到其它开源平台上了。当然,对于构建大规模互联网,更建议首选开源架构,因为有很多成熟的案例和开源生态的支持(也会有很多坑,就看是你自己最先去踩坑,还是在别人踩了修复之后你再用),避免重复造轮子和支出高额授权费用。对于迁移难度较大的应用,个人比较推荐Linux、Mono、Jexus、Mysql、Memcahed、Redis……混搭的架构,同样能支撑具有高并发访问和大数据量等特点的互联网应用。

单机时代的图片服务器架构(集中式)

初创时期由于时间紧迫,开发人员水平也很有限等原因。所以通常就直接在website文件所在的目录下,建立1个upload子目录,用于保存用户上传的图片文件。如果按业务再细分,可以在upload目录下再建立不同的子目录来区分。例如:upload\QA,upload\Face等。

在数据库表中保存的也是”upload/qa/test.jpg”这类相对路径。

用户的访问方式如下:

http://www.yourdomain.com/upload/qa/test.jpg

程序上传和写入方式:

程序员A通过在web.config中配置物理目录D:\Web\yourdomain\upload  然后通过stream的方式写入文件;

程序员B通过Server.MapPath等方式,根据相对路径获取物理目录  然后也通过stream的方式写入文件。

优点:实现起来最简单,无需任何复杂技术,就能成功将用户上传的文件写入指定目录。保存数据库记录和访问起来倒是也很方便。

缺点:上传方式混乱,严重不利于网站的扩展。

针对上述最原始的架构,主要面临着如下问题:

随着upload目录中文件越来越多,所在分区(例如D盘)如果出现容量不足,则很难扩容。只能停机后更换更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再将旧数据导入。
在部署新版本(部署新版本前通过需要备份)和日常备份website文件的时候,需要同时操作upload目录中的文件,如果考虑到访问量上升,后边部署由多台Web服务器组成的负载均衡集群,集群节点之间如果做好文件实时同步将是个难题。

集群时代的图片服务器架构(实时同步)

在website站点下面,新建一个名为upload的虚拟目录,由于虚拟目录的灵活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取代物理目录,并兼容原有的图片上传和访问方式。用户的访问方式依然是:

http://www.yourdomain.com/upload/qa/test.jpg

优点:配置更加灵活,也能兼容老版本的上传和访问方式。

因为虚拟目录,可以指向本地任意盘符下的任意目录。这样一来,还可以通过接入外置存储,来进行单机的容量扩展。

缺点:部署成由多台Web服务器组成的集群,各个Web服务器(集群节点)之间(虚拟目录下的)需要实时的去同步文件,由于同步效率和实时性的限制,很难保证某一时刻各节点上文件是完全一致的。

基本架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看出,整个Web服务器架构已经具备“可扩展、高可用”了,主要问题和瓶颈都集中在多台服务器之间的文件同步上。

上述架构中只能在这几台Web服务器上互相“增量同步”,这样一来,就不支持文件的“删除、更新”操作的同步了。

早期的想法是,在应用程序层面做控制,当用户请求在web1服务器进行上传写入的同时,也同步去调用其它web服务器上的上传接口,这显然是得不偿失的。所以我们选择使用Rsync类的软件来做定时文件同步的,从而省去了“重复造轮子”的成本,也降低了风险性。

同步操作里面,一般有比较经典的两种模型,即推拉模型:所谓“拉”,就是指轮询地去获取更新,所谓推,就是发生更改后主动的“推”给其它机器。当然,也可以采用加高级的事件通知机制来完成此类动作。

在高并发写入的场景中,同步都会出现效率和实时性问题,而且大量文件同步也是很消耗系统和带宽资源的(跨网段则更明显)。

集群时代的图片服务器架构改进(共享存储)

沿用虚拟目录的方式,通过UNC(网络路径)的方式实现共享存储(将upload虚拟目录指向UNC)

用户的访问方式1:

http://www.yourdomain.com/upload/qa/test.jpg

用户的访问方式2(可以配置独立域名):

http://img.yourdomain.com/upload/qa/test.jpg

支持UNC所在server上配置独立域名指向,并配置轻量级的web服务器,来实现独立图片服务器。

优点: 通过UNC(网络路径)的方式来进行读写操作,可以避免多服务器之间同步相关的问题。相对来讲很灵活,也支持扩容/扩展。支持配置成独立图片服务器和域名访问,也完整兼容旧版本的访问规则。

缺点 :但是UNC配置有些繁琐,而且会造成一定的(读写和安全)性能损失。可能会出现“单点故障”。如果存储级别没有raid或者更高级的灾备措施,还会造成数据丢失。

基本架构如下图所示:

在早期的很多基于Linux开源架构的网站中,如果不想同步图片,可能会利用NFS来实现。事实证明,NFS在高并发读写和海量存储方面,效率上存在一定问题,并非最佳的选择,所以大部分互联网公司都不会使用NFS来实现此类应用。当然,也可以通过Windows自带的DFS来实现,缺点是“配置复杂,效率未知,而且缺乏资料大量的实际案例”。另外,也有一些公司采用FTP或Samba来实现。

上面提到的几种架构,在上传/下载操作时,都经过了Web服务器(虽然共享存储的这种架构,也可以配置独立域名和站点来提供图片访问,但上传写入仍然得经过Web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来处理),这对Web服务器来讲无疑是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更建议使用独立的图片服务器和独立的域名,来提供用户图片的上传和访问。

独立图片服务器/独立域名的好处

图片访问是很消耗服务器资源的(因为会涉及到操作系统的上下文切换和磁盘I/O操作)。

分离出来后,Web/App服务器可以更专注发挥动态处理的能力。
独立存储,更方便做扩容、容灾和数据迁移。
浏览器(相同域名下的)并发策略限制,性能损失。
访问图片时,请求信息中总带cookie信息,也会造成性能损失。
方便做图片访问请求的负载均衡,方便应用各种缓存策略(HTTP Header、Proxy Cache等),也更加方便迁移到CDN。
......
我们可以使用Lighttpd或者Nginx等轻量级的web服务器来架构独立图片服务器。

当前的图片服务器架构(分布式文件系统+CDN)

在构建当前的图片服务器架构之前,可以先彻底撇开web服务器,直接配置单独的图片服务器/域名。但面临如下的问题:

旧图片数据怎么办?能否继续兼容旧图片路径访问规则?
独立的图片服务器上需要提供单独的上传写入的接口(服务API对外发布),安全问题如何保证?
同理,假如有多台独立图片服务器,是使用可扩展的共享存储方案,还是采用实时同步机制?

直到应用级别的(非系统级) DFS(例如FastDFS HDFS MogileFs MooseFS、TFS)的流行,简化了这个问题:执行冗余备份、支持自动同步、支持线性扩展、支持主流语言的客户端api上传/下载/删除等操作,部分支持文件索引,部分支持提供Web的方式来访问。

考虑到各DFS的特点,客户端API语言支持情况(需要支持C#),文档和案例,以及社区的支持度,我们最终选择了FastDFS来部署。

唯一的问题是:可能会不兼容旧版本的访问规则。如果将旧图片一次性导入FastDFS,但由于旧图片访问路径分布存储在不同业务数据库的各个表中,整体更新起来也十分困难,所以必须得兼容旧版本的访问规则。架构升级往往比做全新架构更有难度,就是因为还要兼容之前版本的问题。(给飞机在空中换引擎可比造架飞机难得多)

解决方案如下:

首先,关闭旧版本上传入口(避免继续使用导致数据不一致)。将旧图片数据通过rsync工具一次性迁移到独立的图片服务器上(即下图中描述的Old Image Server)。在最前端(七层代理,如Haproxy、Nginx)用ACL(访问规则控制),将旧图片对应URL规则的请求(正则)匹配到,然后将请求直接转发指定的web 服务器列表,在该列表中的服务器上配置好提供图片(以Web方式)访问的站点,并加入缓存策略。这样实现旧图片服务器的分离和缓存,兼容了旧图片的访问规则并提升旧图片访问效率,也避免了实时同步所带来的问题。

整体架构如图:

基于FastDFS的独立图片服务器集群架构,虽然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由于国内“南北互联”和IDC带宽成本等问题(图片是非常消耗流量的),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商用的CDN技术,实现起来也非常容易,原理其实也很简单,我这里只做个简单的介绍:

将img域名cname到CDN厂商指定的域名上,用户请求访问图片时,则由CDN厂商提供智能DNS解析,将最近的(当然也可能有其它更复杂的策略,例如负载情况、健康状态等)服务节点地址返回给用户,用户请求到达指定的服务器节点上,该节点上提供了类似Squid/Vanish的代理缓存服务,如果是第一次请求该路径,则会从源站获取图片资源返回客户端浏览器,如果缓存中存在,则直接从缓存中获取并返回给客户端浏览器,完成请求/响应过程。

由于采用了商用CDN服务,所以我们并没有考虑用Squid/Vanish来自行构建前置代理缓存。

上面的整个集群架构,可以很方便的做横向扩展,能满足一般垂直领域中大型网站的图片服务需求(当然,像taobao这样超大规模的可能另当别论)。经测试,提供图片访问的单台Nginx服务器(至强E5四核CPU、16G内存、SSD),对小静态页面(压缩后大概只有10kb左右的)可以扛住几千个并发且毫无压力。当然,由于图片本身体积比纯文本的静态页面大很多,提供图片访问的服务器的抗并发能力,往往会受限于磁盘的I/O处理能力和IDC提供的带宽。Nginx的抗并发能力还是非常强的,而且对资源占用很低,尤其是处理静态资源,似乎都不需要有过多担心了。可以根据实际访问量的需求,通过调整Nginx的参数,对Linux内核做调优,加入分级缓存策略等手段能够做更大程度的优化,也可以通过增加服务器或者升级服务器配置来做扩展,最直接的是通过购买更高级的存储设备和更大的带宽,以满足更大访问量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在“云计算”流行的当下,也推荐高速发展期间的网站,使用“云存储”这样的方案,既能帮你解决各类存储、扩展、备灾的问题,又能做好CDN加速。最重要的是,价格也不贵。

总结,有关图片服务器架构扩展,大致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1.容量规划和扩展问题。
2.数据的同步、冗余和容灾。
3.硬件设备的成本和可靠性(是普通机械硬盘,还是SSD,或者更高端的存储设备和方案)。
4.文件系统的选择。根据文件特性(例如文件大小、读写比例等)选择是用ext3/4或者NFS/GFS/TFS这些开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统。
5.图片的加速访问。采用商用CDN或者自建的代理缓存、web静态缓存架构。
6.旧图片路径和访问规则的兼容性,应用程序层面的可扩展,上传和访问的性能和安全性等。

本文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dinglang/p/4608915.html
感谢丁码农的整理和总结,觉得文章特别详细,所以心热转载!

大型网站图片服务器架构的演进相关推荐

  1. 【推荐】大型网站图片服务器架构的演进

    构建在Windows平台之上的网站,往往会被业内众多架构师认为很"保守".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微软技术体系的封闭和部分技术人员的短视造成的.由于长期缺乏开源支持,所以只能" ...

  2. 开源大型网游服务器架构项目

    开源大型网游服务器架构项目 Trinity,国人习惯称T端,是在M端(MaNGOS)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大型网游服务器架设软件.此项目为开源方式,任何人都可以在Trinity官方网站免费下载其源码,进 ...

  3. Mysql在大型网站的应用架构演变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Creator/ 本文链接地址: Mysql在大型网站的应用架构演变 本文已经被多处转载,包括CSDN推荐以及码农周刊等等, ...

  4. 游戏服务器和网站,大型网络游戏和大型网站需要服务器的不同

    服务器 大型网络游戏和大型网站需要服务器的不同 1) 虽然大型网络游戏产生的数据也很多,但与大型网站系统相比,差了几个数量级. 2) 网络游戏对数据的操作相对简单,基本上简单的select/updat ...

  5. [转]Mysql在大型网站的应用架构演变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 转载自http://www.cnblogs.com/Creator/  本文链接地址: Mysql在大型网站的应用架构演变 写在最前: 本文主要描述在网站的不同的并发访问量级下 ...

  6. 图说大型网站的技术架构

    一.大型网站的软件系统的特点 高并发,大流量 高可用 海量数据 用户分布广泛,网络情况复杂 安全环境恶劣 需求快速变更,发布频繁 渐进式发展 二.大型网站的架构演化发展历程 1.初始阶段的网站架构 最 ...

  7. 说说大型网站可伸缩性架构的设计原理

    可伸缩性架构指的是:不改变网站的软硬件设计,只通过改变部署的服务器数量就可以扩大或缩小网站的服务处理能力. 大型网站中的 "大型",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用户方面 - 大量 ...

  8. 对大型网站图片进行爬虫

    [TOC] 1. 前言 对于一张网页,我们往往希望它是结构良好,内容清晰的,这样搜索引擎才能准确地认知它. 而反过来,又有一些情景,我们不希望内容能被轻易获取,比方说电商网站的交易额,教育网站的题目等 ...

  9. 三:大型网站的核心架构要素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需要关注性能.可用性.安全性.伸缩性,可扩展性五个要素 性能: 浏览器端可以浏览器缓存,启用gzip,但是这样会增加CPU的压 ...

  10. 《大型网站架构技术》系列分享专栏

    在这里整理一些大型网站架构方面的技术文章,包括大型网站存储,架构,静态化处理,高并发,高性能方面的问题处理,解决方案等知识 <大型网站架构技术>已整理成PDF文档,点击可直接下载至本地查阅 ...

最新文章

  1. shell 命令执行结果判断语句
  2. Introduction to pinatrace annotate version 2: a look into latches again
  3. MySQL5.6开启慢查询
  4.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算法 组件化思想 ( 模型或模式结构 | 数据挖掘任务 | 评分函数 | 搜索和优化算法 | 数据管理策略 )
  5. windows下tomcat自动定时重启方法
  6. 作为前端,你不得不知道的SEO
  7. npm——安装教程、安装vue脚手架(ASP.NET Core微服务(五)——【vue脚手架解析接口】过度章节)
  8. iOS 10 消息推送(UserNotifications)秘籍总结(二)
  9. oracle12 扩充表空间,oracle查询及扩充表空间
  10. select 默认选中问题
  11. 这电商代运营公司两月打造一个带泪的超级单品
  12. 回乡偶记|从这个四省交界的苏北大城, 看二三线城市区块链现状
  13. 在线计算机励志文案,21句让人心动的励志文案,振奋人心,激励满满!
  14. Curling 2.0 - POJ 3009
  15. sql server数据库错误数据恢复(数据库连接失效,无法附加查询)
  16. P1719 最大加权矩形(二维前缀和Java)
  17. CTF杂项之总结(一)
  18. ice配置与实例(VS2015)
  19. 抛弃WinSCPnbsp;教你使用CuteFTP传输文件
  20. signal 的冰山理论 -- Linux Kernel 实现赏析

热门文章

  1. win10打开计算机黑屏怎么办,win10开机黑屏原因【解决方法】
  2. 我眼中的光明·第八周·豫卦上六·三
  3. Rmarkdown 报错:无法打开链接
  4. 会议OA项目(送审后审批人签字功能)
  5. halcon二维码识别
  6. 狼性的华为,是否有人性?
  7. 可以刻录在cd中的linux,在Linux下刻录CD/DVD
  8. linux带密码解压密码,linux下解压有密码的rar压缩包
  9. 五种网站Web服务器技术和网页设计技术
  10. python中tmp什么意思_python中t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