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的根目录的文件夹各个含义

home:

  家目录,所有普通用户都有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文件夹存放在这个目录中。

  普通用户登录ubuntu默认进入的就是家目录中自己的文件夹,可用pwd命令查看,也可用 cd ~ 命令快速跳转到家目录

/bin/    用以存储二进制可执行命令文件。

系统启动需要的命令和大部分普通用户平常所需的可执行命令。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文件夹中的文件都是二进制的,权限很高,绝大部分文件普通用户都只有执行权限,无读写权限。

  只有root账户有读写权限。

/sbin/    许多系统命令的存储位置,/usr/sbin/中也包括了许多命令。存放系统管理员可执行的命令。里面也是二进制文件。

    一般不给普通用户执行,除非必要的时候,普通用户获取超级管理员权限可执行部分命令。

/run/:保存从系统诞生到当前的关于系统信息的文件。

/root/    超级用户,即根用户的主目录。 这是超级管理员的家目录,超级管理员拥有最高级的权限,能够对系统中的几乎所有             文 件系统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操作。

/home/    普通用户的默认目录,在该目录下,每个用户拥有一个以用户名命名的文件夹。

/boot/    存放Ubuntu内核和系统启动文件。

目录中存放Ubuntu内核文件及引导加载器bootstraploade相关的文件,如果这个目录中的文件被破坏,一般都会出现启动引导异常,无法正常进入系统。

  root权限才能读写文件。

/boot/grub/        Grub引导器相关的文件

/cdrom/:

  光盘目录,如果插入光盘会出现光盘内容(这个已经很少用了,被时代淘汰的功能)

/mnt/     通常包括系统引导后被挂载的文件系统的挂载点。所有挂载在系统中的设备。比如U盘设备

 /dev/    存储设备文件,包括计算机的所有外部设备如硬盘、是、键盘、鼠标等。

设备列表文件夹,设备包括鼠标、键盘、硬盘等。

    关于设备驱动文件都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

/etc/  程序的配置文件目录,比如配置vi编辑器的vimrc就在这个文件下内部,系统不同用户的密码就存放在这个文件夹中。

  这个文件夹的权限很高,root权限才能编辑修改文件。

这个目录经常使用,存放很多程序的配置信息,比如包管理工具 apt:

存放文件管理配置文件和目录(系统文件和大部分应用程序的全局配置文件)。

在/etc/apt中就存放着对应的配置,比如说镜像列表(我配置的阿里云镜像):

如果你要修改一些系统程序的配置,十有八九要到etc目录下寻找。

/etc/init.d/        SystemV风格的启动脚本

/etc/rcX.d/        SystenV启动脚本的链接,定义运行级别

/etc/network/        网络配置文件

/etc/X11        图形界面配置文件

/lib/    存储各种程序所需要的共享库文件。

  各种程序所需的共享动态链接库,是系统程序能正常运行的支持文件。  

  主要存放的都是系统程序共用的代码,提高程序的可读性,节省空间。

lib32:

  系统32位支持库,有的系统是64位,则位lib64位支持库

lib64:

  lib64位支持库,我的是32位的,里面只有一个文件。

/lost+found/    一般为空,当非法关机时,会存放一些零散的文件。

/var/    用于存放很多不断变化的文件,存放类似日志这样随时间变化的文件。例如日志文件等。

/usr/    包括与系统用户直接有关的文件和关的文件系目录,和用户有统都存放在这个目录。

/usr/bin/        基于用户命令的可执行文件(应用程序)

/usr/sbin/        管理员应用程序

/usr/include        编译应用程序所需要的头文件

/usr/lib/        应用程序库文件(常用的动态链接库和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usr/share/        应用程序资源文件

/usr/src/        应用程序源代码

/usr/doc        存放文档的目录

/usr/man        存放帮助文档的目录

/usr/local/soft/        用户程序

/usr/local/bin        本地增加的命令

/usr/local/lib        本地增加的库根文件系统

/usr/X11R6        图形界面系统(存放x windows的目录)

/media/    存放Ubuntu系统自动挂载的设备文件。存放所有关于媒体信息的文件。

/proc/    这是一个虚拟目录,它是内存的映射,包括系统信息和进程信息。

这是process的缩写,表示进程。存放的是系统信息和进程信息。这个目录中存放的文件很重要,记录了系统运行的绝大部分       性能 信息和各种参数信息。

/tmp/    存储系统和用户的临时信息。

/snap/:

  snap应用框架的程序文件

/initrd.img/  用来加载启动时临时挂载的initrd.img映像文件,以及载入所要的设备模块目录。  临时引导系统到内核文件的镜像文件。不能随便删除。分为几个阶段的引导过程,完成磁盘及相关的空间分配整理。

/vmlinuz/:属于一个可压缩的软链接内核。创建内核连接分为两种。

/opt/    作为可选文件和程序的存放目录,否则将无法引导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 安装程序的引导和程序文件,如果缺少必要          的文件,安装的程序无法正常启动,一般多是第三方软件,比如sublime

/srv/    存储系统提供的服务数据。一般是系统存储的服务相关数据。

/sys/    系统设备和文件层次结构,并向用户程序提供详细的内核数据信息。 系统中的设备和文件层次结构。文件夹中存储系统信息,用户需要的信息也从中调用。

通常情况下,根文件系统所占空间一般应该比较小,因为其中的绝大部分文件都不需要经常改动,而且包括严格的文件和一个小的不经常改变的文件系统不容易损坏。除了可能的一个叫/vmlinuz标准的系统引导映像之外,根目录一般不含任何文件。所有其他文件在根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中。

1. /bin目录

/bin目录包含了引导启动所需的命令或普通用户可能用的命令(可能在引导启动后)。这些命令都是二进制文件的可执行程序(bin是binary----二进制的简称),多是系统中重要的系统文件。

2. /sbin目录

/sbin目录类似/bin,也用于存储二进制文件。因为其中的大部分文件多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基本的系统程序,所以虽然普通用户必要且允许时可以使用,但一般不给普通用户使用。

3. /etc目录

/etc目录存放着各种系统配置文件,其中包括了用户信息文件/etc/ passwd,系统初始化文件/etc/rc等。linux正是*这些文件才得以正常地运行。

4. /root目录

/root 目录是超级用户的目录。

5. /lib目录

/lib目录是根文件系统上的程序所需的共享库,存放了根文件系统程序运行所需的共享文件。这些文件包含了可被许多程序共享的代码,以避免每个程序都包含有相同的子程序的副本,故可以使得可执行文件变得更小,节省空间。

6. /lib/modules 目录

/lib/modules 目录包含系统核心可加载各种模块,尤其是那些在恢复损坏的系统时重新引导系统所需的模块(例如网络和文件系统驱动)。

7. /dev目录

/dev目录存放了设备文件,即设备驱动程序,用户通过这些文件访问外部设备。比如,用户可以通过访问/dev/mouse来访问鼠标的输入,就像访问其他文件一样。

8. /tmp目录

/tmp 目录存放程序在运行时产生的信息和数据。但在引导启动后,运行的程序最好使用/var/tmp来代替/tmp ,因为前者可能拥有一个更大的磁盘空间。

9. /boot目录

/boot目录存放引导加载器(bootstrap loader)使用的文件,如l i l o,核心映像也经常放在这里,而不是放在根目录中。但是如果有许多核心映像,这个目录就可能变得很大,这时使用单独的文件系统会更好一些。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要确保核心映像必须在ide硬盘的前1024柱面内。

10. /mnt目录

/mnt目录是系统管理员临时安装(mount)文件系统的安装点。程序并不自动支持安装到/mnt 。/mnt 下面可以分为许多子目录,例如/mnt/dosa 可能是使用msdos文件系统的软驱,而/mnt/exta 可能是使用ext2文件系统的软驱,/mnt/cdrom 光驱等等。

下面详细介绍:

/etc文件系统

/etc 目录包含各种系统配置文件,下面说明其中的一些。其他的你应该知道它们属于哪个程序,并阅读该程序的man页。许多网络配置文件也在/etc中。

1. /etc/rc或/etc/rc.d或/etc/rc?.d        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脚本或脚本的目录。

2. /etc/passwd        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用户起始目录、加密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

3. /etc/fdprm        软盘参数表,用以说明不同的软盘格式。可用setfdprm进行设置。更多的信息见setfdprm的帮助页。

4. /etc/fstab        指定启动时需要自动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

5. /etc/group        类似/etc/passwd,但说明的不是用户信息而是组的信息。包括组的各种数据。

6. /etc/inittab        init 的配置文件。

7. /etc/issue        包括用户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具体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8. /etc/magic        “file”的配置文件。包含不同文件格式的说明,“file”基于它猜测文件类型。

9. /etc/motd        motd是message of the day的缩写,用户成功登录后自动输出。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常用于通告信息,如计划关机时间的警告等。

10. /etc/mtab       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由脚本(scritp)初始化,并由mount 命令自动更新。当需要一个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时使用(例如df 命令)

11. /etc/shadow        在安装了影子(shadow)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中,而后者只对超级用户(root)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以此增加系统的安全性。

12. /etc/login.defs        login命令的配置文件。

13. /etc/printcap         类似/etc/termcap ,但针对打印机。语法不同。

14. /etc/profile 、/ e t c / c s h . l o g i n、/etc/csh.cshrc        登录或启动时b o u r n e或c shells执行的文件。这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所有用户建立全局缺省环境。

15. /etc/securetty        确认安全终端,即哪个终端允许超级用户(root)登录。一般只列出虚拟控制台,这样就不可能(至少很困难)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或网络闯入系统并得到超级用户特权。

16. /etc/shells        列出可以使用的shell。chsh 命令允许用户在本文件指定范围内改变登录的shell。提供一台机器ftp服务的服务进程ftpd 检查用户shell是否列在/etc/shells 文件中,如果不是,将不允许该用户登录。

17. /etc/termcap        终端性能数据库。说明不同的终端用什么“转义序列”控制。写程序时不直接输出转义序列(这样只能工作于特定品牌的终端),而是从/etc/termcap 中查找要做的工作的正确序列。这样,多数的程序可以在多数终端上运行。

/dev文件系统

/dev 目录包括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设备文件用特定的约定命名,这在设备列表中说明。设备文件在安装时由系统产生,以后可以用/dev/makedev描述。/dev/makedev.local 是系统管理员为本地设备文件(或连接)写的描述文稿(即如一些非标准设备驱动不是标准makedev的一部分)。下面简要介绍/dev下一些常用文件。

1. /dev/console        系统控制台,也就是直接和系统连接的监视器。

2. /dev/hd        ide硬盘驱动程序接口。如:/dev/hda指的是第一个硬盘,had1则是指/dev/hda的第一个分区。如系统中有其他的硬盘,则依次为/dev/hdb、/dev/hdc、. . . . . .;如有多个分区则依次为hda1、hda2 . . . . . .

3. /dev/sd        scsi磁盘驱动程序接口。如有系统有scsi硬盘,就不会访问/dev/had,而会访问/dev/sda。

4. /dev/fd        软驱设备驱动程序。如: /dev/fd0指系统的第一个软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盘,/dev/fd1指第二个软盘,. . . . . .而/dev/fd1h1440则表示访问驱动器1中的4 . 5高密盘。

5. /dev/st        scsi磁带驱动器驱动程序。

6. /dev/tty        提供虚拟控制台支持。如: /dev/tty1指的是系统的第一个虚拟控制台,/dev/tty2则是系统的第二个虚拟控制台。

7. /dev/pty       提供远程登陆伪终端支持。在进行telnet登录时就要用到/dev/pty设备。

8. /dev/ttys      计算机串行接口,对于dos来说就是“com1”口。

9. /dev/cua      计算机串行接口,与调制解调器一起使用的设备。

10. /dev/null       “黑洞”,所有写入该设备的信息都将消失。例如:当想要将屏幕上的输出信息隐藏起来时,只要将输出信息输入到/dev/null中即可。

/usr文件系统

/usr 是个很重要的目录,通常这一文件系统很大,因为所有程序安装在这里。/usr 里的所有文件一般来自linux发行版(distribution);本地安装的程序和其他东西在/usr/local 下,因为这样可以在升级新版系统或新发行版时无须重新安装全部程序。/usr 目录下的许多内容是可选的,但这些功能会使用户使用系统更加有效。/usr可容纳许多大型的软件包和它们的配置文件。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的目录(一些不太重要的目录被省略了)。

1. /usr/x11r6        包含x window系统的所有可执行程序、配置文件和支持文件。为简化x的开发和安装,x的文件没有集成到系统中。x window系统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图形环境,提供了大量的图形工具程序。用户如果对microsoft windoes或machintosh比较熟悉的话,就不会对x window系统感到束手无策了。

2. /usr/x386        类似/usr/x11r6 ,但是是专门给x 11 release 5的。

3. /usr/bin      集中了几乎所有用户命令,是系统的软件库。另有些命令在/bin 或/usr/local/bin 中。

4. /usr/sbin      包括了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多数服务程序。

5. /usr/man、/usr/info、/usr/doc        这些目录包含所有手册页、gnu信息文档和各种其他文档文件。每个联机手册的“节” 都有两个子目录。例如: /usr/man/man1中包含联机手册第一节的源码(没有格式化的原始文件),/usr/man/cat1包含第一节已格式化的内容。联机手册分为以下九节:内部命令、系统调用、库函数、设备、文件格式、游戏、宏软件包、系统管理和核心程序。

6. /usr/include        包含了c语言的头文件,这些文件多以. h结尾,用来描述c语言程序中用到的数据结构、子过程和常量。为了保持一致性,这实际上应该放在/usr/lib 下,但习惯上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字。

7. /usr/lib        包含了程序或子系统的不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site-wide配置文件。名字lib来源于库(library);编程的原始库也存在/usr/lib 里。当编译程序时,程序便会和其中的库进行连接。也有许多程序把配置文件存入其中。

8. /usr/local        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放在这里。这与/usr很相似。用户可能会在这发现一些比较大的软件包,如tex、emacs等。

/var文件系统

/var 包含系统一般运行时要改变的数据。通常这些数据所在的目录的大小是要经常变化或扩充的。原来/var目录中有些内容是在/usr中的,但为了保持/usr目录的相对稳定,就把那些需要经常改变的目录放到/var中了。每个系统是特定的,即不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共享。下面列出一些重要的目录(一些不太重要的目录省略了)。

1. /var/catman        包括了格式化过的帮助(man)页。帮助页的源文件一般存在/usr/man/man中;有些man页可能有预格式化的版本,存在/usr/man/cat中。而其他的man页在第一次看时都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这样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页时就无须等待格式化了。(/var/catman 经常被清除,就像清除临时目录一样。)

2. /var/lib        存放系统正常运行时要改变的文件。

3. /var/local       存放/usr/local 中安装的程序的可变数据(即系统管理员安装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即使本地安装的程序也会使用其他/var 目录,例如/var/lock 。

4. /var/lock        锁定文件。许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产生一个锁定文件的约定,以用来支持他们正在使用某个特定的设备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这个锁定文件时,就不会再使用这个设备或文件。

5. /var/log        各种程序的日志(log)文件,尤其是login (/var/log/wtmp log纪录所有到系统的登录和注销) 和syslog (/var/log/messages 纪录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var/log 里的文件经常不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6. /var/run       保存在下一次系统引导前有效的关于系统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当前登录的用户的信息。

7. /var/spool      放置“假脱机(spool)”程序的目录,如mail、news、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每个不同的spool在/var/spool下有自己的子目录,例如,用户的邮箱就存放在/var/spool/mail 中。

8. /var/tmp      比/tmp 允许更大的或需要存在较长时间的临时文件。注意系统管理员可能不允许/var/tmp 有很旧的文件。

/proc文件系统

/proc 文件系统是一个伪的文件系统,就是说它是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目录,因而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目录。它并不存在于某个磁盘上,而是由核心在内存中产生。这个目录用于提供关于系统的信息。下面说明一些最重要的文件和目录(/proc 文件系统在proc man页中有更详细的说明)。

1. /proc/x        关于进程x的信息目录,这一x是这一进程的标识号。每个进程在/proc 下有一个名为自己进程号的目录。

2. /proc/cpuinfo        存放处理器(cpu)的信息,如cpu的类型、制造商、型号和性能等。

3. /proc/devices        当前运行的核心配置的设备驱动的列表。

4. /proc/dma        显示当前使用的dma通道。

5. /proc/filesystems        核心配置的文件系统信息。

6. /proc/interrupts        显示被占用的中断信息和占用者的信息,以及被占用的数量。

7. /proc/ioports        当前使用的i / o端口。

8. /proc/kcore        系统物理内存映像。与物理内存大小完全一样,然而实际上没有占用这么多内存;它仅仅是在程序访问它时才被创建。(注意:除非你把它拷贝到什么地方,否则/proc下没有任何东西占用任何磁盘空间。)

9. /proc/kmsg        核心输出的消息。也会被送到syslog。

10. /proc/ksyms        核心符号表。

11. /proc/loadavg        系统“平均负载”; 3个没有意义的指示器指出系统当前的工作量。

12. /proc/meminfo        各种存储器使用信息,包括物理内存和交换分区(swap)。

13. /proc/modules      存放当前加载了哪些核心模块信息。

14. /proc/net        网络协议状态信息。

15. /proc/self       存放到查看/proc 的程序的进程目录的符号连接。当2个进程查看/proc 时,这将会是不同的连接。这主要便于程序得到它自己的进程目录。

16. /proc/stat      系统的不同状态,例如,系统启动后页面发生错误的次数。

17. /proc/uptime        系统启动的时间长度。

18. /proc/version

目录树可以分为小的部分,每个部分可以在自己的磁盘或分区上(/proc比较特殊)。主要部分是/usr、/var、/home、/proc和根文件系统。每个部分有不同的目的。

/usr:包含所有的命令、程序库、文档和其它文件。这些文件在正常操作中不会被改变的。这个目录也包含你的Linux发行版本的主要的应用程序,譬如,Netscape。文件系统包含所有命令、库、man页和其他一般操作中所需的不改变的文件。/usr不应该有一般使用中要修改的文件。这样允许此文件系统中的文件通过网络共享,这样可以更有效,因为这样节省了磁盘空间(/usr 很容易是数百兆),且易于管理(当升级应用时,只有主/usr需要改变,而无须改变每台机器)即使此文件系统在本地盘上,也可以只读mount,以减少系统崩溃时文件系统的损坏。

/var:包含在正常操作中被改变的文件:假脱机文件、记录文件、加锁文件、临时文件和页格式化文件等。文件系统包含会改变的文件,比如spool目录(mail、news、打印机等用的), log文件、formatted manual pages和暂存文件。传统上/var的所有东西曾在 /usr 下的某个地方,但这样/usr就不可能只读安装了。

/home:包含用户的文件:参数设置文件、个性化文件、文档、数据、EMAIL、缓存数据等。这个目录在系统省级时应该保留。文件系统包含用户家目录,即系统上的所有实际数据。一个大的/home 可能要分为若干文件系统,需要在/home 下加一级名字,如/home/student、/home/staff 等。

/proc:整个包含虚幻的文件。它们实际上并不存在磁盘上,也不占用任何空间。(用 ls –l 可以显示它们的大小)当查看这些文件时,实际上是在访问存在内存中的信息,这些信息用于访问系统。该文件系统是一个假的文件系统。它不存在在磁盘某个磁盘上。而是由核心在内存中产生。用于提供关于系统的信息(originally about processes, hence the name)。

根文件系统:根文件系统一般应该比较小,因为它包括严格的文件和一些小的不经常改变的文件系统,不容易损坏。损坏的根文件系统一般意味着系统无法引导,除非用特定的方法(例如从软盘)。根目录一般不含任何文件,除了可能的标准的系统引导映象,通常叫/vmlinuz 。所有其他文件在根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中。根目录一般有以下子目录:

/bin:系统启动时需要的执行文件(二进制),这些文件可以被普通用户使用。

/sbin:系统执行文件(二进制),这些文件不打算被普通用户使用。(普通用户仍然可以使用它们,但要指定目录。)

/etc:特定机器的配置文件。 /root:系统管理员(也叫超级用户或根用户)的Home目录。 /lib:根文件系统上的程序所需的共享库。

/boot:引导加载器(bootstrap loader)使用的文件,如LILO。核心映象也经常在这里,而不是在根目录。如果有许多核心映象,这个目录可能变得很大,这时可能使用单独的文件系统更好。另一个理由是要确保核心映象必须在IDE硬盘的前1024柱面内。当计算机启动时(如果有多个操作系统,有可能允许你选择启动哪一个操作系统),这些文件首先被装载。这个目录也会包含LINUX核(压缩文件 vmlinuz),但LINUX核也可以存在别处,只要配置LILO并且LILO知道LINUX核在哪儿。

/dev:设备文件目录。LINUX下设备被当成文件,这样一来硬件被抽象化,便于读写、网络共享以及需要临时装载到文件系统中。正常情况下,设备会有一个独立的子目录。这些设备的内容会出现在独立的子目录下。LINUX没有所谓的驱动符。

/tmp:临时文件。引导启动后运行的程序应该使用/var/tmp ,而不是/tmp ,因为前者可能在一个拥有更多空间的磁盘上。该目录会被自动清理干净。

/mnt:系统管理员临时mount的安装点。程序并不自动支持安装到/mnt 。 /mnt 可以分为子目录(例如/mnt/dosa 可能是使用MSDOS文件系统的软驱,而/mnt/exta 可能是使用ext2文件系统的软驱)。

/opt:可选的应用程序,譬如,REDHAT 5.2下的KDE (REDHAT 6.0下,KDE放在其它的X-WINDOWS应用程序中,主执行程序在/usr/bin目录下

/lost+found:在文件系统修复时恢复的文件。

下面就以上部分目录的部分子目录功能加以说明:

/usr文件系统 /usr 文件系统经常很大,因为所有程序安装在这里。 /usr 里的所有文件一般来自Linux distribution;本地安装的程序和其他东西在/usr/local 下。这样可能在升级新版系统或新distribution时无须重新安装全部程序。

/usr/X11R6:X Window系统的所有文件。为简化X的开发和安装,X的文件没有集成到系统中。 X自己在/usr/X11R6 下类似/usr 。

/usr/X386:类似/usr/X11R6 ,但是给X11 Release 5的。

/usr/bin:几乎所有用户命令。有些命令在/bin 或/usr/local/bin 中。

/usr/sbin:根文件系统不必要的系统管理命令,例如多数服务程序。

/usr/man、/usr/info、/usr/doc:手册页、GNU信息文档和各种其他文档文件。

/usr/include:C编程语言的头文件。为了一致性这实际上应该在/usr/lib 下,但传统上支持这个名字。

/usr/lib:程序或子系统的不变的数据文件,包括一些site-wide配置文件。名字lib来源于库(library); 编程的原始库存在/usr/lib 里。

/usr/local:本地安装的软件和其他文件放在这里。

/var文件系统 /var 包括系统一般运行时要改变的数据。每个系统是特定的,即不通过网络与其他计算机共享。

/var/catman:当要求格式化时的man页的cache。man页的源文件一般存在/usr/man/man* 中;有些man页可能有预格式化的版本,存在 /usr/man/cat* 中。而其他的man页在第一次看时需要格式化,格式化完的版本存在/var/man 中,这样其他人再看相同的页时就无须等待格式化了。 (/var/catman 经常被清除,就象清除临目录一样。)

/var/lib:系统正常运行时要改变的文件。

/var/local:/usr/local中安装的程序的可变数据(即系统管理员安装的程序)。注意,如果必要,即使本地安装的程序也会使用其他/var 目录,例如/var/lock 。

/var/lock:锁定文件。许多程序遵循在/var/lock 中产生一个锁定文件的约定,以支持他们正在使用某个特定的设备或文件。其他程序注意到这个锁定文件,将不试图使用这个设备或文件。

/var/log:各种程序的Log文件,特别是login (/var/log/wtmp log所有到系统的登录和注销) 和syslog (/var/log/messages 里存储所有核心和系统程序信息。 /var/log 里的文件经常不确定地增长,应该定期清除。

/var/run:保存到下次引导前有效的关于系统的信息文件。例如, /var/run/utmp 包含当前登录的用户的信息。

/var/spool:mail, news, 打印队列和其他队列工作的目录。每个不同的spool在/var/spool 下有自己的子目录,例如,用户的邮箱在/var/spool/mail 中。

/var/tmp:比/tmp 允许的大或需要存在较长时间的临时文件。 (虽然系统管理员可能不允许/var/tmp 有很旧的文件。)

/proc文件系统 /proc 文件系统是一个假的文件系统。它不存在在磁盘某个磁盘上。而是由核心在内存中产生。用于提供关于系统的信息(originally about processes, hence the name)。下面说明一些最重要的文件和目录。

/proc/1:关于进程1的信息目录。每个进程在/proc 下有一个名为其进程号的目录。

/proc/cpuinfo:处理器信息,如类型、制造商、型号和性能。

/proc/devices:当前运行的核心配置的设备驱动的列表。

/proc/dma:显示当前使用的DMA通道。

/proc/filesystems:核心配置的文件系统。

/proc/interrupts:显示使用的中断,and how many of each there have been.

/proc/ioports:当前使用的I/O端口。

/proc/kcore:系统物理内存映象。与物理内存大小完全一样,但不实际占用这么多内存;it is generated on the fly as programs access it. (记住:除非你把它拷贝到什么地方,/proc 下没有任何东西占用任何磁盘空间。)

/proc/kmsg:核心输出的消息。也被送到syslog 。

/proc/ksyms:核心符号表。

/proc/loadavg:系统"平均负载";3个指示器指出系统当前的工作量。

/proc/meminfo:存储器使用信息,包括物理内存和swap。

/proc/modules:当前加载了哪些核心模块。

/proc/net:网络协议状态信息。

/proc/self:到查看/proc 的程序的进程目录的符号连接。当2个进程查看/proc 时,是不同的连接。这主要便于程序得到它自己的进程目录。

/proc/stat:系统的不同状态,such as the number of page faults since the system was booted.

/proc/uptime:系统启动的时间长度。

/proc/version:核心版本。

/etc目录 /etc 目录包含很多文件。许多网络配置文件也在/etc 中。

/etc/rc or /etc/rc.d or /etc/rc*.d:启动、或改变运行级时运行的scripts或scripts的目录。

/etc/passwd:用户数据库,其中的域给出了用户名、真实姓名、家目录、加密的口令和用户的其他信息。

/etc/fdprm:软盘参数表。说明不同的软盘格式。用setfdprm 设置。

/etc/fstab:启动时mount -a命令(在/etc/rc 或等效的启动文件中)自动mount的文件系统列表。Linux下,也包括用swapon -a启用的swap区的信息。

/etc/group:类似/etc/passwd ,但说明的不是用户而是组。

/etc/inittab:init 的配置文件。

/etc/issue:getty 在登录提示符前的输出信息。通常包括系统的一段短说明或欢迎信息。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

/etc/magic:file 的配置文件。包含不同文件格式的说明,file 基于它猜测文件类型。

/etc/motd:Message Of The Day,成功登录后自动输出。内容由系统管理员确定。经常用于通告信息,如计划关机时间的警告。

/etc/mtab: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列表。由scripts初始化,并由mount 命令自动更新。需要一个当前安装的文件系统的列表时使用,例如df 命令。

/etc/shadow:在安装了影子口令软件的系统上的影子口令文件。影子口令文件将/etc/passwd 文件中的加密口令移动到/etc/shadow 中,而后者只对root可读。这使破译口令更困难。

/etc/login.defs:login 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printcap:类似/etc/termcap ,但针对打印机。语法不同。

/etc/profile , /etc/csh.login , /etc/csh.cshrc:登录或启动时Bourne或C shells执行的文件。这允许系统管理员为所有用户建立全局缺省环境。

/etc/securetty:确认安全终端,即哪个终端允许root登录。一般只列出虚拟控制台,这样就不可能(至少很困难)通过modem或网络闯入系统并得到超级用户特权。

/etc/shells:列出可信任的shell。chsh 命令允许用户在本文件指定范围内改变登录shell。提供一台机器FTP服务的服务进程ftpd 检查用户shell是否列在 /etc/shells 文件中,如果不是将不允许该用户登录。

/etc/termcap:终端性能数据库。说明不同的终端用什么"转义序列"控制。写程序时不直接输出转义序列(这样只能工作于特定品牌的终端),而是从/etc/termcap 中查找要做的工作的正确序列。这样,多数的程序可以在多数终端上运行。 /dev目录 /dev 目录包括所有设备的设备文件。设备文件用特定的约定命名

ubuntu中各个文件夹的作用相关推荐

  1. ubuntu java classpath_java – 如何为Ubuntu中的文件夹设置CLASSPATH变量

    我知道导出CLASSPATH = /usr/local/java / tools.jar:$CLASSPATH会将tools.jar添加到CLASSPATH,但我想将文件夹设置为CLASSPATH 像 ...

  2. (原+转)ubuntu中删除文件夹

    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cnblogs.com/darkknightzh/p/5638030.html 参考网址: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A ...

  3. Android项目中res文件夹的作用

    做过Android项目的人都会发现项目中有一个res文件夹,在这个文件夹下有drawable文件夹.layout文件夹.mipmap文件夹.values文件夹和menu文件夹. drawable文件夹 ...

  4. 中resource文件夹的作用_冲突与碰撞:OpenStack中的虚拟机和裸机

    冲突与碰撞:OpenStack中的虚拟机和裸机 要虚拟化还是非虚拟化? 如果您追求性能,那么就没有争议--裸机仍然胜过虚拟机:特别是对于I/O密集型应用程序.但是,除非您可以保证充分利用它,否则是有代 ...

  5. Idea中Target文件夹的作用

    target是idea默认的编译路径,可以用来存放项目的:文件和目录.jar包.war包.class文件等. 在使用放入resource文件下的一些文件时,需要获取根目录路径可以查看我的另一篇文章 获 ...

  6. linux18.04 英文文件夹,在Ubuntu 18.04 LTS中打开文件夹的6种方法

    在Ubuntu中打开文件夹是作为常规Ubuntu用户执行的基本任务之一.尽管有很多方法可以这样做,但是当访问系统上的文件夹时,我们都有选择的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解释一些方法: 在文件管理器(Nau ...

  7. 前端框架Vue中各个文件夹的具体作用简介

    对于部分前端入门的同学而言,了解使用Vue框架创建项目中各个文件夹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对各个文件夹的作用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node_modules 是用于存放项目所需要的依赖. public文 ...

  8. ASP.NET中App_Code,App_Data等文件夹的作用

    ASP.NET中App_Code,App_Data等文件夹的作用 1. Bin文件夹 Bin文件夹包含应用程序所需的,用于控件.组件或者需要引用的任何其他代码的可部署程 序集.该目录中存在的任何.dl ...

  9. Android 项目中文件夹的作用

    Android 项目中文件夹的作用 1. src:存放所有的*.java源程序. 2. gen:为ADT插件自动生成的代码文件保存路径,里面的R.java将保存所有的资源ID. 3. assets:可 ...

  10. 【C++】Vscode 中使用CMakeLists(推荐)构建C++项目:项目结构、各个文件夹的作用、从编码到debug

    目录 一.vscode配置 二.项目结构 三.编译 3.1 工作原理 3.2 在vscode中如何使用cmake进行编译 三.调试 Vscode建立C++项目结构及各个文件夹的作用(不使用CMakeL ...

最新文章

  1. PWA即将推向所有Chrome平台
  2. # C# 学习笔记(4) 类
  3. BIO bi_sector submit_bio make_request_fn
  4. Python之区块链入门,揭秘比特币
  5. java Memcache使用详解
  6. 蓝桥杯物联网例程下载
  7. 如何通过 Python 和 OpenCV 实现目标数量监控?
  8. 博弈论(2)DP/记忆化搜索
  9. Google 重磅发布 Flutter 2 !一套代码横扫 5 大系统
  10. tinymce 字体样式_TinyMCE-添加中文字体及修改字体大小
  11. 华为的 OKR 实践心得 - 读《绩效使能-超越OKR》
  12. 共青团课程华育兴业java_华育兴业|Java程序员金三银四必备面试题及答案(基础篇)...
  13. 通信原理及系统系列19—— 锁相环(鉴相器分析_2)
  14. 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幻想
  15. 为MP3做一个英语词典
  16. oracle deadlock with TM lock in SX/SSX mode
  17. 手动安装ceph和使用
  18. 智能制造 | 机器视觉系统,直击纺织行业人工质检痛点难点,提升缺陷检出精准度至99.9%
  19. Windows10连接Google手机,短信照片同步折腾记录
  20.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Nokia!

热门文章

  1. Web前端密码加密是否有意义?
  2. Navicat设置mysql时间字段自动获取当前时间
  3. Java岗大厂面试百日冲刺 - 日积月累,每日三题【Day18】—— 奇葩问题合集
  4. 什么是系统漏洞,如何处理?
  5. dipg(dip歌词翻译中文)
  6. 前端vue实现图片压缩并且将其转换为jpg格式图片;前端转换图片格式;前端使用js转换图片格式;前端使用canvas将png格式图片转成jpg格式
  7. 转《美国企业家宣言》
  8. matlab中正弦信号的功率计算,范数norm
  9. 北大元培学院数学与计算机,通识教育试验的尴尬 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近距离观察...
  10. 爱荷华州立 计算机博士,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无损检测中心裴宁博士来我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