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8.4 大学生,不要再拿兴趣说事

不管兴趣的专业选择

专业兴趣可以是逃避的最好借口

兴趣是等不来的

可以脚踏两只船

日子不能这样过


8.4 大学生,不要再拿兴趣说事

在大学生中间,有一种特别的景象,一些同学刚入校就进入轨道,多方出击,吃嘛嘛香,大学的一切机会似乎都为他开放,全部被他收入囊中。而也有一部分同学,过了大学的新鲜期后,来什么拒绝什么,对学校组织的活动躲躲闪闪,猛然间发现大学已经在抛弃他,发誓言要过一种积极的生活,痛扁那个藏在内心深处阻止自己前进的小人时,却时时感觉有心杀敌,无力回天。

大学的生活,就在这种时而想奋起,经常被击落之中,进入了无味的阶段。每天最重要的事是学习,却发现自己对所学的知识并没有兴趣。老师们成天在耳边吹风,要培养对专业的兴趣,也有人到处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事实是,我没有专业兴趣,专业不是我的兴趣。就在写作中,我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专业 没有 兴趣”,我几乎没有看下去的勇气,每一个链接后面都是一个悲剧。

对专业没有兴趣,一个最简单的做法:换一个专业。然而,在当下的高校中,并不能实现自由转专业。我所在的学校,每年新生入学一个学期后,由各专业报计划,可以接收多少人,然后由学生选择想要转去的专业。然而,各个专业能够接受的人数非常有限,其中还有些所谓“冷门”专业想要人,但只有转出不见转入。有些高水平的大学,凭借其丰富的资源,按大类招生,在大二的时候再选择具体专业,也听见不少在大类专业的兴趣上大倒苦水的。专业兴趣,不敢提起,但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不管兴趣的专业选择

在现行的高考招生制度下,准大学们需要在选择学校的同时选择专业,这个过程叫做填报志愿。招生办的工作人员根据上了分数线的考生的志愿,参考是否服从调剂的选项,决定其进入大学后学习什么专业。

上大学选专业是一件非常慎重,非常理性的事。这里有前述专业对口的期盼,也有此处要谈的对兴趣的追求。然而事实是什么?高考以后的放松是一定要有的,报哪个学校上什么专业是可以交给家长的,有的家长说了,这事要听他的。志愿,有志于并情愿。然而事情并非这样,这个“志”值得推敲。报什么学校,学什么专业,是家庭生活里的一件大事,是全家的事情,名为“志”的意愿中实则加入了个人志向以外的很多成分,例如,是否好就业,能否挣大钱,轻松、体面。“别的事都别管只管好好学”的当事人,在选专业的事情上也并没有提前做好功课,在疯玩一段时间之后还想不好自己的志向,有的在长辈等过来人的指点下,随着情绪,隔几天志向就会有一个过山车式的变动。2013年高考来临之前网络上有了“最痛苦专业”排行榜,计算机、医学、数学、机械等十专业上榜。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我对表示痛苦程度的那些指标和数字笑而不语,琢磨其中隐含的选择专业的标准,耐人寻味。还有的,充满了对“好学校”的信任,选了专业,写下了同意调剂的承诺。

有些人如愿以偿,报什么,录什么。第一志愿第一专业,笑逐颜开。因为高考中一个选择题该是A但选了B,又因为在志愿上选择了不服从调配,从此就可能与这个学校擦肩而过。总之这一个过程中,可能的一切,似乎用缘分解释更为恰当。得知被某一所大学录取了,大家都可以松下一口气来,接下来就可以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展开遐想了。

做决定是全家,甚至是全家族的事,有千挑万选的,有头脑发热的,有想到点子上,也有事后发现不靠谱的。最终,进到大学之后,这一切只能由一个人去面对。填过的志愿不能更改,进入到的大学不能改变,录取时确定上什么专业,就是什么专业。在这诸多的环节中,每一环节都对应着承诺,形成的都是契约。

最让人难过的,莫过于大学的新鲜劲过去之后,有个声音从心中传出:大学生活并不好玩。看到正在学习的内容,百般无聊,一个念头油然而生:我对专业没有兴趣。

专业兴趣可以是逃避的最好借口 

有些大学生坐在教室中幡然悔悟:报志愿时为何没有坚持我的兴趣?为什么父母决定时我没有提出异议?有人迷惑不解,这专业不是当时当初决定时想象的样子。有人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是需要有兴趣的,想不出究竟对什么有兴趣,反正不是现在的这个专业。有人想不清楚,也就不想了,大学生活也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

到处都在说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一旦对某个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产生的愉快的情绪和体验会进一步强化兴趣。这是一个多么令向往的状态。但是,这个最好的老师为何不来眷顾命苦的我?

回想我的大学年代。那时,在上什么大学,读什么专业中可能发生的故事,并不弱于当前的情形。但那时的大学生为什么能够普遍安下心来,接受命运的安排,而去努力读书呢?我看到了时代的进步,让我们知道个性是需要尊重的。生存不再是那么的艰难,“好死不如赖活着”式的思维已经彻底远去。社会的进步,让我们由有一个学校收留就欣喜万分,走到了凡事可以评头论足一番的程度。

在我们享受进步成果之中,在各种条件改善之时,一种求“最”的意识悄然成了选择的目标,尤其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考最高的分,上最好的学校,享受最好的教育,找到最理想的职业。在对最的追求中,一切从起跑线上争起。在一系列的最中,没有达到最好,那也是失败。起跑线上输了,那就是失败。起跑失败,也便没有了指望。

在现实中,我们的各种选择,却并不总是要达到“最”的标准。我们真的是在一直退而求其次的,甚至次次的结果也能接受。能一直走在“最”字的巅峰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但遭遇障碍的一天不可避免。跨越了障碍,就是成长。在退而求其次中,不少事情也来得自然,这是生存的必要。在退而求其次中,目标、方向需要调整,一扇门关上了,新的一扇窗户就此打开,迎接的是未来一个新的可能。立足于当下,着眼于未来,人生的种种可能,人生的不可预知,造就了不同人不同的成长历程,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精彩。

然而,在面对“没有兴趣”时,很多大学生沉浸在了对“最好”一厢情愿的空想中不能自拔。传说中最好的老师没有来,天似乎就塌了,次好的老师、说得过去的老师都是无济于事的,至于无师自通,更是传说了。需要明确的是,在学习这样的事情中,学习者自己是主要因素。在对最好的老师的企盼中,一再地想着当初怎么会有那样的决定,一直纠结着当初同意调剂却没有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在心中不住地怨恨着学校,给我换个专业到底会有多困难。

我们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热情赞颂,却造成了有些人对兴趣的完全依赖。离开了兴趣,大学的学习,似乎就可以免谈了。中小学时,兴趣一再被振振有词地压制,在升学的目标下,兴趣是可以没有的。而到了大学,遇到了专业与兴趣不符,却将兴趣视作全部,如此也便寸步难行了。兴趣曾经可以被极度地漠视,而一旦让其浮出水面,这就是天大的事。因为有专业与兴趣不符现实和存在,未来就是一片黑暗。

对专业与兴趣不符的同学,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无尽的同情和安慰。然而,我却想不留颜面地揭开一个他们内心深处也知道的事实:兴趣本来是前行中最好的老师,但现在也是为逃避现实,不去努力找到的最好的理由和借口。大学生在入学之后,在适应期要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即使成功地度过了适应期,为了学业也需要付出努力,也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其实,只要在前行,就没有一帆风顺。在大学中开始要独立面对了,也能自由安排了,遇到了困难,出于人的本能要去躲避,在诸多的借口中,兴趣这位最好老师的缺失,成了能摆在桌面上的最好的理由,这个理由可以告诉自己,告诉别人,到外可以博得同情。于是,一切也就心安理得、理所当然了。

兴趣是等不来的

进入到大学阶段,有没有兴趣,有什么兴趣的话题重又被提起。然而也要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有年龄歧视的。年龄越小,越见其珍贵的价值。兴趣这个很纯的心理感受本不应该掺入各种世俗的杂质,但随着长大,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现实的各种约束以及各种功利的追求。兴趣到某种时候就不能占据主导了。对我们这些已过不惑之年的大多数人而言,在养家糊口和自己的兴趣之间,优先哪个,答案不言自明。在大学,重新找回兴趣这个话题是可贵的,大学生过了谈兴趣的最佳年龄段,选择空间已经小了许多,但资格仍在。然而,抱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柄尚方宝剑排斥应该接受的现实,拒绝需要做出的改变,那是一种教条和对自己的一种新的限制。

鉴于兴趣可以不是唯一的,兴趣是可以发生改变的,兴趣结合现实条件是可以培养的,我要提醒未来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在校大学生,用一种变通、豁达的心态去请这个最好的老师。这个老师架子很大,你不追,他不来;这个老师特博学,你要什么,他就给什么,但你不要,他什么都不给。这样一个老师,可以有,也终归是可以有的。

我很关心同学们的兴趣。在不同的场合,无论演讲,还是针对个体进行的辅导,我都大力推崇学生一定要考虑自己的兴趣,追逐自己的梦想。面对声称没有专业兴趣的同学,了解情况的第一个问句一定是:“那你的兴趣是什么?”面对一些有自己明确的兴趣,但报错了专业,或被调剂而来的大学生,探讨再发展一个新兴趣的可能,或者找到本专业与旧兴趣结合的途径。这是面对现实最为积极的应对,在次好的和说得过去的老师的带领下,找到最好的老师。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阶段,转专业的途径并不通畅。接受和尊重这样的事实,是前行的起点。专业要学,这是拿到那张毕业证的需要;兴趣要追,这是人生的乐趣和未来发展大计之所在。专业和兴趣不相符时,两者的结合点总是可以找到的,只要愿意。喜欢摄影的上了地质专业,多好的条件;喜欢经济的上了数学专业,金融界缺的是高水平数据分析师;喜欢计算机的上了法学专业,未来研究高科技犯罪,或者做IT企业的法律顾问,甚至自修技术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应用开发,都是可能的追求。现在缺乏交叉学科人才,这不光是给未来有特色的工作提供了好的基础,而且可以兼顾个人的兴趣。立足现实,只要愿意发现,这种交叉总能得到。而谈到我们万金油式的计算机类专业,地球上哪个角落不需要,何苦要闷在那里逼着自己痛苦呢?

实际上,专业对口之类的观念已经需要改变。但不少人忠贞无比,从那个夏天收到那一张纸开始,就已经将自己完全交了出去:生是这个专业的人,死是这个专业的鬼。想一想,至于吗?再想想,会这样吗?上大学所学的专业,完全可以作为背景。在个性化的学习安排中,让兴趣的门一直敞开着。在大学为自己有所准备,未来的人生仍然把握在自己手中,在精彩的人生中,有专业,也有兴趣。

也有同学在“那你的兴趣是什么”的追问下,只能挠着头说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一种让人觉得有些悲哀的事情。在应试的压迫下,居然只顾着应试把可能的兴趣统统抹杀了。这不是学生的错,但也不必抓住万恶的应试教育不放。一个要面对现实的人,必须原谅过去在你身上发生的一切,要有这种大度。用这种宽容,赢得自己立即着手做事的空间,获得从自己开始突破的良好心态,立足现在,是要创造未来。没有兴趣的同学,培养兴趣是首要任务。既然兴趣还是空白,何不在体验中,优先培养出自己的专业兴趣呢?

不必等待和徘徊,要的只是立刻行动起来。拆掉你思维中的那堵墙,将自己解放出来。立即行动,着手改变!在任何事情的起步时期,遇到困难是正常和必然的,需要一段时间的坚持,起步了,有了好的体验,兴趣就会到来。

有一位打了四年游戏而面临开除的大学生说:“不是我对游戏有兴趣,是我对专业真没有兴趣。”他的感言似乎有理,也很值得同情。但需要质疑的是,除了去玩并不是有兴趣的游戏之外,再无别的选择?在不多的有机会转专业的学生中,我倒是见识了一位幸运儿,在第二个专业学习了两个月后,发现对新专业也不感兴趣。他的原话是说:“没想到这个专业也不好学。”如此兴趣,大有人在。

求学,是需要行动的。有不少人在等待中,指望着兴趣会从天而降。这样的大学生,不要再笑话守在树旁等兔子的农人了。有人在抱怨向佛祖祈祷了无数次却总中不了大奖,佛祖委屈地说:“我有心帮你,但你至少得买一注彩票吧。”更何况,学有所成并不似买彩票那样简单,前行路上的困难,需要一一克服。

写到这里,我不断地想到不少曾经因为没有专业兴趣而过着迷茫的生活的同学,有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或者按老师、学长的建议改变了自己,而后快乐地宣称找到了感觉,也有的让迷茫持续时间久了,丧失了大好的进取机会。

已经毕业了的W同学一入学就称对专业不感兴趣,连连挂科。直至大三快要结束了,他意识到必须要面对现实了,去上海参加了培训,三个月写了比前三年总和多几倍的代码。我所在的学院毕业答辩中争优的和保及格的需要进行第二次答辩。当他的名字上了学院二次答辩名单时,我不意外,意外的是,他参加的是争优的答辩。单独交流时W同学对我说:“早些真正意识到就好了。”能找到工作,毕业设计还能有争优秀的机会,他是幸运的。早改变,结果会更好。

同年级的还有一位Z同学,我的帮助没有能让他回到正轨。大学不再是强扭的阶段,我关注着他。Z同学的名字也出现在大组答辩的名单上,不意外。他参加的是决定能否及格的答辩,这也不意外。最后我看到成绩:零分。我问班长才知道,他两次答辩都没有去。毕业照也没有照,根本没法毕业。据和Z同宿舍同学说,他已经开始在工地上干体力活。

到大学阶段,意味着已经失去孩童时代的无限空间,兴趣这个最好的老师仍然可以值得期待,但也不是拿兴趣说事的时候了。不要等着兴趣从天而降,不要将兴趣当麻醉剂,不要再将当初报专业或录取环节的错误作为消沉的理由。用积极的态度,用务实的行动向一切让你不能将学习和积累进行下去的因素发起挑战,夺回期望中的大学和未来。

选择了某一个专业,清清楚楚为之而来的,可以接受我们的祝贺;歪打正着还正合适的,我们羡慕他的运气;能做到既来之则安之的,他们的大学也能有一个好的开端。在专业起步的阶段,各人都会有各自需要克服的困难,对待困难的态度不同,与困难共处方式不同,决定了在起步阶段不同的感受,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关于兴趣,我更多地要求因此而迷茫的学子能够先放下这个话题,用学习的行动找到兴趣,找到专业与兴趣的结合。以兴趣的理由放慢前行的脚步,是对青春的一种亵渎。兴趣很重要,但其作用并没有大到成为决定性的和唯一性的因素。兴趣可以是一个助推器,利用不好也可以成为一个包袱。大学生已经在面临很多现实问题,如果是包袱,就要其抖掉,而只留下助推的成分。

可以脚踏两只船 

面向自己心仪的专业,可能的途径包括转专业、辅修或者双学位、跨专业考研。转专业的机会并不多,需要有一个好看的成绩单,还要对想转入专业真正的了解。不能如愿转专业的,辅修或者双学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不同学校的情况有所不同,同时学两个专业的知识,课业压力会变得更大,周末的时间将与休闲无关,除了选择的勇气,还要有坚持下去的毅力,但这也是形成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方式。跨专业考研也是一种选择,在为达到这种目标的学习路上,我提醒切忌为考而考,要获得在学业上真正的提高。选择跨考的专业最好能与本专业有结合点,例如不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考取了信息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做出难度不小的跨考决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不要再出现上了研究生,却再陷入与兴趣矛盾的境地了。有一位和我关系非常密切的学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大学生,体弱多病的他,在大学期间受益于中医和传统文化,立志学医,并考取了中医专业的研究生,即将毕业时在圈子里已经小有名气。每一种选择也是一种放弃,谨慎选择,认真实施,不管什么样的选择,都至少需要对自己负责。

上面的途径,围绕的是学历教育的模式,会按照另外一个培养方案展开学习。另外的途径是可以自主地设计和创造条件,安排个性化的学习,这就要求在课外自主性学习中,找到本专业和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结合点,设计好学习内容并有效执行。不求专业对口,但求志趣对路。人生并不只是一条路,人生也没有回头路,这样一种不受约束的行进,恰好能找到独特的自己。有一位软件工程专业的女生,有强烈的意愿学习生物。我和她共同探讨了计算机和生物的种种结合点,以及通过课外阅读、蹭生物类专业的课程和实验、和生物类专业的学生交朋友等种种可能方法,她如释重负。我不知道她后来情况怎样,在“两全”的追求中,需要找到合适的折中点,这是她自己的事,只要放下包袱去前行,这个点能把握好。

修双专业和跨专业考研需要借助外力去安排学习,而自主的安排全凭自己,这两个极端选择的优劣自然分明,这也成了不少同学难以把握的根源:依了双专业毕业要求或考研要求,可能会走入新的应试,而完全自主常常坚持不下来。折中下来,一种合适的方式可以是自学再加上考取专业资格证书。我知道不少非计算机专业喜欢IT技术的大学生在考“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证书。考试大纲可以帮助学习者设计学习内容,一次考试涉及多门课程,且考试内容中有实践性的要求,这样的考试可以作为检验阶段性学习目标的依据,但不至于被考试、课程束缚得太紧。至于学计算机类专业对其他行业感兴趣的同学,不妨也据此思路找到机会。

日子不能这样过

如何度过大学这段光阴,会有各种各样的可能。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和充分尊重个性的时代,理应这样。有一些大学生在积极快乐中度过,也有一些,自己也并不满意。没有兴趣,不了解专业,学不懂,老师不好,氛围不浓,没有地方,网络和手机坏事,DotA,他们老叫我出去。理由很多,以至于世界之大,竟然找不到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

静夜思的时候也常纠结:父母,学费,大学前的寒窗十二载,曾经的理想,家族的荣耀,弟妹的榜样,中学老师的厚爱,大学老师的关心,表面的荣光和内心的空虚,别人当面不说却能透出的鄙视,还有以后的生活……

一觉睡醒之后,新的一天的开始,面对的还是没兴趣,不了解……然后是兴趣真的没有了,该看的书越来越多,不懂的也越来越多。想重新开始,天狗吃月亮,无从下口了。很多时候,静夜思也没有了:通宵游戏过瘾啊,K歌过了夜半,倒头睡了,哪有时间去思?

其实心里清楚,就是没有把这个理由端出来:日子不能这样过!

总是要从明天开始,一再谈起明天,不知读起“寒号鸟”的故事时,会有何感想?

指望着兴趣从天而降,一日之间,让自己对兴趣的期望突然全变成了现实,那将是多么好的事情!请忘记那个对撞死在树上的兔子望眼欲穿的农人吧。孰不知,你就是自己痛恨的所谓“大环境”的最铁杆的拥护者。有人正在为你破冰,有人为你的走出作出示范,而你选择了和坚冰一道,冷酷地将自己封死在那个不该停留的位置。

日子应该怎么过,每个人非常清楚,周围其实也有很多榜样。眼睛往哪儿看,人就去哪里扎堆,是个问题。你是什么样的人,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你怎么看待这个世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常有人说:“大家都这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对的。

其实这些人也并不是不知道该如何过好大学的生活。入学时不知道,两月过后还不知道?一年、两年之后还不知道了?在生理上把自己当海伦•凯勒了吗?不要想起自强不息的海伦,那会让你不好受的。

西方有句古话:你可以将马拉到河边,却不能按下它的头去喝水。什么?你不渴?骗人,葡萄都是酸的呢!

立足于独立面对,用一段时间的坚持让改变发生。更重要的是,要乐于做出改变。习惯的方法不成,那就换种方式。这个秘笈似乎人人都知道,但有人就是抱着屡战屡败中用熟的办法不放。天天用脑袋往城墙上撞,指望真能把城墙撞个大口子来,却不知围着城墙转一转,找一下城门在哪里,或者去发现是否有人已经用大炮轰开了城墙。

振作这件事情说复杂真是复杂,但是,说简单也就简单了。振作只需要一个理由:日子不能这么过!说开始就开始,说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返回到【全文目录】【下一节】

8.4 大学生,不要再拿兴趣说事——《逆袭大学》连载相关推荐

  1. “差生”,不要再拿兴趣说事

    [姊妹篇]振作只需一个理由:日子不能这样过 这几日让同学们总结一年的学习,欣赏了不少美文.同学们的普遍进步让我兴奋,也发现了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关注到的一些方面.同学们对老贺在学习中起到的作用大加褒扬, ...

  2. 10.1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逆袭大学》连载

    返回到[全文目录] 目录 10.1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让大学的历史告诉我们 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 着眼发展的兼职 10.1 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在我们的学校,对学生的奖励有评选&quo ...

  3. 小白如何逆袭为AI大牛?00后大学生凭借昇腾AI为粮食加工保驾护航

    作者 | 伍杏玲 出品 | CSDN 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2023级直博生 邵琦 守护粮食供应安全,用科技提升农业加工行业智能化水平,为国家粮食加工保驾护航. 你可能觉得这对普通人来说是& ...

  4. 中国计算机大赛游戏,我校在第10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第暨4届中国大学生动漫游戏设计大赛,“星雨杯”福建省级赛的表现优异...

    2017年7月2日上午,第10届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暨第4届中国大学生动漫游戏大赛"星雨杯"福建省分赛区的颁奖典礼在福建省农林大学拓荒广场礼堂召开.我校影视系副主任郑则凌.教师 ...

  5. 农村大学生的逆袭--019发展业务

    张车华在广告公司办公室这边混得还算不错,自那天单独与陈美英吃过饭之后,陈美英对他的态度稍显热情了些,这也让张车华的工作更顺利了许多. 在办公室里关兴明主任是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似乎他经历了许多也明白公 ...

  6. 三本毕业北京打工考研北大计算机,厉害了!又一位三本大学生考研逆袭北大,网友:英雄不问出处!...

    原标题:厉害了!又一位三本大学生考研逆袭北大,网友:英雄不问出处! 生活中,从不缺乏逆袭的故事,所谓的逆袭简单来说,即在各方面条件均很艰苦的情况下,将一件事情做到了极致,这便是逆袭.而在全国的大中小学 ...

  7. 农村大学生的逆袭--031拉近与领导的距离

    在17K上载了这篇小说<农村大学生的逆袭> 何经理吩咐陈师傅将其他人送走,独独留下了张车华,说她会送张车华回去. 在陈师傅等人走后,何经理扶着张车华打了一辆出租车,不过他们并没回宿舍,而是 ...

  8. 挣多少钱让你觉得生存无忧,有底气做感兴趣的事?

    经常听人说,我想做自己喜欢的事,之所以没做,是因为钱不够花,没法生存. 那么,真的让你不缺钱,能够有吃有喝,你还会拼尽全力做那件事吗? 一开始,我是肯定的.什么都不缺,那我必然活得恣意潇洒,必然全心全 ...

  9. 大学生应该做的18件事

      大学生应该做的18件事 兴华颖挚 1.一定要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不要成为灌输教育的牺牲品. 2.仕途,商界,学术 ...

  10. 别说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屌丝逆袭从来都是极少数

    别说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屌丝逆袭从来都是极少数 2013年08月31日 00:00 来源: 南方都市报 文/咪蒙 新浪微博:@咪蒙 朋友当了十多年教师,最近跟我感叹," ...

最新文章

  1. 适合初学者学java技术的书籍推荐!
  2. 避免资源死锁:识别已打开的事务
  3. google guava工具包collect包HashMultiMap基本用法
  4. 统一沟通-技巧-12-Lync-CX600-3000-5000-配置-internet
  5. 前端利器倚天剑之sublime
  6. 每个人都知道MVC…
  7. JBoss 4.2.x Spring 3 JPA Hibernate教程第2部分
  8. MongoDB:SpringBoot有关@Document(collection = )与@Document(collation= )注解的区别
  9. 程序猿的数学:scratch篇
  10. 图像傅里叶变换的幅度谱、相位谱以及双谱重构原图像
  11. Linux中tty、pty、pts的概念区别
  12. python︱mysql数据库连接——pyodbc
  13. nginx+lua+redis实现post请求接口之黑名单(一)
  14. 计算机管理系统工具共享文件夹,win7一键共享工具【管理方式】
  15. linux系统终端快捷键,Linux终端快捷键整理
  16. javascript编写1加到100函数
  17. 『牛角书』鸿蒙——简易通讯录项目开发
  18. 英语语法构词篇-派生(Derivation)
  19. Android SDK版本以及对应的平台版本、版本名称
  20. 3dsMax是什么?有什么功能、能做些什么?

热门文章

  1. pycharm 学生资格过期,提示No suitable licenses associated with account解决方案
  2. 列车停车控制算法及仿真研究
  3. 《我们终将遇到爱与孤独》
  4. 202109青少年软件编程(Python)等级考试(五级编程题)
  5. wed基础和http
  6. 一直被世人误解的薛定谔猫:批判量子力学及其残忍的隐喻
  7. db4o and sematicweb
  8. 同一方法被多个Aspect拦截, 修改切面@Around @Before的执行顺序
  9. STM32 SPI获取磁性角度传感器AS5048A角度数据
  10. 两张MD5值一样但实际不一样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