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持续主动地升级我们自己

  • 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大脑都是我们的操作系统,我们升级操作系统最快的方式就是读书和思考
  • 我们可以从计算机系统中学习到的,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极少数极少数聪明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因为我们对计算机的结构了如指掌,而对大脑的了解却寥寥无几。而计算机是有最聪明的一小撮人持续不断地迭代升级改进出来的,因此计算机的行为模式代表了那部分最聪明的人认为的最高效的运算方式,也就是他们自己的行为模式。

类比及其方法论

  • 聪明的类比有助于我们进行知识的迁移,从一个领域进入另外一个领域。
  • 但聪明的贴切的类比往往是很难得到的,因为既要满足相似,又要对方已知,因此类比事物的能力是一项很重要的技能;类比本身是一项难度很高的活动。
  • 好的类比的例子:
    • 教育就像一副眼镜,带上眼镜的之前和之后,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同样的世界,但是带上眼镜之后,我们就能对细节看的更加清楚。
  • 要创造足够好的类比要满足下列条件:
    • 足够的知识和信息储备,才能在创造类比的时候找一个恰如其分的 “参照物”
    • 之所以能找到最 “恰当的”,不仅仅能找到两个事物之间“像” 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必须能明确地区分两个事物 “不像” 的部分,只有这样才能确立边界,因此你必须把两个事物理解的非常透彻,以免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 几乎所有的演讲者都擅长类比
  • 类比时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情:
    • 要注意我们类比要用“像” 而不是 “是”
    • “约等于”不能够等同于 “等于”
  • 这是个非常不易察觉的陷阱,当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欺骗我们的大脑,认为 A 无非是和 B 一样的东西呀,但这样简单的思考方式很容易让我们丧失掉深究 B 的能力,从而麻醉我们的大脑,阻止那些有效的思考。因此,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要慎用类比,因为不恰当的类比还不如不用。
  • 当我们面对新事物,要暂时克制试图类比的冲动,等有了足够的了解再去类比也不迟。
  • 例如,我们都喜欢用攀登来形容成功的过程,但是李笑来更喜欢用破冰。因为登山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目标可见,你总是容易直观地看到山顶的位置。但是实际上我们在成功的摸索中并不如此。当站在冰面上,你无法知道往哪个方向用多大的力,用什么工具来破冰会更有助于冰面的破碎,但是你所有的努力,积累;凿过的冰缝、冰洞在未来的某个角落忽然连到了一起,然后就破冰成功了,这个过程比较像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比登山更为贴切。
  • 类比的方式会影响思维,进而影响行动。而行动构成我们的生命,所以类比的时候不得不小心,寻找更为恰当的类比其实比大多数人 “想当然” 的思维要难得多。
  • 类比也是 “融汇贯通” 的重要手段:学会任何一个概念,方法论之后都要问自己“这个概念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 分清主次是一种格外重要却又常常不被重视的能力。

概念是一切知识的基石

  • 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能够独立地、正确地使用正确的概念
  • 所有的书籍重要的部分都是对概念的描述,只要你掌握了一本书所有的概念,搞清楚这个概念的实质,并且知道该在什么场景中恰当地使用这些概念,那么你就掌握了这本书的所有知识。
  • 当遇到一些很重要的但是很晦涩难懂的概念,当时不理解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对概念足够熟悉,强调背诵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当你真的熟练到可以随时提取正确的概念的时候,我们遇到老师或者别人讲到这个概念,就会迅速地将它们和我们之前对这个概念的了解产生联系,从而将这个概念从另外一个角度联合理解,这样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概念。
  • 因此,不能因为这个时代计算机和网络很发达就放弃所有的背诵任务,因为背诵不仅仅是记住,记住的那些概念其实会在潜意识里面进行整合,而如果连概念都记不住,更何谈理解,更别谈在恰当的时候调用了。因此记忆概念是需要非常重视训练的技能。
  • 我们进入一个新领域,通常容易做出傻事,而这些时候,我们通常会被别人说“这个人对这些事情一点概念也没有”。而这句我们常听的话里面,蕴含着概念对于每个领域的重要性。在任何领域中,不了解这个领域的重要概念,就完全不能了解其中的道理和关键。学习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也是让自己不断接触和融合新概念的过程。
  • 有很多概念其实是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而丢弃的概念,不是所有的概念都必须长久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建立在不断抛弃旧的概念,创造新的概念从而创造新的秩序的过程。就像随着社会发展,男尊女卑这个概念必然被社会抛弃,而围绕男女平等新生的很多概念也会不断地产生。
  • 我们读书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因为我们应该注重的是 “理解速度”,而非 “阅读速度”。就像我们谈营养吸收,我们应该关注的是吸收了多少,而不是吃的速度。毕竟当吸收一定的情况下,吃的越快,越容易生成粪便排出。而读书是一个时间消耗成本非常高的活动,如果一味追求速度不求质量,那么是无异于消耗时间和生命的。因此当我们真的遇到一本好书的时候,越应该放慢阅读速度,甚至逐字逐句地读,去理解其中的含义,效率可能会更高,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 为什么不断地读书学习的人会变聪明呢?因为我们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接触新概念的过程,而我们见过的概念越多,理解过的概念越多,我们接触新概念的时候理解起来就会越快
  • 聪明程度是可以习得的。人分为两种:
    • 固守型:更关注自己当时的表现,更在意外界对当时表现的看法
    • 进取型:更关注当时有无进步,并不在意外界看法
  • 进取型的人通常不在意外界的看法, 因此即使有几次做的并不好,他们也知道这并不妨碍他们进步,只要下一次比这一次更好就行。他们习惯于接受挑战,处理压力,更懂得积累的好处。

争论、非议、鄙视链

  • 当你还需要和别人争辩,就代表你不够强大,不如用这个时间来提升自己
  •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选择的集合,有些人认为集体利益重于个人利益,有些人认为家庭这个集体比社会集体更重要,这些认知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
  • 立场不同的人,往往会受制于自己的立场。比如 “何不食肉糜”,在众生面前这个皇帝看起来是应该取笑的,但是生在帝王家的人有何必在乎众人的耻笑呢?有些人即使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也照样会有好的归宿,因此不要因为别人处于不同立场发出不同的观点就急于笑人家不懂常识,有时候可笑的可能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身处的位置太低。我自己就有些观察和经历。当我小学的时候,我们家里有个亲戚,当时在美国读博士,30 好几岁了依然没有女朋友,人家每次回老家和这些人的话题也几乎没有,别人说什么他都只是傻笑。以至于这些行为成了那些农村亲戚的谈资,他们认为他是读书读傻了,还不停的告诫我们这些小孩子:“读书一定不要像他那样把自己读傻了。” 时间过了十几年,现在我研究生在读,也有读博士的想法,有一天我忽然明白了我的那个表叔的选择。当他回到农村的家里的时候,面对那些张嘴闭嘴 “还不结婚啊?” 的亲戚,还有那些连 “山东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 都很难分辨的远方表舅表姨,人家能说什么呢?立场不同,连沟通的欲望都没有,我现在发现是真的。倒不是因为自己好像上了点学飘了,而是看问题的立场和方向发生了本质的不同,自然而然就放弃了沟通,别人说什么就点头笑笑,不至于场面太尴尬。现在我那个表叔已经去了太原理工当教授,老婆在上海有好几套房子,生活无忧无虑,但是那些取消它的人依旧守着农村里那一亩三分地,用乡音教导着他们的子子孙孙。。。
  • 你参与了鄙视链就一定会遭到反噬,因为当你鄙视别人,总有人鄙视你。就像当你参加别人的婚闹,最终一定会遭到回馈一样。如果你开始就谁的婚礼上都规规矩矩压根不进这个圈子凑热闹,那么大家大概率不敢在你身上开这个头,因为大家都知道你已经明确表达了你的态度。因此远离鄙视和争端的根本策略就是表明立场并且绝不参与,只有这样你才能在鄙视链的循环中独善其身。当然有些人就是谁都要鄙视,顺带捎着你,那么对待这种较为极端的情况,你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 日常生活中大家应该提倡讨论,避免争论,因为他们有根本的不同:
    • 讨论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更明白
    • 争论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对方
  • 争论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他妨碍你成为一个清醒、淡定的人,这种伤害太大了,必须根除。大多数争论的情况是:当你参与争论,无论结果如何(通常都不会有任何一方胜利,而是不欢而散)——双方都必须鄙视对方,然后双方都沦为鄙视链中的某一环。

学习计算机的沟通方式

  • 两台计算机(两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建立联系的方式是:

    • 他们都要首先遵守相同的协议,例如 TCP 协议或者 UDP 协议等。。。
    • 按照TCP 协议进行三次握手,建立有效连接
    • 将数据切分成小的数据块
    • 通过路由找到合适的路径,每次传输的路径未必相同
    • 对方受到数据之后发出回执确认收到,这个回执应该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否则放弃传输
    • 所有消息传输完毕。
  • 而上文说到计算机沟通的方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拨人的思维方式,因此我们可以迁移到人与人的沟通上:
    • 首先确认这个人是否真的能沟通(听得进去、想听)
    • 沟通有很多方式,无论哪一种,只要能传递有效的信息即可
    • 对方接受了你的观点或者信息之后要给予反馈,确认已经听懂了你的意见或者观点
    • 如果事情比较大、步骤多,那么就需要分步沟通
    • 两个人要想持续的沟通,必须遵守相同的协议(都不许翻脸、不需骂人或者急眼)
  • 对于高等的操作系统来说,向下兼容是很难的,因此不要等着那些比我们能力强的人来适应我们或者帮我们做很多事情,因为对他们来说,兼容我们的行为和认知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学识和认知这东西不可逆,你了解了一件事情之后是断然无法抱着与了解之前同样的态度去做这件事情的,因此学得越多,我们就会往前走的越多,而且这种前进是可感知而且不可逆的,多好的进步途径啊!
  • 在作者看来,任何关于鸡毛蒜皮的事情的喋喋不休的争论,都发生在低级的、协议混乱的操作系统当中,因为协议不一样本身就是无法沟通的。因此想要保持和朋友或者伴侣的长期稳定、不吵架的关系就要类比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下面几点:
    • 共同创建协议
    • 共同遵守协议
    • 共同升级协议
  • 实在面对无法兼容的系统,计算机通常会开一个 “虚拟机”,比如在 windows 操作系统里通过镜像建立一个 linux 的虚拟机,在这个虚拟机的程序中可以按照 linux 的方式运行。人也可以如此!我们可以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的人进行沟通的时候切换到不同的虚拟机。平时学一些星座的知识,当遇到喜欢谈论星座的人,就把自己切换到这个虚拟机;当与家长和亲戚长辈沟通的时候,就切换到另外一个虚拟机。

什么是朋友

  • 我们小的时候我们认为: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的人
  • 慢慢的我们拥有了一些做事的能力或者个人的财产(自己的玩具、自己的零花钱)我们认为: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甘心情愿付出的人
  • 后来大家长大了,去了五湖四海,不经常联系,只有过年或者暑假的时候才有机会聚一聚,于是朋友变成了:朋友是那些与我们共度时光、让我们感觉到温暖,让我们甘心情愿付出,也让我们愿意主动联络、主动维系感情的人。因为维系感情是需要成本的,而两个人交往一定是一方主动的,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成本是他甘愿承担的。
  • 与此同时,老朋友多了一层意义,开始被时间赋予了稀缺性,因为老朋友总是被时间冲刷之后变成了一种概率很低的存在,虽然他们不见得完美,不见得多优秀,但是这种稀缺性让我们自发地珍视。我们潜意识中决定轻易不和他们合作,生怕伤到这个稀缺性的存在,这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尊重。
  • 随着进一步成长,我们不断成熟,而成熟决定着我们开始更加独立,渐渐地不再依赖朋友的存在,朋友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于是这个时候朋友又有了新的定义:朋友是那些愿意与我交往而且也让我感到钦佩的人。友谊的价值部分来自于各自的成长或者共同成长。
  • 维系任何一个关系,都需要一个主动的人存在,否则关系就会渐渐淡忘。时间无论干什么事情都会流失,并不因为你虚度就会给你机会重新来过,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朋友才显得珍贵。
  • 交朋友远离两种人:
    • 官场上太黑的人不能交:因为他们总有一天被更黑的人干掉
    • 对老婆不好的人不能交:老婆是一个人除了血缘关系之外最亲的关系,对老婆不好,这种人不可能对其他人好。
  • 交朋友的方法论:
    • 一技之长
    • 追求进步
    • 真诚热情
  • 一个厉害的人,是有能力构建自己的世界的人;这种人往往不惧怕孤独,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因为他们即使不依托任何外力,也能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并找到自己的意义,他们不需要别人的肯定来获得自己的意义。要找那些会 “内视” 的人做朋友,因为他们会带给你更好的体验,他们会让你勤于思考,学会把关注点放在自我提升上。这种人要靠自己去寻找,因为他们一般不会主动交很多朋友,所以可遇不可求。
  • 我们要创造多赢的局面,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组局,让各种不同的厉害的人在一起沟通、聊天。但是切记:组局的原因不要是 A 有求于 B,因为不对等的局,组起来也没意思。组局之前多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哪些人是互补的,是可以擦出有趣意见和火花的人。
  • 和朋友交往的过程要尽量避免求人的状态,这样的关系往往不对等,也不太容易长久。并不像我们经常听得那样:“多个朋友多条路,自己困顿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但其实我们都有体会,真正要好的朋友越是困难的时候越难张口,这其实说明了一个道理,我们交朋友之所以快乐,本来就不是因为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求助,我们交朋友是因为可以共赢、平等、有相同的价值观这些原因。

读书笔记之:《新生 七年就是一辈子》李笑来相关推荐

  1. 202313读书笔记|《山居七年》——我只想在广袤璀璨的星河里享受生的鲜活,独自飞,游走

    202313读书笔记|<山居七年>--我只想在广袤璀璨的星河里享受生的鲜活,独自飞,游走 <山居七年> 作者张二冬,选择隐士山居是一种很自由随性的生活态度,我觉得这不是普通人可 ...

  2. 读书《重生,七年就是一辈子》

    ​ 同<万万没想到>一样,这是一本充满方法论的书,如果有些问题理不清楚,或许这里有你想要的答案,至于认不认可,在于你自己.别人给出一个答案,会丰富我们的答案,更别说,我们跟多人根本就没有答 ...

  3. 读书笔记_中国期货市场量化交易(李尉)01

    读书笔记,李尉的作品,看豆瓣还行就买来看看 第一章 期货基本策略概要 国内平台:开发,回测,模拟,实盘均在一个平台实现较为方便,并且费用较低. 连续合约:跳空问题 指数合约:无法直接交易 淘宝策略:低 ...

  4. Linux内核分析 读书笔记 (第七章)

    第七章 链接 1.链接是将各种代码和数据部分收集起来并组合成为一个单一文件的过程,这个文件可被加载(或被拷贝)到存储器并执行. 2.链接可以执行于编译时,也就是在源代码被翻译成机器代码时:也可以执行于 ...

  5. Think in Java第四版 读书笔记3第七章第八章

    第七章复用类 复用代码的方式 1组合 2继承 方式1组合 public class Box {String boxName;public Box(String s) {System.out.print ...

  6. 《网络空间内生安全》读书笔记:第七章 动态异构冗余架构

    第七章 动态异构冗余架构 DRS架构的静态性.确定性和相似性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表现出严重的基因缺陷,一致对广义不确定扰动缺乏维持"初始信息熵不减"的能力,因而其抗攻击不具备稳定的稳定 ...

  7. 马丁福勒《UML精粹》读书笔记_第七章

    第七章 包图 什么是包图? 包图是一种聚组构造,可以将UML中任一构造聚组在一起,以构成更高层的单位. 每个包表示一个名空间.在一个包内,类名要唯一,但不同包内,同一类名可以表示不同的类. 什么时候使 ...

  8. 《计算传播学导论》读书笔记:第七章 数据新闻

    目录 第七章 数据新闻 第一节 产生背景 第二节 理论源流 一.计算驱动的新闻报道 二.可视化驱动的新闻报道 三.制作流程 第三节 实战练习 一.维基解密阿富汗战争日志 二.奥运会数据分析和EChar ...

  9. 《影响力》读书笔记,第七章 稀缺

    第七章稀缺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你晓得会失去它,自然就会爱上它. 倘若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化身成值钱的宝贝. 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要比对获得同一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们的动力. 商 ...

最新文章

  1. 捕捉mysql中不可忽视的知识点(一)
  2. Jenkins 管理界面里提示“反向代理设置有误“的问题解决办法
  3. DelphiXE7中创建WebService(服务端+客户端)
  4. ORA-12638: 身份证明检索失败
  5. MySql安装及Navicat连接(解决Starting the server失败;mysql输入密码登录报错1045(28000),不输入密码却能登录;Navicat连接报错2059)
  6. 不会延期!iPhone 12S预计如期在9月发售:升级三星LTPO屏幕
  7. redis哨兵模式原理_Redis哨兵原理,我忍你很久了
  8. 明显调用的表达式前的括号必须具有(指针)函数类型
  9. php收集信息,PHP获取收集相关信息
  10. 计算机相关知识——前端Base64编码解码的基础使用
  11. 计算机论文价值观,[转载]我的人生价值观--思修论文
  12. [附源码]SSM计算机毕业设计逸尘房屋销售管理系统JAVA
  13. 日常学习记录一_mcufly串口下载
  14. 10款大数据处理编程语言
  15. sql:mysql:分词
  16. 达内终端端mysql命令_如何从Windows命令行启动MySQL
  17. linux配置网卡绑定后不生效,Linux双网卡绑定实现负载均衡和失效保护
  18. Docker的原理,详细
  19. 客流监控摄像头展区人流量统计分析
  20. 15-5衍生金融工具

热门文章

  1. 知乎热议:同济版《线性代数》引发激烈争议!
  2.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论文,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论文.doc
  3. 单向测径仪有何特点来满足现代生产需要
  4. 读取风云4号卫星FullMask_Grid.raw文件
  5. vue+vant+vux
  6. php随机图片github,GitHub - diudiuhaha/Random-Image: 随机图片服务
  7. ChatGPT - 提示词
  8. 如果只有十万,你会选择买房还是买车?
  9. spring boot 使用 grade构建
  10. 【西川善司的3D图形技术连载】GPU和Shader技术的基础知识(1~8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