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的产品支持已沦为一个笑话,为此,Google是时候应该有所关注了。

作者 | Ron Amadeo,科技编辑@Ars Technica

译者 | 弯月

责编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以下为译文:

时至人间四月天,然而对于Google的系列产品而言,残酷的2019年才刚刚开始。1月11日,Chromecast Audio下架。1月15日,YouTube的注释功能被删除。2月8日,Google Fiber卷起铺盖告别了光纤的世界。2月13日,Android停止支持物联网。3月12日,Google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部门被裁。3月13日,Google Allo下架。3月14日,虚拟现实工作室“Spotlight Stories”关闭。3月30日,短网址服务goo.gl停止接待新用户。3月31日,Gmail的IFTTT支持停止工作。

4月2日,我们同时收到了两个坏消息:Google+(面向消费者)和Google Inbox进入休业整顿。今年晚些时候,Google Hangouts“经典款”也将停止。此外,出于某些原因,Google计划在2019年将Google音乐“迁移”到YouTube音乐,之后Google音乐服务也将被打入冷宫。

截止到4月2日,2019年仅仅走过了91天,然而Google门前已经尸横遍野了。如果按照2019年官方公布的下架日期来统计,那么平均每9天就有一款Google的产品、功能或服务死亡。

其中有些产品的关闭有过渡计划,而有一些(如Google+)则表明Google完全放弃了用户群。但具体的细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一个这种行为都会对Google的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接连不断的产品下架让Google看似比往年更加不稳定、更加不值得信任。没错,9年前,Google就曾经经历过自相残杀的风波,6年前还曾经送走过Google Reader,但像今年这样的惨重局面却从未有过。

有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在担心Google的隐私和反垄断问题,但现在的Google正在削弱现有客户对他们的信任。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过去几个月里,Google的行为严重危及了其品牌形象,我甚至不确定Google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

Google产品需要信任和投入

最新一批已经死亡和即将死亡的Google应用

Google是一家平台公司。无论是云计算、应用和扩展生态系统,开发者API、广告解决方案、操作系统预安装还是用户数据存储,Google都会不断要求消费者、开发商和合作伙伴公司对其构建的内容进行投入。任何一个成功的平台都需要来自这些团体的信任和支持。而这些团体需要感受到他们投入的平台未来依然存在,否则他们就会转向其他平台。如果这些团体中的任何一个对Google失去信心,那么就有可能给Google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消费者希望他们将照片、视频和电子邮件上传到Google后,会一直被保留下来。如果你购买Chromecast或Google Home,那么你肯定希望这些产品所依赖的服务器和生态系统能一直正常工作,而不至于变成废铁。如果你不情愿地加入了一个新的社交网络,那么你希望它不会到处泄漏你的数据,也不会被关闭,或在几年后删除你所有的帖子。

还有企业客户,他们最喜欢平稳地将赌注押在成熟的公司上。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说:“没有人会因为购买IBM的东西而被解雇”,这句话反映了企业对稳定、牢固、可靠的技术合作伙伴的渴望。Google的付费G Suite计划也是为了解决同样的市场问题,但是Google在稳定性方面最应该做的工作是:发布日程计划,详细介绍即将到来的面向消费者的变革。缓慢的“预订发布追踪”延迟了部分功能的推出,但像Gmail彻底改造这样的事情最终都会到来。G Suite有一个“核心服务”列表,旨在表明对某些产品的信心,但其中的一些产品(例如Hangouts和Google Talk)仍然会被关闭。

在稳定性方面,开发商承担的风险比消费者大得多。消费者只需要信任地把他们的数据交给某个服务,或花钱买硬件,但开发商可能需要付出数月的心血为平台构建应用程序。他们需要阅读文档、设置SDK、弄清楚API的调用方式,还可能需要支付开发人员的费用,甚至可能需要学习一门新语言。如果他们对平台的长期稳定性没有信心,那么他们肯定就不会付出这些努力。

开发商可以通过付费访问Google API(如Google Maps API)的方式构建他们的产品,而当Google采取某些措施(例如将Maps API的价格提高14倍)时,就会对这些商家带来巨大的破坏,而且也有损于Google的品牌形象。如果像Reddit客户端那种应用“每隔一个月”就因为显示用户生成的内容而被Google Play标记为不合法;或者无法跟Google的真人客服进行交流,那么开发商就不大可能会在这种精神分裂症的生态系统上投入。

硬件制造商和其他公司合作伙伴也需要能够信任的公司。Google一直在要求硬件开发商根据其服务构建设备,例如与Google智能助理兼容的扬声器和智能显示器,内置Chromecast的设备,以及使用Android和Chrome操作系统的设备。制造商需要知道他们计划集成的某个产品或功能是否将长期存在,因为他们需要多年的规划和开发周期,而且之后的几年里还需要支持客户。在目睹了Android Things在发布9个月后,大部分功能就被砍的情形后,任何人都会担心开发任何基于Android Things的产品。沃尔沃计划将新的Android Auto OS集成到其即将推出的Polestar 2中,你可以想象一下其所带来的风险:该车辆的开发大约需要五年的时间,且在发布后仍需要数年的支持。

Google的产品下架给整个公司蒙上了阴影

由于Google关闭了这么多产品,互联网上已竞相开始记录Google产品的死亡统计。维基百科上,停产的Google产品和服务列表已开始接近其活跃的产品和服务规模。还有一些网站专门记录Google停产的产品,例如killedbygoogle.com、Google Cemetery和didgoogleshutdown.com。

我觉得,在最近的Google Stadia发布会上,我们看到了Google品牌形象受损的一连串后果。本来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的游戏流媒体平台应该受到万众瞩目,然而,Google的品牌形象导致人们质疑是否还可以信任该服务能够长期运行。

除了在每篇相关评论中都会看到很多恶搞和笑话外,主流报道也开始表现出对Google的怀疑态度。The Guardian上的一篇头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Google面临的一个潜在的棘手问题是,该公司惯于对其不怎么成功的项目失去兴趣。”IGN有一整段的报道质疑“Google的承诺”。Digital Foundry上的一段视频说:“Google很擅长莫名其妙地中止提供某些还不错的服务。”SlashGear上有一个质疑Stadia的问题是:“Google,我还能信任你吗?”

Google的Phil Harrison谈到了新的Google Stadia控制器

我最喜欢的一个例子来自Kotaku对Google Stadia领导人Phil Harrison的采访。在一段音频采访中,Kotaku向他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在评论部分经常能看到的一个观点是,长期以来Google不断启动和放弃新项目。我认为,看好Google Stadia的用户会有一种忧虑,那就是如果加入这个平台上并花钱,怎么才能确定Google能够坚持两年、三年、或五年?在过去的几年中,Google放弃了Google+、Google Hangouts、Google Fiber、Reader以及其他的Google产品,用户又怎么相信你们承诺Google会坚持把Google Stadia做到底呢?”

哎呀,Kotaku完全有理由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让一位高管面对“你的新产品什么时候会下架?”的问题,恐怕也够让Google难堪了。

Harrison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却出人意料地诚实,他承认说:“我理解这种担忧。”看来他也明白,在经历了这么多产品下架后,Stadia团队现在正面临着一场艰苦的战斗。在这段视频中Harrison说,Google在该项目上投入了巨大的成本,Stadia“并不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产品”,多家公司在这个平台上付出了重大努力。(别忘了,几年前Google+也是相同的情况,几乎每个Google的员工都参与其中,然而如今Google+还是死掉了。)

尽管Google Inbox的关闭、Hangouts的下架、以及其他流行的Google产品的中止与Harrison和Stadia团队的成员并没有关系,但他们依旧需要为“Google产品杀手”的后果负责。如果Stadia是亚马逊的产品,我觉得我们不会想到这些何时下架的问题。微软的游戏流媒体服务Project xCloud面临的问题只有可行性和吸引力,而不是微软是否会在两年内厌倦并抛弃该项目。

为何会有今天这样的局面?

Google如此热衷于下架产品,主要是因为Google对开发产品的热爱的副作用。凡是名叫“Google产品”的东西通常都是一种概称——Google本身几乎什么都没有做。实际上,这家行业巨头由很多自主开发产品的团队组成,这些团队按照自己的日程计划开发和发布产品。这就导致了Google常常一样东西“做两件”的结果:不同团队之间缺乏沟通,通过不同的想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Google的策略是:同时在多个团队中投入大量资金,看看哪边会成功,结果导致Google不断推出大量的产品和服务,但是所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都参差不齐,而且生命周期也各异。最终迫使Google下架大量产品。

在Google内部制定更好的发布以及其他决策的方法是,设法确定Google内部的哪个团队构建了产品,并将每个产品团队视为一个单独的组织。比如,Google智能助理就很好,因为它由Google搜索小组运营。另一方面,Google的短信团队在Hangouts、Hangouts Chat、Allo、 Duo、Google Voice和Android Messages相继失利之后,几乎没有可信度。很显然Android团队是Google最稳定、最可靠的一个团队,因此让其他团队推出他们想要的硬件的做法并不理想。Google应该新成立一个硬件部门专门负责所有的硬件。

Gmail团队打着“Google应用”的旗号,开发然后关闭了Inbox。以企业为重心的Google应用是一个坚定的群体,而Inbox是Google应用团队长期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下架。Google Fiber其实都不属于Google,它是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独立子公司。

每一个产品下架都有背后的故事

Google+由Google内部一个全新的部门创建,其负责人是Vic Gundotra。早在2011年,Google认为社交的成功与否对其生存至关重要,Gundotra就在那个时候被授予“高级副总裁”的头衔。从此,他成为了向当时的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直接汇报的八个高管人物之一。从那以后,Google+延续了Google产品不断发布和下架的模式:Google+背后的推动力量Gundotra于2014年离开Google(有可能是被迫离开),这标志着Google+结束的开始。Google+立即停止了,其后又有几个更为成功的功能也被取缔,最终Google在数据安全问题被揭发后公开关闭了Google+。

所有流量分析的网站都发现,Google+的使用率一直在下降,但最终因为数据泄漏而关闭主产品却是一个奇怪的决定。我可以理解该产品应该被弃用,但企业版Google Plus应该被保留。Google甚至承诺重新设计企业版,并开发新功能。

Hangouts是一款从未在Google站稳脚跟的产品。该产品由Google+团队负责开发,他们希望通过该产品将Google所有的其他消息服务整合到一个应用中。当Plus走向死亡时,Hangouts未能在Google的另一个部门中找到归属。最终,Google建立了单独的消息团队,但这个团队似乎更有兴趣启动自己的(众多)项目,而不是支持由其他人创建的消息传递应用。

Google Play音乐的消亡过程与Hangouts几乎相同。早在2011年,iOS就有了很棒的音乐解决方案(iTunes),而Android却没有。因此,Android团队创建了Google音乐,作为“安卓市场”内容商店的一部分。但随着Web客户端的诞生和拓展到iOS计划的实施,“安卓市场”这个品牌名称失去了意义,因此最终诞生了“Google Play”品牌,而且最后Google Play与Android分裂成了两个部门。如今我们看到Google的YouTube通过一系列新应用接管了Google很多的媒体内容。Google Play音乐的命运与Hangouts一样,成了“无家可归”的产品。

我还可以讲述很多Google产品下架背后的故事。所有的产品下架统统可以归结为:在产品、员工和部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各个团队做出了独立的决策。每次关闭背后的深层原因其实并不重要,问题在于所有这些产品的下架和关闭对Google声誉的影响,Google一次又一次地将产品从客户的手中夺走,这些客户会怎么想。

Google需要建立共同的规划蓝图

既然所有产品下架的消息都已经公布了,此时此刻Google无论做什么都于事无补了。我发现,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谈论Google Reader的下架——一个你经常使用的Web服务被夺走了。如果人们对Google提供稳定的服务阵容的能力失去信心,那么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离开Google的生态系统。在这之后,就像Stadia一样,Google想让人们使用其新产品会越来越艰难。

至少自2016年以来,我对于大多数Google的新产品一直持观望的态度。可是,如今对Google的支持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头号的笑料,这应该引起Google的高度重视。

安抚Google用户的一个方式是告诉我们公司正在进行的业务。Google已经承诺为其部分产品提供支持。Pixel手机和Chromebook都有参考依据——Google承诺将支持windows,并公布了产品的终止日期。同时,Google还公布了各个产品的日程计划和其他统计数据。我希望Google能够说明哪些产品将长期存在,哪些产品在公司的优先级上处于较低的位置。无论如何,Google公开承诺Stadia会运营5年以上不是什么难事吧?对于更成功的产品,Google应该承诺运行服务10年以上,并不时地更新日程计划。

我知道大多数公司都没有这样做,但人家那些公司都没有像Google一样动辄就干掉自己的产品。在面对有人嘲笑Google:“哈哈,Google的这款产品什么时候下架?”的时候,至少可以公开声明“不少于7年”。Google,我们只想看到一个产品规划蓝图,很难吗?!给我们一份“长期支持”的产品列表。

Google公开发布了Pixel手机的支持时间表,为什么不发布产品和服务的时间表呢?

Google喜欢尝试,但它需要更好地沟通哪些产品将长期存在,哪些产品将被用于实验看看是否可行。有时Google很擅长这种沟通。例如,最近推出的Reply应用就处理得很好。Google将这项服务称为“一项实验”,它来自Google内部的一个名为“Area 120”的特殊团队。所有关于这项服务的信息都让人觉得这听起来像是一次临时试验,在产品下架时,Google的消息传达得也很到位:“Reply只是一次实验,如今这个实验结束了”。这种处理方式就非常好嘛。

相比之下,Google Inbox推出时,没有人感觉这款产品只会存在短短几年。Inbox的制作花费了多年时间,宣传让人觉得Inbox会成为未来Google的邮件客户端。

就目前而言,几年前作为Google中心的产品(RIP,Google+)在2019年即将上市,Google似乎已经准备好干掉那些日常活跃用户不足十亿的产品了。由于不清楚这一波关闭浪潮背后的原因(公司内部是否有一些新的裁员指示?),所以感觉Google的东西没有一样是安全的。

在上一次重大消息发布时,Google并没有提到Google Voice。Waze的功能正在被慢慢转移到了Google地图。我们是否应该将其解释为不好的迹象?(Android)Wear OS基本上是智能手表大战的最后一场战役。Nest没有盈利,而且最近被剥夺了在Google的独立性。Google Fuchsia OS深陷漫长的开发周期中,而所谓的取代Android的计划将是一场艰难的战斗。你对未来几年这些产品的存在有多大信心?

每次Google下架产品的时候,其声誉都会受损。下架产品的行为会让用户感到背叛,这会导致用户更加难以信任Google的其他服务,而Google也更难向用户推销新产品。鉴于最近发生了如此之多的产品下架,我不得不怀疑Google用户会寻找看似更稳定的其他公司的服务。

原文: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19/04/googles-constant-product-shutdowns-are-damaging-its-brand/

本文为 CSDN 翻译,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出处。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CSDN 立场。

学Python 没找对路到底有多惨?

https://edu.csdn.net/topic/python115?utm_source=csdn_bw

【End】

 热 文 推 荐 

极客头条

☞漫画:如何给女朋友解释为什么200M宽带,打王者荣耀还是会有460的延迟?

☞最萌算法学习来啦,看不懂才怪!

☞@程序员,你会教自己的孩子学习编程吗?

☞代码重构!你敢吗?!

☞30位90后霸榜! 福布斯: 比你年轻、比你有颜、比你有才华, 就是他们了!

☞Facebook开源图嵌入“神器”:无需GPU,高效处理数十亿级实体图形 | 极客头条

☞技术头条

☞刺激!我31岁敲代码10年,明天退休!

System.out.println("点个在看吧!");
console.log("点个在看吧!");
print("点个在看吧!");
printf("点个在看吧!\n");
cout << "点个在看吧!" << endl;
Console.WriteLine("点个在看吧!");
Response.Write("点个在看吧!");
alert("点个在看吧!")
echo "点个在看吧!"

点击阅读原文,输入关键词,即可搜索您想要的 CSDN 文章。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Google 产品的消亡史!相关推荐

  1. 2018 微服务的疯狂消亡史

    原文:The Death of Microservice Madness in 2018 作者:dwmkerr 翻译:Vincent 过去几年微服务已经赚足了眼球,到处都在讨论它.何为"微服 ...

  2. 述说互联网1.0时代的巨头Yahoo的25年消亡史,传奇巨头落幕的故事

    雅虎曾经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曾是马云的偶像,辉煌时期比肩谷歌.微软等巨头,市值最高达到1300亿美元. 如果说100年之后,我们的子孙只记得两个对于互联网世界贡献最大的人,那这个人不是今天业界 ...

  3. KTV「消亡史」:辉煌、挫折与新生

    [潮汐商业评论/原创] 这是Ina工作的第五年,疫情之后,第一场大学同学聚会就定在了周末. 同学群里大家热烈地讨论着聚会的地点,"要不咱们去KTV吧,哈哈哈哈哈哈",突然有人提议到 ...

  4. Google产品主管Ken Norton的6条心得:如何招聘一位优秀的产品经理?

    如何找招聘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Google产品主管Ken Norton的提出了自己从业以来的六条心得. 我在创业公司负责招聘有一段时间了,创业公司和大公司的招聘有很大区别.在雅虎搜索,我们似乎一直在持 ...

  5. Python 爬取 6271 家死亡公司数据,一眼看尽十年创业公司消亡史!

    作者 | 朱小五 责编 | 刘静 前段时间老罗和王校长都成为自己的创业公司成了失信人,小五打算上IT桔子看看他们的公司. 意外发现IT桔子出了个死亡公司库(https://www.itjuzi.com ...

  6. Python爬取6271家死亡公司数据,一眼看尽十年创业公司消亡史!

    作者:朱小五 来源:凹凸玩数据 在开始正文前,首先介绍下首届"森麟杯"数据分析大赛,详情可以戳:参与首届"森麟杯"数据分析竞赛,分享千元红包 前段时间老罗和王校 ...

  7. 谷从何来,歌向何去——Google产品策略分析

    谷从何来,歌向何去--Google产品策略分析 老子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在互联网这个纷争并起,群雄割据的时代, ...

  8. MySQL查询不同年份母亲节_历年母亲节谷歌doodle有什么不同 google母亲节logo变化史...

    每到节日谷歌的logo都会加入一些动画效果应节,今年母亲节同样也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历年母亲节谷歌doodle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google母亲节logo变化史. 历年母亲节谷歌dood ...

  9. 行业分析系列(1):网约车产品发展小史

    这是小胖的第128篇文章. « 网约车产品发展小史 » 本文5000字,阅读大概需要7分钟,快速了解网约车产品发展始末! 核心内容概要: 01网约车发展的重要阶段和里程碑 02 网约车市场环境及主要商 ...

最新文章

  1. 万字谈监控:解答Zabbix与Prometheus选型疑难
  2. Python教程:自定义排序全套方案
  3. Feign-1 Feign的简介及基础使用
  4. SQL Server 20082005维护计划对比
  5. Angular应用ng serve命令行的学习笔记
  6. mybatis的Example[Criteria]的使用
  7. 谈谈CLOSE_WAIT
  8. windows安装ruby on rails
  9. MFC开发-MFC Edit Control 捕捉回车用法
  10. android fragment学习4-底部布局扩展TabLayout
  11. 视频教程-通俗易懂的RPC框架Dubbo视频教程-Java
  12. 433MHz LoRa/FSK 无线频谱波形分析(频谱分析仪测试LoRa/FSK带宽、功率、频率误差等)
  13. 最强推荐:阿里P7级别面试经验总结,进阶学习资料!
  14. 微信小程序之点点考勤经验总结
  15. 教你Word一键自动生成目录步骤
  16. idm由于法律原因无法下载怎么办?
  17. 500左右高清音质游戏蓝牙耳机,百元级优质性能大牌平替蓝牙耳机
  18. 基于Stm32f103利用模拟iic驱动LM75A温度传感器
  19. 微策略2017年秋招线下笔试+技术面+在线测评+主管面总结
  20. Web前端——移动端页面开发

热门文章

  1. golang java耗内存_golang websocket内存泄漏
  2. 【论文研读】【医学图像】【R2UNet】Recurrent residual U-Net for medical image segmentation
  3. endnote安装_EndNote X8 系列教程(一):软件介绍与安装
  4. PyQt5的QAction多次响应triggered信号的处理方式
  5. 数字式轮胎气压计行业调研报告 - 市场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6. 中国双接口芯片卡市场趋势报告、技术动态创新及市场预测
  7. 我的世界java内存不足_[菜鸟级]简单解决内存溢出内存不足、卡机问题(可当启动器使用)...
  8. 如何做一个MySQL优良数据库_MySQL数据库如何做好优化
  9. Python菜鸟入门:day09数据结构
  10. 微软被诉Windows字体侵权 微软版权意识翻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