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求响应流程图

服务器处理请求的流程:

(1)服务器每次收到请求时,都会为这个请求开辟一个新的线程。
  (2)服务器会把客户端的请求数据封装到request对象中,request就是请求数据的载体!
  (3)服务器还会创建response对象,这个对象与客户端连接在一起,它可以用来向客户端发送响应。

由流程图可以看出,在JavaWeb的请求与响应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为request以及response,这两参数在Servlet的service( )方法中。

二、response

1、response概念:


response是Servlet.service方法的一个参数,类型为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在客户端发出每个请求时,服务器都会创建一个response对象,并传入给Servlet.service()方法。response对象是用来对客户端进行响应的,这说明在service()方法中使用response对象可以完成对客户端的响应工作。

response对象的功能分为以下四种:

(1)设置响应头信息

(2)发送状态码

(3)设置响应正文

(4)重定向

2、response响应正文

response是响应对象,向客户端输出响应正文(响应体)可以使用response的响应流,repsonse一共提供了两个响应流对象:

(1)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获取字符流;

(2)ServletOutputStreamout = response.getOutputStream():获取字节流;

当然,如果响应正文内容为字符,那么使用response.getWriter(),如果响应内容是字节,例如下载时,那么可以使用response.getOutputStream()。

注意,在一个请求中,不能同时使用这两个流!也就是说,要么你使用repsonse.getWriter(),要么使用response.getOutputStream(),但不能同时使用这两个流。不然会抛出illegalStateException异常。

2.1 字符响应流

字符编码

在使用response.getWriter()时需要注意默认字符编码为ISO-8859-1,如果希望设置字符流的字符编码为utf-8,可以使用response.setCharaceterEncoding(“utf-8”)来设置。这样可以保证输出给客户端的字符都是使用UTF-8编码的!

但客户端浏览器并不知道响应数据是什么编码的!如果希望通知客户端使用UTF-8来解读响应数据,那么还是使用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方法比较好,因为这个方法不只会调用response.setCharaceterEncoding(“utf-8”),还会设置content-type响应头,客户端浏览器会使用content-type头来解读响应数据。

缓冲区

response.getWriter()是PrintWriter类型,所以它有缓冲区,缓冲区的默认大小为8KB。也就是说,在响应数据没有输出8KB之前,数据都是存放在缓冲区中,而不会立刻发送到客户端。当Servlet执行结束后,服务器才会去刷新流,使缓冲区中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

如果希望响应数据马上发送给客户端:

向流中写入大于8KB的数据;

调用response.flushBuffer()方法来手动刷新缓冲区;

3、设置响应头信息

可以使用response对象的setHeader()方法来设置响应头!

使用该方法设置的响应头最终会发送给客户端浏览器!

(1)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设置content-type响应头,该头的作用是告诉浏览器响应内容为html类型,编码为utf-8。而且同时会设置response的字符流编码为utf-8,即response.setCharaceterEncoding(“utf-8”);

(2)response.setHeader("Refresh","5; URL=http://www.baidu.com"):5秒后自动跳转到百度主页。

4、设置状态码及其他方法

(1)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等同与调用response.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2)response.setCharacterEncoding(“utf-8”):设置字符响应流的字符编码为utf-8;
(3)response.setStatus(200):设置状态码;

(4)response.sendError(404, “您要查找的资源不存在”):当发送错误状态码时,Tomcat会跳转到固定的错误页面去,但可以显示错误信息。

*********************************************************************************************************************************************************************************

5、重定向(*****重点*****)

5.1 什么是重定向(两次请求)

当你访问http://www.sun.com时,你会发现浏览器地址栏中的URL会变成http://www.Oracle.com/us/sun/index.htm,这就是重定向了。重定向是服务器通知浏览器去访问另一个地址,即再发出另一个请求。

 5.2 如何完成重定向?

答:重定向的状态码为302,我们首先使用response对象向浏览器发送302的状态码,之后再设置一个Location,即给出一个可用的URL,由浏览器去访问新的URL,实现重定向。

举例:

[java] view plaincopy
  1. public class A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2. public void doGet(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3.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IOException {
  4. response.setStatus(302);
  5. response.setHeader("Location", "http://www.baidu.com");
  6. }
  7. }

上面代码的作用是:当访问AServlet后,会通知浏览器重定向到百度主页。客户端浏览器解析到响应码为302后,就知道服务器让它重定向,所以它会马上获取响应头Location,然发出第二个请求。

还有一种快捷的重定向方法,即使用response.sendRedirect()方法。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两句可以使用response.sendRedirect("http://www.baidu.com")代替。

 request—封装了客户端所有的请求数据

1、request概述

request是Servlet.service()方法的一个参数,类型为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quest。在客户端发出每个请求时,服务器都会创建一个request对象,并把请求数据封装到request中,然后在调用Servlet.service()方法时传递给service()方法,这说明在service()方法中可以通过request对象来获取请求数据

如图所示:

request的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封装了请求头数据;

(2)封装了请求正文数据,如果是GET请求,那么就没有正文;

(3)request是一个域对象,可以把它当成Map来添加获取数据;

(4)request提供了请求转发和请求包含功能。

2、request域方法

request是域对象!在JavaWeb中一共四个域对象,其中ServletContext就是域对象,它在整个应用中只创建一个ServletContext对象。request其中一个,request可以在一个请求中共享数据。

一个请求会创建一个request对象,如果在一个请求中经历了多个Servlet,那么多个Servlet就可以使用request来共享数据。现在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在一个请求中经历几个Servlet。

下面是request的域方法:

(1)void setAttribute(String name, Object value):用来存储一个对象,也可以称之为存储一个域属性,例如:servletContext.setAttribute(“xxx”, “XXX”),在request中保存了一个域属性,域属性名称为xxx,域属性的值为XXX。请注意,如果多次调用该方法,并且使用相同的name,那么会覆盖上一次的值,这一特性与Map相同;

(2)Object getAttribute(String name):用来获取request中的数据,当前在获取之前需要先去存储才行,例如:String value = (String)request.getAttribute(“xxx”);,获取名为xxx的域属性;

(3)void removeAttribute(String name):用来移除request中的域属性,如果参数name指定的域属性不存在,那么本方法什么都不做;

(4)Enumeration getAttributeNames():获取所有域属性的名称;

3、request获取请求头数据

request与请求头相关的方法有:

String getHeader(String name):获取指定名称的请求头;

Enumeration getHeaderNames():获取所有请求头名称;

int getIntHeader(String name):获取值为int类型的请求头。

4 request获取请求相关的其它方法

request中还提供了与请求相关的其他方法,有些方法是为了我们更加便捷的方法请求头数据而设计,有些是与请求URL相关的方法。
 int getContentLength():获取请求体的字节数,GET请求没有请求体,没有请求体返回-1;
 String getContentType():获取请求类型,如果请求是GET,那么这个方法返回null;如果是POST请求,那么默认为application/x- www-form-urlencoded,表示请求体内容使用了URL编码;
 String getMethod():返回请求方法,例如:GET
 Locale getLocale():返回当前客户端浏览器的Locale。java.util.Locale表示国家和言语,这个东西在国际化中很有用;
 String getCharacterEncoding():获取请求编码,如果没有setCharacterEncoding(),那么返回null,表示使用ISO-8859-1编码;
 void setCharacterEncoding(String code):设置请求编码,只对请求体有效!注意,对于GET而言,没有请求体!!!所以此方法只能对POST请求中的参数有效!
 String getContextPath():返回上下文路径,例如:/hello
 String getQueryString():返回请求URL中的参数,例如:name=zhangSan
 String getRequestURI():返回请求URI路径,例如:/hello/oneServlet
 StringBuffer getRequestURL():返回请求URL路径,例如:http://localhost/hello/oneServlet,即返回除了参数以外的路径信息;
 String getServletPath():返回Servlet路径,例如:/oneServlet
 String getRemoteAddr():返回当前客户端的IP地址;
 String getRemoteHost():返回当前客户端的主机名,但这个方法的实现还是获取IP地址;
 String getScheme():返回请求协议,例如:http;
 String getServerName():返回主机名,例如:localhost
 int getServerPort():返回服务器端口号,例如:8080

5 request获取请求参数

最为常见的客户端传递参数方式有两种:

浏览器地址栏直接输入:一定是GET请求;

超链接:一定是GET请求;

表单:可以是GET,也可以是POST,这取决与<form>的method属性值;

GET请求和POST请求的区别:

GET请求:

请求参数会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显示,所以不安全;

请求参数长度限制长度在1K之内;

GET请求没有请求体,无法通过request.setCharacterEncoding()来设置参数的编码;

POST请求:

请求参数不会显示浏览器的地址栏,相对安全;

请求参数长度没有限制;

下面是使用request获取请求参数的API:

l  String getParameter(String name):通过指定名称获取参数值;

l  String[] getParameterValues(String name):当多个参数名称相同时,可以使用方法来获取;

l  Enumeration getParameterNames():获取所有参数的名字;

l  Map getParameterMap():获取所有参数封装到Map中,其中key为参数名,value为参数值,因为一个参数名称可能有多个值,所以参数值是String[],而不是String。

6、请求转发和请求包含(*****重点*****)

无论是请求转发还是请求包含,都表示由多个Servlet共同来处理一个请求。例如Servlet1来处理请求,然后Servlet1又转发给Servlet2来继续处理这个请求。

请求转发和请求包含
RequestDispatcher rd = 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MyServlet");  使用request获取RequestDispatcher对象,方法的参数是被转发或包含的Servlet的Servlet路径

请求转发:rd.forward(request,response);
请求包含:rd.include(request,response);

有时一个请求需要多个Servlet协作才能完成,所以需要在一个Servlet跳到另一个Servlet!
    > 一个请求跨多个Servlet,需要使用转发和包含。

 > 请求转发:由下一个Servlet完成响应体!当前Servlet可以设置响应头!(留头不留体)

即当前Servlet设置的相应头有效,相应体无效。

> 请求包含:由两个Servlet共同未完成响应体!(留头又留体)                                                                     都有效。

> 无论是请求转发还是请求包含,都在一个请求范围内!使用同一个request和response!
  

请求转发与请求包含比较:

(1)如果在AServlet中请求转发到BServlet,那么在AServlet中就不允许再输出响应体,即不能再使用response.getWriter()和response.getOutputStream()向客户端输出,这一工作应该由BServlet来完成;如果是使用请求包含,那么没有这个限制;

(2)请求转发虽然不能输出响应体,但还是可以设置响应头的,例如: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utf-8”);

(3)请求包含大多是应用在JSP页面中,完成多页面的合并;

(4)请求转发大多是应用在Servlet中,转发目标大多是JSP页面;

如图所示:

请求转发与重定向比较

(1)请求转发是一个请求,而重定向是两个请求;

(2)请求转发后浏览器地址栏不会有变化,而重定向会有变化,因为重定向是两个请求;

(3)请求转发的目标只能是本应用中的资源,重定向的目标可以是其他应用;

(4)请求转发对AServlet和BServlet的请求方法是相同的,即要么都是GET,要么都是POST,因为请求转发是一个请求;

(5)重定向的第二个请求一定是GET;

【设置请求头、响应头和响应编码汇总】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相关推荐

  1. [JavaWeb-HTTP]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的原理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的原理 1. request和response对象是由服务器创建的.我们来使用它们2. request对象是来获取请求消息,response对象是来设置响应消息

  2. request对象与response对象

    一.request对象 1.通过request对象可以获得客户端输入的信息.request对象包含了从客户端传来的请求信息. 请求的参数是一个请求的组成部分,它们被作为字符串从客户端传送到JSP/Se ...

  3. Javaweb-Servlet总结(概述、接口使用、配置、获取请求方式、路径操作、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

    文章目录 Servlet概述 Servlet核心接口和类 三种自定义Servlet接口的方法 1.实现Servlet接口 2.继承GenericServlet抽象类 3.继承HttpServlet抽象 ...

  4.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及使用介绍

    request对象 我们知道浏览器从服务器获取数据的时候需要向浏览器发送请求,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时候,服务器端会创建一个request对象,其中封装了和请求相关的一些内容,比如涉及到的数据. ...

  5. java Request对象和Response对象详解

    一:概述 Web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http请求,会针对每一次请求,分别创建一个用于代表请求的request对象.和代表响应的response对象一.Response对象1.Resonse的继承结构:S ...

  6. request 对象和 response 对象

    Web服务器收到客户端的http请求,会针对每一次请求,分别创建一个用于代表请求的request对象.和代表响应的response对象 HttpServletResponse HttpServletR ...

  7. request对象、response对象、session对象

    仅仅是一些简单知识点的罗列,当做笔记,想具体学习的话,还是要找专业的书籍看看 request对象 作用:获取用户提供的信息 语法:是实现了ServletRequest接口类的一个实例使用表单向服务器的 ...

  8. 学习笔记(24):第一章: 路由与模板-Request对象与Response对象

    立即学习:https://edu.csdn.net/course/play/25568/305943?utm_source=blogtoedu Request和Response是客户端与服务器沟通的桥 ...

  9. ASP.NET(一):Reques对象和Response对象的区别,以及IsPostBack属性的用法

    导读:在ASP.NET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其6大对象(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属性):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Session,Server,OjectContext.这些对象 ...

最新文章

  1. 运维侠客行杭州站沙龙回顾 | 云时代下的运维管理实践(附干货下载)
  2. 使用Flask_SQLAlchemy连接多个数据库
  3. oracle使用shutdown immediate前应做
  4. 基于Asp.Net Core MVC和AdminLTE的响应式管理后台之侧边栏处理
  5. dubbo的监控中心
  6. Flutter透明度渐变动画FadeTransition实现透明度渐变动画效果
  7. python中实现switch
  8. mysql 7.x 集群_MySQL cluster 7.X集群部署配置
  9. k8s dashboard_ASP.NET Core on K8S深入学习(2)部署过程解析与部署Dashboard
  10. Wannafly挑战赛25 A.因子
  11. android so文件脱壳,安卓逆向ida脱dex so壳内存脱壳教程
  12. 当绘图遇上Caché之元数据代理
  13. RPS基准点系统 2020
  14. 三种嵌入式操作系统比较
  15. 最新07高考零分作文片断
  16. centos7密码破解
  17. 设置笔记本电脑插入USB鼠标时,自动禁用触摸板
  18. gsensor方向调试【转】
  19. 远程计算机的凭据无法工作,Windows远程桌面时提示凭证不工作问题的解决办法...
  20. 如何才能高效的学习,99%的人不知道的高效学习法

热门文章

  1. (Stacked Hourglass Networks for Human Pose Estimation)用于人体姿势估计的堆叠沙漏网络
  2. Android 7.1 设置移除电池选项
  3. Coco数据集中的rle格式处理
  4. oracle g12优点,独家测评卢森g11和g12哪个好??有什么区别?使用分享爆料
  5. 小姐姐玩 [吃鸡], 通过数据可视化发现了游戏秘密竟然是?
  6. 管理文件,按文件扩展名归类分类保存
  7. 内网穿透远程群晖NAS:映射5000端口实现公网访问群晖 2/6
  8. 路由器网口1一直闪烁正常吗_用无线网光猫网口1老是闪是什么原因?
  9. DNS负载均衡 例子
  10. java七位小数_要一个 用 Java 实现 数字转人名币大写 精度到小数点后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