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美国《时代》周刊网络版今天刊登题为《Gmail诞生记:10年前鲜为人知的故事》(How Gmail Happened: The Inside Story of Its Launch 10 Years Ago Today)的评论文章,对Gmail十年前诞生过程中的台前幕后进行了全面回顾。
  以下为文章全文:
  如果要给现代互联网找一个起点,2004年4月1日星期四,也就是Gmail发布的那一天,或许会成为一个重要选择。
  在此之前就有消息称,谷歌即将在那一天推出一款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就连《纽约时报》这样的大牌媒体都进行了报道。但对一家搜索巨头来说,推出电子邮件服务还是让人颇感意外。更何况,据称这款服务将提供1GB的存储空间,足足达到微软Hotmail的500倍——这在当时看来简直是天方夜谭。所以,当谷歌在4月1日发布新闻稿时,很多人都以为这不过是一个愚人节玩笑而已。
  然而,Gmail的确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且引发了一场革命。即使以十年后的观点来看,它的重要性也是有增无减。
  作为谷歌1998年成立以来推出的首款地标性服务,Gmail不仅对当时主导免费电子邮件市场的Hotmail和雅虎电邮构成了沉重打击,而且由于它具备巨大的存储空间、方便易用的界面、随手可用的搜索以及其他先进的功能,因此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很可能是首款重要的云计算应用。它不仅对传统PC软件形成了补充,甚至希望取而代之。
  就连一些令人担忧的Gmail功能,同样预示着未来的重要趋势:这款服务会扫描用户的邮件信息,以便寻找可以用于发布广告的关键词,因此引发了有关网络隐私的争议,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谷歌内部,Gmail也被视作一个规模巨大、难以成真的项目。在正式推出前,它经历了3年的开发历程:在此期间,很多心怀疑虑的谷歌员工从技术到到理念等众多角度对这一项目进行了抨击。不难想象,这项计划势很可能令其他项目土崩瓦解,至少会降低它们的吸引力。
  “对互联网来说,那是一个重要时刻。”在Gmail发布时负责谷歌多数新产品的乔治斯·哈里克(Georges Harik)说,“选择一个多年没有变化但却十分重要的服务,并对其展开调整。”
  一切从搜索开始
  人们经常会把Gmail当做谷歌“20%自由时间”政策最突出的例子。这项政策允许工程师抽出一部分工作时间来从事个人项目。但Gmail创造者保罗·布克海特(Paul Buchheit)却纠正了这一想法。他说,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公司高层的授意,目的就是开发一个电子邮件服务。
  他2001年8月开始开发Gmail,但该服务中使用的很多元素都可以追溯到他1999年作为第23名员工加盟谷歌之前。
  “我以前就在开发电子邮件程序,可能是在1996年。”他解释说,“我当时想开发一款基于网页的电子邮件。我工作了几个星期后开始感觉厌烦。我从中吸取的教训之一,跟我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关,那就是我必须时刻拥有一款有用的产品。我从第一天开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发有用的东西,然后不断改进。”
  Gmail最初的代号叫Caribou——这个名字借鉴自美国漫画《呆伯特》(Dilbert)中对神秘公司项目的称谓。布克海特开发的第一个有用的功能就是为自己的电子邮件引入搜索引擎。事实上,它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它之前的项目是Google Group,专门索引互联网上的严肃新闻讨论组:他所做的就是将Google Group的超快搜索功能的索引目标,从新闻组变成了他的邮件。
  布克海特的电子邮件搜索引擎起初在他自己桌面上的服务器中运行。当他寻求其他工程师的反馈时,他们都希望这项功能也能搜索他们的邮件。很快,这项功能也实现了。
  由于Gmail从一开始就提供了远好于主流电子邮件服务的搜索功能,使得它从诞生伊始就具备了鲜明的特色。如果它的容量仅仅与Hotmail保持一致,也许不需要这么强大的搜索功能。毕竟,如果你只有几MB的空间,是不太可能丢掉多少东西的。
  但一流的搜索需要配合一流的存储:它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可能,让人们可以永远保留电子邮件,而不必因为空间限制定期删除。最终,他们决定为每位用户提供1GB的空间,他们之前也曾考虑过其他一些看似慷慨但却不够夸张的方案,例如100MB。
  不过,早在谷歌决定为Gmail用户提供1GB空间前,该公司就希望将Gmail打造成一款能赚钱的产品。尽管谷歌本身就非常依赖邮件文化,但这却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理所当然。
  在发展初期,谷歌的重点始终是搜索引擎,这是它与雅虎、Excite、Lycos和其他搜索先锋最大的不同,后几家企业已经先后转型为“门户”,野心已经扩大到天气、体育、游戏、电邮等诸多领域。门户的业务包罗万象,但未必样样精通。
  “无论从产品还是战略角度来看,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个糟糕的想法。”布克海特提到他的电子邮件项目时说,“他们担心的是,这跟网络搜索毫不沾边。有人还害怕此举可能导致我们死于微软等公司之手。”
  幸运的是,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并不在怀疑者之列。“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始终支持我。”布克海特说,“但其他很多人都不太支持。”
  当布克海特的这个项目启动一两个月后,另外一名工程师也加入进来,它叫桑吉夫·辛格(Sanjeev Singh),他们二人2006年离开谷歌后共同创办了社交网络创业公司FriendFeed。(FriendFeed已于2009年被Facebook收购。)随后,Gmail团队日渐壮大,但速度并不算快;即使是在该服务2004年发布后,团队成员也只有十几人。
  Gmail的第一位产品经理布莱恩·拉考斯基(Brian Rakowski)2002年加盟谷歌的第一天,就从他的上司玛丽莎·梅耶尔(Marissa Mayer)那里听说过了这款服务。他当时刚刚大学毕业。(拉考斯基至今仍在谷歌任职,目前在Android团队工作。)眼前的一切令他兴奋不已,但当时的Gmail仍然只是一个简单的草稿。
  “它与现在的Gmail完全不同,甚至与发布时的Gmail也大不一样。”他说,“我当时刚毕业,满脑子都被灌输了可用性测试和目标用户这样的东西。我当时偏执地认为,只有谷歌的工程师会喜欢这种东西,但却难以吸引主流市场。我感到很痛苦。”
  但整个过程中,Gmail的创造者们始终都在开发能够取悦他们自己的东西,而且认为,他们当时遇到的问题最终也会困扰所有人。“拉里说,普通用户10年后也会跟我们差不多。”拉考斯基说。
  谷歌电邮什么样?
  即使是在2003年,也就是该项目启动两年后,Gmail的前端界面仍然很简陋。彼时,另外一位谷歌新招募的员工凯文·福克斯(Kevin Fox)接手了该服务的界面设计工作。(他离开谷歌后,与布克海特和辛格共同参与到FriendFeed的运营中。)
  福克斯知道,Gmail需要具备谷歌的风格。但挑战在于,他并不完全理解“谷歌的风格”究竟是什么风格。该公司当时尚未推出太多服务,除了名震天下的搜索引擎外,福克斯所能参考的也只有2002年9月发布的谷歌新闻了。但搜索和新闻都是网站,Gmail却是一款网页应用。
  “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产品。”他说,“好在他们给了我很多空间来探索不同的设计方向。”福克斯既参考了网站,又借鉴了桌面应用,但却并没有一味模仿其中的任意一种模式。在经过了3次筛选后,他最终确定了至今仍可以在Gmail中看到的基本设计框架。
  把Gmail视作一款应用而不是一个网站,同样拥有重大的技术意义。Hotmail和雅虎电邮都是1990年代中期设计的,使用了原始的HTML语言来编写界面。你在网页上每做一个动作都需要彻底重新加载网页,导致用户体验十分糟糕,完全无法媲美响应迅速的Windows和Mac应用。
  而在Gmail中,布克海特绕过了HTML的局限,使用了高度互动的JavaScript脚本。这让该服务的体验更加接近常规软件,而不再仅仅是一连串网页的组合。不久后,这种方法被命名为AJAX,也就是“异步JavaScrip和XML”的缩写。如今,它已经成为了所有网页应用的开发规范。但当Gmail诞生时,没人知道这种方法是否可行。
  对JavaScript的大胆使用“同样被多数人视为一个糟糕的想法,”布克海特说,“我们遭遇的一大问题在于,当时的很多浏览器都无法很好地支持这种模式……我们担心这可能令浏览器崩溃,导致人们都不愿使用它。”
  Gmail使用的JavaScript越多,复杂度就越高。它的主要功能是不再按照严格的时间顺序排列收件箱中的邮件,而是方便用户追踪不同的对话流,所有信息都会按照对话的方式进行组织,重复的文本会被自动删除。福克斯表示,从设计角度来看,“如何让对话变得直观而明确成了最大的挑战。”
  另外,Gmail的商业模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谷歌内部有人建议对该服务收费,但布克海特和其他人却想要尽量扩大普及范围,所以希望免费推出,并通过广告创收。从当时的很多免费电子邮件服务的经验来看,这意味着谷歌要在其中刊登生动的横幅广告,这与谷歌惯用的文本搜索广告模式相悖。
  “我们不会在Gmail里拉横幅。”拉考斯基说,“我们从一开始就做出了这样的承诺。”相反,Gmail会根据用户的电子邮件内容自动刊登文本广告。在谷歌早期用于说明这套系统的一个例子中,谷歌在一段提到“海滩男孩”演唱会的对话旁边,展示了两条票务代理公司的广告。
  与Gmail的其他组成元素一样,没有人知道这种文本广告商业模式能否奏效。“我记得我们当时都在努力思考每个用户的广告价值。”拉考斯基回忆说,“我们不知道答案。”
  广告不只是一个数学问题。例如,其他电子邮件服务已经可以扫描用户的收件箱,以此来过滤垃圾信息和病毒。但将同样的模式应用于广告目的却是一次崭新的尝试。谷歌知道,有一些人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邮件被别人阅读而感到毛骨悚然,即使阅读他们邮件的是机器。
  “我们在采取行动前经过了慎重思考。”哈里克说,“我们想,这究竟是认识上的隐私侵犯,还是真正的隐私侵犯?我们认为,这只是一个观念问题。”
  Gmail正式发布
  在开发过程中,Gmail多数时候都是一个“臭鼬”项目。就连谷歌内部的员工,多数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项目。“甚至没人能保证它一定会发布——我们认为,它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再正式推出。”福克斯说。
  但到2004年,Gmail成功了,几乎所有人都使用它来访问谷歌内部的电子邮件。于是,他们开始选择正式发布的日期,最终定在了4月1日。
  这个日期同样经过了慎重思考。从2000年开始,谷歌一直都有在愚人节搞恶作剧的传统。该公司曾经在2004年的一次恶作剧中宣布,他们将为新的月球研发中心招募人员。所以,他们认为在4月1日发布这款产品,肯定会让一些人认为这只是个玩笑。尤其是1GB的空间——按照2004年的标准,这的确令人难以置信。
  “谢尔盖是最激动的人。”拉考斯基说,“人们最终会发现,愚人节的疯狂玩笑到了4月2日依然存在。”
  整个团队都开始为最后期限做准备,但事实上,Gmail并没有完全准备就绪:谷歌没有为其预留足够的服务器为数以百万的人提供可靠的电子邮件服务,以及每人1GB的容量。“我们发布时陷入了两难。”布克海特回忆说,“我们之所以得不到足够的服务器,是因为人们认为我们无法发布;我们之所以无法发布,则是因为我们得不到服务器。”
  最终,Gmail使用了早已被谷歌其他部门抛弃的300台老式的奔腾3电脑。这已经足以让该公司开展有限的测试,他们当时向1000名外部人士提供了Gmail账号,并允许他们每人邀请两位好友。这样一来,便可确保用户数量逐步增长,而不会在一夜之间暴增。
  在Gmail的消息于3月31日不胫而走,并在愚人节当天正式宣布后,人们的确如预期般抱有很大的怀疑。“如果你远远领先于时代,甚至让别人感觉是在开玩笑,你就知道自己已经实现了创新。”哈里克说,“记者纷纷打来电话问:‘我们需要确认一下,你们是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这很有趣。”
  等到Gmail的真实性得到确认后,它的注册码很快变得炙手可热。限制发布范围起初只是无奈之举,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所有人都更加渴望注册码。这被誉为科技历史上最成功的营销决策之一,但这却是无意之举。”哈里克说。
  Gmail注册码还一度在eBay上被爆炒到150美元甚至更高。Gmail Swap等网站也应运而生,专门撮合拥有邀请权限的人和想要注册Gmail的人达成交易。一时间,使用Hotmail和雅虎电邮变得有些令人难堪,而拥有Gmail邮箱则成了身份的象征。
  尽管意外获益,但直到十年后的今天,布克海特仍然对当时的状况抱有一丝惋惜。“如果我们拥有更多资源,Gmail第一年本来可以获得更大的规模。”
  Gmail的这种邀请机制和测试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甚至在规模十分庞大后依然沿用不变。谷歌不断增加用户的邀请数量,但直到2007年情人节才向所有人开放了这项服务。Gmail的Beta标签则到2009年7月才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该公司之所以决定撤下Beta标签,是为了吸引谨慎的商业用户,因为他们不希望使用那些看起来像是尚未完成开发的产品。)
  Gmail通过扫描用户邮件信息发布广告的行为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甚至超出了谷歌的预想。有些批评人士认为,此举侵犯了发件人的隐私。还有人感觉,收件人的隐私权也被侵犯。广告位置不当成了最主要的抨击对象,例如,在考虑自杀的电子邮件旁刊发药品广告。有人还质疑谷歌究竟搜集了哪些信息,以及信息究竟会保留多长时间。
  由于Gmail起初只面向少部分人推出,令很多人不得不在eBay上出高价购买账号,导致他们凭借主观臆断产生了反感情绪——尽管这一切都不符合事实。“我去参加朋友的朋友的聚会时,由于人们并不知道我在参与这个项目,所以他们会谈起Gmail。不过,他们因为没有机会使用这项服务而产生了一些误解。”拉考斯基说。
  隐私保护组织的反应极其迅速。4月6日,31家隐私保护组织和隐私支持者共同签署了一封发给佩奇和布林的公开信,对Gmail表达了担忧,认为它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要求谷歌在解决相关担忧前暂停该服务。“通过谷歌这种方式扫描个人通讯信息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他们警告称。
  就在谷歌的后院,加州州参议员利兹·菲古罗阿(Liz Figueroa)也向谷歌发信称,无论对谷歌还是谷歌的客户来说,Gmail都是一场灾难。她随后起草了一份议案,要求所有出于广告目而扫描用户电子邮件的公司,必须获得用户的许可。(等到加州参议院通过这项立法时,很多人都冷静下来,而其中的这项义务也已经删除。)
  谷歌在应对这个问题时倾听了批评者的建议,在Gmail网站上详细阐述了该公司的政策,并且转载了一些记者的有利评论。它并未向那些希望彻底改变Gmail的人投降,而且对反对其服务的人所采取的不负责任的行为给予了回击:
  “当我们对Gmail进行有限测试时,我们希望该服务能够获得广泛关注。但我们并未预料到某些隐私激进人士、媒体编辑和立法者的反应,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见过Gmail就认定它有罪。有些激进人士和组织拒绝与我们沟通,甚至不肯试用他们所批评的服务,这令我们非常意外。在阅读与Gmail有关的新闻时,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与事实不符和断章取义的情况。对Gmail的误解已经在网上流传开来。
  这对谷歌来说非常不幸,但我们为什么应该关心这个问题呢?因为这可能影响到你们自主决定如何阅读邮件的权利。这些对我们有误解的人威胁要通过立法手段,剥夺合法而有用的用户选择,但他们瞄准的却是我们服务中的一些无害且重视隐私的方面。与此同时,这些观点还转移了目标,没有把重点放在所有电子邮件系统都存在的真正的隐私问题上。”
  “10年后,当我们回首这段历史时,或许会满怀疑惑。”始终支持Gmail的美国电子杂志Slate编辑保罗·鲍丁(Paul Boutin)当时写道。事实基本如此:2012年,当谷歌最后一次公布Gmail的运营数据时,该服务已经拥有4.25亿活跃用户。这足以表明,对Gmail广告行为的不满只是少数人的观点。不过,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平息。至今仍有很多官司在审理,而微软也在不断对用户表示,这正是选择Outlook.com——也就是Hotmail继任者——的理由。
  十年后的今天
  在Gmail 2004年诞生时,有一个重要问题并未得到人们的关注:它的开发者从一开始就为它规划了旺盛的生命力,使之得以长久传承。现在的Outlook.com和雅虎电邮与10年前的微软和雅虎电子邮件服务已经没有任何关系,而Gmail尽管也增加了很多功能,而且进行了重大的改版,但Gmail始终是Gmail。
  “我想不出还有哪款应用能在10年后仍然与最初的版本如此接近。”福克斯说,“对于使用第一版Gmail的人来说,即使突然变成现在的版本,它仍然可以理解Gmail。他们知道如何使用几乎所有的东西。”
  “这款产品的真谛源自我们的持续关注,我们始终都在努力解决用户遭遇的问题。”Gmail现任产品经理亚历克斯·高利(Alex Gawley)说,“如果你回顾2004年,当时的电子邮件用户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必须因为容量不足而删除信息、无法找到邮件以及垃圾邮件泛滥。”而如今,Gmail的重大机遇在于提供更多以行动为导向的功能,以及针对手机和平板电脑重新想象这款服务。高利表示,这些挑战足以让Gmail团队再忙10年。
  当然,无论Gmail多么别出心裁,它现在都已经属于老牌服务。当Mailbox和Alto等新兴应用和服务脱颖而出时,他们都会努力调整由Gmail创造的用户体验。任何一款新服务的开发者都希望颠覆谷歌,就像谷歌在2004年颠覆微软和雅虎一样。
  然而,电子邮件的某些问题或许并不是硅谷的精英所能解决的。当我给布克海特的Gmail邮箱发邮件,希望就这篇报道对他进行采访时,我收到了一封自动回复的邮件——他当时正在邮件查看的空档期,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查看收件箱。“Gmail之父”是否认为电子邮件又出问题了?
  “电子邮件的问题在于,当今的社会风气已经变得很差。”布克海特说,“人们已经形成了随时在线的文化,所有人都渴望得到即时回复。无论是周六凌晨2点,还是什么其他时间,人们都认为你会回复他们的邮件。人们已经不再有假期,人们都成了电子邮件的奴隶。”
  “这不是技术问题,不可能用计算机算法解决,这主要还是社会问题。”
  看来,2004年解决电子邮件问题的人认为,唯一能够在2014年或者未来解决新问题的,是那些每天都使用它,甚至有时会滥用它的人。

Google Gmail十年回首相关推荐

  1. 谷歌Gmail诞生记:十年回首

    美国<时代>周刊网络版今天刊登题为<Gmail诞生记:10年前鲜为人知的故事>(How Gmail Happened: The Inside Story of Its Laun ...

  2. Google的十大信条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最近看到的 Google的十大信条 我们首次拟就这"十大信条"还是在Google刚刚成立没几年的时候.此后,我们时 ...

  3. Google Gmail 使用 Outlook2003

    您可以使用 Google Gmail 电子邮件帐户和 Outlook 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在检索和发送电子邮件时,Gmail 要求使用安全套接字层 (SSL) (安全套接字层 (SSL):一种由 N ...

  4. iphone 同步灰色_如何将我的iPhone中的联系人与Google Gmail帐户同步

    iphone 同步灰色 How to Sync the Contacts in My iPhone with Google Gmail Account? 如何将我的iPhone中的联系人与Google ...

  5. Google Gmail邮箱一次性标记所有未读邮件为已读

    Google Gmail邮箱一次性标记所有未读邮件为已读 Google Gmail邮箱一次性标记所有未读邮件为已读 和许多 Gmail 用户一样,您的收件箱中也可能塞满了数百甚至数千封未读电子邮件,有 ...

  6. google 搜索十大搜索技巧和实用小技巧

    正确的搜索方式 Google是一个非常精密成熟的搜索引擎,但大多数的用户都没有能完全地利用到它的能力.一般人就是在Google的搜索框中输入一两个关键字,然后点击"搜索"按钮,等着 ...

  7. Google 的十大信条

    在 Google 成立没几年的时候,我们首次写下这"十大信条".此后,我们时常重新审视这份清单,看看它是否依然适用.我们希望始终贯彻这些信条,而您也可以监督我们做到这一点. 以用户 ...

  8. Google的十大信条--来自官网

    这样的公司秒杀度娘几条街呢. 我们首次拟就这"十大信条"还是在Google刚刚成立没几年的时候.此后,我们时常重新审视这份清单,看看它是否依然适用.我们希望这些信条永不过时,而您也 ...

  9. Google公司十大彩色幽默

    第一,CEO教秘书使用传真机. 一位刚到公司上班的秘书在一台传真机面前看上去很困惑,这时候来了另一位准备发传真的同事,他就耐心地帮助这位秘书发了传真,并教她如何使用这个复杂玩意.这位秘书十分感谢此兄, ...

  10. 为什么Google上十亿行代码都放在同一个仓库里?

    导读:相对于一般公司,Google 使用了单一代码仓库,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么做.本文作者是谷歌基础设施小组的工程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益良多,也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会认为自己还 ...

最新文章

  1. 怎么用matlab建立双机系统,基于MATLAB的双机通信的实现
  2. 高通平台MSM8916LCM模块移植(一)-bootloader部分
  3. linux 下 c++ clock 函数理解
  4. “你的板子短路了,正在冒烟!”
  5. [译]试用新的System.Text.Json API
  6. ext/iconv/.libs/iconv.o: In function `_php_iconv_strlen'
  7. java常用代码解析_Java设计模式常用原则代码解析
  8. python中不可以用来表示字符串_在Python中,不可以用来表示字符串的符号是____________。...
  9. Extjs GRID表格组件使用小结
  10. mysql实现了四种通信协议_MySQL 通信协议
  11. 如何快速离职?离职交接工作清单(前端)
  12. Linux常用软件包安装工具及配置方法(apt-get, pip, dpkg)
  13. 轻松解决U盘中病毒,文件变成.exe执行文件的问题
  14. 密度图与等高线图——Note_5
  15. java 6面骰子_java计算掷6面骰子6000次每个点数出现的概率代码实例
  16. 难道爱一个人有错吗 郑源
  17. 狼人杀超详入门攻略2之狼人战术
  18. Qt 中的信息输出机制:QDebug、QInfo、QWarning、QCritical 的简单介绍和用法
  19. el-tree树形结构动态更新数据
  20. missing port in specification: tcp:192.168.1.20[ADB:规范中缺少端口]

热门文章

  1. 一文看懂YOLO v3
  2. 五日均线指标编程案例讲解
  3. word文件打不开,千万别删除!教你轻松修复
  4. 富爸爸穷爸爸的所有书籍
  5. 云计算虚拟化特点和了解
  6. iOS 相册多选 相机选择图片
  7. document 常用事件
  8. Android蓝牙源码分析——BTA层消息分发
  9. Epicor 客制化 - 常用对象
  10. Linux学习总结(60)——Linux系统常用命令速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