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生物都对其生存环境有一定要求,超出适宜的范围就难以存活;但有一些生物却可以在强辐射、缺氧等极端环境中繁衍生息,这类生物被称为“极端环境生物”。独特的生活环境、长期的适应性进化使得这些生物在基因结构组成、酶特性及代谢功能等方面均不同于其它生物。

温泉蛇属Thermophis隶属于游蛇科,该属目前包括三个物种: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四川温泉蛇Thermophis zhaoermii和香格里拉温泉蛇Thermophis shangrila,它们是中国特有的珍稀保护物种,是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类之一,均生活于青藏高原海拔3500米至4400米的地区,主要栖息在温泉附近的石堆、水边和沼泽草甸中。温泉蛇的起源和演化与青藏高原的形成和隆起有着密切的联系。

目前,全世界已知蛇类约有36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少数在寒带地区。从垂直分布来看,沿海、沿湖低地到海拔1000米上下的种类最多,有一部分种类分布在海拔2000米至3000米的地方。早在1907年,温泉蛇作为唯一一种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以上的蛇被英国人Frank Wall首次发现时,就已经“颠覆”了人们对当时现有蛇类的认知。青藏高原寒冷、氧分压低、紫外线辐射强烈的特点,造成其许多地区不适合人类居住甚至是生命禁区,是亚洲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以往相关研究都大多集中在高原人类、高原牦牛等恒温动物对高原的适应上,缺乏对高原变温动物适应高原环境遗传机制的研究,而温泉蛇为揭开变温动物高海拔适应之谜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等研究团组对温泉蛇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将得到的全基因组序列和同属物种及亲缘关系较近的低海拔物种全基因组进行重测序,融合已发表的9个低海拔物种全基因组序列,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在高海拔温泉蛇属三个物种中发现了27个不同蛋白中的27个共有氨基酸替换。这些突变多与免疫、低氧适应应答和DNA修复等功能相关。分子功能实验验证的结果表明,与DNA修复相关的FEN1(瓣状核酸内切酶-1)基因的突变型相对于野生型(低海拔物种基因类型)在紫外照射下具有更强的稳定性,推测突变有助于温泉蛇属物种在高海拔环境中对紫外线的抵抗。与西藏人相似,作为高原物种,温泉蛇EPAS1(内皮PAS结构域包含蛋白-1)基因的突变减弱了其调节下游基因红细胞生成素表达的能力,导致温泉蛇血红蛋白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是温泉蛇适应高海拔低氧条件的重要原因。

相关研究成果以 Comparative genomic investigation of high-elevation adaptation in ectothermic snakes(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解析变温动物蛇类对高海拔环境的适应)为题,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该研究得到了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前沿科学与教育局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

FEN1和EPAS1基因的分子生物学证据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8-08-03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中科院之声”,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中科院之声”

蛇类高海拔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获进展相关推荐

  1. 多溴联苯醚内分泌干扰效应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良宏研究组在多溴联苯醚 (PBDEs) 内分泌干扰效应的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Environmental Hea ...

  2. qt最大化和还原实现_研究进展 | 水生所关于细菌异化型硝酸盐还原成铵与反硝化脱氮两种途径抉择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在无氧和缺氧条件下,许多细菌可利用硝酸根和亚硝酸根作为电子受体进行无氧呼吸,包括异化型硝酸盐还原成铵(di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DNR) to ammonia, ...

  3.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电化学方法对环境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黄行九和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赵南京合作,利用主动可控火花放电和电化学富集辅助的低脉冲能量(15mJ)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现对水体和土壤样品中 ...

  4. 可搜索加密机制研究与进展

    文章目录 1 SE的研究方向 2 SE 机制的构造算法 2.1 SE机制的主要算法 3 SE 机制搜索效果分析 3.1 支持单词搜索的SE机制 3.1.1 最早版本的SSE 3.1.2 建立在Bloo ...

  5. 智能家居中语音识别算法研究_语音识别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智能交互团队在环境鲁棒性.轻量级建模.自适应能力以及端到端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持续攻关,在语音识别方面获新进展,相关成果将在全球语音学术会议INTERSPEECH2019发表. 现 ...

  6. 零窗口探测怎么抓包_超低暗电流高性能近红外硅基光电探测器研究获进展

    以光为信息载体实现通信的光通信技术,凭借优异的速度传输性能和强大的信息容量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其中硅光子学,与成熟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制造工艺兼容,并且伴随着各类有源.无源的硅 ...

  7. 压力下铜氧化物超导体的2D-3D超导态跃变研究获进展

    自1986年发现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以来,人们从实验和理论方面对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重大研究成果,但仍未实现对高温超导电性全面.统一的理解,高温超导机理的破解仍被列为二十一世纪凝聚态物理研究的 ...

  8. 固态量子计算中退相干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杜江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和香港中文大学刘仁保教授合作,在金刚石N-V空位色心构成的单电子自旋体系中观测到了反常退相干现象.反常退相干现象的存在显示出电 ...

  9. 计算机科学研究进展,理论计算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关于洛瓦兹局部引理的理论研究成果被第58届计算机科学基础年会(FOCS)录用,这是计算所自1996年来再次在理论计算机顶级会议发表成果.该论文由计算所先进计算机系统研究中 ...

最新文章

  1. Android补间动画笔记
  2. NodeJS Buffer(缓冲区)
  3. vue 修改favicon
  4. python模块介绍- xlwt 创建xls文件(excel)
  5. linux 登入用户记录,linux记录所有用户登陆及执行过的命令脚本
  6. js 时间任意格式化 ,又来造轮子了
  7. Erlang中的RSA签名
  8. Linux自学,第一天
  9. ffmpeg没有bin文件
  10. 如何将手机里的PDF文件转换成Word文档
  11. 魔百和CM311-1a_YST代工_安卓9.0_S905L3A_卡刷固件包
  12. 【XXPHP源代码】把多个JS广告代码放到一个JS文件并调用
  13. QString的toLocal8bit与toLatin1的区别
  14. 算法:根据四色定理(Four color theorem),求出地图的所有着色方案
  15. 超像素经典算法SLIC的代码的深度优化
  16. 百度知道推广,常见的3个小窍门
  17. 教育期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简介及投稿须知
  18. CocosCreator优化之DrawCall漫谈
  19. 零基础学pythonpdf-零基础学Python(全彩版)
  20. 如何培养编程所需要的逻辑思维

热门文章

  1. Koa2快速搭建服务器
  2. 关于mybatis 的parameterType问题分析
  3. 关于Android项目相机使用(二)-------相册调用
  4. CSS 弹性盒子布局使用方法介绍
  5. 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6. 平面设计师和ui设计师_设计师的照片和故事
  7. 【你不知道的Java】-汉字转换拼音
  8. 分类算法如何绘制roc曲线_机器学习性能指标之ROC和AUC理解与曲线绘制
  9. 使用 Axis2 调用 Java WebService 接口
  10. CoreData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