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开始学习策略产品,欢迎大家交流

一.策略是什么

2.什么是策略产品

几个具体的例子

课程截图

新闻类阅读产品中的策略

个性化推荐策略:你关心的才是头条,每个人看到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抓取策略:可以看到推荐的新闻内容来自新华网、人民网等不同的网站,这个里面就有抓取策略Spyder;

展现策略:有的新闻是纯文字的,有的新闻是左文右图,还有的是上文下图,这么多的展现样式是展现策略在控制;

搜索策略:页面顶部的搜索框;

页面识别策略:搜索框下面有一排tab,将新闻分了不同的类(推荐、热点、北京、视频等分类),这些类并不是编辑分的,而是有页面识别策略。

课程截图

商品货架中的策略

选品策略:为什么在这么多的酸奶制品中选择了货架上的这十几种?这其中就有选品策略;

促销策略:货架上有个“2瓶10元”的促销,为什么选择这款酸奶做促销,为什么是“2瓶10元”的促销,而不是“3瓶15元”的促销呢?这其中就是促销策略;

货架摆放策略:为什么把这款促销品放在第二排,冠益乳和优诺放在第三排?这是货架摆放策略;

策略的特性

课程截图

策略并不是一个明确的行业,也不是一种具体的产品形态。

虽然策略看上去不能和这些行业名次放在一起说,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你能想到的各类行业名次上加上策略的后缀。

比如:

新闻推荐策略:推荐指的是策略的逻辑和思路

增长策略:增长是目的

反欺诈策略:反欺诈是目的

价格策略:让价格更合理(如销量更高、利润更高等等)

后台策略:让后台的某些功能变得更好

课程截图

策略可以服务于任何一个行业、产品、形态,甚至只是一个目的。

例如:“这个环节有个问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策略来提高转化率”。

课程截图

小结:什么是策略

策略与功能、文案、活动一样,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

作为一种常见和有效的手段,策略时刻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再举几个例子,来加深对策略的感觉。

课程截图

地图产品中的策略

搜索策略:这个产品中有个大大的搜索框,这里面就有搜索策略;

渲染策略:地图中道路、地点、地标等不同的信息,不同的比例尺和场景下应该展现哪些信息,这个是渲染策略,和新闻阅读类产品中的展现策略类似;

公交路线推荐策略:右下角有个功能按钮,进去可以搜索不同的路线,有公交线路的推荐,这个是公交路线推荐策略;

导航路线推荐策略:有开车线路的推荐,这个是导航路线推荐策略;

到达时间预估策略:以及每种线路都有到达时间的呈现,这个则是到达时间预估策略,地图上叫ETA(Estimated Arrival),等等。

课程截图

团购产品中的策略

搜索策略:上方有个大大的搜索框;

推荐策略:促销信息,内容推荐,这是推荐策略;

广告策略:点开每个具体的类目,比如说“美食”,在列表中可以看到一些广告标识的结果,这是广告策略;

补贴策略:每个商家有各种各样的满减、代金券等活动,这是补贴策略;

配送策略:针对具体的类目,比如说“外卖”,有配送策略,等等。

以上是两个线上产品的例子,接下来看两个线下实体产品的例子。

课程截图

开店的策略

门店选址策略:开家店,要选址,选择开在哪里客流量最高,这是门店选址策略;

选品策略:然后要决定卖什么商品,是卖快消品还是卖生鲜,还是卖水果,这个是选品策略;

定价策略:每个产品要卖多少钱才能跟其他店有更好的竞争优势,这个是定价策略;

促销策略:定完价之后,要拉动销售,要定产品搭配促销方案等,这个是促销策略;

补货策略:东西卖完了,我们要上货,怎么能让补货的效率更高,既不影响售卖,又能降低人力成本,这个是补货策略,等等。

课程截图

汽车中的策略

换挡策略:自动换挡时,我们要考虑在怎样的路况、油门、速度的综合状态下去选择升档还是换挡,让整个过程顺滑没有顿挫感,能达到动力强劲和省油的目标,这是策略在作用;

ESP(刹车和动力控制)策略:比如说路面结冰时踩刹车车轮会滑,ESP系统会根据车轮之间的转速和方向还有其他的行驶参数,去判断当前车辆的状态,给不同的轮子施加不同的刹车力度或者动力,使车辆保持正常的行驶状态;

DSR(下坡车速控制)策略: 这是这辆奔驰轿跑特有的,在下陡坡的时候,通过对变速箱油门和刹车的控制,使车速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高安全性,这其实是换挡策略的一个场景升级;

Pre-Safe(安全预警)策略:指的是在行驶过程中,通过检测车辆的行驶状态和前车的情况,判断驾驶人是否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车辆可以主动发起警告,甚至可以在过于接近前车时主动发起刹车,比起DSR系统,这是更加复杂高级的数据收集判断和控制输出策略,其实已经有辅助驾驶的雏形了。

补充阅读材料

选址策略优秀补充材料:

100个开店90个死在了选址(开店选址必读干货)

自动挡汽车换挡策略优秀补充材料:

同一辆车,发动机的转速、最高转速、扭矩、最大扭矩、功率、最大功率、汽车行驶速度,他们之间相互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课程截图

总结

策略无处不在

策略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

1.2 解析策略的四大要素:待解决问题、输入、计算逻辑、输出

策略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那策略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手段呢?接下来用一个案例来探索策略是一种手段的本质。

课程截图

问题:电子书阅读器的屏幕阅读体验不佳如何解决?

背景设定:这个阅读器是最初诞生时那种液晶屏,光线好的时候很清晰,光线不好的时候什么都看不清楚。

解决方案

课程截图

最初的解决办法是增加一个屏幕背光功能,可以由人手动开关控制,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关掉开关,晚上或者其他光线不好的时候可以手动打开这个背光灯。假设用函数来表示当前的这个解决方案的话,它更像一个坐标轴,y=0或者y=1,这是一个明确的0-1问题。但是这个解决方案比较粗糙,因为需要人去手动控制开关,需要一定的操作成本。

接下来产品经理会考虑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去解决这个问题,就提出了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情况自动控制亮度,不需要人工控制。这个便比较接近现在的各类电子产品采用的方案了。继续用函数来表示这个解决方案,那么这是一个一次函数,最终的亮度会受到外部亮度的影响

如果说第一个版本用户控制的方案是功能性的解决方案,那么第二个版本的自动调节的方案就叫做简单策略的解决方案

那第二个版本的方案是不是最优方案了呢?产品经理又发现,虽然可以自动调节亮度了,但还是会有用户主动调节亮度的行为发生。通过调查发现,其实用户对亮度的需求并不完全由外部亮度决定,还有其他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玩游戏的时候我们希望屏幕可以更亮一点,阅读的时候希望屏幕可以稍微暗一点,在户外的时候希望更亮一点,在室内的时候希望屏幕也可以暗一点,等等。

于是PM提出了第三个版本的解决方案,把这些不同的手机应用的类型、时间、光源等因素也考虑进来,共同决定屏幕亮度的值。再由函数来表示的话,这就是由多个参数来决定y值的多元函数。那相对于第二个版本的简单的一次函数来说,这便是一个复杂策略的解决方案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形象的感受到功能性解决方案和策略解决方案的差异。功能是有明确单一的路径和结果,而策略路径会更加复杂,是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来给出最终的解决方案

课程截图

首先策略是围绕着某个问题产生的,问题驱动产品的诞生,因此“待解决问题”是策略的第一个要素。比如上个案例中的“如何使屏幕的阅读体验更佳”就是待解决问题。

然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被考虑进策略,决定最终的产品路径。这些因素被称作策略的“输入”,这是策略的第二个要素。比如上个案例中的“外部亮度”“手机应用类型”等数据,就是策略的输入。

这些输入需要一定的处理逻辑和规则以转化成最终的输出结果,比如案例中的一次函数或者多元函数,这些函数会将因素x们转化成屏幕亮度值y输出。这里的“处理逻辑”和“输出”就是策略的第三和第四要素。

接下来再通过两个例子巩固策略要素的拆解逻辑。

案例一、今日头条的推荐策略

课程截图

1.待解决问题:

如何从大量候选内容中找到用户最喜欢的内容.

2.输入:即用户“喜欢”这件事情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首先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他可能会喜欢什么样的东西,比如他的性别、年龄、职业、所在地等等;以及他曾经向平台明确表达过的喜好和厌恶行为,比如说他特别喜欢哪篇文章,对什么文章会视而不见等等。这些用户的基础信息和历史行为被统一挖掘为他的画像标签。

其次还有一个维度是这些候选内容是什么样子,同样决定了它有多大可能会被用户喜欢。内容本身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什么类别的内容,它讲的是关于什么的事情,这都是推荐系统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些统称为候选内容的特征。

课程截图

3.计算逻辑:

实际工作中这个计算逻辑主要由策略RD给出,PM不太需要关心里面的细节,但是要知道里面的大概思路。

这个计算逻辑的思路就是指如何将输入转化为输出。这个推荐策略的计算逻辑就是将这些输入的特征通过一定的计算规则转化为唯一的“喜欢度”指标。

4.输出:

将所有的候选内容按“喜欢度”从高到低排序,得到用户最终看到的feed流。

案例二、711的商品促销策略

课程截图

1.待解决问题:

制定怎样的促销规则使该商品的当日销售额最大。

这里也可以是销量最大等其他目标,我们暂时以销售额最大来分析。

2.输入:

即“销售额”这件事情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有多少人会来购买

“多少人”会受到各个时段的人流量以及不同促销下的购买转化率的影响。

(2)以怎样的价格购买

课程截图

3.计算逻辑:

设定:一天中从到24点为促销时间段

为各个时间段的人流量

4.输出:

根据上面计算逻辑的公式得到销售额最大,然后求得销售额最大时的优惠时间和优惠价格,从而知道促销规则该如何设定。

总结

存在某种问题,该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不是恒定不变的。可以持续收集这些因素的变化,并根据变化随时调整解决方案,这种手段即为策略。

待解决问题,输入因素,计算逻辑,方案输出就是策略的四大要素。

【策略PM学习笔记】1.3 策略是产品不断进化的产物

策略是产品不断进化的产物

案例一、屏幕阅读体验的解决方案

课程截图

随着产品迭代,有了背光灯的功能,用户可以手动开关背光灯,接着背光灯可以调节亮度,这样就从实体产品进化到了软件产品的范畴。然后背光灯可以自动调节亮度,这就从软件的功能产品进化到策略产品的范畴。

案例二、获取新闻的解决方案

课程截图

对于新闻的获取,从最早的口口相传,到报纸,这是实体产品的出现。

后来互联网时代,有了门户网站,比如新浪网,由编辑们帮助筛选推荐当日头条,用户可以更及时的获取当日热点和不限于版面的当日内容,这个是功能驱动的软件类产品。

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的组织形式更加灵活,有了基于兴趣推荐的信息流,比如今日头条,每个都可以看到自己关心的头条,产品的核心驱动力变成了策略

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品进化过程

总结

课程截图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满足体验的追求,产品一步步从纯的实体产品(也就是传统的硬件)进化出了互联网产品(也就是所谓的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的解决方案)。互联网解决方案的诞生,使得公司可以在云端以低成本的方式给用户提供更好更丰富的服务,有了所谓的互联网时代的边际效应

随着人们对效率和体验的进一步追求,软件产品从看得见的功能进化出了看不见的策略,它们表里合一的为同一个用户同一个场景提供更好的更精细的解决方案

在各类消费升级中,人们希望更好更个性化的服务,策略是降低成本实现个性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策略PM学习笔记】1.4 策略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

策略产品经理到底是个怎样的工种?

为什么会有策略产品经理这个分支的存在?

跟其他产品经理有什么不同?

一、策略产品经理的诞生

课程截图

当公司只有一个PM时,那么他什么都得做,前台后台用户商业功能策略等等,只能笼统的称自己为产品经理。

当公司有两个PM的时候就可以有分工了,比如说一个负责用户侧,一个负责商户侧,或者一个负责客户端,一个负责PC端,这个时候就有了简单的基于产品形态的分工。

那当公司有20个PM的时候,自然会出现更细的分工,这个时候就有了策略产品经理。

课程截图

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可以让擅长的人做擅长的事,以提高整个生产效率。

随着问题的复杂度和工作量的增加,产品团队慢慢分出独立的策略产品经理来专门负责策略手段在产品上的落地,从而可以更专注和深入的研究该手段面对的问题和应用效果。

二、功能与策略产品经理的差异

课程截图

策略产品经理首先是产品经理,每一个产品经理都需要了解和使用各种手段来达成目标。那功能产品经理和策略产品经理的差别是什么呢?功能产品经理更擅长用设计功能的手段来解决问题,策略产品经理更擅长用设计策略的手段来解决问题

课程截图

在百度,分为功能型产品经理和策略型产品经理。腾讯的叫法为产品策划和产品运营,分别对应于百度的功能型产品经理和策略型产品经理。产品策划更多的聚焦于功能设计,而产品运营更多的是和规则和数值打交道,聚焦在策略产品的工作上。

三、策略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

课程截图

策略产品经理首先是产品经理,基本工作流程与其他产品经理没有区别,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环节:发现问题——撰写需求,发起项目——跟进开发评估——上线后效果回归,开启新的产品循环——发现问题

但是,要注意:策略是一种面向更复杂多变问题的解决手段,工作流程中不可避免存在着与功能产品经理的差异。

1.发现问题

课程截图

在工作的第一个环节发现问题环节,因为对功能的解决手段来说,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所有人只能提供一套方案,比如下单流程是统一的,回复评论的button都放在右下角。所以功能产品经理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抽象,通过对用户群的深入了解将需求聚焦,然后进行方案设计。可以说,功能产品经理面对的是一个人相对聚焦的需求

而对于策略来说,本身策略就是为了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精细化的需求。策略产品经理更多时候需要去想象每一类人可能的场景和诉求,并分辨不同人群的规模和强度,来决定产品要满足到什么力度和程度。可以说,策略产品经理面对的是一群人更多样和更有统计意义的需求。

功能产品经理面对的是一个人相对聚焦的需求,无论产品服务的是一个人还是一亿个人,产品最终都会抽象成“一个人”。功能也是有很多功能流程异常流程的,但是流程依然是相对聚焦的,PM给出的是一套明确的解决方案。

策略产品经理面对的一群人的需求,但是这“一群人”也是做过一定抽象的,但是抽象的力度要比功能PM更小,最终还是要考虑不同的用户群和不同的典型场景的用户需求,并设计方案去满足他们。这就是在发现问题环节,功能PM和策略PM的差异。

2.撰写需求、发起项目

课程截图

之前提到,在发现问题环节,功能PM提出的是相对收敛的解决方案,产品路径非常明确,只用通过有限的产品流程和原型就可以把这套解决方案中所有的实现效果表达清楚了。但策略PM提出的是相对发散的解决方案,需要考虑很多用户在各类情况下的需求,实现效果是很难通过流程图画出来的。比如说今日头条的信息流站展现的样式是可以画出demo的,但是给什么样的用户推荐什么样的东西却不能一一画出来。

所以,策略PM需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描述自己的需求呢?更多的时候是通过逻辑的描述、数字统计和具体的案例去表达

3.跟进开发评估

课程截图

在这个环节,功能产品经理要做的大概是RD开发完,QA测试完,PM确认最终效果,或者PM和QA一起测试整个流程,经过几轮修复bug的过程,完成对实现效果的验收。在这个过程中,PM更关注的是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产品实现是否符合预期,通常不需要了解技术实现过程和其中的问题

但是对策略PM来说,同样也需要很多轮对产品效果的评估,但这个过程中要更深入到策略的各个要素中,包括输入的数据维度计算逻辑的严谨,甚至选取哪个数值作为输出,PM会就不合理的问题点,一同与策略RD讨论如何优化。比如今日头条的推荐策略,PM可能在跟进评估中提出应该增加用户的历史浏览时长来进一步的判断兴趣,也可能会指出社会热点的新闻在年龄因素上的作用是很弱的,目前我们可能给年龄赋的权重可能有点过高,因为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对某一个热点新闻感兴趣,等等。在跟进开发评估过程中,策略PM除了关注结果之外,也更关心实现过程,会在其中投入非常多的精力

如果说,功能PM的工作时间更多的放在调研和需求设计上,则策略PM至少要分出一小半的时间投入到开发评估过程中。这是两者的差异。

4.上线后效果回归&新的产品循环

课程截图

上线后的效果回归决定了我们是否需要马上开启下一个产品循环。

对于功能PM来说,面对的问题相对明确,可以通过几个版本的迭代快速达到很好的效果,甚至对于一些简单的feature,比如个人中心增加一个换头像的功能可能只需要一个版本就能解决用户的问题,无论是使用率还是用户反馈都比较理想,就可以终止该功能的产品循环。

但是对于策略PM而言,面对的问题更加复杂,需要满足各种因素影响下的用户需求,因此策略方案很难通过一个版本就达到理想效果,比如今日头条的推荐策略,需要不停地进行用户新特征的挖掘和算法迭代等工作来获得更好的推荐效果。

四、总结

课程截图

策略产品经理首先是产品经理,基本工作流程仍然是“发现问题”、“需求撰写”、“跟进开发评估”、“上线后效果回归”四个环节,但是他采用的是策略这种手段,所以在每个环节会存在与功能产品经理的一些差异。

上帝视角:

在发现问题环节,策略产品经理面对的是一群人的问题,除了要时刻把自己当成用户之外,同时还要有上帝视角,要能够想象自己的万千子女有怎样的形象有怎样不同的需求。

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需求撰写环节,策略产品经理要有能力把这群人从早到晚的需求和影响因素拆解清楚,将产品解决方案通过严密的框架、逻辑表述和case示例描述出来,这里需要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较强的数据敏感度:

在策略开发过程中,策略产品经理要入参与策略的实现逻辑,通过一轮轮的评估去完成策略效果实现,通过策略上线后的效果回归去引导下一个产品循环的开始。在这些过程中,策略产品经理需要较强的数据敏感度,善于从数据中发现和总结问题。

拥抱不确定性:

同时由于策略产品经理面对的问题的复杂性导致其解决方案也足够复杂,所以策略产品经理要用于拥抱不确定性,要有足够的耐心持续去评估迭代,在黑暗中寻找最终的道路。

上帝视角、极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数据敏感度、拥抱不确定性,这四大能力特质就是策略产品经理的工作日常。

策略产品经理学习 魏政 第一章学习相关推荐

  1. PMBOK(第六版) 学习笔记 ——《第一章 引论》

    系列文章目录 PMBOK(第六版) 学习笔记 --<第一章 引论> PMBOK(第六版) 学习笔记 --<第二章 项目运行环境> PMBOK(第六版) 学习笔记 --<第 ...

  2. 实例讲解策略产品经理工作内容

    作者:刘德超 (转载已取得作者授权) 策略产品黄金四步法: 「待解决问题」:首选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必须要具体,不可笼统,否则策略方向会出现偏差: 「输入」:即从[用户-场景-行为]维度出发,不同场景下 ...

  3. 策略产品经理如何创造价值

    这是去年一次直播的文字稿,重新整理一下分享给大家. 这篇文字稿主要从创造价值这个角度入手,聊一聊我是怎么看待这个职位的. 同时我们也会在后面的案例中看到,AI技术是如何从业务的角度创造价值. 这篇分享 ...

  4. 统计学习方法 第一章 学习心得

    统计学习方法 第一章 学习心得 以下可能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朋友停步指正,先谢过各位. 上一帖子说道,统计学习方法的三要素: 模型.策略.算法. 模型:模型的假设空间 策略:模型的选择准则,即:定义最优 ...

  5. 内容推荐策略产品经理的方法和实践

    猜你喜欢 0.2021年轻人性生活调研报告1.如何搭建一套个性化推荐系统?2.从零开始搭建创业公司后台技术栈3.2021年9月份热门报告免费下载4.微博推荐算法实践与机器学习平台演进5.腾讯PCG推荐 ...

  6. 图像对齐讲座—旷世成都研究院 数据策略产品经理——阿里讲座

    刘帅成博士,旷世成都研究院,该院2018年成立, 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 目录: 1基于传统算法 2基于深度学习 3基于硬件 Image aligment methods图像对齐 应用: 图片拼接:不同视 ...

  7.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策略产品经理

    导读:今天来跟大家聊聊策略(算法.AI)产品经理的方法论. 作者:青十五 来源:华章计算机(hzbook_jsj) 下文我们统一称策略产品(经理),至于算法产品.AI产品.数据产品等,很多时候职能或思 ...

  8. Java 学习笔记:第一章 Java入门

    Java 学习笔记:第一章 Java入门 1.1 计算机语言发展史以及未来方向 1.2 常见编程语言介绍 C语言 C++ 语言 Java语言 PHP 语言 Object-C和Swift 语言 Java ...

  9. 【招聘内推】推荐策略产品经理-阿里文娱优酷产品直招

    阿里文娱招聘推荐策略产品经理,Base 北京,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发邮件至yuening.kyn@alibaba-inc.com联系.(联系时可备注来自智能推荐系统公众号) 岗位描述: 1.参与优酷用户 ...

最新文章

  1. iOS开发之UIWebView
  2. [教程] 谈谈网页设计中的字体应用 (2) serif 和 sans-serif
  3. 架构设计:Vue+nginx+jwt+zuul+eureka+ribbon+hystrix+rabbitmq+mysql集群+redis集群+elsticsearch集群
  4. u盘无法复制文件进去_只需一招,禁止Windows复制文件到U盘,再也不用担心你的资料被拷走!...
  5. python从云端服务器读数据_audio 读取服务器文件
  6. 比CopyMemory还要快的函数SuperCopyMemory
  7. IDEA高级玩法:集成JIRA、UML类图插件、SSH、FTP、Database管理...
  8. 添加halcon图像显示控件_Halcon的C#二次开发及经验分享
  9. Windows Server2003搭建ssl通信
  10. 阿里云怎么启动mysql_阿里云启动mysql
  11. 嵌入式开发--Altuim Designer生成的PCB文件过大,及其他日常技巧
  12. hot-S22和X参数的原理(转)
  13. 如何把 Excel 写入数据库
  14. win10关闭最佳分辨率通知
  15. Ubuntu18.04 下载与安装
  16. Android实验五-组件通信2
  17. itunes计算机无法启动,itunes无法成功更新后无法打开
  18. win10文件后缀名怎么显示_Win10显示隐藏文件后系统根目录( C盘)文件及文件夹的作用...
  19. 【全】nginx中间件原理实践学习笔记
  20. Opencv中flip函数讲解

热门文章

  1. CSS样式的格式命名,CSS命名规范:BEM
  2. 什么是深度学习?其工作原理是什么?
  3. 树结构如何在关系型数据库中存储
  4. 使用matlab代码读取展示MIT-BIH心律失常数据库数据(带注释)
  5. 带你学习不一样的数据仓库系列-框架概念
  6. 【蓝桥杯】2015决赛A组 5 穿越雷区(深度优先搜索dfs、广度优先搜索bfs)
  7. 有什么方式实现实时任务?
  8. SQL注入之sql-labs-Less3~Less37
  9. 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台词混剪赚钱,一个月挣了5000多
  10. echarts--设置图表背景网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