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之缘农耕稻作文化 国稻种芯-万祥军:影响中国历史走向?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上古时期,神农尝百草,为中国古代先民们选定了五谷,稻黍稷麦菽(注:五谷说法尚无确切定论,此处取其一)。在漫长的时代发展中,先民们选择了稻麦作为主要食物,组成生命的食物链。”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研读表明,世界上水稻约有10万个品种,在中国境内种植的就有4万种,中国也是驯化并食用水稻历史最悠久的国度之一。

水稻,一颗不起眼的植物,如何成为中国人餐桌上两种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又是怎么逆袭上位,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历史走向?稻在植物界属于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单子叶植物纲,禾本目,禾本科,禾亚科,稻属稻种,稻种又分为籼稻、粳种两个亚种,亚种之中又分种群,比如水稻、旱稻、糯稻等等。

关于水稻的起源,考古界一直尚未定论,但是水稻源自于野生稻种经人工驯化后培育而来,这一定是无比辩驳的,根据中国境内的考古发现来看,水稻和人类的进化有着奇妙的共鸣。人类有着3.8万个基因,稻的基因也有着3.3万个,分别是动植物的顶层生物,人类在复杂多变的原始环境中,为了更好地生存,不断改变自身,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环境,与此同时,经由人类培育而出的稻,也伴随着人类的进化,进行着协同进化,适应自然环境变迁的同时,也在适应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长江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代中国先民们围绕两条母亲河繁衍生息,壮大族群,并且种下水稻,提供食物。早在12000年前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考古发现中,人们便已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现着,人们再次见证了当今世界上最宏大的古人类稻米耕作遗址,考古出土的稻谷多达12吨之多!比起其他国家考古发现只在距今5000年前的古代中东苏美尔发现一幅石刻的收麦图,早了近2000年时间,堪称世界奇迹!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与稻米在华夏大地上广泛种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华文明能够成为四大文明古国,稻米也可谓贡献了一份力量。

当我们把视野放眼全球时,我们又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区,恰恰也是水稻种植区域,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大国和水稻种植大国就不提了,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等等,人口稠密的同时也是水稻种植大国,主食以稻米为主,这里集中了全世界90%的稻米产量!

02 稻米中国

上文提到,早在7000年前的考古便已发现稻米出现在中国古代先民的生活中,然而,纵观夏商周诸朝,稻米还只少部分人群食用,在中国的政治地位也不够高,甚至在某些书籍中,最为重要的五谷都没有排上,江山社稷中稷一字指代的谷神也不是稻米,稻米可以说是在中国古代先民的主食榜单的边缘位置,那么稻米又是如何逆袭成功,成为中国人餐桌上最为重要的两道主食之一的?

古代中国环境变迁,雨线南移,北方干旱化,更加适应干旱环境的小麦成功上位,成为北方民众的主食,而此时的稻米呢?适合稻米种植的南方,还多是原始森林,耕种环境恶劣。水稻在中国的逆袭,伴随着南方的大开发,也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

水稻的种植是一种精耕细作模式,光照、热量、水量、土地肥力等条件必不可少,从水稻种子种下的那一刻开始,一场漫长的守护便开始了。在水中草长得比稻子快,除草工作刻不容缓。当稻子冒出嫩芽时,还要时时刻刻关注水田的水量,多了涝死,少了旱死,生存条件可谓是娇贵。等到秋天,稻子成熟时,还要趁着晴天赶紧收割晾晒后,归入谷仓。

这种“娇贵”的生长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东晋衣冠南渡,江南地区迎来开发,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北方藩镇割据的乱世下,无数北方民众拖家带口地来到南方,带来了北方的耕种技术,也带来了大量人口,广大的南方地区终于迎来人口爆发式增长和大开发时期。

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宋室南迁,以临安城为京师建立南宋,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自此完成,南方成为中国的经济重心所在。随着南方的开发,大量水田也被勤劳的先民们开垦出来,南方稻区,雨水充沛,多平原、湿地、盆地,土壤类型多样,土地肥沃,在这种优良的雨热条件下,水稻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稻米也成为超越小麦,成为中国人主食产量第一的存在。

03 稻米如何影响中国?

有史学家根据历史研究发现,中国历史上导致王朝覆灭的重大农民起义几乎全部集中在小麦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比如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安徽北部的大泽乡,绿林赤眉起义爆发于山东,黄巾起义爆发于河南河北,隋末农民起义爆发于山东、河南、河北,唐末的黄巢起义爆发于山东,元末红巾起义爆发于安徽北部,明末农民起义爆发于陕西。

农民起义的爆发地几乎全部集中于安徽、河南、河北、山东、陕西等黄河中下游流域地区,也是中国小麦种植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黄河地区是古代先民们开发时间最早最为成熟的地区,也是土地肥力流失严重的地区,小冰河期的规律性出现,北方气候干燥,降雨不足,原本产量不高的耕地面积在土地兼并和水土流失中不断减少,农民们失去土地后,流离失所,成为流民,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在绝望中不得不选择最后的也是最激烈的方式,农民起义!

先秦时期,在井田制下,农业开发程度不够高,规模也不够大,土地肥力足够养活所有人。随着商鞅变法以来,耕战体系的建立,铁制农具的不断推广,大批荒田开垦,农业耕作技术得以飞跃式发展。

秦汉两朝在八百里秦川上建立,中央设在长安,大兴土木,人口高度集中,水土流失加剧,小麦种植导致的土地贫瘠问题于是成为了一个又一个王朝的心腹大患,自东汉之后,惨烈厮杀,动荡不安的社会,农田荒废,土地肥力在这种动荡中得到短暂的缓和,随着最后一个定都西北的帝国建立,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也终于走到了不堪重负的时刻,开发南方,开发长江流域,势在必行,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

中国的幸运在于我们有着两条地理环境大不相同的母亲河,而这两条母亲河分别孕育出两种不同的主食,养育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长久以来,华夏文明始终围绕着黄河在发展,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无一不是处于北方,当黄河文明陷入危机时,我们的祖先机智地启用了另一条母亲河,在这条母亲河的怀抱中还有另一种粮食作物水稻等待着我们的祖先启用。

我在文章 中国古代没有计划生育,为何1亿就那么难以突破?,通过查询史料,对比了历朝历代的人口数据,如果将宋代作为南北经济重心转移的关键点,将中国历史分为两部分的话,自秦到五代十国,历时1181年(注:公元前221到公元960),朝代更迭频繁,而从北宋建立到清朝覆灭的952年(注:公元960到公元1912)。

仅仅只有两宋元明清5个王朝,战乱对峙的时期远远没有前一部分时间长,并且从人口上分析来看,宋代之前,人口始终存在一条看不见的上限,1亿人口数量始终难以突破,而北宋之后,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到清朝末年时期,已然多达4亿!

这段中国人口大爆发的时期,也恰好是中国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水稻产量占据中国主食产量第一的时期,这其中水稻的贡献有多少,又有谁能够计算清楚呢?当然,水稻的精耕细作模式下,以水稻为主食也有着人口上限,随着明末传入中国并在清代大放异彩的玉米、土豆等食物的加入,中国人口终于在小麦、水稻、玉米的接力下实现了飞跃式增长,也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04 终章

水稻与中国人可以说是相互成就,没有水稻,中国古代先民们是否能够顺利在危机四伏的蛮荒丛林立足犹未可知。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日本韩国东南亚诸国的水稻基因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水稻的影响,没有中国先民们,水稻能够成为当今世界食用人口最多的主食也没人敢肯定。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稻米早已融入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身为南方人的我,可以一天不吃米饭,但是一周不吃米饭,那对于我来说就难受了。

稻米很早就列入到先民的食谱之中,真正成为中国主食地位却是在宋代之后。水稻的逆袭上位过程,虽然伴随着中国经济重心南移过程,其实也是古人们在千挑万选之中给子孙后代留下的生机所在,中华文明为何能够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这种选择多样性和文化传承的持续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战乱来到南方的北方百姓,如何知道在南方种植水稻,如何掌握这一技能?没关系,咱们的老祖宗都告诉了我们,并且还记录在文字之中,翻开历史,找寻历史的记忆,根据现实的环境继承改良便是。人类在危机中前行,前路茫茫,如何前进?每当危机来临,我们总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这便是文明传承的力量!喝水不忘挖井人,吃米不忘种稻人。保持一颗感恩之心,敬畏英雄,珍惜每一粒米。

稻米之缘农耕稻作文化 国稻种芯-万祥军:影响中国历史走向?

稻米之缘农耕稻作文化 国稻种芯-万祥军: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相关推荐

  1. 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国稻种芯-万祥军:稻作农耕文化

    大国之"稻"书写自己的历史 国稻种芯-万祥军:稻作农耕文化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 ...

  2. 推动功能性农业发展 国稻种芯-万祥军:农业大健康理念形成

    推动功能性农业发展 国稻种芯-万祥军:农业大健康理念形成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伴随着益生元膳食纤 ...

  3. 人大徐海照健康中原 国稻种芯-万祥军:河南农业大健康产业

    人大徐海照健康中原 国稻种芯-万祥军:河南农业大健康产业 大河网讯(张黎光 祝传鹏)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中国企业家手机报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

  4. “互联网+”智慧农业-国稻种芯-万祥军:江西现代农业弯道赶超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网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 万赢信采编::为积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努力实现传统 ...

  5. “互联网+”谋定现代农业-国稻种芯-万祥军: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互联网+"谋定现代农业-国稻种芯-万祥军:产业体系提升农业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网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 ...

  6. 提高尼日利亚稻米产量 丰收节贸促会: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提高尼日利亚稻米产量 丰收节贸促会:国稻种芯百团计划行动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王新俊):6月初的尼日利亚,迎来了水稻收获的季节.在首都阿布贾西北约30公里的中地海外农业高科技产业园试验稻田里,一场名为 ...

  7. 韶关517功能水稻测产 国稻种芯-何登骥:中国水稻节广东活动

    韶关517功能水稻测产 国稻种芯-何登骥:中国水稻节广东活动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 ...

  8.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稻作文化中国农民丰收节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稻作文化中国农民丰收节 川观新闻记者 史晓露 王代强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中国农民丰收节国际贸易促进会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 ...

  9.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倡导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万祥军: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稻种芯·中国水稻节 中国三农智库网-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报道:喜看稻菽,礼赞丰收.河 ...

  10. 功能农业育种 国稻种芯-何登骥:广西稻作文化园农业大健康

    功能农业育种 国稻种芯-何登骥:广西稻作文化园农业大健康 新闻中国采编网 中国新闻采编网 谋定研究中国智库网 国研智库 国情讲坛 商协社团 谋定论道 经信研究 哲商对话 万赢信采编:"我们要 ...

最新文章

  1. live555源码分析----RSTPServer创建过程分析
  2. python输入一组身高_一起学Python系列之用户输入
  3. 百炼OJ - 1004 - 财务管理
  4. 解决: Client does not support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requested by server; consider upgrading MySQL
  5. python入门神图
  6. 使用python 对图片进行水印,保护自己写的文章
  7. layer 一些理解
  8. webpack5学习与实战-(十三)-postcss处理css3兼容性前缀
  9. 计算机硬件维修书,计算机硬件维修手册
  10. 串口公头母头: RS232 DB9 公头 母头 串口引脚定义
  11. 安卓之旅第七站--实战演练之快给小宝宝买装备吧
  12. sendcloud历险记
  13. webpack-theme-color-replacer 路由跳转之后,样式丢失
  14. Grid++Report报表开发工具介绍
  15. cluster(1)
  16. Python序列(包括序列类型和常用操作)
  17. antd踩坑记录之upload上传
  18. Mac如何固定桌面排序
  19. Android笔记之天气预报接口
  20. 移动端Web不安分的小键盘

热门文章

  1. 研究生北大计算机双学位,北京大学2018年本科双学位招生通知
  2. datedif函数mysql_DateDiff函数
  3. 百度搜索引擎排名规则,最新排名与优化的因素有哪些?
  4. jquery案例11——模拟小说阅读器
  5. 加快 apk 的编译速度
  6. DDD与数据事务脚本
  7. 机器学习-有监督学习-分类算法:SVM/支持向量机【SVM:高维空间里用于二分类的超平面;支持向量:超平面附近隔离带边界上的样本】【求参数(ω,b)使超平面y(x)=Φ(x)·ω+b能最优分隔两集合】
  8. 军团指挥官(权限题)
  9. QDockWidget标题栏
  10. 前程无忧网站大数据职位信息分析可视化(源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