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CP传输中,当我们使用长连接传输数据时,由于传输频率快、缓冲区不足等问题,经常会产生断包、粘包的问题,本文将基于java讲述TCP协议中这两个问题的解决。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粘包、断包问题产生的原因

粘包的产生:粘包可能在服务端产生也可能在客户断产生。提交数据给tcp发送时,TCP并不立刻发送此段数据,而是等待一小段时间,看看在等待期间是否还有要发送的数据,若有则会一次把这两段数据发送出去,造成粘包;另一端在接收到数据库后,放到缓冲区中,如果消息没有被及时从缓存区取走,下次在取数据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一次取出多个数据包的情况,造成粘包现象。

断包的产生:使用TCP传送数据时,有可能数据过大,使得发送方缓冲区无法一次发送,造成另一端只收到的数据不完整,所以要等待数据完全接收到再解析数据。

粘包、断包示例

以上均引用自:http://blog.csdn.net/chen199199/article/details/50564015

要处理粘包和断包,关键点是在传输的一帧数据中加入包头和包尾,如果有需要可以加入帧长来表征数据长度。

废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首先,建立TCP连接,为长连接做准备。

            //1.与设备建立连接Socket realDataSck = new Socket();SocketAddress socketAddress = new InetSocketAddress(deviceIp, devicePort);//确保在网络不通畅或设备故障的情况下也能持续连接while (true) {try {realDataSck.connect(socketAddress, 2000);break;}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重连");realDataSck.close();realDataSck = new Socket();}}realDataSck.setSoTimeout(2000);//2.准备请求OutputStream os = realDataSck.getOutputStream();InputStream is = realDataSck.getInputStream();

接下来是处理粘包、断包的关键代码了:

            //开启一个队列用于存放TCP数据List<Byte> queueFinal = new LinkedList<Byte>();//定义包头包尾byte[] head = {-54, -53, -52, -51};byte[] tail = {-22, -21, -20, -19, 97, 103, 92, 20, -119, -58};int headIndex = -1;int tailIndex = -1;os.write("ff".getBytes());//3.建立长连接while (true) {//判断远端服务器是否断开连接了if (!isServerClose(realDataSck)) {//3.接收雷达返回的数据//判断输入流是否有数据,如果没有则等待10msif (is.available() > 0) {int len = is.available();byte buf[] = new byte[len];is.read(buf, 0, len);//将数据全部存入临时缓冲区for (byte b : buf) {queueFinal.add(b);}//4.处理断包、粘包while (true) {headIndex = RadarUtil.indexOfArray(queueFinal, head);tailIndex = RadarUtil.indexOfArray(queueFinal, tail);if (headIndex >= 0 && tailIndex >= 0 && headIndex < tailIndex) {byte[] bytesFinal = new byte[tailIndex + 10 - headIndex];//找到了包头包尾,则提取出一帧放入字节缓冲区,如有多帧数据直接覆盖,同时扔掉队列缓冲区中包头前的多余字节for (int i = 0; i < headIndex; i++) {queueFinal.remove(0);}for (int i = 0; i < bytesFinal.length; i++) {bytesFinal[i] = queueFinal.get(0);queueFinal.remove(0);}//解析雷达数据并存入数据库operateRealTimeData(interSectionId, dir, deviceNo, lanes, deviceIp, devicePort, conn, stmt, bytesFinal);//粘包,即包尾后还有内容,如果没有粘包则继续发送tcp请求收取下一帧数据if (queueFinal.size() > 0) {System.out.println("粘包了");} else {Thread.sleep(60);os.write("ff".getBytes());break;}} else if (headIndex >= 0 && tailIndex == -1 || headIndex == -1 && tailIndex == -1) {//断包,即接收到的包不完整,则跳出内圈循环,进入外圈循环,从输入流中继续读取数据System.out.println("断包了");Thread.sleep(10);break;} else if ((headIndex == -1 && tailIndex >= 0) || headIndex > tailIndex) {//残包,即只找到包尾或包头在包尾后面,则扔掉队列缓冲区中包尾及其之前的多余字节System.out.println("残包了");for (int i = 0; i < tailIndex + 10; i++) {queueFinal.remove(0);}//如果扔掉后队列缓冲区中为空,则可以直接进行下一轮tcp请求,否则跳出内圈循环,进入外圈循环,从输入流中继续读取数据if (queueFinal.size() == 0) {Thread.sleep(60);os.write("ff".getBytes());break;}}}} else {Thread.sleep(10);}} else {//如果断开了,持续重连Thread.sleep(1000);os.close();realDataSck.close();realDataSck = new Socket();socketAddress = new InetSocketAddress(deviceIp, devicePort);//确保在网络不通畅或雷达设备故障的情况下也能持续连接while (true) {try {realDataSck.connect(socketAddress, 2000);break;} catch (Exception e) {System.out.println("重连");realDataSck.close();realDataSck = new Socket();}}realDataSck.setSoTimeout(2000);os = realDataSck.getOutputStream();is = realDataSck.getInputStream();queueFinal = new LinkedList<Byte>();}}

在上述代码中,首先,定义一个队列缓冲区用于存放数据,并记录你的包头包尾。随后,通过外圈的while语句建立长连接,当判断出远端服务器仍然连接着,便去读取输入流中接收的数据,否则持续重连,由于无关题目不再赘述。

处理粘包、断包的思路大致如下,先是将输入流接到的数据放入队列缓冲区,随后进入内圈while循环,从队列中找包头包尾,根据找包头包尾的情况来判断数据帧是否发生粘包、断包。

此时,可能会有以下多种情况:
1、找到了包头包尾,且包头在包尾之前形成了完整的一帧,此时即可将此帧从队列中拿出来扔到你的后续环节中处理。如果此时包头前有数据无法形成完整一帧,则可以直接扔掉;包尾后有数据说明发生粘包,应继续内圈循环,判断发生粘包的数据是否能形成一帧。
2、找到了包头却没有包尾,又或者包头包尾都找不到,此时可以统一处理,直接跳出内圈循环,到外圈循环里,从输入流中继续读取数据直至形成完整一帧。
3、找到了包尾却没有包头,此时这一帧为残包,可以扔掉队列缓冲区中包尾及其之前的多余字节。

以上,基本可以处理粘包、断包的问题了,代码中都有详细注释。

github传送地址:https://github.com/JunJieDing666/CityBrainMiddleware
具体代码路径:src/com/djj/middleware/utils/RadarUtil.java

若有错误烦请指出,有地方不理解欢迎讨论。

TCP粘包、断包处理相关推荐

  1. TCP粘包问题分析和解决(全)

    TCP通信粘包问题分析和解决(全) 在socket网络程序中,TCP和UDP分别是面向连接和非面向连接的.因此TCP的socket编程,收发两端(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要有成对的socket,因此,发送 ...

  2. IOCP的一些思考(粘包,断包的处理)

    最近接触了IOCP服务器的编写,对IOCP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希望能对希望正在使用IOCP 的有些建议.我对IOCP了解不多,只是用到了,所以看了一下,还没怎么熟悉. IOCP的一大优势是高并发率,同 ...

  3. 详述 Java NIO 以及 Socket 处理粘包和断包方法

    文章目录 Java NIO 通道 缓冲区 代码示例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选择器 Socket 处理粘包 & 断包问题 第一个问题:对于粘包问题的解决 第二个问题:对于断包问题的解决 示例代码 ...

  4. 完美解决Python套接字编程时TCP断包与粘包问题

    首先,来看一个代码,使用TCP协议,发送端发送一句话,接收端接收并显示,运行完全正常. 接下来,把客户端代码稍微修改一下,连续发送多个数据, 按照正常的想法,在服务端输出的信息应该是分为多行的,这样才 ...

  5. 即时通讯下数据粘包、断包处理实例(基于CocoaAsyncSocket)

    来源:涂耀辉 www.jianshu.com/p/2e16572c9ddc 如有好文章投稿,请点击 → 这里了解详情 前言 本文旨以实例的方式,使用CocoaAsyncSocket这个框架进行数据封包 ...

  6. 【Netty】入门Netty官方例子解析(三)处理一个基于流的传输 TCP粘包和拆包问题分析和解决

    关于 Socket Buffer的一个小警告 基于流的传输比如 TCP/IP, 接收到数据是存在 socket 接收的 buffer 中.不幸的是,基于流的传输并不是一个数据包队列,而是一个字节队列. ...

  7. Socket编程(4)TCP粘包问题及解决方案

    ① TCP是个流协议,它存在粘包问题 TCP是一个基于字节流的传输服务,"流"意味着TCP所传输的数据是没有边界的.这不同于UDP提供基于消息的传输服务,其传输的数据是有边界的.T ...

  8. mina处理断包和粘包

    为什么80%的码农都做不了架构师?>>>    一.  解码方法 mina中有个内置类CumulativeProtocolDecoder是专门用来处理断包和粘包的.该类的api文档中 ...

  9. tcp协议缓冲区溢出_关于TCP 粘包拆包,你了解吗?

    一.什么是粘包拆包? 粘包拆包是TCP协议传输中一种现象概念.TCP是传输层协议,他传输的是"流"式数据,TCP并不知道传输是哪种业务数据,或者说,并不关心.它只是根据缓冲区状况将 ...

最新文章

  1. AlertDialog和自定义对话框
  2. 微信系小程序 StorageSync
  3. Android跨进程通信二——AIDL
  4. Quartus II13.1安装教程
  5. iOS 下ARC的内存管理机制
  6. 架构设计(3)---基于Nginx和Zookeeper实现Dubbo的分布式服务
  7. golang从简单的即时聊天来看架构演变
  8. Python爬虫知识点四--scrapy框架
  9. 分析和比较ABAQUS、MARC、Adina、ANSYS三种CAE软件
  10. 【网络安全】永恒之蓝实战 - Mac通过Metasploit攻击Server2008
  11. 机器学习(埋坑)—— 概念学习(Concept Learning)
  12. PandoraBox 路由器 IPv6穿透
  13. html5中span作用,span标签的作用与用法总结
  14. 【双足轮机器人】Ascento技术详解--(5)实验--(7)总结【翻译】
  15. lo流知识(字节流 字符流)
  16. 密码库LibTomCrypt学习记录——(2.3)分组密码算法的工作模式——ECB代码示例
  17. 疯狂架构师最强分享:分布式架构与性能优化,你学会了吗?
  18. 数据库候选关键词怎么求_关系模式中候选关键字的图论求解法
  19. Win11 OneDrive登录遇到问题0x8004de40
  20. .NET 中关于ImageList 图片锯齿问题

热门文章

  1. php仿糗事百科,thinkphp精仿糗事百科整站源码
  2. 远程控制 Error: LoadLibrary failed with error 87 显示
  3. 毕达哥拉斯三角形数,unsignedlong long long
  4. kaggle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失明检测top5解决方案
  5. LeetCode 287---Find the Duplicate Number
  6. django - html模板
  7. spring IOC(转)
  8. 【蓝桥杯】 C++ 纸张尺寸
  9. UI设计——网站收藏
  10. 谷歌要“回归”中国 这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