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商业形态,必定是距离交易越近的越有价值?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这一节主要造就金融科技契机的能力:支付。是什么造就了金融科技生态契机?读完这一节,希望你有自己的答案。

全文包括:支付是消费者与企业互动频率最高的金融服务、支付是所有生态建设的抓手更是撬动的杠杆、创新支付场景、支付的三种典型场景等几部分。

01

支付是消费者与企业互动频率最高的金融服务

1、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培育了用户习惯

根据一份来自Ipsos China的数据,显示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约为8.9亿。其中,财付通(微信支付)用户8.2亿,支付宝用户6.5亿,财付通和支付宝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85.4%和68.7%。四大类支付场景的使用率分别为:个人类95%、线下消费类86%、线上消费类82%、金融类20%;前三类场景的使用率均维持在高位。分城市级别来看,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用户渗透率分别为90.4%、93.5%、92.4%,即在移动支付的普及上,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并未显示出存在更高门槛,这也很好地验证了“科技正在将世界拉平”的趋势。来自支付宝2017年全民账单的数据也表明,支付宝用户中移动支付占比超过90%的省份为11个,全部位于中西部地区,由智能手机驱动的移动互联网的便捷使用有效地填补了偏远地区的“数据鸿沟”。

国外方面,根据CU数据,近90%中国游客使用移动支付而非银联卡,可见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对消费者习惯的培养势能。

这份数据至少说明了三件事:(1)微信支付和支付宝对第三方支付的用户习惯培养,非常成熟;(2)手机支付已经是除微信聊天、手机照相以外的第三个高频应用场景;(3)支付是消费者与企业互动频率最高的金融服务。

与此同时,埃森哲表示,过去12年银行和支付机构的数量下降了近20%。在互联网繁花似锦烈火烹油的移动支付背后,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萎缩。也就是说,第三方支付通过单一场景的高度渗透,已经逐步吞噬传统金融业务。

2、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培育了市场习惯

根据2017年支付宝的数据,遍布中国大街小巷的4000多万小商家,靠二维码贴纸实现了收银环节的数字化。现在,不管是在餐厅买单、商店购物,还是抓娃娃机和烤红薯摊,甚至街头艺人,都能支持手机支付。随着支付宝推出收钱码、普及乘车码、支持扫码骑共享单车……只带手机出门,扫码、被扫码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2017年堪称中国的“码年”。根据无现金联盟的数据显示,62.8%的小微商家认为“无现金很受顾客欢迎,无形中带来了潜在生意”。在支付宝收钱码的各项功能中,语音到账提醒广受欢迎,60.6%的小微商家“听到钱来了的声音,非常安心”。

随着技术突破,2017年,超过30个城市的公交、地铁都先后支持支付宝,不少网友感叹“出门带钱包的最后一个理由也没了”。而各地公共服务部门通过在支付宝上开设“窗口”,已经能让市民不用出行,坐在家中也能缴费、办事。2017年,2亿多市民在支付宝的城市服务中办理过包括社保、交通、民政等12大类的100多种服务。缴费、购物、出行都能不用钱包的这一便利,也正延伸至更多国家和地区。2017年,支付宝加快了伴随中国人走出去的脚步:累计接入了36个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万商户,支付总笔数较2016年增长了306%。这一生活方式正在全球普及。

这一组数据表面:移动支付已经从吃、穿、住、行、用等方方面面让市场接受,无论是商家、政府机关,无论是深度、广度还是覆盖的密度上,已经全方位的渗透了市场。

3、支付宝培育了银行能力

2018年是阿里双11的第十个年头,也是支付宝培养银行处理高并发支付能力的第16个年头,过去的2018年双11,全球消费者全天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支付总笔数则达到14.8亿笔,比去年增长41%,另外还有微信支付、京东、苏宁等各渠道的第三方支付,预计总量在20亿笔左右。

这意味着,各大银行必须具备响应的处理高并发系统能力,才能平安应对双11的高峰。实际上,今年的银行并没有发生的宕机、通道拥堵无法支付等事件的发生。但是反观五年前的2013年,双11凌晨前一个小时,各大银行几乎处于瘫痪不可用状态,部分银行甚至全天瘫痪。这一切自然要归功于支付宝和银行长达十多年的软磨硬泡。

4、产业互联网时代到来:离交易近,越重越安全

从商业角度而言,打通线上线下,构建全链路深度数字化能力,会筛选价值企业出来。随着用户、数据和支付的统一,那些距离钱越近、资产越重的企业,价值就会越大。支付是距离钱最近的业务之一。随着从消费互联网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明显。

无论是PC互联网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过去的二十年基本是消费互联网时代。因为经济上行,巨大的人口红利释放,在大量资本的推动下,几乎所有公司都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获取高速增长。

但是,人口红利结束之后,消费互联网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各线上行业渗透率已经接近天花板。近几年,阿里巴巴、京东GMV(成交总额)增速开始放缓。腾讯微信用户月活超10亿,已经覆盖绝大多数人口,可以说除了婴幼儿以及七八十岁老人,腾讯基本把中国人口的流量池给榨干了。在流量焦虑下,创业公司不断下探中国市场,在下沉的过程中,拼多多、快手崛起。

扩张是公司的本能,停滞发展的公司必然死亡。除了孵化新产品、全球化等这些路径以外,我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路径的发展:重公司的兴起。典型的重公司具备三个特点:掌控供应链、劳动密集型、技术驱动。美团、自如、盒马等公司都属于重公司。这些公司都有个特点,都是切入交易环节的公司。凡是切入到交易环节的公司,面对的是一个双边市场甚至多边市场:一头是商家,一头是用户。商家多,用户多;商家少,用户少。反之亦然。

在有流量红利可享用的时代,大家用补贴等方式收割用户。在流量红利消失之后,留存用户需要将用户体验做好。中国从电商到O2O到新零售,已经将用户体验推向了极致。用户体验想要极致,这不仅仅是美团或者盒马自身能解决的,必须让商家共同来解决。而传统的商家往往意味着,管理、运营是非数据化的,供应链环节冗长,对用户体验响应不及时。所以,这就有了产业互联网的兴起,有了重公司用技术改造供应链。百团大战胜出的美团是供应链管理的强者;拼多多的崛起,也是对供应链秩序的投放;盒马鲜生也是重供应链的新零售代表等等。

企业介入供应链,做重的目的,本质上还是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而提升用户体验和商家收益。产业互联网改造效率,才能在消费互联网的用户体验竞争里取胜。

5、频率高,小额支付市场最大

吃穿住行用,几乎所有场合都离不开支付。早上出门开始,骑单车、坐地铁、乘公交、买早餐、点外卖、逛超市、网购、交水电费等等,无论线上线下,几乎每个人每天都在和支付打交道,频率非常高。另外,2017年我国移动支付突破120万亿,2018年预计超200万亿,其中小额支付占比超六成。

02

支付是所有生态建设的抓手,是撬动的杠杆,是生态之门

1、生态要离钱近

生态要离交易近,支付是交易的基本构成部分。距离交易过远的业务模式,因为无法及时找到变现方式,没有良性的收入模式,迟早会发生崩溃。好的商业模式,是不需要烧钱,而是能自然而然的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维持生态的繁荣与成长。

生态建设的业务方向是否正确,最好的检验方法之一(另外一个是用户增长和黏性)就是用户愿不愿意付钱,如果用户愿意为之付钱,说明产品、服务是有需求的。

2、支付涵盖保险

保险的支付能力,只能当做大支付体系下的补充能力,但不能作为生态的关键能力替代移动支付的能力。

从用户的角度讲,保险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支付。保险的支付能力主要负责解决意外事件发生时出现的额外支付,但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支付场景,都属常规支付,这就是我们一直讨论的移动支付能力。

3、支付赋能生态

所有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支付,都是内生于平台或生态的支付,先赋能再裂变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就像支付宝与淘宝生态,微信支付对微信生态一样。因为有了基础的支付能力,微信才得以把聊天工具升级为生态,同时开始在生态内部引入了电商等业务。支付能力赋能生态,当属生态的基础能力。

阿里巴巴已经将支付宝等多种金融服务整合为一个职能银行分部,隶属于蚂蚁金服品牌。这充分说明了具备支付能力的大型生态系统,特别是零售商,是具备进军银行业务的潜力,对已有金融服务结构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将重塑支付、零售和金融服务市场。

4、支付具备连接和促进作用

一方面,支付能有效促进消费者和商家(商家服务)之间的连接;另外一方面,每一次支付实际上都是高质量数据诞生的过程,通过支付数据可以判断用户喜好、支付能力、消费地点等等,从而完善画像,挖掘其潜在需求。也就是说支付可以促进整个系统更高效、精确的服务用户。

5、支付服务促进行业趋同

支付能力为不同行业的趋同发展提供了助力。通过发挥支付的连接和促进作用,以新服务来消除现有的行业间摩擦,趋同的规模得以在已拥有大规模用户群的行业中不断扩大。实际上,这正是当下保险公司的现况。在支付和支付能力基础上建立起的生态,典型的如支付宝,通过整合自身和来自其他行业生态系统的参与者的能力以及挑战现有的市场假设,使得整体的价值大于各部分相加之和。对于成功的生态系统而言,支付能够实现较高的网络和平台价值。欲取得成为某个新生态系统或这个市场领导者的潜在利益,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要从商品化、无差别化和规模化驱动等实用角度看待支付。

6、支付带动流量

支付是个前端入口,支付的核心是在于能给生态带来更多的基础设施,基础的用户,基础的数据,因此,打开更多的流量入口。

03

创新支付场景,从外围火烧支付宝

移动互联之前,或者说在2014年春节之前,第三方支付以支付宝一家独大,对财付通(微信支付)、京东支付而言,大象与蚂蚁的差别,连续十多年,一直高山仰止无法超越。但在互联网,基于内核的颠覆式创新,就有改变格局的潜力。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微信支付、京东闪付和拉卡拉。主要分享下前两个。

1、微信红包:颠覆式创新者

2013年,一款叫“红包”的小“游戏”在微信内侧,引爆头部用户圈,当年,该产品使用量超470万,之后就再也没有上去。2014年春节,借助春节的势能,微信红包用户数一晚破亿,之后便如洪流一般,进入第三方支付市场,如入无人之境,一举拿下了支付宝大半江山。

互联网生态就是这样,没人知道颠覆式创新会在何时何地出现,但是一旦出现,就会对巨头形成致命的打击。那可是阿里,在互联网领域神一样的存在,对微信支付的崛起毫无还手之力,从用户量这个角度而言,2017年微信支付已经超过支付宝坐上了市场头把交椅的位子,而且很难再下去。

事后,在总结的时候,马化腾用了六个字来概括红包:社交金融游戏。极其精准的六个字,其中社交和游戏是腾讯的核,金融是腾讯的目标,利用内核与目标之间的过渡地带(历史学名称),创新型的借势中国最具底蕴的文化势能春节,是微信红包成功的关键所在。

2、京东闪付:移动NFC支付市场领先者

截止2017年底,京东支付用户破亿,在前有支付宝后有微信支付的情况下,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其中最为亮眼的要数京东闪付。由于二维码支付这个赛道非常拥挤,很难实现超车,二维码的市场的饱和形成了寡头垄断,所以京东选择了换道超车或自己再造一条路出来——在NFC支付上提前做布局,和银联合作创新出了京东闪付。

京东闪付是京东支付基于银联“云闪付”合作的移动NFC支付创新产品,与目前市场上比较普及的二维码支付相比,京东闪付能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支付体验。除京东生态体系内的各线上消费场景以外,京东闪付还可以在超过1200万台的云闪付POS机上使用,覆盖了商场、超市、便利店、餐饮等线下消费场景。

正面杠不过支付宝,也不具备微信一样的IM场景,京东选择了别样的入场方式。实际上,大家使用了NFC以后,第一次习惯以后,第二次就会很便捷。根据京东的数据,一个月用京东闪付的平均交易次数能达到7到8笔。

京东闪付目前在NFC支付第一名。如果说微信支付是基于IM场景的颠覆式创新,那么京东闪付就是差异化竞争的结果。

04

从战略高度的重视

1、一定要重视支付的力量

保险公司数字化升级与转型中,构建互联网生态必须高度重视支付能力。针对支付,采取全方位的战略视角,兼顾“类支付”活动;充分识别支付极具重要性的市场、业务领域和服务;评价并优先选择可行的切入领域和方法,并确定所需的业务驱动因素;同时,险企要做好资源和投资配置,制定并交付与支付流程有关的增值解决方案和产品,以精心设计的统一客户体验为主要指导原则;最后一项,是要发掘新的合伙模式,包括上一节所说的参与联盟的形式进入生态建设,从而获得用户。

2、六大生态方向,每一个都和支付强相关

前面推导出险企建设互联网生态的六个方向:大健康、综合金融、农业、车联网、智慧城市、科技赋能等,每一个生态都离不开交易,离不开支付。从外部环境来说,移动支付的发展非常成熟了,生态建设中,如果再不做,市场外部机会就一点机会都没有。

用户现在要的也不是一个单一的支付工具,生态建设中,无法通过垄断或者强迫用户站队的方式来实现。而是通过体验、优惠让用户去选择。同时做优惠也好,做运营也好,让用户有更多选择,这就是好,在场景上都鼓励更多的开放,把用户所有喜欢的、创新的、有亮点的、没有体验过的支付工具全面包进来,从一个完全只思考自己的一家保险公司开始,向第三方支付公司,向一个支付聚合。

总结

1、支付是生态最基础、最关键的能力

2、六大生态方向,每一个都和支付强相关

3、支付服务促进行业趋同

支付,造就金融科技生态契机——保险科技生态建设相关推荐

  1. 支付,造就金融科技生态契机——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未来的商业形态,必定是距离交易越近的越有价值?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这一节主要造就金融科技契机的能力:支付.是什么造就了金融科技生态 ...

  2. 效率,互联网生态模式的本质!——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事实上,互联网作为技术,最大的作用就是提升效率.为什么每家企业都想要建互联网生态,因为在可见的商业模式中,互联网生态是效率最高的模式. 都在讨论建生态.进生态和投生态,却未曾有人讨论生态建设的必要性. ...

  3. 互联网生态建设的切入方式——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这一篇通过介绍参与生态圈建设的四种模式:进·生态.联·生态.投·生态.建·生态,为大中小企业提供了参与生态的参考方式.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 ...

  4. 普惠,生态之形!人人参与共建共享——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广义的普惠化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基础设施,让人人参与建设,人人享受成功,从而实现科技普惠,金融普惠,贸易普惠的普惠生态.互联网生态建设,要发挥最大群体形成网络协同效应,普惠就会是最基本的要求,是生态之形 ...

  5. 技术,生态之基——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这是一篇学习笔记,收获有二:第一,全球市值最高的企业都是基于技术的科技公司或互联网生态企业.第二个:选择生态切入方向很重要,本质上是选择经济体的方向,决定了生态的未来,个人选择也不例外. 以下是数字化 ...

  6. 互联网生态建设落地五大挑战——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解决生态建设五大主要挑战,推动生态落地.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前面论证了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大小企业在生态建设第一步,选择App还是微 ...

  7. 四大科技支撑大健康生态 360保险输出标准化、定制化两大核心力

    "新基建"加速布局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也逐渐渗透至保险行业.数字化发展浪潮下,互联网保险平台360保险已经抢先入场.在近日举行的360保险新战略暨新产品发布会上,创始人唐 ...

  8. 赋能型生态演化路径与六大竞争制高点——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保险公司互联网生态建设演化路径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态能力是竞争的制高点?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前面论证了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大小企业 ...

  9. 赋能型生态演化路径与六大竞争制高点——保险科技生态建设...

    保险公司互联网生态建设演化路径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态能力是竞争的制高点? 以下是数字化转型的分享线路图,您现在所在的位置为序号的分享:生态圈建设. 以下是正文: 前面论证了生态建设的必要性:大小企业 ...

最新文章

  1. 为自己给操作系统留个后门?我的安全管理经验谈
  2. TCP-IP详解:快速重传与快速恢复
  3. 摩尔投票法(力扣- -229. 求众数 II)
  4. ASP.NET Core 2.0 支付宝当面付之扫码支付
  5. Python 机器学习 利用sklearn构建决策树的实现 2
  6. 我的PGA我作主----搞清楚什么是真正的PGA
  7. Qos令牌桶技术原理
  8. 1到20的阶乘倒数之和
  9. 【C语言小游戏】走迷宫
  10. (附源码)ssm心理咨询服务平台 毕业设计 324615
  11. 电脑键盘为什么无法输入
  12. 前端修改input上传的图片大小
  13. gnu make 手册 学习笔记 C语言 / C++ 构建工具 part.5 函数 控制语句
  14. 谁偷窥了你的隐私?穿透无痕模式,浏览器指纹正在泄露你的秘密。
  15. 30天敏捷结果(3):用三个故事驱动你的一天
  16. python 使用 openpyxl 批量调整字体和样式
  17. 小心隔墙有眼!Wi-Fi 变狗仔还能全息成像?
  18. DMMS transfer error: Permission denied问题
  19. ubuntu和Windows双系统安装
  20. c#点检系统后端.cs

热门文章

  1. htmlD的textArea如何去掉前面存在的N个空格问题
  2. ArcGIS——第八届全国 GIS 应用技能大赛(下午)
  3. 蓝的成长记——追逐DBA(20):何故缘起,建库护航
  4. Android底层隐私数据,100%安卓APP都在获取用户隐私,网络隐私进入深入区
  5. java springboot easypoi 根据word模板生成对应的word并下载
  6. 简述胶球清洗装置的工作原理(附安装示意图)
  7. 激光雷达公司RoboSense车载实验室荣获CNAS认可资质
  8. 货车实业怎样实施软件系统缩短报账时间
  9. SketchUp2019 如何玩转数位板3D建模?
  10. 基于PX4的地面无人车避障系统及路径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