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学霸同学,特别感谢。
修改:小昭

考试内容:

MAC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融合占70%
题型有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案例分析题。
重点看:8. 工作频段 16. CSMA-CA 20. 网络的形成与维护
31. 32. 应用层组成结构 46. 数据融合的重要意义47.案例分析
第3,4,6,9章为重点。

1.了解ZigBee网络基本概念(应用场合及优缺点)

ZigBee是一种低速无线个域网技术,它适用于通信数据量不大,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分布范围较小,但对数据的安全可靠有定要求, 而且要求成本和功耗非常低,并且容易安装的场合。(ZigBee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低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与网络技术)。
1,较灵活的工作频段
2.对MCU的资源要求相对较低
3.安全、可靠的数据传输
4.极低的功耗
5.灵活的网络结构(内容摘自书本第二页

ZigBee在实现个域网、低速低功耗无线传输非常有优势,非常适合于通信数据量不大,分布范围较小,安全可靠性高,成本低易使用的网络场合
(1)数据传输率低:通信速率低于蓝牙,10~250Kbps,专注于低速数据传输方面的应用;
(2)功耗低:在低功耗模式下,两节普通的5号电池可以使用6~24个月;
(3)成本低:ZigBee数据传输率低,协议简单,大大降低了成本;
(4)网络容量大:网络可容纳65535个设备;
(5)时延短:搜索设备时延为30ms,休眠激活时延为15ms,设备信道接入时延为15ms;
(6)网络的自组织、自愈能力强,通信可靠;
(7)数据安全:ZigBee提供了数据完整性检查和鉴权功能,采用了专用的加密算法;
(8)工作频段灵活(内容摘自PPT及作业题

2.理解六种重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与适用场合(选择题)

红外:点对点高速数据连接。适用点对点通信,如遥控器
蓝牙:抗干扰性强,功耗与成本低,通信距离10-100m。
适用于两个设备通过最简单的 配置进行连接, 如蓝牙耳机、键盘。
WiFi:百米范围内支持互联网高速接入,较方便,但功耗大。
适用办公室及家庭中的无线通信技术。
RFID:非接触式识别,读取速度快、数据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安全性更高。
适用物流管理、 零售百货商店。
Zigbee:低成本、低速率、低功耗、近距离、短时延、高容量、高安全等特点。
适用范围广、传输速率低、低功耗场合。如智能交通监控。
UWB(超宽带):抗干扰性强,传输速率高,系统容量大,发射功率小。
适合军用领域如UWB雷达、探测地雷和民用领域如数字化的音频无线连接。

3.了解Zigbee网络的体系结构

物理体系结构,软件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通信体系结构

物理体系结构:末端节点、路由器、协调器(宏观)
末端节点:传感模块、通信模块、存储模块、电源模块、嵌入式模块、软件模块。
通信体系结构:平面式结构和分级结构
平面式结构:数量较大时,占用较大资源,影响传输效率,适用于小范围
分级结构:整个网络被分为若干簇,每个簇有一个簇头和多个簇成员组成。
分级结构解决了平面结构的网络堵塞问题,并有效减少了能量消耗。

作业本题目*)
ZigBee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MAC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物理层:通信的方式,数据的格式。 网络层:负责路由发现和维护。
MAC层:介质访问(MAC)协议保证可靠的点对点和点对多点通信
差错控制保证源节点发出的信息可以完整无误的到达目标节点
应用层:应用层是ZigBee无线网络中的最高协议层和承载应用的实体。

4.理解网络拓扑的概念

点对点结构:彼此都在对方的无线辐射范围之内,任何两个设备之间都可以直接通信。
这种网络需要网络协调器,但其作用知识负责管理网络其他功能。
星型结构: 网络中的任何设备相互传递数据,必须经过中心协调器进行数据的转发,
这是一种典型的主从网络。
树形结构:每个节点只能和其父节点和子节点传输数据,不能随意和其他节点传输数据
网状结构:是一种多跳的系统,所有节点的数据传输都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

5.理解ZigBee重要特点(见第1题和书本10-11页)

补充:鲁棒性(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功耗低,绑定、键值和一般信息服务,安全性。

6.理解网络协议的概念与作用(网络协议不是平面结构,是立体化结构)

网络协议:为了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作用:网络协议确定交换数据格式以及解决相关的同步问题。(内容摘自百度)

7.理解物理层的概念和作用(通信的方式与数据的格式 作用:定义信道;数据传输)

物理层的任务是通过无线信道进行安全有效的数据通信,为MAC层提供服务。
(书上16页2.1)
了解Zigbee物理层的内容(工作频段,帧的结构和基本要求,调制的方式)

8.了解Zigbee物理层的内容(工作频段,帧的结构和基本要求,调制的方式)



8.5作业本题目补充:Zigbee网络物理层对于信道的划分

定义了27个信道,编号从0到26;由于每一个频段的宽度不同,所以每个频段分配的信道个数也不一样,信道占用的宽度也不同,其中在868MHZ定义了1个信道,在915MHZ定义了10个信道,2.4GHZ定义了16个信道。

9. 了解物理层PDU内容,理解每一部分的含义与作用

10. 了解Zigbee物理层属性

11. 了解物理层服务类型(服务原语,在书本26页)

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无线信道和MAC子层之间的接口,
提供物理层数据服务和物理层管理服务。

12. 理解MAC定义与重要作用

基本功能:为多个ZigBee设备的MAC层实体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链路。(书32页)
重要作用: 分配和管理信道,防止和避免冲突。(老师概括)
两个思想:随机竞争的方式,基于TDMA时分固定的方式。
尤其爱考的是随机竞争的方式:从ALOHA到CSMA-CA,掌握改进的内容。

13. 掌握ALOHA方式的基本原理

纯ALOHA:
1.任何用户有数据发送就可以发送;
2.可以通过监听信道应答获知数据传输是否成功;
3.发送失败后,各自等待一段随机时间,再重新发送。

时隙ALOHA:
1.将信道时间分为等长时隙,每个时隙可以用来发送一个数据帧;
2.用户有数据要发送时,必须等到下一个时隙开始才能发送。

14. 掌握CSMA方式的基本原理(加了信道监听,对于什么时间掌握信道做了一个规定)

15. 掌握CSMA-CD方式的基本原理(增加了冲突检测)


无线局域网不能简单地搬用有线网络的CSMA/CD协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CSMA/CD协议要求一个站点在发送本站数据的同时,
还必须不间断地检测信道。(花费过大)
(2)在接收端仍然有可能发生碰撞。(隐终端问题)
(3)发送数据时检测到信道是忙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接收端不碰撞。(暴露终端问题)

16. 掌握CSMA-CA方式的基本原理(增加了碰撞避免,CA为虚拟载波侦听)

CSMA-CA工作原理(作业题/重点

补充:


TDMA(固定接入)是时分多址接入,在一个宽带的无线载波上,把时间分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再分割成若干时隙。每个时隙就是一个通信信道,分配给一个用户。

17. 理解PAN的建立与维护在MAC层的实现过程

MAC层网络的组织与维护包括
网络建立、设备加入、PAN标识冲突检测和解决等功能;
MAC层4种扫描方法是网络组织维护的基础。
能量扫描:检测所扫描信道上的能量情况。
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通过监听信标检测到协调器的存在,用于加入网络。
孤立节点扫描:设备跟协调器失去联系的时候可以重新加入网络。
协调器建立网络的六个步骤(作业题,考试会考*)

18. 了解MAC层帧结构

物理层帧结构:1.时间同步2.标明长度多长3.序号,编号是多少
MAC层帧结构:64位长地址(物理地址),16位短地址(网络地址)
PAN ID:PAN ID是个域网地址;ZigBee协议使用一个16位的个域网标志符(PAN ID)来标识一个网络。

19. 理解Zigbee网络层作用

核心功能是,路由及寻址和网络的建立与维护。

20. 掌握网络的形成过程(建立网络,加入网络,离开网络)

建立网络:协调器在建立网络之前,需要设置一些重要参数,如网络工作的信道,是否使用信标模式等。协调器在选择行,到时有四种扫描模式,能量扫描,主动扫描,被动扫描和孤立节点扫描。协调器会选择一个干扰和冲突最少的信道建立网络。
加入网络:新节点如何发现已存在网络并加入。网络中节点如何通告自身存在,并允许其他节点加入。
离开网络:主动离开:向其相邻节点发送一个离开命令。
被动离开:父节点直接发送离开命令到要离开的子节点。

21. 掌握网络维护原理(与MAC层对半分的内容)参考PPT

子节点的行为:通过MAC层直接扫描来发现网络,向高层报告周围的网络信息并附带邻居表的形成,高层根据网络信息选择加入一个网络。
父节点的行为:通告自身存在,接纳新节点加入。
重新加入网络:①子节点通过主动扫描来查找特定的网络
②子节点发送一个重新加入请求命令到一个选定的父节点。
孤立结点加入网络:查找原来的父节点,父节点告知原来的网络地址。

22. 理解路由选择、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书本125页)

23. 了解网络层帧的结构

通信方式的选择,单播、广播、组播。
帧的类型:数据帧,信标帧,命令帐,应答帧。

24. 理解何为网络拓扑、何为拓扑控制

网络拓扑:把网络中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抽象为一个点,把传输介质抽象为一条线,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拓扑控制:通过对网络结构细微的调整,使得网络在某一个方面的性能有所改善,能够满足所需要的要求。那么这种改变的方法被称之为拓扑控制(老师原话)

25. 拓扑控制的重要意义

(1)一种重要的节能技术
(2)保证覆盖质量和连通质量
(3)能够降低通信干扰,提高MAC协议和路由协议的效率,为数据融合提供拓扑基础
(4)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可扩展性

26. 理解功率控制和睡眠调度的概念(作业题*)

当前拓扑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最大限度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作为主要设计目标,集中于功率控制和睡眠调度。
功率控制:为网络节点选择合适的发射功率
在保证网络连通的前提下,使网络的发射功率最小。
(1)与路由协议结合的功率控制
(2)基于节点度的功率控制
(3)基于方向的功率控制
(4)基于邻近图的功率控制
睡眠调度:控制节点在工作状态和睡眠状态之间的转换。
(1)非层次型网络的睡眠调度算法(每个节点不受簇头节点的控制和影响)
(2)层次型网络的睡眠调度算法(关键技术是分簇)

26.5 补充:单播、广播、组播。(作业本题*)

单播: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对数据进行转发而不复制。
广播: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无条件复制转发,所有主机可以接收所有的信息。
组播:主机之间一对多的通讯,网络中加入了同一组的主机可以接收此组内所有数据,网络中的交换机与路由器只需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所需数据。

27. 掌握不同类型网络节点的拓扑控制方法

ZigBee网络拓扑根据节点的移动与否和部署的可控与否分为四类:
(1)静态节点、不可控部署——对稀疏网络的功率控制和对密集网络的睡眠调度
(2)动态节点、不可控部署——功率控制
(3)静态节点、可控部署——控制节点的位置
(4)动态节点、可控部署——移动和定位策略

28. 理解覆盖和连通等重要设计指标(网络优化或者说网络拓扑控制的上限和下限)

覆盖问题可以分为区域覆盖:研究对目标区域的覆盖问题;
点覆盖:研究对一些离散的目标点的覆盖问题;
覆盖度作业题*)
栅栏覆盖:研究运动物体穿越网络部署区域被发现的概率问题。
覆盖度的概念:假如目标区域内的任何一点都被k个节点监测,就称网络的覆盖度为k。
静态网络的覆盖主要靠睡眠调度来控制;
动态网络的覆盖则主要靠节点的移动能力来控制。
覆盖控制是拓扑控制的基本问题。
连通的概念:网络里面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都要有至少一条路径保证两点之前的通信。
连通度的概念:如果至少要去掉k个网络节点才能使网络不连通,就称网络是k-连通的,或者称网络的连通度为k。
功率控制和睡眠调度都必须保证网络的连通性,这是拓扑控制的基本要求。

29. 理解功率控制和睡眠调度的重要方法(见26)

30. 了解拓扑控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见PPT最后)随便看看(老师原话)

31. 理解Zigbee应用层组成结构

32. 掌握APS、AF和ZDO每部分的作用

APS:提供应用层数据处理和绑定功能。
AF:对于所有应用对象的定义有一定规定上的限制。
ZDO:提供设备管理的各项功能,包括设备发现,服务发现,绑定管理和网络管理等。

32.5 补充:APS层5个功能(作业题目*)

1.数据传输;
2.绑定,相关应用之间建立逻辑连接的过程;
3.应用层组播;
4.分片,对应用层数据进行分片,使每一分片都能够放到一个数据包中进行传输;
5.端到端可靠传输。

33. 理解APS数据服务内容和管理服务内容

数据服务内容(APSDE):各个设备间传递应用层协议数据单元。(数据发送、接收)
管理服务内容(APSME):提供设备,发现设备绑定应用层数据库管理(绑定、分组)

34. 理解绑定的概念与重要作用(考名词解释)

绑定:在相关应用之间建立逻辑连接的过程。
绑定发送的时候,应用通过查找绑定表来获取目的地址和目的端点号。
重要作用:对于下属网络层建立路由提供了极大便利
绑定的两种情况:
源绑定:指把绑定表存储在源节点本身。
端设备绑定:指把绑定表存储在特定的设备——协调器。

35. 理解分组交换与分组机制(分片)的重要概念

分片机制:对应用层数据进行分片,使得每一分片能够放到一个数据包当中进行传输。
在应用层分片,既满足了部分应用的要求,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口分片方法:滑动窗算法
几点说明:分片最大净荷为98字节。
最多只能够有256个分片。
组播和广播数据不能使用分片。

36. 理解应用框架(AF)中属性、簇、应用子集的概念与关系(10分)

作业本题目**)
属性(Attribute):应用对象的输出参数或输入参数。
簇(Cluster):在相同的方向上,与外部进行数据通信的应用对象的属性的集合。
应用子集(Application Profile):相同应用对象采用的所有的簇的集合。
端点(End Point):是结点地址下面的逻辑子地址。

37. 理解ZigBee网络定位技术的概念(了解即可)

ZigBee的定位问题是指对于一组未知位置的网络节点,依靠有限的位置和已知的锚节点,通过测量一些参数,并进行一些判决,来确定每个节点的位置。
位技术的重要性:没有位置信息的数据采集往往是毫无意义的。
因为ZigBee通常是被布置在一个固定区域内的,而区域内的信息具备两个最基本的特性:位置和时间。

38. 理解TOA、TDOA、AOA和RSSI等测距方法原理(TOA、AOA和RSSI了解即可)

TOA的基本原理是基于电波传播的时间,若电波从移动站到基站的传播时间为t,电波传播速度为c,则移动台位于以基站位置为圆心,以c*t为半径的圆上。在多个基站上进行上述计算,则移动台的二维位置坐标可由三个圆的交点确定。基于TOA的定位精度高,但1ns的时间误差将导致30cm左右的定位误差,因此要求基站有非常精确的时钟,收发信号的双方能够精确同步,对接收机的硬件和功耗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TDOA的通过检测电波信号到达两个基站的时间差,而不是到达的绝对时间来确定移动台的位置,降低了时间同步要求。根据信号到达时间差,移动台位于以两个基站为焦点的双曲线上,要确定移动台的位置,至少需要三个基站,建立两个双曲线方程,两个双曲线的交点即为移动台的二维位置坐标。TDOA技术虽然技术测距误差小,精度较高,但对硬件的要求高,成本和能耗使得它对低能耗的定位系统提出了挑战。
AOA的定位:通过基站接收机天线阵列测出移动台发射电波的入射角,采用一定的算法确定由角度决定的方位线的交点,即为被测移动站的位置。该方法适合于视距传播的情况,设备复杂度较高。
RSSI的定位:无线信号传播存在以下规律:若接收方测得的信号强度越强,则发送方距离接收方往往越近;反之,若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越弱,则发送方的距离往往越远。因此,通过测量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可以推算出移动台到基站的距离。

39. 理解质心算法原理(了解即可)

无需测距定位技术的最典型的代表是质心算法
几何学中多边形的几何中心称为质心,多边形顶点坐标的平均值就是质心节点的坐标。由此,根据网络的连通性确定出目标节点周围的信标节点,
直接求解信标节点构成的多边形的质心。

40. 理解时间同步的概念和重要性

所谓时间同步是指收发双方在时间上步调一致,故又称为定时。
重要意义:时间同步是通信网络正常运行、完成通信任务的重要保证。

41. 理解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的原理(内容摘自百度)

同步传输的比特分组要大得多。它不是独立地发送每个字符,每个字符都有自己的开始位和停止位,而是把它们组合起来一起发送。我们将这些组合称为数据帧,或简称为帧。
异步传输将比特分成小组进行传送,小组可以是8位的1个字符或更长。
发送方可以在任何时刻发送这些比特组,而接收方从不知道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到达。

42. 掌握ZigBee网络中一条信息的传输过程(作业题*)

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Send Time:发送节点构造一条消息的时间(排队)
(2)Access Time:消息等待信道空闲所需时间(等车)
(3)Transmission Time:发送节点按位发送时间(上车)
(4)Propagation Time:消息在介质中传播时间(车在途中)
(5)Reception Time:接收节点按位接收消息并传递给MAC层所需时间(下车)
(6)Receive Time:接收节点重新组装消息并传递给上层应用所需的时间(排队)

43. 掌握RBS算法和TPSN算法思想(作业题*)

RBS算法的基本原理:一个节点发送广播消息,在同一广播区域内的其他节点同时接收广播消息,并记录该点的时间戳。之后接收节点通过消息交换它们的时间戳,通过比较和计算来达到时间同步。此算法并不是同步发送者和接受者,而是使接受者彼此同步。

RBS算法的精确度主要受传输时间误差和接收时间误差影响,在小范围,误差可以忽略。
TPSN算法分为两步:分级和同步。
(1) 分级:这个步骤在构建网络拓扑的时候运行一次,目的是建立分级的网络拓扑,
使每个节点都有个级别。
(2) 同步:通过两个节点间双向的消息交换,i级节点与i-1级节点同步,
最后所有的节点都与根节点同步,从而达到整个网络的时间同步。
TPSN算法的精度优于RBS算法。(适用于大规模网络)

44. 理解前同步和后同步思想

前同步:是不论系统是否有触发条件,都要进行时间同步,也就是说系统会
定期的自动进行时间同步的校正。
后同步:是通常情况下节点不进行同步,只有检测到一个感兴趣的事件发生后,
节点才进行时间同步。

后同步的算法在节能上面要大大优于前同步算法,
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大的延迟,使整个网络响应变慢。

45. 了解数据库技术,了解数据库在物联网中的重要作用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管理数据的方法,
它研究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地获取和处理数据。(内容摘自百度)
物联网是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因此必然涉及到数据的管理任务,尤其是当涉及的信息数量巨大的时候,一个便捷准确的数据管理和处理方法,将为物联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帮助。

46. 理解数据融合的重要定义(作业题)(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定义:数据融合是一种多层次多方面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是对多源数据进行检测、互联、相关、估计和组合,以更高的精度、较高的置信度得到目标的状态估计身份识别,以及完整的态势估计威胁评估,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数据融合的作用:
1.节省整个网络的能量;(在临近节点采集时往往存在冗余数据,因此处理时尽量在网内或节点内处理,从而减少数据的传输量,节约能力。)
2.增强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受成本和体积的限制,在恶劣环境等影响导致单一分散的数据无法保证其精确度,所以对同一对象的多个节点数据综合 )
3.提高收集数据的效率;(在多节点网络内部进行数据融合同时通过对多个分组进行合并减少分组个数。)

47. 掌握有损融合、无损融合、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和决策级融合的重要原理

有损失融合:省略一些细节信息或降低数据的质量,从而减少需要存储或传输的数据量,以达到节省存储资源或能量资源的目的。
(上限是要保留应用所必需的全部信息量。该方法一般是应用户需求进行网内处理。)
无损失融合:所有的细节信息均被保留,只去除冗余的部分信息。
(例如:只减少分组的个数,将多个分组打包,并未减少数据量)

通过案例判断是哪种融合(案例分析题,如蔬菜大棚,智能交通,智慧家居)
(1) 数据级融合:操作对象是采集的数据。这类融合一般仅依赖于网络类型,
而无法响应用户的特定需求。局限性在于索要处理的信息量大,所以处理代价较高。
另外,融合是在信息最底层进行的,要求要有较高的纠错能力。
(2) 特征级融合:通过融合(特征提取手段),将数据表示为一系列的特征向量,
来反映事物的属性,是一种面向监测对象特征的融合。
(3)决策级融合:最高级的融合。根据应用需求进行较高级的决策,因此是面向应用的融合。

48. 了解数据融合的步骤(作业题*)和常用方法

步骤:
1.将采集信息转换为电信号;
2.通过A/D进行模数转换;
3.对数字化后的信号进行预处理,滤除干扰和噪声;
4.对处理后的有用信号进行特征抽取,进行融合;或直接对信号进行融合;
5.输出融合后的结果。
检测、互联、相关、估计和组合(摘自定义)
常用方法
1.综合平均法:把来自多个网络的众多数据进行综合平均。它适用于同类网络监测同一目标。
2.卡尔曼滤波法3.贝叶斯估计法4.D-S证据推理法5.统计决策理论
6.模糊逻辑法7.产生规则法8.神经网络方法
第十章硬件实验内容(了解无线通信模块,无线定位模块2431,2531新增加的部分)

49. 理解如何设计系统总体方案

介绍内部网,这里的内部网就是ZigBee自组网,根据家庭布局采用树状或者星形网络拓扑。ZigBee自组网包括各个终端节点,这些节点配合继电器控制家庭中各种电器开关、温湿度传感器等家庭中需要被监控的设备对象,从而达到远程监控功能。从通信的角度讲,每个节点即为一个终端,它们相互间通过ZigBee协议进行无线通信。这里暂不考虑内部网络不同的协议转换问题。

50. 掌握如何选取ZigBee芯片

采用TI公司的CC2430芯片,在单个芯片上整合ZigBee射频(RF)前端、内存和微控制器。它使用一个MCU(加强型8051),具有128 KB可编程闪存和8 KB的RAM,还包含ADC、定时器、AES128协同处理器。数据采集单元选用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DHT11.

51. 掌握ZigBee硬件单元制作

52. 掌握ZigBee系统软件使用与调试。

系统的软件系统是以IAR System公司的IAR Embedded Work bench为开发环境、以TI公司的ZStack协议栈为开发基础设计的。ZigBee协议栈2006基于IEEE 802.15.4标准制定,该协议的突出优点是:组网能力强、适应面广、可靠性高、节能性好。ZStack协议栈由实现ZigBee协议不同功能的程序文件和库函数组成。

                                                                                                                               ——————————————————————————————   2019.12.27

19.ZigBee复习相关推荐

  1. zigbee复习笔记

    笔记本:Zigbee复习 作者:hree 更新时间:2023/1/3 文章目录 **考点1:功率转换** **考点2:zigbee网络构型** **考点3:数据帧结构与可靠传输** **考点4:OSA ...

  2. 四川农业大学ZigBee复习重点

    Zigbee概述 1. Zigbee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信技术 2. Zigbee的特点是功耗低.成本低.时延短.网络容量大.可靠安全. 3. 常见的Zigbee芯片有C ...

  3. 19.Java复习(二)

    1-3. 编写程序,猴子吃桃求解,某天一只猴子摘了一堆桃子,每天吃掉其中的一半然后再对吃 一个,第二天则吃剩余的一半然后再多吃一个...直到第 10 天,猴子发现只有 1 个桃子. 问这只猴子在第一天 ...

  4. Kotlin学习笔记19 阶段复习1

    参考链接 示例来自bilibili Kotlin语言深入解析 张龙老师的视频 基础部分 Kotlin学习笔记 第一章开始 第二章 基础_积跬步 至千里-CSDN博客 类与继承 Kotlin学习笔记 第 ...

  5. Java学习(三)JSP学习1

    一.  理解JSP技术 JSP全名为Java Server Pages,中文名叫java服务器页面,其根本是一个简化的Servlet设计,它 是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倡导.许多公司参与 ...

  6. 前端HTML5视频_CSS3-张晓飞-专题视频课程

    前端HTML5视频_CSS3-305人已学习 课程介绍         本套视频旨在向学员全面剖析css3中的新增的各类属性与方案.深入了解预处理less,并从源码的角度解读bootstrap相关实现 ...

  7. python二级考试报名多少钱_Python语言二级考试你准备好了吗?

    重磅: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经公布,在计算机二级考试加入"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科目,将于2018年9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中首次亮相.这将促进Python在大学生中的普及. 教育部也 ...

  8. 无法绘制一个或多个图层:_UIBezierPath课程:如何在图层上绘制Cuphead

    无法绘制一个或多个图层: I have a lot of custom shape layers and bezier paths on my last projects. I want to sha ...

  9. csdn怎么让代码变得好看_是什么让游戏变得更好

    csdn怎么让代码变得好看 Since the revitalization of the video game marketplace following the crash of 1983, ga ...

最新文章

  1. c++函数模板_高考数学解答题得分模板——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2. lua学习笔记之编译、运行及错误
  3. 画一个皮卡丘项目小结(4)
  4. matlab地图掩膜,要素轮廓线掩膜
  5. awesome字体图标库
  6. java显示长度和第一个字符_从Java字符串中以长度1的字符串返回的第一个字母的最佳方法是什么?...
  7. 前端学习(2824):数据绑定前的代码编辑器技巧
  8. memset()详解
  9. 什么是SQL脚本?及作用和命令
  10. 超全面超详细的Linux学习入门系列教程
  11. DZ插件-免费DZ插件大全汇集所有插件功能
  12. 为什么说软件测试很重要?
  13. wi-fidns服务器未响应,192.168.31.1登录界面
  14. Trajectory following with MAVROS OFFBOARD on Raspberry Pi
  15. Jetson TK1安装记录
  16. 上机练习(2019.11.19)
  17. MySQL索引、事务与引擎基础详解,理论加实例
  18. CodeForces 714C Sonya and Queries
  19. xgboost的使用简析
  20. ceph节点journal盘更换

热门文章

  1. 神州租车用户口碑佳,原因有3点
  2. Bootstrap后台开发模板整理
  3. 摄影初学者挑选相机的常见问题 FAQ
  4. 会声会影2023旗舰版中文版永久功能介绍,会声会影版本系统要求配置及使用技巧
  5. 抢东西用的时间软件_紧急重要四象限软件用哪款?这款时间管理便签软件适合你...
  6. 关于自由移站法及坐标转换模型的综述
  7. java和.net 双语言开发框架,开源的PaaS平台
  8. 卫冰飞:互联网金融才开拓了冰山一角
  9. 华为面试题错题集总结,你的Java基础过关了吗?
  10. 【Vue】快乐学习第四篇,组件访问及插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