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技术的发展瓶颈

过去10年,以iPhone的诞生为始,带动整个智能手机行业飞速发展,屏幕尺寸,CPU处理能力,内存的容量都在急速提升。3G,4G和5G等无线宽带通信技术将全球带入了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时代。Facebook,Google,微信,QQ等IM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通信和沟通方式。直播,视频,游戏让人们的即时娱乐方式更加多样化。手机也由基础通信工具转变为了个人随身终端,逐步替代了PC在人们生活中的使用。

大量的应用和不间断的通信让智能手机对电池的需求迅速的提升,既推动了储能技术行业产生巨大的机会和革新的动力,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遗憾的是,自1980年美国科学家古迪纳夫发现锂电池最佳的电极材料,1991年索尼推出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以外,三十多年以来,再也没有革命性的突破了。

智能设备逐渐走向小型化和轻薄化,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却在持续的攀升,形成了最主要的矛盾。为获得最高的能量密度,位于元素周期表左上方的金属锂成为了当今二次电池(可多次充放电的电池)的第一选择,其极负的标准电极电位(-3.04V)意味着其与正极组成全电池后,电池具有高的电压输出;而锂金属是最轻的金属,这又意味着具有较高的克比容量。能量=比容量×电压,因此锂相关电池技术能量密度在现行电池中几乎是最高的。

此外,锂离子电池还拥有体积小的优点。因此其在90 年代的产业化后迅速推进了智能手机、相机、笔记本电脑和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的革命性发展。在锂电池的构成物质中,有磷酸铁、锰、石墨、钛酸盐等其他金属和非金属材料,但要靠着“锂离子”这个元素在正、负极中的嵌入与脱出,才可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最终完成充放电过程。

1991年,索尼推出首个商用锂电池。由于锂离子是最轻的碱金属元素,拥有着更小、更轻、能量密度更高的特性,所以锂电池迅速取代了镍电池,沿用至今,已成为主流电子设备电池技术。

和智能设备的大发展相反,锂电池的技术近几十年发展的速度并不明显。由于正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属性比容量(mAh/g)相对固定,追求更大的电池容量一般意义上就需要更大的体积。最大的瓶颈是电池正负极材料的创新非常复杂,停滞不前。锂电池发展到现在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期”,能量密度提升缓慢,成本下降并不迅速,而且在快充、适应温度范围、更大规模部署应用(电动汽车、储能)以及资源丰度方面都已经遇到了挑战。

正极材料方面,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镍钴锰锂等正极材料研究已趋于成熟。钴酸锂材料比容量有200-210mA·h/g,其材料真密度和极片压实密度均是现有正极材料中最高的,商用钴酸锂/石墨体系的充电电压可提升4.40V,已经可满足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高体积能量密度软包电池的需求。

负极材料方面,可用于动力电池的负极材料有石墨、硬/软碳以及合金材料,石墨是目前广泛应用负极材料,可逆容量已能达到360mA·h/g。无定形硬碳或软碳可满足电池在较高倍率和较低温度应用的需求,开始走向应用,但主要是与石墨混合应用。钛酸锂负极材料具有最优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适用于大电流快充电池,但生产的电池比能量较低且成本较高。纳米硅在20世纪90年代即被提出可用于高容量负极,通过少量纳米硅掺杂来提升碳负极材料容量是目前研发的热点,添加少量纳米硅或硅氧化物的负极材料已开始进入小批量应用阶段,可逆容量达到450mA·h/g。但因锂嵌入硅后导致其体积膨胀,在实际使用时循环寿命会出现降低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单体电池技术方面,至今锂离子电池的基本设计仍与SONY公司于1989年专利申请公布的相同,单体的形状有圆柱、方形金属壳(铝/钢)和方形软包散装,圆柱电池原来主要用于笔记本电脑,现在特斯拉等公司选用的18650圆柱电池用于电动汽车。方形电池一般容量较大,电芯通过卷饶、Z形叠片、卷绕+叠片、正极包膜叠片、叠片+卷绕等方式制作。圆柱型电芯技术最成熟,制造成本较低,但大型圆柱电池的散热能力较差,故一般选用小圆柱电池。

受限于锂电池在正负极材料的科学研究上进展缓慢,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遇到难以克服的瓶颈已经形成共识。

美国能源存储研究联合中心研究与开发副主任温克特·斯里尼瓦森说:“消费电子、汽车和电网存储是目前电池主要应用的三个行业。我把这三个行业称为人们与电池连接的三大领域。每个领域对电池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所使用的电池也可能(有时)大不相同。在你口袋里的手机需要结实、安全的电池,重量和成本倒不用太考虑。而对于汽车电池行业而言,需要的电池很多,因此成本和重量以及循环使用寿命(如果新特斯拉每两年需要更换一次新电池,你会抓狂的)就变得十分重要。用于存储房屋和电网的电力的电池对重量或尺寸要求则不高。”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贺艳兵教授在“OFweek2015中国锂电技术产业研讨会”上曾表示:“目前锂离子动力电池发展有四大瓶颈:能量密度低、快速充电性能差、低温充放电性能差以及安全性差。”

《电源杂志》主编斯蒂法诺·帕瑟里尼指出,“电池的发展或进步比其他领域慢得多,这是电池本身的局限性,你不能指望有能给手机供电一周或一个月的电池。因为,存储在电池中的最大能量是由固有的元素决定。”

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努力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电量体积容量比)、价值、安全性、环境影响以及试用寿命,并在设计全新类型的电池。但帕瑟里尼表示,传统锂电池技术已接近瓶颈,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有限。现有的商用锂离子电池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只是被困在技术瓶颈内,电池的能量密度难有突破性的提升。

与此理论观点对应的是,科技感十足的特斯拉汽车所用的电池组,竟然是由7000节18650电池组成的。也就是说,和充电宝所用的电芯是一样的。

几十年来,也有很多研究团队宣称取得“重大进展”。

例如,2001年,A123 Systems公司声称用纳米颗粒改造电极材料,以大幅提高放电功率。十一年后,项目宣布失败。

2012年,美国Envia Systems公司在华盛顿重大会议上宣称,研发出能量密集型电池,能量密度是同时期的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这立即引来了通用汽车公司的投资,还得到了美国高级能源研究计划署(ARPA-E)的重视。然而几年时间过去,Envia systems公司迟迟无法兑现承诺,最后也失去了通用汽车公司的资助。

而近几年炒得很热的石墨烯电池,也是雷声大雨点小,久久无法走出实验室,推向商用。

快充技术的发展

曾有人戏言,化学工业投资就是将钱丢进下水道的投资,虽是一句玩笑,但是也客观反映了化学研究尤其是材料研究是一个需要经过无数次时间,周期以十年计的行业。从80年代初首次提出锂电池技术,到1989年由索尼首次商用,到现在,虽然锂电池的比容量,安全性,发热控制,组装工艺一直在进步,但是正负极的材料技术和30年前相比并无革命性进展。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的元素就那么多,能用来做正负极材料的只有那几种。

所以,目前企业只能在充电效率上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以期望在电池容量不能出现革命性进展的情况下提升充电效率。无论是Google主导的PD(Power Delivery)还是高通主导的QC(Quick Charge),抑或是国内以Oppo为代表的手机厂商自主研发的VOOC无不是在提升充电电压,减少电阻和线材发热,进行电池并联等方式上做文章。

那么快速充电技术原理是什么?

回归到一个初中物理课本可见的物理公式,P「电功率」=U「电压」xI「电流」。目前提升充电功率的两个方法,要么提升电压,要么增加电流,要么电压、电流均提高。并且只有经认证的手机端和适配器才能实现高效的充电效果。

首先充电器把家用电的220V降压到5V输出到手机Micro USB接口,然后手机内部电路再降压到4.3V左右给电池充电。这里面一共有两个降压的过程。

手机充电演示原理

快充技术汇总

◆高通:Quick Charge 2.0/3.0/4/0

高通Quick Charge 2.0是一套全面的电池管理技术,通过增加电流和电压的方式提升充电速度,它支持5V、9V和12V三种电压,最大充电电流可达3A。通过Micro USB连接器,高通Quick Charge 2.0 Class A提供最高达24W的功率,通过Type-C连接器可提供36W的功率。根据高通的实验室数据,QC2.0能在96分钟充满一颗3300mAh的电池。QC3.0在充电功率上没有提升,但是通过200mV一级的间隔,大幅减少了充电过程中的损耗和发热。4.0则向下兼容了PD协议,并没有继续在充电效率上进行提升。

高通Quick Charge 2.0充电30分钟手机电量可至50%

◆MTK的Pump Express快充技术

MTK的Pump Express快充技术分为两种,一种带Plus一种不带Plus,带Plus的可以可提供24W(12V)甚至更高的输出功率,而不带Plus的则可提供10W(5V)的输出功率。

30分钟内给一块2060mAh的电池充满75%的电量

Pump Express Plus是联发科专有的快速充电技术,支持输出高达15W以上的大功率充电器,可将移动设备的典型充电时间最多缩短高达50%。Pump Express Plus的快充技术支持5V、7V和9V三种充电电压,充电电流均为1.67A。从理论上来说,Pump Express Plus快速充电技术可以在30分钟内给一块2060mAh的电池充满75%的电量。

◆TI MaxCharge

TI MaxCharge快充技术集成了5A单节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电路,在电流高达5A的时候支持高达14V的输入电压。向下兼容高通Quick Charge 2.0的9V、12V两档电压,对联发科Pump Express Plus的7V、9V、12V支持也不在话下。与现有电池充电器相比,这款器件将充电时间减少一半以上,最高可将充电时间减少60%。

TI MaxCharge快充技术

◆OPPO VOOC

OPPO VOOC是一种低电压高电流的充电技术,相比传统充电速度提升4倍,在充电器和电池电路中都整合了MCU单片微型计算机来取代降压电路,并且MCU单片微型计算机能够自动检测充电设备是否支持快充。30分钟可以充到3000mAh电池的75%,目前只有OPPO自家产品才能使用该技术。

实际上OPPO VOOC 闪充技术就是采用低电压高电流模式,保证充电速度的同时也能减少手机充电时适配器与手机的发热情况。不过这项技术的兼容性相对比较狭窄,只有Find 7才能匹配使用。而且后续由于充电器也进行「瘦身」,适配器参数改为了5V 4A,相比市面上能达到24W的适配器优势已经不那么明显了。

不可否认的是,有了快充之后我们手机的充电效率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3000mAh的大电池从零电量到充满仅需1小时左右的时间,比非快充手机的充电效率高出一倍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快充技术的出现无疑是一个福利。

但是大电压快充方案的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压变化无疑会为手机带来更多的发热,这也是使用高通快充方案的手机厂商需解决的问题。不过好在兼容性较好,对于线材要求不高。除此之外,快充技术对于手机电池的寿命的确是有影响的。快充次数越多,电池的损耗就越大。根据估算,快充完全充放电700次左右,手机的最大电量就会下降到标准电量的80%。

快充技术虽然看起来很好,但是仔细分析之下缺点的确也不少。手机快充的出现更像是目前电池技术瓶颈无法突破的情况下,手机行业在权重之下所使用的暂行方案。既然手机因为体积和重量原因没有办法将电池继续做大,牺牲一部分电池寿命来获得更好的充电体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已经可以称得上是很好的解决方案了。

结语

锂电池技术发展缓慢,能量密度迟迟无法革命性提升,而消费电子领域百花齐放,发展迅猛。这一矛盾在可见的未来长期存在。即使快充技术快速发展,但受限于随身设备锂电池本身只能承受最大20w的充电功率,快充技术瓶颈也非常明显,即最大只能提升当前充电效率至2倍。

今天,各终端厂商为了自身利益各自发展自己的协议,使得快充迟迟难以普及,且伴有较高的成本。按照今天智能手机电池平均3000mAh的容量来看,即使最好的快充技术也需要1小时才能充满手机。用户依然需要充电宝类的产品来满足随时随地充电的需求

谈谈智能设备的电池技术相关推荐

  1. 「苹果牌」电动车要来了:最早明年见,还带着突破性电池技术

    机器之心报道 作者:蛋酱.泽南 苹果造车,六年不晚--新车的发布可能比计划还提早了两年. 据多家外媒报道,苹果计划于 2024 年生产乘用车,同时将推出的还有自动驾驶系统和「突破性的电池技术」. 目前 ...

  2. 电池技术多年没有较大发展,成为移动设备最大制约

    各大厂商致力于发展闪充技术以此解决电池续航问题. 对于电子产品来说,不管是什么,我们最头疼的无疑就是电池问题了.而电池的重要性更是不用多说,但是,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就拿智能手机的CPU等功能来说, ...

  3. 固态电池技术取得新突破,充电一分钟续航800公里

    电动汽车制造商菲克斯本周申请了一项固态电池专利,此款电池可将充电时间缩减到短短1分钟,而其续航能力竟然高达804公里. 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一直是消费者购买时一个忧虑点.近日,据Futurism报道, ...

  4. 电池技术为什么如此高深莫测,以至于一直是手机等相关行业的短板?

    并不然,其实如今的手机电池并没有你说的那么高深莫测.要知道如今的手机电池技术最成熟的就是锂电池了,那么在理论上锂电池的大小就决定了它的容量大小,而容量越大也就是手机电池的储存电量越多.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

  5. 腾讯副总裁曾宇:谈谈腾讯的技术价值观与技术人才修炼

    作者简介:曾宇先生,腾讯公司副总裁. 2002 年加入腾讯,曾负责腾讯研发线管理,后续担任互动娱乐事业群研发部总经理,负责游戏.互娱相关的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2012 年升任公司 VP,16 年起主要 ...

  6. python gevent async_谈谈Python协程技术的演进

    原标题:谈谈Python协程技术的演进 Coding Crush Python开发工程师 主要负责岂安科技业务风险情报系统redq. 引言 1.1. 存储器山 存储器山是 Randal Bryant ...

  7. 微软发布InstaLoad电池技术 不考虑极性

    微软已经宣布了一项新的电池技术,称为InstaLoad,让用户可以在任何方向安装电池,不考虑极性.  电池安错极性的事情自电池发明以来就一直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上发生,微软可能会终结这段尴尬的历史. 微 ...

  8. 新能源电池技术与市场竞争

    新能源电池技术与市场竞争 蓄电池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分为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和免维护型蓄电池. 由于蓄电池采用了铅钙合金做栅架,所以充电时产生的水分解量少,水分蒸发量也低,加上外壳采用密封结构,释放 ...

  9. 霍尼韦尔推出新的液流电池技术;默克和西门子达成合作;SI Group完成工业树脂业务出售;伊顿发布最新业绩 | 能动...

    石油化工 Dymax戴马斯首发用于可穿戴医疗设备的结构胶粘剂.新系列医用结构胶通过 ISO 10993-10 刺激与皮肤致敏试验,不含对皮肤存在潜在风险的材料TPO和已知的皮肤刺激物IBOA,为可穿戴 ...

最新文章

  1. tnsping通oracle连不上,写正确了tnsnames文件却tnsping无法ping通
  2. 倒出mysql库命令行_mysql命令行导入导出数据库
  3. 使用sqoop将HIVE中的数据输出带Mysql中
  4. 1-1docker加速器
  5. 12句让人心疼的话 哪一句说到你心里了?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军校,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7. coreos安装php,window_win10系统运行wps无响应的解决方案,wps是我们在日常办公中经常会 - phpStudy...
  8. Java从零开始(4)——入门项目
  9. php模板和框架,php模板和框架的区别的区别是什么
  10. 拉取远程分支到本地分支_想买的保险本地没有分支机构怎么办?异地投保理赔难吗?...
  11. vmware之VMware Remote Console (VMRC) SDK(三)
  12. 小红伞杀毒软件(德国的) 完全免费的 FREE
  13. 数据分析师笔试刷题题库(2020最新版)
  14. 绿化版IDEA启动时报IF you already have a 64-bit jdk错误的解决
  15. centos7部署rap2
  16. 背着房贷被裁员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17. From Fidelity to Perceptual Quality: A Semi-Supervised Approach for Low-Light Image Enhancement
  18. 阿里云搭建Tomcat+Jdk+Mysql(阿里云系统CentOs)特完整
  19. flv.js解决直播流延迟、断流重连以及画面卡死
  20. 使用Java API访问HFDS

热门文章

  1. ad被锁定的账户_如何在AD中方便查询被锁定的帐号状态和特定条件的查询被锁定的帐号...
  2. kubeadm部署k8s
  3. 【电子学会】2022年09月图形化一级 -- 猫捉老鼠
  4. 极路由 openwrt 使用 SyncY 实现百度云同步
  5. 新唐单片机如何生成精确延迟
  6. 如何运用SCQA发现问题?
  7. 将一张图片的人物融入另一张图片中
  8. 1.1 命题逻辑 笔记
  9. 计算机系统程序文件扩展名,怎么显示电脑文件扩展名
  10. 第二讲:ADS入门和Data DisPlay操作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