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S LG公司广视角技术,常说的硬屏,产品很丰富

PLS 三星公司新出的广视角技术

PLS亮度较高,对比度稍高,他们比VA面板对比度都差很多,VA能达到原生对比度3000:1 。

下面是这三种面板的驱动模式对比。

TN面板 TN全称为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面板,低廉的生产成本使TN成为了应用最
广泛的入门级液晶面板,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中被广泛使用。目前我们看到的TN面板多是改良型的TN+film,film即补偿膜,用于弥补TN面板可视角度的不足,目前改良的TN面板的可视角度都达到160°,当然这是厂商在对比度为10∶1的情况下测得的极限值,实际上在对比度下降到100:1时图像已经出现失真甚至偏色。  作为6Bit的面板,TN面板只能显示红/绿/蓝各64色,最大实际色彩仅有262.144种,通过“抖动”技术可以使其获得超过1600万种色彩的表现能力,只能够显示0到252灰阶的三原色,所以最后得到的色彩显示数信息是16.2 M色,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真彩色16.7M色;加上TN面板提高对比度的难度较大,直接暴露出来的问题就是色彩单薄,还原能力差,过渡不自然。  TN面板的优点是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响应时间容易提高,目前市场上8ms以下液晶产品基本采用的是TN面板。另外三星还开发出一种B-TN(Best-TN)面板,它其实是TN面板的一种改良型,主要为了平衡TN面板高速响应必须牺牲画质的矛盾。同时对比度可达700∶1,已经可以和MVA或者早期PVA的面板相接近了。台湾很多面板厂商生产TN面板,TN面板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另外仔细看屏幕大致是这样的。
VA类面板
VA类面板是现在高端液晶应用较多的面板类型,属于广视角面板。和TN面板相比,8bit的面板可以提供16.7M色彩和大可视角度是该类面板定位高端的资本,但是价格也相对TN面板要昂贵一些。VA类面板又可分为由富士通主导的MVA面板和由三星开发的PVA面板,其中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改良。VA类面板的正面(正视)对比度最高,但是屏幕的均匀度不够好,往往会发生颜色漂移。锐利的文本是它的杀手锏,黑白对比度相当高。  富士通的MVA技术(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广视角液晶面板技术。该类面板可以提供更大的可视角度,通常可达到170°。通过技术授权,我国台湾省的奇美电子(奇晶光电)、友达光电等面板企业均采用了这项面板技术。改良后的P-MVA类面板可视角度可达接近水平的178°,并且灰阶响应时间可以达到8ms以下  三星Samsung电子的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同样属于VA技术的范畴,它是MVA技术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其综合素质已经全面超过后者,而改良型的S-PVA已经可以和P-MVA并驾齐驱,获得极宽的可视角度和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PVA采用透明的ITO电极代替MVA中的液晶层凸起物,透明电极可以获得更好的开口率,最大限度减少背光源的浪费。这种模式大大降低了液晶面板出现“亮点”的可能性,在液晶电视时代的地位就相当于显像管电视时代的“珑管”。三星主推的PVA模式广视角技术,由于其强大的产能和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被日美厂商广泛采用。目前PVA技术广泛应用于中高端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中。VA类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仔细看屏幕大致是这样的:
IPS面板
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技术是日立公司于2001推出的液晶面板技术,俗称“Super TFT”。IPS阵营以日立为首,聚拢了LG-飞利浦、瀚宇彩晶、IDTech(奇美电子与日本IBM的合资公司)等一批厂商,不过在市场能看到得型号不是很多。IPS面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两极都在同一个面上,而不象其它液晶模式的电极是在上下两面,立体排列。由于电极在同一平面上,不管在何种状态下液晶分子始终都与屏幕平行,会使开口率降低,减少透光率,所以IPS应用在LCD TV上会需要更多的背光灯。此外还有一种S-IPS面板属于IPS的改良型  IPS面板的优势是可视角度高、响应速度快,色彩还原准确,价格便宜。不过缺点是漏光问题比较严重,黑色纯度不够,要比PVA稍差,因此需要依靠光学膜的补偿来实现更好的黑色。目前IPS面板主要由LG-飞利浦生产。和其他类型的面板相比,IPS面板的屏幕较为“硬”,用手轻轻划一下不容易出现水纹样变形,因此又有硬屏之称。仔细看屏幕时,如果看到是方向朝左的鱼鳞状象素,加上硬屏的话,那么就可以确定是IPS面板了。
CPA面板(ASV面板)
CPA(Continuous Pinwheel Alignment,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广视角技术(软屏),CPA模式广视角技术严格来说也属于VA阵营的一员,各液晶分子朝着中心电极呈放射的焰火状排列。由于像素电极上的电场是连续变化的,所以这种广视角模式被称为“连续焰火状排列”模式。而CPA则由“液晶之父”夏普主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夏普一向所宣传的ASV其实并不是指某一种特定的广视角技术,它把所采用过TN+Film、VA、CPA广视角技术的产品统称为ASV。其实只有CPA模式才是夏普自己创导的广视角技术,该模式的产品与MVA和PVA基本相当。也就是说,夏普品牌的LCD电视未必就是采用夏普自己生产的CPA模式液晶面板,它有可能采用台湾厂家的VA模式面板或者其他厂家的液晶面板。夏普的CPA面板色彩还原真实、可视角度优秀、图像细腻,价格比较贵,并且夏普很少向其他厂商出售CPA面板。CPA面板也属于软屏,用手轻轻划会出现类似的水纹,仔细看屏幕大致是这样的: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厂商也有自己的液晶面板技术,比如NEC的ExtraView技术、松下的OCB技术、现代的FFS技术等,这些技术都是对旧的TFT面板的改进,提供了可视角度和响应时间,通常只用在自有品牌的液晶显示器或者液晶电视上使用。其实以上这些面板都属于TFT类面板,只不过现在各种面板有自己的技术和名称,所以TFT这个名字反而不常使用了。
OLED面板
1947年出生于香港的美籍华裔教授邓×××在实验室中发现了有机发光二极体,也就是OLED,由此展开了对OLED的研究,1987年,邓×××教授和Vanslyke 采用了超薄膜技术,用透明导电膜作阳极,AlQ3作发光层,三芳胺作空穴传输层,Mg/Ag 合金作阴极,制成了双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1990 年,Burroughes 等人发现了以共轭高分子PPV 为发光层的OLED,从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OLED 研究的热潮。邓教授也因此被称为“OLED之父”。  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
OLED技术发展(15张)
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  目前在OLED的二大技术体系中,低分子OLED技术为日本掌握,而高分子的PLED,LG手机的所谓OEL就是这个体系,技术及专利则由英国的科技公司CDT掌握,两者相比PLED产品的彩色化上仍有困难。而低分子OLED则较易彩色化,不久前三星就发布了65530色的手机用OLED。  不过,虽然将来技术更优秀的OLED会取代TFT等LCD,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还存在使用寿命短、屏幕大型化难等缺陷。目前采用OLED的主要是三星如新上市的SCH-X339就采用了256色的OLED,以及索尼发布的次时代掌机PSV,至于OEL则主要被LG采用在其CU8180 8280上我们都有见到。  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可以将每个OLED单元比做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被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主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主动式OLED应该比被动式OLED省电,且显示性能更佳。AMOLED(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相比传统的液晶面板,AMOLED具有反应速度较快、对比度更高、视角较广等特点。
PMOLED简介 PMOLED即被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Passive matrix OLED)。  如果将OLED比作LCD。PMOLED就如同STN LCD;而主动式有机电激发光二极管(Active matrix OLED;AMOLED)就如同TFT LCD。前者较不适合用于显示动态影像,反应速度相对较慢,较难发展中大尺寸面板,不过相对较为省电;后者则是反应速度较快,并可发展各种尺寸应用,最大可达电视面板需求,但相对被动式较为耗电。 无源方式的构造较简单,驱动视电流决定灰阶、分辨率及画质表现,以单色和多色产品居多,应用在小尺寸产品上。被动式OLED的制作成本及技术门槛较低,却受制于驱动方式,分辨率无法提高,因此应用产品尺寸局限于约5"以内,产品将被限制在低分辨率小尺寸市场。若要往较大尺寸应用发展,PMOLED会出现耗电量、寿命降低的问题,目前在主屏上应用很少。

转载于:https://blog.51cto.com/urlem/1393414

IPS面板和PLS液晶面板区别相关推荐

  1. fastips和nanoips哪个响应更快 Nano IPS和Fast IPS面板优缺点区别

    一.FastIPS面板 FastIPS,从英文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IPS快速液晶面板",FastIPS是由知名面板厂家友达光电推出的,为各大显示器厂商提供面板,FastIPS液晶分 ...

  2. miniui不显示textbox边框_280Hz超高刷率IPS面板 电竞显示器越来越疯狂了

    [PConline评测]作为最受欢迎的LCD屏幕面板种类,IPS在可视角度.色彩真实性.能耗表现有着突出表现.但在电竞玩家眼里,响应速度.漏光问题是IPS面板有待改进的地方.现在,应对IPS响应速度不 ...

  3. 显示器TN面板、MVA面板、PVA面板、IPS面板

    1) FUJITSU的MVA 富士通Fujitsu的MVA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技术以字面翻译来看就是一种多象限垂直配向技术.它是利用突出物使液晶静止时并 ...

  4. 进去springstrap显示无响应_2020年,28寸IPS面板4K显示器合集,推荐几款代表性的...

    本文仅针对2020年度电脑显示器得商品选购推荐,不做显示器面板类型等具体参数讲解和科普,按照本人经验,筛选出几款我认为性价比比较OK得28寸得4k显示器进行简要分析,本文中所有推荐产品,只是个人经验和 ...

  5. 宝塔linux面板和centOS的区别,AMH面板和宝塔linux面板哪个好

    原标题:AMH面板和宝塔linux面板哪个好 作为国内linux面板的老将:AMH面板在4.2版本就停止了免费行为,转向5.2版本收费服务,而后起之秀宝塔Linux面板则一直在使用免费政策跑马圈地,魏 ...

  6. ips版面与tn的区别

    IPS是广视角面板,可视角度,色彩还原好,过度自然,适合看电影,图片,价格高 TN面板视角窄,色材还原不真实,细节表现力差,但响应速度快,耗电低,适合游戏,办公,价格低

  7. 宝塔linux面板和centOS的区别,关于 Linux Centos7 宝塔面板的问题

    下面由宝塔linux教程栏目给大家介绍关于Linux Centos7 宝塔面板的问题,希望对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 1.查看宝塔面板的登陆地址.账户.密码/etc/init.d/bt default [ ...

  8. PCA与PLS的区别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对数据做正交旋转变换,使变换后的变量都是正交的.目的是对多变量数据信息进行调整组合,提取较少的综合变量特征去解释原来数据资料的大部分信息.也就是在力保数据 ...

  9. 老式计算机显示器是什么类型的,电脑显示器面板类型有哪些,显示器什么面板好?...

    目前,液晶面板占据电脑显示器和笔记本面板的主导地位,说起电脑显示器面板类型有哪些,显示器什么面板好?就要看看显示器的参数,包括屏幕响应时间.亮度.对比度.色彩.可视角度等等参数. 随着显示行业的高速发 ...

最新文章

  1. VC++保存绘制的图形-1
  2. linux 文件大小_linux系统中查看目录大小的du命令常
  3. jedis常用API
  4. JVM内存结构|虚拟机栈
  5. mpi和openmp混合编程的优点_混合云:拥抱云计算的未来!
  6. 开课吧Java课堂:如何运用equals( )和 equalsIgnoreCase( )
  7. thrift (转)
  8. MySQL--mysqldump的权限说明
  9. 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making Support System, DSS) (人机智能系统)
  10. 81章 老子1章到_老子81章
  11. bzoj 4484: [Jsoi2015]最小表示 拓扑排序+bitset
  12. 几何图形变化(Codevember)
  13. Git:Terminal is dumb, but EDITOR unset
  14. NCEP再分析数据(FNL)Python下载
  15. druid之本机批量摄取
  16. 什么是 word embedding?
  17. bat批处理开发-wifi联网系列(3):查询当前连接的wifi SSID和密码,封装为bat函数(如何传递入参和返回出参)
  18. JS如何实现多线程?
  19. 奋斗的小青年的逻辑回归整理
  20. bootstrap搭建后台管理页面

热门文章

  1. 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2. Html5版音乐游戏制作及分享(H5音乐游戏)
  3. 为什么选一款适合自己的蓝牙耳机这么难?高性价比低延迟蓝牙耳机推荐
  4. KVM虚拟化,超详细
  5. BRAT的安装、配置、标注操作
  6. MySQL 无密码登录
  7. xiaopiu原型设计 记录
  8. SpringBoot使用拦截器实现Restful URL权限拦截
  9. telnet 命令退出命令
  10. WPF教程(一)---创建一个WPF程序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