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回答貌似很专业 但总感觉有点假大空,比如徐宇辰,
  不就是个无尘环境么,谁做不出来呀。还有光刻精度,主要取决于镜头的设计,而不简简单单的所谓蒙版,跟别提所谓的30年前光刻机,北大的生产线难道只是个摆设,还是我看到的不是光刻机?更别提所谓大量资金了,依照目前的行价,一次12寸晶圆的流片二十万就能搞定,还是人民币,真心不算贵。还有光刻机,无论台湾还是韩国甚至美国,他们用的光刻机都是进口,甚至英特尔的晶圆都是从别家采购的,难道美帝的电子产业不发达?

  这个问题应该特指基于X86架构下的中央处理器,为什么国内厂商做不出来,原因只有一条,那就是专利壁垒。

  就像所有的商品一样,集成电路也可大致分为设计和制造两个步骤。

先说设计
  有人说我们无法逆向,那么何为逆向?
  所谓逆向,指的是通过对于最终产品的研究,最终实现自己能够生产同样的产品,甚至能够从中学习相关设计思想以及生产手段。目前最为成功的逆向就是J11系列,但是这不是电路设计。
  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域,传统意义上的逆向根本无法完成,但是可以通过某些手段分析出目标电路的时序逻辑乃至设计思想,从而自己设计出具有相同功能和性能的模块。这个过程在电路设计阶段就可完成。X86并不是神秘的黑盒子,仅仅就逻辑和算法而言,真的不能算作秘密。
   既然不是秘密了,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制造?
   这个问题也可以分成两个层面去回答。首先,没有任何人可以确认我们从没有制造过这样的CPU,不要说X86这样半公开的东西,哪怕是原代码都可能搞到,比如这个新闻:AMD总裁鲁毅智谈转让X86技术 坦言两大目的。目前一次流片的行价大概是二十万左右,这笔钱真的不算多。但这样的行为只能做不能说,即便是在内部也是保密的,更不要提及非电子行业人员了,因此,你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其次,即便是国内有能力制造这样的芯片,但其注定不能用于商业用途,龙芯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仅仅是微软想给龙芯做适应性研究,就被人告上法庭,更不要提大张旗鼓做广告了。再说了,如果某人真的财大气粗,一切都要私人定制,那么仅仅从技术和性能上来说,X86+Win真的不能说是最优选择,至少Unix+Power要更好一些。

再说制造
   本人从事电路设计工作,对于制造也多多少少知道一些。也就言无不尽了。

还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国内情况如何。
   目前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已经非常成熟,在苏州这样一个小地方就至少有三家晶圆工厂(和舰,中芯,生纳园),而像北上广川渝就更多了,而目前除了CPU,RAM这两类芯片之外,其它比如网卡声卡等都不需要太高的制程,像那些只有几十平方毫米的芯片,120nm就足够应付了。而对于广泛应用的模拟芯片,几乎没有制程的概念。鄙人不才,只在两年前看到过90nm的生产线,至少能够确认其中有国产的光刻机。后来听说国产光刻机能够达到45nm,如果有懂行的人,可以自己去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看看。

第二部分,为何大众认知和现实有如此之大大的差距
   这里就涉及到了大众传播学,在网上我们呢往往看到的是这样的照片
  这些最引人注目的芯片都是made in USA MALAY TAIWAN,而这都是所谓的大芯片,通常都会由足够大的空间写明相应的参数,而只有几十平方毫米的小芯片,基本上只在包装箱上写明参数,作为最终用户显然看不到,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兴趣去看,所以,经过这种有意无意的选择性传播,我们眼中的只剩下了美国制造,马来西亚制造,台湾制造。

   确实,我国的差距还有很大,我国电子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里的差距简直不忍直视。

   首先,我必须亮明自己的观点,任何技术进步,往往都是由广大从业着中的顶尖人才所推动,因此,一个产业的精英培养路线直接影响此产业的技术变革与创新。

   依照这几年的从业经历来看,我国的精英培养路线基本上属于“人杰地灵”,即一些发达地区贡献精英群体,无论是在自科和社科方面,精英团体基本上都有同乡关系。而美欧的精英培养更多属于“龙生龙,凤生凤”,很容易形成家族垄断,比如政治上有名的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还包括美欧大学普遍实行的推荐制度,所以他们的精英团体普遍有亲戚关系。

   这也就能够说明一个问题,在我国,天才的成长被认为是更多在于后天因素。比如电子行业,基本上只有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到相关知识,而课堂上的内容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真正的牛人都是自学成材,一个好的学校环境能够加速他们成才的概率,而家庭因素被降低到最小。但在美欧呢,政治家的孩子从小就和政治打交道,音乐家的后代从小就开始弹琴唱歌,电子计算机专家的孩子从小就开始编程,比如众议员巴菲特的孩子巴菲特,IBM执行董事的孩子比尔盖茨。也正因此,当我国的未来精英们在20-30岁的时候还在从基础开始时,西方的精英已经想着怎样敢叫天地换容颜了。同样的道理在电子这一行业被严重放大。

   我国的电子行业很年轻,一些比较大的集成电路企业基本上都是00后,平均年龄不到十岁,这些公司的创始人有的是从海外留学归来,有的是从事业单位分流出来,这些企业普遍缺人缺钱缺经验,生存就已经很艰难了,更不要提反馈学校贡献社会。而我们的大学由于缺乏市场的刺激,所以也缺乏改变的动力,所以才会出现考得不用,用的不考这样的现象。比如VS6.0,matlab7,VHDL之类的,简直是无语。由于美国人巨大的领先以及无法撼动的话语权,我们只能仰望人家。为什么说国内码农不值钱,因为你掌握的知识不值钱。同样,为什么国外的码农很值钱,因为人家掌握的知识很值钱,而这意味着200k与4k,或者GHz与MHz之间的差别。

   其次,国内的精英们往往大学之后才开始接触此行业,而这种所谓的接触,只是会用电脑而已,比如装系统,office之类的。 而且课堂上的知识陈旧乏味,只能通过自学成材,再通过进一步的深造开始成才之路,而当他们真正开始实践时,往往已经三十多岁,已经错过了锐意进取,思维膨胀的阶段。
   国外的精英往往从小就接触到相关知识,并且在家庭的辅助下很早就能够真刀真枪上阵。由于美国的巨大领先,电子行业的领导公司基本上都在美国,所以美国人能够接触到世界上最领先的技术和概念,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然就起点高。但国内众多的从业者基本上只能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的摸索,逐渐建立自己的产权和体系,乃至人才培养流程。

   而这,就是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的区别。 大众教育往往能够培养众多合格的工程师,精英教育能够把天才的后代进一步培养成天才。美国人引领了众多产业变革,获得了最多的喝彩,但中国人以最快的速度吸收美国人的创造,然后以量取胜,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而目前,我国也正逐步探索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相结合,相信不久之后会产生可喜的变化。

我这样说并不是一句空话,目前在国内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还是那些半导体企业,由于其已经在市场上取得了认可,生存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他们有财力去聘请国外的牛人,也有闲情和高校进行合作,通过将先进的培养流程和技术引入大学,使得年轻的大学生们不用再摸着石头过河,而是直接到社会上进行竞争,而这样的一批人必然会受到市场的欢迎,而进一步影响大学的教育。就拿鄙人的母校,一个在深山沟里的默默无闻的学校,这两年分别有教师到企业中接受三年的培训,等到他们回来之后,基本上就攒够了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上全部的人才,从而能够给一些积极分子提供更大的平台。

   而随着前些年出国留学的人们逐渐成才,他们即便是不归国,但仍然能够给国内打开一扇窗,让我们这些人能够看到国外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比如在知乎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来答疑解惑。那些归来的真正人才,他们一个人的能量往往能够抵得上五十甚至一百个国内普通工程师,刚才说到过,一个UCB的大牛让公司的技术进步了整整两代,就在于他打通了最后一个关节点,一通百通。而当一个中国本土公司能够向国际顶尖企业叫板时,往往更能网罗人才。

   十年之前,我们只能够组装电脑,现在,我们能够设计电脑,而十年之后,我们能够定义电脑。

我国拥有电子行业全部的产业链,从设计到制造全部能够从国内完成,即便是哪天美国禁止向我国出口半导体产品,那么我国完全可以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而这套体系现在正在运转和改良,如果哪一天传出了我国在半导体行业领先的新闻,请不要惊讶。

   最后,以任正非先生的一段讲话结束全文

“我们还是要用供应商的芯片,主要还是和供应商合作,甚至优先使用它们的芯片。我们的高端芯片主要是容灾用。低端芯片哪个用哪个不用这是一个重大的策略问题,我建议大家要好好商量研究。如果不用供应商的系统,就可能是我们建立了一个封闭的系统,封闭系统必然要能量耗尽,要死亡的。我们刚讲人力资源封闭系统,能量耗尽,一定要死亡的,技术系统也不能做封闭系统。”

“对海思的定位,它肯定是一个重要的体系,但是自恋情节不能取,我刚开始来就说闭合系统,如果海思有自恋,要求做的东西我们一定要用,不用的话就不光荣,那就是一个闭合系统。我们总有一天能量耗尽,就会死亡,所以我们要做开放系统。”

“我们在价值平衡上,即使做成功了暂时没有用,还要继续做下去。我们可能坚持做几十年都不用,但是还得做,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今天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少林寺还可以有CEO,和尚也可以云游的,但是庙需要定在那里,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maas/p/3909507.html

为何计算机CPU技术不被公布呢相关推荐

  1. 应用计算机散热的原理是什么,计算机CPU散热的重要性与常用技术分析

    信息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技术正在日益成熟,且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当今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工作学习已经离不开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网络设备的应用.随着人们对计算机设备的应用要求逐步提高,计算机制造生产 ...

  2. 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与考试技巧--选择题篇

    首先说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考试大纲: 考试方式是上级考试,120分钟,满分100分,60分以上及格. 考试要求和内容是: 1.会网络规划和设计(中小型网络拓扑设计); 2.IP地址规划(子网划分和汇 ...

  3. 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技术考试题,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试题...

    全国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2369 注:接口芯片的控制字请参阅附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

  4. 【IEEE出版-EI检索】第三届IEEE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第三届IEEE信息与计算机前沿技术国际学术会议(ICFTIC 2021) 将于2021年11月12-14日在中国青岛召开.会议由海尔衣联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主办,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岛分部协办,IEEE ...

  5. 计算机常见知识获取方法,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概况 1.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20世纪50年代) 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 分类:①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极大规模(包含的电子元件) ②双极型.金属 ...

  6. 计算机接口实验1,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一.doc

    计算机接口技术实验一.doc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接口技术 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1202 学号:1205110121 姓名:吴天亮 郭峰林 实验1定时与中断接口程序设计 一实验 ...

  7.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知识点,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doc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概况 集成电路的基本知识(20世纪50年代) 集成电路是微电子技术的核心. 分类:①小规模.中规模.大规模.超大规模.极大规模(包含的电 ...

  8. 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txt,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A卷

    计算机系统维护技术A卷 (7页) 本资源提供全文预览,点击全文预览即可全文预览,如果喜欢文档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哦! 9.9 积分 得分评卷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1. 一个完整的微型计 ...

  9. 组装微型计算机时 下列哪些部件,2016年9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6年9月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用适当内容填空 1. 微型计算机通过(主板)将CPU等各种器件和外部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系统. 2. 微处理器是由(控制器)和(运算器) ...

最新文章

  1. 【公开课预告】AutoML知多少
  2. 使用流程引擎整体解决方案
  3. Kettle使用_9 存储过程与设置变量
  4. 我做的小学二年级公开课《生命,生态和安全》的教案
  5. 十、非规则组织分析及其数学模型——锯齿形斜纹组织
  6. php函数、类和对象以及类的封装、继承、类的静态方法、静态属性
  7. parsley.js正确使用姿势
  8. python串口实时读取数据画图_python串口绘图
  9. 用VIM编写C/C++程序
  10. 如何在线批量将Word转换为PDF格式
  11. 工作表单元格区域另存为图片
  12. 2020.05.29
  13. 空间相机的像质评价体系
  14. 高质量C++/C 编程指南
  15. 探索式软件测试学习笔记
  16. 航海王燃烧意志服务器响应格式非法,航海王燃烧意志充值异常怎么处理 航海王燃烧意志充值异常申诉方法_斗蟹游戏网...
  17. backlight子系统二
  18. 企业邮箱申请流程,申请企业邮箱账号,怎样申请企业邮箱?
  19. 带中继节点的蜂窝小区通信系统matlab仿真,输出吞吐量,功耗以及能效等
  20. 领扣LintCode算法问题答案-175. 翻转二叉树

热门文章

  1. Go语言实战之数组的内部实现和基础功能
  2. 对比数据库中两张表的数据
  3. 2021年最详细的Android屏幕适配方案汇总
  4. 期货开户手续费组成和最低价
  5. 支持Tasker控制的app合集
  6. 数学:一夜读罢头飞雪
  7. 雷军 50 岁身价破 1000 亿:决定人生胜负的,是这 5 条规律
  8. python 微信授权 昵称乱码解决
  9. 从打车到专车,滴滴们除了烧钱还有什么?
  10. 这些中国顶级黑客带来的价值远比负面影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