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叫做Web的事物诞生之前,实际上还有个时代是互联网,互联网发明于70年代,当时正是美苏冷战的高峰期,美国有一台中央计算机控制其核武器,美国正担心,一次攻击就可能使该计算机系统瘫痪,使得他们无法进行反击。因此,美国政府建立了一个去中心化的系统,让许多的计算机分布在全国各地,如果发生攻击,防御系统将继续运行,确保两国能够相互毁灭。对于互联网来说,这段历史是黑暗的,但是这却也是去中心化思想的由来。而后,在1990年,Tim Berners-Lee,创建了Web,Web是互联网上最早的应用程序之一,它使人们能够更高效的获得信息,然而,它是一个相对专业化的工具,主要是用于研究人员和学生。但后来很快发生了变化。随着软件工具的普及化,Web开始逐渐走进普通人的视野。

Web雏形
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这样的浏览器五年后把Web带给到了大众视野中。大家可以开始在网上冲浪,虽然那时的网页设计的很糟糕,连接方式也是拨号上网,下载一张照片需要很长时间,更不用说下载一个视频。这就是Web原型的样子。
开始的Web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去中心化的,它是由最普通的电脑驱动的,Tim的电脑照片,上面有一张贴纸,上面写着不要关机,因为这台电脑为互联网提供了动力。
一开始的Web就是开源的,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此基础上自由得进行构建,这使得像Google,Amazon这样的企业建立和发展得以实现。
Web初始的时候是只读的,人们只是从网络中读取数据,而并不会对网络进行输入性操作。
古典互联网
这一切在2005年前后发生了改变,YouTube,Facebook,Twitter等新网站带来了现在的Web世界,也称作古典互联网。
这是第一次,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内容,而不需要懂得任何太专业的计算机技术。Facebook、YouTube 和Twitter都是人们创建属于自己Web的方式,这也直接决定了今天Web可以大规模普及的结果。
从那时开始,人们已经开始看到这些新网站的问题。虽然它们使我们的网上生活更方便,但它们慢慢地在开放的Web上建立围墙花园。我们开始偏离Web的最初愿景。同时,以前为Web提供动力的计算机逐渐演变成为这些平台提供算力的中心化数据中心。后来手机智能化的发展也加速了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各种便携设备去接入Web,获得并且输送大量的信息。遗憾的是,引用Tony Aube 之前对今天的网络所做出的评价,今天的Web已经崩溃了。如今宛如一个巨婴。还没有经历充分的成长就已经走向衰老。过去十多年,基于互联网的服务趋向于中心化。随着网络的成熟,我们逐步趋向于依赖少数几家公司。Google提供了最快和最便利的搜索服务,获得74%的搜索流量控制权。Facebook构建了最大的社交网络,获得了对22亿人在线身份的控制权。虽然大多数人都在感觉自己享受着各种免费的互联网服务,但其实,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所有的这些服务都是基于对于互联网最宝贵的资源的占有及利用所换取,那就是数据。
早在网络刚启动时,它没有原生的方式来传递价值,人们对在线使用银行卡都持有很谨慎的态度,最好在线获利的方法就是提供免费的服务,并通过广告来收益。这样的方式会让个人用户觉得一直在使用免费的服务,后来为了使广告推送的更加精准,广告服务公司就诞生了,他们开启了Web的默认广告业务,虽然同时也有各种广告拦截器的诞生,广告服务商也会通过提高诱导性的操作来利用免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以及网络行为信息进行用户分析并且推送广告。甚至有时不惜使用虚假新闻等手段。逐渐网络环境变得污浊,并且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逐渐被广告所提高。
广告的问题只是中心化机构对数据占有及利用的其中一个表现,很多更严重的问题也在逐渐显露并逐渐被人关注,包括用户数据丢失,个人数据泄露,用户行为数据被监视,数据过度审查问题等。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全球各个角落上演。整个的网络世界急需一次重新的升级,去解决日益严重的中心化数据问题。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NGI)
古典互联网是在人们发现了Web产生变化后逐渐形成的,随着古典互联网思想的传播,不可避免的问题出现了,下一代互联网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当时人们有很多猜想,人们猜想下一代互联网将是人工智能的Web,或者虚拟现实的Web,虽然我们认为这些都是激动人心的技术,但是我们不认为它们会重新定义Web。
去年,有一个大型会议叫做Web3.0峰会(Web 3.0 Summit),在会议中就像当年讨论古典互联网一样,通过大量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的讨论,得到的明确信息就是:下一代互联网是要重新回归去中心化网络。
实际上伴随着当今互联网世界中的这些问题的出现,一系列看似不相关的技术也正在科技行业的边缘发展着,例如加密货币,区块链,分布式存储。NGI更像是一个对未来互联网美好愿景的代名词。
NGI与上一代的互联网转变不同。NGI的核心不在于速度、性能或便利性。实际上,很多NGI 应用跟今天的应用相比,还非常慢,也不便利。
NGI是关于所有权及控制权。它事关谁来掌控技术和我们日常的应用,谁来拥有网络中产生的数据和文件。它正在打破塑造网络近十年的动力:便利和所有权之间的平衡。我们已经习惯了这一动力,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使用网络意味着被监视,使用社交网络意味着我们把个人数据交给平台。怎么可能有其他方式呢?但NGI拒绝接受,它认为人们可以从互联网中获益,但无需将数据控制权交给少数公司。上述的动力并非宇宙铁律,它只是当时情况下科技的产物,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做出的选择。NGI 是一项运动,它目的在于构建不同的技术以做出更好的选择。NGI不是试图取代网络,而是保持我们喜欢东西的同时改变它的底层架构——是改革,而不是革命。NGI是一组目的在于重构互联网控制权的技术。其中包括金融项目(加密货币),基本通信技术(端到端加密信息传递),大众消费场景(开放社交网络、p2p市场),关键互联网数据文件基础设施(去中心化DNS和分布式存储)。NGI应该包含任何有利于改变互联网中心化和让用户获得对数字生活控制权的技术,目前对于去中心化的计算能力已经有很多的解决方案,但去中心化的存储能力还仍然不够健壮和完善。因为只有同时实现了计算的去中心化和存储的去中心化,才能真正实现NGI愿景中真正去中心化的应用和服务,同时对于用户的数据才能真正交还给用户并由用户自己掌控。
去中心化应用和服务应该是怎样的
在NGI的网络中,我们应该可以创建不受任何公司控制的产品和服务,但这些产品和服务依然可以达到中心化公司的水准,正如比特币一样,这些产品是去中心化的,虽然对于任何产品去中心化的必要程度和带来的好处可能都会很不一样。
例如一个去中心化的视频分享平台可能是什么样子的,这将是一个类似于YouTube的视频分享平台,它允许用户共享视频内容,评论,点赞等。平台通过内置的激励机制来激励用户做的贡献,用户不仅可以点赞视频,他们还可以进行小额支付或为内容创建者通过网络协议的版权分发控制来收取一定的费用,而无需考虑用曲折的方法来进行粉丝变现。即使每个点赞只需要几美分,它依然比传统的中心化视频平台更好,因为在这些平台上,创作者每百万次播放量的收入也仅为几千美元,而在去中心化平台上,没有中间商的费用,用户可以直接点对点进行交易。
管理去中心化服务的核心规则由开源协议定义。用户使用自己选择的客户端与协议交互,换句话说,会有各种不同的app,但都和同一视频网络相连接。这些客户端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但都符合相同的共享协议,类似于电子邮件客户端使用相同的首发标准。开发者无需向任何中心化机构申请许可,他们可以构建自己的产品,而不必担心某一天API访问权限被封掉。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公司可以关掉它。这些都是一个去中心化网络还未被完全认知到的好处。当然中心化的公司创造的产品和服务还是会被使用,只是会促使这些公司减少对数据的控制,把控制权逐渐归还给用户。早期互联网公司承诺“don’t be evil”而对于NGI来说,要确保的是 “can’t be evil”。
数据由用户掌控意味着什么
如今,大多数的用户数据任由中心化公司掌控,无论是身份数据,存储文件数据,还是用户行为数据。
在NGI中,用户对自己的数据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权。首先用户可以完全使用属于自己的身份,而不是第三方提供的身份,这限制了各个中心化机构提供商获取用户身份数据的机会。比如,有一天你不满意某一个聊天app的服务了,想要换到其它社交平台,那么所有的这些数据应该是可以被用户直接带走,迁移过去。 甚至不需要借助任何的中间机构的帮助。其次,基于去中心化存储网络协议的构建,当你使用社交媒体,视频媒体,租房,租车等各项服务时,将不会有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中心对你的数据进行存户,更无法进行售卖。这些公司之所以收集用户的数据,是因为这些数据具有很大的价值,在NGI的网络中,用户会获得这些数据的价值,如果用户想把自己的数据卖出去,就会直接获得收益,而不是中心化公司去获得。随着人们尝试着数据资产所有权的革新机制,整个网络的生产关系与合作关系将发生本质的变化。
目前来说,即使已经有了IPFS这种发展了数年的分布式存储协议的存在,数据的去中心化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无法达到真正的商用目的。大多数的Dapp目前也只是服务的去中心化。所以当分布式存储真正的可以大规模稳定运行的时候,也许就是NGI 可以真正进入大众视野的时候。这也正是DSP Labs(Distributed Storage Protocol Labs)所为之努力的方向,一套完整的分布式存储协议,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将基于数据文件加密,分发,存储,共享等一些列的新一代互联网范式,来支撑起NGI 所需的基础设施。
虽然NGI 还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也同时面对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NGI 仍然是最值得期待的未来。区块链技术本身不是目的,他们只有解决了问题才有价值,NGI 重新让我们面对并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变得过于集中,它需要开放。
NGI不会因为某种技术的发展瓶颈或者技术瓶颈而停止发展,我们可以使用过去多年来用到的知识体系继续构建这些更好的更新的系统版本。
NGI不是虚无的,不是乌托邦,也无法逃离现实。如今的互联网一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类问题,政治,权利以及控制也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发明而消失。在NGI中可以确定的是包含了对权利和控制进行限制的设计。我们有第二次建立互联网的机会,但我们可能不会有第三次,所以让我们利用好它并期待它的到来。

至联云讲解《下一代互联网是怎样的?》相关推荐

  1. 至联云讲解《关于IPFS我们应该知道哪些真相?》

    IPFS到底是个什么? 通常情况下,你一定知道IPFS后面会跟着一个专业名词叫"分布式存储",也许你可能会去了解分布式存储是啥,但是,你是否真的知道原因,就是为什么世界需要&quo ...

  2. 至联云讲解《IPFS凭什么能让全世界投资者疯狂》

    最近 IPFS更火了. 其激励层Filecoin目前正在进行第二阶段测试,预计今年7~8月即可开挖.那IPFS凭啥这么火? IPFS的构想由Juan Benet在2014年5月份提出.Juan Ben ...

  3. 至联云讲解《IPFS/Filecoin上线后会涨的八大理由》

    有人说Filecoin将成为"下一代比特币",造就财富神话! 我们先不说Filecoin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比特币,但是Filecoin可以说是,目前唯一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应用落地的 ...

  4. 至联云讲解《IPFS为何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新宠》

    1.数据暴增给存储带来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爆炸时代已经到来,据IDC发布<数据时代2025>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将从2018年的33ZB增长到175ZB,相当于每天 ...

  5. 至联云讲解《IPFS会成为数据的守护者吗?》

    2020年4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互联网举行了4月份新闻发布会.会议指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 ...

  6. 至联云讲解《助力IPFS飞奔》

    区块链10年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是计算的去中心化. 无论是比特币矿工的出块算力大比拼,还是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而过去几年整个区块链的生态圈,其实也都是围绕着去中心化计算这个大前提下打造的,无论是 ...

  7. 至联云讲解《从2G到5G,IPFS的绝佳入场时机》

    为什么5G到来之后,IPFS会变得尤为重要?其实这离不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如何判断是不是风口项目,离不开两个要点,一个是政策,另一个是发展趋势.政策不必多说,5G和区块链是今年已确定发展 ...

  8. php短信验证案例,PHP项目之容联云短信发送验证码

    一.简介 短信验证码功能,在一些网站中,都有普遍使用,容联云是国内领先的云通信平台,很多网站都在使用,本专题讲解一下,使用容联云平台的短信验证码功能. 二.特性 5秒必达.资费低.接入快,流程如下: ...

  9. 揭开大矿工测试神秘节点面纱!至联云先河t01248排名第一

    Filecoin大矿工测试已经正式启动2天,各处都被神秘节点"t01248"刷屏.该节点矿工排名第一,登上Filecoin大矿工测试三项榜单榜首.许多人纷纷猜测这一神秘节点的归属, ...

最新文章

  1. PMP-【第2章 项目运行环境与项目经理】2021-1-4(49页-60页)
  2. flask_requirements
  3. java课堂疑问解答与思考2
  4. 在C#里调用C++的dll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转
  5. 企业级业务系统开发实战-序言
  6. bootstrap在ie8下,兼容媒体查询
  7. 有一个小白程序员,写了一个只能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的函数,现在有25个不重复的数字,
  8. go爬虫和python爬虫哪个好_python 爬虫实战项目--爬取京东商品信息(价格、优惠、排名、好评率等)-Go语言中文社区...
  9. ip网络基础知识及原理_关于网络测试的5个命令
  10. 检查电脑是否被安装***三个小命令
  11. 关于C++的字符串操作
  12. 西威变频器avo下载调试资料_超能士变频器报输出缺相维修
  13. oppoa57升级android版本,OPPO A57刷机教程 OPPO A57升级更新系统包
  14. vue.draggable的中文文档链接
  15. 市场调查大赛全保姆教程(经验分享)
  16. 2021-08-26小白笔记
  17. 原创 牛客网产品笔试题刷题打卡——需求分析/数据分析/文档攥写
  18. 用*号输出字母C的图案。
  19. 合并两个JSONObject
  20. 动态规划之神奇的口袋

热门文章

  1. 产品溯源 区块链技术溯源解决方案
  2. QT利用opengl 进行视频裁剪、拼接,4宫格,9宫格
  3. linux上用户管理,掌握Linux上的用户管理
  4. R语言做Scheirer–Ray–Hare检验
  5. 抖音视频怎么上推荐热门,如何免费提升抖音浏览量
  6. 前端知识总结之网络基础
  7. PLSQL/plsql中文乱码汉字乱码
  8. 【微软漏洞分析】MS15-023 Win32k 特权提升漏洞 - CVE-2015-0078 + 绕过(CVE-2015-2527 in MS15-097)
  9. Delphi 常用函数
  10. iphone7测试软件,iphone7跑分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