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一  安装与配置初始CentOs系统

【任务说明】

本任务的最终目标是安装配置好CentOS 6.5操作系统,搭建好学习的环境。

在安装Linux系统之前,先来了解系统结构,windows系统一般是安装在C盘系统盘,同样Linux也有类似的系统盘(/根分区),Linux通常分区为(根分区/、swap分区),Linux系统以文件的存储方式,所有的文件都是存储在某个目录下的,类似于windows的文件夹。

对于文件系统的属性来说,windows文件系统类型一般是NTFS、FAT32等,而Linux文件系统类型则为EXT2、EXT3、EXT4等(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磁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文件系统由3部分组成:与文件管理有关软件、被管理文件以及实施文件管理所需数据结构)。

安装 Linux系统是每一个初学者的第一个门槛。在这个过程中间,最大的困惑莫过于给硬盘进行分区。虽然现在各种发行版本的 Linux 已经提供了友好的图形交互界面,但是很多人还是感觉无从下手。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不清楚 Linux 的分区规定。就好比如果我们了解了windows分区的规则,系统盘C、数据盘D等,就很好分区了。

在 Linux 中规定,每一个硬盘设备最多只能有 4个主分区(其中包含扩展分区)构成,任何一个扩展分区都要占用一个主分区号码,也就是在一个硬盘中,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最多是 4 个。

【任务的实施】

虚拟机的安装:

第一步  选择启动方式

光盘启动的第一个界面,如图2-1所示:

图2-1   CentOS安装启动界面

在图2-1所示的启动界面中,有5个选项,其中的含义分别是:

  1. 安装或更新系统;
  2. 安装显示卡驱动;
  3. 系统修复;
  4. 从硬盘启动;
  5. 内存测试;

选择第一项安装或更新系统,然后直接按Enter键,如果不做任何操作系统默认在自动倒数结束后,开始系统安装。

第二步  跳过光盘检测

一般情况下,如果是正规的光盘不需要检测。按键盘中的Tab键选中【Skip】,然后按Enter键直接跳过,如图2-2所示

图2-2   光盘检测界面

在启动界面中,单击右下角【Next】按钮,进入下一步。

第3步:选择安装的语言

CentOS 系统的安装支持多种语言,包括简体中文以及繁体中文,如果英文好的就默认选择英文安装,否则选择中文安装,如图2-4所示,然后单击【Next】按钮。

第4步:选择合适的键盘

在我们国家,平时使用的都是“美国英语式”键盘,所以这里默认选择“美国英语式”键盘,如图2-5所示,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第5步:选择安装的储存设备

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CentOS 的安装支持多种安装方式,如果是安装到本地硬盘,选择【基本存储设备】单选按钮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如图2-6所示。

第6步:存储设备警告信息处理

弹出存储设备警告,系统提示会删除检测到的这个硬盘的所有数据,如果是旧硬盘安装或升级安装,需要注意。如果是全新安装,直接单击【是,忽略所有数据】按钮,如图2-7所示。

第7步:设置主机名称

设置主机名称,如图2-8所示。

第8步:设置时区信息

在中国,使用是是北京时间,选择【亚洲/北京】或【亚洲/上海】,并取消【系统时钟使用UTC时间】复选框的选中状态,如图2-9所示。

第9步:设置root密码

设置根账号(root)密码,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即密码必须符合其最低要求,即不能包含用户的账户名,不能包含用户姓名中超过2个连续字符的部分;至少有6个字符长。如果密码不满足此最低要求,会弹出“脆弱密码”的提示框,可以再次更改密码或单击【无论如何都使用】按钮,如图3-1所示。

第10步:选择安装类型并默认分区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安装的类型,其中共有5种方式可以供选择,每一种后面都有详细的描述说明。选中【加密系统】复选框后系统会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以后把此块硬盘拆下来挂在另外的系统中,或重装系统后,系统中的数据是无法读取的。下面进行分区。选中【查看并修改分区布局】复选框,如图3-2所示。

第11步:重置系统分区

在图3-3中,系统给出了默认的分区方案,如果对默认分区方案不满意,单击【重设】按钮,然后自定义系统分区,单击【创建】按钮,开始分区,如图3-3所示。

第12步:自定义系统分区

Linux的分区很灵活,经典的分区方案如下。

(1)/boot分区,100MB,如图3-4所示。

(2)swap分区,内存的2倍,如果内存大于等于4GB,则只需给4GB即可,如图3-5所示。

(3)剩余空间给/date,如图3-6所示。

分区完成之后,将分区方案写入磁盘,单击【OK】以及【下一步】按钮,开始安装引导装载程序,如下图所示。选中“使用引导装载程序密码”复选框,其作用是,给boot loader加一个密码,防止有人通过光盘进入单用户模式修改root密码。

第13步:选择安装的组件

这一步选择要安装的服务类型,选择一种后,系统会自动安装上一些必备的软件,当然也可以选择最下方的【现在自定义】单选按钮来选择要安装的组件,如图3-7所示。

第14步:重启系统

安装完成后需要重新启动,单击【重新引导】按钮,重新引导系统,系统首次启动,等待进入CentOS 系统的欢迎界面,如图3-8所示。

第15步:阅读许可信息

在3-8图所示的系统欢迎界面中,单击右下角的【前进】按钮,查看“许可证信息”,选择【是,我同意该许可证协议】单选按钮,如图3-9所示。

第16步:创建用户

在3-9图所示的许可证信息的右下角,单击【前进】按钮,弹出如下图所示的创建用户界面。在创建用户时,如果密码过于简单。不满足密码复杂性要求,会有提示。

第17步;设置日期和时间

创建完用户后单击【前进】按钮,会弹出如图4-1所示的设置日期和时间界面。选择正确的日期以及时间,单击【前进】按钮,就开始创建用户及配置环境,一般保持迷默认即可

第18步:系统登录

设置完系统的日期与时间后,单击【前进】按钮,弹出系统登录界面,如下图所示。在此可以看到系统刚刚建立的普通用户名,单击用户名,系统等待输入用户密码,如图4-2所示。

 

任务二   认识Linux的文件系统

【任务说明】

安装完操作系统后,我们需要了解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类型和Linux的基本目录结构,对系统进行一些基本配置。本任务的主要目的是熟悉Linux操纵系统的目录结构、路径规则、基本命令和文件类型等。

【子任务一】    熟悉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树

文件结构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备上的组织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文件和目录的组织上。目录提供了管理文件的一个方便而有效的途径。

第1步:理解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树

Linux使用标准的目录结构,在安装的时候,安装程序就已经为用户创建了文件系统和完整而固定的目录组成形式,并指定了每个目录的作用和其中的文件类型,如图4-3所示

图4-3       Linux的文件目录树

Linux文件目录采用的是树型结构。最上层是根目录,其他的所有目录都是从根目录出发而生成的。微软的DOS和windows也是采用树型结构,但是在DOS和 windows中这样的树型结构的根是磁盘分区的盘符,有几个分区就有几个树型结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但是在Linux中,无论操作系统管理几个磁盘分区,这样的目录树只有一个。从结构上讲,各个磁盘分区上的树型目录不一定是并列的。

第2步:对比理解Linux系统的文档结构

有一块硬盘,分成了4个分区,分别是/;/boot;/usr和windows下的fat,对于/和/boot或者/和/usr,它们是从属关系;对于/boot和/usr,它们是并列关系。

如果我把windows下的fat分区挂载到/mnt/winc下,(挂载将在【子任务4】中介绍)那么对于/mnt/winc和/usr或/mnt/winc和/boot来说,它们是从属于目录树上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分支。

因为Linux一个多用户系统,所以要定制一个固定的目录规划,这样有助于对系统文件和不同的用户文件进行管理。但就是这一点让很多从windows转到Linux的初学者感到头疼。

第3步:列出Linux下一些常用目录的功能

/, 根目录。

/bin ,存放必要的命令。

/boot ,存放内核以及启动所需的文件(最好占一个分区)。

/dev,存放设备文件。

/etc ,存放系统配置文件(最好占一个分区)。

/home, 普通用户的宿主目录,用户数据存放在其主目录中(推荐占一个分区)。

/lib, 存放必要的运行库。

/mnt ,存放临时的映射文件系统,通常用来挂载使用。

/proc ,存放存储进程和系统信息。

/root ,超级用户的主目录(推荐占一个分区)。

/sbin ,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tmp ,存放临时文件。

/usr ,存放应用程序,命令程序文件、程序库、手册和其它文档。(推荐占一个分区)。

/var,在正常操作中被改变的文件。

【子任务二】了解Linux系统中的路径规则

在Linux系统中什么是一个文件的路径呢,说白了就是这个文件存在的地方,如果你告诉系统这个文件的路径,那么系统就可以找到这个文件。在Linux的世界中,存在着绝对路径和相对路径。

第1步:理解绝对路径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一定由根目录“/”写起,例如/usr/local/mysql 这就是绝对路径。

第2步:理解相对路劲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根目录“/”写起,例如,首先用户进入到/ 然后再进入到home,命令为【cd /home】,然后使用【cd test】命令,此时用户所在的路径为/home/test。第一个cd命令跟/home,第二个cd命令后跟test,并没有斜杠,这个test是相对于/home目录来讲的,所以叫做相对路径。

【子任务三】掌握Linux系统中的基本命令

对于一个Linux新手来说,使用Linux命令来帮助执行任务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下面这些命令是每一个Linux新手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命令。

第1步:使用【pwd】命令打印出当前所在目录

在linux系统中,只显示当前工作的目录,没有显示完成的路劲,【pwd】命令打印当前完整的工作路径。

第2步:使用【cd】 命令进入文件的目录

【cd】 命令是Linux中最基本的命令语句,其他的命令语句要进行操作,都是建立在使用 【cd】命令基础之上的。所以,学习Linux 常用命令,首先就要学好【cd】命令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cd /usr/local】进入到/usr/local目录。

【pwd】打印当前工作目录。

【cd ./】还是当前目录。

【cd . . /】进入当前目录的上级目录。

在上面的命令中,首先进入到/usr/local/lib/ 目录下,然后再进入 ./ ,其实还是进入到当前目录下,用【pwd】命令查看当前的工作路劲,并没有发生变化,然后再进入../ 则是进入到了/usr/local/目录下,即/usr/local/lib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在路径中【./】指的是当前目录,【../】 指的是当前目录的上一级目录。

第3步:使用【ls】命令显示文件信息

【ls】命令是列表的命令,在【ls】后加上-l就是以长列表的形式显示出来,内容较【ls】命令更加具体。

【ls –l】或【ll】显示当前文件夹内文件详细信息。

【ls –a】显示当前文件夹内隐藏文件。

【ls ~】显示用户宿主目录的文件信息。

第4步:使用【more】好人【less】命令分屏显示文件与目录

【more】以一页一页的形式显示文件;space键向后翻页,b键向前翻页。

【less】命令作用与【 more 】命令相似,都可以用来浏览文字档案的内容,不同的是【less】命令允许使用者往回卷动的方式查看文件,浏览速度较vi文本编辑器快;【j】以行为单位向下,【k】以行为单位向上;

同时,在使用【less】命令查看文件时,可以键入vi命令进行文本编译。

【ls /etc |more】让/etc中文件与目录分屏显示,只能向下查看。

【ls /etc |less】让/etc中文件与目录分屏显示,可以上下查看。

【less /etc/squid/squid.conf】分屏显示squid.conf中的内容。

第5步:【ca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cat】命令是linux下的一个文本输出命令,通常是用于观看某个文件的内容。【cat】命令主要有三大功能:

  1. 一次显示整个文件:【cat filename】。
  2. 从键盘创建一个文件:【cat > filename】,只能创建新文件,不能编辑已有文件。
  3. 将几个文件合并为一个文件:【cat file1 file2 > file】。

【cat /etc/passwd】查看文件passwd文件中的内容。

【cat /etc/passwd |less】查看文件passwd文件中的内容,可以上下移动,按q退出。

【cat /etc/fstab】查看/etc/fstab文件的内容。

第6步:使用【mkdir】命令创建目录

【mkdie】在当前路径中创建yhy目录。

【mkdir yhy1 yhy2 yhy3】在当前路径中同时创建yhy1,yhy2,yhy3共三个文件。

mkdir 是make directory的缩写,其语法为 mkdir  [-m或-p] [目录名称] ,其中-m ,–p为其选项,-m用来指定要创建目录的权限,【mkdir –m 755 yhy】表示建立一个权限为755的文件夹,该参数不常用,所以笔者不做重点解释。-p很长用。先做个试验,你会一目了然。输入如下命令:【mkdir  /tmp/test/yhy】命令并运行,系统提示错误,无法创建。具体提示信息如下:

        

当我们想创建 /tmp/test/yhy 目录,系统提示不能创建,原因是/tmp/test目录不存在,你会说,这个Linux怎么这样傻,/tmp/test目录不存在就自动创建不就可以了吗?的确,Linux确实很傻,如果它发现要创建的目录的上一级目录不存在就会报错。但是Linux也为我们想好了解决的办法,即参数-p。

运行下面的带【-p】的命令【mkdir  –p  /tmp/test/yhy】,系统将不再报错。

至此,可发现参数-p的作用。没错,它的作用就是递归创建目录,即使上级目录不存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如果你想要创建的目录存在的话,它也会提示报错,在加上参数-p后,就不会报错了。

第7步:使用【touch 】创建文件

【touch】命令用于创建新的空文件或者修改已有文件的时间戳,最常用的用法如下。

【touch fileA】如果fileA存在,使用【touch】指令可更改这个文件或目录的日期时间,包括存取时间和更改时间;如果fileA不存在,【touch】指令会在当前目录下新建一个空白文件fileA。

【touch file1 file2】在当前目录下建立文件file1和file2两个文件。

【touch  /home/file1 file2】在/home目录下建立文件file1和file2两个文件。

【touch -t 201601142234.50 log.log】设定文件的时间戳为201601142234.50。

【mkdir dir1 dir2】当前目录下创建子目录dir1和dir2,即两个文件夹。

这两个命令容易混淆,【touch】后跟的是文件,【mkdir】后跟的是目录。

第8步:使用【rmdir】命令删除目录

【rmdir /tmp/test/yhy】删除yhy目录。

【ls /tmp/test】查看test目录下的文件及目录。

rmdir 其实是Rmove Directory 缩写,其只有一个选项-p 与【mkdir】命令类似,这个参数的作用是将上级目录一起删除。

【mkdir -p d1/d2/d3】依次建立d1/d2/d3文件夹。

【rmdir -p d1/d2/d3】依次删除d3, d2, d1。

如果一个目录中还有目录,那么当你直接【rmdir】命令删除该目录时,会提示该目录不为空,不能删除。如果非要删除不为空的目录,那么可以用【rm】命令。

第9步:使用【rm】命令删除目录或者文件

【rmdir】命令只能删除目录但不能删除文件或非空目录,要想删除一个文件,则要用【rm】命令了。【rm】同样也有-f、-i、-r等很多选项。也可以通过【man rm】命令来获得详细帮助信息。在这里只列举较常用的几个选项。

【rm -f /root/dir2/myfile1】使用绝对路径删除文件myfile1。-f,强制的意思,如果不加这个选项,当删除一个不存在的文件时会报错。

【rm -i /root/dir2/myfile2】-i这个选项的作用是,当用户删除myfile2文件时会提示用户是否真的删除,如果删除,输入【y】,否则输入 【n】。

【rm –rf /root/dir1】当删除目录时,加-r选项。如果不加这个选项会报错。【rm】命令可以直接删除不为空的目录的。

【rm –rf /root/dir2】删除dir2子目录,包括里面的文件。

第10步:使用【cp】命令复制文件

【cp】命令用于复制文件或目录,如同时指定两个以上的文件或目录,且最后的目的地是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则它会把前面指定的所有文件或目录复制到此目录中。若同时指定多个文件或目录,而最后的目的地并非一个已存在的目录,则会出现报错。

【cp  /etc/grub.conf  ./】将/etc/grub.conf文件复制到当前目录中。

【cp /etc/passwd /root/passwd.bak】复制/etc/passwd文件到/root/中,并重命名为passwd.bak。

【cp /root/*.mp3 /soft/ab】复制扩展名为mp3的所有文件到/soft/ab目录中。

【cp –r –f /root /soft/ab】复制一个目录到另一个目录,同时删除前面已经存在的目录。

【cp file1 file2 dir1】将file1 和file2 复制到dir1中。

第11步:使用【mv】命令移动或重命名文件/目录

mv是Move的缩写,【mv】命令可以用来移动文件或者将文件改名【move (rename) files】,是Linux系统下常用的命令,经常用来备份文件或者目录。

【mv 1.txt  2.txt  3.txt test3】将1.txt 、2.txt、3.txt 3个文件移到 test3目录中。

【mv -t /opt/soft/test/test4/  1.txt  2.txt  3.txt 】将3个文件移动到test4目录中。

【mv file1 file2 dir2】将文件file1,file2从当前目录移动至dir2中。

【mv /dir2/file1 /dir2/myfile1】将dir2中的文件file1 改名为myfile1。

【mv /root/abc.jpg /etc/kk】将/root/abc.jpg文件移动到/etc/kk文件夹下。

【mv at.doc abc.doc】将at.doc改名为abc.doc。

【mv kk.zip .kk.zip】将kk.zip文件隐藏。

【mv .kk.zip kk.zip】将.kk.zip文件除去隐藏。

【mv -i 1.txt 2.txt】将文件1.txt改名为2.txt,如果2.txt已经存在,则询问是否覆盖。。

第12步:重启与关机

在linux下一些常用的关机/重启命令有【shutdown】、【halt】、【reboot】、及【init】,它们都可以达到重启系统的目的,但每个命令的内部工作过程是不同的 。

(1) 重启命令:

【reboot】重启系统。

【shutdown -r now】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

【shutdown -r 10】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  。

【shutdown -r 20:35】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

(2) 关机命令:

【halt】立刻关机。

【poweroff】立刻关机。

【shutdown -h now】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h 10】10分钟后自动关机。

如果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关机或是重启,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或关机。

第13步:查看系统相关状态

(1)【df】命令显示磁盘占有空间。

【df】命令可以显示目前所有文件系统的最大可用空间及使用情形,请看下面的例子:

加了参数 -h 表示使用“Human-readable”的输出,也就是在文件系统大小使用 GB、MB 等易读的格式。

上面的命令输出的第一个字段及最后一个字段分别是档案系统及其挂载点。从中可以看到,/dev/mapper/vg_yhy-lv_root这个分区被挂在根目录下,tmpfs这个分区被挂在/dev/shm目录下,/dev/sda1这个分区被挂在/boot目录下。

接下来的4个字段 Size、Used、Avail、Use%以及Mounted on分别是该分割区的容量、已使用的大小、剩下的大小、使用的百分比及挂载点。当硬盘容量已满时,将不允许再写东西到该分区中。

另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参数 -i 来查看目文件系统 inode 的使用情形。有的时候虽然分区还有空间,但若没有足够的 inode 来存放文件的信息,一样会不能增加新的文件。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我们可以看到跟分区已经使用的inode数量为101k,还有1.1MB的可用inode.

(2)【free】命令能显示系统使用内存情况的信息。

目前,Linux下常用的查看内容的专用工具是【free】命令。请看下面的例子:

下面是对【free】命令输出内容的解释:

total:总计物理内存空间为1 915 512B。

used:已使用的内存空间为173 548B。

free:可用的内存空间为1 741 964B。

Shared:多个进程共享的内存空间为0B。

Buffers/cached:磁盘的缓冲区内存空间为15 760B;高速缓存的空间为65 256B。

(3)【cat /proc/meminfo】命令查看内存使用的详细信息。

(4)【cat /proc/cpuinfo】命令查看CPU信息(型号)

第14步:熟悉以下常用命令以及功能

  1. 【ls –al /root > file1】将用户root的家目录的所有目录列表保存至文件file1中。
  2. 【ls –al /bin | grep in>file2】将/bin下的文件名中包含了in字符的文件名保存至文件file2中。
  3. 【cat file1 fiel2】显示文件file1  、file2内容。
  4. 【cat file1 fiel2 > fiel3】将文件file1  、file2内容合并成新文件file3。
  5. 【head file3】显示文件file3的前10行内容,head命令一般默认显示文件的前10行。
  6. 【head 15 fiel3】显示文件file3的前15行内容。
  7. 【tail 3 file3】显示文件file3的后3行内容。
  8. 【wc –lw file1】统计文件 file1中的行数、字数。
  9. 【grep –c root file1】统计文件file3中包含root的行数。
  10. 【find . –name “file*”】 查找文件名中包含了file字符的文件。
  11. 【ls -l | grep –c “file”】 查找当前目录中有否文件名包含fiile的文件。
  12. 【find /bin –size -1000c > myresult】查找/bin中有否1000字节以下的文件,并将查找结果保存至文件myresult。
  13. 【find /bin -size 100 –print】查找有否100块以上的文件。
  14. 【find / –user test】查找是否有用户test创建的文件。
  15. 【cp / config* /bak】将所有文件名中包含了字符config的文件复制到目录 /bak中。
  16. 【cut –d: -f1 /etc/passwd】从/etc/passwd中提取用户名,统计个数,并将结果保存至文件中。
  17. 【ls –al | wc –l】统计/bin目录下的文件目录项数。
  18. 【ls -al | perl -pi -e 's/root/wqaz/g'】将用户当前目录下的文件目录显示列表中的所有root 替换成 wqaz,并显示替换结果。

【子任务四】挂载外部文件到Linux系统中

在安装linux系统以后,插入U盘或放入光盘的是Linux系统是不能自己识别的,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这是由Linux的文件系统管理决定的。首先,Linux将所有的硬件设备都当做文件来处理,因此,当使用光驱、U盘等硬件设备时,必须将其挂载到系统中,只有这样Linux才能识别。

第1步:理解挂载的概念

Linux系统中每个分区都是一个文件系统,都有自己的目录层次结构。Linux会将这些分属不同分区的、单独的文件系统“按一定的方式”形成一个系统的总的目录层次结构。这里所说的“按一定方式”就是指的挂载。

将一个文件系统的顶层目录挂到另一个文件系统的子目录上,使它们成为一个整体,称为挂载。把该子目录称为挂载点。

一个分区挂载在一个已存在的目录上,这个目录可以不为空,但挂载后这个目录下以前的内容将不可用。

对于其他操作系统建立的文件系统的挂载也是这样。但是需要理解的是:光盘、U盘、其他操作系统使用的文件系统的格式与Linux使用的文件系统格式是不一样的。光盘是ISO 9660;U盘是FAT16或NTFS等;Windows NT是FAT16、NTFS;Windows98是FAT16、FAT32;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 8以及Windows 10是FAT32或NTFS。挂载前要了解Linux是否支持所要挂载的文件系统格式。

第2步:使用挂载命令的参数

挂载时使用【mount】命令,其格式为mount [-参数] [设备名称] [挂载点]

其中常用的参数有-t ,用来指定设备的文件系统类型。常见的文件系统如下。

minix: Linux最早使用的文件系统。
      ext4 、ext3、ext2:Linux目前常用的文件系统
      msdos :MS-DOS的FAT,就是FAT16。
      vfat: Windows 98/Windows 2000/Windows XP常用。
      nfs: 网络文件系统。
      iso9660: CD-ROM光盘标准文件系统。
      ntfs : winXP/win7/win8/win10的文件系统。
      hpfs: OS/2文件系统。

auto: 自动检测文件系统。

第3步:使用挂载命令选项

-o ,指定挂载文件系统时的选项。有些也可用在/etc/fstab中。常用的如下。

  ro:以只读方式挂载。

  rw:以读写方式挂载。

  nouser:使一般用户无法挂载。

  user:可以让一般用户挂载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mount】命令没有建立挂载点的功能,因此应该确保执行【mount】命令时挂载点已经存在。也就是说,要把文件系统挂载到哪,首先要先建挂载点目录。

比如:Windows 7系统挂载在hda1分区上,同时还要挂载光盘和U盘。

【mkdir /mnt/winc  】建立挂载点/mnt/winc。

【mount -t ntfs /dev/hda1 /mnt/winc】挂载Windows 7的hda1分区。

【mkdir /mnt/usb】建立挂载点/mnt/usb。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sub】挂载U盘。

【mkdir /mnt/cdrom】建立挂载点/mnt/cdrom。

【mount -t iso9660 /dev/cdrom /mnt/cdrom】挂载光盘。

经过上述操作现在就可以进入/mnt/winc等目录读写这些文件系统了。

要保证挂载U盘以及光盘的命令不出错,首先要确保U盘存在以及光驱里有光盘。

如果你的Windows 7目录里有中文文件名,使用上面的命令挂载后,显示的是一堆乱码。这就要用到 -o 参数里的codepage、 iocharset选项。codepage指定文件系统的代码页,简体中文中文代码是936;iocharset指定字符集,简体中文一般用cp936或 gb2312。

当挂载的文件系统Linux不支持时,运行【mount】命令一定报错,可以重新编译Linux内核以获得对该文件系统的支持。

【子任务五】掌握Linux系统中的自动挂载

每次开机访问windows分区或光驱、U盘时都要运行【mount】命令显然太烦琐,为什么访问其他的Linux分区不用使用【mount】命令呢?

其实,每次开机时,Linux自动将需要挂载的Linux分区挂载上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设定让Linux在启动的时候也挂载我们希望挂载的分区,如Windows分区,以实现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呢?

这是完全可以的。在/etc目录下有个fstab文件,它里面列出了Linux开机时自动挂载的文件系统的列表。

在/etc/fstab文件中内容如下图所示。

图中,第一列是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名;第二列是挂载点;第三列是挂载的文件系统类型;第四列是挂载的选项,选项间用逗号分隔;第五、六列留作备用。

参数defaults实际上包含了一组默认参数:rw, 以可读写模式挂载;suid ,开启用户ID和群组ID设置位;dev, 可解读文件系统上的字符或区块设备;exec ,可执行二进制文件;auto, 自动挂载;nouser, 使一般用户无法挂载;async ,以非同步方式执行文件系统的输入、输出操作。

光驱和软驱是不自动挂载的,如果你非要设成自动挂载,参数设置为noauto,但要确保每次开机时光驱和软驱里都要有盘,否则系统无法启动。

例如,要把系统中 /root/examine.iso 镜像文档挂载到 /mnt/iso 目录下,并且使其在系统重启后自动挂载(永久挂载),其步骤如下。

(1).先看看/mnt/iso挂载点在不在,若不在,通过命令建立:【#mkdir /mnt/iso】。

(2).挂载文件:【mount -o loop /root/examine.iso /mnt/iso】。

(3).写入/etc/fstab表。

使用【vim /etc/fstab】命令编辑/etc/fstab文件,在最下面添加如下的内容:

/root/examine.iso  /mnt/iso   iso9660  loop  0  0
其结果如图所示:

当Linux下次启动时,系统会读取该文件,Linux系统就会自动把/root/examine.iso 镜像文档挂载到 /mnt/iso 目录下面。

项目二 管理与Linux系统相关推荐

  1. 项目二 管理与维护Linux系统

    任务一  安装与配置初始CentOS系统 Linux操作系统的安装方法主要有3种,其方法如下:      1.光盘安装     到市场上的软件连锁店直接购买Linux 光盘发行版,用光盘来安装是最方便 ...

  2. 项目二 管理与维护Linux系统

    任务一   安装与配置初始CentOS系统 安装完成. 任务二  认识linux的文件系统 [子任务一] 熟悉linux系统中的目录结构 文件结构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的组织方法,目录提供了一 ...

  3. Linux服务器运维管理 项目二 管理与维护Linux系统

    任务一 安装与维护Linux系统 系统已安装,略.                任务二 认识Linux的文件系统 子任务一 熟悉Linux系统的目录结构 第一步:理解Linux系统目录的结构树 第二 ...

  4. 项目二 管理和操作linux系统

    任务一  安装与配置初始CentOS系统    任务二  认识Linux的文件系统   子任务一 熟悉Linux系统中的目录结构  文件结构是文件存放在磁盘等存储设备上的组织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文件和目 ...

  5. 用户管理 之 Linux 系统中的超级权限的控制

    作者:北南南北 赞助: eTony,pandonny,懒猫, Arch 来自:LinuxSir.Org 摘要: 超级用户是系统最高权限的拥有者,是系统管理唯一的胜任者:由于权限的超级并且达到无所不能的 ...

  6. LInux 项目二命令总结,linux项目管理常用命令小结

    当前位置:我的异常网» 项目管理 » linux项目管理常用命令小结 linux项目管理常用命令小结 www.myexceptions.net  网友分享于:2015-08-26  浏览:13次 li ...

  7. linux 权限管理 lvm,Linux系统中RAID及LVM管理

    本节索引 一.RAID概念及管理 二.LVM逻辑卷的介绍及使用 Linux系统中如何提高磁盘的读写性能,如何实现磁盘冗余,当磁盘快被占满时,又如何弹性拓展磁盘容量,RAID及LVM技术可以帮你轻松解决 ...

  8. linux本地yum源与软件包管理,【Linux系统中的】本地yum源的搭建与使用yum源进行软件的下载...

    前言: 当我们在使用Linux系统时,有时需要一些辅助工具帮助我们实现某项功能, 例如画图.wps.等功能,而这些功能并不是系统自带的,需要我们下载相关的 软件,那如何去下载这些软件那,这里我们不得不 ...

  9. linux 引导管理器,linux系统引导管理器GRUB

    1.什么是多重操作系统引导管理器及工作原理: 系统启动引导管理器,是在计算机启动后运行的第一个程序,他是用来负责加载.传输控制到操作系统的内核,一旦把内核挂载,系统引导管理器的任务就算完成退出,系统引 ...

最新文章

  1. RPA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 html 边框循环变色,方框用过渡走一圈变色用css怎么实现
  3. 自定义URL Scheme完全指南
  4. matlab fgoalattain,matlab优化工具箱 | 学步园
  5. dj电商-模型类设计-1.x-用户模块的两张表
  6. 详解Java线程生命周期与状态切换
  7. java最新版怎么安装_Java JDK 最新版本安装与环境配置
  8. HyperLedger/Fabric JAVA-SDK with 1.1
  9. 拓端tecdat|R语言中实现层次聚类模型
  10. IntelliJ IDEA搭建Hadoop开发环境(上)
  11. Java 版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附源码
  12. centos7 安装最新破解(awvs12)Acunetix Vulnerability Scanner12破解和批量导入和利用python删除任务
  13. 广州博森科技有限公司外汇自动交易软件,免费下载试用
  14. 基于Unity的软光栅实现(1):框架搭建和矩阵构造
  15. 分省老年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比重(1995-2018年)
  16. 华为WLAN基本概述
  17. 腾讯开放平台实现QQ登录
  18. 信号量sem_wait()函数的学习
  19. 2020最新版前端学习路线图--手机网页还可以这么玩?
  20. 【问题3】:Kaggle练习题《房价预测》----分别采用的岭回归,随机森林,bagging模型,AdaBoost,XgBoost等。

热门文章

  1. launch是html文件么,launchctl
  2. 发布变更又快又稳?腾讯运维工程师经验首发
  3. 我用ChatGPT写2023高考语文作文(一):全国甲卷
  4. 雷达模拟器 HPx-300
  5. 《亿级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读后感
  6. 无线自组网技术衍生:MESH无线自组网系统
  7. SIPP工具使用之多方通话__3pcc
  8. 华为智慧屏亮相上海 AI黑科技打造万物互联新物种
  9. 三大通信协议(3)SPI——基于flash的读操作
  10. 《通信原理》课后题 樊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