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MVC模式

MVVM模式

双向绑定原理

1.实现一个Observer

2.实现一个Watcher

3.实现一个Compile

4.实现一个MVVM

最后写一个html测试一下我们的功能


MVC模式

MVC模式

以往的MVC模式是单向绑定,即Model绑定到View,当我们用JavaScript代码更新Model时,View就会自动更新

MVVM模式

MVVM模式就是Model–View–ViewModel模式。它实现了View的变动,自动反映在 ViewModel,反之亦然。
我对于双向绑定的理解,就是用户更新了View,Model的数据也自动被更新了,这种情况就是双向绑定。再说细点,就是在单向绑定的基础上给可输入元素(input、textare等)添加了change(input)事件,(change事件触发,View的状态就被更新了)来动态修改model。

MVVM模式

双向绑定原理

vue数据双向绑定是通过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来实现的。
我们已经知道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劫持监听,所以我们需要设置一个监听器Observer,用来监听所有属性。如果属性发上变化了,就需要告诉订阅者Watcher看是否需要更新。因为订阅者是有很多个,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消息订阅器Dep来专门收集这些订阅者,然后在监听器Observer和订阅者Watcher之间进行统一管理的。接着,我们还需要有一个指令解析器Compile,对每个节点元素进行扫描和解析,将相关指令(如v-model,v-on)对应初始化成一个订阅者Watcher,并替换模板数据或者绑定相应的函数,此时当订阅者Watcher接收到相应属性的变化,就会执行对应的更新函数,从而更新视图。因此接下去我们执行以下3个步骤,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

1.实现一个监听器Observer,用来劫持并监听所有属性,如果有变动的,就通知订阅者。

2.实现一个订阅者Watcher,每一个Watcher都绑定一个更新函数,watcher可以收到属性的变化通知并执行相应的函数,从而更新视图。

3.实现一个解析器Compile,可以扫描和解析每个节点的相关指令(v-model,v-on等指令),如果节点存在v-model,v-on等指令,则解析器Compile初始化这类节点的模板数据,使之可以显示在视图上,然后初始化相应的订阅者(Watcher)。

1.实现一个Observer

Observer是一个数据监听器,其实现核心方法就是Object.defineProperty( )。如果要对所有属性都进行监听的话,那么可以通过递归方法遍历所有属性值,并对其进行Object.defineProperty( )处理
如下代码实现了一个Observer。

function Observer(data) {this.data = data;this.walk(data);}Observer.prototype = {walk: function(data) {var self = this;//这里是通过对一个对象进行遍历,对这个对象的所有属性都进行监听Object.keys(data).forEach(function(key) {self.defineReactive(data, key, data[key]);});},defineReactive: function(data, key, val) {var dep = new Dep();// 递归遍历所有子属性var childObj = observe(val);Object.defineProperty(data, key, {enumerable: true,configurable: true,get: function getter () {if (Dep.target) {// 在这里添加一个订阅者console.log(Dep.target)dep.addSub(Dep.target);}return val;},// setter,如果对一个对象属性值改变,就会触发setter中的dep.notify(),通知watcher(订阅者)数据变更,执行对应订阅者的更新函数,来更新视图。set: function setter (newVal) {if (newVal === val) {return;}val = newVal;// 新的值是object的话,进行监听childObj = observe(newVal);dep.notify();}});}};function observe(value, vm) {if (!value || typeof value !== 'object') {return;}return new Observer(value);};// 消息订阅器Dep,订阅器Dep主要负责收集订阅者,然后在属性变化的时候执行对应订阅者的更新函数function Dep () {this.subs = [];}Dep.prototype = {/*** [订阅器添加订阅者]* @param {[Watcher]} sub [订阅者]*/addSub: function(sub) {this.subs.push(sub);},// 通知订阅者数据变更notify: function() {this.subs.forEach(function(sub) {sub.update();});}};Dep.target = null;

在Observer中,当初我看别人的源码时,我有一点不理解的地方就是Dep.target是从哪里来的,相信有些人和我会有同样的疑问。这里不着急,当写到Watcher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Dep.target是来源于Watcher。

2.实现一个Watcher

Watcher就是一个订阅者。用于将Observer发来的update消息处理,执行Watcher绑定的更新函数。
如下代码实现了一个Watcher

function Watcher(vm, exp, cb) {this.cb = cb;this.vm = vm;this.exp = exp;this.value = this.get(); // 将自己添加到订阅器的操作}Watcher.prototype = {update: function() {this.run();},run: function()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var oldVal = this.value;if (value !== oldVal) {this.value = value;this.cb.call(this.vm, value, oldVal);}},get: function() {Dep.target = this; // 缓存自己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强制执行监听器里的get函数Dep.target = null; // 释放自己return value;}};

在我研究代码的过程中,我觉得最复杂的就是理解这些函数的参数,后来在我输出了这些参数之后,函数的这些功能也容易理解了。vm,就是之后要写的SelfValue对象,相当于Vue中的new Vue的一个对象。exp是node节点的v-model或v-on:click等指令的属性值。如v-model="name",exp就是"name"。cb,就是Watcher绑定的更新函数。
上面的代码中就可以看出来,在Watcher的getter函数中,Dep.target指向了自己,也就是Watcher对象。在getter函数中,

var value = this.vm.data[this.exp]  // 强制执行监听器里的get函数。

这里获取vm.data[this.exp] 时,会调用Observer中Object.defineProperty中的get函数

get: function getter () {if (Dep.target) {// 在这里添加一个订阅者console.log(Dep.target)dep.addSub(Dep.target);}return val;},

从而把watcher添加到了订阅器中,也就解决了上面Dep.target是哪里来的这个问题。

3.实现一个Compile

new SelfVue 绑定的dom节点

Compile主要的作用是把new SelfVue 绑定的dom节点,(也就是el标签绑定的id)遍历该节点的所有子节点,找出其中所有的v-指令和" {{}} ".
1.如果子节点含有v-指令,即是元素节点,则对这个元素添加监听事件。(如果是v-on,则node.addEventListener('click'),如果是v-model,则node.addEventListener('input'))。接着初始化模板元素,创建一个Watcher绑定这个元素节点。
2.如果子节点是文本节点,即" {{ data }} ",则用正则表达式取出" {{ data }} "中的data,然后var initText = this.vm[exp],用initText去替代其中的data。

里面有详细的注释。

4.实现一个MVVM

可以说MVVM是Observer,Compile以及Watcher的“boss”了,他需要安排给Observer,Compile以及Watche做的事情如下

a、Observer实现对MVVM自身model数据劫持,监听数据的属性变更,并在变动时进行notify
b、Compile实现指令解析,初始化视图,并订阅数据变化,绑定好更新函数
c、Watcher一方面接收Observer通过dep传递过来的数据变化,一方面通知Compile进行view update。
最后,把这个MVVM抽象出来,就是vue中Vue的构造函数了,可以构造出一个vue实例。

最后写一个html测试一下我们的功能

<!DOCTYPE html><html lang="en"><head><meta charset="UTF-8"><title>self-vue</title></head><style>#app {text-align: center;}</style><body><div id="app"><h2>{{title}}</h2><input v-model="name"><h1>{{name}}</h1><button v-on:click="clickMe">click me!</button></div></body><script src="js/observer.js"></script><script src="js/watcher.js"></script><script src="js/compile.js"></script><script src="js/mvvm.js"></script><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var app = new SelfVue({el: '#app',data: {title: 'hello world',name: 'canfoo'},methods: {clickMe: function () {this.title = 'hello world';}},mounted: function () {window.setTimeout(() => {this.title = '你好';}, 1000);}});</script></html>

先执行mvvm中的new SelfVue(...),在mvvm.js中,

observe(this.data);new Compile(options.el, this);

先初始化一个监听器Observer,用于监听该对象data属性的值。
然后初始化一个解析器Compile,绑定这个节点,并解析其中的v-," {{}} "指令,(每一个指令对应一个Watcher)并初始化模板数据以及初始化相应的订阅者,并把订阅者添加到订阅器中(Dep)。这样就实现双向绑定了。
如果v-model绑定的元素,

<input v-model="name">

即输入框的值发生变化,就会触发Compile中的

node.addEventListener('input', function(e) {var newValue = e.target.value;if (val === newValue) {return;}self.vm[exp] = newValue;val = newValue;});

self.vm[exp] = newValue;这个语句会触发mvvm中SelfValue的setter,以及触发Observer对该对象name属性的监听,即Observer中的Object.defineProperty()中的setter。setter中有通知订阅者的函数dep.notify,Watcher收到通知后就会执行绑定的更新函数。
最后的最后就是效果图啦:

本面试题为前端常考面试题,后续有机会继续完善。我是歌谣,一个沉迷于故事的讲述者。

欢迎一起私信交流。

“睡服“面试官系列之各系列目录汇总(建议学习收藏)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第四十篇之双向绑定以及实现原理(建议收藏)相关推荐

  1.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之第九十篇之页面加载触发函数(建议收藏)

    第一次页面加载时会触发 beforeCreate, created, beforeMount, mounted 这几个钩子 本面试题为前端常考面试题,后续有机会继续完善.我是歌谣,一个沉迷于故事的讲述 ...

  2.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第四十四篇之webpack打包原理解析?(建议收藏)

    webpack打包是如何运行的 也可以称为,webpack是如何实现模块化的 CommonJS是同步加载模块,一般用于node.因为node应用程序运行在服务器上,程序通过文件系统可以直接读取到各个模 ...

  3.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第四十三篇之页面输入url之后发生了什么?(建议收藏)

    本文主旨:帮助自己理清页面输入url地址之后的一个整体流程 首先,用户第一次向服务器发送对应url地址请求,此时,客户端没有缓存 1.用户输入url通过DNS解析为对应的IP地址. 2.应用层:HTT ...

  4.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第四十二篇之原型和原型链(建议收藏)

    原型和原型链的理解:(面试题) 原型:每个函数都有 prototype 属性,该属性指向原型对象:使用原型对象的好处是所有对象实例共享它所包含的属性和方法. 原型链:主要解决了继承的问题:每个对象都拥 ...

  5.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第三十篇之计算机操作系统进程和线程区别

    下面是严谨的解释: 进程 进程是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是一个动态概念,是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分配和管理资源的基本单位,每一个进程都有一个自己的地址空间,至少有 5 种基本状态,它们是:初始态,执行态,等待状 ...

  6.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之第九十五篇之vue-router的组件组成(建议收藏)

    <router-link :to='' class='active-class'> //路由声明式跳转 ,active-class是标签被点击时的样式<router-view> ...

  7.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之第九十四篇之MVVM框架(建议收藏)

    目录 一句话总结:vm层(视图模型层)通过接口从后台m层(model层)请求数据,vm层继而和v(view层)实现数据的双向绑定. 1.我大前端应该不应该做复杂的数据处理的工作? 2.mvc和mvvm ...

  8.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之第九十三篇之vue获取数据在哪个周期函数(建议收藏)

    然后必须知道一点,vue是数据驱动的(只关心data即可),换句话说,就是,只要我能操作到 data中的数据即可. 所以,根据上面的生命周期,其实你放到 mounted中完全可以,因为这个阶段data ...

  9. “约见”面试官系列之常见面试题之第九十二篇之created和mounted区别(建议收藏)

    beforeCreate 创建之前:已经完成了 初始化事件和生命周期 created 创建完成:已经完成了 初始化注册和响应 beforeMount 挂载之前:已经完成了模板渲染 mounted :挂 ...

最新文章

  1. 《R语言实战》第3章
  2. 第14课:项目实战——深度优化你的神经网络模型
  3. Android-使用AIDL进程间通信
  4. android 字定义GridView 引用自己的定义布局
  5. 连接linux的几款工具 简介
  6. linux ls for 命令嵌套
  7. python实现isodd函数、参数为整数、如果整数为奇数_python 程序练习题
  8. 找不到元数据文件“ .dll”
  9. 内存管理之智能指针shared_ptr
  10. html语言代码 输入文字,html语言教程文字代码:
  11. 3D 空间音效+空气衰减+人声模糊
  12. python生成姓名,python生成随机姓名
  13. 批量网刻安装操作系统之PXE网络克隆图文教程
  14. 给一个函数求导MATLAB,matlab求导
  15. SPSS-非参数检验
  16. 基于FBX SDK的FBX模型解析与加载 -(一)
  17. 阿里云香港服务器怎么样?稳定不稳定?站长现身说法
  18. OSPF协议介绍及配置
  19. Java作业:异常处理实验
  20. html5中分镜图文脚本,企业宣传片脚本如何撰写分镜头?

热门文章

  1. golang---map类型
  2. 二分查找、变形及应用
  3. 有符号位和无符号位。——int8疑问有感
  4. Confluence 6 附件存储文件系统的分级
  5. 获取.properties后缀的数据
  6. Mysql 插入中文错误:Incorrect string value: '...' for column 'xx' at row 1
  7. (四面体)CCPC网络赛 HDU5839 Special Tetrahedron
  8. PHPmysqli的 预处理执行查询语句
  9. 数字滤波器的matlab 与fpga实现,1 数字滤波器的MATLAB与FPGA实现——杜勇(配套光盘) 程序源码 - 下载 - 搜珍网...
  10. javaweb和ajax使用查询出来的数据做下拉菜单_区块链浏览器实用指南篇:利用链上数据把握减半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