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组建于七十年代早期。Ethernet(以太网)是一种传输速率为10Mbps的常用局域网(LAN)标准。在以太网中,所有 计算机被连接一条同轴电缆上,采用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CSMA/CD)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朴结构。基本上,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在星型或总线型配置结构中,集线器/交换机/网桥通过电缆使得计算机、打印机和工作站彼此之间相互连接。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 10Base-T Ethernet(802.3) 
      100 Mbps –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 IEEE 802.3ae

以太网简史:
  1972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和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Xerox PARC)的同事们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套实验型的以太网系统,用来实现Xerox Alto(一种具有图形用户界面的个人工作站)之间的互连,这种实验型的以太网用于Alto工作站、 服务器以及激光打印机之间的互连,其数据传输率达到了2.94Mbps。
  梅特卡夫发明的这套实验型的网络当时被称为Alto Aloha网。1973年,梅特卡夫将其命名为以太网,并指出这一系统除了支持Alto工作站外,还可以支持任何类型的计算机,而且整个网络结构已经超越了Aloha系统。他选择“以太”(ether)这一名词作为描述这一网络的特征:物理介质(比如电缆)将比特流传输到各个站点,就像古老的“以太理论”(luminiferous ether)所阐述的那样,古代的“以太理论”认为“以太”通过电磁波充满了整个空间。就这样,以太网诞生了。
  最初的以太网事一种实验型的同轴电缆网,冲突检测采用CSMA/CD 。该网络的成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1980年,三家公司(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施乐公司)联合研发了10M以太网1.0规范。最初的IEEE802.3即基于该规范,并且与该规范非常相似。802.3工作组于1983年通过了草案,并于1985年出版了官方标准ANSI/IEEE Std 802.3-1985。从此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标准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与更新,以支持更多的传输介质和更高的传输速率等。
     1979年,梅特卡夫成立了3Com公司,并生产出第一个可用的网络设备:以太网卡(NIC), 它是允许从主机到IBM终端和PC机等不同设备相互之间实现无缝通信的第一款产品,使企业能够以无缝方式共享和打印文件,从而增强 工作效率,提高企业范围的通信能力。

以太网和IEEE802.3:
  以太网是Xerox公司发明的基带LAN标准。它采用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CSMA/CD),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同轴电缆。以太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解决网络中零散的和偶然的堵塞而开发的,而IEEE802.3标准是在最初的以太网技术基础上于1980年开发成功的。现在,以太网一词泛指所有采用CSMA/CD协议的局域网。以太网2.0版由数字设备公司、Intel公司和Xerox公司联合开发,它与IEEE802.3兼容。
  以太网和IEEE802.3通常由接口卡(网卡)或主 电路板上的电路实现。以太网电缆协议规定用收发器将电缆连到网络物理设备上。收发器执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其中包括冲突检测及收发器电缆将收发器连接到工作站上。
IEEE802.3提供了多种电缆规范,10Base5就是其中的一种,它与以太网最为接近。在这一规范中,连接电缆称作连接单元接口(AUI),网络连接设备称为介质访问单元(MAU)而不再是收发器。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 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什么是以太网?为什么要叫做“以太”网?相关推荐

  1. ubuntu-10.04下 联想 卲阳E46L以太 网驱动程序安 装

    联想 卲阳E46L支持Ethnet和 无线网, 从 ubuntu终端输入: $lspci 06:00.0 Network controller: Broadcom Corporation Device ...

  2. 汉源高科千兆20光8电工业以太网交换机20光8电千兆工业级环网交换机​28口千兆网管型二层机架式工业交换机

    20路千兆光接口,8*1000M路以太网电口,支持SNMP网管,18ms内自愈环网保护,工作温度:-40℃-+85℃.相对湿度:95% ±3RH(无凝结).传输距离40km(其它数据接入共用,实现数据 ...

  3.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专业术语

    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与民用以太网交换机相比,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产品在设计上以及在元器件的选用上,产品的强度和适用性方面都能满足工业现场的需要.接下来,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的一些常用专业术 ...

  4. 博图如何上载wincc程序_WINCC 博途 以太网下载方式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机器人及PLC自动化应用,ID:ZS18943047820],经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如需转载与原文作者联系 带以太网口的西门子一代精简面板和二代精简面板均支持以太网下载,本章使 ...

  5. 计算机网络实验5以太网链路帧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使用Wireshark分析以太网帧与ARP协议.docx...

    编号:_______________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计算机网络实验-使用Wireshark分析以太网帧与ARP协议 计算机网络实验-使用Wireshark分析 ...

  6. 以太网网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以太网网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论文摘要:以太网(Ethernet)是一种由美国Xerox公司,DEC公司和Intel公司共同开发的基带局域数据通信网,目的是建立分布式处理和办公室自动化应用方面的工业 ...

  7. 计网复习——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目录 1. 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1 数据链路和帧 1.2 三个基本问题 1.2.1 封装成帧 1.2.2 透明传输 1.2.3 差错检测 2. 点对点协议PPP 2.1 PPP协议的特点 ...

  8. 中兴以太网板see服务器地址,中兴传输以太网板数据配置.ppt

    中兴传输以太网板数据配置 SE-业务流程 SE板主要完成的功能是将以太网帧经过L2层的交换后通过SDH网络传输到目的节点,再经过一个相反的过程解释出以太网帧,从而完成以太网帧在SDH网上的透明传输,并 ...

  9. rrpp协议如何修改_【网安学术】基于NQA策略的RRPP优化机制

    原标题:[网安学术]基于NQA策略的RRPP优化机制 摘要:作为以太网的一种环网保护协议,RRPP能有效检测网络故障并迅速收敛路由,降低故障对整个网络的影响,但协议本身还存在着关键性缺陷.对于部分极端 ...

最新文章

  1. 美多商城之订单(结算订单)
  2. spring mvc @ModelAttribute 基本类型 自定义对象解析流程
  3. 2014年工作中遇到的20个问题:120-140
  4. 基于事件驱动架构构建微服务第13部分:使用来自Apache KAFKA的事件并将投影流传输到ElasticSearch...
  5. python书籍推荐:Python数据科学手册
  6. Android dp2px
  7. 挺有意思的文章。。。
  8. 博图SCL 选择排序
  9. 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for Chinese Social Media with Jointly Trained Embedding 笔记
  10. rviz点云渲染卡顿问题
  11. 快递取件码生成软件_一种快递柜取件码生成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12. 如何大幅提高 Django 网站加载速度
  13. HEVC编码技术简介
  14. 快速查看Mac下软件的所有快捷键— CheatSheet
  15. 复旦提出ObjectFormer,收录CVPR 2022!图像篡改检测新工作!
  16. Linux实战001:VMware下安装Ubuntu18.04(服务器版)
  17. 使用Angular cli(ng generate)创建组件、服务、类、路由、指令、管道
  18. 百思不得姐 video
  19. python卸载/重装遇到的问题(以管理员身份卸载python)
  20. 数据库中的三级范式(1NF、2NF、3NF、BCNF)

热门文章

  1. laya 怎么生成签名_手写签名在线生成器一笔签-手写签名在线生成器微信
  2. 用计算机弹不可说,智者懂得,三种话不可说,三件事不必问(值得一读)
  3. 时序数据库-Timescale 在Windows上的安装
  4. UCC27201DDAR
  5. WindowsForm切换窗口的几种常见实现
  6. 圆周率一千万亿位_圆周率已被算到60万亿位,继续算下去有何意义这里告诉你真正原因...
  7. Extjs6问题——grid不显示数据
  8. set feedback
  9. requests接口自动化测试
  10. python内置模块re_13.python内置模块之re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