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感悟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物理教学,可以将内容结构的表达多媒体化,变微观为宏观、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不可操作为可操作过程,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求学动机,同时也可以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延长知识的保持时间,增加获取信息的数量,掌握更多的知识。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应用与创造性。

下面是我在“温度的变化”这一节当中的教学过程与感悟。

一、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烧过水吗?怎样烧的?

生:介绍烧水过程。

师:老师用酒精灯给这杯水加热,谁会发生变化?

(板书:水温)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水温变化。(板书)

(二)、新课

1、收集数据:

师:水温都会发生哪些变化?

生:升温或降温。

师:如果给水加热,你怎么就知道水温升高了?

生:用温度计测量。

师:你们想不想亲自测量水温的升高?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仪器。为了更好的实验还需要同学们分工合作,下面我们看一看都有哪些分工。(出示幻灯片)

师:下面进行分工讨论。

生:分工讨论。

师:负责酒精灯的同学点燃酒精灯,开始给水加热。

生:点燃酒精灯。

师:提出实验时的具体要求。

师:开始实验。

生:实验。

师:你们都得到升温时水的温度了吗?

师:我们停止给水加热,这时温度计的温度会怎样?

生:水温开始下降。

师:下面,我们和刚才的分工一样来记录水的降温数据。开始。

生:实验活动。

2、分析数据

师:我们刚才得到了许多水升温时的数据,我能立刻把这些数据变成一幅图,你们想不想学?

师:讲述制图过程。

师:讲曲线图。

师:下面你们组的同学一起把水升温的曲线图做出来,然后再仔细观察两点之间的线段有什么不一样?

生:做图观察。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升温时先快后慢。

师:水在降温时又会有什么特点呢?

生:推测。

师:下面你们继续到电脑上把降温折线图做出来,然后再仔细观察两点间的线段有什么区别?

生:活动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水在降温时也是先快后慢。

师:你能用其他方法来验证吗?

生:讨论研究。

师:说出你的方法。

生:汇报。

3、总结:今天我们在一起研究了水温变化,你知道水温变化有什么特点吗?

生:先快后慢。

(三)、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的是零度以上的水温变化要是零度以下的冰在不断升温和降温后又有什么特点呢?想揭开秘密的同学回家研究,可以写成小论文,下次咱们再交流。

二、反思

下课后,我看到学生发现温度变化的秘密后深刻地体会到只要不断挖掘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就能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之所以取得成功,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挖掘计算机的基础作用与学科进行巧妙结合

学生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正在加热的水的温度后收集到每一分钟后水上升的温度,面对这些枯燥简单的数据他们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吗?为了把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形象,我采取让

学生分组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写到EXCEL 表格中,然后我提出能把这些数字一下儿变成图,一听这儿,学生更加来了精神,一个都瞪大了眼睛想看个究竟。当我做出折线图后进一步对图进行分析,这时我提出通过折线图你发现其中的秘密了吗?学生一听折线图里还藏有水温变化的秘密,一个个更加好奇。于是学生纷纷画出本组折线图进行谈论研究。很快水在升温时先快后慢的规律就揭开了。按照同样方法,水降温时的规律学生自己研究也很快得出了答案。通过EXCEL 软件的一个小小作用在教学中的使用不仅仅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问题,而且还使学生掌握了一种分析数据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在活动中采取协作学习

在学生活动中我采取了让学生分工合作来共同进行研究的教学形式。如:每组5个人,有负责看时间的;有负责想电脑中录入数据的;有看温度计的„„各有其职,每一个学习者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每一个人的工作都直接影响着小组任务的完成。实践证明,每一个学生都非常投入,在愉快而忙碌的活动中他们共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当发现其中的秘密时他们又共同分享着喜悦与成功。

(三)、在学习中让学生处处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科学研究是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发现---假设---实验研究---验证等的实践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经理收集数据---进行假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验证结论这一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科学又是解决一个问题又会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为此本课设计时我还采取了以问题开始以问题结束,不断印发学生思考,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将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所追求的目标应是提高教学效果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应用信息技术重要的是应用的理念。如何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下的教学。

(一)、多猜,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与学习的支点

如何更新我们对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的理念?在起步阶段的课堂上,我每教学生认识一个新的知识点时,都先让学生猜一猜:它是干什么用的?怎样使用它呢?学电脑的人都应知道,电脑上有很多功能完全可以通过操作者的独立探索来掌握。我们可以试着把鼠标指针移到选单栏某个按钮上,与此同时,在其右下方便会出现一个小对话框,简单说明此按钮的功能。在起步阶段的课堂上,我每教学生认识一个新的按钮时,都先让学生猜一猜:它是干什么用的?怎样使用它呢?

(二)、多试,让学生大胆尝试,体验自学的乐趣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在让学生猜猜看之后,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时教师就让学生大胆地试一试,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的尝试积极性被大大的激发出来了。

(三)、多学,教师示范点迷津

多学是关键的,学生的猜和想固然重要,但关键还得跟着老师学。因为并非每个学生的猜想和尝试都是那么准确恰当的。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学习电脑的经验,自己摸索的确很刺激,而且记忆比较深刻,但是有时候,如果亲眼目睹别的“高手”操作,往往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少走许多弯路。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告诉我们,用情节真实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解决问题的环境,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并鼓励学生基于案例的学习,以增强学习技能。每当我教学一项新技术的时候,在让学生猜和试之后,教师总要在关键时刻进行演示,学生同时用笔记录操作步骤,以便独立操作时参考和课后记忆,这样能促使学生很快进步。

(四)、多练,检验自己学会了什么

每次课上,在这段时间里,课堂气氛最为宽松和自由。教师在主机上播放轻柔悦耳的音乐,学生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也可以选择个人电脑的MP3中储存的自己喜爱的歌曲戴耳麦收听,可以小声说话,与他人讨论,也可以下地走动,寻求帮助或与人合作,还可以观摩他人的创作成果,丰富开启自己的思路。练习的内容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由度也比较大,且形式多样,因此很受学生的欢迎。这时候,教师在每一个屏幕上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景观,不雷同,有创意,当然个别学生的作品尚显稚嫩。一段时间以后,他们会满怀信心地请老师欣赏自己的作品。教师总是报之以赞赏和鼓励的微笑,总是能够发现其中的闪光点。特别是对比较优秀的作品,我会及时组织其他学生前来观摩学习。教师的肯定就是对学生最大的嘉奖,会为学生鼓起信心的风帆,使他们的创作源源不断地涌现。

总之,随着课程整合的教学改革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必将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极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进而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必将成为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成为新时代我们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导方法。

【返回参考资料列表】

计算机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案例与感悟相关推荐

  1. 计算机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应用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高度抽象的概念,科学简洁的数学语言,严谨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数学思想方法,都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难于理解数学.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设计优化的教学环境,是每个教 ...

  2. 计算机在语文教学中的用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作业内容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好帮手.我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已经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我教学的主要手段,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 ...

  3. 小学计算机学科知识与能力,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考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

    出国留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栏目为大家分享"小学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考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概念",希望考生能好好备考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想了解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讯息,请 ...

  4. 计算机在美术学科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文章来 源初 中教师cz 9 1 0.cOm 忻州市第十三中学:韩彩霞 "信息技术教育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也不是以信息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目标的教育,其内涵是由信息技术教学和与其他课程整合两大 ...

  5. 计算机与生物教学思路和方法,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互融合

    好文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互融合的文章,好文网里面收集了五十多篇关于好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互融合好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多关于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相互融合内容请关注好文网.ctrl+D ...

  6. 下学期计算机教学工作计划,初中信息技术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关键字: 计划 信息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要教育之一,又是教师运用现代技术的指导性手段,现在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是我们每位老师思考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 ...

  7. 计算机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 英语教学 信息技术充分运用了现代科学技术,突破了教育信息传播的"时"."空"界限, 使人们原本不能在此时此地听到看到的知识信息不仅听到了.看到了,而且 ...

  8. 计算机技术结题报告,[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课堂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从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到组织的全面变革.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 ...

  9. 计算机教学在语文中应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篇论文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3篇论文 (一)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改革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取,而且更为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与技能的形成,明确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

最新文章

  1. Runnable接口和贪心算法
  2. 《Linux内核精髓:精通Linux内核必会的75个绝技》一HACK #6 使用localmodconfig缩短编译时间...
  3. baidu+app+per+android,百度移动统计|移动应用APP统计|android统计分析|iOS统计分析
  4. Qt on Android:将Qt调试信息输出到logcat中
  5. C++map容器遍历删除:cannot increment value-initialized map/set iterator
  6. Microsoft Deployment Toolkit 2010 新功能实战之一
  7. 排序字段设计_内容搜索排序表达式的最佳实践
  8. 计算机辅助翻译与人工翻译论文,计算机辅助翻译:理念和工具[翻译研究新探论文献文集].pdf...
  9. 舰船目标检测的学习笔记(legacy)
  10. 3月7日 Maximum Subarray
  11. unity3D与网页的交互
  12. AD09 pcb绘制技巧笔记
  13. MCSA / Windows Server 2016 系列笔记 -开篇
  14. Python入门-类的成员
  15. python中文意思是什么-python是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16. 数据结构-循环双链表
  17. MySQL查询(DQL)之基础查询+条件查询+排序查询
  18. java语言基础-刘建-专题视频课程
  19. [iOS] objc_setAssociatedObject objc_getAssociatedObject 简单明了的一个理解
  20. 嵌入式系统工程化设计4

热门文章

  1. NLP在线医生(三)
  2. 2013再见,2014,在路上
  3. LDO选型参考(原理、参数)
  4. JAVA WEB DAY 16_ 综合案例-联系人管理系统
  5. #Op Jerusalem(耶路撒冷活动)之奇妙过程记载: 我裤子都脱了你给我看这个?
  6. 二狗子的C语言学习之路(数组)
  7. 一文学会招投标数据采集分析
  8. oled屏幕和amoled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9. @Param注解的使用和解析
  10. Task04: 文字图例尽眉目(12月datawhale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