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早晨8点半,初夏的北京,和风拂过,凉快恼人,正是合适骑行的时节。海淀西二旗后厂村自行车专用道起点处,上班晚顶峰已过,仍有人山人海的骑行者,跨上自行车,驶往家的方向。

30出头的梁笑是一名后厂村的码农,她骑着共享单车离开自行车专用道终点,预备花半个小时,骑行回到位于回龙观的家。相比打车和乘地铁,她更喜欢这种运动和悠闲统筹的交通方式,“任务特别累的时分,骑车反而是一件很享用的事情。”

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很多密闭的空间不能去,梁笑便经常带着儿子,来这条自行车专用道骑车。

另一位骑行爱好者,上班后专门绕路十公里,来体验这条自行车专用道,“觉得太爽了。”

自行车专用道共有三条车道,路面净宽6米,左右两边辨别是绿色车道,两头白色车道为潮汐车道。路途开阔,路灯亮堂。车道全程采用封闭式管理,制止行人、电动自行车及其他车辆进入。专用道全长6.5公里,东起昌平回龙观同成街与文华路交叉路口,西至上地后厂村路与上地西路交叉口。

这条2019年5月31日守旧的北京首条自行车专用道,到往年5月31日就将守旧满两年。新京报记者从市交通委得悉,守旧两年来,该自行车专用道累计通行量已超越318万人次,累计碳减排超越800吨。2021年,北京还将推进回龙观自行车专用道东拓和南展工程的建立任务。

2021年2月9日,方磊与骑友相约在长安街骑行,自行车道非常开阔。受访者供图

爱上自行车的人

一年四季,只需不是极端天气,张婧都会骑车上下班,从沙河到雍和宫来回60公里,将近两个小时,这样的通勤方式,她曾经坚持了5年。

张婧与自行车结缘纯属偶然。2017年,她参与公司的团建项目:环西湖骑行。随风无拘无束的骑行感受,让她一下子爱上了这项运动。接触骑行之前,张婧除了任务根本没有其他喜好,生活单调而活跃,在自行车上,她有了全新的感受,“能觉得到风,看到更多的景色,特别开心。”

回京之后,张婧立即买了一辆山地车,从此辞别了每天来回三小时的地铁通勤,改为骑行上下班。

回忆起最后对骑行的酷爱,张婧用“疯狂”两个字来描述。不论是下雨、刮风,哪怕是重度净化的极端天气,她也会骑行。有一次下雨,路面积水严重,山地车多半个车轮都淹在水里,但张婧穿个雨衣照样骑车下班。

从山地车到公路车,张婧渐渐入门,晋级配备。她每周末都会参与骑友群里组织的活动,昌平区、延庆区等抢手骑道路她都去过。

骑行让张婧领略到北京四季清楚的美景。草木复苏的春天,四处充溢着生机勃勃的绿色。张婧最爱春天骑行,在她看来,三月底的风光最美,漫山遍野都是绚丽的白桃花。

热情似火的夏天,大片的树荫是张婧喜爱的遮阳伞。每过一个夏天,张婧的皮肤会变黑几个度。

秋高气爽的九十月份,最让张婧依依不舍,她会“分秒必争地享用最初温馨的骑行光阴。”

即便在冰冷的冬天,张婧也不会“封车”。她会多穿一件厚外套御寒,“让本人运动起来就不会觉得冷。”

张婧没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气,这让她赶上了2021年春天的一场沙尘暴。由于没有做特殊防护,骑到公司时她鼻子里都是灰。但她并不觉得是好事,“偶然对立恶劣天气,觉得还挺爽的。”

从事保险行业的张婧,平常任务压力大,骑行成了她缓解压力的最好办法。“每天任务完毕,再怎样疲惫,一骑车就觉得很高兴。”偶然心境不好时,一天通勤近60公里都满足不了她。骑行爱好者把骑行某地叫做“刷”,她还会再去刷个长安街、十三陵水库。“运动会发生多巴胺,心境会酣畅、高兴。”

她在骑行中结识了很多不同年龄和圈层的冤家,“骑友们都很单纯很地道,就是跟一家人似的。”

2021年5月20日晚,后厂村自行车专用道起点,下班的人们准备骑着自行车回家。新京报记者乔迟 摄

2019年5月31日,北京开通首条自行车专用道,东起昌平回龙观同成街与文华路交叉路口,西至上地后厂村路与上地西路交叉口,全长6.5公里。

这条自行车专用道建成以后,许多住在昌平工作在后厂村的上班族将通勤方式改为骑行,周齐就是其中一员。

周齐的工作是游戏策划,长期坐在电脑前让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他浑身僵硬,身体快速发胖,骑行通勤成了他锻炼身体的方式。

“跟骑摩托车感觉差不多,但是骑自行车完全用自己的力量驱动,所以成就感会更强烈。”每天1小时的骑行,让周齐去年一年瘦了将近20斤。风刮日晒,周齐的小腿和胳膊不可避免地变黑了很多,黑白分明,“小腿好像穿了黑色丝袜。”

2015年还在大学时,薛铭就开始接触山地车,每天都是骑车上下学。他原本学的专业是商务英语,因为热爱,2017年毕业后,薛铭从事了与骑行相关的行业。

薛铭目前为一家代理国外自行车品牌的经销商工作。他从车辆的零配件组装、自行车销售做起,同时在2017年开通了b站账号,记录外出骑行的过程和风景。

2018年,他制作的《如何选择入门公路车》视频获得了9.8万的播放量,粉丝激增。此后他又搬运、制作公路车修复、组装、清洗、换胎等视频教程,获得了不错的播放量。

薛铭告诉新京报记者,比较专业的自行车有两种,分别是山地车和公路车,二者适应的地形也不一样。山地车的轮胎和车架更粗大,减震性能好,适合泥泞的石子路、山路;公路车的车胎比较细,车架轻,适合水泥路、柏油路面。

在薛铭看来,公众对于自行车的消费,从2018年起有了质的变化。2018年前,公众对自行车的理解多为代步工具,而不是当做一项运动,所以消费价格偏低,满足需求即可。

2018年后,公众逐渐注重绿色出行,并且对骑自行车有强身健体的需求。选择骑行的人越来越多,消费水平提高,高端自行车开始畅销。十万元以上的公路车,目前经销商的五家店铺,一个月能卖十辆到二十辆。

作为骑行爱好者,方磊也是骑行通勤,家在北四环公司在望京,这让他的通勤单程只有八九公里,骑行需要20分钟。

2013年,刚毕业的方磊看了两部关于骑行的电影:滇藏线骑行电影《转山》和台湾自行车旅行电影《练习曲》,受到鼓舞的他立刻买了一辆山地车。享受骑行过程中追求速度的感觉,欣赏沿途的风景,是方磊热爱骑行的理由。

方磊的职业是公司公关,上班长时间待在格子间,日常通勤在市区骑车,车多人多,比较局限。

2020年10月,方磊在北京门头沟区谭王路骑行。受访者供图

周末去郊区骑车,让方磊有种“老鹰从笼子里放出来的感觉,终获自由。”他把骑行当做娱乐休闲的方式,在放松的过程中,让自己的状态得到调整。

方磊会在骑行中彻底放空自己,不去想生活和工作中的琐事,只专注于速度和风景。

薛铭热爱可以亲手操纵方向和速度的感觉,还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骑车不能玩手机,脱离了电子产品的束缚,真正把自己放空。”他则会思考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让自己乐观地去对待每件事。

薛铭接触过很多骑行爱好者,他发现这群人有个共同点,“非常阳光,有正能量。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骑行带来更多改变

对于骑行者而言,骑行改变的不只是通勤方式。

张婧经常会在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发布自己的骑行旅程。张婧的同事、朋友、家人会好奇地问她,“你为什么对自行车这么痴迷?”一些有减肥意向的朋友也会问她,骑行能不能减肥,刚开始骑应该买什么样的装备,等等。

2018年夏天,张婧与骑友相约骑行川藏线,整个路程用了22天。受访者供图

在张婧的热情鼓励下,好几个朋友也开始接触骑行。2020年夏天,张婧拍摄骑行视频并简单剪辑后发在网上,收获了大量粉丝。很多女生看了她的视频后私信她,也想把骑行作为爱好培养。“这种感觉特别自豪,我可以影响很多人动起来,他们也能感受到我当初爱上运动的快乐。”张婧体会到了分享的快乐。

张婧还有意外的收获。自从爱上骑行以后,张婧的性格也从原来的胆小自卑,变得阳光自信。除了骑行,她还接触了跑步、游泳等运动,“以前一直觉得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当我去跑马拉松,跑遍北京每一座山,我慢慢发现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我竟然还能拿马拉松冠军,能用22天骑行川藏线,甚至有品牌商找到我,要赞助我参加比赛。”

方磊在骑行中也收获了更多的朋友。他喜欢参加熟人组织的周末骑行,平均来回路程大约100至150公里左右,离他家不远的延寿镇通往慈悲峪、四海镇的路线,是他比较喜欢的一个路线。

方磊身边的同事或校友组成骑友圈,大家互相熟悉,对彼此的骑行水平知根知底,骑行时可以相互配合、照顾。中途休息时也可以一块聊聊天。

另一种骑行活动是各种骑行社团的微信群,不定时组织的。各行各业的陌生人因为相同的爱好聚在一起,但骑友之间交流度比较低。

骑行刚入门时,方磊和朋友参加过某骑行俱乐部组织的“盟新局”。在他的理解中,盟新局大概是每小时25公里的骑行速度,但实际上骑友们的均速达到了每小时35公里左右。大家一起出发,骑了半个小时之后,完全见不到领队人影了。“骑得很累,但根本追不上。”

骑行中,前面骑友速度快,后面的人被远远甩下的情况称为“拉爆”,“我们被别人拉爆了,很不爽。”

2020年8月,方磊在昌平区慈悲峪村骑行,周末骑行是他喜爱的放松方式。受访者供图

从2021年开始,方磊有了更多的安全意识。他每次会在周末骑行的前一天在网上给自己买份保险, “心里会踏实一些。”

在方磊看来,自行车看起来是一项一人一车说走就走的运动,但本质上还是一项人与人合作的项目。

跟同事和朋友一起骑行,可以对每一个人的性格有更深的了解,对于后续交朋友或者工作都会有些帮助。比如有人喜欢提前做规划,担任骑行活动里的策划角色;有人比较细心,会给大家提前准备水和食物。

昌平区的路边经常会贴很多骑行标语,最令方磊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一个人可以骑得更快,一群人可以骑得更远。”

在一个骑行队伍中,领队人打头阵,后面队员排成一列纵队跟随,领头人会帮后面队友破除风阻,叫做破风。每骑一段路换一个人破风,“有团队的配合,其实你能去的地方相对就会更多更远一些。”

六年前,方磊曾与骑友环青海湖骑行,近处是大片黄澄澄的油菜花田,远处是青绿色的草地,湛蓝色的青海湖在远处静谧的流淌,湖的背后是白雪覆盖的大山,云层盘旋在雪山顶处,形成一幅极美的画面。

让骑行更安全

在有着多年骑行经验的骑友们看来,北京的道路规划比较方便自行车骑行。

北京的自行车道划线分明,在一些宽阔马路上会建绿化带隔开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给骑行减少了阻碍。有些道路还会标划出一条红色区域,印着自行车的标志,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但骑行者有时也会遇到难题,比如非机动车道总是被停靠的机动车占据,自行车只能被挤到机动车道骑行,如果这时还有逆行的电动车,出事故的概率就会很高。

方磊说,骑友们最爱吐槽的,就是白天怕碰到老年代步车,晚上怕逆行电动车。

老年代步车占用非机动车道行驶,速度很快,骑车的人还不看后视镜,没有刹车和转向灯,有时突然变道或转弯,十分危险。

逆行的电动车是骑行者们害怕遇到的。方磊在下班时经常遇到接送孩子的家长骑电动车逆行,逆行的外卖和代驾小哥更是常态,他们为了赶时间速度总是很快,还经常看着手机忽略路况。

天黑以后,外卖和代驾小哥的车灯很晃眼,有点类似于汽车的远光灯,导致骑行者看不清前面的路,特别容易出事故。

张婧和薛铭都与逆行的电动车发生过碰撞事故。

2020年张婧下班途经东三环,遇到一个骑电动车逆行的人。由于路灯昏暗,张婧发现时已经来不及刹车。剧烈的碰撞让张婧从车前飞了出去,肋骨撞在车把上,整个人趴在地上。“当时觉得肋骨要断了。”所幸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并无大碍。

2020年11月初,薛铭下班时曾与逆行的代驾小哥发生过碰撞。“骑公路车速度会比较快,时速能到每小时30甚至40公里,天黑时容易对逆行车辆反应不灵敏。”

即使在自行车专用道上,周齐也遇到过逆行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来自行车专用道体验、游玩的骑行者,甚至一排人占了整条道的情况都存在。“他们会到处逛逛看看,不注意路况,如果其他骑友车速很快还是比较危险的。”

周齐说,速度刚提起来时,如果前面有人挡了一下,就要赶紧刹车重新再发力提速,非常破坏骑行的节奏。

骑友们希望,大家能更加遵守交通法规,共同营造一个更健康的骑行环境。

此外方磊与骑友聊天时,发现大多数骑友的车都被偷过。2013年和2015年,方磊丢过两辆山地车。

自行车轻便、容易被偷,骑友们因此养成了人车不分离的习惯。大多数骑友都会把车放在家里,在公司也会放在有专人看守的车棚。方磊的公路车上万元,车子和他几乎形影不离。“有时候去商场买个东西,还得把车放在大玻璃门下一眼就能看见的地方,买完东西立马就出来。”

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北京市骑行人数显著增长。2020年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9年,北京市自行车骑行量达到5.4亿人次,占比为6.4%。而在中心城区,自行车出行的比例还要高。数据显示,12.1%的出行者会选择骑车出行。

为了创造更适宜骑行的道路环境,北京的慢行系统、绿色出行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

据了解,2021年开始,北京将全面提升二环路慢行系统骑行环境。这项工程预计今年6月底可全线完工。完工之后,二环辅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将从2米左右普遍提升至3米以上,最宽处能达到3.6米,总共能完成51.7公里二环路辅路的全线优化改造工程。

此外,北京还将适当压减机动车道宽度,对路幅宽度12米以上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不足路段进行综合整治,保障其通行宽度达到2.5米以上。全年完成97个路段、32公里整治任务。

同时,北京将加大非机动车闯红灯、逆行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北京为自行车改变的不只是道路,还有信号灯。北京二环辅路将设置骑行者专属的“左转绿灯”,在每一个红绿灯周期中,都有一次非机动车的“左转绿灯”,时长约为20秒,地面上也清晰地标出了“一次性左转”通过路口的行驶区域。实施后,骑行人由东向南过路口,只需等候一次交通信号灯即可完成,不用按照之前先由东向西,再由西向南等候2次交通信号灯,使出行更加省时、安全。

2020年冬天,方磊早上通勤时经过复兴门内大街,发现几位穿戴专业的骑友。受访者供图

方磊希望,当前能经过本人的双腿蹬着车,去看更多的美景,体验更多在路上的觉得,“只要骑行在路上,才干领会沿途的景色”。

北京骑行者,改动的不只是通勤方式相关推荐

  1. 一个骑行者的独白,很不错,我就转载了。--原名是--关于认怂这件事

    一个骑行者的独白,很不错,我就转载了.--原名是--<<关于认怂这件事>> PS:我不知道这些是对是错,但都不曾后悔,或许哪天我在生活面前也怂了,然后跑回大城市乖乖的当个小白领 ...

  2. 自行车不可以上高速,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从北京骑到西藏?

    可以走国道,省道,甚至县乡道! 古人云:条条大道通罗马.对于自行车的骑手而言,只要有人走的路,自行车就可以走.只要方向没错,从北京骑到西藏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如何才可以顺利安全的从北京骑行至西藏呢?我 ...

  3. 北京指标是啥意思,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北京指标是啥意思,通过什么方式获得? 京牌指标是北京汽车牌照的获取资格名额. 个人北京汽车牌照的获取途径分为四种,简单概括是摇号.继承.政府特批以及夫妻变更.(摇号据说很难,有人形象地描述了一下摇号, ...

  4. 北京计算机中级职称怎么报名,北京软考网络工程师报名、报名方式

    软考全称: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属于软考的中级考试,同列别的初级为:网络管理员.为:网络规划设计师.这个书既可以作为工程师求职的,国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还可以评职称. 201 ...

  5. “一路向南,dream it possible”之旅--骑行从北京到成都(一)

    两年前,2016年5月8日至5月22日,我选择了骑行,从北京到成都.我会时不时翻看过往,看一看骑行时候之前写下的日志,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已经出发太久,但不要忘记了当初为什么要出发. Start a f ...

  6. 每月交通费6000多!张家口女子去北京上班,每天通勤5小时坚持3年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女子用镜头记录每天早晨从张家口到北京清河上班过程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 据悉,这位女子,每天5点40起床,花21元打车到张家口高铁站坐高铁,6点40从张家口坐到北京清河,费用72元. ...

  7. 美团北京,今日起无人驾驶送外卖

    杨净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自动驾驶落地,载物快于载人已是共识. 在这个领域,最具场景优势和最不容忽视的玩家--美团,最近就有一系列动向. 比如,刚融资100亿美元,用 ...

  8. 环保—北京周边 自行车骑行线路大全

    自驾车的乐趣,在于随意性特别强,今天的想法,明天就可以进行,在京郊逛一逛更是如此,一辆车,一个人,一次短途旅行 1>> [观长城骑行线] 健翔桥-居庸关-八达岭-南口-阳坊-颐和园 路线描 ...

  9. 北京交管部门多举措进行二环慢行系统改造,提升通行安全与效率

    10月10日,新京报联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举行二环真"骑"妙--二环路慢行系统公益骑行活动. 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从2020年10月份起,北京市交管局会同交管委,东 ...

最新文章

  1. Codechef Chef Cuts Tree
  2. Linux如何在线修改hostname
  3. webpack 3 零基础入门教程 #12 - 如何使用模块热替换 HMR 来处理 CSS
  4. Atitit webdav应用场景 提升效率 小型数据管理 目录 1.1. 显示datalist 1 1.2. Ajax填充数据 1 1.3. 编辑数据 2 1.1.显示datalist
  5. 12306第一波春运售票高峰:“云查询”每秒40万次
  6. 数据库设计--企业人事管理系统(有关数据库的课程设计)
  7. SpringBoot +esapi 实现防止xss攻击
  8. 后端速成JavaScript
  9. julia集 matlab代码,Mandelbrot集和Julia集的分形图之matlab实现.docx
  10. 计算机网络原理 读书笔记
  11. 软件测试---UI界面测试点
  12. 大专生从零开始重新学习c#的第八天
  13. 判断SDCard是否存在
  14. 基于python压缩gif图片大小。
  15. toast 弹窗 js
  16. php微信公众号模板消息主动推送
  17. 我的2019年计划清单
  18. 直播播放器API(播放器调用方法、参数、接口和事件)
  19. vue调用接口获取后台数据_使用Vue实现调用接口加载页面初始数据
  20. unity网格变形插件Megafiers简介

热门文章

  1. Gensim错误'Word2Vec'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vocab'
  2. cdn 配合 oss加速
  3. python中的框架是什么_python开发框架介绍
  4. GNP/CMC(纳米石墨片/羧甲基纤维素钠)和GNP/rGO(纳米石墨片/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石墨膜-供应硫化锗玻璃/ 硒化镓GaSe/硫化镓GaS/碘化铬CrI3/鈣鈦礦/二硫化钛TiS2薄膜定制
  5. 计算年龄的sql语句
  6. 218本巴菲特、芒格及段永平推荐书籍下载 (2012-03-31 22:53:28)
  7. 空心三角形图案-c++
  8. SQL Compliance Manager Crack
  9. 『转』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10. 码农+码农=码农 ?